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2389A - 无线电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72389A CN1372389A CN02105233.6A CN02105233A CN1372389A CN 1372389 A CN1372389 A CN 1372389A CN 02105233 A CN02105233 A CN 02105233A CN 1372389 A CN1372389 A CN 13723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radio
- radio station
- control
- p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每个无线电台具有多个信道,而且既可起主电台的作用,控制每个信道中的传输;又可起从电台的作用,在主电台的控制下工作。在主电台的情况下,其在自身电台的控制下发送信号,而在从电台的情况下,其在主电台的控制下发送信号。每个无线电台可直接或通过另一无线电台与任何其他无线电台通信。在每个信道,以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和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的时分实现通信。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情况下,在每个信道和每个链路确定一个主电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无线电链路的多跳(multi-hop)无线电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诸如无线电LAN(局域网)系统和/或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分组通信系统中,已经知道CSMA/CA(带防碰撞的载波检测多址)为一种分布式控制接入系统。在该系统中,在发送数据分组之前,测试长达一个预定持续时间一个信号预定发送的信道是可用还是忙,因此,分组碰撞的可能性将降低。在AMSI/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LAN媒体接入控制(MAC)以及物理层(PHY)规范中描述了这个系统,而且将用作IEEE802.11标准的MAC协议。
然而,当使用分布式控制接入系统的所述CSMA/CA系统用于多跳无线电通信网络时,在每个链路将出现竞争状态,由于在竞争状态下重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终端之间的延迟时间有很大差异。此外,当链路被占用时,该传输必须等待直到该链路变得可用,因此增大了延迟时间,由此降低了流量性能。
另一方面,作为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的轮询接入系统,和/或基于时分使用分布式控制接入系统和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的轮询/CSMA系统,在这些系统中主电台控制从电台的发射,因此避免了分组冲突,而且时延和/或时延差异得以降低,因此,改善了流量性能和值QoS(服务质量)。
然而,在多跳无线电网络情况下,单个主电台无法控制所有的无线电台。因此,现有技术的轮询系统,和/或现有技术的轮询/CSMA系统无法用于多跳无线电网络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因此为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克服现有技术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缺点和限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多跳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分组通信提供一种具有小时延、小时延差异、高流量性能以及高服务质量(QoS)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上述和其他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无线电通信系统获得的,该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电台;每个无线电台有至少一个用于分组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信道;每个无线电台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其他无线电台与另一无线电台通信;每个无线电台在用于每个无线电信道的一个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或一个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与相邻无线电台通信;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对每个信道,每个无线电台自适应地用作主电台,控制发射权并根据该无线电台自身的控制发射信号,或用作从电台,在主电台的控制下发射信号;以及基于时间为每个无线电台和每个无线电信道切换所述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和所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当无线电台A1通过无线电台A2,A3...Ak,Ak+1...An-1(k为整数,且2<k≤n-1)发送一个信号到另一无线电台An时,优选地,无线电台Ak通过具有主从关系的电台Ak和Ak+1之间的一个无线电信道,或通过受一个共同主电台控制的从电台Ak和Ak+1之间的一个无线电信道,与无线电台Ak+1通信。
优选地,当无线电台在无线电信道中用作主电台时,所述无线电台发送一个信标分组,该分组包括所述主电台的地址,属于所述主电台的所有从电台的地址,以及直至每个从电台响应所述信标分组应发送一个请求分组给所述主电台的时间,用于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开始,而且每个从电台一接收到所述信标分组,就在所述信标分组指示的时间发送所述请求分组到所述主电台。
优选地,当在主从关系下工作的一对无线电台完成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并切换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时,所述主电台发送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包括所述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时间,直至发送下一信标分组的时间,以及指示一个接收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的从电台是否应中继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另一从电台,而且接收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的从电台在由该主电台发送的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指示的时间发送其他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所述主电台,这样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切换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优选地,每个无线电台为每个信道执行载波检测一段预定时间;当所述无线电台从一个特定无线电信道上的一个主电台接收一个信标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用作属于所述无线电信道上所述主电台的一个从电台;当所述无线电台不从主电台接收一个信标分组,但从一个特定无线电信道上的从电台接收一个请求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用作寂静(silent)电台,在所述主电台在所述无线电信道工作于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期间,该寂静电台被禁止发送信号,而之后,当所述无线电台从一个主电台或一个从电台接收到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工作于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直至在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中指示的下一信标分组的时间;而当所述无线电台从主电台没有接收到信标分组也没有请求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在所述信道用作主电台。
