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310086C -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086C
CN1310086C CNB2003101130061A CN200310113006A CN1310086C CN 1310086 C CN1310086 C CN 1310086C CN B2003101130061 A CNB2003101130061 A CN B2003101130061A CN 200310113006 A CN200310113006 A CN 200310113006A CN 1310086 C CN1310086 C CN 13100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light
optical
hous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130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0454A (zh
Inventor
上原太介
牛山富芳
藤泽尚平
大久保弘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10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0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0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0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53Intensity control of illuminating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在收纳包含反射镜(424)在内的多个光学部件、将这些多个光学部件配置在俯视预定的照明光轴(L1)上的光学部件用壳体(40)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持反射镜(424)的保持构件(81),收纳除反射镜之外的其它光学部件的壳体主体(401),在保持构件(81)的与设置反射镜(424)的面相反的面上。形成向反射镜(424)的背面鼓出的鼓出部(816),通过该鼓出部(816)在壳体主体(401)的内背面上滑动,使该保持构件(81)相对于壳体主体(401)转动,使该保持构件(81)的转动中心(P)与预定的照明光轴(L1)和反射镜(424)的反射面(424A)的交点(Q)基本上一致。

Description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调整反射镜的姿势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投影机,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利用分色镜分离成RGB三色的色光,利用三个液晶面板将各个色光的每一个按照图像数据进行调制,将调制后的光束用十字分色棱镜合成,经由投射透镜将彩色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上,所谓三板式的投影机,是公知的(例如,参照特开2002-287252号公报[0026]~[0040],图4,图7)。
在这种投影机中,设置将从光源灯出射的光束以及用分色镜分离的色光的光束反射、导入到液晶面板上用的多个反射镜。
但是,当反射镜的安装位置偏离预先设定的位置时,从该反射镜出射的光束的照明光轴有时会偏离规定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将各色光的光束有效地导向液晶面板上,所以,存在着会引起照度低下或者出现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并且精密地调整从反射镜出射的光束的照明光轴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在收纳包含反射镜在内的多个光学部件、将这些多个光学部件配置在预定的照明光轴上的光学部件用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持前述反射镜的保持构件,以及收纳除反射镜之外的其它光学部件的壳体主体,在前述保持构件的与设置前述反射镜424的相反面上,形成向前述反射镜的背面方向鼓出的鼓出部,通过该鼓出部在前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滑动,前述保持构件相对于前述壳体主体转动,该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与前述预定的照明光轴和前述反射镜的反射面的交点基本上一致。
根据本发明,制成在保持构件的背面形成向反射镜的面的外方鼓出的鼓出部,通过该鼓出部在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滑动,保持构件转动的结构,进而,由于使该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与规定的照明光轴及反射镜的反射面的交点基本上一致,所以,与不使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与照明光轴和反射面的交点基本一致的结构相比,在使光束沿规定的照明光轴入射到反射镜上的状态,可以缩小使保持构件只转动任意的量时、从反射镜出射的光束的照明光轴(下面简称为出射光束照明轴)的位移量。
从而,可以容易而且精密地调整出射光束照明轴。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鼓出部作为球面的一部分构成,使前述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与该鼓出部的球面的中心基本上一致。
根据本发明,由于用球面的一部分形成鼓出部,进而,使该球面的中心与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基本上一致,所以,可以使鼓出部在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顺滑地滑动。
从而,由于能够使保持构件顺滑地滑动,所以,可以更精密地调整出射光束的照明光轴。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前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在对应于前述鼓出部的滑动面的位置上形成凹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对应于鼓出部的滑动面的位置的凹部,所以,通过将鼓出部与该凹部配合,可以相对于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进行定位。
从而,与不设置凹部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使保持构件转动时的转动中心的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前述鼓出部的顶部,设置向前述保持构件的面的外部方向突出的柄部,在前述壳体主体上,形成使该柄部突出的孔。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鼓出部的顶部,设置向保持构件的面的外部方向突出的柄部,在壳体主体上,形成使该柄部突出的孔,所以,即使在壳体主体上盖上盖之后,也可以从外部使鼓出部滑动。即,可以使保持构件转动。
