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0728A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40728A CN1340728A CN 00126304 CN00126304A CN1340728A CN 1340728 A CN1340728 A CN 1340728A CN 00126304 CN00126304 CN 00126304 CN 00126304 A CN00126304 A CN 00126304A CN 1340728 A CN1340728 A CN 13407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show
- scan
- data
- scan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489584 Solanum lycopersicum TF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214488 Solanum lycopersicum TFT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14497 Solanum lycopersicum TFT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68327 Solanum lycopersicum TFT6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同一扫描线的相邻显示单元间设置回收晶体管,其栅极连接到前一条扫描电极上,其源极与漏极连接在这两个显示单元内的显示电极间。当扫描到前一条扫描电极时,回收晶体管会被开启并且使得显示电极内的耦合电荷再行分配。由于原本视频信号的极性不同,因此在回收再分配后,显示电极电压会接近公用电极电压。所以当扫描到此扫描线时,便只需从公用电极电压上升或下降到正极性或是负极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的控制技术,特别是利用相邻扫描线控制信号来达到回收(recycle)显示电极上电荷的驱动方法和电路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图1表示公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以下简称TFT-LCD)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上是由纵横交错的数据电极(以D1、D2、D3、…Dy表示)以及扫描电极(以G1、G2、…Gx表示),每一组交错的数据电极和扫描电极可以用来控一个显示单元(display unit),例如数据电极D1和扫描电极G1可以用来控制显示单元100。如图所示,显示单元100(其他显示单元亦相同)的等效电路包括控制用的薄膜晶体管10、存储电容Cs、以及由显示电极(displayelectrode)和公用电极(common electrode)所构成的液晶电容C1c。薄膜晶体管10的栅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扫描电极G1和数据电极D1,通过扫描电极G1上的扫描信号控制薄膜晶体管10的开启/关闭状态,可以将在数据电极D1上的视频信号写入到显示单元100中。
扫描驱动器(scan driver)3则根据扫描控制信号依序送出各扫描电极G1、G2…上的扫描信号,使在同一瞬间仅开启某一列上所有显示单元的薄膜晶体管,而关闭其他(x-1)列上所有显示单元的薄膜晶体管。而当一列显示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均开启时,数据驱动器(data driver)2则是根据待显示的影像数据,经由数据电极(D1、D2、…Dy),送出对应的视频信号(灰阶值)到该列的y个显示单元上。当扫描驱动器3完成一次所有x列扫描线上的扫描动作,即表示完成单一帧(frame)的显示动作。因此,重复扫描各扫描线并且送出视频信号,便可达到显示影像的目的。
一般在数据电板D1、D2、D3…上所传送的视频信号,依据与公用电极电压VCOM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正极性视频信号和负极性视频信号两种。图2表示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相对于公用电极电压VCOM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正极性视频信号是位于公用电极电压VCOM以及系统高电压VDD之间,依据其所代表的灰阶值不同,其实际电压值是位于电压Vp1和电压Vp2之间(一般愈接近公用电极电压VCOM的对应于较低的灰阶值)。相对地,负极性视频信号是位于共用电极电压VCOM以及系统低电压VSS之间,依据其所代表的灰阶值不同,其实际电压值是位于电压Vn1和电压Vn2之间(同样地,愈接近公用电极电压VCOM的对应于较低的灰阶值)。正极性视频信号和负极性视频信号中对应于相同灰阶值的电压,在驱动效果上是相同的。
为了防止液晶分子仅持续地受到单一极性电场偏压,导致液晶分子寿命减短,因此一般驱动TFT-LCD中单一个显示单元方法来说,在奇数帧和耦数帧时是分别接收到相反极性的视频信号。
依据不同极性视频信号在各显示单元的配置方式,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型态:帧反转型态(frame inversion)、列反转型态(1ine inversion)、行反转型态(column inversion)以及交错反转型态(dot inversion)。
图3A表示在帧反转型态中每个显示单元所接收的视频信号极性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其左边部分是表示奇数帧中,在数据电极Dn-1、Dn、Dn+1以及扫描电极Gm-1、Gm、Gm+1所定义的面板区域内每个显示单元所接收到的视频信号极性,如图所示,全部均为正极性(“+”);而其右边部分则表示偶数帧中,在这些相同显示单元所接收到的视频信号极性,如图所示,全部均为负极性(“-”)。
图3B表示在列反转型态中每个显示单元所接收的视频信号极性的示意图。与图3A不同的是,同一列(同一数据线)的显示单元在同一帧中会接收到极性相同的视频信号,但是其相邻列的显示单元上则接收到与其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
图3C表示在行反转型态中每个显示单元所接收的视频信号极性的示意图。图3C在视频信号极性配置上与图3B相类似,不过是同一行(同一扫描线)的显示单元在同一帧中接收到极性相同的视频信号,而相邻行的显示单元则接收到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
图3D表示在交错反转型态中每个显示单元所接收的视频信号极性的示意图,其中每一显示单元与其相邻显示单元在同一帧中是接收到极性相反的视频信号,亦即交错地配置视频信号的极性。
