CN1438707A - 半导体存储器件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存储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38707A CN1438707A CN02156071A CN02156071A CN1438707A CN 1438707 A CN1438707 A CN 1438707A CN 02156071 A CN02156071 A CN 02156071A CN 02156071 A CN02156071 A CN 02156071A CN 1438707 A CN1438707 A CN 14387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circuit
- address
- block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70—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 G11C29/78—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 G11C29/80—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with improved layout
- G11C29/81—Masking faults in memories by using spares or by reconfiguring using programmable devices with improved layout using a hierarchical redundancy scheme
Landscapes
- For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Of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Abstract
半导体存储器件具备:多个存储单元构成的多个单元块;设置在每一个单元块中补救缺陷存储单元阵列的第1冗余单元阵列;补救缺陷块的冗余单元块;设置在冗余单元块内用来补救缺陷单元阵列的第2冗余单元阵列;具有存储正规单元块内缺陷单元阵列地址的第1地址存储电路及比较地址信号后输出置换信号的第1地址检测电路的第1缺陷补救电路;具有存储正规单元块内缺陷块地址的第2地址存储电路,和比较地址信号后输出置换信号的第2地址检测电路的第2缺陷补救电路,第1缺陷补救电路构成为在第2缺陷补救电路不能执行时使从第1地址检测电路输出的置换信号成为有效后输出,否则使从冗余单元块内的第2冗余单元阵列读出的置换信号成为有效后输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存储器件,特别是涉及设定大小不同的多种补救单元的缺陷补救电路等。
背景技术
作为用电学方式对数据进行擦除/再写入的EEPROM的存储单元,例如,可以使用图6所示那样的NMOS晶体管构造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MC。在p型衬底(Psub)上形成n型阱区(Nwell),然后再在其中形成p型阱区(Pwell),从而构成二重阱构造。在该p型阱区Pwell中,用n型扩散层形成晶体管的源极(S)和漏极(D)。在衬底上边,分别形成用绝缘膜进行隔离的由第1层多晶硅层构成的浮置栅极(FG)和用第2层的多晶硅层形成的控制栅极(CG)。
在实际的EEPROM中,在一个阱内可以构成把多个存储单元MC配置在行列上边的存储单元阵列。图7示出了NOR型构成的存储单元阵列的等效电路。其构成为:由连接到各个存储单元MC的控制栅极CG上的多条行线(字线)WL,和连接到漏极D上的多条列线(位线)BL,选择任何一个存储单元MC。所有的存储单元MC的源极S和Nwell、Pwell,都共通地连接到共通源极线SL上。
存储单元MC的动作如下。数据的擦除,通过源极线SL把例如10V加到在一个p型阱内形成的单元阵列内的全部存储单元MC的源极(S)、Nwell、Pwell上,把例如-7V加到所有的字线WL上。位线BL则保持浮置状态。借助于此,存储单元MC的浮置栅极(FG)中的电子,就借助于FN隧道效应而被放出到沟道中,使得存储单元的阈值降低。例如,把该状态定为数据‘1’(擦除状态)。
数据的写入,要向被选中的字线WL供给例如9V,向被选中的位线BL供给例如5V。源极线SL设定为0V。这时在被选中的存储单元MC中,借助于热电子注入,向浮置栅极(FG)中注入电子,使得存储单元的阈值增高。把该状态定为数据‘0’(写入状态)。
数据读出,要向被选中的字线WL提供例如5V左右的读出电压。位线BL则要设定为例如0.7V左右的低电压。使源极线SL变成为0V。这时,在被选中的存储单元为‘0’(写入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未变成为ON,故电流不会流动。在被选中的存储单元为‘1’(擦除状态)的情况下,因变成为ON故会流动约40μA左右的电流。用读出放大电路等放大该电流的振幅以进行读出。
这样的EEPROM,通常,归因于制造方面的问题(加工或灰尘等),在存储单元阵列中会很少地存在缺陷单元。于是,为了即便是多少存在着缺陷单元也可以作为合格品形成产品,可以实行装载补救缺陷单元的各种各样的缺陷补救电路(冗余电路)的措施。例如,对于位线间的短路或存储单元单体缺陷来说,要进行以列单位进行的补救(列冗余)。对于字线与源极线(源极/Pwell等)间的短路来说,则要进行用数据擦除单位进行的块补救(块冗余)。