从而,不必对收纳在壳体主体内的光学部件采取特别的防尘措施,可以使保持构件转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与包含前述照明光轴的平面正交的前述保持构件的端部上,设置一对沿前述反射镜的面突出的突起,该一对突起设置在连接两者的中心轴的直线的通过前述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的位置上,在前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以使前述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位于包含前述照明光轴的平面上的方式,形成支承前述一对突起的支承面。
根据本发明,在与包含照明光轴的平面正交的保持构件的端部上,设置以沿反射镜的面突出的方式,并且以连接各个中心轴的直线通过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突起,在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以位于包含规定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的照明光轴的平面上的方式,形成支承突起的支承面,所以,当使保持构件沿左右方向转动时,突起在支承面上以转动中心为中心滑动,当使保持构件在上下方向转动时,突起在支承面上以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从而,通过具备突起及支承面,与不具备它们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由于保持构件的自身重量转动中心向下方的偏移。
此外,通过用支承面支承突起,可以将保持构件临时设置在壳体主体的内部。从而,由于能够分别地设置保持构件的设置工序和姿势调整工序,所以,可以效率更高地进行反射镜的姿势调整作业。
本发明的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分离成多个色光的光学装置,包括前述光学部件用壳体,收纳在该光学部件用壳体内的多个镜,前述多个镜包括将全部光反射的全反射镜,以及使一定波长的光透射将其它的光反射的波长选择镜,优选地,在前述保持构件上,安装全反射镜或者波长选择镜。
根据本发明,可以产生与前述光学部件用壳体同样的作用和效果,能够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可靠地分离成多个色光。
优选地,本发明的根据图形信息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调制形成光学像,将该光学像放大投射的投影机,具备有前述光学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产生与前述光学装置同样的作用和效果,能够以高亮度放大投射高质量的光学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的投影机的外观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2、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的投影机的外观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3、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的投影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4、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的投影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5、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的投影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6、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的收纳光学单元的光导向装置的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7、是表示前述实施形式中的光学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的光学装置的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9、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的冷却流路的简要透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收纳光学单元的光导向装置的结构的简要透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收纳光学单元的光导向装置的结构的简要分解透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前述实施形式中反射镜的姿势调整结构的简要三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
(1)外观结构
在图1和图2中,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投影机1,图1是从上方前面侧观察时看到的透视图,图2是从下方背面侧观察时看到的透视图。
该投影机1,是一种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放大投射到屏幕等投射面的光学设备,包括将含有后面描述的光学单元的装置主体收纳到内部的外壳体2以及从外壳体2中露出的投射透镜3。该投影机1设置在大型商店内以及公共场所等处,通过大画面显示投射图像,向大量观众提供影像信息。
投射透镜3,具有将利用作为后面描述的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按照图像信息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调制形成的光学像放大投射的投射光学系统的功能,将多个透镜收纳在筒状镜筒构成透镜组。
作为壳体的外壳体2,构成沿投射方向的深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与之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的长方体的形状,由覆盖装置主体的面状体10和承担壳体的强度的图中未示出的框架体构成。
面状体10包括:覆盖装置主体的上部的上部壳体11,覆盖装置主体的下部的下部壳体12,以及覆盖装置主体的前面部分的前部壳体13。这些各个壳体11~13,是利用注塑成形等成形的合成树脂的整体成形制品。
