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311848A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1848A
CN1311848A CN99809295A CN99809295A CN1311848A CN 1311848 A CN1311848 A CN 1311848A CN 99809295 A CN99809295 A CN 99809295A CN 99809295 A CN99809295 A CN 99809295A CN 1311848 A CN1311848 A CN 1311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main body
grille
suction inle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9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5961C (zh
Inventor
中村顺司
山下哲也
是枝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11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1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59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59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13/085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including an air fil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13/084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with mounting arrangements, e.g. snap fasteners for mounting to the wall or 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主体外壳上吸入口的清扫作业易于进行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空调机的室内机除了具有形成于主体外壳(1)的正面的正面吸入口(4)之外,还具有形成于主体外壳(1)的顶面的上吸入口(6),具备为遮盖上述上吸入口(6)而能够在上述主体外壳(1)的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可自由拆装的顶面格栅面板(7)。在清扫上吸入口(6)的周边时,可将顶面格栅面板(7)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以安全的姿势边查看污秽的部位与程度边适当结合水洗等方法进行清扫,因此,清扫作业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并且更为容易地进行。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主体外壳的正面与顶面设有室内空气吸入口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作为分体式空调机的壁挂式室内机,通常在主体外壳的正面设有室内空气吸入口并在其下侧设有吹出口。此外,例如特开平9-14684号公报所记载的一种室内机,例如在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倒V字形热交换器,与此相应地,在主体外壳的顶面也设有室内空气吸入口。
对上述室内机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结合本发明附图中的图2进行说明。断面大致为矩形的主体外壳1由沿室内墙面进行固定的背面一侧(图2中的左侧)的底座2、以及安装在该底座2的正面一侧的正面格栅3构成;在该主体外壳1内配置有倒V字形热交换器11和送风风扇12。此外,在正面格栅3的正面形成有正面吸入口4,并且在顶面形成有上吸入口6。在该正面格栅3上安装有具有将正面吸入口4遮盖的正面格栅部5a的正面面板5,并且沿着正面吸入口4和上吸入口6安装有防尘过滤器8。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内机中,室内空气从正面吸入口4以及上吸入口6吸入主体外壳1内,经过热交换器11时被加热或冷却到既定的温度而成为调节后空气之后,从吹出口10向室内吹出。
但是,随着这种运行的反复进行,防尘过滤器8逐渐被堵塞,并且,流经正面面板5的空气中的灰尘也将附着在该正面面板5上而逐渐变脏。
对此,以往采用诸如图1 3所示的结构,通过将正面面板53的下端向操作者身前拉出,可打开该正面面板53,在该状态下,将防尘过滤器55向下方抽出即可拆下。此外,正面面板53这样构成,即,在图示的倾斜状态下,通过将其整体向身前拉出,也能够从主体外壳51的正面格栅52上拆卸下来。并且,将上述防尘过滤器55和正面面板53从主体外壳51上拆下后,可通过水洗等方法对它们进行清洗。
但是,现有的空调机室内机中存在着对图13所示上吸入口54的周边进行清扫需要耗费很大体力的问题。即,如图所示,在上吸入口54处设有顶面格栅部52a,流经该顶面格栅部52a的空气中的灰尘将附着在该顶面格栅部52a上,于是,与正面面板53同样也会变脏。因此,该顶面格栅部52a也需要作适当的清扫,但由于这种室内机安装在顶棚附近,故顶面格栅部52a的清扫需要登在例如椅子上进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便对顶面格栅部52a进行观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清扫作业时,粘着在顶面格栅部52a上的污垢很难清扫干净。因此,进行这样的清扫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而且要耗费很大体力。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存在问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主体外壳的吸入口周边的清扫作业也易于进行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一种在主体外壳的正面形成有正面吸入口,主体外壳的顶面形成有上吸入口,并且在自该两个吸入口至吹出口之间的通风路径上设有热交换器和送风风扇而成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是,设有将上述上吸入口遮盖的顶面格栅面板,该顶面格栅面板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主体外壳的顶面。
