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7489A - 制冰组件 - Google Patents
制冰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47489A CN1347489A CN00803223A CN00803223A CN1347489A CN 1347489 A CN1347489 A CN 1347489A CN 00803223 A CN00803223 A CN 00803223A CN 00803223 A CN00803223 A CN 00803223A CN 1347489 A CN1347489 A CN 13474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cube
- icemaker assembly
- ice
- assembly
- bu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0—Producing ice by using rotating or otherwise moving moul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14—Apparatus for shaping or finishing ice pieces, e.g. ice pres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18—Storing ice
- F25C5/182—Ice bin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0—Refrigerat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06—Refrigerators with a vertical mull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4—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convey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冰箱中的一种制冰组件,该冰箱包括一冷冻室、一冷藏室和各自的冷冻和冷藏门组件。该制冰组件包括一位于该冷冻室中的传送组件,该传送组件包括一柔性传送带,该传送带上有生成冰块的冰块模具。传送组件下方有一储藏冰块的冰块储斗,用一高度传感器确定该冰块储斗中的冰块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自动制冰机,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一传送组件的改进的制冰机。
发明背景
一般家用冰箱中的现有自动制冰机有三个主要子系统:一制冰机、一具有一螺旋推进器和碎冰器的储槽和冷冻室门中一无需打开该门就可把冰发放给一杯子的发放器。
该制冰机通常为每次制作6-10块冰的一金属模具。在模具的一端注水,水经连接各段的水口(各冰块区之间隔板的浅部)均匀地充满各区。水量通常由在一段预定时间内打开供水管上一阀来控制。冷冻室的温度通常为约-10°F-+10°F。模具由冷气冷却,冷却速率由于冷气的对流提高,特别是在蒸发器风扇工作时。一与冰块模具热接触的温度传感装置产生温度信号,一监控温度信号的控制器示明何时可从模具中取出冰块。当可从模具中取出冰块时,制冰机中的一电动机驱动一耙转动。该耙把冰块推出模具。打开模具底部的一加热器,使冰与金属模具的交界面溶化。当该交界面彻底溶化时,该耙可把冰块推出模具。由于该耙围绕一中心轴线枢转,因此模具的横截面一般呈圆弧形,以便推出冰块。
冰块从模具中脱落后,一通常由转动该耙的同一电动机驱动的触臂从该储槽举起后降入储槽中。如该触臂无法到达其向下行程的预设点,则表明储槽已装满冰块,制冰机在储槽中的冰块倒出前停止制冰。如触臂回到其向下行程的预设点,则重复该制冰周期。
储槽储藏冰块和把碎冰或整块冰传送给发放器。当用户在发放器处取冰时,一电动机开动一螺旋推进器把冰推向储槽前方,储槽前方有一碎冰器。由一螺线管控制的门的位置决定冰块是经过碎冰器还是绕过碎冰器作为整块冰发放。碎冰器包括固定和转动刀片组,这些刀片通过每个冰块时,使冰破碎。然后将碎冰或整块冰降入发放器斜管。
发放器斜管连接冷冻室内部与发放器,通常有一受一螺线管控制的门,该门在用户取冰时打开。发放器有供用户选择倒入杯子中的是碎冰或整块冰或水的开关。发放器可有一感知杯子、开动螺旋推进器电动机和打开斜管门的开关。
储藏在储槽中的冰块有时会结成更大冰块,从而很难破碎,从而对破碎机构破碎设计的要求提高,有时会造成损坏。此外,大多数现有制冰系统占据冷冻室约25%-30%的体积。
因此需要对制冰组件进行改进。
本发明概述
一制冰组件位于一冰箱中,该冰箱包括一冷冻室、一冷藏室和相应的冷冻室和冷藏室门组件。该制冰组件包括该冷冻室中一传送组件,该传送组件包括一柔性传送带,传送带上有许多制作冰块的冰块模具。传送组件下方、比方说在冷冻室门中有一冰块储斗用来储藏冰块,一高度传感器用来确定冰块储斗中的冰块高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一并排式冰箱的立体图,冰箱门打开;
图2为一包括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柔性传送带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以及
图13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局部示意图。
本发明详述
图1为一并排式冰箱10的立体图,该冰箱包括一冷冻室12和一冷藏室14。冷冻室12与冷藏室14并排。冰箱10之类的并排式冰箱可从General Electric Company,Appliance Park,Louisville,KY 40225购得。
冰箱10包括一外壳16和内衬18和20。外壳16与内衬18和20之间以及内衬18与20之间空间一般用当场发泡的绝热物填充。为形成外壳16,通常把一张合适材料、例如预涂漆的钢板折叠成倒U形,从而形成外壳16的顶壁和两侧壁。外壳16的底壁通常单独制作后装到两侧壁和一支撑冰箱10的底架上。内衬18和20通常用合适塑料模制而分别形成冷冻室12和冷藏室14。或者,内衬18和20也可用钢板之类合适的材料弯曲、焊接而成。所示实施例由于冰箱容量较大而使用两独立的内衬18和20以提高强度并便于保持在制造容差内。在较小冰箱中,只形成一内衬,内衬两对边之间有一竖框将冷冻室12与冷藏室14隔开。
外壳前凸缘与内衬18和20的前外边之间有一缓冲条22。缓冲条22用合适弹性材料如挤压成形的基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材料(通常称为ABS)制成。
内衬18与20之间空间中的绝热物用另一条通常称为竖框的弹性材料24覆盖。竖框最好用挤压成形的ABS材料制成。应该看到,在用一独立竖框把一整体内衬分成冷冻室与冷藏室的冰箱中,该竖框的前面件相当于竖框24。缓冲条22和竖框24构成一前面,围绕外壳16的整个内周边伸展和在内衬18与20之间垂直伸展。竖框24、冷冻室12与冷藏室14之间的绝热物和内衬18和20的隔开冷冻室12与冷藏室14的相间距的壁有时统称为中央竖框壁。
通常,冷藏室14中有支撑储藏在其中的物品的架26和抽屉28。同样,冷冻室12中有架30和丝篮32。
一冷冻室门36和一冷藏室门38分别关闭冷冻室12和冷藏室14的入口。两门36、38各用一顶部铰链40和一底部铰链(未示出)安装成可围绕其垂直外边在图1所示打开位置与关闭其室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冷冻室门36一般包括多个储物架42,冷藏室门38一般包括多个储物架44和一黄油储斗46。
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冷冻室12中有一制冰组件100。