图4则表示公知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局部的电路示意图,其中包含数据电极Dn-1、Dn+1、扫描电极Gm-1、Gm以及对应的显示单元。当扫描电极Gm-1上出现扫描信号时,则连接扫描电极Gm-1的薄膜晶体管被开启,则在数据电极Dn、Dn+1上的视频信号会耦合到对应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接着,当扫描电极Gm上出现扫描信号时,则连接扫描电极的薄膜晶体管TFT1、TFT2会被开启,并且在数据电极Dn、Dn+1上的视频信号可以耦合到对应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P1、P2。
假设图4中是采用交错反转型态或是行反转型态的视频信号极性配置方式。图5则表示图4中扫描电极Gm-1、Gm以及显示电极P1、P2上电压变化的时序图。其中,扫描电极Gm-1上的脉冲20、21分别表示某帧及其次一帧中的扫描信号,扫描电极Gm上的脉冲30、31则分别表示对应帧中的扫描信号。在每个扫描信号(20、21、30、31),中,可以开启其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使数据电极上的视频信号耦合到对应显示电极上。
以扫描电极Gm为例,假设在扫描信号30送出之前,时间t1之前,显示电极P1电容中所存储的视频信号为正极性,介于电压Vp1和Vp2之间,而显示电极P2电容中所存储的视频信号为负极性,介于电压Vn1和Vn2之间。
在扫描信号30期间,时间t1~t2,扫描信号30会开启薄膜晶体管TFT1和TFT2,视频信号便通过数据电极Dn和Dn+1耦合到显示电极P1和P2如前所述,对于TFT-LCD同一显示单元而言,目前所耦合的视频信号必定与所存储前一帧的视频信号具有相反的极性。
因此在时间t2~t3之间,此时薄膜晶体管TFT1和TFT2均已经关闭,而显示电极P1电容中所存储的视频信号为负极性,介于电压Vn1和Vn2之间,而显示电极P2电容中所存储的视频信号为正极性,介于电压Vp1和Vp2之间。
在扫描其他的扫描线之后(Gm+1~Gx,G1~Gm-1),接着便对扫描电极Gm送出对应于下一个帧的扫描信号31,时间t3~t4。此时,视频信号极性也与前一帧相反,即,显示电极P1所耦合的视频信号为正极性,介于电压Vp1和Vp2之间,而显示电极P2所耦合的视频信号为负极性,介于电压Vn1和Vn2之间。如此反复在相邻奇数和耦数帧中,送出具有相反极性的视频信号。
然而,公知技术所采用的视频信号极性反转方式,在实际运作是有其缺点的。即,由于数据电极上所送出的视频信号在相邻帧间不是由正极性变为负极性,就是由负极性变为正极性,因此便会有大量的功率消耗并且产生过多的热能。
美国专利6,064,363则提出一种电荷回收技巧来降低视频信号的电压电平变化过大的问题。其主要是在相邻的数据电极间设置一个回收单元(recycling unit),其受控于由额外设置的控制电路所产生的控制信号,用来在每次扫描一条扫描线之前,即处理同一扫描电极上的所有显示单元,将相邻两条数据电极上的电荷回收,并且平均分配。由于在交错反转型态中,相邻两个显示单元是接收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所以在回收并且平均分配之后,数据电极上的电位会非常接近公用电极电位VCOM。这使得在下次送出视频信号时只需要从公用电极电位VCOM拉到正极性或是负极性即可,可以大幅降低电力的消耗。
不过,′363专利所采用的方式也有其缺点。首先是其控制方式,′363专利是利用独立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上述的电荷回收及再分配动作,需要另外设置控制电路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另外,′363专利是在每次扫描一条扫描线时,回收并且分配相邻两条数据电极上的电荷;但因薄膜晶体管关闭,故并未回收显示电极上的电荷。但是实际上,当数据驱动器2要将视频信号耦合到对应的显示单元时,不仅要驱动各数据电极,也要驱动各显示单元中的显示电极,因此实际上显示电极也会留下相当多的电荷。因此,单单将数据电极上的电荷回收并且加以重新分配,并不能够处理到显示电极中的电荷。所以,显示电极仍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正极性和负极性之间驱动,显然并未完全解决电力消耗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不需要额外的控制电路来产生用来执行回收再分配电荷的动作,同时可以针对显示电极上由不同极性视频信号所耦合的电荷加以再分配,达到降低功率消耗的目的。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可以配合数据驱动器和扫描驱动器构成液晶显示器。数据驱动器上所送出的视频信号是采用交错反转型态或是行反转型态,亦即相邻数据线上所送出的视频信号具有相反的极性。此液晶显示面板中包含相邻的第一数据电极和第二数据电极,用以接收具有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在第一数据电极和第二数据电极和同一条扫描电极上对应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每个显示单元具有其显示电极和控制晶体管。在一显示单元中,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是耦接到此扫描电极上,而其源极与漏极则耦接于其显示电极和对应的数据电极之间,藉以根据扫描电极上的扫描信号,将数据电极上的视频信号耦合到内部的显示电极上。其主要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设置有一回收晶体管,此回收晶体管的栅极是连接到另一条扫描电极上,最好是与目前此条扫描电极相邻并且在扫描顺序较早的扫描电极。此回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则是连接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内显示电极之间。即,当扫描到此另一条扫描电极时,其上所传送的扫描信号则会打开回收晶体管,使得显示电极内的耦合电荷再行分配。
由于原本视频信号的极性不同,因此在回收再分配之后,第一显示单元和第二显示单元内的显示电极上电压一般会非常接近于公用电极电压(VCOM)。藉此,达到降低电力消耗的目的。另外,每个显示单元内的显示电极也可以通过两个回收晶体管与其左右两侧的显示单元内显示电极耦接,藉以达到电荷重分配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数据电极与一第二数据电极(Dn,Dn+1);第一扫描电极与第二扫描电极(Gm,Gm-1);一第一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一显示电极和一第一显示开关,该第一显示开关耦接于该第一扫描电极,且响应该第一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一数据电极;一第二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二显示电极和一第二显示开关,该第二显示开关耦接于该第一扫描电极,且响应该第一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数据电极;以及一第一回收开关,该第一回收开关耦接于该第二扫描电极,且响应该第二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首先扫描驱动器会依序对各扫描电极送出一扫描信号,用以开启对应的扫描电极上所有显示单元内的控制晶体管。
