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3270C -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13270C CN1313270C CNB2004100584108A CN200410058410A CN1313270C CN 1313270 C CN1313270 C CN 1313270C CN B2004100584108 A CNB2004100584108 A CN B2004100584108A CN 200410058410 A CN200410058410 A CN 200410058410A CN 1313270 C CN1313270 C CN 131327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ontainer
- print cartridge
- liquid
- container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685 targe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0237509 Patinopecten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5000020637 scallop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18 DNA micro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39 cover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100)具有:可平移部件(102),在与插入容器安装部分(101)的液体容器连接的同时,与将供液针(106)插入到液体容器的供液口时的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连动,从而在与直线前进动作平行的方向上平移;装置侧固定结构,用于可解除地限制安装状态下的液体容器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具有制动销(112),该制动销被形成于液体容器上的容器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限制;装置侧定位结构(103a、103b、104a、104b),设置在可平移部件(102)上,与在液体容器上形成的容器侧定位结构协同动作,相对于可平移部件(102)将液体容器定位在规定位置上。从而可以在高定位精度下将液体容器连接在配置于容器安装部分的可平移部件上的液体喷射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容器安装部分(液体容器座)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容器安装部分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内部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代表例子,有具有用于图像记录的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作为其他的液体喷射装置,例如可例举有:具有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镜的色料喷头的装置;具有用于有机EL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的电极材料(导电胶)喷头的装置;具有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喷头的装置;具有作为精密吸液管的试样喷头的装置。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代表例子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由于在印刷时的噪音相对较小,并且能够以高密度形成小点,因此近来使用于包括彩色印刷在内的许多印刷中。
作为相对于以喷墨式记录装置为代表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供应方式,有从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的方式。进而,在基于此液体容器的液体供应方式中,为了使客户能在液体容器中的液体被消耗后的时刻简单地更换液体容器,通常将液体容器做成相对于液体喷射装置可装卸的盒。
一般来说,喷墨式记录装置具有托架,所述托架载有喷出墨滴的记录头,沿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往复运动;从墨盒向记录头的墨水供应方式有:在托架上安装有墨盒,从与记录头一起进行往复运动的墨盒向记录头供应墨水。此外,其他的方式有:在将墨盒安装至装置主体的壳体等的同时,通过由柔性管等形成的墨水流路从墨盒向记录头供应墨水。
在上述任一个墨水供应方式中,都要求能够将墨盒容易且可靠地安装并固定在装置主体的规定位置上,另外,还要求在更换墨盒时可以将墨盒容易且可靠地从装置主体上拆下。
因此,在以往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及墨盒中,作为用于将墨盒可靠地固定在装置主体的规定位置上的机构,例如采用了如下机构,即,在将墨盒插入到装置主体的墨盒座等中之后,操作啮合杆,通过啮合杆压住墨盒来进行固定。
但是,在这种盒固定机构中,将墨盒向墨盒座等的插入步骤和操作啮合杆的插入之后的固定步骤是分别独立的步骤,将墨盒向装置主体的安装操作很繁琐。此外,在所述以往的盒固定机构中,拆卸墨盒时也需要两个步骤。
此外,也考虑到在安装时墨盒的固定可与插入步骤同时完成的机构,但在该情况下,在拆卸墨盒时需要解除固定的步骤,该固定解除步骤以与随后进行的墨盒拔出动作完全不同的动作来进行。因此,墨盒的拆卸操作很繁琐。
因此,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下结构:在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设置滑动器部件(可平行移动的部件),在安装墨盒时,在墨盒与滑动器部件连接的同时,使装置侧固定结构与盒侧固定结构协同动作,可解除地限制墨盒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
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中提出的墨盒及安装有此墨盒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墨盒相对于滑动器部件的定位精度很重要。
此外,在以往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及墨盒中,如WO99/59823所述有如下结构:在墨盒上设置包含存储墨水的种类、余量等信息的存储元件(IC)的存储装置,同时,在装置本体的盒安装部分上设置与存储装置侧电极相连接的装置主体侧接点。
并且,当将具有所述存储装置的墨盒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时,在向装置主体安装墨盒时存储装置侧电极与装置主体侧接点需要可靠地进行连接,并需要可靠地维持此连接状态。即,需要将装置主体侧接点与存储装置侧电极之间的偏移控制在可导通的范围内。例如,也可考虑通过增大存储装置侧电极的尺寸而增大相对于装置主体侧接点的偏移的许可范围,但存在随着存储装置侧电极的大型化而使得墨盒自身也变大的问题。
与上述带有存储装置的墨盒的连接相关的问题,对于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中提出的墨盒及安装有此墨盒的喷墨式记录装置来说也很重要。
此外,一般来说,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中设置有供墨针,该供墨针在安装墨盒时被插入到墨盒的供墨口中,但在墨盒的装卸时会有墨水从该供墨针泄漏的情况。从供墨针泄漏并扩散到装置中的墨水,可能会污染损坏记录纸或者使布线短路。
作为用于应对此墨水泄漏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5-4349号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将用于吸收在装卸墨盒时从供墨针泄漏的墨水的吸收件设置在墨盒的内部。
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70663号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被插入到装置中的墨盒压迫而旋转的部件上设置墨水吸收件,在墨盒安装着的时候墨水吸收件通过旋转动作移动到退让位置,并在墨盒未安装的状态下,通过吸收件吸收从供墨针泄漏的墨水。
但是,在将吸收件设置在墨盒内部的上述结构中,存在在墨盒未安装的状态下无法吸收附着在供墨针上的墨水或从供墨针泄漏的墨水的问题。
并且,在配有被插入的墨盒压迫而旋转,并移动到退让位置的吸收件的上述结构中,需要用于使墨水吸收件旋转的旋转机构,从而使得装置构造复杂化,同时,需要用于确保墨水吸收件的旋转动作空间的较大的专用空间,由此使得装置大型化。
此外,由于通过旋转动作而使得吸收件退让的关系,无法采用如下结构,即,例如在墨水吸收件上形成圆形开口并将供墨针插入其中,从全方位包围并保护供墨针。
进而,在此墨水吸收件的旋转机构中,在供墨针从墨盒的供墨口中完全拔出的时刻,墨水吸收件还没有到达供墨针的墨水流通孔附近,从而可能漏接些许从墨水流通孔中泄漏的墨水。
此外,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中提出的墨盒及安装有此墨盒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也需要在墨盒装卸时吸收从供墨针泄漏的墨水,而且,需要在墨盒未安装的状态下吸收从供墨针泄漏的墨水。
此外,在以往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及墨盒中,如WO99/59823所述有如下结构:在墨盒中设置包含存储墨的种类、余量等信息的存储元件(IC)的存储装置,并在装置本体的盒安装部分上设置与存储装置侧电极相连接的装置主体侧接点。
在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中提出的墨盒及安装有此墨盒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也展示了如下结构:在滑动器部件上设置记录装置侧接点,并使墨盒的存储装置的电极连接在该记录装置侧接点上。
并且,在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中提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需要用于连接设置在滑动器部件上的记录装置侧接点和包含控制部分的装置主体的电缆,但在滑动器部件的进退动作时,电缆可能被从滑动器部件一侧的连接器中拔出。
因此,需要用于防止所述电缆拔出的止拔结构,但在记录装置内部有限的空间(厚度方向及进深方向)内形成电缆的止拔结构在设计上比较困难。此外,还考虑使用带有止拔功能的电缆插入部件,但在滑动器部件的周围很难确保用于电缆安装作业的足够空间。
进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中提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有必要在滑动器部件进退动作时使位移的电缆不会刮到周围的部件。
此外,在所述日本专利申请号2003-290713中提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通过将构成装置侧固定结构的旋转杆部件的制动销限定在盒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的制动部分上,从而将墨盒固定在规定位置上。
并且,盒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被形成为其深度沿长度方向(延伸方向)发生变化,通过制动销的顶端部分滑过导向槽的底面,旋转杆部件顶端一侧的部分由于其弹性而沿旋转轴心方向发生位移。特别是,当解除安装状态下的墨盒的固定并将其取出时,旋转杆部件的顶端一侧的部分在旋转轴心方向中离开墨盒的方向上产生最大位移。
为此,有必要在旋转杆部件的周围确保空间(位移许可空间)用于许可向旋转杆部件顶端一侧的部分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位移,但存在如下需求,即希望在不使喷墨式记录装置尺寸(例如厚度)增大的情况下确保位移许可空间。
此外,如果出现用户错误地要强制拔出安装状态下的墨盒的情况,或向墨盒等施加很大的冲击的情况,则最好在墨盒的安装状态中,通过限制旋转杆部件的顶端一侧的部分在旋转轴心方向(详细来说是从墨盒离开的方向)上的位移,防止错误地解除安装状态下墨盒的固定。另一方面,在墨盒的插入时以及取出时,有必要确保旋转杆部件的平滑的旋转动作以及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平滑的位移动作。
进而,如果出现用户强行拔出安装状态下的墨盒的情况,最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防止旋转杆部件的制动销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可以在高定位精度下将液体容器连接到被配置在容器安装部分上的可平移部件上。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可以将液体容器的存储装置的电极可靠地连接到装置主体一侧的接点上。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不会带来装置结构的复杂化及装置的大型化,可以防止在液体容器装卸时泄漏的液体以及液体容器在非安装状态下泄漏的液体的扩散。
