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8936C - 光盘装置和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和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8936C CN1308936C CNB2004100302934A CN200410030293A CN1308936C CN 1308936 C CN1308936 C CN 1308936C CN B2004100302934 A CNB2004100302934 A CN B2004100302934A CN 200410030293 A CN200410030293 A CN 200410030293A CN 1308936 C CN1308936 C CN 130893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ation areas
- address field
- subelement
- length
- recording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22—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for reducing distor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地址段中的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被限定为地址段长度的25%或更少、但是大于地址段长度的0%,且格式调制区域的位置为可选择的两个可能位置。由此,当CLV光盘介质被使用时,邻近记录轨迹中的摆动调制区域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光点的光盘介质,以及用于执行记录和再现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已知的记录型光盘介质的示意图。光盘4具有形成作为记录轨迹3的导引的螺旋凹槽。该记录轨迹3被分成多个具有预定长度的地址段5。表示地址等的格式信息存储在每个地址段5中。
迄今,格式信息作为压纹预置凹坑形成在地址段5的前面。然而,近来,记录轨迹3的凹槽发生少量弯曲,从而记录轨迹3的弯曲周期被调制用于在其中嵌入格式信息。该方法被称作摆动调制法。根据上述的结构,格式信息可存储在与存储在记录轨迹3上的数据交叠的位置。由于存储的数据的中断被消除,所以由于格式信息的容量损失减小了。
例如,可读取/可重写致密盘(CD-R/RW)使用具有变化摆动周期的调制信号,和+R/RW使用具有恒定频率和变化摆动相位的调制信号。
图2A表示带有调制摆动相位的记录轨迹的例子。记录轨迹3以预定的周期弯曲。存储格式信息的调制区域中的预定部分的相位反相180度。该部分用作数据。摆动信号从这些弯曲凹槽中检出,作为用于检测跟踪误差信号的推挽信号的高频分量。图2B为在图2A中所示上部的记录轨迹的一个凹槽检测的摆动信号的例子,其中没有发生与其邻近的其它凹槽的干扰。图2B清楚地示出与弯曲凹槽相应的信号被检测出。
然而,在图2A所示下部的凹槽中,也就是与上部凹槽邻近的凹槽中,形成与其它地址段相应的格式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录密度增加并且出现了由邻近凹槽的摆动信号引起的干扰,则从记录轨迹3检测的摆动信号彼此变得不同。图2C表示产生的摆动信号的例子,其中由于反相调制波形而产生了干扰。在图2A所示的一个凹槽的预定调制区域与邻近凹槽的调制区域相应的情况下产生该反相调制波形。那也就是说,在图2A中,当从径向看光盘介质时,凹槽之一的预定调制区域与邻近凹槽的调制区域重叠。当记录轨迹3的预定凹槽上的至少一个调制区域以上述方式与邻近预定凹槽的凹槽上的调制区域重叠时,在此之后,描述该状态为“在径向上彼此重叠”。此外,当从半径方向观看光盘介质时,在记录轨迹3的预定凹槽上如果没有调制区域与邻近预定凹槽的凹槽上的调制区域重叠时,在此之后,描述该状态为“在径向上彼此没有重叠”。在图2C中,在上述预定区域中的摆动信号的幅度大幅度减小。因此,要想正确读取格式信息变得困难。当记录轨迹3的密度增加时,将在记录轨迹3的30%至40%的区域上发生由记录轨迹3的由邻近凹槽引起的干扰。
当具有稳定线密度的记录轨迹的恒定线速度(CLV)光盘介质被使用时,记录轨迹的邻近凹槽中的地址段的位置之间的关系连续发生变化。因此,避免出现上述的干扰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再现良好的格式信息而不会产生上述问题的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介质通过光斑照射来记录和再现信息、并且具有凹槽型螺旋记录轨迹。所述记录轨迹被分成多个具有预定地址段长度的地址段。在每个地址段中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有格式调制区域,使得其与记录轨迹重叠。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为地址段长度的25%或更少、但是大于地址段长度的0%。地址段中的格式调制区域的位置为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这两个可选择的位置。第二调制区域与第一调制区域隔开一个距离:该距离是调制区域的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并且短于通过从地址段长度减去调制区域长度的两倍所获得的距离,邻近记录轨迹中的格式调制区域被选择在适当位置使得在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中彼此不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每个地址段被分成多个具有恒定子单元长度的子单元。格式调制区域形成在子单元中并且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为子单元的恒定子单元长度的25%或更少、但是大于地址段长度的0%。子单元中的格式调制区域的位置为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这两个可选择的位置。第二调制区域与第一调制区域隔开一个距离:该距离是调制区域的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并且短于通过从子单元长度减去调制区域长度的两倍所获得的距离。邻近记录轨迹中的格式调制区域被选择在适当位置使得在光盘介质的半径方向中彼此不重叠。