按照这样的结构,在上吸入口处设有与主体外壳分体的顶面格栅面板,对上述吸入口周边的清扫可在拆下上述顶面格栅面板后进行,因此,能够以安全的姿势并且能够边查看污秽的部位及程度边适当结合水洗等方法进行清扫,这样,能够以更少的时间并且更方便地进行清扫作业。
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是,顶面格栅面板在主体外壳上的拆装是使该顶面格栅面板大致沿主体外壳的前后方向滑动而实现的。
按照这样的结构,顶面格栅面板的拆装是使之大致沿主体外壳的前后方向滑动而进行的,因此,进行拆装作业所需要的室内机上方的作业空间可以很小,故室内机可接近室内顶棚进行安装,因此,能够保证安装位置的选择自由度。
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是,遮盖正面吸入口的正面面板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主体外壳上,并且,在顶面格栅面板上设有与上述正面面板相卡合以阻止上述安装后的顶面格栅面板移动的被卡止部。
按照这种结构,顶面格栅面板上设有与正面面板卡合的被卡止部,因此,只要不将正面面板从主体外壳上拆下来,顶面格栅面板便保持固定在主体外壳的上吸入口处的状态。因此,例如在进行室内机的搬运和安装时即使手碰到顶面格栅面板,顶面格栅面板也不会意外脱落,可保证安全性。
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是,在上述顶面格栅面板的前缘部位设有向前方突出的作为上述被卡止部的把手,正面面板的上缘从上方重合在该把手上。
按照这种结构,在顶面格栅面板的前缘部位设有也可作为上述被卡止部发挥作用的把手,正面面板的上缘从上方重合在该把手上,因此,除了可保证上述安全性之外,还能够将把手隐藏在正面面板的下方以增加整体的美观性。
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是,防尘过滤器这样进行装配,即,在正面一侧沿正面吸入口大体呈垂直状态,在顶面一侧沿上吸入口大体呈水平状态,而在正面吸入口与上吸入口之间呈弯曲状态;并且,上述把手位于防尘过滤器在正面吸入口与上吸入口之间弯曲装配的区域上方,以使得在将该防尘过滤器沿正面吸入口从下侧上推而进行安装时,防尘过滤器的上端部沿上述把手的下面向后方受到引导。
按照这样的结构,即使在防尘过滤器在正面上方弯曲地进行安装的场合,防尘过滤器的上端在上述弯曲区域的移动也能够受到把手的引导,因此,安装操作便于进行。此外,不必单独设置进行上述引导的专用部件,故可使整体结构简化。
一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是,沿着主体外壳的宽度方向,在该主体外壳的顶面排列有多个顶面格栅面板,并且,这些顶面格栅面板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形成。
按照这样的结构,沿主体外壳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多个顶面格栅面板彼此形状相同,因此,使用者在将其暂时拆下后再进行安装时,不必对例如左右方向加以区别即可安装,由此,也可使得安装作业易于进行。而且,在制造顶面格栅面板时,例如能够采用相同的注射成型模具进行制作,故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图1E示出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的空调机室内机中顶面格栅面板的拆卸顺序,图1A是顶面格栅面板在正面格栅上的安装状态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图1B是正面面板拆下后状态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图1C是顶面格栅面板向前方稍稍滑动后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图1D是图1C之D部分的放大图,图1E是顶面格栅面板进一步向前方滑动后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
图2是展示上述室内机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上述室内机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顶面格栅面板的立体图。
图5A~图5E示出上述顶面格栅面板的主要结构,图5A是左端部分的俯视图,图5B是侧视图,图5C是仰视图,图5D是图5C之A-A向剖视图,图5E是图5B之B部分的放大图。
图6A、图6B示出上述室内机的正面格栅的左端部分,图6A是俯视图,图6B是上部的正面图。
图7是图6之C-C向剖视图。
图8是上述室内机上安装有防尘过滤器时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
图9A~图9E示出本发明一个其它实施形式的空调机室内机的主要结构,图9A是左端部分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之E-E向剖视图,图9C是图9A之F-F向剖视图,图9D是图9A之G-G向剖视图,图9E是图9A之H-H向剖视图。
图10A、图10B示出图9所示室内机上顶面格栅面板的安装顺序,图10A是顶面格栅面板的把手向上方稍稍提起时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图10B是从上述状态使顶面格栅面板向前方滑动时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