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关于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可自由装卸地安装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容器形成有将装置侧固定结构的制动销插入其中的导向槽,所述液体喷射装置防止了在液体容器装卸时泄漏的液体和液体容器在非安装状态下泄漏的液体的扩散。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座及具有该液体容器座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容器座可以在有限的小空间内构成用于防止连接在可平移部件一侧的连接器被拔出。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座及具有该液体容器座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容器座可以防止在可平移部件进退动作时位移的电缆刮到周围部件。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座及具有该液体容器座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容器座可以在不带来液体喷射装置尺寸增大的情况下确保旋转杆部件的平滑动作。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座及具有该液体容器座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容器座可以防止错误地解除安装状态下的液体容器的固定。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座及具有该液体容器座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容器座即使在用户强行拔出安装状态下的液体容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旋转杆部件的制动销受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容器安装部分,所述容器安装部分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内部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供液针,在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时,插入到所述液体容器上形成的供液口中;可平移部件,与插入到所述容器安装部分的所述液体容器相连接,同时,与将所述供液针插入到供液口时的所述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连动,从而在与所述直线前进动作平行的方向上平移;装置侧固定结构,用于可解除地限制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具有制动销,该制动销被形成于所述液体容器上的容器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所限制;装置侧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与在所述液体容器上形成的容器侧定位结构协同动作,相对于所述可平移部件将所述液体容器定位在规定位置上。
此外,最好将与存储装置的电极相连接的装置侧接点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所述装置侧接点,其中所述存储装置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上,用于存储与容器内部液体相关的信息。
此外,最好将所述装置侧接点配置在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的附近。
此外,最好偏置所述制动销,使得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存储装置的电极被压向所述装置侧接点的方向。
此外,最好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具有可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突起部分,其中所述定位孔构成所述容器侧定位结构。
此外,最好配置所述定位孔及所述容器侧定位结构,使得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的所述定位突起部分和所述容器侧定位结构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合。
此外,最好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包括在其插入方向上定位所述液体容器的装置侧定位面,所述装置侧定位面与在所述容器侧定位结构上形成的容器侧定位面相接触。
此外,最好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是喷墨式记录装置,所述液体容器是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喷墨式记录装置上的墨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容器安装部分,所述容器安装部分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内部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供液针,在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时,插入到所述液体容器上形成的供液口中;可平移部件,在与插入所述容器安装部分的所述液体容器连接的同时,与将所述供液针插入到供液口时的所述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连动,从而在与所述直线前进动作平行的方向上平移;并且,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设置有:装置侧定位结构,相对于所述可平移部件将所述液体容器定位在规定位置上;装置侧接点,与存储装置的电极相连,其中该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上,用于存储与容器内部液体相关的信息。
此外,最好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是喷墨式记录装置,所述液体容器是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喷墨式记录装置上的墨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容器安装部分,所述容器安装部分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内部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供液针,在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时,插入到所述液体容器上形成的供液口中;可平移部件,在与插入所述容器安装部分的所述液体容器连接的同时,与将所述供液针插入到供液口时的所述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连动,从而在与所述直线前进动作平行的方向上平移;液体吸收件,为吸收从所述供液针泄漏的液体而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在所述液体容器未安装时配置在所述供液针的液体流通孔的附近,并在所述液体容器安装时与所述可平移部件一体地平移而从液体流通孔的附近位置开始位移。
此外,最好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形成有可插入所述供液针的开口,将所述液体吸收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内部。
此外,最好所述液体吸收件在所述液体容器未安装时在所述液体流通孔附近将所述供液针的四周包围住。
此外,最好所述液体吸收件由筒状的吸收材料制成。
此外,最好还包括偏置机构,所述偏置机构将所述可平移部件向与所述液体容器安装时的所述直线前进动作相对的方向偏置,所述可平移部件具有与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啮合的啮合部分。
此外,最好所述啮合部分构成装置侧定位结构,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与形成于所述液体容器的插入方向的前表面上的容器侧定位结构协同动作,将所述液体容器定位在规定的安装位置上。
此外,最好还包括装置侧固定结构,所述装置侧固定结构用于可解除地限制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具有由形成于所述液体容器上的容器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限制的制动销。
此外,最好在所述液体容器上设置存储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与容器内部储存的液体相关的信息,并且,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设置与所述存储装置的电极相连的装置侧接点。
此外,最好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是喷墨式记录装置,所述液体容器是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喷墨式记录装置上的墨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座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内部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平移部件,与插入所述液体容器座的所述液体容器相连接,同时,与将所述供液针插入到所述液体容器的供液口时的所述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连动,从而在与所述直线前进动作平行的方向上平移;装置侧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与在所述液体容器上形成的容器侧定位结构协同动作,相对于所述可平移部件将所述液体容器定位在规定位置上;装置侧接点,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与存储装置的电极相连接,其中该存储装置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上,用于存储与容器内部液体相关的信息;电缆,具有电连接在所述装置侧接点上的导电端部;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与所述电缆的所述导电端部相连接;电缆固定部分,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固定所述电缆的所述导电端部以外的部分。
此外,最好所述电缆固定部分在与所述可平移部件分别形成以后再安装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
此外,最好所述电缆固定部分是具有所述装置侧接点的接点用的基板的延长部分。
此外,最好所述电缆固定部分沿着使所述供液针插入所述供液口时的所述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的方向延伸。
此外,最好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缆固定部分通过双面胶带固定。
此外,最好通过在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缆固定部分的重合部分上嵌套上环形部件从而使所述电缆与所述电缆固定部分相互固定。