优选地,当第一无线电台从主电台没有接收到信标分组也没有请求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选择在另一特定无线电信道连接所述无线电台的第二无线电台;所述第一无线电台在所述特定无线电信道用作主电台,而所述第二无线电台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或所述第二无线电台用作主电台,而所述第一无线电台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
另外,本发明在包括多个无线电台的无线电网络中提供一种无线电台装置,包括:每个无线电台装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信道;每个无线电台装置能用作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具有发射控制权的主电台,或由主电台控制的从电台,或寂静电台以及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理解并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前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附带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分组通信的信道配置;
图2A为分组过程顺序(程序)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2B示出了图2A所涉及的无线电台配置;
图3A为分组过程顺序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3B示出了图3A所涉及的无线电台配置;
图4A为分组过程顺序的第三个实施例;
图4B示出了图4A所涉及的无线电台配置;
图5A为分组过程顺序的第四个实施例;
图5B示出了图5A所涉及的无线电台定位;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信道配置;以及
图7示出了向网络注册一个新无线电台时的操作流程。
具体实现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组传输系统的信道配置。一种用于在具有多个无线电台的网络中确定无线电台之间路径的方法称为AODV系统(专门按需距离向量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
在图1中,四个信道(a)到(d)用于从始发的第一无线电台1通过无线电台2,3...6发送分组到目的地电台7。每个无线电台在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中处于主电台、从电台以及寂静电台中的一种操作模式。如图1所示,当在电台1和电台2之间进行通信时,具有主/从关系的电台1和2之间的信道(c)或(d)在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下使用。在信道(c),无线电台1为从电台而无线电台2为主电台,而在信道(d),无线电台1为主电台而无线电台2为从电台。类似地,当在电台2和电台3之间进行通信时,具有主/从关系的电台2和3之间的信道(b)或信道(c)在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下使用。类似地,通过利用主电台和从电台之间的信道进行通信直至目的地电台7。最后,在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下实现始发电台1和目的地电台7之间的通信,而且在电台1和7之间能得到极佳的QoS值。
上述实施例有一个假设,即,在所有链路使用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当然,某些链路可以使用不具有主/从关系的分布式控制接入系统。
图2A和图2B示出了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的一个例子,其中假设主电台21拥有服务区61,包括从电台22、23和24。
在图2A中,无线电台21发送一个信标分组101到属于该主电台21的从电台22、23和24,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开始。信标分组101包括从电台22、23和24的地址,以及从电台应发送请求分组的时间。
电台22一接收到来自电台21的信标分组101就发送一个请求分组201到电台21。接着,电台23发送一个请求分组202到电台21,然后电台24发送一个请求分组203到电台21。
当从所有电台接收所有请求分组的时间已过去时,无线电台21发送一个轮询分组301到无线电台22。轮询分组301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熟知的,它包括至少主电台的地址和从电台的地址。无线电台22响应该轮询分组301,发送一个数据分组401到无线电台21,接着无线电台21发送一个(ACK+POLL)分组501到电台23,这个分组是对数据分组401的确认分组与一个轮询分组的组合分组。无线电台23响应该分组501,发送一个数据分组402到无线电台21。
当主电台21发送一个轮询分组到所有从电台时,主电台21发送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01到电台22、23和24,该分组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以及对数据分组403的确认。该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01包括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完成的时间,电台21发送下一信标分组的时间,以及指示一个从电台是否应中继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其他从电台。因此,从电台能执行与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的通信直到所述时间(主电台发送下一信标分组的时间)过去。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主电台在启动轮询操作之前接收到一个从电台的请求分组。因此,主电台能考虑请求分组的信息执行轮询操作。此外,有可能中继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一个电台21的无线电波无法到达的服务区61外的无线电台。
现在,根据图3A和3B描述中继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主电台的服务区外。在图3B中,无线电台31为拥有服务区71的主电台。从电台32、33和34位于服务区71内。