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中,优选地记录轨迹具有以基本恒定的周期弯曲的凹槽,其是在格式调制区域之外的部分上提供的。用于格式调制区域的调制方法为摆动调制方法,其是通过调制记录轨迹的弯曲凹槽进行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优选地每个地址段具有多个没有格式调制区域的空子单元,它们是在其头部或末端以连续的方式提供的,当空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预定的整数或更多时,其中所述整数是由形成地址段的子单元的数量除以二得到的(余数省略)。记录轨迹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而不是在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一调制区域中,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二调制区域中。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优选地每个地址段具有多个没有格式调制区域的空子单元,它们是在其头部或末端以连续的方式提供的,其中空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预定的整数或更多,且所述整数是由形成地址段的子单元的数量k除以三得到的(余数省略)。记录轨迹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一调制区域中,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二调制区域中,和至少一个第三类型地址段,其中连续的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在第一调制区域中具有格式调制区域,其中连续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预定的整数,该整数是通过将子单元数k除以三得到的(余数被省略或者进上一个单位),且其中其它连续子单元在第二调制区域中具有格式调制区域,其中其它连续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通过将子单元数k除以三获得的预定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光盘装置是用于对具有格式调制区域的光盘介质执行记录和再现,所述格式调制区域选择性地提供在地址段中具有恒定间距的两个位置处,所述地址段具有预定的地址段长度或者具有多个以恒定子单元长度的子单元。所述光盘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用于检测两个位置处的格式调制区域,和第二单元,用于根据通过第一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选择一个检测输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所述光盘具有螺旋记录轨迹,所述记录轨迹被分成多个具有预定地址段长度的地址段,以及在部分地址段的每一个中的预定位置处形成的格式调制区域,使得其与记录轨迹重叠,
其中,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为地址段长度的25%或更少、但是大于地址段长度的0%,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子单元中形成所述格式调制区域,所述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为子单元的恒定子单元长度的25%或更少、但是大于恒定子单元长度的0%,
在所述子单元中在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的两个位置之间、选择所述格式调制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调制区域与第一调制区域隔开一个距离:该距离是调制区域的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并且短于子单元长度减去调制区域长度的两倍,和
在邻近记录轨迹的位置处、选择所述格式调制区域,使得它们在沿所述光盘介质半径方向彼此不重叠。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光盘介质的示意图;
图2A表示已知光盘介质的记录轨迹的两个邻近凹槽;
图2B表示从记录轨迹获得的再现信号,其中没有出现干涉;
图2C表示从记录轨迹获得的再现信号,其中出现了干涉;
图3表示已知CLV光盘的特性;
图4A-4E表示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磁迹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A-5E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结构;
图6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结构;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结构;
图8A和8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
图9A和9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单一布局形成;
图10A-10E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形成;
图11A-11C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
图12A和12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单一布局形成;
图13A-13E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形成;
图14A和14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形成;
图15A-15C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
图16A和16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单一布局形成;
图17A-17D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形成;
图18A-18C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
图19A-19C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
图20A和20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记录轨迹,其中所述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形成;
图21示意性的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结构。
具体实施例
为了解决上述已知光盘介质的问题,在记录轨迹的邻近轨道中提供带有格式信息的调制区域,使得它们彼此沿半径方向不重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上具有单一周期的摆动信号的区域和与其邻近的调制区域之间的干涉扰乱了再现信号波形,则与调制区域之间的干涉作用相比,对该实施例的再现特性的干涉作用变得非常小,因为这个具有单一周期摆动信号的区域仅用于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