此外,最好还包括装置侧固定结构,所述装置侧固定结构用于可解除地限制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具有被形成于所述液体容器上的容器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限制的制动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任一个液体容器座和液体喷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头喷射从安装在所述液体容器座上的液体容器供应的液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座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内部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偏置装置,向所述液体容器施加与其安装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偏置力;装置侧固定结构,用于可解除地限制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具有带有制动销的旋转杆部件,其中所述制动销被形成于所述液体容器上的容器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所限制;支撑部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杆部件;并且,所述旋转杆部件构成使得:在解除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的固定并将其取出时,通过所述制动销沿着所述制动销的移动方向滑过槽深渐渐变浅的所述导向槽的底面,使得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其旋转轴心方向中向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位移;而且,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形成有杆退让空间,使得在所述旋转轴心方向中向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位移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没入其中。
此外,最好所述支撑部件具有限制部分,所述限制部分在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的情况下,与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接触,限制在所述旋转轴心方向中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上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移。
此外,最好所述限制部分在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的情况下,比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所述制动销的形成部分更接近或者接触于旋转轴心一侧的部分。
此外,最好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形成有紧急时刻退让空间,所述紧急时刻退让空间在处于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被强行拔出的情况下,使得在所述旋转轴心方向中向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位移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所述制动销的形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没入其中。
此外,最好所述杆退让空间具有:退让孔,其形成在如下区域内,所述区域为当解除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的固定并将其取出时,与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所述制动销的形成部分相对应的区域;和退让凹入部分,与所述退让孔相连且在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旋转轴心一侧形成。
此外,最好还具有附加的孔,该附加的孔从所述退让孔开始沿着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液体容器座插入时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旋转方向连续形成。
此外,最好所述偏置装置具有可平移部件,所述可平移部件在与插入所述容器安装部分的所述液体容器连接的同时,与将所述供液针插入到供液口时的所述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连动,从而在与所述直线前进动作平行的方向上平移。
此外,最好具有装置侧定位结构,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与在所述液体容器上形成的容器侧定位结构协同动作,相对于所述可平移部件将所述液体容器定位在规定位置上。
此外,最好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具有定位突起部分,所述定位突起部分插入到构成所述容器侧定位结构的定位孔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上述任一个的液体容器座和液体喷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头喷射从安装在所述液体容器座上的液体容器供应的液体。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高定位精度下将液体容器连接在配置于容器安装部分的可平移部件上。
而且,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液体容器的存储装置的电极可靠地连接在装置主体一侧的接点上。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带来装置结构复杂化或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防止在液体容器装卸时泄漏的液体及在液体容器非安装状态下泄漏的液体的扩散。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限定的小空间内构成用于防止连接在可平移部件一侧的连接器上的电缆被拔出的结构。
进而,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在可平移部件的进退动作时位移的电缆刮到周围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带来液体喷射装置尺寸增大的情况下确保旋转杆部件的平滑动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安装状态下的液体容器的固定被错误解除。
进而,根据本发明,即使在用户强行拔出安装状态下的墨盒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旋转杆部件的制动销受损。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而作出的以下说明,将会更加明确本发明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
图1是表示在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上安装了墨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示意图,(a)是平面图、(b)是侧视图、(c)是后视图、(d)是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示意图,(a)是仰视图、(b)是侧视图;
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的立体图,(a)是从斜上方能看到后表面的方向上的视图、(b)是从斜下方能看到前表面的方向上的视图、(c)是从斜下方能看到后表面的方向上的视图、(d)是从斜上方能看到前表面的方向上的视图;
图5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除去其盖部件后的状态的示意图,(a)是容纳了墨水袋的状态的平面图、(b)是(a)的正视图、(c)是没有容纳墨水袋的状态的平面图、(d)是(c)的正视图;
图7是可看到装置内部地示出了在盒安装部分上安装了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可看到装置内部地示出了在盒安装部分上安装了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在未安装墨盒的状态下,可看到装置内部地示出了如图7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平面图;
图10在未安装墨盒的状态下,可看到装置内部地示出了如图8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滑动器部件的示意图,(a)是平面图、(b)是正视图、(c)是侧视图、(d)是立体图;
图12A及图12B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截面图,图12A是拆下墨盒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B是安装有墨盒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在取下了滑动器状态下,可看到装置内部地示出了如图7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平面图;
图14是在取下了滑动器状态下,可看到装置内部地示出了如图8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15A及图15B是放大示出了如图13及图14所示的盒安装部分的旋转杆部件的立体图,图15A是从斜上方的视图,图15B是从斜下方的视图;
图16A及图16B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的放大示意图,图16A是顶端部分的内表面的示意图,图16B是前表面的示意图;
图17A、图17B及图17C是用于说明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的导向槽的深度形状的图,在图17B及图17C中分别示出了沿着图17A所示的b-b线及c-c线剖视的各截面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进行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的装卸操作时导向槽内的制动销的动作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在进行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的装卸操作时制动销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的图;
图20A及图20B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滑动器部件以及与滑动器部件连接前的状态下的电缆的示意图,图20A是从斜前方看的立体图,图20B是从斜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21A及图21B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盒安装部分的滑动器部件以及与滑动器部件连接着的状态下的电缆的示意图,图21A是从斜前方看的立体图,图21B是从斜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22A及图22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滑动器部件以及与滑动器部件连接着的状态下的电缆的示意图,图22A是从斜前方看的立体图,图22B是从斜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在取下滑动器部件、旋转杆部件、供墨针等的状态下的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的多个盒安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多个盒安装部分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5(a)、(b)、(c)是分别表示墨盒在盒安装部分上的固定状态、墨盒从盒安装部分解脱时的状态以及将墨盒固定在盒安装部分上之前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6是用于说明与图25(a)、(b)、(c)相对应的旋转杆部件108的位置的平面图;
图27(a)是表示墨盒固定时的状态的沿着图25(a)中的I-I线的截面图,(b)是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的位置一同示出的底视图,(c)是表示墨盒解脱后的状态的沿着图25中的II-II线的截面图,(d)是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的位置一同示出的底视图;