图8示出了上边所说的列补救和块补救的关系。如图所示,在多个排列起来的正规单元块(芯核)BL的每一个块上,都设置用来进行块补救的冗余列单元阵列,此外,对于正规单元块的缺陷来说,则设置冗余单元块(芯核)。借助于此,就可以进行对于与用×号表示的缺陷位线对应的列置换,和对于同样用×号表示的字线与位线短路这样的正规单元块缺陷进行由冗余单元块进行的块置换。
具体地说,为了进行缺陷补救,先要进行存储器芯片的测试,根据其测试结果在芯片内的缺陷地址存储电路内对缺陷地址进行编程。在用机械式熔断丝,例如,激光熔断式的熔断丝构成缺陷地址存储电路的情况下,由于测试工序和用激光熔断进行的熔断丝电路编程的工序分开单独进行,故结果就变成为在所有的测试结束后,才进行熔断丝电路的编程。
但是,在EEPROM的情况下,采用在缺陷地址存储电路中把与在EEPROM存储单元阵列中使用的存储单元同一构成的存储单元用做存储元件的办法,每当在测试工序中发现了缺陷时逐次对该缺陷地址进行编程这样的测试顺序,就成为可能。因为可以保持测试电路不变地对缺陷地址进行写入。使用这样的测试顺序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其理由如下:如果在EEPROM中,假定即便是发现了有缺陷的地方直到得到全部测试结果为止都不加变动地继续进行测试,则在有缺陷地方处,例如,就会发生直到任何时候写入动作都不会结束这样的事态,因而测试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如果在发现了缺陷时,立即就进行对该缺陷地址进行编程这样的逐次置换,则可以防止这样事态的发生,可以缩短测试时间。
发明内容
但是,在EEPROM中,在装载有列冗余和块冗余这样的二种缺陷补救电路,而且,在测试工序中采用逐次进行缺陷地址编程这种方式的情况下,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对某一正规单元块来说存在着这样的事态可能性:发现了位线缺陷,在进行了该列补救后的测试工序中已经进行了列补救的上述正规单元块的字线却变成为缺陷。如上所述,假定用冗余单元块置换列补救和块补救的补救区域重叠的缺陷正规单元块。在该情况下,如果假定在冗余单元块内缺陷正规单元块内的缺陷列置换是有效的,则在冗余单元块内又发现了缺陷列的情况下,就不再存在该缺陷列补救的裕度。
例如,假定各个块是每个都各装载有2组列补救组的块。然后,假定在块补救前的某一本体块(正规单元块)中发生了2组列缺陷,在进行该列补救的同时,其后,在该本体块中又发现了块缺陷且进行了本体块的块补救,则在冗余单元块中新发现了1组列缺陷的情况下,由于已不复存在未用的补救用的列组,故上述新的1组列缺陷,就不可能进行补救,存储器就将遗憾地变成为缺陷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则可以提供如下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具备分别把多个存储单元排列起来构成的多个正规的单元块;设置在上述各个正规单元块中的每一个单元块中用来补救正规单元块内的缺陷存储单元阵列的第1冗余单元阵列;对应上述多个正规单元块至少设置一个用来补救缺陷块的冗余单元块;设置在上述冗余单元块内用来补救冗余单元块内的缺陷的单元阵列的第2冗余单元阵列;具有存储上述正规单元块内的缺陷单元阵列的地址的第1地址存储电路及对其所存储的地址信号和来自外部的地址信号进行比较后,输出用上述第1冗余单元阵列置换上述正规单元块内的缺陷单元阵列的置换信号的第1地址检测电路的第1缺陷补救电路;具有存储上述多个正规单元块内的缺陷块的地址的第2地址存储电路,和对该所存储的地址信号和来自外部的地址信号进行比较,输出用上述冗余单元块置换多个存储单元块内的缺陷块的置换信号的第2地址检测电路的第2缺陷补救电路,上述第1缺陷补救电路的构成为具有这样的门电路:在是上述第2缺陷补救电路不能执行的地址的情况下,就使从上述第1地址检测电路输出的置换信号变成为有效后输出,在是上述第2缺陷补救电路可以执行的地址的情况下,就使从上述冗余单元块内的上述第2冗余单元阵列读出的置换信号变成为有效后输出。
如上所述,倘采用本发明,在具备补救区域不同的2种的补救电路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能实现缺陷补救效率高而不会带来因它们的干扰产生的补救效率降低的半导体存储器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EEPROM的构成。
图2示出了同上实施形态的列补救相关部分的具体构成。
图3示出了同上实施形态的缺陷列地址检测电路的构成。
图4示出了同上实施形态的缺陷块地址检测电路的构成。
图5A示出了在同上实施形态的存储单元中使用的存储器晶体管的剖面构造,图5B、5C分别示出了在同上实施形态的存储单元中使用的缺陷地址存储电路中使用的存储器晶体管的剖面构造。
图6示出了EEPROM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构造。
图7示出了EEPROM的单元阵列的构成。
图8是用来说明现有的EEPROM的列补救和块补救的原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看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的电路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EEPROM的构成。在这里,示出的是这样的例子:存储单元阵列,例如,具备2个存储区BANK0、BANKi,实现了在一方的存储区BANK0的写入/擦除执行中,可以进行另一方的存储区BANKi的读出的所谓双重工作。为了实现这样的双重工作,地址信号、读出放大电路、各个缺陷地址检测电路等都作成为具有Read(读出)用、Auto(自动)用这么2重电路,给各个电路名和信号名都加上‘R’(Read用)、‘A’(Auto用)以进行区别。
