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385049A - 为组呼提供呼叫类型指示的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为组呼提供呼叫类型指示的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5049A
CN1385049A CN00815025A CN00815025A CN1385049A CN 1385049 A CN1385049 A CN 1385049A CN 00815025 A CN00815025 A CN 00815025A CN 00815025 A CN00815025 A CN 00815025A CN 1385049 A CN1385049 A CN 1385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lling
calling
beep
group
pag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5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施密德特
T·A·普尔泽洛米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428,37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484037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428,8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363258B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09/428,8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516200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Inc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85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5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44Group features, e.g. closed user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66Call type detection of indication, e.g. voice or fax, mobile of fixed, PSTN or 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5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audio conference
    • H04M2203/5063Centrally initiated conference, i.e. conference server dials particip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6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in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6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in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04M3/465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ly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组呼服务器向某种类型的通信终端提供用于组呼的呼叫类型的指示及任选地其它信息,以便区分这样的呼叫与其它类型的呼叫。当目标通信终端适合接收并作用于这样的信息时,负责组呼的组呼服务器选择性地为输出寻呼消息的主叫号码字段扩充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标志。指示符标志指示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诸如呼叫类型、呼叫子类型、或优先级。一个标志可指示优先级,并且另一个标志可指示组呼的呼叫子类型。接收到扩充寻呼消息的通信终端将其诸如自动应答或不自动应答的响应建立在寻呼消息中指示的组呼特性上。组呼服务器可以依靠现有信令和空中接口协议中已经内在的灵活性,以便可以在不需改变BMI的空中接口的情况下实现本文所公开的方法。

Description

为组呼提供呼叫类型指示的通信系统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诸如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系统中处理组呼的方法。
诸如蜂窝电话、个人通信助理等的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的应用在整个社会快速增长。这些无线通信装置根据它们预期的应用而具有各种不同的配置。例如,普通蜂窝电话移动终端试图模仿传统陆线电话,不过具有诸如可携带性和记忆大量电话号码的附加功能性。保留在大多数蜂窝电话中的陆线电话的一种特性是进行全双工通信的能力。在典型的一对一的对话中,全双工操作允许双方同时说话,相反,在移动集群无线电电话的旧的先有技术中,同一时间只允许一方说话。另外,有了会议电话呼叫或其它多方能力,一般可以同时有多于两方说话。为了便于引用,这种全双工操作模式将被称为“电话模式”。蜂窝电话中电话工作模式的细节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
一些蜂窝电话不仅能在电话模式下工作,而且还能在此处称为无线电模式的情况下工作。这些双模式装置的示例可以参见美国专利5450618和美国专利申请SN.09/361941和09/361747,所有这些都通过引用结合在此,并可参见英国专利申请9214180.3。在无线电模式中,电话对用户看上去是在半双工方式下处理通信。也就是,蜂窝电话对用户看上去不是同时发送和接收语音数据。相反,用户一般必须按压一个被称为按讲(PTT)按钮的按钮才能在发送的数据中包括对应于用户语音的数据;否则,电话对用户看上去就像是它只接收似的。另外,双模式电话一般在无线电模式下自动应答呼入。
随着频率的增加,蜂窝电话、其它移动终端及通信终端一般都被用于组呼。组呼是特殊类型的呼叫,其中始呼方尝试与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用户组的成员进行通信。可以利用诸如传统陆线电话、蜂窝电话、卫星电话、个人通信助理、寻呼机等的各种不同设备联络预定义组的成员。最普通类型的组呼是会议电话呼叫,它包括在多个电话上的预定多个用户,诸如一个项目的所有工程师。另一种类型的组呼是从一个位置对所有收听成员的广播组呼,诸如从警察局对给定范围中所有巡警的组呼。组呼的一个共同特性是尽管不是所有组员参与任何给定组呼,但除了用于组呼的始呼方以外,组呼中可能的参与者的列表(即组员)在呼叫开始之前就已知。
如上所述,诸如双模式电话的许多通信终端在诸如无线电模式的一些情况下一般自动应答呼入。但是,正因为电话应答呼叫不一定表示是用户实际上正在听电话。相反,可能用户将电话设置在诸如无线电模式的自动应答模式下,并使该电话处于无人值守的状态。如果是这样,则呼入可能被应答,但始呼方面对的是对一部没有用户在场的电话说话这样一种不值得羡慕的工作。在组呼的情况下,这种自动应答特性可能特别成问题。通常需要电话不要自动应答组呼,或至少某种类型的组呼。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机制,使通信终端能在应答呼叫之前确定呼入是否为组呼、以及任选地组呼的一些更多的详细特性,而不是一个“正常”呼叫。但是,没有用于移动终端的确定呼叫是组呼还是非组呼(或组呼的其它方面)的已知方法。所以,仍需要一种在呼入是组呼时向诸如无线通信移动终端的通信终端指示的方法,以便所述通信终端能正确地进行响应。任选地,这样一种方法也可以指示有关组呼的更多详细信息,以便通信终端更细致地调整它对呼叫的响应。
发明概述
本发明向某些类型的通信终端提供对组呼的呼叫类型以及任选地其它信息的指示,以便将这样的呼叫同其它类型的呼入进行区分。
在一个典型的实施例中,负责组呼的组呼服务器选择性地为呼出寻呼信息的主叫号码字段扩充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标志,条件是目标通信终端适合接收这样的信息并按这样的信息作用。指示符标志指示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诸如呼叫类型、呼叫子类型、或优先级。当本发明的组呼服务器接收到组呼请求时,组呼服务器查阅其用户组数据库。数据库中具有与所请求的用户组的组员相对应的记录。记录最好包括各个呼叫地址(如电话号码)的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型的指示。当设备类型被指示为对应于适合用于本发明的通信终端的类型(如增强型终端)时,组呼服务器修改寻呼消息的主叫字段,以包括附加信息;不然,组呼服务器按先有技术进行。例如,组呼服务器可以扩充主叫号码,以增加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标志。作为示例,第一标志可以表示优先级,而第二标志可以表示组呼的呼叫子类型。简言之,组呼服务器为增强型终端开始某一包括有关组呼的附加信息的寻呼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更加适合处理组呼的移动通信终端。诸如无线电模式下工作的双模式无线移动终端的通信终端接收组呼寻呼消息并根据标志字符来选择对所述寻呼消息的正确响应。移动终端最好检查所述寻呼消息的主叫字段并记录标志字符的出现。当出现标志字符时,移动终端分析出标志字符和主叫ID。根据标志字符,移动终端确定对所述寻呼消息的适当响应。这种响应可能包括例如控制移动终端的人机接口并确定是否自动应答呼叫。在最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自动应答某一/某些类型的组呼并且在应答其它类型组呼的寻呼呼叫之前需要用户的人工干预。因此,接收扩充的寻呼消息的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将它们诸如是否自动应答的响应建立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指示的组呼特性的基础上。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在仍保持与诸如ANSI-136系统的现有安装系统向后兼容的同时,本发明考虑到增强型组呼服务器和增强型通信终端提供这种增加的功能性。也就是,在最佳实施例中,本发明依靠现有空中接口协议中已经内在的灵活性。这样,本发明能在不需改变信令和空中接口协议或BMI(基站、移动交换中心、以及互连功能)的情况下实现。
