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0762A - 用于传送消息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的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消息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的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50762A CN1350762A CN00807375A CN00807375A CN1350762A CN 1350762 A CN1350762 A CN 1350762A CN 00807375 A CN00807375 A CN 00807375A CN 00807375 A CN00807375 A CN 00807375A CN 1350762 A CN1350762 A CN 13507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message
- radio telephone
- user terminal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67—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dditional services to the basic mobile satellite telephony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卫星通信系统包括构造为传送消息给不利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基站。移动无线电话终端通过第一高功率寻呼信道从基站接收通信并且在不利的情况下监视在此通信中识别的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在确定此移动无线电话机是不利的情况下,基站通过第二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将未定消息广播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通信,更具体地涉及无线电话卫星通信。
发明背景
在诸如地面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时分多址(TDMA)蜂窝电话系统中,移动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要求双工信道的建立。常规地,在能由所有移动用户终端监视的单向(即,只前向(forwardonly))公用控制信道上未确认发送诸如寻呼的消息(即,发送给特定移动用户终端的呼叫或信息的指示)和广播信息(即,发送给基站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用户终端的信息)。如果除寻呼之外的消息将发送给特定的移动用户终端,则通常分配附加的专用信道以便在该移动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建立双向通信。可将此专用信道用于给该移动用户终端传送消息或其他信息,或从此移动用户终端中传送消息或其他信息。在此专用信道的建立期间,可以根据在移动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发送的对于此特定连接是唯一的信息来生成加密密钥。同将此密钥用于加密通过空中发送的语音和数据,保证此信息不被其他人截接。
在诸如符合亚洲蜂窝卫星(ACeS)系统卫星空中接口规范(SAIS)的卫星蜂窝系统中,从基站至移动用户终端存在双重信令系统。在这种类型的系统中,在移动用户终端能从基站接收高速率正常功率信号并且此基站能从移动用户终端接收高速率正常功率信号时,使用双向信令路径(类似于地面蜂窝系统)。
在不是这种情况时,基站常规具有以较高的有效功率发送低数据速率信号给移动用户终端的能力,这称为高边缘信号。通过增加发送功率并通过采用允许移动用户终端以较低接收信号强度正确解码较低数据速率信号的附加编码来完成功率提升。发送功率受限制的移动用户终端通常在此模式中不返回信号。因此,利用这些专用信道只支持单向信令。
在地面蜂窝系统中,在移动用户终端在基站的范围内时,通常假定接收的信号强度足够高,以使对信息的所有传送能请求和建立双向信道。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号强度在移动用户终端上可能非常低。例如,建筑物与树木的阻碍可以使移动用户终端“不利”。因此,通常希望提供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发送信息的某一种方式。
在ACeS SAIS卫星蜂窝通信系统中,由基站在通常具有大约53比特的消息大小的寻呼信道上发信给移动用户终端。寻呼信道是有限资源并且大小为满足控制信道的覆盖区域(即,波束)内的呼叫始发的最大要求。这些寻呼信道一般只是可以传送移动站特定(即,以移动站为目标)的消息而不必切换到专用的双向信道的信道。不幸地,甚至在移动用户终端不利时,也希望能给特定的移动用户终端发送长度消息,而不要求用户交互作用来将移动用户终端移动到有利位置(即,未被建筑物、树木等阻碍)。
因为寻呼信道被在波束内的所有用户之间共享,所以一般不希望牺牲寻呼信道的带宽来提供信道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因此,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用户终端不利时,与GSM系统中的情况一样,一般不能建立高速率双向信道来传送消息。而且,在不能建立双向通信信道时,加密信息的交换可能是困难的。因此,可能使单向信道上发送给移动用户信道的信息的安全性受到损害。
另外,在将消息发送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时,利用寻呼信道来发送具有数据的40至60比特数量级的寻呼消息和几百比特的文本消息可能要求该寻呼信道过大。利用寻呼信道发送寻呼与文本消息,因为假定消息业务是不频繁的,而可以导致分配过多的频谱。利用寻呼信道发送寻呼与文本消息,也可以增加在发送寻呼给移动用户终端时遇到的延迟。此延迟因为对于发送的消息的时长可能不在寻呼信道上发送寻呼而出现,此延迟可能是几秒。
发明概述
鉴于上面所述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基站与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之间实现通信而不必要求移动用户终端重新定位来建立双向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增加“只前向”通信信道的数量而不影响现有广播与寻呼信道的容量或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高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成功接收从基站发送的消息的概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有助于保护通过单向信道从基站发送给移动用户终端的信息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可能时从不利的用户提供成功接收消息的简单低数据速率确认给基站。