图11A~图11C示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形式的空调机室内机的主要结构,图11A是左端部分的俯视图,图11B是图11A之I-I向剖视图,图11C是图11A之J-J向剖视图。
图12A、图12B示出图11所示室内机上顶面格栅面板的安装顺序,图12A是顶面格栅面板的前缘部分向上方稍稍提起时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图12B是从上述状态将顶面格栅面板向斜前方抽出时的主要部位纵向剖视图。
图13是现有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实施形式1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本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具有断面大致为矩形的主体外壳1,该主体外壳1由沿室内墙面进行固定的背面一侧(图2中的左侧)的底座2、以及安装在该底座2的正面一侧的正面格栅3构成。
在正面格栅3上还安装有具有正面格栅部5a的正面面板5,将正面的开口(正面吸入口)4遮盖。另外,在正面格栅3的顶面形成有上吸入口6,该上吸入口6上设有可将其遮盖的后述的顶面格栅面板7。并且,沿着正面吸入口4与上吸入口6安装有防尘过滤器8。
另一方面,在主体外壳1下部的正面一侧形成有设有水平叶片9和垂直叶片(未图示)的吹出口10。并且,在主体外壳1内,自正面吸入口4和上吸入口6至吹出口10之间的通风路径上,依次配置有在冷媒回路中作为冷凝器(暖风运行时)和蒸发器(冷风运行时)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11以及由横流风扇构成的送风风扇12。
热交换器11由正面热交换器11a和背面热交换器11b组合成倒V字形而构成,在该正面热交换器11a和背面热交换器11b二者的下端部之间配置有上述送风风扇12。在底座2上,自送风风扇12的背后至吹出口10之间的面呈平滑的弯曲状涡旋部2b而形成。此外,在正面热交换器11a的下端,设有收集该正面热交换器11a所产生的冷凝水的冷凝水盘13,而且,在背面热交换器11b的下端,也设有用来收集该背面热交换器11b所产生的冷凝水的背面冷凝水盘14。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室内机中,当送风风扇12受到驱动时,室内空气自正面吸入口4和上吸入口6经防尘过滤器8被吸入主体外壳1内。经由正面吸入口4吸入的室内空气经过正面热交换器11a,此时,被加热或冷却到既定的温度而成为调节后空气。而经由上吸入口6吸入的室内空气经过位于上吸入口6下方的正面热交换器11a的上部和背面热交换器11b,此时,与上述同样被加热或冷却到既定的温度而成为调节后空气。上述调节后空气在送风风扇12的驱动下从吹出口10向室内吹出,由此,使室内温度趋近并保持在设定温度的运行将持续进行。
此时热交换器11的热交换容量与例如形状为正面热交换器11a沿其上端延伸背面热交换器11b这一部分的热交换器大致相等。因此,作为该室内机,可减小特别是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而不降低其热交换能力。
但是,当上述运行重复进行时,用来滤除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的防尘过滤器8将逐渐堵塞,而且正面面板5上也将附着由此经过的空气中的灰尘,该正面面板5将逐渐变脏。为此,上述室内机中的正面面板5与参照图13所说明的现有技术的例子同样,具有如下结构,即,通过向身前抽拉其下端可使其以上端为中心旋转,以此使该正面面板5成为例如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从而能够在主体外壳1上将其打开。
在将正面面板5如上打开的状态下,能够向下方拉动防尘过滤器8而将其从主体外壳1上抽出,此外,在上述倾斜状态下通过将正面面板5向身前拉动,该正面面板5也能够从主体外壳1上拆下。这样,能够将防尘过滤器8和正面面板5从主体外壳1上拆下以便于通过水洗等方式进行清扫。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上述顶面格栅面板7也能够从主体外壳1上拆下,下面,对该顶面格栅面板7以及安装该顶面格栅面板7的正面格栅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在正面格栅3的顶面,于室内机宽度方向的大约正中部位设有从背面一侧向正面一侧延伸的梁状的中央支持部3a,夹着该中央支持部3a在两侧分别安装有顶面格栅面板7、7。这些面板7、7彼此的形状大体相同,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的安装结构也相同,因此,下面以图中左侧的顶面格栅面板7为例进行说明。
该顶面格栅面板7由例如聚丙烯之类合成树脂构成,如图4所示,在大致为长方形的外框21的内侧有多个横撑22……和竖撑23……呈栅格状设置,以前部(图4中的右下方)向前下方弯曲而形成。下面,对沿着长方形的四边所形成的上述外框21的各直线部分赋予称谓以进行说明,即,在图4中,左下侧的直线部分称作左框21a,与其平行的右上侧的直线部分称作右框21b,上述左、右框21a、21b之间的靠近身前的直线部分称作前框21C,纵深一侧的直线部分称作后框21d。
在上述后框21d的底部,于该顶面格栅面板7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部位处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后部突起24、24。而在前框21C上,在该前框21C的大约全长上设有从其底部向前方突出的把手25。在该把手25的宽度方向上的大约正中部位,形成有后述的在从主体外壳1抽出该顶面格栅面板7时供手指抠住的凹陷部25a。
而在左框21a的底部,在左框21a的大约全长上设置有从其侧面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向外扩宽部26,图5A对此也有所展示。该向外扩宽部26图5B所示,其前端具有钩状部26a,该钩状部26a具有大体与左框21a在一个面上的垂直表面,该钩状部26a的后方以其下表面与左框21a的底面在一个面上而形成。