附图简述
图1是适于本发明的通信终端、即无线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示意表示。
图3示出包括用于储存呼叫地址和相关信息的多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器的一部分。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组呼的一个处理流程。
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是根据蜂窝无线电话系统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环境。更具体地说,下面的描述是利用可能与ANSI-136系统有关的术语来描述的,但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可以在其它无线通信环境下实现,其中包括按照例如GSM、IS-95或PDC的其它标准来设计的环境,以及利用例如CDMA的不同接入方法的环境。
图1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一个实施例,一般用编号20表示。所示移动终端是数字蜂窝电话,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相反,本发明包括各种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蜂窝电话、个人通信助理、寻呼机等。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无线移动终端,相反,本发明包括陆线通信终端,或能接收输入组呼的其它类型的通信终端,其中包括基于因特网的通信终端。但是,为讨论的简单起见,在此将使用双模式无线通信移动终端作为主要的说明性示例。更具体地说,图1所示电话20将被用作主要的说明性示例。电话20最好是如下所述的能在电话工作模式和无线电工作模式下工作的双模式电话。
蜂窝电话20一般包括控制器22、操作员界面26、发射机38、接收机50和天线装置58。操作员界面26一般包括显示器28、小键盘30、控制单元32、麦克风34以及两个扬声器80和85。显示器28使操作员能看见所拨的数字、呼叫状态、以及其它服务信息。键盘30使操作员能够拨号、输入命令以及选择选项。控制单元32使显示器28和小键盘30与控制器22连接。
麦克风34从用户接收声信号并将声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扬声器80和85将来自接收机50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用户能可闻的声信号。第一扬声器80是低音量扬声器,它一般位于显示器28的上面,使得当电话20以传统电话手机方向被拿近用户头部时,该扬声器80最接近用户的耳朵。第二扬声器85是高音量扬声器,一般位于电话20上低音量扬声器80的相对端。见图1。低音量扬声器80在电话处于“电话模式”时充当电话的主扬声器,而高音量扬声器85在“无线电模式”中充当电话的主扬声器,下面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讨论。必要时,可能有一个开关(未示出)位于通向扬声器80和85的电路通道中,用于将音频输出传送到这个或那个扬声器。这样一种开关应该直接或非直接地在控制器22的控制下工作。
小键盘30包括多个按键,其中至少包括第一键70和第二键75。对本说明来说,第一键70是发送键而第二键是PTT键。将会理解,小键盘30的按键可以是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诸如显示器28上所示),并且按键不必仅置于电话20的一个区域。实际上,发送键70的位置最好和PTT键75有一定的距离。例如,发送键70可以靠近位于电话20面板的普通3×4电话键阵列,而PTT键75可以位于电话20的侧面,靠近显示器28,见图1。
来自麦克风34的模拟电信号被提供给发射机38。发射机38包括模/数转换器40、数字信号处理器42、以及调相器和RF放大器48。模/数转换器40将来自麦克风34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被传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42,数字信号处理器42中包括语音编码器44和信道编码器46。语音编码器44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而信道编码器46插入检错、纠错和信令信息。DSP42可包括DTMF单音发生器(未示出)或与之一起工作。来自数字信号处理器42的压缩和编码信号被传送到调相器和RF放大器48,它们在图2中作为组合单元示出。调制器将信号转换为适合在RF载波上传送的形式。RF放大器接着放大调制器的输出,用于通过天线装置58进行传送。
接收机50包括接收机/放大器52、数字信号处理器54、以及数/模转换器56。天线装置58接收的信号被传送到接收机/放大器52,它对频谱进行频移,并将低电平RF信号发大到适合输入到数字信号处理器54的电平。
数字信号处理器54一般包括均衡器、解调器和检测器,其中所述均衡器用于补偿信道恶化信号中的相位和振幅失真,所述解调器用于从接收信号中析取比特序列,而所述检测器则用于根据析取序列来确定发送的比特。信道解码器检测并纠正接收信号中的信道错误。信道解码器也包括用于把控制和信令数据与语音数据分离的逻辑。控制和信令数据被传送到控制器22。语音数据由语音解码器进行处理并被传送到数/模转换器56。数字信号处理器54可包括DTMF单音检测器(未示出)或与之一起工作。
数/模转换器56将语音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它被提供给扬声器80和85的其中之一,以产生用户可闻的声信号,以下将对此作更详细的描述。
天线装置58被连接到发射机38的RF放大器和接收机50的接收机/放大器52。天线装置58一般包括双工器60和天线62。双工器60在需要时允许通过天线62的全双工通信。
控制器22协调发射机38和接收机50的操作,并且可能例如采取普通微处理器的形式。这种协调包括功率控制、信道选择、定时以及许多其它功能。控制器22在发送的信号中插入信令消息,并从接收的信号中析取信令消息。控制器22响应于信令消息中包含的任何基站命令并执行这些命令。当用户通过小键盘输入命令时,该命令被传送到控制器22供作用。
存储器24在控制器22的指示下储存并提供信息,并且最好包括易失和非易失部分。存储器24包括多个用于储存呼叫地址的存储单元90,见图3。这些单元90可以被看作分为至少两部分:第一部分92和第二部分94。第一部分92包括第一N个呼叫地址存储单元90,而第二部分94包括所剩下的存储单元90。为了说明,N将被假设为25,但可以使用任何大于1的数字。用户通过任何本领域已知的方法输入要储存在存储单元90中的呼叫地址。可以预见,存储单元90可能被非连续地填充;例如,存储单元1、4、8、10、24及35-45可能被填充,而剩下的为空。
电话20最好能在电话模式和无线电模式下工作。电话模式仅仅是电话工作模式,其特征在于电话20按照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任何方式的全双工操作,诸如按照ANSI-136的全双工操作。在电话模式中,对话对电话20的用户看上去是同时双向的。这种行为与先有技术的数字蜂窝电话是共同的。无线电模式是电话20的工作模式,其中电话20对用户看上去是工作在半双工模式。在无线电模式中,对话对电话20的用户看上去是双向的、但不是同时的。相反,在呼叫会话期间,麦克风34和扬声器85的操作相互排它。当按压PTT键75时,电话20的麦克风34有效;当不按压PTT键75时,扬声器85有效。为了便于引用,PTT键75对应于有效麦克风34的情况可被称为“说话位置”而PTT键75对应于有效扬声器85的情况可被称为“收听位置”。先有集群无线电电话的用户熟悉这种操作。因此,当在无线电模式时,电话20模仿集群无线电电话的人机接口。
电话20的无线电模式行为最好被局限于电话20,表示电话20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其它部分之间的通信像电话模式中的数字蜂窝电话,但人机接口对用户就像集群无线电电话。因此,当电话20在无线电模式下工作时,电话20对通信系统的其它部分就像是全双工或半双工。对工作在无线电模式下的电话的唯一要求是:不论从通信系统的观点看的事实如何,电话20对用户看上去是半双工的。电话20的无线电模式操作还公开在共同拥有的美国专利申请SN.09/234191中,通过引用将其结合在此。
一般,用户用呼叫地址信息来填充一个或多个可用存储单元90。呼叫地址信息一般是诸如与另一个蜂窝电话、或传统陆线电话、或计算机等有关的普通电话号码。另外,可能有诸如名称等的与各个呼叫地址有关的字母数字识别标签。本文使用术语“呼叫地址”而不是“电话号码”是因为虽然呼叫地址信息可能是电话号码,但呼叫地址信息也可能是用于建立组呼的一组识别号码。
如上所述的组呼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呼叫,其中始呼方尝试与预定义的用户组的一个或多个成员进行通信。组呼具有多种呼叫类型。两种常用的呼叫类型是广播型和谈话型。对于广播类型,在组呼期间的主信息流为单向的,即从一个源(始呼方)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组员)。因此,在广播类型组呼中,只有组呼的始呼方可能说话,而接收者被限于收听。对于谈话型的组呼,在组呼期间的主信息流可能是双向的。因此,在谈话型组呼中,始呼方和参与组员都可以说话和收听。