上部壳体11包括:覆盖装置主体上部的壳体上面部11A,从该壳体上面部11A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大致下垂的壳体侧面部11B、11C,从壳体上面部11A的后端部大致下垂的壳体背面部11D。
在该上部壳体11的壳体上面部11A与壳体侧面部11B、11C交叉的棱线部分上,从投影机1的投射方向的大致中央向后端侧进行倒角加工,形成沿棱线凹入成凹状的凹部111。该凹部111是为了在将两台投影机1叠加时,将连接两台投影机1的管状支承构件插入而形成的。
此外,在壳体侧面部11B上,形成导入冷却空气用的狭缝状开口部112。
在壳体上面部11A的大致中央部分上,设置进行投影机1的起动、调整操作用的操作面板14。该操作面板14包括含有起动开关,图像、声音等的调整开关在内的多个开关,在利用投影机1进行投射时,通过操作操作面板14中的调整开关等,可以进行图像质量及音量等的调整。
此外,在壳体上面部11A的投射方向的前方,形成多个孔141,在其内部收纳声音输出用的扬声器。
这些操作面板14及扬声器,与构成后面所述的装置主体的控制基板进行电连接,由操作面板14产生的操作信号由该控制基板进行处理。
壳体背面部11D,整个面大致构成开口的框状,输入图像信号用的连接器组15在该开口部分上露出的同时,与之相邻的、作为收纳光源装置的开口部,通常用光源装置收纳用的盖构件16覆盖。此外,连接器组15,与后面所述的控制基板电连接,经由连接器组15输入的图像信号,由控制基板进行处理。
此外,壳体上面部11A的后端部及壳体背面部11D的上端部分,安装能够从上部壳体11拆装的盖构件113,可以将LAN(局域网)插件板等扩展基板插入到该盖构件113的内部。
下部壳体12,以与上部壳体11的配合面为中心与上部壳体11大致对称地构成,包括壳体底面部12A,壳体侧面部12B、12C以及壳体背面部12D。
同时,壳体侧面部12B、12C及壳体背面部12D,在其上端部分与上部壳体11的壳体侧面部11B、11C及壳体背面部11D的下端部分配合。此外,壳体背面部12D与上部壳体11的壳体背面部11D一样,基本上是整个面开口的,从配合后的开口部分露出前述连接器组15的同时,跨越两个开口部分安装盖构件16。
此外,在壳体背面部12D的拐角部进一步形成开口部,从该开口部露出输入连接器17。进而,在壳体侧面部12B上,在与形成在上部壳体11的壳体侧面部11B上的开口部112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开口部122。
在壳体底面部12A上,在投影机1的后端侧大致中央设置固定脚部18的同时,在前端侧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调整脚部19。
调整脚部19由从壳体底面部12A向面外方向可自由进退的突出的轴状构件构成,轴状构件本身收纳在外壳体2内。这样的调整脚部19,通过操作设于投影机1的侧面部分上的调整钮191,能够调整从壳体底面部12A的进退量。
借此,调整从投影机1出射的投射图像的上下位置,可以将投射图像形成在恰当的位置上。
此外,在壳体底面部12A上,在壳体底面部12A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沿着投射方向延伸的凸条的肋状部20,与该肋状部20垂直的、沿投影机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肋状部21、22。同时,在中间部分的两条肋状部21之间,如后面详细描述的,形成从外部吸取冷却空气用的吸气用开口部,并用过滤器23覆盖。在用该过滤器23堵塞的吸气用开口部的后端侧,形成同样用于吸入冷却空气的吸气用开口部24,但不用过滤器覆盖。
在沿投影机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肋状部21、22的端部上,在4个部位处形成螺纹孔21A。在该螺纹孔21A上安装将投影机1从天花板上吊下时的天花板吊下用的配件。
进而,在壳体底面部12A的装置后端侧的端缘上,形成配合部26,在该配合部26上,安装覆盖前述连接器组15、防止尘埃等附着于其上用的罩构件。
前部壳体13包括前面部13A及上面部13B,在前面部13A的外周部分上,形成向面外方延伸的肋13C,上部壳体11、下部壳体12的投射方向的前端侧与该肋13C配合。
前面部13A从下部壳体12的壳体底面部12A向上部壳体11的壳体上面部11A向装置后端侧倾斜,以其方向远离投射面的方式倾斜。这是由于在将投影机1吊在天花板上时,前部壳体13的前面部13A面向下方,所以尘埃难以附着在前部壳体13上,这是因为考虑到与通常设置的状态相比,在吊在天花板上时,难以维修。
这样在前面部13A的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开口部27,投射透镜3从该开口部27露出。
在该开口部27上,邻接地形成狭缝状的开口部28,将冷却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内部的的空气从该开口部28排出。
进而,在前面部13A的拐角部附近,形成孔29,从该孔29有接受图中未示出的遥控器的操作信号用的光接收部30。
此外,在本例中,在投影机1的背面侧也设置光接收部30,如图2所示,在上部壳体11的壳体背面部11D的拐角部具有光接收部30。借此,在使用遥控器的情况下,从装置前面侧、装置背面侧任何一个方向都能够接收遥控器的操作信号。
上面部13B一直延伸到上部壳体11的壳体上面部11A的大致中央,具体地说,图中省略,一直达到投射透镜3的基端部附近。这是因为,在变更投射透镜3时,只需要卸下前部壳体13就可以更换投射透镜3,当从上部壳体11及下部壳体12卸下前部壳体13时,上面部13B被卸下敞开,投射透镜3的基端安装部分露出。
(2)内部结构
如图3~图5所示,在装置外壳体2的内部,收纳有投影机1的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包括光学单元4,控制基板5,以及电源块6。
(2-1)光学单元4的结构
作为光学引擎的光学单元4,将从光源装置出射的光束按照图像信息进行调制,形成光学像,经由投射透镜3投射到到屏幕上形成投射图像,如图5所示,通过将光源装置及各种光学部件等装配到称之为光导向装置40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内构成。
该光导向装置40由称作下部光导向装置401的壳体主体及上部光导向装置402构成,它们是通过注塑成形等形成的合成树脂制品。
如图6所示,下部光导向装置401包括收纳后面描述的光源装置的光源收纳部401A及收纳光学部件的部件收纳部401B,该部件收纳部401B,由底面部401C及侧壁部401D构成的上部形成开口的容器状,在侧壁401D上,设置多个槽部401E。在该槽部401E上,安装有构成光学单元4的各种光学部件,借此,各光学部件高精度地配置在光导向装置40内规定的照明轴上。上部光导向装置402具有对应于该下部光导向装置401的平面形状,构成堵塞下部光导向装置401的上面的盖状构件。
此外,在下部光导向装置401的光束出射侧的端部上,配置金属制的侧面大致为L形的头体403,在该头体403的L形的水平部分上,安装后面描述的光学装置44,同时,将投射透镜3的基端部分结合固定在L形的垂直部分上。
如图7所示,在这样的光导向装置40内,从功能上大致分成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色分离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光调制光学系统及色合成系统一体化的光学装置44。此外,在本例中的光学单元4采用三板式的投影机,作为在光导向装置40内将从光源出射的白色光分离成三色的色光的空间色分离型的光学单元构成。