利用卫星通信系统来提供本发明的这些与其他目的,此系统包括基站,此基站构造为识别在第一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上对不利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未定消息的存在,并随后在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上将此消息传送给此不利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监视第一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在有利时在从基站接收到未定消息的指示之后与基站建立双向链路。如果不利的话,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开始监视在利用第一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的来自基站的通信中所识别的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
基站在它未从移动无线电话终端中接收与此基站建立双向链路的请求或在基站与移动无线电话终端之间的双向链路的建立失败时确定此移动无线电话机为不利的。在确定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为不利的之后,该基站在第二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上将此未定消息广播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
最好将此基站用于广播以编码脉冲串的在重复的基础上的未定消息,或将此未定消息广播预定次数或直至从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中接收到确认。可以利用用于加密以前发送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数据的加密密钥来加密这些脉冲串。
将此移动无线电话机用于对基站确认此消息的接收。而且,此移动无线电话机可以利用用于解密以前从基站接收的数据的解密密钥来解密此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将消息从基站传送给远程不利的用户终端的方法。此方法包括利用诸如寻呼信道的第一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将相应终端识别符与未定消息的指示从基站广播给此用户终端。此未定消息的指示包括此用户终端的识别符和至少一个附加的未用比特。
根据确定此用户终端是不利的,在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上最好利用加密的脉冲串将一个消息从基站广播给此用户终端。可以设置脉冲串之间的间隔以便在选择的频率与时隙上获得选择的数据速率与选择数量的信道。可以利用用于加密以前发送给此用户终端的数据的密钥来分别加密这些脉冲串。每个消息包括用于此用户终端的识别符。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此消息从基站重复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直至此用户终端确认此消息的接收或将此消息广播预定次数。如果将此消息重复广播预定次数,则选择此次数以获得所希望的用户终端成功接收此消息的概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远程不利的用户终端上从基站接收消息的方法包括监视用于自基站的表示未定消息的通信的第一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为响应于来自基站的未定消息的通信,此用户终端从此通信内包含的信息中确定第二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的识别符,在此第二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上将此未定消息和用于第二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的频率与时隙信息一起从基站中进行发送。此用户终端随后监视第二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并通过第二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从此基站接收此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此用户终端可以对基站确认此消息的接收。此确认最好利用其全部引入在此作为参考的共同转让的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WO97/37507中所述的高边缘确认消息来发送。另外,当此用户终端不再不利时,可以利用正常功率信道发送确认。
本发明将寻呼信道用作将要发送消息通知移动用户终端或终端组的装置。本发明还将具有等效功率与数据容量的附加信道用作寻呼信道,移动用户终端能监视此信道来发送此消息。此寻呼消息只包含将监视的信道,在公用控制信道上在此终端可利用的广播信息中提供此信道的特定频率与定时。有关此信道的信息将放置在正常寻呼消息中,因而只要求单个终端寻呼的容量来将此消息寻址到单个移动用户终端。
因为能增加从基站至移动用户终端的“只前向”信道的数量而不影响已有“只前向”广播与寻呼信道的容量或功能,所以本发明是有益的。而且,本发明允许目标消息发送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而不要求重新定位此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来与基站建立双向链路。实际上,根据本发明,不要求此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能发送任何消息给基站。而且,本发明允许发送信息加密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并允许该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能解密此加密消息而不必与卫星建立双向通信信道。
根据本发明,在移动用户终端上能实现功率节省,这是因为除了监视正常的寻呼信道之外不要求监视独立的消息信道。因为根据本发明重复发送此消息而增加发送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的消息的成功接收的概率。
附图简述
引入在此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且与此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则。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逻辑信道结构。
发明详述
现在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认为限于在此所提出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此公开全面与完整,并且将全部表达本发明的范畴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同的标号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单元。