在此扫描信号期间,数据驱动器会对数据电极送出对应的视频信号,此视频信号则通过被开启的控制晶体管,传送到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同时,被传送的扫描信号另外用来控制一装置,此装置根据此扫描信号,可以用来耦接不同于目前扫描电极的另一扫描电极上相邻显示单元内的显示电极,藉此电荷可以进行再分配,并且降低数据驱动器送出视频信号至显示电极所需要的电力消耗。该控制方法基本上包括下列两步骤:(1)先对具有较早帧扫描顺序的前一列扫描电极(Gm-1)送出一第一扫描信号,用以开启回收开关,以重新分配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电荷;(2)再对具有较晚帧扫描顺序的扫描电极(Gm)送出第二扫描信号,用以开启该第一显示开关与该第二显示开关,使该第一数据电极与一第二数据电极上的第一视频信号与第二视频信号,能分别传送至该第一显示电极与该第二显示电极上。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表示公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2表示正极性视频信号和负极性视频信号相对于公用电极电压VCOM的关系示意图。
图3A~3D分别表示在帧反转型态、列反转型态、行反转型态以及交错反转型态中,对不同显示单元所送出的视频信号极性的示意图。
图4表示公知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5表示在图4中扫描电极Gm-1、Gm以及显示电极P1、P2上电压变化的时序图。
图6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7表示在图6中扫描电极Gm-1、Gm以及显示电极P1、P2上电压变化的时序图。
图8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主要是利用原本即存在的扫描信号来启动电荷回收和重分配的动作,并且是处理每个显示单元中显示电极上的电荷,藉以降低实际耦合视频信号所需要的功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各实施例。
图6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公知技术的图4相似。在图6中包括了纵向的数据电极Dn-1、Dn、Dn+1以及横向的扫描电极Gm-1和Gm。其中每一组数据电极(Dn、Dn+1)和扫描电极(Gm-1、Gm)用以控制一个显示电极。在以下说明的范例是针对扫描电极Gm上的两个相邻显示单元,其分别包含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FT1、TFT2以及显示电极P1、P2,而其他如存储电容、公用电极则未图示于图6中。
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主要特征是在相邻的两个显示单元之间设置一回收晶体管TFT3。此回收晶体管TFT3的栅极连接于前一扫描电极Gm-1,其源极与漏极则连接于此两个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P1、P2。回收晶体管TFT3的开启条件则是由扫描电极Gm-1上的扫描信号所决定,即,当扫描到由扫描电极Gm-1所控制的扫描线时,也就是在其上送出扫描脉冲,便会开启此回收晶体管TFT3,并且在显示电极P1、P2之间提供一条耦合路径。由于显示电极P1、P2在行反转型态或是交错反转型态中是分别耦合到正极性/负极性的视频信号,所以在将显示电极P1、P2的电荷回收及重新分配后,其两者的电压会接近于公用电极电压。因此,当扫描到由扫描电极Gm所控制的扫描线时,只需要将显示电极P1、P2从接近公用电极电压VCOM提升或下拉至正极性/负极性的视频信号电平,大幅降低所驱动此二显示电极P1、P2需要消耗的电力。
图7表示在图6中扫描电极Gm-1、Gm以及显示电极P1、P2上电压变化的时序图。在图7中,扫描电极Gm-1上的脉冲20、21分别表示某帧Fram(n)及其次一帧Frame(n+1)中的扫描信号,扫描电极Gm上的脉冲30、31则分别表示对应帧Frame(n),Frame(n+1)中的扫描信号。
在每个扫描信号(20、21、30、31)中,可以开启其连接的薄膜晶体管,让数据电极上的视频信号耦合到对应显示电极上。
如图7所示,在扫描帧Frame(n)的m-1列扫描线前,亦即扫描电极Gm-1上送出扫描信号20之前,时间t5之前,显示电极P1电容中所存储的视频信号为正极性,介于电压Vp1和Vp2之间,显示电极P2电容中所存储的视频信号为负极性,介于电压Vn1和Vn2之间。
当扫描帧Frame(n)的m-1列扫描线时,扫描电极Gm-1上送出扫描信号20进行扫描动作时,时间t5~t6,此一扫描信号20同样会开启回收晶体管TFT3。当回收晶体管TFT3开启后,便在显示电极P1、P2之间建立一耦合路径。
电荷重分配使得显示电极P1、P2上的电压趋近于公用电极电压VCOM。
接着,当扫描电极Gm上送出扫描信号30对m列扫描线进行扫描动作时,时间t7~t8,扫描信号30可以开启薄膜晶体管TFT1和TFT2,视频信号便通过数据电极Dn和Dn+1耦合到显示电极P1和P2,此时数据电极Dn上输入的视频信号为负极性,而数据电极Dn-1上输入的视频信号为正极性。
由于在前一扫描动作中显示电极P1和P2的电压已经接近于公用电极电压VCOM,所以无论耦合视频信号是正极性或是负极性,实际只需要从公用电极电压VCOM提升到正极性或下拉至负极性即可。如图所示,显示电极P1被下拉至负极性电压,介于电压Vn1和Vn2之间,而显示电极P2则被提升至正极性,介于电压Vp1和Vp2之间。
当下一帧Frame(n+1)再继续扫描到扫描电极Gm-1所对应的扫描线时。当送出扫描信号21时,时间t9~t10,同样地,回收晶体管TFT3便开启并且重分配在显示电极P1、P2上的电荷,使得显示电极P1、P2上的电压再度接近公用电极电压VCOM。接着当扫描电极Gm上送出扫描信号31进行扫描动作时,时间t11~t12,视频信号便通过数据电极Dn和Dn+1耦合到显示电极P1和P2,此时数据电极Dn上输入的视频信号为正极性,而数据电极Dn-1上输入的视频信号为负极性。因此显示电极P1和P2是从公用电极电压VCOM提升到正极性或下拉至负极性。后续的扫描动作亦重复上述的程序。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回收电荷再重分配的处理,是利用前一扫描线上的扫描信号加以启动,并且直接处理各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回收晶体管TFT3虽是以前一条扫描线,亦即由扫描电极Gm-1上所控制,上的扫描信号控制其开启/关闭状态,然而事实上是可以采用任何在扫描顺序上较早的扫描线来完成(Gm-2,Gm-3);惟若“电荷回收”与“扫描动作”两者相距时间太久时,容易影响画面显示品质,因此时间越短越好。而回收晶体管TFT3是可以设置于在任何扫描线上相邻的两个显示单元之间,由于在同一帧中这两个显示单元是接收到不同极性的视频信号,因此在电荷重分配后均可以使电压相当接近于公用电极电压VCOM。