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是一种使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在垂直于照明光轴的面内的照度变得均匀用的光学系统,由光源装置411,平行化凹透镜412,第一透镜阵列413,第二透镜阵列414,偏振变换元件415,以及重叠透镜416构成。
光源装置411包括作为发射光源的光源灯417,反射器418,以及覆盖反射器418的光束出射面的前玻璃419,利用平行化凹透镜412及反射器418将从光源灯417出射的放射状光线反射,变成基本上平行的光线,出射到外部。在本例中,作为光源灯417采用高压水银灯,但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以及卤素灯。此外,在本例中,采用将平行化凹透镜412配置在由椭圆面镜构成的反射器418的出射面上的结构,但作为反射器418也可以采用抛物面镜。
第一透镜阵列413具有将从照明光轴方向观察基本上具有矩形状轮廓的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结构。各个小透镜将从光源417出射的光束分割成部分光束,沿照明光轴方向出射。各个小透镜的轮廓形状,以与后面所述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图象形成区域的形状基本上为相似形的方式设定。例如,当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图象形成区域的纵横尺寸比(横向与纵向尺寸的比例)为4∶3时,将各个小透镜的纵横尺寸比也设定为4∶3。
第二透镜阵列414具有将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结构。该第二透镜阵列414与重叠透镜416一起具有将第一透镜阵列413的各小透镜的像成像在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上的功能。
偏振变换元件415将从第二透镜阵列414来的光变换成一定方向的偏振光,借此,提高光学装置44的光的利用率。
具体地说,利用偏振变换元件415变换成一种偏振光的各部分光束,由重叠透镜416最终基本上重叠在光学装置44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上。在利用对偏振光进行调制类型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投影机中,由于只能利用一种偏振光,所以,从发生随机偏振光的光源灯417发出的光束的大约一半不能加以利用。因此,通过利用偏振变换元件415将从光源灯417出射的光束全部变换成一种偏振光,可以提高光学装置44中的光的利用效率。此外,这种偏振变换元件415,例如,在特开平8-304739号公报中进行过介绍。
色分离光学系统42,包括使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出射的光束曲折的反射镜421,两个分色镜422、423,反射镜424,具有利用分色镜422、423将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出射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为红(R)、绿(G)、青(B)三色的色光的功能。反射镜424,如后面详细描述的,可以相对于下部光导向装置401调整姿势。
中继光学系统43包括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反射镜432、434,具有将利用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作为色光的红色光一直引导到液晶面板441R上的功能。
这时,在色分离光学系统42的分色镜422上,将从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出射的光束中红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反射,蓝色光成分透射。由分色镜422透射的蓝色光,在反射镜424处反射,通过场透镜425,到达蓝色用的液晶面板441B。该场透镜425将从第二透镜阵列414出射的各部分的光束变换成相对于其中心轴(主光线)的平行光束。设置在其它液晶面板441G、441R的光入射侧的场透镜425情况也一样。
此外,在由分色镜422反射的红色光和绿色光中,绿色光由分色镜423反射,通过场透镜425,到达绿色用液晶面板441G。另一方面,红色光透过分色镜423,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进而通过场透镜425,到达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41R。
此外,之所以对红色光使用中继光学系统43,是因为红色光的光路的长度比其它颜色的光的光路长,用以防止由于光的发散等引起的光的利用效率的降低。即,为了使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31上的部分光束原封不动地传递到场透镜425上。此外,对于中继光学系统43,采用通过三个色光中的红色光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透通蓝色光的结构。
光学装置44按照图像信息调制入射的光束形成彩色图像,包括:用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个色光入射的三个入射侧偏振片442,配置在各入射侧偏振片442的后段的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41R、44G、441B,配置在各液晶面板441R、44G、441B的后段的视野角修正板443和出射侧偏振片444,以及,作为色合成光学系统的十字分色棱镜445。
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例如,利用多晶硅TFT作为开关元件,如图8所示,以液晶面板441G为例,它包括面板主体4411,收纳该面板主体4411的保持框4412。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声明的情况下,液晶面板441R、441B与液晶面板441G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
面板主体4411,图中省略,将液晶密封地封入对向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内,在一对透明基板的入射侧及出射侧粘贴防尘玻璃。
保持框4412是具有收纳面板主体4411的凹部的构件,在其四个拐角部分上,形成孔4413。
这样配置在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前段上的入射侧偏振片442(参照图7),仅使由色分离光学系统42分离的各色光中一定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将其它光束吸收,通过将偏光膜粘贴到蓝宝石玻璃等基板上构成。此外,也可以不用基板,将偏光膜粘贴在场透镜425上。
视野角修正板443,形成具有修正在基板上用液晶面板441G形成的光学像的视野角的功能的光学变换膜,通过配置这种视野角修正板443,可以降低黑画面时的漏光,大幅度提高投射图像的对比度。