现在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优选实施例。根据这些原理和优选实施例,能防止邻近记录轨迹中的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彼此重叠。
现在将参照图3说明已知CLV光盘的特性。该图示了在其上具有螺旋记录轨迹13的光盘14的结构。在它们之间以基本恒定的轨迹间隔t形成记录轨迹13的凹槽。该图中的实线、点划线和虚线示出:由于光盘的圆形形状,随着记录轨迹13和光盘的外缘之间的距离减小,记录轨迹13的长度对于每周都增加。当从预定半径方向观看时,该图右侧部分示出记录轨迹13的长度对于每周的变化。
在图3中,最内周的记录轨迹13的长度被确定为参考长度。邻近最内周的圆周的回转半径相对于最内周的回转半径增加t。因此,下一圆周的长度变得大于最内周的长度,并且下一圆周的结束位置(此后称作结束位置x)向左移位X(X=2πt)。此外,从结束位置X开始的下一圆周的结束位置由y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结束位置y向左移位Y(Y=X+4πt)。类似的,从结束位置y开始的另外下一个圆周的结束位置由z表示。该结束位置z向左移位Z(Z=Y+6πt)。因此,随着记录轨迹和盘14的外缘之间的距离减小,圆周的结束位置向左移位。
相对于结束位置x,最内侧记录轨迹的结束位置向右移位2πt,并且外侧记录轨迹的结束位置向左移位4πt。此外,相对于位置y,内侧记录轨迹的结束位置向右移位4πt,而外侧记录轨迹的结束位置向左移位6πt。随着记录轨迹13和光盘14的外缘之间的距离减小,邻近记录轨迹的结束位置之间的偏移量将增加。记录轨迹13和光盘14的外缘间的距离和偏移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被概括起来。也就是说,如果内侧记录轨迹的结束位置向右偏移α时,外侧记录轨迹的结束位置就向左偏移(α+2πt)。
顺便提及,记录轨迹13被分成多个具有预定长度的地址段。上述关系与这些地址段中的关系相同。如果在光盘14的内侧半径处的预定地址段的结束位置向右偏移α,则在外侧半径处的预定地址段的结束位置向左偏移(α+2πt)。
当数字通用盘(DVD)用作光盘14时,邻近记录轨迹13之间的轨迹间隔t被确定为0.74μm。当下一代高密度记录介质被用作光盘14时,轨迹间隔t被确定为大约0.4μm。因此,当在内侧半径处的地址段的结束位置的偏移量与在外侧半径处的地址段的结束位置的偏移量之间的差由2πt表示时,该差为几个微米。每个地址段具有大约为10mm的长度。这是因为如果该长度太短,则难于处理大量的地址信息。当每个地址段的长度为大约10mm且该长度被分成几十个块时,每个块的长度变为几百微米或更多。因此,在内侧半径处的地址段的结束位置偏移量和在外侧半径处的地址段的结束位置偏移量之间的相对小的差可忽略不计。其次,在内侧半径处的地址段的结束位置可被看作是向预定方向偏移一个预定量,其中该数量与在外侧半径处的地址段的偏移量相同且偏移方向与其相反。
现在将参照图4A至4E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4A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地址段结构和彼此邻近的格式调制区域之间的关系。第一调制区域11形成在每个地址段的头部,而第二调制区域形成在距离头部γ处。
首先,假定调制区域11被选择。相对于调制区域11的地址段,邻近且位于光盘14的半径方向的内侧的地址段被移位+L/2。此外,相对于调制区域11的地址段,邻近且位于光盘14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的地址段被移位-L/2。根据上述配置,位于沿半径内侧的地址段的调制区域向右偏移α。此外,位于沿半径外侧的地址段的调制区域向左偏移α。通过跟踪从内侧地址段到外侧地址段的所有地址段,能容易的证实该配置。当每个调制区域的长度由β表示时,那么α+β=L/2。在这些条件下,邻近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彼此重叠。此时,在第二调制区域12附近产生一间隙,其中第二调制区域12位于两个邻近调制区域之间。也就是说,该间隙被保持在表示为2α-β的邻近调制区域之外。因此,如果该间隙的长度为β,则地址段中的调制区域可从第一调制区域11变化为第二调制区域12。此外,如果临近记录轨迹的地址段的调制区域向右和左偏移时,可防止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彼此重叠。
因此,满足下面表达式(1)和(2)的β可由表达式(3)获得。
α+β=L/2 (1)
2α-β>β (2)
L/4>β (3)
其次,如果调制区域长度β小于地址段长度L的25%,则沿半径方向不与邻近调制区域重叠的间隙存在于第一调制区域11中或第二调制区域12中。第二调制区域12的位置γ被确定为在邻近调制区域向右和左偏移α之后产生的间隙中的预定点。因此,γ应该满足由表达式(4)和(5)引导的表达式(6)。
γ>β+β (4)
γ+β<L-β (5)
2β<γ<L-2β (6)
如果β=L/4,则γ=L/2。第二调制区域12的位置被确定为在地址段长度中间处的点。
在所示为β=L/4以及γ=L/2的限制条件下,将参照附图说明邻近地址段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和调制区域选择如何变化。此后,在外侧半径处向右偏移的量由负数表示。此外,在外侧半径处向左偏移的量由正数表示。邻近地址段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随着偏移量从0到L变化而变化。由于该相对位置关系具有周期性(偏移量L),所以仅对一个周期进行检查,例如从0至L、从-L/2至L/2等,就可了解临近地址段的所有可能位置。
图4B表示偏移量为-L/4的情况。根据这些位置,在邻近地址段之间,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交替出现。图4C表示偏移量为L/4的情况。从而,当偏移量从-L/4到L/4变化时,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在邻近记录轨迹之间的邻近地址段中交替出现。
在偏移量变化L/4之后,只有第一调制区域出现在每个地址段中,如图4D所示。当偏移量变化L/4至3L/4时,这些第一调制区域继续存在,如图4E所示。此时,上述周期从3L/4到L/4变换为一个新的周期。地址段的位置变化为如图4B所示的位置。因此,在偏移量周期中,邻近记录轨迹上的地址段的调制区域被提供使得它们沿径向彼此不重叠。在从图4D至图4E的周期中,在邻近圆周上的每个地址段中,只有第二调制区域被使用。
图5A至5E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在邻近记录轨迹上的地址段的位置。这些图示出光盘的地址段结构如何变化。图5A至5E中的每一个示出记录轨迹的一部分。图5A所示的部分与光盘的内径相应而图5E所示的部分与光盘的外径相应。也就是说,在向上方向上,从内径到外径连续示出各部分。这些图中的每一幅主要示出其中调制区域的位置在每个圆周中变化的部分。