各个正规(本体)存储区BANK0、BANKi分别由多个正规(本体)块(正规芯核)BLKi构成。各个块BLKi是数据擦除单位。为进行这些BANK0、BANKi内的块BLKi的缺陷补救,设置有至少具有一个(理想的是具有多个)补救块(备用块,冗余块)BRDBLKi的补救存储区(备用存储区、冗余存储区)BANKBRD0。
图2示出了各个块BLKi的具体构成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块BLKi具有用1个到多个列单位补救本体存储单元阵列MMA及其缺陷列的补救存储单元列(备用存储单元阵列,即冗余存储单元阵列)MMACRD。本体存储单元阵列MMA的构成为把存储单元MC排列成行列状(参看图7),借助于列选译码器(列译码器)CD和列选栅极(列栅极)CG进行位线选择,用行选译码器(行译码器)RD进行字线选择。
补救存储单元列MMACRD的构成为以数个列单位(例如4个列单位)分别装载有数组(例如2组)的量。补救存储单元列MMACRD,用补救用列选栅极(备用列栅极)RCG和行译码器RD进行选择。在各个块芯核BLKi内都设置有块选择用的块译码器BD。
本体存储单元阵列MMA的数据,通过j个列栅极CG(在图2中只示出了1个)和j条数据线DLj(在图中只示出了1条)被输入至j个读出放大电路SAj(在图2中只示出了1个),用读出放大电路SAj放大,变成为SAOj后输出。此外,补救存储单元列MMACRD,通过k个备用列栅极RCG(在图2中只示出了1个)和k条数据线RDLk(在图中只示出了1条)被输入至k个补救用读出放大电路RSAk(在图中只示出了1个),用读出放大电路RSAj进行放大,变成为RSOk后输出。
补救块BRDBLKi(参看图1)具有与本体块BLKi同样的构成。
返回图1,在设置在各个存储区BANK0、BANKi内的电源译码器VD中,具备进行写入或擦除时的内部电压的切换,或各个存储单元的选择的电路等。Read用和Auto用的切换,在写入、擦出执行中将变成为‘H’。忙信号Busy0,i送往电源译码器VD,在BUSY=‘L’时,选择Read用,在‘H’时,则选择Auto用。
用来进行列补救的缺陷地址信息,被存储在缺陷列地址存储电路CRDFUSE内。在电源投入时等,读出存储在缺陷地址存储电路CRDFUSE中的地址信息,锁存到缺陷地址锁存电路CRDLAT内。
用来进行块芯核补救的缺陷块地址信息,被存储在缺陷块地址存储电路BRDFUSE内。存储在该缺陷块地址存储电路BRDFUSE内的地址信息,也在检测电源投入后,被锁存到缺陷地址锁存电路BRDLAT内。
从地址缓冲器ADBF输出列地址信号ADCi、行地址信号ADRi、和块地址信号ADBi,这些分别被送往列译码器CD,行译码器RD和块译码器BD。从地址缓冲器ADBF输出用来与缺陷列地址进行比较的列地址信号RDADCi(可以与ADCi相同,但是也可以改变输出定时)。缺陷列地址检测电路CRDHIT,对缺陷地址锁存电路CRDLAT的输出CRDi和来自地址缓冲器ADBF的输出RDADCi进行比较,在检测到缺陷地址的情况下,就输出置换信号HITCOL=‘H’。此外,从HITIO输出缺陷IO信息。
多路开关MUX,接受置换信号HITCOL、HITIO,把读出放大电路SAj的输出置换成规定的补救用读出放大电路的输出RSAk,作为DSj输出。DSj通过未画出来的输出缓冲器向外部端子输出。借助于此,就可以对缺陷地址进行以列单位实施的补救。
从地址缓冲器ADBF还输出用来和缺陷地址进行比较的块地址信号RDADBi(可以与ADBi相同,但是也可以改变输出定时)。缺陷块地址检测电路BRDHIT,对缺陷地址锁存电路BRDLAT的输出BRDi和来自地址缓冲器ADBF的输出RDADBi进行比较,在检测到缺陷块地址的情况下,就输出置换信号HITBLKi=‘H’,HITBLKB=‘L’。HITBLKB变成为缺陷块的禁止信号。禁止信号HITBLKB,也向本体块BLKi的块译码器输入,强制地使本体块变成为非被选状态。然后,冗余单元块借助于已输入到补救(冗余)块BRDBLKi的块译码器上的置换信号HITBLKi变成为被选状态。
缺陷地址存储电路CDRFUSE和BRDFUSE,作为存储元件,例如可以使用与存储单元阵列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相同构造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晶体管。但是,该缺陷地址存储电路CRDFUSE和BRDFUSE的存储元件,也与本体存储单元独立地进行设计。例如,虽然在电源投入时要把存储信息锁存到缺陷地址锁存电路内,但是,这时的字线电压有时候例如却要使用电源电压。在该情况下,如果电源电压低(例如2V),则必须降低擦除状态的阈值。用来如上所述降低擦除状态的存储单元阈值的擦除时间,由于依赖于中性状态的单元的阈值,故作为缺陷地址存储电路的存储元件的存储器晶体管的阈值,理想的是比本体单元低。
图5示出了考虑到这些情况的本体存储单元和缺陷地址存储电路的存储器晶体管之间的比较。例如,对本体存储单元,如图5A所示,要进行用来进行阈值调整的沟道离子注入。对缺陷地址存储电路的存储器晶体管,如图5B所示,不进行沟道离子注入,使阈值保持为低。此外,在该情况下,在缺陷地址存储电路的存储元件中,所谓的穿通耐性(Tr的漏电流)有可能会成为问题。对此,对于本体单元的栅极长度(沟道长度)L0,如图5C所示,使之具有更大的栅极长度L1是有效的。
忙译码器BUSYDEC是一种根据BRDFUSE信息,产生所置换的补救块究竟属于什么地方的存储区,产生与所希望的忙信号BUSY同步的信号RDBUSYi的译码电路。