出射侧偏振片444,在用液晶面板441G调制的光束中,只使规定方向的偏振光透过,吸收其它的光束,在本例中,由两个第一偏振片(前置偏振)444P以及第二偏振片(检偏振)444A构成。这样用两个制成出射侧偏振片444的结构,是为了通过分别用第一偏振片444P、第二偏振片444A按比例吸收入射的偏振光,以便抑制它们的过热。
十字分色棱镜445将从出射侧偏振片444出射的对各个色光的每一个进行调制的光学像合成,形成彩色图像。
在十字分色棱镜445上,沿4个直角棱镜的界面大致成X形设置反射红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色光的电介质多层膜,用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合成三个色光。
利用紫外线固化型的粘结剂将棱镜固定板4451固定在该十字分色棱镜445的下面。该棱镜固定板4451包括沿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对角线延伸的脚部4452,在各脚部4452的前端部分上形成孔4453。
同时,光学装置44利用插入到该孔4453部分的图中未示出的螺钉等,结合固定到前述头体403的L形的水平部分上。
前述液晶面板441G,视野角修正板443,第一偏振片444P及第二偏振片444A,经由面板固定板446固定到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
面板固定板446包括截面大致为C字形固定部主体4461,经由柄部4462突出地设置在该固定部主体4461的前端侧上的销4463。其中,在固定部主体4461的光入射侧的前端上,形成视野角修正板443固定用的台座4464,沿光入射侧前端侧缘延伸出去、成为视野角修正板443的外形位置基准的定位部4464A。
同时,在利用面板固定板446将液晶面板441G,视野角修正板443,第一偏振片444P及第二偏振片444A固定到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的情况下,首先,将第一偏振片444P、第二偏振片444A插入固定部主体4461的C字的内侧的空间内,为了将这些偏振片444P、444A以间隔开一定的距离的方式配置在该空间内,一面利用弹簧构件4465加载一面加以固定。
其次,一面利用定位部4464A对准视野角修正板443的外形位置,一面将视野角修正板443的端面用热传导性带或粘结剂等粘贴到台座4464上之后,将面板固定板446固定到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入射端面上。
同时,将紫外线固化型粘结剂涂布到面板固定板446的销4463上之后,在未固化的状态下,插入贯通液晶面板441G的孔4413。
以相同的步骤在紫外线固化型的粘结剂未固化的状态下,将液晶面板441R、441B也临时固定到面板固定板446上,将红、绿、蓝各色光引入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一面观察从十字分色棱镜445的光束出射端面出射的各色光,一面进行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相互的位置调整,在位置调整结束之后,用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固化型粘结剂,进行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定位固定。
(2-2)控制基板5的结构
控制基板5,如图4及图5所示,以覆盖光学单元4的上侧方式配置,包括叠层配置成两段的主基板51,在上段侧基板511上,安装运算处理装置等控制部主体,在下侧基板512上,安装各液晶面板441R、441G、441B的驱动用IC。此外,该控制基板5,包括图中省略的连接到该主基板51的后端侧、在外壳体2的壳体背面部11D、12D上竖起的接口基板。
在接口基板的背面侧,安装前述连接器组15,从连接器组15输入的图像信息经由该接口基板输出到主基板51上。
主基板51上的运算处理装置,在运算处理输入的图像信息后,将控制指令输出到液晶面板驱动用IC。驱动用IC根据该控制指令生成并输出驱动信号,将液晶面板441驱动,借此,按照图像信息进行光调制形成光学像。
(2-3)电源块6的结构
电源块6邻接光学单元4,沿投影机1的外壳体2的投射方向延伸出来设置,图中省略,包括电源单元及灯驱动单元。
电源单元通过连接到前述输入连接器17上的电源电缆将从外部供应的电力供应给灯驱动单元和控制基板5等。
灯驱动单元是用于以稳定的电压将电力供应给前述光源装置411用的变换电路,从电源单元输入的商用交流电流,利用该灯驱动单元进行整流。变换,变成直流或交流矩形波电流供给光源装置411。
在这种电源块6的前方,如图3所示,设置排风扇61,冷却过投影机1的内部各结构构件的空气被该排风扇61集中,从外壳体2的开口部28排出到装置外部。
(2-4)冷却结构
由于这种投影机1的内部被光源装置411和电源块6发出的热量加热,所以有必要是冷却空气在内部循环,有效地冷却光源装置411、光学装置44,电源块6。因此,在本例中,如图9所示,设定三个冷却流路C1、C2、C3。
冷却流路C1是冷却构成积分照明光学系统41的光源装置411及偏振变换元件415的流路,用导管72将利用设于图2中吸气用开口部24的装置内部的多叶片风机71吸引的冷却空气,从光导向装置40的光源收纳部401A的侧方供应给光源装置411、偏振变换元件415,将它们冷却。冷却后的空气,被排风扇61吸引,排出到投影机1的外部。
冷却流路C2,是冷却进行光调制及色合成的光学装置44的流路,从光学装置44的下方向上方、供应图2所示的设置在形成在设于过滤器23的位置处的吸气用开口部的装置内侧的多叶片风机(后面描述)吸引的冷却空气,冷却前述液晶面板441R、441G、441B,及入射侧偏振片442,视野角修正板443,出射侧偏振片444。冷却后的空气,沿主基板51的下面及上部壳体11的壳体上面部11A流动,一面冷却安装在主基板51上的电路元件,一面由排风扇61排出到外部。
冷却流路C3是冷却电源块6的流路,通过设在电源块6的后端侧的吸气扇62,从在上部壳体11的壳体侧面部11B上形成的开口部112、在下部壳体12的壳体侧面部12B上形成的开口部122取入冷却空气,取入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供给电源单元及灯驱动单元,将之冷却后,由排气扇61排出到外部。
(2-5)反射镜424的姿势调整结构
如图10所示,反射镜424,由保持构件81保持,该保持构件81以相对于下部光导向装置401的侧壁401D以转动中心P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设置。此外,将该转动中心P,设置成与规定的照明光轴L1和反射镜424的反射面424A的交点Q基本上一致。此外,这里,L2表示出射光束的照明光轴(从反射面424A出射的光束的照明光轴)。
保持构件81,如图11及图12(A)~(C)所示,以覆盖反射镜424的方式形成,包括背面部811,侧面部812、813,上面部814,以及下面部815。
利用设置在上面部814及下面部815上的铆接部814A、通过热铆接将反射镜424保持在背面部811的正面上。由于保持构件81的开口部的深度比反射镜424的厚度深,所以,反射镜424的反射面424A,比保持构件81的开口部的面的位置更靠近内侧。
在背面部811的背面的大致中央处,形成鼓出部816,该鼓出部816作为以转动中心P为中心的假想的球面S的一部分构成。