图5A表示一个圆周中的一预定部分,其中地址段的数量为整数。邻近地址段之间的偏移量为零。此外,具有第一调制区域的地址段出现在一个邻近圆周中,而具有第二调制区域的地址段出现在另一个圆周中。也就是说,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在邻近圆周中以交替的方式出现。另外,由于记录轨迹是以螺旋的方式形成的,所以这些圆周被相互连接起来,如在该图中由实线和虚线所示的。因此,从左边起的第二和第三地址段之间的点被确定为边界。在该点处,环绕光盘的地址段中使用的调制区域的类型是变化的。
图5B示出偏移量为L/4的情况。下部第二行且从左边起的的第二和第三地址段之间的点被确定为边界。在该点处,在地址段中使用的调制区域的类型从第二变为第一。
图5C表示偏移量接近L/2的情况。在该图中,在地址段中只使用了第一调制区域。
图5D表示偏移量为3L/4的情况。边界形成在下部第三行的中间。从该点起,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出现。
图5E表示偏移量为L且地址段的位置变为与偏移量为0的情况下相同的情况。上述地址段位置的变化朝向光盘的外径周期性重复。
如所描述的,当邻近记录轨迹的地址段之间的偏移量大约为零时,第一段被提供使得两种类型的调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存在。这种结构之后称作交替布局。另一方面,当邻近地址段之间的偏移量大约为地址段长度的一半时,在地址段中只存在有一种类型的调制区域。该结构之后称作单一布局。根据这些结构,获得一种光盘,其中邻近记录轨迹的地址段的格式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相互不重叠。
图4A至5E和5A至5E中所示的实施例是在限制条件下给出的。也就是说,调制区域的长度β为L/4。因此,当偏移量变为L/4或3L/4时,布局类型发生变化。然而,当长度β小于L/4时,在布局类型发生变化的边界附近的点处不但可选择交替布局而且可选择单一布局。在这种情况下,在地址段的布局中的小错误可被忽略。因此,可以以充分的容限制造光盘。
当调制区域长度β小于L/4且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之间的距离γ不是L/2时,从偏移量为-β的点到偏移量为β的点进行交替布局,并且从偏移量为β的点到偏移量为L-β的点进行单一布局。结果,获得一种光盘,其中邻近记录轨迹的地址段的格式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相互不重叠。
根据上述实施例,每个第一调制区域提供在地址段的头部。然而,如果两种类型的调制区域之间的间隔不满足上述表达式(6),则第一调制区域可提供在地址段的任何位置。
现在将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该图表示记录轨迹13的例子。在该记录轨迹13中,第一调制区域11不是提供在每个地址段的头部。在记录轨迹13的一个凹槽中,其在图示的中间,格式调制区域提供在第二调制区域12中,从而交替布局被获得。在记录轨迹13的每个圆周上,相同类型的调制区域提供具有与地址段相同的周期。根据该结构,边界可提供在地址段之间的任何点处,从而邻近圆周的调制区域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变成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然而,在每个圆周的结束处,存在地址段的类型从一个变为另一个的点,如图5A所示。因此,边界不能提供在调制区域中。
根据上述实施例,格式调制区域仅提供在每个地址段的一个位置处。然而,地址段不能分成具有预定长度L′的多个子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地址调制区域不能提供在每个子单元中。也就是说,地址调制区域能够扩展。如果一个调制区域的长度变得太长,则出现相对于区间误差等的格式信息检测误差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地址调制区域可优选地在若干位置中扩展。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提供在每个子单元中并且格式调制区域的位置在该二调制区域之间选择。尽管子单元长度L′被用于代替地址段长度L,该选择是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的。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地址段被分成三个子单元并且执行交替布局。第一调制区域11和第二调制区域12提供在子单元中。因此,获得一种光盘,其中邻近记录轨迹的地址段的格式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彼此不重叠。
在每个地址段中的子单元的调制区域的长度不必彼此相同,但被限定为子单元长度L′的25%或更少。关于第一调制区域或第二调制区域的位置,该位置由一个子单元确定且该子单元具有最长的调制区域,而调制区域短于上述调制区域的其它子单元的调制区域必须被确定使得它相对于最长调制区域的位置偏离。也就是说,第一调制区域或第二调制区域的位置是根据具有最长调制区域的子单元确定的。那么,至于具有较短调制区域的子单元,调制区域被确定使得它们不从与最长调制区域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偏离。因此,如果预定圆周上的预定地址段的预定子单元变成邻近于任何子单元,则邻近子单元的调制区域沿径向彼此不重叠。
当单一地址段被分成多个子单元时,出现下述可能性。例如,当格式调制区域通过光盘装置被检测时,在单一地址段中可存在有两种类型的子单元。也就是说,在单一地址段中可存在有在第一调制区域中具有格式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和在第二调制区域具有格式调制区域的子单元。
根据该实施例,在中间的凹槽中,在最左侧地址段的三个子单元中提供有两个第二调制区域和一个第一调制区域,如图7所示。类似的,在底端处的凹槽中,在最左侧地址段的三个子单元中提供有一个第一调制区域和两个第二调制区域。因此,在检测时,格式调制区域不但出现在中间凹槽中的最左侧地址段中,而且出现在底端凹槽中的最左侧地址段中。
如果所有子单元的调制区域的长度不到大约子单元长度的25%则以下述方式提供地址段,使得在预定的限制范围内两种类型的子单元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地址段中。
首先,在每个地址段中提供有至少一个没有格式调制区域的空子单元。其次,第一调制区域或第二调制区域可提供在位于空子单元两侧的子单元中,从而地址段结构被限制。
现在将说明用于获得上述结构的第一方法。如果地址段的格式信息量是小的,则一半的子单元或更多被形成为连续的空子单元。如果由k表示的子单元的数量不能被二整除,则该数量被2除,且余数被舍弃,而且商变为整数。该整数与空子单元的数量相等。当上述空子单元被提供时,只有包括第一种类型的地址段和第二种类型的地址段的两种类型的地址段能够形成记录轨迹。根据该结构,在第一种类型的地址段的子单元中提供有多个第一调制区域并且在第二种类型的地址段的子单元中提供有多个第二调制区域。
图8A和8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上述第一方法用于该实施例。这些图表示每个地址段中的子单元的数量为五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五除以二商为二余数为一。因此,空子单元的数量为2或更多。图8A表示第一种类型的地址段,其包括三个具有第一调制区域11的子单元和两个空子单元。图8B表示第二种类型的地址段,其包括三个含有第二调制区域12的子单元和两个空子单元。