此外,如图5A所示,在上述左框21a的底部,沿着左框21a的全长设置有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图5A中的上方)突出的向内扩宽部27。该向内扩宽部27的下表面也与左框21a的底面在一个面上。因此,如图5C所示,由于在该左框21a的底部两侧设有上述向外扩宽部26和向内扩宽部27,因此,宽度较上部要宽。
如图5D所示,在向外扩宽部26的后部,以向下方突出的形状形成有沿其下表面的外侧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外侧导向突起26b,而在向内扩宽部27上,以向下方突出的形状形成有沿其下表面的内侧端在其全长上延伸的内侧导向突起27a。
另一方面,如图5C所示,在图5B所示的B处,即,比前后方向的中心部位稍靠前的位置处,设有横跨向外扩宽部26和左框21a二者的卡合凹部28。该卡合凹部28如图5E所示,呈从下表面向上方凹入的凹陷状形成。
在左框21a的两侧如上所述地设置向外扩宽部26与向内扩宽部27这一结构,在图4所示的顶面格栅面板7的上述右框21b上同样具有,并且是夹着该顶面格栅面板7的中心左右对称地设置的。
图6A、图6B示出安装有上述顶面格栅面板7的正面格栅3的顶面的结构。该正面格栅3如图6A所示,具有构成室内机的顶面外壁的顶面面板部31,在该顶面面板部31上形成有自前缘呈缺口形状形成的上述吸入口6。顶面格栅面板7这样安装在该正面格栅3上,即,其上表面与顶面面板部31的在一个面上,并且如图6A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处于外框21的外周与上吸入口6的内周大体嵌合的状态。下面,将上吸入口6以左的顶面面板部31的部分称作侧部顶面面板部31a进行说明。
在顶面面板部31的下侧还设有内壁面板部33,该内壁面板部33上形成有与上述顶面格栅面板7的外框21的内周形状相对应的内部开口32,该内壁面板部33的内部开口32以左的区域,作为呈大致平行于上述侧部顶面面板部31a而向前方延伸的形状的侧缘支持部34而形成。
在该侧缘支持部34的上表面上,如图6B所示,从侧部顶面面板部31a的内侧缘的正下方稍向右侧偏移的位置处,形成有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形成的向上方突出的突条部35。
以该突条部35承载顶面格栅面板7的上述左框21a的状态,将该顶面格栅面板7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此时,前述左框21a两侧的向外扩宽部26与向内扩宽部27二者的外侧导向突起26b以及内侧导向突起27a位于突条部35的两侧将其夹在中间,这样,当将顶面格栅面板7如后所述地向前方抽出或自前方插入时,对该顶面格栅面板7的滑动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引导。
此外,当顶面格栅面板7如上所述地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时,如图6A所示,向外扩宽部26位于侧部顶面面板部31a的下方,这样,能够限制该顶面格栅面板7向上方移动。此外,在顶面格栅面板7的后框21d上,设有前述后部突起24,而在正面格栅3上的后部,将顶面面板部31与内壁面板部33彼此连接的垂直壁3b(参照图6B)上形成有卡合孔36,上述后部突起24从前方嵌入该卡合孔36而处于安装状态,由此,也可构成对顶面格栅面板7向上方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结构。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上述突条部35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卡止突起35a。在顶面格栅面板7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后,上述卡止突起35a处于嵌入上述左框21a下表面上的卡合凹部28内的状态,由此,使得该顶面格栅面板7处于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受到限制的锁定状态。
在图7中,以双点划线示出正面面板5。在该正面面板5上端的内部一体地设有轴部37,供该轴部37嵌入的支持凹部(未图示)设置在正面格栅3的端部(图纸中朝向读者一侧),构成了对该正面面板5进行支持的结构。并且,如前所述,上述正面面板5能够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围绕上述轴部37转动而打开,在打开至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下,进而通过将该正面面板5向身前(图7中的右方)抽拉,便能够将该正面面板5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
下面,就具有上述结构的顶面格栅面板7从正面格栅3上拆卸的步骤进行说明。上述正面格栅3左端的侧部顶面面板部31a与侧缘支持部34二者的双层结构在前述图3所示中央支持部3a上也设有,为了能够对顶面格栅面板7的右框21b进行支持,是与上述结构左右对称地沿左侧缘设置的。此外,为了对图3中右侧的顶面格栅面板7进行支持,在将顶面格栅面板7在宽度方向上夹在中间的中央支持部3a的右侧缘与正面格栅3的右端也分别设有与上述同样的结构。因此,在将图3中左侧的顶面格栅面板7拆下时,在左框21a上出现的下述动作状态在右框21b一侧也同样产生,而且,右侧的顶面格栅面板7也能够以同样的步骤拆下。
图1A示出正面格栅3上安装有顶面格栅面板7的状态下左框21a的剖视图。此时,顶面格栅面板7上的前述把手25处于被正面面板5的上缘向上方推压的状态。因此,仅由此也能够阻止顶面格栅面板7向上方及前方的移动,使其固定并保持在正面格栅3的前述上吸入口6内。
当要在该状态下将顶面格栅面板7拆下时,首先,如图1B所示,将正面面板5如前所述地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于是,顶面格栅面板7的把手25从正面露出。这样,用指尖抠住该把手25的前述凹陷部25a进行向身前抽拉的操作,顶面格栅面板7便沿着前述突条部35的上表面向身前滑动。