制冰组件100包括一传送组件102、与传送组件102传动连接的第一电动机104、与一碎冰器108和一螺旋推进机构109传动连接的第二电动机106、一邻近传送组件102的注水阀110、第一冰块储斗112、一任选第二冰块储斗114和一与第一电动机104和第二电动机106电连接的控制器116。
传送组件102位于冷冻室12中,一般位于冷冻室12的由冷冻室内衬18、冷冻室门36和一隔板117界定的顶部118中。传送组件102至少包括一前轮120和一后轮122和一张紧在前后轮120、122上的连续柔性传送带124。在一实施例中,柔性传送带124用柔性聚合物制成。在所示实施例中,柔性传送带124用热塑弹性体、丁基橡胶、氯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氯丁橡胶、聚氨酯、乙丙二烯改良的乙丙橡胶、硅橡胶等制成。最好采用硅橡胶。
传送带124中或传送带124上有许多冰块模具126用来在其中生成冰块128。冰块模具126一般直接与柔性传送带124模制成一体。在另一实施例中,冰块模具126由刚性材料制成后固定在传送带124上。刚性材料举例说有聚丙烯、聚乙烯、尼龙、ABS等。
柔性传送带124的尺寸视冷冻室12的大小和制冰组件100的冰块128的预期产量而定。如图3所示,一般来说,柔性传送带124的额定直线长度(l)为12-18英寸,额定宽度(w)为3-8英寸,额定高度(d)约为0.5-1.5英寸。
如上所述,冰块模具126的数量取决于所需制冰量,但冰块模具126的额定数量为20-300,其额定行数(r)为10-30,额定列数(c)为2-10。冰块模具126的尺寸视冰块128的大小而定,但其额定长度(x)为0.75英寸,额定宽度(y)为0.5-1.5英寸,此外,冰块可为各种各样的形状,包括任何常见形状以及装饰性形状如鱼形、企鹅形、扇贝形、半球形等。
第一电动机104(图2)与传送组件102传动连接。开动时,第一电动机104驱动后轮122(也可驱动前轮120),造成传送带124从后向前转动。冰块128形成时一部分冰块模具126一般面向上。当传送带124向前转过前轮120时,一部分冰块模具126一般面向下,在其中冻结的冰块128在重力作用下掉入第一冰块储斗112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冰块储斗112位于冷冻室门36中。第一冰块储斗112可与冷冻室门组件36模制成一体,也可固定地装在或可拆卸地装在冷冻室门组件36的一部分中。前轮120旁有一取冰杆129与各冰块128的一部分接触(当冰块模具126向前转过前轮120时),帮助冰块128从冰块模具126中弹出。
如图2所示,前轮120的位置与第一冰块储斗112的顶部130对齐(当冷冻室门36处于关闭位置时),使得冻结在传送带124中的冰块128随着传送带124向前转过前轮120在重力作用下掉入第一冰块储斗112中。
注水阀110位于冷冻室12中,该冷冻室一般位于至少一行132冰块模具126上方。当一传送带位置传感器133(光传感器、机械传感器、邻近开关等)向一控制器116发出一表明传送带124处于正确注水位置的信号时开动注水阀110。在一实施例中,传送带位置传感器133检测一从传送带124底材穿过一冰块模具126的一侧壁的带子上的穿孔。一一般位于该带子上方的红外线LED发出的光线仅当该LED与一位于该带子下方的光电二极管之间有一孔时才到达该光电二极管。一电子电路通过处理从该光电二极管发出的信号确定是否存在孔。如LED与光电二极管之间有孔,该电路使第一电动机104停止运转,开始注水。
注水阀110一般位于一机器或机械部件(未示出)中。注水阀110上的一出水管134从内衬18的一后壁伸入冷冻室12。一与出水管134连接的注水管136在传送带124上的一个一般靠近后轮122的位置上把水注入各行132冰块模具126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注水阀110为一由一多孔旋转阀152和一投配壳体154构成的投配机构150。投配壳体154由一被柔性膜片160隔成第一部分156和第二部分158的约10-50ml封闭空间构成。投配壳体154两部分156、158上的孔口用管子与旋转阀152连接。与进口连接的管子还连接旋转阀152及一滤水器162、一制冰注水管164、一水输出管166和一水源168的出水口。
在一注水周期中,阀152同时连接水源168的出水口(或者滤水器162出水口,如果有的话)与投配壳体154的第一部分156以及制冰注水管164与投配壳体154的第二部分156。水源168的水压推动膜片160,从而把投配壳体154第二部分158中的水压入注水管164中。膜片160在第二部分158中完成横向运动的一段恰当时间后,旋转阀152旋转到连接水源168(或滤水器出口162)与投配壳体154的第二部分158,同时连接投配壳体154的第一部分156与制冰注水管164。水源168的水压反向推动投配壳体154的膜片160,把投配壳体154第一部分156中的水压入注水管164中。最后,旋转阀152转动到使水源168与该系统不连通的位置。
第二电动机106(图2)位于冷冻室门36中与碎冰器108传动连接。该碎冰器根据用户选择打碎或传送整块冰块128。终端用户可使用一按钮138或其他类似的致动装置控制第二电动机106。
第二冰块储斗114一般可卸下地装在冷冻室门36中。第一冰块储斗112用作主冰块储斗,而第二冰块储斗114一般用作任选辅助储斗。第二冰块储斗114一般位于冷冻室门36的底部140,在第一冰块储斗112和碎冰器108的下方。
第二冰块储斗114一般可卸下,卸下时,其在门36中的空间可用来储藏其他物品。第二冰块储斗114卸下时,为防止制冰组件100把冰块128传到第二冰块储斗114位置,使用一检测传感器147。在一实施例中,检测传感器147为一由第二冰块储斗114的一特殊形状部件如一销或一凸片致动的微动开关。另外,检测传感器147也可为一检测第二冰块储斗114上一金属插入物的感应邻近传感器或一检测第二冰块储斗114上一反光表面的光传感器等。
当第一冰块储斗112中的冰块128高度低于预定高度、一冰备用传感器142向控制器116发出一个一行132待传送的冰块128已冻结的信号时开动第一电动机104。当第一冰块储斗112中或旁的第一高度传感器144向控制器116发出第一冰块储斗112中的冰块128的高度小于预定值的一信号时开始一循环,第一电动机104向前推进传送带124一整行132冰块模具126,注水阀110向一行空模具126注水。
在一实施例中,冰备用传感器142为如在前轮120旁、冰块128传送位置上一与传送带124滑动接触的热敏电阻或热电偶。根据传送带124的设计和冰箱10的气流,可使用各种算法用一温度传感器确定冰是否已冻结备用。可把时间和温度结合成一度-分钟设定点,超过该设定点表明冰已冻结。也可使用一温度阈值,低于该阈值表明冰已冻结。该温度阈值一般约为15°F。
另一种冰备用传感器142基于电容。该电容传感器位于传送带124下方前轮120旁。该传感器为一电容桥式电路的一部分。一励磁频率加到该桥上。该桥平衡,从而当各冰块模具126空着时该桥上的电压几乎为0。当各冰块模具126中有水时,冰备用传感器142的电容读数大大增加,因为水的介电常数约为空气介电常数的80倍,造成该桥不平衡。因此当各冰块模具126中有水时,控制器116感知的电压信号大大增加。当水结冰时,介电常数下降成约为空气介电常数的6倍,该桥的不平衡减小,冰备用传感器142传给控制器116的信号减小。也可当模具中有水时桥平衡,使得输出几乎为0,此时当水结冰时桥变得更不平衡,输出的增大表明冰已冻结。
如第二冰块储斗114中或旁的一第二高度传感器146向控制器116发出第二冰块储斗114中的冰块128的高度低于一预设值的信号,开始一循环,控制器116开动第二电动机106转动位于第一冰块储斗112中的螺旋推进机构109。螺旋推进机构109把冰块128推入一冰块斜管148。控制器发出一信号,把一转向器149转向到堵塞冰块斜管的位置,防止冰块128被传送到发放器,使冰块128到第二冰块储斗114的通道打开,使冰块128被传送到第二冰块储斗114中。