各个呼叫类型还可能被分类为呼叫子类型。例如,谈话型组呼还可以被分为顺序、同时第一应答(simultaneous-first-answer)、以及会议子类型。对于顺序子类型组呼,无线通信系统顺序监视尝试联系组员的呼叫,在进行到下一个之前给每一方一个响应的机会。在典型的配置中,向第一组员发送寻呼;如果第一组员没有及时应答,则寻呼被取消并寻呼第二组员,等等。因此,顺序子类型组呼可以被看作是以预定顺序对组员的各个呼叫的串接序列,其中始呼方不必连续地拨打各个号码,而是拨打单个组识别号码。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组呼与顺序子类型组呼相似,只不过是在同一时间向所有组员发送寻呼,并且把呼叫连接到应答呼叫的第一组员。会议子类型组呼与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组呼相似,只不过是所有应答寻呼的组员都加入到呼叫中。因此,顺序子类型组呼和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组呼在成功时都将导致始呼方和一个组员之间的组呼。相反,会议子类型组呼在成功时导致始呼方和一个或多个组员之间的组呼。
那些在无线电模式下自动应答呼入的传统双模式电话在顺序子类型和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下产生了问题。在这些呼叫中,寻找组员的搜索在组员应答时终止。如果用户把传统双模式电话置于无线电模式并因无论哪种原因而使电话处于无人值守状态,则电话仍将应答呼入组呼。如果电话接收到顺序或同时第一应答呼叫,则无人值守的电话将应答呼叫,并且始呼方将接收到组呼已被应答的指示。但是,始呼方实际上将不能与用户通信,而是与无人值守的电话进行谈话。因此,始呼方将不是与用户在说话或被要求留消息。在许多情况下,始呼方不需要留消息,而是需要与在个人通话。利用先有技术,组呼应用失败,并且无人值守但应答的电话使始呼方受挫,直到缺席的用户在将来某个不定时间回到电话旁边。
本发明通过为组呼提供某些具有呼叫类型指示以及任选地具有其它信息的电话,以便将这样的呼叫与其它类型的呼叫区分开,从而解决所述问题和其它问题。为了这样做,本发明考虑负责组呼的组呼服务器选择性地在输出寻呼消息的主叫号码字段中扩充一个或多个指示符标志。作为示例,可以增加SPACH信道上ANSI-136寻呼消息的主叫号码字段(见ANSI-136-123 §5.3.9和§6.23)的长度。因为寻呼消息中主叫字段的长度可以在现有空中接口协议中容易地改变,本发明不必改变空中接口或BMI(基站、移动交换中心、以及互连功能)来实现。根据所述附加信息,接收电话可确定如何响应,诸如不要自动应答顺序子类型组呼。
一般,组呼由与无线通信系统有关的组呼服务器来处理。组呼服务器是无线通信系统单元的逻辑部分,它诸如通过跟踪用户组的成员资格、控制对用户组功能性的接入、协调信息流等来监视组呼。当无线通讯系统接收到组呼请求时,该请求被转发给组呼服务器。无线通讯系统的其它部分接着与组呼服务器合作以便于组呼。
组呼服务器一般包括用户组的数据库,其中列出各个组员的呼叫地址(如电话号码)。对于本发明,组呼服务器数据库最好也应该包括对各个呼叫地址的设备类型的指示。例如,设备类型可能是传统的、先有技术的蜂窝电话,或者设备类型可以是传统陆线电话。对本讨论的特别兴趣在于,设备类型之一应对应于根据本发明修改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电话)。仅仅为了讨论,而不是限制,这样的无线通信装置将被称为增强型终端。因此,组呼服务器数据库中的记录最好应该包括什么时候特定呼叫地址对应于增强型终端设备类型以及什么时候不对应于增强型终端设备类型的指示。
参考图4,组呼始呼方一般通过拨预先指定的用户组识别号码来开始组呼(框210)。在美国,这个组识别号码一般由10位数组成,很像普通电话号码。当无线通信系统接收到组呼请求时(框220),所述请求被发送到组呼服务器(GCS)用于处理(框230)。如图4所示,可任选地给始呼方机会以诸如通过语音交互系统来选择诸如呼叫类型、呼叫子类型等的组呼设置(框240)。在其它实施例中,对各个用户组预设呼叫类型等。应该注意到,组呼设置的选择(框240)可以在涉及组呼服务器(框230)之后或之前发生,具体时间由偏好决定。
在从无线通讯系统接收到请求通知以后(框230),组呼服务器查阅它的数据库并确定哪些呼叫地址属于所请求的用户组并开始组呼建立程序(框250)。组呼服务器以适当的方式按储存的呼叫地址与无线通讯系统的其它部分进行交互作用以寻呼组员,所述适当的方式依赖于选择哪种呼叫类型和子类型。但是,在启动寻呼之前,组呼服务器检查由相关组员的数据库记录指示的设备类型。如果设备类型指示正被寻呼的移动终端是增强型终端,则组呼服务器扩充寻呼消息的主叫字段,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组呼设置的标志(框260)。例如,如果组呼是顺序子类型,则标志值“1”可以被附加到主叫字段;如果组呼是会议子类型,则标志值“3”可以被附加到主叫字段,如果组呼是广播类型,则标志值“4”可以被附加到主叫字段,等等。最好只有目标为增强型终端的寻呼消息会被扩充,而目标为其它组呼设备类型的寻呼消息将不被改变。这是为了避免混淆先有系统和移动终端(不用本发明的那些),同时允许本发明的改进系统和移动终端在保持向后兼容的同时提供增强特性。
寻呼消息接着被无线通信系统的适当部分发送到适当的移动终端(框270)。假设目标移动终端是增强型终端,则目标移动终端接收到寻呼消息(框280)并在此后检查扩充(框285)。如果没有出现扩充,则移动终端自动应答呼叫。如果移动终端20确定出现扩充,则它从主叫字段中的主叫ID分析标志字符(框285)。移动终端接着查阅存储器中的响应查找表,以确定如何响应(框290)。为了说明,查找表指示移动终端自动应答广播和会议组呼,但不自动应答顺序和同时第一应答组呼。根据响应查找表,增强型终端的移动终端通过例如自动应答或者产生诸如音响振铃的告警来响应所述寻呼(框290)。因此,对于按照本发明增强的移动终端,根据组呼的特性,对于在无线电模式下的组呼,可以选择性地禁止自动应答特性。
除了呼叫类型,组呼可具有分配的优先级。例如,“正常”的优先级可以是大多数组呼的缺省值,但可允许始呼方把更紧迫组呼的优先级改为“告警”。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可以使用两个指示符标志,并且增强型终端的移动终端的响应可以按照下表进行:
表1
Figure A0081502500231
从表1中可以看到,用于指示符标志的字符应包括诸如“*”或“#”的异常字符、或者至少从异常字符开始,以便可以简化检测指示符标志的出现。asdf
应该指出,始呼方一般以两种方式之一开始组呼。首先,始呼方可以呼叫公共定义的用户组识别号码。该用户组识别号码被公共定义,这样任何呼叫该号码的用户将被接到相同的用户组,其中假设他们都被授权访问该组。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的组呼将被称为“导引(pilot)”组呼。在美国,导引组识别号码长度一般为10位。接收到拨号数字字段中组识别号码的无线通讯系统把所述呼叫传送到组呼服务器供处理。组呼服务器接着确定与该组识别号码有关的组员资格并着手建立组呼。另一方面,组呼始呼方也可以通过拨诸如“*12.”的专门定义组识别号码来开始组呼。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始的组呼将被称为“专用(private)”组呼。不像导引组号码,专用组号码对不同用户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当无线通讯系统接收到拨号数字字段中的“*12”时,无线通讯系统将之识别为组呼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到组呼服务器。组呼服务器又将根据拨号数字(*12)以及开始呼叫的特定用户来确定要呼叫哪个用户组。因此,如果是用户A拨“*12”,则组呼服务器对用户组产生组呼,所述用户组不同于在用户B拨“*12.”时所组呼的用户组。
组呼服务器最好以不同于专用组呼的方式处理导引组呼。对于专用组呼,包含在寻呼消息中的主叫号码应该是始呼方的呼叫地址。但是,对于导引组呼,包含在寻呼消息中的主叫号码最好应该改为导引组号码。因此,对于专用组呼,设计为显示主叫ID的接收终端将显示始呼方的号码。而对于引导组呼,接收终端将显示用户组的导引号码。应该指出,在一些系统中控制组呼服务器操作的各种设置可能禁止用导引号码代替始呼方的号码,例如为了符合地方法律。
作为上述利用导引/专用和优先级选项的示例,假设始呼方单元888 444-1111通过拨组识别号码999555-2525开始具有告警优先级的顺序类型的导引组呼。还假设用户组包括三个组员,其中第一和第二成员具有增强型终端,而第三组员具有传统移动终端。请求所发送到的组呼服务器将对第一组员开始寻呼消息。因为在组呼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指示第一组员具有增强型终端,因此寻呼消息将具有其中包含9995552525#1作为主叫ID的主叫字段。由于主叫字段中出现的“#1”后缀,第一组员的移动终端不应该自动应答所述呼叫。如果第一组员没有在预定时间以内人工应答,则寻呼将切换到第二组员。这个寻呼将同样地在主叫字段中包含9995552525#1,它使第二组员的移动终端(也是增强型终端设备类型)同样的不会自动应答。当第二组员没有及时地应答时,寻呼将切换到第三组员。但是,由于这个组员不具有增强型终端,因此在寻呼消息中主叫ID没有附加“#1”后缀。在收到寻呼消息时,如果程序设计为自动应答呼入,则第三组员的移动终端就自动应答所述呼叫,而并不取决于本发明的任何指示符标志的存在、不存在、或内容。
如果情况改变,使得相同始呼方通过拨*12开始具有正常优先级的会议类型的专用组呼,则组呼服务器将开始至少两个寻呼消息,对于第一和第二组员,寻呼消息将具有其中包含8884441111*3作为主叫ID的主叫字段。对于第三组员的寻呼消息,主叫字段将包含8884441111作为主叫ID,其中没有“*3”后缀。在这样的配置中,所有接收移动终端将自动应答所述呼叫,导致会议类型的组呼。