此时,在顶面格栅面板7的前述卡合凹部28内嵌有突条部35的卡止突起35a的状态下,随着卡合凹部28向前方的移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顶面格栅面板7被卡止突起35a向上方推压而发生微小的弹性变形。由此,比卡合凹部28更后方的面将如图1C、图1D所示,处于骑在卡止突起35a上的状态,卡止突起35a内嵌于这些卡合凹部28内而形成的锁定状态被解除。
之后,继续进行操作使顶面格栅面板7向前方滑动,使得顶面格栅面板7如图1E所示向前方移动,从而可将该顶面格栅面板7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
将如上所述地拆下的顶面格栅面板7与正面面板5一起以例如水洗等方法进行清洗,之后再次进行安装时,可按照与上述相反的步骤进行。即,顶面格栅面板7的安装通过如下操作实现:将后框21d以骑在侧缘支持部34上面的突条部35与在前述中央支持部3a上同样地设置的突条部(未图示)的各前端上的状态向后方推入。进行该操作的过程中,顶面格栅面板7上的例如左框21a的向外扩宽部26将如图1E所示,在侧部顶面面板部31a和侧缘支持部34二者之间向后方进入,并且,如图1A所示,继续进行推入操作直至顶面格栅面板7的后端与正面格栅3的前述垂直壁3b接触为止,从而完成该顶面格栅面板7的安装。
此时,顶面格栅面板7的后框21d上所设置的后部突起24处于嵌入形成于上述垂直壁3b上的前述卡合孔36内的状态,并且,突条部35的卡止突起35a以从下方嵌入顶面格栅面板7的前述卡合凹部28内而不能够向前方松脱的锁定状态得到保持。
之后,将正面面板5以与前述相反的步骤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如前所述,顶面格栅面板7的把手25处于被正面面板5从上方推入的状态,成为顶面格栅面板7固定在正面格栅3的上吸入口6内的组装状态。
另外,如前所述,在顶面格栅面板7的下方还安装有防尘过滤器8。作为该防尘过滤器8,以与顶面格栅面板7的左框21a和右框21b二者各自的内侧尺寸大体相等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了从内侧对该防尘过滤器8进行支持,如图6B所示,在正面格栅3上,与防尘过滤器8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侧缘相对应的位置处还设有向正面下方延伸的支撑框3C……。
在拆下该防尘过滤器8进行清扫后,安装该防尘过滤器8时,进行将其沿上述支撑框3C……从下方上推的操作。此时,如图8所示,顶面格栅面板7的把手25以斜向倾斜的状态位于上述支撑框3C从正面侧到顶面侧的弯曲部的上方部位。此外,该把手25与支撑框3C之间的尺寸从正面一侧向后方逐渐变窄。
因此,在将防尘过滤器8沿着支撑框3C上推的过程中,该防尘过滤器8的前端在支撑框3C的上述弯曲部处与把手25的下表面相接触,沿着该下表面被向后方引导。这样,在安装防尘过滤器8时,通过顶面格栅面板7的把手25,可使防尘过滤器8在上述弯曲部处受到引导而向后方改变方向,因此,可使该防尘过滤器8的安装操作也易于进行。
实施形式2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式结合图9A~图9E以及图10A、图10B进行说明。对于与前述实施形式1所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编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9A~图9E示出本实施形式中室内机左端一侧的结构。该实施形式中,图9A所示顶面格栅面板7也如图9B所示,与前述实施形式1同样,是将多个横撑22和竖撑23呈栅格状设置而构成。而将它们围起来的外框21的左框21a以及未图示的右框21b的结构与前述实施形式1不同,与前述同样以左框21a为例进行说明。如图9C所示,该左框21a上设有从其上端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图9C中的下方)延伸的上部扩宽部41,并且在其下侧与上述同样地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连结部42。
上部扩宽部41如图9D所示,在左框21a上端的全长上形成,而连结部42则在左框21a的下端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的局部区域形成。并且,如图9E所示,在该连结部42上的左端(图面的靠向身前一侧)的前方连续地设置有大致为倒置的台形的位置限制部43。
另一方面,在正面格栅3上设有自垂直壁3b的中间高度的位置向前方延伸的侧部中间壁44,以在该侧部中间壁44的前端与其下方的侧缘支持部34之间从前方嵌插有上述位置限制部43的状态,将顶面格栅面板7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这样,位置限制部43被侧部中间壁44和内壁面板部33上下夹持,从而使顶面格栅面板7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
此外,在上述侧部中间壁44的前端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卡止突起44a,并且,在上部扩宽部41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卡合突起41a。该卡合突起41a在图示的安装状态下,从后方与卡止突起44a相接触,由此,还能够阻止顶面格栅面板7向前方移动。
对上述结构中的顶面格栅面板7进行拆卸时,可通过如下操作进行。首先,与前述实施形式1同样地将正面面板(未图示)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之后,将把手25向上方稍微提起并向身前拉出。即,如图10A所示,当将把手25向上稍微提起时,位置限制部43仍位于侧部中间壁44与侧缘支持部34之间,使连结部42以弹性形式发生扭转变形,左框21a及上部扩宽部41与把手25一体地向上方移动。由此,变成卡合突起41a位于较卡止突起44a更上方位置的状态,通过将把手25向身前抽拉,变成卡合突起41a位于较卡止突起44a更前方位置的锁定解除状态,如图10B所示;之后,随着继续进行向身前抽拉把手25的动作,顶面格栅面板7被抽出而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而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步骤,可将顶面格栅面板7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