现在将说明仅包括两种类型的地址段的记录轨迹的结构。如图4A至4E所示,在邻近记录轨迹上的地址段可根据包括交替布局和单一布局的两个方法提供。在交替布局的情况下,关于子单元长度L′偏移量为零。在单一布局的情况下,偏移量约为L′/2。如果每个地址段中的子单元结构被限定,则根据关于包括在地址段中的子单元的数量的偏移量,布局类型可发生变化。例如,当子单元的数量为五且偏移量来自0、L′、2L′、3L′至4L′时,交替布局被使用。然而,如果偏移量来自L′/2、3L′/2、5L′/2、7L′/2至9L′/2时,单一布局被使用。
当单一布局被使用时,每个地址段可包括相同类型的子单元。
现在将参照图9A和9B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其中每幅图都示出通过使用单一布局方法形成的记录轨迹。图9A表示偏移量为L′/2的情况而图9B表示偏移量为3L′/2的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可通过仅使用多个第一种类型的地址段就能形成记录轨迹。当然,记录轨迹也可以通过只使用多个第二种类型的地址段形成,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单一布局的其它偏移量条件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
当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方法形成时,第一种类型的地址段和第二种类型的地址段被提供使得该两种类型的地址段在大部分记录轨迹的邻近圆周中以交替方式出现。然而,在地址段类型的改变点处,地址段结构必须沿记录轨迹延伸的方向从第一种类型变化为第二种类型或者相反。如果该变化被实现,则沿记录轨迹整个长度的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使得其在径向彼此不重叠。
图10A至10E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另一记录轨迹,其中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法形成。图10A表示偏移量为零的情况,图10B表示偏移量为L′的情况,图10C表示偏移量为2L′的情况,图10D表示偏移量为3L′的情况,图10E表示偏移量为4L′的情况。每幅图都示出其中沿记录轨迹方向的地址段结构发生变化的部分。在每种情况下,邻近记录轨迹中的相同类型的调制区域在径向上彼此不重叠,因为在每个地址段中提供有空子单元。
如果相对于连续空子单元的数量,带有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的数量少于i+1,其中所述数量由i表示,并且如果在连续空子单元的两侧提供有具有第一种类型的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和具有第二种类型的调制子单元,则在单一地址段中的带有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沿半径方向与带有与其邻近的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不重叠。通过参照图10C左侧所示的第三和第四地址段之间的边界可容易的理解该结构。
通过在地址段的头部提供连续空子单元可获得上述结构。
如果空子单元的数量小于上述使用第一方法的情况,则可使用第二方法。根据第二方法,其中由k表示的空子单元的数量被3除。如果产生余数,则将其舍弃。结果得到的数为与空子单元数量对应的整数。该空子单元数量可大于结果数量。在该情况下,当子单元数为五时,五除以三商一余2。因此,空子单元数变为1。
根据第二方法,三种类型的地址段被用于形成记录标记,如图11A-11C所示。
这些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地址段的结构。图11A表示具有一个空白子单元和四个含有第一调制区域的子单元的第一种类型的地址段,图11B表示具有一个空白子单元和四个含有第二调制区域的子单元的第二种类型的地址段。图11C表示具有一个空白子单元、两个含有第一调制区域的子单元以及两个含有第二调制区域的子单元的第三种类型的地址段。
根据第三种类型地址段的结构,带有第一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的数量和带有第二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的数量满足k/3。如果子单元数k不能被三整除,则结果数被上舍入或下舍入。由此,获得一个整数,也就是一或二。由于带有第一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的数量和带有第二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的数量之和必须是子单元的总数,而不是空子单元的总数,所以第一调制区域的数量和第二调制区域的数量中的每一个变成二。
根据该第二方法,可容易地执行单一布局,如在第一方法的情况下。图12A和12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执行用于记录轨迹的单一布局的例子。图12A表示偏移量为L′/2的情况,而图12B表示偏移量为3L′/2的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可通过使用多个第一种类型的地址段来形成记录轨迹。当然,可通过使用多个第二种类型的地址段来形成记录轨迹,如上述的实施例。单一布局的其它偏移量条件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
如果交替布局被执行,则其中地址段类型发生变化的记录轨迹部分的结构变得复杂。图13A至13E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的例子,其中通过使用交替布局方法形成记录轨迹。图13A表示偏移量为零的情况,而图13B表示偏移量为L′的情况。图13C表示偏移量为2L′的情况,以及图13D表示偏移量为3L′的情况。图13E表示偏移量为4L′的情况。每幅图都表示出地址段沿记录轨迹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由于空子单元的数量受到限制,所以当偏移量为2L′时,如图13C所示,且当偏移量为3L’时,如图13D所示,第二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空子单元的两侧。那也就是说,除了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的地址段外,还需要第三类型的地址段。因此,如图13C和13D中的每一幅所示,第三类型的地址段被用于记录轨迹中间凹槽上的左侧第三地址段。由此,邻近记录轨迹上的相同类型的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彼此不重叠,其中在邻近记录轨迹上调制区域沿记录轨迹延伸的方向形成。根据该结构,每两周使用一个第三类型地址段。因此,可通过使用第一类型地址段和第二类型地址段形成记录轨迹的大部分,其中第一类型地址段和第二类型地址段是根据交替布局方法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调制区域提供在与第三类型地址段的前半部分相应的子单元中。然而,第二调制区域可能提供在与第三类型地址段的前半部分相应的子单元中。在该情况下,第三类型地址段提供在其中地址段的类型从第二种变化为第一种的部分。此外,空子单元可提供在第三类型地址段的头部,如第五实施例。