在一实施例中,高度传感器144、146为微动开关之类重量感知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高度传感器144、146为一超声波强度检测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高度传感器144、146包括一超声波发射器(压电激发器)175、一超声波接收器(压电麦克风)177和一可使得发射器发出超声短脉冲(约长100微秒)179和可测量短脉冲179与接收器177收到的一回声181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电子电路。该时间间隔与高度传感器144、146与顶层冰块128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因此可测量冰块储斗112、114中冰块高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高度传感器144、146包括一检测冰块储斗112、114中冰块高度的光邻近开关。该光邻近开关发出光(通常为红外线),用一光电二极管检测反射光强度。反射光强度大表明冰靠近开关或冰块高度高。可用红外线信号的脉冲宽度调制来提高该光开关的灵敏性。
本发明不使用螺线管阀,不用“探头”确定冰块储斗112,114(图2)是否存满冰块,从而避免最常见的造成要求维修的两个原因。此外,由于冰块128不为了从模具中脱落而受局部加热和储藏在其中没有解冻气流的料斗中,因此冰块128不容易融合在一起。
工作时,当系统用户按下按钮138时,生成一信号,控制器开动第二电动机106,螺旋推进机构109把冰块128从第一冰块储斗112传到一普通冰发放器。与大多数常见传送系统一样,系统用户可选择传送碎冰或整块冰(或大多数系统中,传送水)。如用户选择碎冰,冰块128从第一冰块储斗112传给碎冰器108。第二电动机106开动碎冰器108,各组转动和固定刀片相对运动而打碎冰块,然后把碎冰传给系统用户。如用户选择整块冰,整块冰128不经碎冰器108而直接传给系统用户。
图6例示出制冰组件100的一控制逻辑顺序200(开始于201块)。该控制逻辑顺序比方说通过编程输入一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存储器或其他可编程存储装置中而输入控制器116中(图2)。
在块202(图6)中,控制器116监控从第一高度传感器144发出的信号。控制器116对从第一高度传感器144发出的信号与一高度预设值进行比较。
如从第一高度传感器144发出的信号大于或等于该高度预设值,控制顺序进到块204。而如从第一高度传感器144发出的信号小于该预设值(即冰块不足)控制顺序进到块206。
在块206,控制器116监控从冰备用传感器142发出的信号。控制器116对从冰备用状态传感器142发出的信号与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如从冰备用传感器142发出的信号在预设范围外,冰块128不冻结。控制器进到方块208,不开动第一电动机104,或者,如第一电动机原先处于开动状态,则使第一电动机停转,控制顺序返回开始块201。
但是,如从冰备用传感器142发出的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冰块128冻结。控制顺序进到方块208,开动第一电动机104。随着第一电动机104开动,传送带124转动一整行132冰块模具126,一整行132冰块128传给第一冰块储斗112。控制顺序然后返回方块201,该顺序重新开始。
在块204,控制器116监控从第二高度传感器146发出的信号。控制器116对从第二高度传感器146发出的信号与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如从第二高度传感器146发出的信号小于该预设值(即冰块不足),控制顺序进到块210,第二电动机106开动。第二电动机106开动时,螺旋推进机构109转动,把冰块128从第一冰块储斗112经传送斜管148传到第二冰块储斗114。控制顺序然后返回块201,该顺序重新开始。
但是,如从第二高度传感器146发出的信号大于或等于该预设值,控制顺序进到方块210,不开动第二电动机106,或者,如第二电动机原来处于开动状态,则使第二电动机106停转,控制顺序返回开始块201。
当模具126在皮带轮120、122位置上行进时,传送带124中的冰块模具126必定发生很大伸长。因此,在一实施例中,一行132柔性传送带124中的各冰块模具126用图7和8所示又深、又窄的水口220与邻近的冰块模具相连。由于柔性传送带124在皮带轮120、122上行进时(图2)水口220可张开而模具材料不过分伸长,因此又深又窄的水口220大大提高了柔性传送带124的柔顺性并减小所需伸长量。图8为又深又窄水口220的侧视图。如冰块128两侧面约为1英寸,水口220一般深约0.3-0.75英寸,宽约0.06-0.25英寸。为防止应力集中,水口220的底部222最好呈半圆形。
图9和10示出具有扇折式壁230的冰块模具126的一实施例。当冰块模具126用高弹性材料(例如硅橡胶)制成时,当模具126为了释放冻结冰块128而在通过前轮120后变形时,模具126随着一对侧面向外弯曲一相反侧面会向里弯曲。这一弯曲使得冰块128被夹紧而不是被松开。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壁230的材料的两侧面上铸造有交替的叶片232,使得连续材料的路径在模具壁230伸长方向上呈锯齿形。按照所需伸长量,叶片232的厚度可变动。叶片232越宽、数量越少,该路径与伸长方向正交的部分越大,因此伸长可越少。大量叶片可造成大部分路径与伸长方向正交,从而更多材料可拉直。在传送带124的情况下,由于必须绕过皮带轮120、122而必须伸长,在模具126顶部所需的伸长量大于模具底部所需伸长量。从而可进行一经济的设计,在该设计中,该锯齿形的高度从顶部到底部呈线性变动。
有时,冰块128粘在模具中使模具126呈刚性,造成冰块128(图2)无法脱落。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如图11所示,前轮120圆周上在弹出冰块128的每一列302冰块128的中心301下方有一凸脊300。当冰块模具126的中心301在凸脊300上通过时,模具的壁304被迫以较小半径在凸脊300之间滚动。因此,模具126的中心301相对边304偏转而把冰块128(图2)弹出。
冰块128与大多数材料会牢牢粘在一起,在其硬结冰状态会使得它们冻结在其中的任何模具呈刚性,从而很难从中弹出冰块128。自动制冰机中的冰块一般用一加热件溶化,在冰块与模具之间生成一液态水薄膜。该薄膜便于冰块从模具中脱落。
在该实施例中,冰块模具126的底面306在模具126的侧面304与传送带124接触的刚性、平直长方形区域上固定在传送带124上,模具126的中心301区域稍呈柔性。传送带124在这些长方形区域之间区域呈柔性。除了底面306,模具在任何其他部位都不与传送带124连接。因此,当各行302模具126绕过前轮120时,由于模具顶面相对前轮轴线的半径比底面大,因此一一般呈楔形的区域在相邻两行之间张开。由于底面的边304与传送带124连接的区域呈刚性和平直性而传送带124在这些区域之间呈柔性,因此相邻两行之间的底面区306自然要呈多边形而非圆形,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皮带轮中在底面呈刚性区域中形成这一多边形,传送带张力调节成确保传送带的多边形与皮带轮多边形之间紧配合。
在这同一实施例中,皮带轮与模具中心区接触的区域仍呈其最初的圆柱形。在该实施例中,皮带轮120圆周上在模具126中心301下方有凸脊300。在这两个实施例中,模具126中心301下方皮带轮区域的半径都比模具中心301在自然状态下的行进半径大,为了绕过皮带轮,它们必须变形。这一变形断开冰块128与模具126之间的粘结而将冰块128弹出。
应该看到,为了断开冰块与模具之间的粘结,剪切力必须在模具的各整个侧面上向上传播。如模具各侧面的刚性足够大,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如模具各侧面太软,在底面上引起的变形无法一直传播到顶面上。此时可在模具内侧面或沿外表面加入一加强杆。在一实施例(未示出)中,用外部加强杆还用于加强(如上所述)模具底面各边。