尽管根据是否自动应答组呼描述了增强型移动终端20的响应,但其它响应也有可能。例如,根据指示符标志提供的信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20可以根据输入组呼的特性来改变显示在它们的显示器28上的信息或者改变它们的告警信号(如振铃音、振铃音量、产生振动等)。作为示例,移动终端20的显示器28可以有三行或更多行,为了便于引用,称其为顶行、中行和底行。根据指示符标志提供的信息、以及接收到的呼叫ID和储存在存储器24的第一部分92中的呼叫地址的比较,移动终端20可以a)在与存储记录存在匹配并且优先级为正常优先级的情况下,在显示器顶行显示与匹配的存储记录有关的字母数字标签,并且在显示器中行显示呼叫ID;b)在与存储记录不存在匹配并且优先级为正常优先级的情况下,在显示器顶行显示一般文本消息(例如“组”),并且在显示器的中行显示呼叫ID;c)在与存储记录存在匹配并且优先级为告警优先级的情况下,在显示器顶行显示告警文本消息(例如“告警”),并且在显示器的中行显示与存储记录有关的字母数字标签;以及d)在与存储记录不存在匹配并且优先级为正常优先级的情况下,则在显示器顶行显示告警文本消息,并且在显示器中行显示呼叫ID。另外,移动终端20可以在底行显示表示组呼是顺序子类型、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会议子类型、还是广播类型的指示符。例如,如果组呼子类型是顺序,则底行可以显示“SEQ”;如果组呼子类型是同时第一应答,则显示“SIM”;如果组呼子类型是会议,则显示“GRP”;以及如果组呼类型是广播,则显示“BDCAST”。作为另一示例,当检测到告警优先级的组呼时,移动终端20可以用特定音调大声振铃,以及在显示器28上显示“告警”,而正常优先级的顺序子类型的组呼可能只得到低水平振动和主叫ID的显示。当然,移动终端20的这些响应可以在工厂预设或者是用户可选的,以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组呼服务器在某些与目标移动终端的设备类型有关的条件下使寻呼消息被改变,据此进行了上面的讨论。应该指出,寻呼消息本身可完全驻留在SPACH或等效控制信道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寻呼消息可驻留在一个以上的信道,其中包括SPACH或等效控制信道的一部分。例如,寻呼消息可包括SPACH控制信道上的指针消息以及指向信道(pointed-to channel)上的更详细的信息分组。因此,本文所用的术语寻呼消息包括移动终端为了确定该移动终端是否具有呼入以及该呼叫的特性而自动搜索的任何发送的信息。
此外,组呼服务器改变寻呼消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组呼特性的指示符,据此进行了以上讨论。在主要说明性实施例中,组呼服务器把指示符标志字符附加到寻呼消息的主叫字段。但是,添加字符本质上不是必需的。相反,本发明也包括扩充现有消息以包括附加信息的等效方法,诸如进一步对消息进行编码,其方式是利用不同的编码方法叠加第二消息,等等。因此,唯一必要的是改变寻呼消息采用的形式,并且所述改变提供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指示。
如上所述,本发明不仅限于与无线移动终端共同发挥作用,相反,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通信终端。例如,可以改变具有主叫ID功能的传统陆线电话以利用本发明。这样一种增强型电话应该同样地检查呼入主叫字段中存在还是不存在扩充,并且在出现扩充的情况下把它对呼叫的响应建立在所扩充的信息上。同样,具有电话通信卡的计算机可以被程序设计为利用本发明。所以,本发明用于各种通信终端,包括基于因特网的通信终端,它们可以通过包含主叫字段的寻呼消息接收输入组呼的通知。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本质特性的情况下,本发明当然能以其它不同于本文陈述的特定方式来实现。因此,本文的实施例在任何意义上都应该被看作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在后附权利要求的意义和等效范围内的所用变化都包含在其中。

Claims (60)

1.一种操作通信系统中的组呼服务器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具有一个或多个组员的用户组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在相应组员与第一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终端有关时进行记录;
b)此后,接收来自始呼方的请求,以建立用户组的组呼;
c)响应所述组呼请求,所述组呼服务器构成目标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组员的寻呼消息,视所述数据库是否指示相应目标组员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终端有关的情况而定,所述寻呼消息选择性地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以及
d)所述组呼服务器启动所述寻呼消息对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的传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与所述相应用户组有关,所述相应用户组与所述组呼有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主叫字段,并且所述构成包括所述组呼服务器在所述数据库指示所述相应目标组员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类型的移动终端有关时扩充所述主叫字段以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服务器扩充包括对所述主叫字段添加至少一个编码标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标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优先级,所述第二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呼叫类型和呼叫子类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组呼子类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的呼叫类型至少可以被设置为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类型对应于广播类型,其中只有所述组呼的始呼方可以产生源消息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对应于谈话类型,其中源消息的产生不限于所述组呼的始呼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类型具有多个可能的呼叫子类型,其中至少包括顺序子类型、同时第一应答(simultaneous-first-answer)子类型、以及会议子类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呼叫子类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的优先级至少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正常优先级的第一级或对应于告警优先级的第二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呼叫子类型和优先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组呼服务器允许所述组呼的始呼方在所述启动所述寻呼消息的传送之前设置所述组呼的优先级,并且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所述设置的优先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符合ANSI-136。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组呼是响应于利用导引组号码的所述始呼方时,所述组呼服务器在所述主叫号码字段中用导引组号码代替主叫号码。
1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组呼服务器,它包括:
a)具有一个或多个组员的用户组的数据库,在相应组员与第一移动终端类型的移动终端有关时,所述数据库包括某一指示;
b)所述组呼服务器适合于构成目标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组员的寻呼消息,以响应于接收到组呼请求,视所述数据库是否指示相应目标组员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终端有关的情况而定,所述寻呼消息选择性地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以及
c)所述组呼服务器适合于启动所述寻呼消息对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的传送,以响应于接收到组呼请求,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与所述相应用户组有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呼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服务器还适合于允许组呼的所述始呼方在组呼建立期间设置所述组呼的优先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呼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主叫字段,并且在所述组呼是响应于利用导引组号码来开始所述组呼的所述始呼方时,所述组呼服务器还适合于使所述主叫字段包括导引组号码。