另外,在偏移量为2L′或3L′的情况下,只有第三类型地址段能被使用。
图14A至14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的例子,其中记录轨迹通过使用交替布局方法形成。图14A表示偏移量为2L′的情况,图14B表示偏移量为3L′的情况。根据该结构,可通过仅使用一种类型的地址段来形成记录轨迹,其具有比上述记录轨迹好的结构,上述记录轨迹使用根据交替布局法提供的三种类型的地址段。在这些图中,第一调制区域提供在每个第三类型地址段的前半部分。然而,第二调制区域可提供在其前半部。
如从上述结构可以清楚的了解,预定的结构可被实现,只要相对于空子单元数i带有相同类型的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的数量为i+1或更少即可。
图15A至15C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的例子。在该实施例中,地址段根据上述第二方法提供。在每个地址段中使用的子单元的数量为四(k=4)。在该情况下,四除以三商一余一。因此,空子单元数变成一。图15A表示第一类型地址段,其包括一个空子单元和三个带有相同类型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如上述实施例。图15B表示第二类型地址段,其包括一个空子单元和三个带有相同类型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如上述实施例。图15C表示第三类型地址段,其包括一个空子单元和两种类型的子单元。在该情况下,第三类型地址段具有两个含有第一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和一个含有第二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在图15C的情况下,k/3为一或二。然而该第三类型地址段的子单元的数量而不是其空子单元的数量为三。因此,一种类型的两个调制区域和另一种类型的一个调制区域提供在第三类型地址段中。
图16A和16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的例子,其中记录轨迹是通过使用单一布局方法形成。图16A表示偏移量为L′/2的情况,而图16B表示偏移量为3L′/2的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记录轨迹都可通过使用多个第一类型地址段来形成。
图17A至17D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的例子,其中记录轨迹是通过使用交替布局方法形成。图17A表示偏移量为零的情况,图17B表示偏移量为L′的情况,图17C表示偏移量为2L′的情况,而图17D表示偏移量为3L′的情况。每一幅图都表示出其中地址段的类型沿记录轨迹方向发生变化的部分。当偏移量为2L′的情况下,如图17C所示,第三类型地址段被提供作为记录轨迹中间凹槽中左侧的第三地址段。由此,邻近记录轨迹上的相同类型的调制区域沿半径方向彼此不重叠,其中所述调制区域沿记录轨迹延伸的方向提供。在该幅图的情况下,当偏移量为2L′时,记录轨迹可通过使用多个第三类型地址段来形成,如上述实施例。
图18A至18C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的例子。在该实施例中,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三种类型的第三类型地址段被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包括在地址段中的子单元的数量相对较少。然而,使用增加数量的子单元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原理。也就是说,记录轨迹可根据使用限制类型的地址段的上述方法形成。当子单元的数量增加且上述方法未被使用时,不同类型的调制区域的组合数量增加。在该情况下,还需要检测包括不同类型的调制区域的地址段。因此,上述方法的使用是有效的。
图19A至19C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地址段结构的例子。地址段根据上述第二方法提供并且每个地址段包括十七个子单元。至于在每个地址段中使用的子单元的数量,十七除以三商五余二。因此,空子单元数被确定为五或更多。图19A表示第一类型的地址段,其包括五个空子单元和十二个带有相同类型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图19B表示第二类型地址段,其包括五个空子单元和十二个带有相同类型调制区域的子单元。图19C表示第三类型地址段,其包括带有相同类型的调制区域的两种类型的连续子单元。带有相同类型调制区域的连续子单元的数量变成五或六。此外,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的数量为十二。因此,两种类型的连续子单元的每一个的数量被确定为六。
当邻近记录轨迹中的地址段之间的偏移量为6L′、7L′、8L′、9L′、10L′和11L′时,与定数量的第三类型地址段被使用。图20A和20B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记录轨迹的例子,其中记录轨迹通过交替布局法形成。图20A表示其中地址段结构的类型发生变化的部分。在该图中,偏移量为6L′。由于第三类型地址段用于记录轨迹的中间凹槽中,所以邻近记录轨迹中的相同类型的调制区域在半径方向上彼此不重叠。图20B表示通过仅使用多个第三类型地址段形成的记录轨迹的例子。该偏移量为6L′。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可无任何问题的实现交替布局。
如已经描述的,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的应用减小了在单一地址段中共存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的可能性。由此,格式调制区域检测的可靠性提高。
一般,特定图案在地址段的头部被用作格式调制区域。该特定图案与格式信息如地址数据的其它调制区域的图案不同,以便识别地址段之间的边界。例如,在其它调制区域中,通过使用两个摆动周期作为单位来执行调制。然而,在地址段的头部处的格式调制区域中,通过使用三个周期作为单位来执行调制。
然而,根据本发明,调制区域的位置可在两个可能的位置之间选择。因此,当带有特定图案的格式调制区域被检测时,查找地址段的头部而没有确定调制区域的位置变得困难。
可将一识别信号加入到每个格式调制区域中,从而能够得知对于每个格式调制区域选择了哪个位置。然而,在该情况下,加入到格式调制区域中的信息量根据分割的子单元的数量而增加。因此,预定信息被存储在格式调制区域中的某处。该信息表示头部特定图案存在于哪个位置。当该信息被检测到时,地址段之间的边界被确定。
当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同时存在于单一地址段中时,上述信息优选的存储在尽可能靠近地址段头部的位置。如果可能,可使用两种类型的特定图案。