图12为另一种形状的皮带轮的侧视图。该图示出一优选三角形皮带轮400。应该看到,三角形400各边中央有一凸起402,实际上为其位置与冰块模具126中心对应的一行凸起。冰块模具126至少在凸起402与之接触的部位404呈柔性,因此凸起402可伸入模具126中弹出其中的冰块128。当一行模具126行进到前方时,凸起402在该循环中首先与模具126接触,把该行模具推进到一使底面垂直的位置。
图12示出一圆形右轮(后轮)。圆形轮的优点是,直径可连续变动,以精确实现所需皮带运动速率。也可使用边数任意的正多边形,每一种正多边形生成一特定运动速率。
皮带可由不止一种材料构成。例如,如图13所示,可把非弹性底部卷材500粘合到形成冰块侧面的弹性横向卷材502和纵向垂直卷材504上。这一复合结构的优点是,皮带轮相对皮带运动时非弹性底部卷材500更耐磨,因此可延长皮带124的寿命。
尽管以上结合优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该指出,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作出种种变动,各部件可用等同物取代。此外,在本发明范围内可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或本发明说明内容作出许多修正。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92)
1.一种装在一冷冻组件中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包括:
所述冷冻组件一冷冻室中的一传送组件,至少包括一前轮和一后轮和张紧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上的一连续柔性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有许多生成冰块的冰块模具;以及
至少一个位于所述传送组件下方用于储藏所述冰块的冰块储斗。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组件为一有一冷冻室和一冷藏室的冰箱。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为一并排式冰箱。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柔性传送带用热塑弹性体、丁基橡胶、氯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氯丁橡胶、聚氨酯、乙丙二烯改良的乙丙橡胶或硅橡胶制成。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柔性传送带的长度约为12英寸-18英寸。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柔性传送带的宽度约为3英寸-8英寸。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柔性传送带有约20-300个冰块模具。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柔性传送带有约10列、30行冰块模具。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模具用刚性材料制成,装在所述柔性传送带上。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尼龙或ABS。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柔性传送带有约2列、10行冰块模具。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还包括至少与所述前后轮之一传动连接的第一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可开动所述第一电动机来驱动所述皮带轮,从而转动所述传送带。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一高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冰块储斗中的所述冰块的高度。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为一重量感知装置。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感知装置为一微动开关。
16、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为一超声波强度检测器。
1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行柔性传送带中的相邻冰块模具用细长形的深水口连接。
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送带包括具有交替叶片的扇折式壁,使得连续材料的路径在所述冰块模具伸长的方向上呈锯齿形。
1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前轮旁、当所述模具在所述前轮上行进时从所述冰块模具中取出冰块的取冰杆。
2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冷冻室中一位于至少一个所述冰块模具上方的注水阀。
2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位于所述冷冻室门中、与一碎冰器传动连接的第二电动机,该碎冰器或是打碎冰块或是传送整块冰块。
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一接通装置开动所述第二电动机。
2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冰块储斗位于所述冷冻室的一冷冻门中。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斗为一永久设在所述冷冻门中的塑料储斗。
25、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储斗可卸下地装在所述冷冻门中。
2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传送组件位于所述冷冻室顶部。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传送组件位于一传送壳体中。
28、一种位于一具有一冷冻门组件的冷冻室中的制冰组件,所述制冰组件包括:
所述冷冻组件一冷冻室中的一传送组件,至少包括一前轮和一后轮和张紧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上的一连续柔性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有许多生成冰块的冰块模具;
所述冷冻门组件顶部中、所述传送组件的所述前轮旁的第一冰块储斗,其中所述第一冰块储斗与所述传送组件对齐以接收所述传送组件上的冰块;
与所述传送组件传动连接以推进所述传送带的第一电动机;
一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
一可卸下地装在所述冷冻门组件底部的第二冰块储斗,所述第二冰块储斗可变成与所述第一冰块储斗连通以接收其中的冰块。
2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对各模具进行注水的注水阀。
30、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于冷冻门中的第二电动机,该第二电动机与一碎冰器传动连接,该碎冰器或是打碎冰块或是传送整块冰块。
31、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当一与所述第一冰块储斗有关的高度传感器受激发时控制器产生一开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信号。