在本文中利用表示本发明的操作的流程图来描述本发明。将明白:流程示意图的每个方框和流程示意图中方框的组合能利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施。这些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卫星通信系统和/或移动用户终端内的处理器,以使在这些处理器上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流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利用这些处理器来执行,以使这些处理器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来产生计算机实施的处理,从而在这些处理器上实施的指令提供用于执行流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因此,流程示意图的方框支持用于执行特定功能的装置的组合、用于执行特定功能的步骤的组合和用于执行特定功能的程序指令装置。也将明白:此流程示意图的每个方框和此流程示意图中方框的组合能利用执行特定功能或步骤的特定用途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或特定用途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施。
卫星通信系统
图1表示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10,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卫星12、至少一个地面控制器或基站14和至少一个移动用户终端16,诸如无线电话机、便携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设备或适用于无线电话通信的任何其他电子装置。基站14可以耦合到诸如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LMN)20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或耦合到诸如公用交换电话网络(PSTN)18的有线通信系统。基站14与卫星12利用无线电链路22进行耦合。卫星12与移动用户终端16利用无线电链路24进行耦合。
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能提供通信给多个移动用户终端并从这多个移动用户终端中提供通信。卫星能通过每个覆盖不同地理区域的多个点波束(或网孔)来提供服务。而且,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能包括多个卫星和/或多个控制器。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能在移动用户终端之间或在移动用户终端与耦合到公用交换电话网的电话机之间实施通信。
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通过无线电链路利用业务信道与移动用户终端建立无线电话通信链路。例如,可以从PSTN或从通信系统中耦合到卫星的另一移动用户终端中建立链路来响应于电话机发出的呼叫。通过从卫星的收发信机中发送呼叫建立通信(也称为“寻呼”)来建立此链路,其中以第一功率电平发送此呼叫建立通信。
此呼叫建立通信可以通过控制信道来发送。在接收到此呼叫建立通信之后,移动用户终端确定其接收并在诸如业务信道的专用信道上建立双向无线电话通信链路。如果移动用户终端未接收到此呼叫建立通信或不能确认此呼叫建立通信的接收,则不可以建立此无线电话通信链路。
只前向信令信道
在基于卫星的蜂窝通信系统中,一般提供几个“只前向”通信信道,这些信道允许信息从基站发送到移动用户终端,但不提供用于来自移动用户终端的信息至基站的返回路径。这些“只前向”通信信道可以以各种格式存在,并设计为发送高数据速率、正常功率与低数据速率高功率信号给有利的移动用户终端和反而不能从基站接收信号的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
如能从图3中明白的,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示例性只前向信道包括但不限于卫星高边缘广播控制信道(S-HBCCH)、卫星高边缘寻呼信道(S-HPACH)和卫星广播控制信道(S-BCCH)。S-HBCCH和S-BCCH信道给移动用户终端提供有关此移动用户终端所在的波束的静态或缓慢变化信息,此移动用户终端可以请求此信息的一部分以使此移动用户终端知道监视哪个寻呼信道来寻呼消息。此信息与移动用户终端(IMSI)的识别符一起用于选择卫星波束内的哪些寻呼信道将用于寻呼特定的移动用户终端。
在基站试图与移动用户终端建立双向链路时,诸如在移动用户终端具有发送给它的呼叫时,S-HPACH信道发送由此移动用户终端的IMSI构成的短消息。因为S-HBCCH和S-HPACH信道利用超过正常信道的提升信号强度发射,所以即使在移动用户终端处于不利位置时也可以由移动用户终端接收利用此发送的消息。
通常,在接收到具有嵌入在其中的它自己的IMSI的消息(即,寻呼)时,移动用户终端将试图给发射基站发送一个应答以便与此基站建立双向链路。此双向链路随后将用于建立呼叫、给移动用户终端发送消息或用于此基站与移动用户终端可以要求的任何其他通信功能。然而,此移动用户终端在建立双向链路之前不知道发送给此移动用户终端的寻呼的目的。
本发明可以与其中高功率只前向信令信道用于联络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的任何卫星通信系统一起利用。
发送与接收未确认的消息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备用或新比特利用移动用户终端16的IMSI包括表示发送给此移动用户终端16的寻呼的目的的附加信息。例如,这些比特可以用于对移动用户终端16表示此寻呼的原因是消息正等待发送给移动用户终端16。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寻呼内使用单个比特来传送此附加信息。
在接收到寻呼之后,根据本发明移动用户终端16可以以两种方式之一进行应答。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接收的寻呼信号的强度察觉到能成功地与基站14建立双向链路(即,移动用户终端16察觉到它自己是有利的),则此移动用户终端16如同接收到正常寻呼一样继续。此基站14可以等待来自此移动用户终端的应答,并在接收到应答之后试图与移动用户终端16建立双向信道而且利用此信道给移动用户终端16发送此消息。此消息可以以类似于常规通信系统中的短消息业务的方式发送给移动用户终端16。可选择地,如果移动用户终端16是不利的并且未试图建立双向信道,或者如果双向信道的建立失败,则此移动用户终端16试图利用如下所述的独立信道来接收未确认的消息。
基站通过S-HBCCH和S-BCCH信道发送对移动用户终端表示哪个(些)信道将用于未确认的用户终端特定消息的传输。如果表示多个信道,则移动用户终端将在模运算中利用它自己的IMSI号码来识别将监视哪个信道。根据本发明,信道识别可以类似于移动用户终端如何识别为了发送给它的寻呼而要监视几个寻呼信道之中的哪个信道。
基站将随后提供具有类似于S-HPACH信道的结构的一个或多个新信道(即,频率与时隙)。此信道将给移动用户终端发送能分别由移动用户终端解码的组或块中的高边缘脉冲串。优选地,消息将扩展在几个块上。可以设置脉冲串之间的间隔以便在给定频率与时隙上获得任何希望的数据速率与信道数量。这样的示例包括两个信道使用每隔一个时隙的出现的两个信道,使用每隔四个时隙的出现的四个信道,等等。
当基站具有消息要发送给特定移动用户终端时,此基站利用具有设置为表示此寻呼的理由是具有未定消息的标志比特通过高功率寻呼道信道给此移动用户终端发送寻呼或其他通信。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利用诸如S-HPACH的指定消息信道发送给移动用户终端的消息由50比特的IMSI和标称设置为0的3个未用或备用比特构成。