假设主电台31处于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而且利用电台31作为主电台的信道与位于主电台31的服务区71内的电台32、33和34通信。在图3B的集中式控制接入操作本身(111、311、411、511、412、512和413)与图2A的相同。无线电台31一旦完成对电台32、33和34的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就发送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11到电台32、33和34。
该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11包括电台31、32、33和34的地址,以及指示中继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其他从电台。无线电台32一接收到来自无线电台31的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11,就发送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12到可能接收由无线电台32发送的信号的区域72。类似地,无线电台33和34分别发送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13和614到服务区73和74。因此,有可能中继一个连接结束分组到无线电台31的服务区71外的一个无线电台。
由此中继的连接结束分组612、613和614可再次被主电台31自身接收。
位于服务区72、73或74但在服务区71外的无线电台无法接收主电台31的信号,但能接收从电台32、33或34的信号。所述电台用作寂静电台,其在主电台31的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期间不能发射信号。当主电台31的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结束后,而且所述电台接收到一个来自从电台32、33或34的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时,所述电台在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能与所述从电台32、33或34通信。
图4A和图4B示出了当两个从电台42和43位于主电台41的服务区83时,注册一个新无线电台44作为位于主电台41的服务区83内的从电台的操作。
假设无线电台41在一个特定信道处于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用作从电台42和43的主电台。假设位于无线电台41的服务区81的另一无线电台44开机,这样,新电台44在无线电台41用作主电台的信道中开始通信。
主电台41对从电台42和43的集中式控制接入操作(121、221、222、321、421、521、422和621)与图2A和图3A的操作相同。
新电台44执行载波检测一段预定时间。当其接收到来自无线电台41的信标分组121时,发送给主电台41一个注册请求分组721,这个分组包括其自身电台44的地址,有中继电台时中继电台的地址以及主电台的地址。新电台44可在信标分组121后的任何时间,或主电台41指定的时间发送该注册请求分组721。主电台41一接收到来自新电台44的注册请求分组721,在可能注册新电台44作为其从电台的条件下,发送一个注册确认分组821到该新电台44。注册确认分组821包括新电台的地址,有中继电台时中继电台的地址以及主电台的地址。当无线电台44从无线电台41接收到注册确认分组821时,其用作无线电台41的从电台。因此,一个能接收主电台信号的新电台被注册成为该主电台的从电台。
图5A和图5B示出了当在主电台51的服务区91内有从电台52和53时,注册一个位于主电台51的服务区91之外的新电台54的操作。
假设新电台54位于主电台51的服务区91外,但在无线电台53的服务区93内,而且新电台54在电台51用作主电台的信道中开机,这样,新电台54开始通信。
主电台51对从电台52和53的集中式控制接入操作与图2A、图3A和图4A所示的操作相同。新电台54执行载波检测一个预定周期。当新电台54没有接收到来自主电台51的信标分组131,但接收到来自从电台53的请求分组232时,其在接收到所述请求分组232后的任何时间发送一个注册请求分组731到从电台53。无线电台53一接收到来自新电台54的注册请求分组731,就在可能发送的条件下发送一个注册确认分组831到新电台54。
既然这样,新电台54就注册成为一个不允许发射信号的寂静电台。接着,当无线电台53接收到来自主电台51的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32时,其中继该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新电台54。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33包括主电台51发送下一信标分组的时间。新电台54一接收到来自无线电台53的连接自由结束分组633,就能工作于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直至由该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指定的下一信标分组。
因此,一个不能接收来自主电台的信号但能接收来自从电台的信号的新电台能注册成为寂静电台,其通过一个来自从电台的信号识别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接着,新电台能在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进行通信直至下一个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信道配置。当执行上述操作时,如图6所示为每个无线电台分配一个无线电信道。当如图6所示为每个无线电台分配一个无线电信道时,从始发电台到目的地电台的通信可能通过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或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的时分控制以及如图1所示的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因此,能保证信号质量QoS。
图7示出了当一个不属于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的新电台注册到该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成为主电台或从电台时的操作。
当一个新电台预定要注册的候选无线电台有多个时,根据下面的标准A或标准A中的组合项注册该新电台到一个特定的候选电台。标准A
(A1)新电台注册到一个到连接一个无线网络的网关的跳跃更少的无线电台。
(A2)新电台注册到一个能为该新电台提供更多接收能量的无线电台。
(A3)新电台注册到一个具有较小干扰的无线电台。
(A4)新电台注册到一个与较少电台耦合的无线电台。
(A5)新电台注册到一个在满足预期的C/I(载干比)的条件下能接受更大干扰的无线电台。
当新电台要注册的无线电台不是主电台时,新电台或新电台要注册的那个电台中,哪个电台是主电台的标准根据下面的标准B确定。标准B
(B1)新电台注册成为一个主电台。
(B2)新电台要注册的那个无线电台成为主电台。
(B3)在移动台情况下具有更多电池容量的无线电台成为主电台。
(B4)使用较少信道的电台成为主电台。
(B5)干扰较少的电台成为主电台。
在图7中,想要注册到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的一个新电台在所有信道执行载波检测操作一段预订时间(F1)。作为载波检测操作的结果,当信标分组、请求分组以及连接自由结束分组的接收电平超过一个门限电平时,在信道和连接无线电台所对应的表格中做一个标记。这个表格包括在每个信道来自每个无线电台的接收功率电平,在所述信道由其他无线电台导致的干扰功率电平,以及发送每个所述分组的无线电台是控制该信道的主电台还是从电台的信息。因此,能确定主电台是否存在于该新电台附近(F3)。当识别了多个主电台时(F5),根据所述标准A选择一个主电台(F7)。
接着,通过测量干扰是否小于允许的门限,确定在所选主电台的一个特定信道一个新电台是否可能用作从电台(F9,F15)。如果答案为yes,该新电台注册成为从电台(F11,F17),而且完成该注册操作(F19)。