根据本发明,地址段结构可通过使用上述空子单元而被限定。在该情况下,子单元从地址段的头部以与其它地址段相同的方式被连续提供。因此,如果上述信息被存储在子单元中,则格式调制区域检测以几乎规则的间隔被执行,所属间隔与特定的图案至子单元(pattern-to-subunit)周期对应。由此,格式调制区域检测的问题被解决。
此外,为了实现可靠的格式调制区域检测,如果子单元结构类型的数量被限定为二或三,则地址段的类型可被提供。当然,该地址段的类型可被提供。然而,当记录轨迹被跟踪时,下面将要检测的地址段的图案的类型可被提供。
摆动相位调制方法、频率调制方法、调制凹槽宽度的方法、使凹槽向半径方向快速移位的方法,等等都能用作格式调制区域的记录方法。此外当记录轨迹的凹槽具有周期性结构并且格式信息被存储在预置凹坑中时,本发明可被使用。图21表示根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例子。光盘14被安装在主轴20上。数据的记录和再现是由光头21执行的。当使用摆动调制方法时,摆动同步时钟产生电路22产生摆动再现信号的计时同步信号。此外,格式检测电路23检测存储在格式调制区域中的格式信息。此时,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都能被检测。当存储在格式调制区域中的信息被再现时,摆动同步时钟通常被调制信号干扰。因此,通过在摆动同步时钟被干扰的时间周期期间屏蔽摆动同步时钟产生电路22的输入可控制摆动同步时钟。此外,当地址段中的子单元的图案被限制时,图案检测电路24确定子单元的图案。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图案检测电路24选择一个可能的图案。由此,格式信息检测的可靠性提高。
如已经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允许减少来自邻近记录轨迹的干扰并且能够可靠检测格式信息。
Claims (11)
1.一种光盘装置,用于对具有格式调制区域的光盘介质执行记录和再现,所述格式调制区域选择地提供在地址段中具有恒定间距的两个位置处,所述地址段具有预定的地址段长度或者具有多个以恒定子单元长度的子单元,
所述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为所述地址段长度的25%或更短、但是长于所述地址段长度的0%,
所述光盘介质具有选择地设置于两个位置处的所述格式调制区域,其中一个位置是第一调制区域,另一个位置是第二调制区域,所述第二调制区域与第一调制区域隔开一个距离:所述距离是所述调制区域的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并且短于地址段长度减去调制区域长度的两倍,
所述光盘装置包括:
格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两个位置处的格式调制区域;和
图案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格式检测单元获得的检测结果选择一个检测输出。
2.一种制造具有螺旋记录轨迹的光盘介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记录轨迹分成多个具有预定地址段长度的地址段,以及
在部分地址段的每一个中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格式调制区域,使得其与所述记录轨迹重叠,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设置为地址段长度的25%或更少、但是大于地址段长度的0%,
在所述地址段中在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的两个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设置所述格式调制区域,所述第二调制区域与第一调制区域隔开一个距离,该距离是调制区域的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并且短于地址段长度减去调制区域长度的两倍,和
在邻近记录轨迹的位置处选择所述格式调制区域,使得它们在沿所述光盘半径方向彼此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其中,使记录轨迹具有以基本恒定的周期弯曲的凹槽,其是在格式调制区域之外的部分上提供的,并且用于格式调制区域的调制方法为摆动调制方法,其是通过调制记录轨迹的弯曲凹槽进行的。
4.一种制造具有螺旋记录轨迹的光盘介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记录轨迹分成多个具有预定地址段长度的地址段,以及
在部分地址段的每一个中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格式调制区域,使得其与所述记录轨迹重叠,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每一个地址段分成具有恒定子单元长度的多个子单元,
设置形成在子单元中的所述格式调制区域,使得所述格式调制区域的长度为子单元的恒定子单元长度的25%或更少、但是大于恒定子单元长度的0%,
在所述子单元中在第一调制区域和第二调制区域的两个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设置所述格式调制区域,所述第二调制区域与第一调制区域隔开一个距离,该距离是调制区域的长度的两倍或更多,并且短于子单元长度减去调制区域长度的两倍,和
在邻近记录轨迹的位置处、选择所述格式调制区域,使得它们在沿所述光盘介质半径方向彼此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其中,使记录轨迹具有以基本恒定的周期弯曲的凹槽,其是在格式调制区域之外的部分上提供的,并且用于格式调制区域的调制方法为摆动调制方法,其是通过调制记录轨迹的弯曲凹槽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
其中,使每个地址段具有多个没有格式调制区域的空子单元,其是在其头部或末端以连续的方式提供的,其中空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预定的整数或更多,其中所述整数是通过用形成地址段的子单元的数量除以二得到的商,
使所述记录轨迹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中,而不是在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一调制区域中;和
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二调制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其中,
使每个地址段具有多个没有格式调制区域的空子单元,它们是在其头部或末端以连续的方式提供的,其中空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预定的整数或更多,其中所述整数是通过用形成地址段的子单元的数量k除以三得到的商,
使所述记录轨迹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一调制区域中;和