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块补救和列补救的补救区域重叠情况下的对策,作成为在列的缺陷地址检测电路CRDHIT中具备补救块检测电路CRDBRDHIT。同时,在缺陷正规单元块的缺陷地址检测电路BRDHIT一侧,设置缺陷正规单元块的编码电路ENC电路。使得与缺陷块地址检测电路BRDHIT相同那样地,向补救块检测电路CRDBRDHIT,输入块地址信号RDADBi和块补救地址锁存电路BRDLAT的输出BRDi。此外,还向补救块检测电路CRDBRDHIT输入块补救的命中信号HITBLK,和编码电路ENC的输出NECi。编码电路ENC对缺陷块地址检测电路BRDHIT的输出进行编码,输出表明究竟什么地方的块是缺陷正规单元块的输出ENCi。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列补救时,在已输入到缺陷地址检测电路CRDBRDHIT中的、块补救的命中信号HITBLK为‘L’的情况下(未进行块补救的情况下),缺陷地址检测电路CRDBRDHIT对已经进行了编程的缺陷地址RDADBi的比较将保持为有效,输出列补救的置换信号。
另一方面,在块补救的命中信号HITBLK为‘H’的情况下(已进行了块补救的情况下),在补救块检测电路CRDBRDHIT中,对编码器ENC电路的输出ENCi的比较变成为有效。因此,对于补救块来说,已经进行了编程的块补救的置换信号输出就变成为无效。然后,对于以块单位进行置换的冗余单元块,在有列缺陷的情况下,进行使对重新进行编程的块补救的置换信号输出变成为有效的控制。
图3是缺陷列地址检测电路CRDHIT的具体构成。EXNORBLKi是作为块地址信号RDADBi和缺陷块地址锁存电路BRDLAT的输出信号BRDi逐位进行比较的块地址比较电路的多个EXNOR门电路。EXNORCLj,是作为列地址信号RDACj和缺陷列地址锁存电路CRDLAT的输出信号CRDi进行比较的列地址比较电路的多个EXNOR门电路。
此外,EXNORRDk是对附加在缺陷块地址检测电路上的编码电路ENC的输出ENCj和缺陷块地址锁存电路BRDLAT的输出BRDi进行比较的、作为补救块检测电路的EXNOR门电路。
门电路EXNORBLKi的输出,输入至第1NAND门电路NAND1,门电路EXNORRDk的输出,输入至第2NAND门电路NAND2。门电路EXNORCLj的输出输入至NAND门电路NAND1和NAND2。在这里,门电路EXNORBLKi和EXNORCLj是图1中的缺陷列地址检测电路CRDHIT的本体部分,门电路EXNORRDk,相当于附加到该缺陷列地址检测电路CRDHIT上的缺陷块检测电路CRDBRDHIT。
在不进行块补救的地址(HITBLK=’L’)的情况下,第1NAND门电路NAND1将变成为激活状态。借助于此,根据门电路EXNORBLKi和EXNORCLj的比较结果,输出进行列置换的命中信号HITC信号。此外,在要进行块补救的地址(HITBLK=‘H’)的情况下,第1NAND门电路NAND1就变成为非激活状态。其结果是,之后,在与已经进行了编程的缺陷列地址对应的块变成为缺陷的情况下,就使该列置换的命中信号的输出变成为无效。
然后,在HITBLK信号为‘H’时,第2NAND门电路NAND2取代第1NAND门电路NAND1变成为激活状态,根据门电路EXNORRCLj、EXNORRRDk的检测结果,输出命中信号HITC。就是说,根据以对要进行缺陷块补救的冗余单元块内的缺陷列地址的地址存储电路CRDFUSE进行编程的结果为基础的门电路EXNORRCLj的输出,和检测补救块的门电路EXNORRDk的输出,NAND门电路NAND2就输出命中信号HITC。
在实际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中,含有多个本电路CRDHIT,各个HITC信号的OR信号将变成为用来使冗余列的读出放大器RSA变成为激活的信号HITCOL。作为缺陷IO信息的HITIO,将变成为用来进行缺陷IO的读出放大器置换的信号。另外,送往NAND门电路NAND1、NAND2的允许信号ENABLE,要使得不会误把缺陷地址存储电路CRDFUSE未编程的所有的‘1’状态当作是有效进行处理那样地,对与地址数据分开的缺陷地址存储电路CRDFUSE进行编程。
图4示出了缺陷块地址检测电路BRDHIT的具体构成。EXNORBLKi是对块地址信号RDADBi和缺陷块地址锁存电路BRDLAT的输出信号BRDi逐位进行比较的作为地址比较电路的多个EXNOR门电路。当该门电路EXNORBLKi的输出都变成为‘H’时,借助于与门电路AND,作为补救块选择信号输出命中信号HITBLKi。
允许信号ENABLE是使该电路变成为激活的信号,另一方面,禁止信号DISABLE,是在使电路保持为激活后,归因于在冗余单元块中新发现了缺陷等,想使之变成为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变成为‘H’的信号。这些允许信号ENABLE和禁止信号DISABLE,也可以与缺陷地址一起,对地址存储电路BRDFUSE进行编程。
在实际的存储器中具备多个本电路,每一个命中信号HITBLKi信号的OR信号,都作为置换信号HITBLK输出,其反转信号则将变成为本体块禁止信号HITBLKB。