移动用户终端将监视它自己的分配的寻呼信道。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接收到寻呼,并且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是有利的,则此移动用户终端将试图与此基站建立双向信道。如果成功建立双向信道,则通过此双向信道将进行正常的消息交换。因此,不需要并且将不使用新的消息信道。然而,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是不利的,或如果双向信道的建立失败,则根据本发明将监视新的消息信道。
移动用户终端使用来自广播控制信道的信息来识别将监视哪个消息信道。如果此基站未从移动用户终端接收到建立双向信道的请求,或如果双向信道的建立不成功,则此基站开始在消息信道上发送此消息。此移动用户终端随后开始监视和解码来自识别的消息信道的信息。因为可能具有在消息信道上发送的以许多移动用户终端为目标的消息,所以此基站将在每个消息之前加上第一发送块中的预定接收移动用户终端的IMSI和此消息的长度(以块为单位)。如果允许加密,则此基站重复使用用于加密目标移动用户终端的数据的最后的加密密钥来编码消息块内的数据。
移动用户终端寻找在消息信道上出现在块中的它自己的IMSI来表示以此移动用户终端为目标的消息的开始。如果此操作允许加密,则此移动用户终端将重复使用在它自己与基站之间建立的最后的加密密钥来解码通过此消息信道发送的接收消息块内的数据。
移动用户终端在消息信道上接收到包含此移动用户终端的IMSI的块之后将从此块中提取将包含此消息的随后发送块的数量。此移动用户终端将接收和保存此消息中高达第一块中指定数量的所有成功解码的消息块。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在此消息的一次或多次出现时成功解码每个块,则成功接收此消息。
基站可以将消息重复为了在传送整个消息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时实现合理的成功概率而可能认为合适的次数发送给移动用户终端。重复发送的次数是能利用广播信道转发的结构参数。如果移动用户终端未在第一传输中接收到消息的所有块,则此移动用户终端继续监视此消息信道上此消息的后续传输。此移动用户终端随后将从不同传输中所有成功接收的块拼合成整个消息。最好地,从基站广播信息将向移动用户终端指示此消息将重复多少次数。因此,可以增加由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将接收到整个消息的概率。
一旦由移动用户终端成功接收到消息,则在此用户终端与基站都支持这样的信令时或在此移动用户终端变为有利的未来时刻可以利用高边缘确认对发送基站确认此成功接收。基站可以周期性地重复上面的处理,直至确认消息的接收。可选择地,基站可以将一个消息发送固定次数并随后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抛弃此消息。
现在参见图2,示意地示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操作。移动用户终端将它自己与卫星通信系统同步(方框100)。移动用户终端与卫星通信系统同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并且无需在此进一步进行描述。移动用户终端要求系统从基站广播有关哪个高功率寻呼信道将用作发送未确认的终端特定消息的消息信道的信息(方框102)。移动用户终端然后监视用于通信的特定寻呼信道(方框104)。如果移动用户终端通过特定的高功率寻呼信道接收到通信(方框106),则此移动用户终端确定此消息是否包含未定消息的指示(方框108)。如果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此特定的高功率寻呼信道未接收到通信,则此移动用户终端继续监视此高功率寻呼信道(方框104)。
如果接收的消息不包含未定消息的指示(方框108),则接收此通信的移动用户终端认识到此通信是定期寻呼并根据标准协议继续(方框110)。然而,如果此通信包含未定消息的指示(方框108),则此移动用户终端确定它是否是不利的(方框112)。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不是不利的(因此它是有利的),则此移动用户终端与基站建立双向链路或信道并根据标准协议与此基站继续通信(方框114)。
但是,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确定它是不利的(方框112),则此移动用户终端移动到指定的消息信道(方框116)并开始监视用于包含此移动用户终端的识别符(IMSI)的消息的消息信道(方框118)。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此指定的消息信道接收到包含此移动用户终端的IMSI的消息(方框120),则此移动用户终端监听此消息(方框122)。如果已成功接收到消息(方框129),则此移动用户终端检查是否支持高边缘确认(方框130)。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将给基站发送一个确认(方框131)并返回以监视寻呼(方框124)。如果不支持高边缘确认,则此终端在它变为有利时设置一个标志来发送确认(方框132)并返回以监视寻呼(方框124)。如果未成功接收此消息,则它将只简单返回来监视寻呼(方框124)。
如果此移动用户终端通过此指定的消息信道未接收到包含此移动用户终端的IMSI的消息(方框120),则确定用于监视此指定的消息信道的时间是否超时(方框126)。如果时间超时,则此移动用户终端未成功接收此消息。因此,此移动用户终端返回到原始控制信道并监视高功率寻呼信道(方框128和方框124)。如果时间对于接收此消息未超时(方框126),则此移动用户终端为了包含它自己的IMSI的消息而继续监视此指定的消息信道(方框118)。
上面是本发明的说明并且不认为限制本发明。虽然已经描述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许多修改是可能的而不背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导与优点。因此,所有这样的修改预定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畴内。在权利要求书中,装置加功能款项预定覆盖在本文描述为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并且不仅覆盖结构等效物而且覆盖等效结构。因此,将明白上述是本发明的说明并且不认为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修改以及其他实施例预定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内。本发明利用其中包括的等效权利要求的下面的权利要求来定义。
Claims (45)
1.将无线电话消息从基站传送给具有与之相关的识别符的远程不利的用户终端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高功率无线电话信道上将此相关的终端识别符与未定消息的指示一起从此基站广播给此用户终端;
确定此用户终端是否是不利的;