32、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送带用柔性聚合物制成。
33、按权利要求32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聚合物包括热塑弹性体、丁基橡胶、氯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氯丁橡胶、聚氨酯、乙丙二烯改良的乙丙橡胶或硅橡胶。
34、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模具与所述柔性传送带模制成一体。
35、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模具用刚性材料制成,固定装在所述传送带上。
36、按权利要求3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尼龙或ABS。
37、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送带的额定直线长度(l)为约12英寸-约18英寸。
38、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送带的额定宽度(w)为约3英寸-约8英寸。
3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送带的额定高度(d)为约0.5英寸-约1.5英寸。
40、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模具的额定数量为约20-约300。
41、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模具的额定行数(r)为约10-约30。
42、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模具的额定列数(c)为约2-约10。
43、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冰块模具的额定长度(x)为约0.75英寸-约2英寸,额定宽度(y)为约0.5英寸-1.5英寸。
44、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模具包括各种装饰性立方形。
45、按权利要求44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性立方形包括鱼形、企鹅形、扇贝形和半球形。
46、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冰块储斗与所述冷冻门组件模制成一体。
47、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冰块储斗固定地装在所述冷冻门组件上。
48、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冰块储斗可卸下地装在所述冷冻门组件的一部分中。
4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前轮旁、从而当冰块模具向前转过所述前轮时接触冰块一部分、帮助冰块从所述冰块模具弹出的取冰杆。
50、按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阀在所述冷冻室中一般位于至少一行所述冰块模具上方。
51、按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当一传送带位置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一表示所述传送带处于正确注水位置的信号时启动所述注水阀。
52、按权利要求5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位置传感器检测从所述传送带的底材伸出后经过冰块模具侧壁的带上的穿孔。
53、按权利要求52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位于所述带旁的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仅当该发光二极管与一位于所述带下方的光电二极管之间有一孔时才到达该光电二极管。
54、按权利要求5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通过处理从所述光电二极管发出的一信号确定是否存在所述孔,如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光电二极管之间有所述孔,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一电动机停转,开始注水。
55、按权利要求29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阀为一由一多孔旋转阀和一投配壳体构成的投配机构。
56、按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配壳体由约10-50ml的一封闭空间构成,该空间用一柔性膜片分隔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57、按权利要求5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与一制冰注水管、一给水管和一水源之间用管子连接。
58、按权利要求57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在注水时同时连接所述水源与所述投配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制冰注水管与所述投配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所述水源的水压推动所述柔性膜片,把所述投配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水压入所述注水管中,在所述膜片在所述第二部分中完成横动后所述旋转阀转动到同时连接所述水源与所述投配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投配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制冰注水管,从而所述水源水压反向推动所述膜片,把所述投配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中的水压入所述注水管。
5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冰块储斗位于所述冷冻门底部所述第一冰块储斗下方。
60、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二冰块储斗连接,当第二冰块储斗不在其位置上时防止所述制冰组件把冰块传给所述第二冰块储斗的检测传感器。
61、按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为一由所述第二冰块储斗的一特殊形状部件致动的微动开关。
62、按权利要求6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冰块储斗的所述特殊形状部件为一销或凸片。
63、按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为一检测所述第二冰块储斗上一金属插入物的感应邻近传感器。
64、按权利要求60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为一检测所述第二冰块储斗一反光面的光传感器。