18.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组呼服务器被设计成至少:
a)储存与至少一个用户组有关的被选设备的设备类型的指示;
b)允许组呼的所述始呼方在组呼建立期间设置所述组呼的优先级;
c)通过启动寻呼消息对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传送,来对组呼的开始进行响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与所述相应用户组有关并且所述对应用户组与所述组呼有关,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主叫字段,视所述移动终端的相应设备类型是否为第一移动终端类型的情况而定,所述主叫字段由所述组呼服务器选择性地扩充,以包括至少一个表示所述组呼的优先级和所述组呼的呼叫类型的编码标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呼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服务器还被设计成:当所述组呼是由利用导引组号码的所述始呼方开始时,在所述主叫号码字段中用导引组号码代替主叫号码。
20.一种在具有组呼服务器的通信系统中操作通信终端以建立组呼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在通信终端接收与组呼的建立有关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主叫字段,所述主叫字段包括一个或多个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标志字符;
b)所述通信终端根据所述寻呼消息的所述标志字符来响应所述寻呼消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响应之前,所述通信终端从所述主叫字段分析所述标志字符。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标志字符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类型和组呼子类型。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标志字符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还包括所述组呼的优先级。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是陆线电话。
25.一种在具有组呼服务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操作无线通信移动终端以建立组呼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适于在多种模式下操作,所述多种模式至少包括电话模式和无线电模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述电话模式下操作所述移动终端;
b)此后,在所述无线电模式下操作所述移动终端;
c)在所述无线电模式下时,所述移动终端接收与组呼的建立有关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主叫字段,所述主叫字段包括一个或多个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标志字符;
d)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寻呼消息的所述标志字符来响应所述寻呼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响应之前,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主叫字段分析所述标志字符。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标志字符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类型和组呼子类型。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标志字符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还包括所述组呼的优先级。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字符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优先级,所述第二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呼叫类型和呼叫子类型。
30.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显示至少一个所述特性的可视指示。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包括所述移动终端产生至少一个所述特性的可闻指示。
32.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寻呼消息的所述响应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寻呼消息的所述标志字符来确定是否自动应答所述寻呼消息。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由所述标志字符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类型和组呼子类型,其中所述组呼的所述呼叫类型可以至少被设为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类型对应于广播类型,其中只有所述组呼的始呼方可产生源消息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对应于谈话类型,其中源消息产生不限于所述组呼的始呼方;
b)所述第一呼叫类型具有多个可能的呼叫子类型,其中至少包括顺序子类型、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以及会议子类型;
c)如果所述组呼子类型是会议或者如果所述组呼类型是对应于所述广播类型的所述第一呼叫类型,则所述移动终端关于所述寻呼消息来自动应答所述无线通信系统;
d)如果所述组呼子类型是顺序或同时第一应答,则所述移动终端在关于所述寻呼消息来应答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之前等待用户的人工干预。
34.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符合ANSI-136。
35.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标志字符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优先级,其中所述组呼的优先级至少可以被设为对应于正常优先级的第一级或对应于告警优先级的第二级。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具有上行和下行的显示器并且所述主叫字段还包括呼叫ID,并且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呼叫ID同预先储存的存储记录的列表进行比较,其中:
a)如果与存储记录存在匹配并且所述优先级为正常优先级,则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显示器的上行显示与所述存储记录有关的字母数字标签,并且在所述显示器的下行显示所述呼叫ID;
b)如果与存储记录不存在匹配并且所述优先级为正常优先级,则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显示器的上行显示一般文本消息,并且在所述显示器的下行显示所述呼叫ID;
c)如果与存储记录存在匹配并且所述优先级为告警优先级,则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显示器的上行显示告警文本消息,并且在所述显示器的下行显示与所述存储记录有关的字母数字标签;
d)如果与存储记录不存在匹配并且所述优先级为正常优先级,则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显示器的上行显示告警文本消息,并且在所述显示的下行显示所述呼叫ID。
37.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至少具有上行、中行、和下行的显示器;
b)所述组呼的所述呼叫类型至少可以被设置为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类型对应于广播类型,其中只有所述组呼的始呼方可产生源消息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对应于谈话类型,其中源消息产生不限于所述组呼的始呼方;
c)所述第一呼叫类型具有多个可能的呼叫子类型,其中至少包括顺序子类型、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以及会议子类型;
d)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下行显示指示符,用于指示所述组呼是顺序子类型、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会议子类型,还是广播类型。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符为:
a)“SEQ”,如果所述组呼子类型是顺序;
b)“SIM”,如果所述组呼子类型是同时第一应答;
c)“GRP”,如果所述组呼子类型是会议;
d)“BDCAST”,如果所述组呼类型是对应于广播类型的所述第一类型。