为响应于确定此用户终端是不利的,在第二高功率无线电话信道上从基站广播一个消息给此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高功率无线电话信道是寻呼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未定消息的指示包括此终端识别符和至少一个附加的未用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此未定消息的指示包括此终端识别符的五十个比特和标称设置为零的至少一个未用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确定此用户终端是否是不利的步骤包括确定此用户终端是否与基站建立双向低功率链路来响应于广播此相关的用户终端识别符与未定消息的指示给此用户终端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利用脉冲串将此消息广播给此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设置脉冲串之间的间隔以获得选择的频率与时隙上选择的数据速率与选择数量的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分别加密这些脉冲串。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利用用于加密以前发送给此用户终端的数据的加密密钥来分别加密这些脉冲串。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每个脉冲串包括用于此用户终端的终端识别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重复地将此消息从此基站广播给此用户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重复地将此消息从此基站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直至此用户终端确认此消息的接收。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重复预定次数将此消息从基站广播给此用户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选择此预定次数以获得此用户终端接收此消息的所希望的成功概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从此用户终端中发送高边缘确认信号给此基站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此基站构造为接收与解码此高边缘确认信号。
17.在远程不利的用户终端上从基站接收无线电话消息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了来自此基站的表示未定消息的通信而监视第一只前向信道;
为响应于接收到此通信,从包含在此通信内的信息中确定第二只前向信道的识别,将在此第二只前向信道上从此基站发送此未定消息;
监视第二只前向信道;和
通过第二只前向信道从此基站接收此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还包括将此消息的接收确认给此基站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还包括解密此接收消息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第一只前向信道是高功率寻呼信道。
21.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来自此基站的通信包括与此用户终端相关的终端识别符。
22.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来自此基站的通信包括用于第二只前向信道的频率与时隙信息,将在此第二只前向信道上从此基站中发送此消息。
23.用于将无线电话消息传送给具有与之相关的识别符的远程不利的用户终端的一种基站,此基站包括:
用于在第一高功率无线电话只前向信道上将此相关的终端识别符与未定消息的指示一起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的装置;
用于确定此用户终端是否是不利的装置;和
用于在确定此用户终端是不利的情况下在第二高功率无线电话只前向信道上将此未定消息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的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基站,其中此未定消息的指示包括此终端识别符和至少一个附加的未用比特。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基站,其中此未定消息的指示包括此终端识别符的五十个比特和标称设置为零的至少一个附加的未用比特。
26.根据权利要求23的基站,其中用于确定此用户终端是否是不利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此用户终端是否已与此基站建立低功率双向链路来响应于广播此相关的用户终端识别符与未定消息的指示给此用户终端的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3的基站,还包括用于利用脉冲串将此未定消息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的装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基站,还包括用于加密这些脉冲串的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基站,还包括用于利用用于加密以前发送给此用户终端的数据的加密密钥来加密这些脉冲串的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3的基站,还包括用于将此未定消息重复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的装置。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基站,还包括用于将此未定消息重复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直至此用户终端确认其接收的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0的基站,其中用于广播此未定消息的装置包括用于将此未定消息重复预定次数广播给此用户终端的装置。
33.一种移动无线电话终端,包括:
用于为了来自基站的表示未定消息的通信而监视第一无线电话只前向信道的装置;
用于从包括在接收的通信内的信息中确定第二无线电话只前向信道的识别符的装置,将在此第二无线电话只前向信道上从此基站中发送此未定消息;
用于监视第二无线电话只前向信道的装置;和
用于通过第二无线电话只前向信道从基站接收此未定消息的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还包括用于将此未定消息的接收确认给此基站的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3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还包括用于解密此消息的装置。
36.一种无线电话卫星通信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将无线电话消息传送给远程不利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每个移动无线电话终端具有与之相关的相应识别符,此基站包括:
用于通过第一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将相关的终端识别符与未定消息的指示一起广播给相应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装置;
用于确定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是否是不利的装置;和
用于在确定此用户终端是不利的情况下在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上将此未定消息广播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装置;和
其中每个移动无线电话终端包括:
用于为了来自基站的表示未定消息的通信而监视第一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的装置;
用于从包含在接收的通信内的信息中确定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的识别符的装置,将通过此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从基站中发送未定消息;
用于监视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的装置;和
用于通过第二高功率只前向无线电话信道从基站接收此未定消息的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用于确定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是否是不利的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是否已与此基站建立低功率双向链路来响应于将此相关的用户终端的识别符与未定消息的指示广播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6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此基站还包括用于利用脉冲串将此消息广播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装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此基站还包括用于加密这些脉冲串的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此基站还包括用于利用用于加密以前发送给相应的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数据的加密密钥来加密这些脉冲串的装置。
41.根据权利要求36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此基站还包括用于将此未定消息重复广播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装置。
42.根据权利要求41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此基站还包括用于将此未定消息重复广播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直至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确认其接收的装置。
43.根据权利要求41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此基站包括用于将此未定消息重复预定次数广播给此移动无线电话终端的装置。
44.根据权利要求36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每个移动无线电话终端还包括用于将消息的接收确认给此基站的装置。
45.根据权利要求36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每个移动无线电话终端还包括用于解密接收消息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264,766 | 1999-03-09 | ||
US09/264,766 US20020068527A1 (en) | 1999-03-09 | 1999-03-09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to disadvantaged mobile user terminal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50762A true CN1350762A (zh) | 2002-05-22 |
Family
ID=2300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807375A Pending CN1350762A (zh) | 1999-03-09 | 2000-03-03 | 用于传送消息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的系统与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20068527A1 (zh) |
CN (1) | CN1350762A (zh) |
AU (1) | AU3865600A (zh) |
GB (1) | GB2364864B (zh) |
NO (1) | NO20014349L (zh) |
WO (1) | WO200005454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99838C (zh) * | 2004-12-24 | 2008-07-02 |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利用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74311B1 (en) * | 1991-10-01 | 2002-04-16 | Intermec Ip Corp. |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ving a plurality of bridging nodes which transmit a beacon to terminal nodes in power saving state that it has messages awaiting delivery |
US7917145B2 (en) * | 1992-11-02 | 2011-03-2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Radio frequency local area network |
US6801941B1 (en) * | 1999-08-12 | 2004-10-05 | Sarnoff Corporation | Dynamic wireless internet address assignment scheme with authorization |
US8238944B2 (en) * | 2002-04-16 | 2012-08-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ode for mobile radio phones |
WO2005077028A2 (en) * | 2004-02-10 | 2005-08-25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battery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s (wtrus) employed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lan/wwan) |
KR101199389B1 (ko) | 2008-05-09 | 2012-11-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수행 방법 |
WO2013051840A2 (ko) * | 2011-10-03 | 2013-04-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접속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94776A (en) * | 1994-09-14 | 1997-01-14 | Ericsson Inc. | Efficient paging system |