当在F9无法注册一个新电台成为从电台时,重复F9和F11的操作直到搜索完所有从电台(F13)。如果发现一个能注册新电台的主电台,则该新电台注册到所述主电台成为一个从电台。
当新电台附近有多个主电台时,新电台希望在每个相应信道注册到所有主电台,那么在F11注册后操作在F19还没有完成,而是转到F13以便在F19和F11尝试注册到另一主电台。
当在F1的载波检测中没有检测到主电台,无法在F15注册成为从电台,而且在F13尝试所有主电台后还没有注册成为从电台的可能,那么,操作前进到F21搜索一个相邻无线电台和一个相关信道。这个搜索是通过检测一个请求分组和/或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完成的。当在该搜索中检测到多个电台时,根据所述标准A选择一个电台。
当检测到一个带有相关信道的相邻信道时,通过测量例如所检测信道的干扰利用所检测信道确定是否可能进行通信(F23)。当在F23确定能进行通信时,操作前进到F29,根据标准B确定一个新电台是注册成为一个主电台还是一个从电台(F29)。根据F29的判决,在F17执行注册。
当确定在F23无法进行通信时,确定是否可能利用另一电台和/或另一信道通信(F25)。当在所有电台和所有信道都无法通信时,注册失败(F27)。
如上所述,在具有多个无线电台的多跳无线电分组通信网络中,本发明使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或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和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的时分操作(在利用多个信道的多跳无线电分组通信中)。此外,根据本发明,在每个信道或链路选择一个控制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的主电台。因此,尽管现有技术的集中式控制接入系统具有时延、时延差异、流量性能和/或QoS变坏的缺点,但在本发明中降低了时延和/或时延差异,改善了流量性能和QoS。
从前面可看出,显然找到了一种新的和改进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当然应理解,在此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应参考所附权利要求书以指示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多个无线电台;
每个无线电台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分组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信道;
每个无线电台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其他无线电台与另一无线电台通信;
每个无线电台在每个无线电信道的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或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与相邻无线电台通信;
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对每个信道,每个无线电台自适应地用作主电台,控制发射权并根据自身无线电台的控制来发送信号,或用作从电台,在主电台的控制下发送信号;以及
基于时间为每个无线电台和每个无线电信道切换所述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和所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当无线电台A1通过无线电台A2,A3...Ak,Ak+1...An-1(k为整数,2<k≤n-1)发送一个信号到另一无线电台An时,无线电台Ak通过具有主从关系的电台Ak和Ak+1之间的一个无线电信道,或通过受一个共同主电台控制的从电台Ak和Ak+1之间的一个无线电信道与无线电台Ak+1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当无线电台在一个无线电信道用作主电台时,所述无线电台发送一个信标分组,该分组包括所述主电台的地址,属于所述主电台的所述从电台的地址,以及直至每个从电台为响应所述信标分组应发送一个请求分组给所述从电台的时间,用于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开始,而且每个从电台一接收到所述信标分组,就在所述信标分组指示的时间发送所述请求分组到所述主电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在主从关系下工作的一对无线电台完成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并切换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时,所述主电台发送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包括所述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时间,直至发送下一信标分组的时间,以及指示一个接收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的从电台是否应中继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另一从电台,而且接收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的从电台在由该主电台发送的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中指示的时刻,发送另一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所述主电台,以便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切换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每个无线电台为每个信道执行载波检测一段预定时间,
当所述无线电台在一个特定无线电信道接收到来自主电台的一个信标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在所述无线电信道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
当所述无线电台没有接收到来自主电台的信标分组,但接收到来自一个特定无线电信道上的一个从电台的请求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用作寂静电台,在所述主电台在所述无线电信道工作于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期间,该寂静电台被禁止发送信号,而之后,当所述无线电台从一个主电台或一个从电台接收到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工作于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直至在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中指示的下一信标分组的时刻;
而当所述无线电台没有接收到来自主电台的信标分组也没有请求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在所述信道中用作主电台。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其中当第一无线电台没有从主电台接收到信标分组也没有请求分组时,
所述无线电台选择在另一特定无线电信道连接所述无线电台的第二无线电台,
所述第一无线电台在所述特定无线电信道用作主电台,而所述第二无线电台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或所述第二无线电台用作主电台,而所述第一无线电台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