39.一种在具有组呼服务器的通信系统中建立组呼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具有一个或多个组员的用户组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在相应组员与第一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终端有关时进行记录;
b)此后,接收来自始呼方的请求,以建立用户组的组呼;
c)响应所述组呼请求,所述组呼服务器构成目标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组员的寻呼消息,视所述数据库是否指示相应目标组员与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终端有关的情况而定,所述寻呼消息选择性地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
d)所述组呼服务器启动所述寻呼消息对至少一个通信终端的传送,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与所述相应用户组有关;
e)在所述第一通信终端类型的通信终端接收所述发送的寻呼消息;以及
f)所述通信终端根据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来选择对所述发送的寻呼消息的响应。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主叫字段,并且所述构成包括所述组呼服务器在所述数据库指示所述相应目标组员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类型的移动终端有关时扩充所述主叫字段以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服务器扩充包括对所述主叫字段添加至少一个编码标志。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标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优先级,所述第二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呼叫类型和呼叫子类型。
4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呼叫类型。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的呼叫类型至少可以被设置为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所述第一类型对应于广播类型,其中只有所述组呼的始呼方可以产生源消息信号,所述第二类型对应于谈话类型,其中源消息的产生不限于所述组呼的始呼方。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类型具有多个可能的呼叫子类型,其中至少包括顺序子类型、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以及会议子类型。
46.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呼叫子类型。
47.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优先级。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的优先级至少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正常优先级的第一级或对应于告警优先级的第二级。
49.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呼叫子类型和优先级。
5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组呼服务器允许所述组呼的始呼方在所述启动所述寻呼消息的传送之前设置所述组呼的优先级,并且由所述寻呼消息指示的所述组呼特性包括所述组呼的所述设置的优先级。
5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消息符合ANSI-136。
5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组呼是响应于利用导引组号码的所述始呼方时,在所述主叫号码字段中用导引组号码代替主叫号码。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组呼是响应于利用导引组号码的所述始呼方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导引组号码。
5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对所述发送的寻呼消息的响应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来确定是否自动应答所述寻呼消息。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呼可以是多个可能的呼叫子类型中的一个呼叫子类型,其中所述多个可能的呼叫子类型至少包括顺序子类型和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以及在所述组呼是所述顺序子类型或所述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时,根据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所述移动终端在应答所述寻呼消息之前需要用户的手动干预。
56.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包括与各个组员有关的设备类型的指示。
57.一种在具有组呼服务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组呼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在组呼服务器建立具有一个或多个组员的用户组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在所述相应组员与第一移动终端类型的无线移动终端有关时进行记录;
b)此后,接收来自始呼方的请求,以建立用户组的组呼;
c)响应所述组呼请求,所述组呼服务器构成目标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组员的寻呼消息,所述寻呼消息包括主叫字段,视所述数据库是否指示所述相应目标组员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类型的移动终端有关的情况而定,所述主叫字段选择性地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指示所述组呼的一个或多个特性的编码标志,所述编码标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优先级,所述第二部分对应于所述组呼的呼叫子类型,其中可能的呼叫子类型至少包括顺序子类型和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
d)所述组呼服务器启动所述寻呼消息对与所述相应用户组有关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的传送;
e)在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类型的移动终端接收所述发送的寻呼消息;以及
f)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在所述寻呼消息中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来选择对所述发送的寻呼消息的响应,其中所述选择对所述发送的寻呼消息的响应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在所述主叫字段中指示的所述组呼的所述特性来确定是否自动应答所述寻呼消息,在所述组呼是所述顺序子类型或所述同时第一应答子类型时,所述移动终端在应答所述寻呼消息之前需要手动干预。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呼的优先级至少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正常优先级的第一级和对应于告警优先级的第二级。
59.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组呼是响应于利用导引组号码的所述始呼方时,在所述主叫号码字段中用导引组号码代替主叫号码,以及还包括在所述组呼是响应于利用导引组号码的所述始呼方时所述移动终端显示所述导引组号码。
60.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组呼服务器允许所述组呼的始呼方在所述启动所述寻呼消息的传送之前设置所述组呼的优先级。
CN00815025A 1999-10-28 2000-10-25 为组呼提供呼叫类型指示的通信系统 Pending CN13850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428,378 US6484037B1 (en) 1999-10-28 1999-10-28 Method of establishing group cal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09/428,893 US6363258B1 (en) 1999-10-28 1999-10-28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call type indication for group calls
US09/428,893 1999-10-28
US09/428,895 1999-10-28
US09/428,378 1999-10-28