在第一实施例中是以同一扫描线上每两个相邻的显示单元间设置回收晶体管,而在本实施例中,则是在同一扫描线上所有相邻的显示单元间设置回收晶体管。图8表示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显示电极P1分别连接到回收晶体管TFT4和TFT5,其中回收晶体管TFT4用来连接其左侧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未图示),回收晶体管TFT5则是用来连接其右侧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P2。另外,显示电极P2分别连接到回收晶体管TFT5和TFT6,其中回收晶体管TFT5则是用来连接其左侧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P1,回收晶体管TFT6则是用来连接其右侧显示单元的显示电极(未图示)。图中的回收晶体管TFT4、TFT5、TFT6的栅极均连接到扫描电极Gm-1。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当在扫描电极Gm-1上送出扫描信号时,回收晶体管TFT4、TFT5、TFT6均会被开启,这构成在扫描电极Gm上所有显示电极间的一条共同耦合路径,使得电荷进行重分配。在电荷进行重分配后,所有显示电极上的电压则大约落在公用电极电压VCOM附近。于是在扫描到扫描电极Gm时,这些显示电极便仅需要从公用电极电压VCOM提升到正极性,介于Vp1和Vp2之间或下拉至负极性,介于Vn1和Vn2之间,大幅降低所需消耗的电力。
本发明虽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
一第一数据电极;
一第二数据电极;
一第一扫描电极;
一第二扫描电极;
一第一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一显示电极和一第一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电极,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一数据电极;
一第二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二显示电极和一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电极,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所述第二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二数据电极;以及
至少一第一回收晶体管,所述第一回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于所述第二扫描电极,所述第一回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于所述第一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二显示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扫描电极相邻于所述第一扫描电极,并且在同一帧的扫描顺序上,早于所述第一扫描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
一第三数据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电极位于所述第三数据电极和所述第一数据电极之间;
一第三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三显示电极和一第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电极,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所述第三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三数据电极;以及
一第二回收晶体管,所述第二回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在所述第二扫描电极,所述第二回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在所述第三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二显示电极。
4.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多个数据电极、多个扫描电极以及对应于所述数据电极之一和所述扫描电极之一的至少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具有一晶体管和一显示电极,所述晶体管的栅极耦接在对应的所述扫描电极,其源极与漏极分别耦接在所述显示电极和所述数据电极,其包括下列步骤;
依序对所述扫描电极送出一扫描信号,用以开启送出所述扫描信号的所述扫描电极所对应的所述显示单元中的所述晶体管;
在所述扫描信号期间,对所述数据电极送出视频信号,所述视频信号通过被开启的所述晶体管,传送至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显示电极;以及
在所述扫描信号期间,传送所述扫描信号至一装置,所述装置根据所述扫描信号,用以耦接不同于送出所述扫描信号的所述扫描电极的另一扫描电极所对应的至少二相邻的所述显示单元中的所述显示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送出所述扫描信号的所述扫描电极是相邻于所述另一扫描电极,并且在同一帧的扫描顺序上,早于送出所述扫描信号的所述扫描电极。
6.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
一数据驱动器,用以产生第一视频信号和第二视频信号,所述第一视频信号和所述第二视频信号在一帧内具有相反的极性;
一扫描驱动器,用以产生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
一液晶显示面板,耦接在所述数据驱动器和所述扫描驱动器,其包括:
一第一数据电极,用以接收所述第一视频信号;