如上所述,倘采用该实际的形态,则在对已进行了列补救后的正规单元块进行了块补救之后,在该补救块(冗余单元块)中仍存在着缺陷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先前的列补救变成为无效,进行冗余单元块内的缺陷列补救。借助于此,就可以提高EEPROM的缺陷补救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理想地说,作成为采用装载上强制性地使块补救的置换信号HITBLKi信号变成为‘H’的电路的办法,以便可以强制性地选择冗余单元块BRDBLKi。就是说,如图1所示,具备从外部向缺陷块地址检测电路BRDHIT输入测试信号TEST,强制性地使置换信号HITBLKi变成为‘H’,以进行冗余单元块BRDBLKi的测试的测试模式。借助于此,只要作成为事前发现冗余单元块BRDBLKi的列缺陷,对之进行编程以进行列补救,就会变成为合格品分选测试的自由度更高的测试。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说明的是在块内对每一个列单元阵列进行补救的列补救和块补救的组合,但是对于在块内对每一个行单元阵列(一行到多行)进行补救的行补救和块补救的组合来说,也可以同样地应用本发明。就是说,对于那些采用具有补救区域存在重叠,而且补救范围大小不同的2种以上的补救电路那样的缺陷补救方式的半导体存储器件,本发明是有效的。此外,本发明对于DRAM等其它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也同样地可以应用,而不限于EEPROM。
此外,作为缺陷地址存储电路,除去使用与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同样的存储器件之外,也可以使用电熔断丝。
对于那些本专业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还存在着另外一些优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就其更为广阔的形态来说并不限于上述附图和说明。此外,就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要求所限定的那样,还可以有许多变形而不偏离总的发明宗旨。
Claims (9)
1.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具备
分别把多个存储单元排列起来构成的多个存储单元块;
设置在上述各单元块的每一个单元块中用来补救单元块内的缺陷单元阵列的第1冗余单元阵列;
对应上述多个存储单元块设置的用来补救缺陷块的冗余单元块;
设置在上述冗余单元块内用来补救冗余单元块内的缺陷单元阵列的第2冗余单元阵列;
具有存储上述存储单元块内的缺陷单元阵列的地址的第1地址存储电路和对该所存储的地址信号和来自外部的地址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用上述第1冗余单元阵列置换上述缺陷单元阵列的置换信号的第1地址检测电路的第1缺陷补救电路;
具有存储上述多个存储单元块的缺陷块地址的第2地址存储电路和对该所存储的地址信号和来自外部的地址信号进行比较并输出用上述冗余单元块置换上述缺陷块的置换信号的第2地址检测电路的第2缺陷补救电路,
上述第1缺陷补救电路,具有这样的门电路:在上述第2缺陷补救电路不能执行的地址的情况下,就使从上述第1地址检测电路输出的置换信号变成为有效后输出,在上述第2缺陷补救电路可以执行的地址的情况下,就使从上述冗余单元块内的上述第2冗余单元阵列读出的置换信号变成为有效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上述第1缺陷补救电路,借助于上述第2缺陷补救电路的输出,使得由上述第1地址检测电路产生的输出置换信号变成为无效,控制上述门电路不输出该置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上述第1缺陷补救电路具有缺陷块检测电路,该电路根据来自上述第2缺陷补救电路的输出置换信号,检测上述存储单元块内的缺陷块,根据其检测结果,使得从上述冗余单元块内的上述第2冗余单元阵列读出来的输出置换信号变成为有效,控制上述门电路输出该输出置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上述多个存储单元块分组划分成多个存储区,在某一个存储区内执行数据的擦除或写入期间内,在其它的存储区内可以进行数据的读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采用输入测试信号的办法,使上述第2缺陷补救电路输出块置换信号,在上述冗余单元块内进行测试的测试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上述存储单元是可进行电擦除再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上述第1和第2地址存储电路的存储元件,是与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同一构造的可进行电擦除再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被设定为比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还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晶体管的沟道长度比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的沟道长度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381412A JP2003187591A (ja) | 2001-12-14 | 2001-12-14 | 半導体記憶装置 |