实施形式3
下面,对本发明又一个其它实施形式结合图11A~图11C以及图12A、图12B进行说明。
前述实施形式1的顶面格栅面板7的结构是,设置有位于正面面板5下方的把手25和位于侧部顶面面板部31a下方的向外扩宽部26,通过向前后方向滑动而能够相对于正面格栅3自由进行拆装;而本实施形式的顶面格栅面板7则如图11A、图11B所示,未设置上述把手25、向外扩宽部26,因此,为了在正面面板5安装于正面格栅3上的状态下也能够向上方提起,该顶面格栅面板7的外周形状与上吸入口6大体相同地形成。
而为了防止在未进行人为拆卸时向上方松脱,如图11C所示,在左框21a(以及上述右框21b)各下表面的前端设有向下方突出的销状锁定部45,在正面格栅3的侧缘支持部34上形成有供上述锁定部45插入的卡止孔46。
在锁定部45的前端设有直径稍大于卡止孔46的内径的卡合部45a,通过将该锁定部45压入卡止孔46而使该卡合部45a如图所示位于卡止孔46的下部,从而处于这样一种安装状态,即,只要没有外力作用,顶面格栅面板7前端向上方的移动被阻止,而且向前后方向的移动也被阻止。
此外,如图11A所示,在顶面格栅面板7的后框21d上形成有在其全长上延伸的后部突起24,当该后部突起24从前方嵌入形成于正面格栅3的垂直壁3b上的卡合凹部47内而成为安装状态时,该顶面格栅面板7的后端向上方的移动也被阻止。
在对这种结构中的顶面格栅面板7进行拆卸时,首先进行以指尖捏住前框21C一侧的横撑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向上提起的操作。像这样,对顶面格栅面板7的前端作用上提的力时,将如图12A所示,锁定部45前端的卡合部45a越过卡止孔46向上方移动,锁定部45从卡止孔46中脱离。于是,顶面格栅面板7的前端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之后,通过将顶面格栅面板7向身前斜上方抽拉,将如图12B所示,后部突起24从正面格栅3的卡合凹部47中抽出,对后端的锁定状态也被解除,该顶面格栅面板7可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而通过与上述相反的步骤,可将顶面格栅面板7安装在正面格栅3上。
如以上所说明的,上述各实施形式的结构是,对主体外壳1的正面格栅3上所形成的上吸入口6进行遮盖的顶面格栅面板7与正面格栅3分体设置,并且,该顶面格栅面板7在正面格栅3上可自由拆装地进行安装,因此,在需要清扫该顶面格栅面板7时,可将其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能够以安全的姿势并且能够边查看污秽的部位及程度边适当结合水洗等方法进行清扫,因此,清扫作业能够以更短的时间且方便地进行。
此外,特别是在实施形式1、2中,顶面格栅面板7的拆装是大体沿着室内机的前后方向滑动而进行的,因此,可尽量减小进行该拆装作业所必需的室内机上方的作业空间。因此,能够将室内机靠近室内顶棚安装,保证了安装位置的选择自由度。
此外,作为实施形式1中的顶面格栅面板7,从左、右框21a、21b突出的向外扩宽部26位于顶面面板部31的下方,而且以后部突起24嵌入正面格栅3的卡合孔36的安装状态阻止向上方松脱,并且,把手25位于正面面板5的上缘部下方,只要不将正面面板5从正面格栅3上拆下,顶面格栅面板7仍能够通过正面格栅3可靠地得到保持。因此,例如在室内机的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室内机适度倾斜等情况下,即使手碰到顶面格栅面板7也不会意外松脱,故能够保证安全性。而且,由于上述把手25被正面面板5隐藏在其下方,故还能够提高整体的美观性。
此外,如前所述,上述把手25还可做成在安装防尘过滤器8时能够起导向作用的结构。即,防尘过滤器8装配成,在室内机的正面沿正面吸入口4大体呈垂直状态,在顶面沿上吸入口6大体呈水平状态,而在正面吸入口4与上吸入口6之间呈弯曲状态,而在将该防尘过滤器8沿着正面吸入口4从下侧推压以进行安装时,上述把手25位于防尘过滤器8弯曲装配的区域上方,以对该防尘过滤器8的上端部以上述把手25的下表面向后方进行引导。因此,即使在将防尘过滤器8如上所述地边向正面上方一侧弯曲边进行安装的场合,安装操作也易于进行。而且,不必单独设置专用于进行上述引导的部件,故可使总体结构简洁。
此外,上述各实施形式中,在主体外壳1的顶面排列有两片顶面格栅面板7,但是,这些顶面格栅面板7彼此形状相同,在正面格栅3上能够无左右之别地进行安装。于是,在使用者暂时拆下后再安装时,能够无左右之别地进行安装,因此,安装操作变得容易。而且,在制造顶面格栅面板7时,例如能够以同一个注射成型模具进行制作,故制造成本可进一步降低。
以上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形式进行了说明,当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各形式的限定,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作各种改变。例如,作为上述实施形式1、2,把手25兼起着与正面面板5卡合以阻止顶面格栅面板7移动的被卡止部的作用,但例如也可以如下构成,即,将该把手25设置在前框21C的正中区域,在该前框21C的两端单独设置作为上述被卡止部而发挥作用的突起部。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列举了顶面格栅面板7在顶面排列两片的室内机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设置一片顶面格栅面板的室内机和设置三片以上顶面格栅面板的大型室内机。
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如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顶面具有空气吸入口,具备对顶面的空气吸入口进行遮盖的顶面格栅面板可自由进行拆装的结构,故室内机顶面的清扫易于进行。因此,适用于顶面具有空气吸入口而安装在高处的壁挂式室内机。