图28(a)是表示墨盒在解脱过程中的状态的在制动销的位置上的纵截面图,(b)是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的位置一同示出的底视图,(c)是表示墨盒固定前的状态的沿着图25中的III-III线的截面图,(d)是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一同示出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盒安装部分(液体容器座)101上安装了墨盒1的状态的立体图。在此例中,六个盒安装部分101设置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上,各个盒安装部分101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前表面开口。此外,六个盒安装部分101并列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六个墨盒1并列平行设置。从墨盒1供应的墨水从图中未示出的喷墨式记录头(液体喷头)200向记录纸等被处理物以滴状喷出。
图2至图4是墨盒1外观形状的示意图,墨盒1具有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容器主体2,此容器主体2的前表面形成有输送向喷墨式记录装置100供应的墨水的供墨口3。
此外,在容器主体2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加压流体导入口4,将加压流体导入容器主体2的内部,其中该加压流体用于加压容器主体2内部的墨水并将其从供墨口3输出。
此外,在容器主体2的前表面上形成有一对定位孔5a、5b,在所述定位孔5a、5b中可插入设置在盒安装部分101上的一对定位突起部分。在一对定位孔5a、5b的周围形成有盒侧定位面24a、24b,所述定位面24a、24b与盒安装部分101的装置侧定位面接触从而进行墨盒1在插入方向上的定位。一对定位孔5a、5b以及一对盒侧定位面24a、24b构成盒侧定位结构。
此外,在包括前表面的容器主体2的一个角部上,即在相对供墨口3与盒固定结构7相反侧的角部上设置有误装防止结构6。当要将墨盒1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上时,为了在规定的位置上正确安装规定墨水种类的墨盒1,此误装防止结构6被赋予了除正确墨水种类的墨盒以外无法安装的形状。
此外,在容器主体2的下表面(底面)上,在与容器主体2的前表面邻接,与设置有误装防止结构6的角部相反侧的角部上设置有盒侧固定结构(容器侧固定结构)7。此盒侧固定结构7在墨盒1安装在容器安装部分101上的状态下,以可解除的方式制约墨盒1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本例中在容器主体2的下表面上设置盒侧固定结构7,但盒侧固定结构7的形成位置并不限于容器主体2的下表面,也可以配置在例如容器主体2的上表面。
此外,在接近盒侧固定结构7那侧的容器主体2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电路基板8b,所述电路基板8b上装有存储墨水种类、余量等信息的IC(半导体存储元件),在此电路基板8b的表面上配有电极(盒侧电极)8a,构成存储装置8,所述电极8a在与IC电连接的同时与记录装置主体的装置侧接点接触。存储装置8与盒侧固定结构7一同配置在容器主体2整体中的供墨口3附近的位置上。此外,本例中在电路基板8b上形成有电极8a,但也可以使存储元件和电极8a在FPC上形成并使两者配置在容器主体2的不同位置上。
图5是墨盒1的分解立体图,容器主体2由上面开口的壳体主体2A和密封此壳体主体2A的上面开口的盖部件2B组成。图6示出了从墨盒1除去了其盖部件2B的状态。
从图5及图6可知,在容器主体2的内部,容纳有墨水袋9,所述墨水袋9具有填充有墨水的柔性墨水容纳部分(为了说明,图中用虚线表示)。在此墨水袋9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内部的墨水输送到外部的口部分10。在此口部分10的内侧端部,将单向阀11配置在内部并安装有盖12。另一方面,在此口部分10的外侧端部,将被弹簧13偏置的弹簧座14配置在内部并安装有密封供应盖15。
在围住壳体主体2A的收纳墨水袋9的区域外围从而形成的焊接部分26上,薄膜25通过热焊固定其上,从而使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此密闭空间如下构成:从加压流体导入口4导入的加压流体(本实施方式中是加压空气)被密封而不会向外部泄漏,通过加压流体压迫墨水袋9的墨水容纳部分从而使得可以向外部供应墨水。进而,盖部件2B通过形成于盖部件2B上的啮合突起27被固定在壳体主体2A上,使其覆盖薄膜25,从而保护所述薄膜25并防止了加压时薄膜25的不必要的膨胀。
图7及图8示出了将墨盒1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盒安装部分101上的状态,在盒安装部分101上设置有与墨盒的前表面部分相连的滑动器部件(平移运动部件)102。此滑动器部件102被设置成可在墨盒1的插拔方向上滑动,通过弹射装置向与墨盒的插入方向X相反的方向(拔出方向Y)偏置。被弹射装置偏置的滑动器部件102与该弹射装置一同构成偏置装置,其向墨盒1施加与其安装时的插入方向X相反的拔出方向Y上的偏置力。
图9及图10示出了没有安装墨盒1的状态下的盒安装部分101。在滑动器部件102的与墨盒前表面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一对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在每个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的各个根部分上通过各个肩台部分设置有装置侧定位面104a、104b。一对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以及一对装置侧的定位面104a、104b通过滑动器部件102的盒连接面构成了装置侧定位结构。
并且,当将墨盒1连接在滑动器部件102上时,一对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插入墨盒1前表面的一对定位孔5a、5b中,一对盒侧定位面24a、24b与一对装置侧定位面104a、104b相接触。
在一对定位孔5a、5b、一对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一对盒侧定位面24a、24b、以及一对装置侧定位面104a、104b当中,一个定位孔5a、一个定位突起部分103a、一个盒侧定位面24a、以及一个装置侧定位面104a具有相对于滑动器部件102更正确地定位墨盒1的功能。特别是墨盒1插入方向上的定位通过盒侧定位面24a以及装置侧定位面104a得以正确地进行。
从图4(b)可知,用于正确定位的定位孔5a及盒侧定位面24a配置在包括电极8a的存储装置8的附近。如此,定位孔5a及盒侧定位面24a、以及盒侧固定结构7被配置在存储装置8的附近。
此外,配置定位孔5a及盒侧固定结构7,使得插入到定位孔5a内的定位突起部分103a和盒侧固定结构7在容器主体2的厚度方向上重合。
当将墨盒1安装在盒安装部分101上时,通过定位孔5a、定位突起部分103a、盒侧定位面24a、以及装置侧定位面104a,相对于滑动器部件102正确地定位墨盒1,并将装置侧固定结构107的制动销112插入并且维持在容器主体2的导向槽16的制动部分18中。
进而,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滑动器部件102的与墨盒前表面相对的面上,设置有连接在墨盒1的加压流体导入口4上的加压流体105。
此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滑动器部件102的前表面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接点用的突出部分114,所述接点用的突出部分114配置有连接在存储装置8的电极8a上的装置侧接点113。接点用的突出部分114配置在一对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以及一对装置侧定位面104a、104b中的一个定位突起部分103a以及一个装置侧定位面104a的那侧。并且,装置侧接点113与所述一个定位突起部分103a以及一个装置侧定位面104a接近配置。
此外,盒安装部分101上固定配置有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3中的供墨针106。
此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滑动器部件102的背面那侧连接着柔性电缆118的一端。此电缆118的另一端连接在含有控制部分的记录装置主体上。
图11(a)至图11(d)放大示出了滑动器部件102,从图11(b)、图11(d)可知,在滑动器部件102的前表面的中央部分上贯穿形成有开口115,此开口115的内部设置有由可吸收墨水的材料组成的墨水吸收件116。
墨水吸收件116在其中央部分贯穿形成有供墨针插孔117,其形成筒状,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3中的供墨针106被插入到此供墨针插孔117中。
如图12A所示,在墨盒未安装在盒安装部分101上的状态,即未压入滑动器部件102的状态下,供墨针106的顶端部分位于墨水吸收件116的内部。此外,供墨针106的顶端部分上形成有用于使墨水从供墨针106内部流出的墨水流通孔106a(参照图13)。
并且,如图12B所示,通过将墨盒1安装在盒安装部分101中并压入滑动器部件102,使得供墨针106的顶端部分从供墨针插孔117的前表面突出,从而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3中。
图13及图14示出了将滑动器部件102从盒安装部分101拆下后的状态。在盒安装部分1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供墨针106。如上所述,通过将墨盒1与滑动器部件102一同压入,使得供墨针106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3中。
此外,在盒安装部分101的内部设置有装置侧固定结构107,所述装置侧固定结构107与墨盒1的盒侧固定结构7协同动作,可解除地制约墨盒1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
装置侧固定结构107包括旋转杆部件108,此旋转杆部件108能够以其基端部分为中心旋转且被支撑板119支撑着,被弹簧部件109向一个旋转方向偏置(图13中的逆时针方向)。支撑板119构成盒安装部分101的结构部件的一部分。
如图15A及15B所示,旋转杆部件108包括:细长的杆主体110;大致呈圆柱形的销安装部分111,其设置在此杆主体110前端;制动销112,其设置在此销安装部分111的顶面上,为直径比销安装部分111小的近似圆柱形。
如图16A及16B,以及图17A、图17B及17C所示,盒侧固定结构7由插入有制动销112的矩形截面的导向槽16构成。在用于高精度定位的定位孔5a及盒侧定位面24a的附近的盒下表面角部形成有凹入部分17,此凹入部分17的底面上刻有导向槽16。导向槽16的底面与配置有存储装置8的容器主体2的侧面垂直。
并且,当进行盒安装部分101上的墨盒1的装卸操作时,装置侧固定结构107的旋转杆部件108的制动销112通过盒侧固定结构7被导向槽16引导。
导向槽16包括制动部分18,所述制动部分18在墨盒1安装在盒安装部分101上的状态下与制动销112啮合,制约墨盒1向拔出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导向槽16包括:入口侧导向部分19,在墨盒1插入到盒安装部分101上时引导制动销112;中间导向部分20,当插入到盒安装部分101中的墨盒1向拔出方向反压时将制动销112导向制动部分18;出口侧导向部分21,将通过将墨盒1向插入方向压入从而从制动部分18脱离的制动销112向导向槽16的出口引导。
导向槽16的入口侧导向部分19的主要部分(直线部分)延伸设置成相对于墨盒1的插入/拔出方向呈约30°~约50°。此外,入口侧导向部分19的终端部分通过突起形的壁部分19d被赋予了弯曲形状。
此外,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上形成有入口部分倾斜面22。此入口部分倾斜面22发生倾斜,使得槽的深度沿着制动销112的移动方向而渐渐变浅,其中所述制动销112伴随着墨盒1向盒安装部分101的插入动作而发生相对移动。
入口部分倾斜面22的宽度设定为比包括制动部分18在内约以同一宽度形成的导向槽16的主要部分的槽宽大。此外,入口部分倾斜面22的宽度设定为比安装有制动销112的销安装部分111的直径还要大。另一方面,导向槽16的主要部分的槽宽也设定为比销安装部分111的直径小。
进而,在入口部分倾斜面22与制动部分18之间的入口侧导向部分19上形成有深槽形成用的倾斜面19a,所述深槽形成用的倾斜面19a发生倾斜,使得导向槽16沿着制动销112的移动方向变深,其中所述制动销112伴随墨盒1向盒安装部分101的插入动作而相对移动。在该深槽形成用的倾斜面19a与入口部分倾斜面22之间形成有平坦部分19b。此外,紧接着深槽形成用的倾斜面19a形成有平坦部分19c。
通过入口部分倾斜面22形成的最浅部分的导向槽16的深度,即平坦部分19b部分的深度比制动销112的长度小。此外,通过深槽形成用的倾斜面19a而形成的最深部分的导向槽16的深度,即平坦部分19c的深度比制动销112的长度大。
进而,导向槽16的中间导向部分20包括暂时停止用的侧壁部分20a,所述暂时停止用的侧壁部分20a在墨盒相对盒安装部分101充分插入的时刻,使向制动部分18方向上移动的制动销112在制动部分18的前方暂时停止。
此外,导向槽16的制动部分18包括用于最终停止的侧壁部分18a,所述用于最终停止的侧壁部分18a在已充分插入盒安装部分101的墨盒1被向拔出方向反压时,使从暂时停止用的侧壁部分20a解脱并向制动部分18移动的制动销112在规定的制动位置上受阻停止。
此外,在出口侧导向部分21的始端部分形成有弯曲侧壁部分21a,与该弯曲侧壁部分21a相接地形成有直线形的倾斜面21b,进而与其相接地形成直线上的平坦部分21c。