在鼓出部816的顶部上,具备向背面部811的面的外部方向突出的作为柄部的镜位置调整杆817,在该镜位置调整杆817的前端上,用热铆接固定有从图中未示出的调整用夹具(JIG)体连接到调整用臂上的半球状的镜旋钮818。
在侧面部812、813上,设置沿反射镜424的面突出的圆柱状的突起819,这些突起819,以连接它们的中心轴的假想线T通过转动中心P形成。
在侧面部812的下方,形成切口812A。借此,在将反射镜424安装到保持构件81上之后,通过从切口812A将前端形成薄板状的夹具插入到背面部811和反射镜424之间,可以很容易卸下反射镜424。
在侧壁部401D上,如图11所示,设置鼓出部816配合的凹部82,以及以位于包含规定转动中心P的照明光轴L1在内的平面上的方式支承突起部819的支承面83。
凹部82,形成对应于鼓出部816的球面的形状,借此,可以使鼓出部816顺滑地滑动。在凹部82的顶部上,形成将镜位置调整杆817露出到下部光导向装置401的外部用的孔821。
孔821,其上部形成缺口的圆形,在该缺口的位置处,形成向侧壁部401D的上边开口的切口822。借此,将镜位置调整杆817从侧壁部401D的上方穿过,可以使鼓出部816配合到凹部82上,所以,可以使作业性能良好。
在孔821与切口822的结合部分上,设置缩颈部823。借此,可以抑制由于形成切口部822造成的在使鼓出部816滑动时,鼓出部816向上方的位置偏移。
支承面83,设置在肩部831的上面,形成摩擦系数小的平面状。借此,可以使突起819顺滑地旋转、滑动。
反射镜424相对于下部光导向装置401的姿势调整,即,出射光束照明光轴L2的调整,通过将光束引导到光导向装置40内一面确认从投射透镜3出来的光束一面进行。
具体地说,在将光源装置411和各光学部件配置在下部光导向装置401上之后,将瞬间粘结剂主剂涂布到鼓出部816或凹部82上,在未固化的状态下,将镜位置调整杆817从切口822的上方插入贯通。如图12(A)~(C)所示,在将鼓出部816配合到凹部82上、将突起819支承在支承面83上之后,将上部光导向装置402加盖,将光束沿规定的照明光轴L1入射到反射面424A上。
在这种状态下,将从调整用夹具体来的调整用臂施加张力连接到镜旋钮818上之后,通过用该调整用夹具体操作镜位置调整杆817,使鼓出部816仿照凹部82沿上下左右方向滑动的同时,使突起819在支承面83上滑动或旋转,使保持构件81转动,进行反射镜424的姿势调整。
例如,如图12(A)所示,当令镜位置调整杆817向X11方向运动时,鼓出部816仿照凹部82滑动,突起819在支承面83上,以假想线T上的转动中心P为中心向X12方向滑动。从而,保持构件81以转动中心P作为中心向左方转动。
此外,如图12(B)所示,当将镜位置调整杆817向Z11方向转动时,鼓出部816仿照凹部82滑动,突起819在支承面83上以通过转动中心P的假想线T作为中心向Z12方向旋转。
从而,保持构件81以转动中心P作为中心向上方转动。
当将镜位置调整杆817向X21方向或Z21方向移动时,根据上述原理,保持构件81以转动中心P作为中心向右方或下方转动。
在上述方法中,一面确认从投射透镜3出来的光束,一面使保持构件81转动调整反射镜424的姿势调整,即,出射光束照明光轴L2的调整结束之后,在涂布瞬间粘结剂主剂的部分上涂布固化促进剂,将鼓出部816和凹部82粘结的同时,通过在从设于上部光导向装置402上的孔(图中省略)的突起819与支承面83的接触部分涂布粘结剂,将两者粘结,定位固定反射镜424。
根据前述实施形式,具有以下效果。
由于在保持反射镜424的保持构件81的背面形成鼓出部816,通过该鼓出部816在侧壁部401D的内表面上滑动,保持构件81转动,进而,使该保持构件81的转动中心P与规定的照明光轴L1与反射镜424的反射面424A的交点Q基本上一致,所以,在将光束沿规定的照明光轴L1入射到反射镜424上的状态下,当使保持构件81转动任意的量时,出射光束照明光轴L2的位移量小于转动中心P与交点Q不基本上一致的结构时的位移量。
从而,可以容易且精密地调整出射光束照明光轴L2。
由于用假想球面S的一部分形成鼓出部816,进而,使该假想球面S的中心与保持构件81的转动中心P基本上一致,所以,可以使鼓出部816在侧壁部401D的内表面上顺滑地滑动。
从而,由于可以使保持构件81顺滑地转动,所以,可以更精密地调整出射光束的照明光轴L2。
由于在侧壁部401D的内表面上对应于鼓出部816的滑动面的位置上形成凹部82,所以,通过使鼓出部816与凹部82配合,可以相对于侧壁部401D定位。
从而,与不设置凹部82的结构相比,可以抑制使保持构件81转动时的转动中心P的位置的偏移。
由于在鼓出部816的顶部设置向背面部811的面的外部突出的镜位置调整杆817,在侧壁部401D上形成使镜位置调整杆817突出的孔821,所以,即使在将下部光导向装置401上加盖之后,也可以从外部使鼓出部816滑动。即,可以使保持构件81转动。
从而,无需对收纳在光导向装置40内的光学部件采取特殊的防尘措施可以使保持构件81转动。
特别是,由于在鼓出部816的顶部,经由镜位置调整杆817设置连接到从调整用夹具体来的调整用臂上的镜旋钮818,所以,通过利用调整用臂,可以更精密地控制保持构件81的转动。即,由于可以更精密地调整出射光束照明光轴L2,所以,可以减少对照明的有效范围的余量,从而可以增加有效照明提高亮度。
由于在保持构件81的侧面部812、813上设置以沿反射镜424的面突出的方式、并且连接它们的中心轴的假想线T通过保持构件81的转动中心P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突起819,在侧壁部401D上,形成有位于包含规定保持构件81的转动中心P的照明光轴L1的平面上地支承突起819的支承面83,所以,当使保持构件81向左右方向转动时,突起819在支承面83上以假想线T上的转动中心P为中心滑动,当使保持构件81沿上下方向转动时,突起819,在支承面83上以通过转动中心P的假想线T为中心旋转。
因此,通过具有突起819及支承面83,与不具备这些的结构相比,可抑制保持构件81由其自重偏离下方的转动中心P。
特别是,由于将突起819制成圆柱状,所以,突起819在支承面83上顺滑地旋转,从而,保持构件81可以向上下方向进行更顺滑的转动。
此外,通过用支承面83支承突起819,可以将保持构件81临时设置在下部光导向装置401上。从而,由于能够分别独立设置保持构件81的设置工序和姿势调整工序,所以能够效率更高地进行姿势调整作业。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形式,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进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将鼓出部816及凹部82两者制成球面状,但如果只有其中的一个是球面状的话,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虽然是使反射镜424的姿势可以调整,但使反射镜421、432、434的姿势可调整亦可。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对于反射镜421、424、432、434采用全反射镜,但也可以采用波长选择镜。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进行设于投影机1中的反射镜424的姿势调整,但对于装配在其它光学设备及电子设备上反射镜或波长选择镜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时的具体结构和形状等,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Claims (7)

1、一种光学部件用壳体,该壳体收纳包含反射镜的多个光学部件,将这些多个光学部件配置在预定的照明光轴上,其特征在于,