US09/428,895 US6516200B1 (en) 1999-10-28 1999-10-28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response to group call page based on group call characteristic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5049A true CN1385049A (zh) 2002-12-11

Family

ID=2741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15025A Pending CN1385049A (zh) 1999-10-28 2000-10-25 为组呼提供呼叫类型指示的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230817A1 (zh)
JP (1) JP2003513537A (zh)
CN (1) CN1385049A (zh)
AU (1) AU1230401A (zh)
WO (1) WO2001031968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4182C (zh) * 2003-09-19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无线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组呼的方法
CN100353784C (zh) * 2004-11-23 200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中组呼业务抢占的实现方法
CN100403819C (zh) * 2005-05-26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业务中进行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0417250C (zh) * 2006-07-10 2008-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用户加入组呼的方法及系统
CN100447780C (zh) * 2003-10-23 2008-12-31 微软公司 存储和检索在定义类型的数据库存储外的用户定义类型的字段的系统和方法
WO2009052750A1 (fr) * 2007-10-16 2009-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hode,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établissement d'une communication entre deux parties
CN101009681B (zh) * 2006-01-26 2010-04-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系统
CN102084701A (zh) * 2008-05-06 2011-06-01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系统中快速寻呼的码字指派方法
CN102523233A (zh) * 2011-12-29 2012-06-27 广州广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的寻呼方法及系统
US8462671B2 (en) 2005-04-07 2013-06-11 Nokia Corporation Terminal having a variable duplex capability
CN103297926A (zh) * 2012-02-28 2013-09-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中的群组寻呼方法及基站
CN103763684A (zh) * 2005-04-04 2014-04-3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通话移动通信业务中的应答模式
CN105450821A (zh) * 2014-08-29 2016-03-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电话呼叫方法及装置
CN106535140A (zh) * 2015-09-15 2017-03-2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呼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0129B2 (en) 2001-05-15 2011-02-15 Eric Ros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to an idle mobile station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603126B2 (en) 2001-05-15 2009-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simultaneous service origination and paging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283648A1 (de) * 2001-08-07 2003-02-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Teilnehmergerät sowie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Übertragung von Gruppennachrichten
GB2380366B (en) * 2001-08-14 2003-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mmon informa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hsdpa service
US20030153341A1 (en) * 2002-02-14 2003-08-14 Crockett Douglas M. Server for initiating a group call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898436B2 (en) * 2002-02-14 2005-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joining a user to a group call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664278B1 (ko) * 2004-01-09 2007-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bms 무선통신 시스템
FI20041169A0 (fi) 2004-09-08 2004-09-08 Nokia Corp Ryhmäpalveluiden ryhmätiedot
FI20050092A0 (fi) 2004-09-08 2005-01-28 Nokia Corp Ryhmäpalveluiden ryhmätiedot
DE102004049561A1 (de) 2004-10-12 2006-04-20 Deutsche Telekom Ag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mit push-to-talk-Funktionalität
JP2006295388A (ja) * 2005-04-07 2006-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位置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と位置情報通信装置
CN101228803B (zh) * 2005-09-06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码分多址集群通信系统中快速建立呼叫的方法
JP2007110631A (ja) 2005-10-17 2007-04-26 Ntt Docomo Inc グループ通話サーバ、グループ通話システム、端末及びグループ通話制御方法
JP5582278B2 (ja) * 2008-07-29 2014-09-03 BizMobile株式会社 通話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話制御方法
US9077698B2 (en) * 2010-08-05 2015-07-07 Nec Corporation Group security in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CN102291838B (zh) * 2011-08-15 2013-12-2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直通模式下高优先业务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8831662B2 (en) 2012-07-24 2014-09-0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Reserved virtual radio conference calling
CN103796175B (zh) * 2012-10-31 2019-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发送、接收集群寻呼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CN105657674A (zh) * 2014-11-14 2016-06-08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组呼信息通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5914A (en) * 1992-05-29 1997-06-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group calling in a selective call system