7.一种在包括多个无线电台的无线电网络中的无线电台装置,包括:
每个无线电台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信道;
每个无线电台装置能用作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具有发射控制权的主电台,或由主电台控制的从电台,或寂静电台,以及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8.一种用于在多个无线电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方法,每个无线电台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分组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信道,每个无线电台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其他无线电台与另一无线电台通信,每个无线电台在每个无线电信道的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或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与相邻无线电台通信,在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情况下,对每个信道,每个无线电台自适应地用作主电台,控制发射权并根据无线电台自身的控制发送信号,或用作从电台,在主电台的控制下发送信号,以及基于时间为每个无线电台和每个无线电信道切换所述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和所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中当无线电台A1通过无线电台A2,A3...Ak,Ak+1...An-1(k为整数且2<k≤n-1)发送一个信号到另一无线电台An时,无线电台Ak通过具有主从关系的电台Ak和Ak+1之间的一个无线电信道,或通过受一个共同主电台控制的从电台Ak和Ak+1之间的一个无线电信道与无线电台Ak+1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中当无线电台在一个无线电信道用作主电台时,所述无线电台发送一个信标分组,该分组包括所述主电台的地址,属于所述主电台和所有从电台的地址,以及直至每个从电台为响应所述信标分组而应发送一个请求分组给所述从电台的时间,用于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开始,而且每个从电台一接收到所述信标分组,就在所述信标分组指定的时刻发送所述请求分组到所述主电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中当在主从关系下工作的一对无线电台完成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并切换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时,所述主电台发送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指示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包括所述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的结束时间,直至发送下一信标分组的时间,以及指示一个接收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的从电台是否应中继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另一从电台,而且接收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的从电台在该主电台发送的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所指示的时刻,发送另一连接自由结束分组到所述主电台,以便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切换到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中每个无线电台为每个信道执行载波检测一段预定时间,
当所述无线电台从一个特定无线电信道的主电台接收到一个信标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在所述无线电信道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
当所述无线电台没有接收到来自主电台的信标分组,但接收到来自一个特定无线电信道的从电台的请求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用作寂静电台,在所述主电台在所述无线电信道工作于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期间,该寂静电台被禁止发送信号,随后,当所述无线电台从一个主电台或一个从电台接收到一个连接自由结束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工作于分布式控制接入阶段,直至在所述连接自由结束分组中指示的下一信标分组的时刻;
而当所述无线电台没有从主电台接收到信标分组也没有请求分组时,所述无线电台在所述信道在所述集中式控制接入阶段用作主电台。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无线电通信方法,其中当第一无线电台没有从主电台接收到信标分组也没有请求分组时,
所述无线电台选择在另一特定无线电信道连接所述无线电台的第二无线电台,
所述第一无线电台在所述特定无线电信道用作主电台,而所述第二无线电台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或所述第二无线电台用作主电台,而所述第一无线电台用作属于所述主电台的从电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4874/2001 | 2001-02-21 | ||
JP2001044874 | 2001-02-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72389A true CN1372389A (zh) | 2002-10-02 |
CN1217501C CN1217501C (zh) | 2005-08-31 |
Family
ID=1890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10523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7501C (zh) | 2001-02-21 | 2002-02-21 | 无线电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34554B2 (zh) |
EP (1) | EP1237335B1 (zh) |
CN (1) | CN1217501C (zh) |
DE (1) | DE60212890T2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2049A (zh) * | 2010-07-02 | 2013-03-1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092578A (ja) * | 2001-09-18 | 2003-03-28 | Fujitsu Ltd | 管理装置、処理装置、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7193986B2 (en) * | 2002-05-30 | 2007-03-2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Wireless network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