一第二数据电极,用以接收所述第二视频信号;
一第一扫描电极,用以接收所述第一扫描信号;
一第二扫描电极,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一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一显示电极和一第一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电极,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一数据电极,用以耦合所述第一视频信号至所述第一显示电极;
一第二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二显示电极和一第二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电极,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所述第二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二数据电极;用以耦合所述第二视频信号至所述第二显示电极;以及
至少一第一回收晶体管,所述第一回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在所述第二扫描电极,用以接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回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在所述第一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二显示电极,用以再分配所述第一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电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二扫描电极相邻于所述第一扫描电极,并且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在同一帧的扫描顺序上,早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数据驱动器产生一第三视频信号,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
一第三数据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电极位于所述第三数据电极和所述第一数据电极之间,用以接收所述第三视频信号;
一第三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三显示电极和一第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电极,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所述第三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三数据电极,用以耦合所述第三视频信号至所述第三显示电极;以及
一第二回收晶体管,所述第二回收晶体管的栅极耦接在所述第二扫描电极,所述第二回收晶体管的源极与漏极是分别耦接在所述第三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二显示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回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回收晶体管用以再分配所述第一显示电极、所述第二显示电极和所述第三显示电极上的电荷。
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
一第一数据电极;
一第二数据电极;
一第一扫描电极;
一第二扫描电极,该第二扫描电极具有早于该第一扫描电极的帧扫描顺序;
一第一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一显示电极和一第一显示开关,该第一显示开关响应该第一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一数据电极;
一第二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二显示电极和一第二显示开关,该第二显示开关响应该第一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数据电极;以及
一第一回收开关,设置于该第一显示单元与该第二显示单元间,该第一回收开关响应该第二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用以重新分配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电荷。
10.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含一第一数据电极与一第二数据电极,一第一扫描电极与一第二扫描电极,一第一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一显示电极和一第一显示开关,该第一显示开关耦接于该第一扫描电极,且响应该第一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一数据电极;一第二显示单元,具有一第二显示电极和一第二显示开关,该第二显示开关耦接在该第一扫描电极,且响应该第一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二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数据电极;以及一第一回收开关,该第一回收开关耦接于该第二扫描电极,且响应该第二扫描电极的信号,而选择性地导通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该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对该第二扫描电极送出一第一扫描信号,用以开启该第一回收开关,以重新分配该第一显示电极和该第二显示电极上的电荷;及
对该第一扫描电极送出一第二扫描信号,用以开启该第一显示开关与该第二显示开关,使该第一数据电极与一第二数据电极上的一第一视频信号与一第二视频信号,能分别传送至该第一显示电极与该第二显示电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126304 CN1125363C (zh) | 2000-08-28 | 2000-08-28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126304 CN1125363C (zh) | 2000-08-28 | 2000-08-28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40728A true CN1340728A (zh) | 2002-03-20 |