包括保持前述反射镜的保持构件,以及收纳前述多个光学部件中除前述反射镜以外的其它光学部件的壳体主体,
在前述保持构件的与设置前述反射镜的面相反的面上,形成有向前述反射镜的背面方向鼓出的鼓出部,
通过该鼓出部在前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滑动,前述保持构件相对于前述壳体主体转动,
该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与前述预定的照明光轴和前述反射镜的反射面的交点基本上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其特征在于,前述鼓出部作为球面的一部分构成,前述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与该鼓出部的球面的中心基本上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在对应于前述鼓出部的滑动面的位置上形成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鼓出部的顶部,设置有向前述保持构件的背面方向突出的柄部,其中,该背面方向是背离前述保持构件的设置前述反射镜的面的方向,在前述壳体主体上,形成使该柄部突出的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其特征在于,在与包含前述照明光轴的平面正交的前述保持构件的端部上,设置一对沿前述反射镜的面突出的突起,
该一对突起设置为,连接它们的中心轴的直线通过前述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
在前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上,以使前述保持构件的转动中心位于包含前述照明光轴的平面上的方式,形成有支承前述一对突起的支承面。
6、一种光学装置,其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分离成多个色光,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光学部件用壳体和该壳体中所收纳的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射镜的多个反射镜;
前述多个反射镜包括:将全部光反射的全反射镜,以及使一定波长的光透射而将其它的光反射的波长选择镜,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射镜是前述全反射镜或前述波长选择镜。
7、一种投影机,是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出射的光束进行调制、形成光学像、放大投射该光学像的投影机,
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装置。
CNB2003101130061A 2002-12-24 2003-12-24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0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3203/2002 2002-12-24
JP2002373203A JP4023314B2 (ja) 2002-12-24 2002-12-24 光学部品用筐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0454A CN1510454A (zh) 2004-07-07
CN1310086C true CN1310086C (zh) 2007-04-11

Family

ID=32766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300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0086C (zh) 2002-12-24 2003-12-24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94438B2 (zh)
JP (1) JP4023314B2 (zh)
CN (1) CN13100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9113B2 (ja) * 2004-01-22 2010-10-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4311377B2 (ja) * 2004-08-23 2009-08-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270081B2 (ja) * 2004-09-07 2009-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7408727B2 (en) 2004-09-17 2008-08-05 Nittoh Kogaku K.K. Lens holder and lens unit
KR100766075B1 (ko) * 2005-12-05 2007-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Dmd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학 프로젝션 시스템.
TWI291039B (en) * 2006-04-20 2007-12-11 Benq Corp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mirr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347550B2 (ja) * 2009-02-16 2013-1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499624B2 (ja) * 2009-10-23 2014-05-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803120B2 (ja) * 2011-02-04 2015-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JP5799539B2 (ja) * 2011-03-23 2015-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142501B2 (ja) * 2012-10-30 2017-06-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光学式センサ
JP2014197167A (ja) * 2013-03-07 2014-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4111577A (zh) * 2014-07-03 2014-10-22 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的光机结构