65、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冰块储斗中或旁的第一高度传感器,该第一高度传感器当第一冰块储斗中的冰块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向控制器发出信号,启动一循环,所述控制器开动所述第一电动机。
66、按权利要求6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冰块储斗中的冰块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开动所述第一电动机,一冰备用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传送一行冻结冰块的信号,启动一循环,所述第一电动机推进所述传送带一整行所述冰块模具,所述注水阀向一行所述空模具注水。
67、按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备用传感器为一与所述传送带滑动接触的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前轮旁冰块传送位置上。
68、按权利要求67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一热敏电阻或一热电偶。
69、按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把时间和温度结合成一度-分钟设定点,超过该设定点即可知已结冰。
70、按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使用一温度阈值,低于该阈值即可知已结冰。
71、按权利要求70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阈值约为15°F。
72、按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备用传感器为一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所述前轮旁,构成部分电容桥式电路的电容传感器。
73、按权利要求72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励磁频率加到所述电容桥上,所述桥平衡,从而当各冰块模具空着时所述桥上的电压几乎为0,当各冰块模具中有水时,所述冰备用传感器的电容读数大大增加,因为水的介电常数约为空气介电常数的80倍,造成所述桥不平衡,当水结冰时,介电常数下降成约为空气介电常数的6倍,该桥的不平衡减小,所述冰备用传感器传给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减小。
74、按权利要求6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为一重量感知装置。
75、按权利要求74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感知装置为一微动开关。
76、按权利要求6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为一超声波强度检测器。
77、按权利要求7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强度检测器包括一超声波发射器、一超声波接收器和一电子电路,该电子电路可使所述发射器发出一超声短脉冲并可测量所述短脉冲与接收器收到的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与所述高度传感器与冰块顶层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78、按权利要求6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包括一光邻近开关,该光邻近开关检测所述第二冰块储斗的高度时发光,用一光电二极管检测反射光强度,反射光强度大表明冰靠近开关或冰块高度高。
79、按权利要求48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位于第二冰块储斗中或旁的第二高度传感器,该第二高度传感器当第二冰块储斗中的冰块的高度低于一预设值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一信号,启动一循环,所述控制器开动所述第二电动机转动位于所述第一冰块储斗中的螺旋推进机构。
80、按权利要求79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发出一信号,使一转向器切换成堵塞冰斜管,使冰块无法传给一发放器而是传给所述第二冰块储斗。
81、按权利要求79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为一重量感知装置。
82、按权利要求8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感知装置为一微动开关。
83、按权利要求79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为一超声波强度检测器。
84、按权利要求8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强度检测器包括一超声波发射器、一超声波接收器和一电子电路,该电子电路可使所述发射器发出一超声短脉冲并可测量所述短脉冲与接收器收到的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与所述高度传感器与冰块顶层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85、按权利要求83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包括一光邻近开关,该光邻近开关检测所述第二冰块储斗的高度时发光,用一光电二极管检测反射光强度,反射光强度大表明冰靠近开关或冰块高度高。
86、一种制冰组件,包括:
一传送组件;
一与所述传送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电动机;
一与一碎冰器和一螺旋推进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二电动机;
一位于传送组件旁的注水阀;
一第一冰块储斗;
一可卸下的第二冰块储斗;以及
一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和所述第二电动机电连接的控制器。
87、按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至少包括一前轮和一后轮和张紧在所述前轮和后轮上的一连续柔性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有许多生成冰块的冰块模具。
88、按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送带位置传感器,该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一表示所述传送带处于正确注水位置的信号。
89、按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冰块储斗中或旁的第一高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当第一冰块储斗中的冰块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一信号。
90、按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二冰块储斗中或旁的第二高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当第二冰块储斗中的冰块高度低于预设高度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一信号。