JP2001381412 | 2001-12-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38707A true CN1438707A (zh) | 2003-08-27 |
CN1267997C CN1267997C (zh) | 2006-08-02 |
Family
ID=19187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5607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7997C (zh) | 2001-12-14 | 2002-12-13 | 半导体存储器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07733B2 (zh) |
EP (1) | EP1320105B1 (zh) |
JP (1) | JP2003187591A (zh) |
KR (1) | KR100470371B1 (zh) |
CN (1) | CN1267997C (zh) |
DE (1) | DE60215291T2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80232A (zh) * | 2014-07-10 | 2016-01-27 | 株式会社东芝 | 半导体存储器器件和存储器系统 |
CN110739021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 半导体存储器的测试方法 |
CN110739022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 半导体存储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35122B2 (ja) * | 2004-02-06 | 2009-03-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半導体記憶装置のテスト方法 |
US7085180B2 (en) * | 2004-02-12 | 2006-08-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enabling a redundancy allocation during a multi-bank operation |
WO2006090443A1 (ja) * | 2005-02-23 | 2006-08-31 | Spansion Llc | 記憶装置の冗長設定方法、および記憶装置 |
US7379330B2 (en) * | 2005-11-08 | 2008-05-27 | Sandisk Corporation | Retargetable memory cell redundancy methods |
JP5131348B2 (ja) * | 2008-03-19 | 2013-01-30 |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 半導体メモリ、システム、半導体メモリの動作方法および半導体メモリの製造方法 |
KR101600280B1 (ko) | 2014-05-28 | 2016-03-21 | 주식회사 피델릭스 | 사용중에 발생되는 결함을 효율적으로 리페어할 수 있는 플래시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의 리페어 방법 |
US9741421B1 (en) * | 2016-04-05 | 2017-08-22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Refresh circuitr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19869B2 (ja) * | 1990-10-16 | 2000-03-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半導体メモリ |
JP2001052495A (ja) * | 1999-06-03 | 2001-02-23 | Toshiba Corp | 半導体メモリ |
JP2002015593A (ja) * | 2000-06-27 | 2002-01-18 | Toshiba Corp | 半導体記憶装置 |
US6552939B1 (en) * | 2001-10-15 | 2003-04-22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disturb test circuit |
-
2001
- 2001-12-14 JP JP2001381412A patent/JP2003187591A/ja active Pending
-
2002
- 2002-12-13 CN CNB021560714A patent/CN126799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2-13 DE DE60215291T patent/DE60215291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2-13 EP EP02028008A patent/EP132010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2-13 KR KR10-2002-0079761A patent/KR10047037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12-13 US US10/318,020 patent/US670773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80232A (zh) * | 2014-07-10 | 2016-01-27 | 株式会社东芝 | 半导体存储器器件和存储器系统 |