Claims (6)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在主体外壳(1)的正面形成有正面吸入口(4),在所说主体外壳(1)的顶面形成有上吸入口(6),并且在自该两个吸入口(4)、(6)至吹出口(10)之间的通风路径上设有热交换器(11)和送风风扇(12)而成,其特征是,设有将所说上吸入口(6)遮盖的顶面格栅面板(7),该顶面格栅面板(7)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主体外壳(1)的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说顶面格栅面板(7)在所说主体外壳(1)上的拆装是通过该顶面格栅面板(7)大致沿主体外壳(1)的前后方向滑动而实现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是,遮盖所说正面吸入口(4)的正面面板(5)可自由拆装地安装在所说主体外壳(1)上,并且,在所说顶面格栅面板(7)上设有与所说正面面板(5)相卡合以阻止所说安装后的顶面格栅面板(7)移动的被卡止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是,在所说顶面格栅面板(7)的前缘部位设有向前方突出的作为所说被卡止部的把手(25),所说正面面板(5)的上缘从上方重合在该把手(25)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是,防尘过滤器(8)这样进行配置,即,在正面一侧沿所说正面吸入口(4)大致呈垂直状态,在顶面一侧沿所说上吸入口(6)大致呈水平状态,而在所说正面吸入口(4)与所说上吸入口(6)之间呈弯曲状态;并且,所说把手(25)位于所说防尘过滤器(8)在所说正面吸入口(4)与所说上吸入口(6)之间呈弯曲配置的区域上方,以便在将该防尘过滤器(8)沿所说正面吸入口(4)从下侧上推而进行安装时,该防尘过滤器(8)的上端部沿所说把手(25)的下面向后方受到引导。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是,沿着所说主体外壳(1)的宽度方向,在该主体外壳(1)的顶面排列有多个顶面格栅面板(7),并且,这些顶面格栅面板(7)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形成。
CNB998092959A 1998-06-08 1999-05-26 空调机的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59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6621/1998 1998-06-08
JP10176621A JP3006590B2 (ja) 1998-06-08 1998-06-08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1848A true CN1311848A (zh) 2001-09-05
CN1195961C CN1195961C (zh) 2005-04-06

Family

ID=16016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92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5961C (zh) 1998-06-08 1999-05-26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087183B1 (zh)
JP (1) JP3006590B2 (zh)
CN (1) CN1195961C (zh)
ES (1) ES2251193T3 (zh)
WO (1) WO199906479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0182C (zh) * 2004-08-25 2008-02-2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0439802C (zh) * 2004-06-15 2008-1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US7685833B2 (en) 2004-06-15 2010-03-30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CN1837688B (zh) * 2005-03-24 2010-05-0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室内机壳体结构
CN101836048B (zh) * 2007-10-22 2013-0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5765317A (zh) * 2013-11-26 2016-07-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室内机
CN113446667A (zh) * 2020-03-24 2021-09-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安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2790B2 (ja) * 2000-08-10 2003-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
KR100445467B1 (ko) * 2001-04-20 2004-08-21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AU2002314572A1 (en) * 2001-06-19 2003-01-02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U2002300100B2 (en) * 2001-07-11 2003-10-1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filter and air conditioner