JP6524672B2 (ja) * 2015-01-21 2019-06-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7728415B (zh) * 2017-10-20 2024-04-26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超短焦投影机及其偏光板调整与光学系检查方法
JP2019124783A (ja) * 2018-01-15 2019-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14063376B (zh) * 2020-07-31 2025-01-03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系统、光源装置及图像投影装置
JP1697510S (zh) * 2020-12-11 2021-10-18
CN115016206B (zh) * 2022-04-29 2024-03-2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8283A (en) * 1993-01-29 1995-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jection type television having a movable reflective mirror
CN1174333A (zh) * 1996-07-31 1998-02-25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带投射角度调整装置的投射仪
JPH11102022A (ja) * 1997-09-26 1999-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の光路修正方法
JP2001021990A (ja) * 1999-07-06 2001-01-26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2676A (en) * 1988-08-04 1993-01-2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urn-over type rearview door mirror
JP3976812B2 (ja) 1995-03-09 2007-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偏光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473335B2 (ja) * 1996-08-19 2003-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2287252A (ja) 2001-03-27 2002-10-0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TW555346U (en) * 2001-06-11 2003-09-21 Coretronic Corp Reflection mirror angle adjusting device of back-projection televi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8283A (en) * 1993-01-29 1995-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jection type television having a movable reflective mirror
CN1174333A (zh) * 1996-07-31 1998-02-25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带投射角度调整装置的投射仪
JPH11102022A (ja) * 1997-09-26 1999-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の光路修正方法
JP2001021990A (ja) * 1999-07-06 2001-01-26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0454A (zh) 2004-07-07
US6994438B2 (en) 2006-02-07
JP2004205716A (ja) 2004-07-22
US20040150800A1 (en) 2004-08-05
JP4023314B2 (ja)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0086C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293425C (zh) 投影仪
CN100401184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CN100416341C (zh)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投影仪
CN2682450Y (zh)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260613C (zh) 投影机
CN1743943A (zh) 投影机
CN1266538C (zh) 电子设备用外装壳、具备此电子设备外装壳的投影机
CN1226974A (zh) 光调制元件及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1063795A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JP3953067B2 (ja) 光変調装置保持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69230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754123A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CN1378098A (zh) 光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投影仪
CN1920658A (zh) 投影机
CN1577065A (zh) 导管及投影机
CN165806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573516A (zh) 固定板、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448756A (zh)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877439A (zh) 投影机
JP4103803B2 (ja)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7210796B2 (en) Optical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CN1705909A (zh) 照明装置、排气单元和具备该装置和单元的投影机
CN101034249A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JP3991859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