此外,导向槽16的出口部分16b连接在入口部分16a上,由此导向槽16作为整体成为回路。在入口部分16a与出口部分16b的连接部分上,出口部分16b的槽深比入口部分16a的槽深浅,由此在连接部分上形成错层23(图17B)。此错层23防止制动销112在墨盒1插入到盒安装部分101时进入平坦部分21c。
接着,参照图18及图19,对墨盒1的装卸操作时制动销112在导向槽16内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图18中的箭头Z表示基于弹簧部件109的旋转杆部件108的偏置方向。此外,图19示出了在进行墨盒1的装卸操作时制动销112的旋转轴心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变化,图19中的符号A~J所表示的制动销112的位置与图18中的符号A~J所表示的制动销112的位置相对应。
首先,在盒安装部分101上插入墨盒1,将墨盒1连接在滑动器部件102上后,如果抵抗滑动器部件102的偏置力而将墨盒1在插入方向X上进一步压入,则旋转杆部件108的制动销112插入到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中(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A)。
由于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上形成有入口部分倾斜面22,因此制动销112一边在该入口部分倾斜面22上滑动,一边向与槽深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由此,旋转杆部件108或支撑旋转杆部件108的部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产生将制动销112向导向槽16底面方向偏置的力。
另外,在制动销112的顶端初次接触入口部分倾斜面22的时刻,销安装部分111的顶面位于比导向槽16的边缘部分的水平更向下的位置上,当制动销112在入口部分倾斜面22上移动的过程中,槽深发生变化而使得销安装部分111的顶面超过导向槽16的边缘部分的水平。
并且,在制动销112通过入口部分倾斜面22进入平坦部分19b的时刻(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B),只有制动销112处于插入到导向槽16内的状态,而销安装部分111位于导向槽16的外侧。这是因为在平坦部分19b部分上的导向槽16的深度设定为比制动销112的长度还小的缘故。
通过如上所述在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设置入口部分倾斜面22,可以防止当将制动销112插入到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内时,制动销112刮到墨盒1的前表面,进而可以平滑且可靠地进行制动销112向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的插入。
此外,由于在形成入口部分倾斜面22的同时将与此相接的平坦部分19b部分的槽深设定为比制动销112的长度还小,因而即使如本例所述将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的宽度设得较大而将与其相接的槽的宽度设得较窄的情况下,销安装部分111也不会夹在导向槽16的狭窄部分中。并且,通过将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的宽度设得较大,可以将制动销112可靠地插入到导向槽16内。
如果将墨盒1向插入方向X进一步压入,则制动销112通过平坦部19b,且一边在深槽形成用的倾斜面19a上滑动,一边向槽深方向位移(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C)。
并且,在制动销112通过深槽形成用的倾斜面19a而来到平坦部分19c位置上的时刻(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D),销安装部分111顶面的四周边缘部分与导向槽16啮合且被压向此边缘部分。这是因为当制动销112通过入口部分倾斜面22时,在旋转杆部件108上产生的弹性变形在此时刻也还有残留的缘故。通过如上所述使销安装部分111顶面的四周边缘部分与导向槽16啮合,可以防止旋转杆部件108与包括导向槽16的边缘部分在内的面(凹入部分17的底面)接触从而防止制动销112从导向槽16脱离。
此外,在制动销112来到平坦部分19c的位置的时刻(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D),制动销112的顶端部分处于从导向槽16的底面浮起的状态。这是由于平坦部分19c的槽深被设定为比制动销112的长度还大的缘故。
如果将墨盒1向插入方向X进一步压入,从而制动销112超过位于入口侧导向部分19的终端部分上的突起形的壁部分19d的顶端附近位置(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E),则制动销112通过弹簧部件109的偏置力向箭头Z方向移动。并且,制动销112撞到暂时停止用的侧壁部分20a而停止(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F),此时会产生滴答声。根据此滴答声,用户可以确认墨盒1已插入得足够深。
接着,如果由用户解除插入方向X上的墨盒1的压迫,则通过滑动器部件102的偏置力,墨盒1会向拔出方向上略微反压。由此,暂时停止用的侧壁部分20a上的制动销112的啮合被解除,通过弹簧部件109的偏置力,制动销112向箭头Z方向上移动。并且,制动销112撞到用于最终停止的侧壁部分18a,从而在制动位置(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G)上停止,此时产生滴答声。根据此滴答声,用户可以确认墨盒1已被固定在盒安装部分101上。
这里,导向槽16的制动部分18中的槽深与入口侧导向部分19的平坦部分19c一样被设定得比制动销112的长度大。此外,通过在制动销112通过入口部分倾斜面22时产生的旋转杆部件108等的弹性变形,使得制动销112被向导向槽16的底面方向偏置。
因此,由制动部分18固定在规定制动位置上的制动销112所处状态为:其全长进入导向槽16的内部,且销安装部分111的顶面的四周边缘部分与导向槽16的边缘部分啮合。由此,可以防止由于通过与导向槽16的侧壁啮合从而施加到制动销112(特别是其根部)上的力而使得制动销112发生蠕变。即,当制动销112浅卡在导向槽16中的状态时,加在制动销112根部的力通过所谓的杠杆原理而变大,但由于在本例中如上所述,制动销112以其全长卡在导向槽16内,因此可以防止制动销112的蠕变。
此外,通过将制动销112充分深地卡在导向槽16内,使得制动销112不会从导向槽16脱离。此外,此效果并不仅限于制动部分18,即使在制动销112在导向槽16内相对移动最多处,当销安装部分111的顶面的四周边缘部分滑过导向槽16的边缘部分时也会发挥效果。
此外,制动销112通过弹簧部件109而向墨盒1的一个侧面方向偏置,在该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存储装置8的电极8a。因此,弹簧部件109的偏置力通过制动销112及用于最终停止的侧壁部分18a作用,使得其在装置侧接点113(图9、图10)的方向上压迫存储装置8的电极8a,由此,可以良好地维持存储装置8的电极8a与装置侧接点113之间的连接状态。
下面,当将墨盒1从盒安装部分101取出时,由用户将墨盒1向插入方向X略微压入。如此,用于最终停止的侧壁部分18a上的制动销112的啮合被解除,制动销112通过弹簧部件109的偏置力向箭头Z方向移动。并且,制动销112撞到导向槽16的出口侧导向部分21的弯曲侧壁部分21a,从而暂时停止(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H),此时产生滴答声。根据此滴答声,用户可以确认墨盒1相对于盒安装部分101的固定已解除。
接下来,一旦解除了用户将墨盒向插入方向X上的压迫,从而墨盒1向拔出方向Y移动,则制动销112沿着出口侧导向部分21的直线上的倾斜面21b移动(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I)。此时,从倾斜面21b的中间开始制动销112的顶端接触倾斜面21b,向与槽深方向相反的方向位移。通过倾斜面21b之后的制动销112通过平坦部分21c(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J),并通过导向槽16的出口部分16b。
下面,对将墨盒1安装在盒安装部分101上时,墨盒1向供墨针106等连接的过程进行说明。
如果将墨盒1插入到盒安装部分101,首先在最初时,滑动器部件102的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插入到墨盒1的定位孔5a、5b中。此外,滑动器部件102的加压流体口105连接在墨盒1的加压流体导入口4上。进而,存储装置8的电极8a与装置侧接点113连接,从而两者导通。
在存储装置8的电极8a与装置侧接点113连接的时刻,供墨针106还没有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3中。因此,在此时刻从存储装置8读出数据,判断是否插入了正确的墨盒,从而当插入错误的墨盒1时,可以在供墨针106插入到该错误墨盒1的供墨口3之前更换成正确的墨盒。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错误的墨水流入装置主体的墨水流路中。此外,当错误插入的墨盒1的供墨口3被密封件等封住时,可以避免不必要地破坏该密封件等。
并且,在墨盒1连接在滑动器部件102上之后,通过抵抗滑动器部件102的偏置力而进一步将墨盒1向插入方向X压入,从而使供墨针106插入供墨口3。
下面,对在将墨盒1从盒安装部分101上取出时,墨盒1从供墨针106等离开的过程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将墨盒1向插入方向X上压入,从而解除基于盒侧固定结构7及装置侧固定结构107的墨盒1的固定,使得墨盒1可以向拔出方向Y移动。解除固定后的墨盒1最初与滑动器部件102一起向拔出方向Y移动,通过此移动,将供墨针106从墨盒1的供墨口3中拔出。
在如上所述将供墨针106从供墨口3中拔出的时刻,由于存储装置8的电极8a与装置侧接点113之间的连接得以维持,所以可以进行装置主体与存储装置8之间的数据收发。如此,即使在解除墨盒1的固定后,还可以进行装置主体与存储装置8之间的数据收发,从而可以防止数据的读取错误。
如果使墨盒1进一步向拔出方向Y移动,则滑动器部件102在规定的停止位置上无法移动。通过从这里使墨盒1进一步向拔出方向Y移动,在加压流体105从墨盒的加压流体导入口4分离的同时,将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从墨盒1的定位孔5a、5b拔出。此外,存储装置8的电极8a与装置侧接点113分离。
图20A及图20B放大示出了滑动器部件102,在滑动器部件102的前表面的中央部分上贯穿形成有开口115。在此开口115的内部设置有由可吸收墨水的材料形成的墨水吸收件116。
在墨水吸收件116中,在其中央部分上贯穿形成有供墨针插孔117,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3中的供墨针106被插入到此供墨针插孔117中。
设置在滑动器部件102前表面的一个端部上的接点用的突出部分114具有筒状部分119,且形成了装置侧接点113的接点用的基板120被插入到接点用的突出部分114的筒状部分119中。在接点用的基板120上形成有上下的一对切槽121,且在滑动器部件102上形成的上下的一对凸出部分122与接点用的基板120的切槽121配合。接点用的基板120在与滑动器部件102分开形成以后,被插入安装在滑动器部件102的筒状部分119上。
此外,在接点用的基板120后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器124,所述连接器124连接有电缆118的导电端部123。
进而,在接点用的基板120上一体地形成有向墨盒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基板延长部分(电缆固定部)12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1A及图21B所示,连接在连接器124上的电缆118,在其导电端部123以外的部分上通过预先粘在电缆118上的双面胶带126固定在基板延长部分125上。
下面,参照图22A及图22B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进行说明。
如图22A及图22B所示,在本变形例中,使用环形部件127作为用于将电缆118固定在基板延长部分125上的装置,所述环形部件127嵌套在电缆118与基板延长部分125的重合部分上。
在此结构中,在将电缆118的导电端部123连接在连接器124上之前,使电缆118穿过环形部件127;在将导电端部123连接在连接器124上之后,将环形部件127加压嵌套并固定在电缆118与基板延长部分125的重合部分中。
如图23及图24所示,在可旋转地支撑旋转杆部件108的支撑板119上,在对应旋转杆部件108旋转范围的部分上形成有扇形凹入部分120和与此连接形成的扇形孔121。相对旋转杆部件108的旋转轴心122来说,扇形孔121位于比扇形凹入部分120还要靠外的半径方向的外方。此外,相对旋转杆部件108的旋转轴心122来说,扇形孔121以比扇形凹入部分120还要大的角度范围形成。此外,扇形孔121在旋转方向上的一侧上,其扇形凹入部分120与边缘部分之间相互一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构成多个盒安装部分101的结构部件被一体地形成,从而构成盒安装部分组合体。