KR20070078250A (ko) * 2006-01-26 2007-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ES2333624T3 (es) * 2006-01-26 2010-02-24 Lg Electronics Inc. Unidad interior de un acondicionador de aire.
JP5091606B2 (ja) * 2007-09-27 2012-12-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壁掛け型空気調和装置
KR101852800B1 (ko) * 2011-10-20 2018-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03489362U (zh) * 2012-06-25 2014-03-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AU2017408472B2 (en) * 2017-04-05 2020-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7071239B2 (ja) * 2018-07-18 2022-05-18 株式会社コロナ 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7445A (ja) * 1989-06-14 1991-01-25 Hitachi Ltd 吹出グリル取付装置
JPH0792241B2 (ja) * 1989-12-29 1995-10-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吸込グリル
JPH0979605A (ja) * 1995-09-12 1997-03-28 Coron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3367814B2 (ja) * 1996-02-23 2003-01-2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9802C (zh) * 2004-06-15 2008-12-03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US7685833B2 (en) 2004-06-15 2010-03-30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CN100370182C (zh) * 2004-08-25 2008-02-2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837688B (zh) * 2005-03-24 2010-05-0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室内机壳体结构
CN101836048B (zh) * 2007-10-22 2013-0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5765317A (zh) * 2013-11-26 2016-07-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室内机
CN105765317B (zh) * 2013-11-26 2019-05-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室内机
CN113446667A (zh) * 2020-03-24 2021-09-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006590B2 (ja) 2000-02-07
JPH11351608A (ja) 1999-12-24
EP1087183A4 (en) 2002-06-19
EP1087183A1 (en) 2001-03-28
WO1999064792A1 (fr) 1999-12-16
ES2251193T3 (es) 2006-04-16
CN1195961C (zh) 2005-04-06
EP1087183B1 (en) 2005-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1848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200757C (zh) 空气过滤器及空调装置
CN1224804C (zh) 空调器
CN1223797C (zh) 空调机
CN1247941C (zh) 空调机
CN1242217C (zh) 空调器
CN1223799C (zh) 空调
CN1584410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955578A (zh)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CN2695839Y (zh) 空调机
KR101140716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CN1242832A (zh) 空气调节器
CN1108377A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JP4915351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9079859A (ja) 壁掛け型空気調和装置
CN1275007C (zh) 空调机
CN1896621A (zh) 空气净化器
CN1746575A (zh) 空调器
CN1740658A (zh) 窗式空气调节器
CN101078557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盘
JP477010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2001221495A (ja) 空気調和機
JP7587409B2 (ja) 室内機
JP200332929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232780C (zh) 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