FI92787C (fi) * 1993-03-30 1994-12-27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Ryhmäpuhelumenetelmä, järjestelmäohjain ja tilaaja-asema radiojärjestelmässä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4182C (zh) * 2003-09-19 200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无线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组呼的方法
CN100447780C (zh) * 2003-10-23 2008-12-31 微软公司 存储和检索在定义类型的数据库存储外的用户定义类型的字段的系统和方法
CN100353784C (zh) * 2004-11-23 200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中组呼业务抢占的实现方法
CN103763684A (zh) * 2005-04-04 2014-04-3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通话移动通信业务中的应答模式
CN103763684B (zh) * 2005-04-04 2018-04-1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通话移动通信业务中的应答模式
US8462671B2 (en) 2005-04-07 2013-06-11 Nokia Corporation Terminal having a variable duplex capability
CN101151812B (zh) * 2005-04-07 2014-11-19 诺基亚公司 具有可变双工性能的终端
CN100403819C (zh) * 2005-05-26 2008-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业务中进行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01009681B (zh) * 2006-01-26 2010-04-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控制系统
CN100417250C (zh) * 2006-07-10 2008-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用户加入组呼的方法及系统
WO2009052750A1 (fr) * 2007-10-16 2009-04-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hode, dispositif et système d'établissement d'une communication entre deux parties
CN102084701A (zh) * 2008-05-06 2011-06-01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系统中快速寻呼的码字指派方法
CN102084701B (zh) * 2008-05-06 2015-06-17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信系统中快速寻呼的码字指派方法
CN102523233A (zh) * 2011-12-29 2012-06-27 广州广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的寻呼方法及系统
CN102523233B (zh) * 2011-12-29 2015-04-08 广州广哈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ip的寻呼方法及系统
CN103297926A (zh) * 2012-02-28 2013-09-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中的群组寻呼方法及基站
CN103297926B (zh) * 2012-02-28 2016-03-0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专网中的群组寻呼方法及基站
CN105450821A (zh) * 2014-08-29 2016-03-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电话呼叫方法及装置
CN105450821B (zh) * 2014-08-29 2019-04-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电话呼叫方法及装置
CN106535140A (zh) * 2015-09-15 2017-03-22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呼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30817A1 (en) 2002-08-14
AU1230401A (en) 2001-05-08
WO2001031968A1 (en) 2001-05-03
JP2003513537A (ja) 2003-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85049A (zh) 为组呼提供呼叫类型指示的通信系统
US6363258B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call type indication for group calls
US6516200B1 (e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response to group call page based on group call characteristics
US754874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voice mail notification to a subscriber using cellular phone network
KR100630239B1 (ko) 호출자 id에 기초하는 호출 자동 응답 방법
US6484037B1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group call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597667B1 (en) Network based muting of a cellular telephone
CN1181664C (zh) 用于呼叫转移业务的移动电话装置和方法
WO2005057890A3 (en) Push to talk user interfa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tacts
CN1839583A (zh) 用于将呼叫者信息从源发送到目的地的系统和方法
WO199804538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voice mail notification to a private base station using cellular phone network
CN1527626A (zh) 传送双音多频讯号的文字讯息的方法与装置
US20070243898A1 (en) Multi-handset cordless voice over IP telephony system
CN1359601A (zh) 自动回复无线电话输入应急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CN100376118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即按即说呼叫期间的语音呼叫连接方法
CN1064807C (zh) 无线电话系统中分别呼叫多个便携单元的方法
CN1735236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即按即说方案进行通信的方法
KR10072492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PTT(Push―To―Talk)방식의 통화 알림 장치및 방법
US200400295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notification of reception limitation status of mobile telephone
CN1758692A (zh) 三方通话中的呼叫处理方法
WO2007055990A2 (en) Real time call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display in dispatch calls
KR20040089237A (ko) 동보전송 주소록을 이용한 단문 메시지 발송방법
KR970058155A (ko) 이동 무선 교환기 시스템의 일제 지령 방법
KR20030081584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복수의 전화번호를 이용한전화통신과 단문 메시지 전송 및 전화번호 저장방법
CN1189069A (zh) 电话设备和装有这种电话设备的电话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