CN110739021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 半导体存储器的测试方法 |
CN110739022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拉碧斯半导体株式会社 | 半导体存储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320105A2 (en) | 2003-06-18 |
KR100470371B1 (ko) | 2005-02-11 |
DE60215291D1 (de) | 2006-11-23 |
JP2003187591A (ja) | 2003-07-04 |
US20030117867A1 (en) | 2003-06-26 |
KR20030051317A (ko) | 2003-06-25 |
EP1320105B1 (en) | 2006-10-11 |
CN1267997C (zh) | 2006-08-02 |
DE60215291T2 (de) | 2007-05-10 |
US6707733B2 (en) | 2004-03-16 |
EP1320105A3 (en) | 2005-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96736B2 (en) | Bad page marking strategy for fast readout in memory | |
US7796451B2 (en) |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methods to compensate for defective memory in multiple layers of memory | |
US7505318B2 (en) |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 |
US7447066B2 (en) | Memory with retargetable memory cell redundancy | |
JP4681559B2 (ja) | メモリ・システムのトラッキング・セル | |
US6735727B1 (en) | Flash memory device with a novel redundancy sel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
US7613056B2 (e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 |
JP2009104757A (ja) | 半導体記憶装置 | |
CN1021998C (zh) | 半导体存储器件 | |
CN101345085A (zh) | 闪存设备以及擦除闪存设备的方法 | |
KR100325035B1 (ko) |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 |
CN1267997C (zh) | 半导体存储器件 | |
KR20080079556A (ko) |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 |
JP2009176384A (ja) | 半導体記憶装置 | |
US7286399B2 (en) | Dedicated redundancy circuits for different operations in a flash memory device | |
CN1405890A (zh) | 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不良补救方法 | |
CN1275159C (zh) | 结合基于输出的冗余的猝发读取 | |
CN113345489A (zh) | 存储器及其操作方法 | |
US7100090B2 (e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a test circuit | |
KR100745497B1 (ko) | 불휘발성 반도체 기억장치 및 블록 용장 구제 방법 | |
US7403417B2 (en) |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 |
CN1118072C (zh) | 半导体装置 | |
JP3827953B2 (ja) |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 |
CN1553506A (zh) | 堆叠栅极闪存阵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Storag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2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