图25(a)、(b)、(c)分别示出了墨盒1在盒安装部分101上的固定状态、墨盒1被从盒安装部分101解脱时的状态以及将墨盒1固定在盒安装部分101上之前的状态。此外,图26(a)、(b)、(c)是用于说明分别与图25(a)、(b)、(c)相对应的旋转杆部件108的位置的图。
由图26(a)可知,在墨盒1安装在盒安装部分101上的状态(固定状态)下,旋转杆部件108位于与扇形凹入部分120的杆旋转方向内侧的边缘部分123(图24)相对的位置上。即,在此固定状态中,旋转杆部件108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位于扇形孔121的上方,其他的一部分位于支撑板119上。
并且,在墨盒1的固定状态中,位于支撑板119上的旋转杆部件108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与支撑板119接近或者接触。与旋转杆部件108接近或者接触部分的支撑板119构成位移限制部分124,所述位移限制部分124限制旋转杆部件108在旋转轴心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位移。此位移限制部分124比杆顶端部分125更接近或者接触于旋转轴心122一侧部分的旋转杆部件108,所述杆顶端部分125为旋转杆部件108的制动销112的形成部分。
此外,在墨盒1处于安装状态下时,上述扇形孔121的一部分位于与旋转杆部件108的杆顶端部分125相对应部分的支撑板119上,该部分的扇形孔121构成有紧急时刻退让空间126,用于在墨盒1被强行拔出时,使得旋转杆部件108的杆顶端部分125可以向下方位移。
此外,由图26(b)可知,当解除处于安装状态下的墨盒1的固定并将其取出时,旋转杆部件108位于扇形凹入部分120和与扇形孔121整体中的扇形凹入部分120相对应的部分127的上方。
并且,由扇形凹入部分120和与扇形孔121整体中的扇形凹入部分120相对应的部分127构成杆退让空间128,当取出墨盒1时,通过制动销112滑过深度渐渐变浅的导向槽16的底面,使得位移后的旋转杆部件108顶端一侧的部分没入其中。由于该杆退让空间128是通过在支撑板119上形成凹入部分及孔而构成的,所以没必要随着杆退让空间128的设置而增大盒安装部分101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进而,可以防止喷墨式记录装置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增大。
图27(a)是表示墨盒固定时的状态的沿图25(a)中的I-I线的截面图,图27(b)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112的位置一同示出,这些图与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G相对应。
图27(c)是表示墨盒解脱后的状态的沿图25(b)中的II-II线的截面图,图27(d)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112的位置一同示出。
图28(a)是表示墨盒1在解脱过程中的状态的、在制动销112的位置上的纵截面图,图28(b)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112的位置一同示出,这些图与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J相对应。
图28(c)是表示墨盒1固定前的状态的沿图25(c)中的III-III线的截面图,图28(d)将其底视图与制动销112一同示出,这些图与图18及图19中的位置F相对应。
从图19及图28(a)可知,滑过导向槽16底面的制动销112被压得最下的位置是墨盒1的解脱阶段结束的位置J。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解除安装状态下的墨盒1的固定并将其取出时,旋转杆部件108位于杆退让空间128的上方(图26(b)的状态),所述杆退让空间128由扇形凹入部分120和与扇形孔121整体中的扇形凹入部分120相对应的部分127构成。因此,在取出墨盒1时,压下的旋转杆部件108中,包含其杆顶端部分125的顶端一侧的部分没入到杆退让空间128的内部,从而可以平滑地进行墨盒1的拔出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墨盒1处于安装状态时,通过位移限制部分124限制旋转杆部件108在旋转轴心方向(上下方向)上的位移(图26(a)及图27(a)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向墨盒1上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旋转杆部件108也不会脱离导向槽16。
进而,由于在墨盒1的安装状态下与位移限制部分124接近或者接触的仅是旋转杆部件108在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因此当为解除固定状态而压入墨盒1时,可确保图8中的位置G上的制动销112平滑且可靠地向位置H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墨盒1的安装状态下,紧急时刻退让空间126位于杆顶端部分125的下方(图26(a)及图27(a)的状态)。因此,安装状态的墨盒1即使在非常规操作地被强行拔出的情况下,也由于通过旋转杆部件108的弹性而使得杆顶端部分125没入紧急时刻退让空间126内,从而可以防止制动销112的损伤。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由于将装置侧定位结构设置在滑动器部件102的盒连接面上,可以在高定位精度下相对滑动器部件102连接墨盒1,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由一对定位突起部分103a、103b及一对装置侧定位面104a、104b组成。
此外,由于接近实现更高精度定位功能的一个定位突起部分103a及一个装置侧定位面104a配置有装置侧接点113,因此能够可靠地连接墨盒1的存储装置8的电极8a和盒安装部分101的装置侧接点113。
此外,由于弹簧部件109的偏置力通过制动销112及用于最终停止的侧壁部分18a作用,将存储装置8的电极8a压向盒安装部分101的装置侧接点113的方向,因此,可以使存储装置8的电极8a相对于装置侧接点113的连接变得更加可靠。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由于在滑动器部件102的插入有供墨针106的部分上设置墨水吸收件116,在滑动器部件102处于盒未安装时的位置(初期位置)上时,将供墨针106的墨水流通孔106a的周围用筒状的墨水吸收件116包围,所以当将供墨针106插入到墨盒1的供墨口3时,以及在从供墨口3拔出供墨针106时,可以用墨水吸收件116来接住并吸收从供墨针106顶端部分的墨水流通孔106a泄漏的墨水,同时,即使在墨盒1的未安装状态(图12A)下,也可以用墨水吸收件116来接住并吸收从供墨针106顶端部分的墨水流通孔106a泄漏的墨水。此外,通过在滑动器部件102的与墨盒1相对的面上开放墨水吸收件116,从而可通过反复进行墨盒1向盒安装部分101的装卸来吸收附着、积蓄在供墨口3周围的墨水。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由于在进行墨盒1的插拔动作时墨水吸收件116的动作是平行移动,所以在拔出墨盒1时,在从墨盒1的供墨口3中完全拔出供墨针106的时刻,供墨针106的墨水流通孔106a的周围已经被墨水吸收件116包围。因此,可以在拔出墨盒1时通过墨水吸收件116可靠地接住并吸收从墨水流通孔106a泄漏的墨水。
此外,配置有墨水吸收件116的滑动器部件102是为了将墨盒1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100上而本来就必需的部件,并不是为确保墨水吸收件116的活动性而新设置的专用部件。由于如上所述并不需要用于确保墨水吸收件116活动性的专用部件,因此可以在不带来装置结构复杂化和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适宜地应对墨水泄漏的问题。
此外,由于墨水吸收件116配置在滑动器部件102的内部,因此可以在不必以其他方式确保用于配置墨水吸收件116的专用空间且不会带来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装入墨水吸收件116。
此外,本例中的墨盒1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安装到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盒安装部分101上。
特别是,在本例的墨盒1中,由于在导向槽16的入口部分16a上形成的入口部分倾斜面22的宽度可以取得很大,因此可以可靠地进行制动销112对导向槽16的插入。由于包含制动销112的旋转杆部件108被设计成在功能上可在与墨盒1的插拔方向X、Y正交的方向Z上摇动,因此在制动销112的初期位置(墨盒未安装状态下的位置)上有产生波动的可能性,但通过增大入口部分倾斜面22的宽度可以许可这样的波动。
此外,在本例中的墨盒1上,可以仅通过将墨盒1插入到盒安装部分101这一个动作(一个压入动作)来完成安装操作,另一方面,当从盒安装部分101取出墨盒1时,只要通过稍稍压入墨盒1这样的简单动作就可以解除墨盒1的固定状态。如此可以极容易地进行本例中的墨盒1的安装操作。
此外,在本例中的墨盒1上,由于在形成在盒表面的凹入部分17的底面上形成有导向槽16,因此在将制动销112插入到导向槽16的状态下,可以使旋转杆部件108从盒表面的突出量变小或者为零。因此,可以减小盒安装部分101的厚度,进而可以使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整体变薄。特别是,当装置形式为如图1所示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那样并列平行配置多个墨盒1时,由于装置整体的薄型化很重要,因此可减小盒安装部分101的厚度的本例中的墨盒1极为有效。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具有盒安装部分的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由于将电缆118的导电端部123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固定在滑动器部件102上的基板延长部分125进行固定,因此可以防止在滑动器部件102的进退动作时电缆118被从连接器124拔出。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固定电缆118的基板延长部分125与接点用的基板120一体地形成,并且,用双面胶带来进行电缆118与基板延长部分125之间的固定,因此,没必要确保用于电缆118的固定结构的大空间,此外,在将电缆118的导电端部123连接在连接器124上后,可以通过简单的作业将电缆118固定在基板延长部分125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固定电缆118的基板延长部分125沿墨盒1的插入方向延伸,因此通过基板延长部分125限制电缆118可位移的范围,由此,可以防止在滑动器部件102进退动作时发生位移的电缆118刮到周围的部件。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带来喷墨式记录装置100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并且不添加新部件的情况下确保旋转杆部件108的平滑动作;可以防止安装状态下的墨盒1的固定被错误解除;并且,即使用户强行拔出安装状态下的墨盒1,也可以防止旋转杆部件108的制动销112的损伤。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容器座,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内部储存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偏置装置,向所述液体容器施加与其安装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偏置力;
装置侧固定结构,用于可解除地限制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在拔出方向上的移动,具有带有制动销的旋转杆部件,其中所述制动销被形成于所述液体容器上的容器侧固定结构的导向槽所限制;和
支撑部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旋转杆部件;
其中,所述旋转杆部件构成使得:在解除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的固定并将其取出时,通过所述制动销沿着所述制动销的移动方向滑过槽深渐渐变浅的所述导向槽的底面,使得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其旋转轴心方向中向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位移,