AU2003284317A1 (en) * | 2002-10-21 | 2004-05-13 | Intellon Corporation | Contention-free access intervals on a csma network |
ATE403310T1 (de) * | 2002-10-30 | 2008-08-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eines ad-hoc wlan- systems |
JP4186619B2 (ja) * | 2002-12-25 | 2008-11-2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装置、送信制御方法、閾値制御方法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TWI368414B (en) | 2003-05-14 | 2012-07-1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and method for use therein |
US7990883B2 (en) * | 2003-05-16 | 2011-08-02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WO2005011200A1 (ja) * | 2003-07-29 | 2005-02-03 | Sony Corporation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3903033B2 (ja) * | 2003-09-30 | 2007-04-11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伝送装置 |
ES2377648T3 (es) * | 2003-11-07 | 2012-03-2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étodo para acceso por división de frecuencia y de tiempo |
US8213301B2 (en) * | 2003-11-07 | 2012-07-03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channel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 and network management |
US8090857B2 (en) | 2003-11-24 | 2012-01-03 | Qualcomm Atheros, Inc. |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that encapsulates data from a plurality of received data units into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ly transmittable blocks |
EP1608193A1 (de) * | 2004-06-15 | 2005-12-2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Zuteilung von Frequenzen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bei Verwendung eines Mehrfachsprungverfahrens |
US7359361B2 (en) * | 2004-11-02 | 2008-04-15 | Nokia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stream hand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US7881757B2 (en) | 2004-12-21 | 2011-02-0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of wireless nodes |
US8175190B2 (en) | 2005-07-27 | 2012-05-08 | Qualcomm Atheros, Inc. | Managing spectra of modulated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7822059B2 (en) | 2005-07-27 | 2010-10-26 |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 Managing contention-free time allocations in a network |
KR100728039B1 (ko) * | 2006-01-05 | 2007-06-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랜에서 히든노드에게 제어 프레임을 전달하는 방법 및장치 |
GB2440984A (en) * | 2006-08-18 | 2008-02-20 | Fujitsu Ltd |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88496B2 (en) * | 2007-05-08 | 2013-07-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AN) system |
KR101484798B1 (ko) | 2007-05-10 | 2015-01-28 |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 공유 매체에의 분산형 액세스의 관리 |
TWI382696B (zh) * | 2007-09-26 | 2013-01-11 |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 利用周圍空閒行動通訊終端作為中繼站之方法 |
TWI482456B (zh) * | 2007-12-07 | 2015-04-21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彈性媒體存取控制(mac)超框結構及信標方法 |
JP5290600B2 (ja) * | 2008-03-24 | 2013-09-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20100136983A1 (en) * | 2008-11-29 | 2010-06-03 |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 Method of using availabl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s relay station |
TWI466510B (zh) * | 2009-02-12 | 2014-12-21 |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 處理裝置及傳輸方法 |
JP5434137B2 (ja) * | 2009-02-26 | 2014-03-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
US8693558B2 (en) | 2010-04-12 | 2014-04-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viding delimiters for low-overhead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
WO2014136249A1 (ja) | 2013-03-08 | 2014-09-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