91、按权利要求86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冰备用传感器,该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一行冰块已冻结的信号。
92、一种制冰组件,包括:
一冰传送装置;
一与所述传送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一电动机装置;
一与一碎冰装置和一螺旋推进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二电动机装置;
所述传送装置旁的一注水装置;
第一储冰装置;
可卸下的第二储冰装置;以及
一与所述第一电动机装置和第二电动机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863099P | 1999-10-08 | 1999-10-08 | |
US15863499P | 1999-10-08 | 1999-10-08 | |
US15863399P | 1999-10-08 | 1999-10-08 | |
US15862999P | 1999-10-08 | 1999-10-08 | |
US60/158,629 | 1999-10-08 | ||
US60/158,634 | 1999-10-08 | ||
US60/158,633 | 1999-10-08 | ||
US60/158,630 | 1999-10-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47489A true CN1347489A (zh) | 2002-05-01 |
Family
ID=27496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0803223A Pending CN1347489A (zh) | 1999-10-08 | 2000-10-03 | 制冰组件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144925A3 (zh) |
JP (1) | JP2003511650A (zh) |
KR (1) | KR20010080697A (zh) |
CN (1) | CN1347489A (zh) |
AU (1) | AU7851200A (zh) |
BR (1) | BR0007207A (zh) |
MX (1) | MXPA01005820A (zh) |
WO (1) | WO2001027544A2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57683C (zh) * | 2004-11-23 | 2007-12-26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制冰的冰箱及控制方法 |
CN100545552C (zh) * | 2005-08-31 | 2009-09-30 | 海尔集团公司 | 垂直输送带式一体化制冰装置 |
CN102770726A (zh) * | 2010-02-23 | 2012-11-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冰器、具有该制冰器的冰箱及该冰箱的供冰方法 |
CN109688878A (zh) * | 2016-08-03 | 2019-04-26 | 奥特冷机系统有限公司 | 冷藏家具 |
WO2020108265A1 (zh) * | 2018-11-26 | 2020-06-04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冰装置及冰检测方法 |
CN111288178A (zh) * | 2018-12-06 | 2020-06-16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出冰装置及冰箱 |
CN112728832A (zh) * | 2021-01-21 | 2021-04-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冰箱 |
WO2021083103A1 (zh) * | 2019-10-28 | 2021-05-06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冰装置中用于检测冰位的传感器组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90205B1 (ko) * | 2002-08-31 | 2005-05-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제빙기 |
KR101659007B1 (ko) * | 2009-11-03 | 2016-09-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의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장고 |
US10378808B2 (en) | 2015-04-22 | 2019-08-13 | Marquardt Gmbh | Ice bin level sensor |
CN104864650A (zh) * | 2015-06-02 | 2015-08-26 | 河南西科电子有限公司 | 称重式冰模制冰装置 |
KR101652974B1 (ko) * | 2016-03-24 | 2016-09-01 | 구봉석 | 얼음 배출 장치 |
US20200103153A1 (en) | 2018-09-28 | 2020-04-02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 Thermal mass in a solid-production system |
GB201904722D0 (en) | 2019-04-03 | 2019-05-15 | Costa Express Ltd | Ice dispensing system |
DE102019133385B4 (de) * | 2019-12-06 | 2022-01-27 | Wolfgang Folger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ispartikel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432597A (en) * | 1944-03-10 | 1947-12-16 | Ohio Commw Eng Co | Ice tray |
US3146601A (en) * | 1963-02-04 | 1964-09-01 | Gen Motors Corp |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
US3308632A (en) * | 1964-12-28 | 1967-03-14 | Gen Motors Corp | Ice maker with door mounted bin |
US3309892A (en) * | 1964-12-28 | 1967-03-21 | Gen Motors Corp | Flexible belt-type ice maker |
US5922030A (en) * | 1995-12-20 | 1999-07-13 | Nartron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solid product release mechanism |
-
2000
- 2000-10-03 MX MXPA01005820A patent/MXPA01005820A/es unknown