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形成有杆退让空间,使得在所述旋转轴心方向中向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位移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没入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有限制部分,所述限制部分在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的情况下,与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接近或接触,限制在所述旋转轴心方向中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上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所述限制部分在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的情况下,比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所述制动销的形成部分更接近或者接触于旋转轴心一侧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形成有紧急时刻退让空间,当处于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被强行拔出的情况下,使得在所述旋转轴心方向中向离开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位移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所述制动销的形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没入所述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所述杆退让空间具有:退让孔,其形成在如下区域内,所述区域为当解除安装状态下的所述液体容器的固定并将其取出时,与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所述制动销的形成部分相对应的区域;和退让凹入部分,与所述退让孔相连且在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旋转轴心一侧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还具有附加的孔,所述附加的孔从所述退让孔开始沿着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液体容器座插入时的所述旋转杆部件的旋转方向连续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所述偏置装置具有可平移部件,所述可平移部件在与插入所述容器安装部分的所述液体容器连接的同时,与将所述供液针插入到供液口时的所述液体容器的直线前进动作连动,从而在与所述直线前进动作平行的方向上平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还具有装置侧定位结构,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可平移部件上,与在所述液体容器上形成的容器侧定位结构协同动作,相对于所述可平移部件将所述液体容器定位在规定位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其中,所述装置侧定位结构具有定位突起部分,所述定位突起部分插入到构成所述容器侧定位结构的定位孔内。
10.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座,和液体喷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头喷射从安装在所述液体容器座上的液体容器供应的液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0713/2003 | 2003-08-08 | ||
JP2003290728 | 2003-08-08 | ||
JP290728/2003 | 2003-08-08 | ||
JP2003290713A JP4432025B2 (ja) | 2003-08-08 | 2003-08-08 | 液体容器 |
JP2003306513A JP4359875B2 (ja) | 2003-08-29 | 2003-08-29 | 液体噴射装置 |
JP2003306151 | 2003-08-29 | ||
JP306151/2003 | 2003-08-29 | ||
JP306513/2003 | 2003-08-29 | ||
JP2004091413A JP4196347B2 (ja) | 2004-03-26 | 2004-03-26 | 液体容器ホルダ及び同ホルダ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
JP091413/2004 | 2004-03-26 | ||
JP2004106893A JP4129750B2 (ja) | 2004-03-31 | 2004-03-31 | 液体容器ホルダ及び同ホルダ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
JP106893/2004 | 2004-03-31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96137A Division CN101024342B (zh) | 2003-08-08 | 2004-08-06 |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9776A CN1579776A (zh) | 2005-02-16 |
CN1313270C true CN1313270C (zh) | 2007-05-02 |
Family
ID=335567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961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4342B (zh) | 2003-08-08 | 2004-08-06 |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
CNB20041005841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270C (zh) | 2003-08-08 | 2004-08-06 |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961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4342B (zh) | 2003-08-08 | 2004-08-06 |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50052511A1 (zh) |
EP (3) | EP1504907B1 (zh) |
KR (1) | KR100665423B1 (zh) |
CN (2) | CN101024342B (zh) |
AT (1) | ATE429336T1 (zh) |
DE (1) | DE602004020714D1 (zh) |
ES (1) | ES2325371T3 (zh) |
PL (1) | PL1504907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R049674A1 (es) | 2003-08-08 | 2006-08-30 | Seiko Epson Corp | Recipiente contenedor de liquido a suministrar a un aparato de consumo de dicho liquido |
US7806523B2 (en) * | 2003-08-08 | 2010-10-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tainer holder thereof |
RU2412058C1 (ru) | 2005-03-28 | 2011-02-20 |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Картридж с жидкостью,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грузки-выгрузки картриджа с жидкостью, печат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брасы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
JP4792870B2 (ja) * | 2005-08-15 | 2011-10-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277850B2 (ja) * | 2005-11-30 | 2009-06-1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
JP4770430B2 (ja) * | 2005-11-30 | 2011-09-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
JP4835128B2 (ja) * | 2005-11-30 | 2011-12-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
JP4857740B2 (ja) * | 2005-11-30 | 2012-0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フィルユニット |
JP4797748B2 (ja) * | 2006-03-30 | 2011-10-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4595870B2 (ja) * | 2006-03-31 | 2010-12-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保持部材 |
JP4946751B2 (ja) | 2006-11-06 | 2012-06-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容器ホルダ、液体消費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
ES2364291T3 (es) | 2006-11-06 | 2011-08-3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Depósito de líquido, soporte de depósito y dispositivo de consumo de líquido. |
US8141998B2 (en) * | 2006-11-06 | 2012-03-2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
USD647134S1 (en) | 2007-11-30 | 2011-10-18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Ink cartridge |
USD641400S1 (en) | 2007-11-30 | 2011-07-12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Ink cartridge |
US8192003B2 (en) * | 2007-12-28 | 2012-06-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
JP5304671B2 (ja) * | 2010-01-29 | 2013-10-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装着ユニット |
JP2012000858A (ja) * | 2010-06-17 | 2012-01-05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US8651643B2 (en) | 2010-10-22 | 2014-02-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cartridge |
KR101870852B1 (ko) | 2010-10-22 | 2018-06-27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유체 카트리지 |
US8651642B2 (en) | 2010-10-22 | 2014-02-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cartridge |
USD667492S1 (en) * | 2011-03-09 | 2012-09-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US9421781B2 (en) * | 2012-10-15 | 2016-08-2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Recording apparatus |
JP6136247B2 (ja) | 2012-12-25 | 2017-05-3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保持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US20160207322A1 (en) * | 2013-06-28 | 2016-07-2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luid cartridge |