KR102620971B1 (ko) * | 2015-07-31 | 2024-01-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 채널에서 클리어 채널 평가에 근거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96561A (en) * | 1992-04-06 | 1999-04-20 | Intermec Ip Corp. |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a dormant polling protocol |
HUT71564A (en) * | 1993-06-07 | 1995-12-28 |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Inc | Network link controller |
US5737330A (en) | 1996-01-11 | 1998-04-07 | Meteor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efficient control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H10261980A (ja) * | 1997-03-18 | 1998-09-29 | Fujitsu Ltd |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用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端末装置 |
US6590928B1 (en) * | 1997-09-17 | 2003-07-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requency hopping piconets in an uncoordinated wireless multi-user system |
KR20010102454A (ko) * | 2000-01-19 | 2001-11-15 | 이데이 노부유끼 | 무선국 및 데이터패킷 송수신방법 |
-
2002
- 2002-02-19 DE DE60212890T patent/DE6021289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19 EP EP02251121A patent/EP123733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2-19 US US10/076,557 patent/US693455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2-21 CN CN02105233.6A patent/CN121750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2049A (zh) * | 2010-07-02 | 2013-03-1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CN102972049B (zh) * | 2010-07-02 | 2016-03-23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237335A2 (en) | 2002-09-04 |
CN1217501C (zh) | 2005-08-31 |
EP1237335B1 (en) | 2006-07-05 |
US20020115458A1 (en) | 2002-08-22 |
EP1237335A3 (en) | 2002-10-23 |
US6934554B2 (en) | 2005-08-23 |
DE60212890T2 (de) | 2006-11-16 |
DE60212890D1 (de) | 200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17501C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 | |
US11665676B2 (en) | Resource units for unassociated stations and groupe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in 802.11AX networks | |
EP1608108B1 (en) | Improving channel ulilization effici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high-throughput terminals and legacy terminals | |
US10116421B2 (en) |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switching | |
JP4456637B2 (ja) | Wlan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伝送のための指向性アンテナを使用した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 |
CN101365220B (zh) | 协作蜂窝网络中基于用户端合作分组的随机接入方法 | |
CN1714546A (zh) | 具有发现过程的无线通信装置 | |
JP2008503958A (ja) | Mcネットワークでサブキャリアの状態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mcネットワークでサブキャリアを適切に割り当てる方法 | |
CN1612548A (zh) | 专用网络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3765973A (zh) | 正常速率物理层和低速率物理层在无线网络中的共存 | |
CN1846374A (zh) |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方法、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终端装置 | |
WO201304026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 multi-user transmission | |
JP2023065497A (ja)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3925425B2 (ja) | 無線マルチホップネットワークの構成方法 | |
CN106028422A (zh) | 一种多用户无线通信系统信道选择、功率控制及应答方法 | |
Li et al. | MAC-SCC: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 separate control channel for reconfigurable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 |
JP4276150B2 (ja) |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の周波数チャネル選択方法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 |
CN1346551A (zh) | 在rach信道中的信令方法 | |
CN1188584A (zh) | 数据业务的随机接入通信信道 | |
WO2007113730A1 (en) | Mobile station for a multi-channel bas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KR101877976B1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속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