US5644568A (en) * | 1995-03-15 | 1997-07-01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zing and recover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822310A (en) * | 1995-12-27 | 1998-10-13 | Ericsson Inc. | High power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ing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
GB2319696B (en) * | 1996-11-20 | 2001-08-01 | Internat Mobile Satellite Orga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1999
- 1999-03-09 US US09/264,766 patent/US2002006852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
- 2000-03-03 WO PCT/US2000/005668 patent/WO200005454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0-03-03 CN CN00807375A patent/CN1350762A/zh active Pending
- 2000-03-03 GB GB0123752A patent/GB2364864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03-03 AU AU38656/00A patent/AU3865600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
- 2001-09-06 NO NO20014349A patent/NO20014349L/n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99838C (zh) * | 2004-12-24 | 2008-07-02 |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利用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NO20014349D0 (no) | 2001-09-06 |
GB2364864B (en) | 2003-10-01 |
WO2000054543A8 (en) | 2001-03-29 |
AU3865600A (en) | 2000-09-28 |
GB0123752D0 (en) | 2001-11-21 |
US20020068527A1 (en) | 2002-06-06 |
GB2364864A (en) | 2002-02-06 |
NO20014349L (no) | 2001-10-09 |
WO2000054543A1 (en) | 2000-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6105C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高穿透性传输方法 | |
CN1315355C (zh) | 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寻呼无线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0341070B1 (ko) |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정보 전송 방법 | |
CN1092453C (zh) | 在选择呼叫系统中确定可用频率的方法以及选择呼叫接收机 | |
US6188767B1 (en) | Method of providing group call services in a C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AU724256B2 (en) | Time-multiplexed short message acknowledg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1121807C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改善信号接收确认的电路和方法 | |
CN1893689A (zh) | 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寻呼无线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392197A (zh) | 用于链路预算有限的用户装置的寻呼机制 | |
KR960700588A (ko) | 다중 억세스 무선통신을 위한 논리 채널을 갖는 디지탈 제어 채널(Digital Control Channel Having Logical Channels for Multiple Access Radiocommunication) | |
CN1116888A (zh) |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的第2层协议 | |
CN1329799A (zh) | 使用tdma帧和/或bcch的高功率短消息业务 | |
KR101166421B1 (ko) | 알림정보 송신방법, 무선기지국 및 이동국 | |
CN1989709A (zh) | 扫描tdma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35041C (zh) | 在预定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隙上接入请求传送附加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97973C (zh) | 选呼系统及其中使用的辅助站 | |
CN1350762A (zh) | 用于传送消息给不利的移动用户终端的系统与方法 | |
CN1310897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多种数据速率的公共信道通信设备和方法 | |
CN107645781B (zh) |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站点和接入点 | |
CA2325612A1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ata transmission | |
CN1119059C (zh) | 从寻呼和始发信号中导出一个随机参考号码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3392310A (zh) | 用于分解时间块流的方法和布置 | |
CN1192645C (zh) | 协调和选择供通信用的备用数据信道的选择呼叫通信系统 | |
GB2330990A (en) | Distribute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Resource Allocation | |
CN1116783C (zh) | 在一个通信系统中分配业务信道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