JP6512774B2 (ja) | 2014-08-25 | 2019-05-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の保持部材、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プリンタ |
WO2017115581A1 (ja) | 2015-12-28 | 2017-07-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
CN111409365B (zh) | 2015-12-28 | 2021-05-1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
EP3912821A1 (en) | 2016-05-27 | 2021-11-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
CN108068464B (zh) * | 2016-11-16 | 2024-04-30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墨盒 |
JP2018161759A (ja) | 2017-03-24 | 2018-10-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
AU2018431744B2 (en) | 2018-07-13 | 2021-12-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USD918999S1 (en) * | 2018-07-13 | 2021-05-1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nk cartridge |
EP3687805B1 (en) | 2018-07-13 | 2024-03-2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EP4344882A3 (en) | 2018-07-13 | 2024-06-2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US11364720B2 (en) * | 2018-07-13 | 2022-06-2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USD921748S1 (en) | 2018-07-13 | 2021-06-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mbined print liquid supply cap and key |
HUE051250T2 (hu) | 2018-07-13 | 2021-03-01 |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 Nyomtatófolyadék-adagolá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940260A1 (en) * | 1998-03-04 | 1999-09-0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
US6286949B1 (en) * | 1997-06-04 | 2001-09-1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supply station with floating interface components for independent coupling with manually replaceable ink modules |
JP2003063029A (ja) * | 2001-08-29 | 2003-03-05 | Seiko Epson Corp | キャ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20030071874A1 (en) * | 2000-01-21 | 2003-04-17 | Taku Ishizawa | Ink Cartridge for use with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CN1420821A (zh) * | 2000-01-05 | 2003-05-28 | 惠普公司 | 从滑架上水平装卸喷墨打印墨盒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4952A (ja) * | 1986-06-25 | 1988-01-09 | Canon Inc | インク供給装置 |
US4746766A (en) * | 1987-03-11 | 1988-05-24 | Wang Laboratories, Inc. | Shielded flexing connector |
JP2941969B2 (ja) | 1991-02-04 | 1999-08-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カートリッジを装填可能な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3493964B2 (ja) | 1997-08-28 | 2004-02-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挿入機構 |
EP1254776B1 (en) | 1998-05-18 | 2004-03-1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therefor |
JP2000198191A (ja) * | 1998-10-27 | 2000-07-18 | Canon Inc | ヘッドホルダ―、ヘッドアセンブリ―、ヘッドカ―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
US6443567B1 (en) * | 1999-04-27 | 2002-09-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ng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ing same |
JP2003290713A (ja) | 2002-03-29 | 2003-10-14 | Trinity Ind Corp | 成形品の表面加飾方法と表面加飾品 |
JP4631253B2 (ja) * | 2002-06-17 | 2011-02-1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
2004
- 2004-08-06 CN CN2007100896137A patent/CN10102434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06 DE DE602004020714T patent/DE602004020714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8-06 US US10/912,887 patent/US2005005251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8-06 EP EP04018758A patent/EP150490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8-06 EP EP08022503A patent/EP205286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8-06 PL PL04018758T patent/PL1504907T3/pl unknown
- 2004-08-06 KR KR1020040061896A patent/KR10066542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8-06 CN CNB2004100584108A patent/CN131327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06 AT AT04018758T patent/ATE429336T1/de active
- 2004-08-06 EP EP08022504A patent/EP205286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8-06 ES ES04018758T patent/ES2325371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86949B1 (en) * | 1997-06-04 | 2001-09-1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supply station with floating interface components for independent coupling with manually replaceable ink modules |
EP0940260A1 (en) * | 1998-03-04 | 1999-09-08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delivery system adapter |
CN1420821A (zh) * | 2000-01-05 | 2003-05-28 | 惠普公司 | 从滑架上水平装卸喷墨打印墨盒的方法和装置 |
US20030071874A1 (en) * | 2000-01-21 | 2003-04-17 | Taku Ishizawa | Ink Cartridge for use with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JP2003063029A (ja) * | 2001-08-29 | 2003-03-05 | Seiko Epson Corp | キャ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504907A3 (en) | 2005-05-25 |
ES2325371T3 (es) | 2009-09-02 |
KR20050019012A (ko) | 2005-02-28 |
KR100665423B1 (ko) | 2007-01-04 |
PL1504907T3 (pl) | 2009-09-30 |
EP2052864A1 (en) | 2009-04-29 |
EP1504907B1 (en) | 2009-04-22 |
EP2052865A1 (en) | 2009-04-29 |
EP1504907A2 (en) | 2005-02-09 |
ATE429336T1 (de) | 2009-05-15 |
US20050052511A1 (en) | 2005-03-10 |
CN1579776A (zh) | 2005-02-16 |
DE602004020714D1 (de) | 2009-06-04 |
CN101024342B (zh) | 2011-01-26 |
CN101024342A (zh) | 2007-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13270C (zh) |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 |
CN1919614A (zh) | 液体容器 | |
CN100351090C (zh) | 液体容器,形成液体容器用构件和制造液体容器的方法 | |
CN2750924Y (zh) | 墨盒和记录装置 | |
CN1156374C (zh) | 油墨容器 | |
CN1265967C (zh) | 喷墨记录设备的液体容器 | |
CN2601172Y (zh) | 墨盒 | |
CN1065818C (zh) | 喷墨记录头 | |
CN1515416A (zh) | 打印机墨盒 | |
CN1506229A (zh) | 液体盒 | |
CN1781719A (zh) | 盒的液体充入方法、液体充入装置以及盒 | |
CN1365893A (zh) | 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 |
CN1621237A (zh) | 墨盒 | |
CN1603122A (zh) |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 |
CN101052528A (zh) |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 |
CN1496846A (zh) |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和连接组件以及喷墨打印机 | |
CN101049765A (zh) | 液体容器 | |
CN1803459A (zh) | 记录装置及其油墨盒 | |
CN1697736A (zh) | 墨囊、墨盒和喷墨记录装置,填墨及再填墨方法,墨盒制造方法以及墨盒重复利用方法 | |
CN1277683C (zh) | 油墨盒及其油墨盒的制造方法 | |
CN1410274A (zh) | 油墨盒 | |
CN1410272A (zh) | 油墨盒 | |
CN2582876Y (zh) | 油墨盒 | |
CN2582878Y (zh) | 油墨盒 | |
CN1781720A (zh) | 液体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