- 2000-10-03 KR KR1020017007043A patent/KR20010080697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10-03 JP JP2001529643A patent/JP200351165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10-03 BR BR0007207-9A patent/BR0007207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0-10-03 AU AU78512/00A patent/AU7851200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10-03 EP EP00968628A patent/EP1144925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10-03 CN CN00803223A patent/CN1347489A/zh active Pending
- 2000-10-03 WO PCT/US2000/027273 patent/WO2001027544A2/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57683C (zh) * | 2004-11-23 | 2007-12-26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制冰的冰箱及控制方法 |
CN100545552C (zh) * | 2005-08-31 | 2009-09-30 | 海尔集团公司 | 垂直输送带式一体化制冰装置 |
CN102770726A (zh) * | 2010-02-23 | 2012-11-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冰器、具有该制冰器的冰箱及该冰箱的供冰方法 |
CN102770726B (zh) * | 2010-02-23 | 2015-07-1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制冰器、具有该制冰器的冰箱及该冰箱的供冰方法 |
US9494357B2 (en) | 2010-02-23 | 2016-11-15 | Lg Electronics Inc. | Ice maker,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ice thereof |
CN109688878A (zh) * | 2016-08-03 | 2019-04-26 | 奥特冷机系统有限公司 | 冷藏家具 |
WO2020108265A1 (zh) * | 2018-11-26 | 2020-06-04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冰装置及冰检测方法 |
CN111288178A (zh) * | 2018-12-06 | 2020-06-16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出冰装置及冰箱 |
CN111288178B (zh) * | 2018-12-06 | 2022-04-29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出冰装置及冰箱 |
WO2021083103A1 (zh) * | 2019-10-28 | 2021-05-06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冰装置中用于检测冰位的传感器组件 |
CN114616431A (zh) * | 2019-10-28 | 2022-06-10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冰装置中用于检测冰位的传感器组件 |
CN112728832A (zh) * | 2021-01-21 | 2021-04-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履带回转式制冰出冰装置、冰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1027544A3 (en) | 2001-11-29 |
JP2003511650A (ja) | 2003-03-25 |
AU7851200A (en) | 2001-04-23 |
KR20010080697A (ko) | 2001-08-22 |
BR0007207A (pt) | 2001-09-04 |
MXPA01005820A (es) | 2002-03-27 |
WO2001027544A2 (en) | 2001-04-19 |
EP1144925A3 (en) | 2002-02-27 |
EP1144925A2 (en) | 2001-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47489A (zh) | 制冰组件 | |
US6438976B2 (en) | Icemaker assembly | |
US20090165492A1 (en) | Icemaker combination assembly | |
US8904816B2 (en) | Ice mak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pieces of ice | |
US8037697B2 (en) | Refrigerator with an automatic compact fluid operated icemaker | |
US7810346B2 (en) | Icemak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EP2304349B1 (en) | Ice detecting apparatus of ice maker for refrigerator and ice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110023502A1 (en) | Automatic icemaker | |
EP2297532B1 (en) | Ice maker | |
MXPA05011389A (es) | Un refrigerador con productor de hielo compacto. | |
US20060016209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ice having a harvest-facilitating shape | |
US6526763B2 (en) | Ice maker and method of making ice | |
CN217457183U (zh) | 一种冰块储存桶 | |
US3264844A (en) | Ice cube maker of the flexible belt type | |
CN111981738B (zh) | 制冰装置、制冰方法及冰箱 | |
KR200342122Y1 (ko) | 냉장고 자동 이빙장치 | |
US20230375243A1 (en) | Quiet Icemaker and Dispenser | |
KR100565615B1 (ko) | 냉장고의 제빙기 | |
CN2270946Y (zh) | 冰块袋 | |
CN118274510A (zh) | 制冷设备 | |
KR100266593B1 (ko) | 복합냉장고용 제빙기의 얼음분리 제어방법 | |
CN106839554A (zh) | 一种制冰装置及冰箱 | |
KR20180000908A (ko) | 제빙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빙 방법 | |
KR19990046381A (ko) | 고형얼음성형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