CN1125363C CN1125363C (zh) | 2003-10-22 |
Family
ID=4591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126304 Expired - Lifetime CN1125363C (zh) | 2000-08-28 | 2000-08-28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363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14596C (zh) * | 2005-12-02 | 2008-08-27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与驱动方法 |
US7928947B2 (en) | 2007-03-20 | 2011-04-19 | L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CN104062790A (zh) * | 2014-06-09 | 2014-09-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6125435A (zh) * | 2016-08-31 | 2016-11-1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
2000
- 2000-08-28 CN CN 00126304 patent/CN112536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14596C (zh) * | 2005-12-02 | 2008-08-27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与驱动方法 |
US7928947B2 (en) | 2007-03-20 | 2011-04-19 | L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CN104062790A (zh) * | 2014-06-09 | 2014-09-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WO2015188390A1 (zh) * | 2014-06-09 | 2015-12-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6125435A (zh) * | 2016-08-31 | 2016-11-16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WO2018040163A1 (zh) * | 2016-08-31 | 2018-03-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63C (zh) | 2003-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631271B1 (en) | Active matrix display using storage capacitors | |
JP2955851B2 (ja) | Tft−lcd駆動回路 | |
CN1116665C (zh) | 将亮度信号施加于像素上的显示装置 | |
US7079103B2 (en) | Scan-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scan-driving method | |
US5436747A (en) | Reduced flick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795487A (zh) | 具有帧缓冲器和省电程序的显示器系统 | |
US2002002448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in dot inversion | |
JPH06313876A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 |
CN1404306A (zh) | 有源矩阵型电-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
CN134645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EP0759605A1 (en) | Improvements in the connections of data drivers in an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892782A (zh) | 可移动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CN1924651A (zh) | 用于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 |
CN1904706A (zh) | 显示装置 | |
CN87107131A (zh) | 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 |
JP3063670B2 (ja) | 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 |
KR100877456B1 (ko) | 표시 구동 방법, 표시 소자, 및 표시 장치 | |
US7463232B2 (en) | Thin film transistor LCD structur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7761B (zh) | 显示设备 | |
US8144098B2 (en) | Dot-matrix display refresh charging/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 |
JPH0980386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973315A (zh) | 利用极性反转图案驱动液晶显示器 | |
CN1340728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
JP305287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5128101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2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