至少一个第二类型地址段,其中在每个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中,格式调制区域被提供在第二调制区域中;和
至少一个第三类型地址段,其中连续的子单元而不是空子单元在第一调制区域中具有格式调制区域,其中连续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预定的整数,该整数是通过将子单元数除以三得到的,且其中其它连续子单元在第二调制区域中具有格式调制区域,其中其它连续子单元的数量等于通过将子单元数k除以三获得的预定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其中,
使提供在每个地址段头部处的子单元包括具有特定调制图案的格式调制区域,并且,在地址段中提供用于确定格式调制区域是在第一调制区域中还是在第二调制区域中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其中,
使提供在每个地址段头部处的子单元包括具有特定调制图案的格式调制区域,并且,在地址段中提供用于确定格式调制区域是在第一调制区域中还是在第二调制区域中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其中,
使每个地址段具有用于确定其类型或者紧挨着它的其它地址段的类型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其中,
使每个地址段具有用于确定其类型或者紧挨着它的其它地址段的类型的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040340A JP4328548B2 (ja) | 2003-02-18 | 2003-02-18 | 光ディスク媒体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40340/2003 | 2003-02-18 | ||
JP40340/03 | 2003-02-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38402A CN1538402A (zh) | 2004-10-20 |
CN1308936C true CN1308936C (zh) | 2007-04-04 |
Family
ID=3282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029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8936C (zh) | 2003-02-18 | 2004-02-18 | 光盘装置和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492696B2 (zh) |
EP (1) | EP1460621B1 (zh) |
JP (1) | JP4328548B2 (zh) |
CN (1) | CN1308936C (zh) |
DE (1) | DE602004017377D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17141A (ja) * | 2004-04-30 | 2005-11-10 | Nec Corp |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EP1607975A1 (en) * | 2004-06-14 | 2005-12-2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production metho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thereof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1327A (zh) * | 1998-10-21 | 2001-04-11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具有紧凑标题区格式的信息载体及其装置 |
US6266318B1 (en) * | 1999-04-15 | 2001-07-24 | Yamaha Corporation | CLV-type recordable optical disk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to the optical dis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03225A (en) * | 1989-10-30 | 1994-04-12 | Matsushita Electrical Industrial Co., Ltd. | Multi-layered optical disk with track and layer identification |
US5452284A (en) * | 1992-09-14 | 1995-09-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using land and groove encoded information signals and identification signals includ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
JP3040894B2 (ja) * | 1993-03-10 | 2000-05-1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基板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
EP0628952B1 (en) * | 1993-06-08 | 2002-02-2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disk,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
JPH0765510A (ja) | 1993-08-24 | 1995-03-10 | Nikon Corp |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US5872767A (en) * | 1995-02-17 | 1999-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disk and an optical disk recording/reproduction device having address blocks located on boundary lines between adjoining tracks |
JP3063613B2 (ja) * | 1996-03-25 | 2000-07-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媒体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CN1139920C (zh) * | 1999-11-03 | 2004-02-2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标识数据寻址方法、摆动地址编码电路及检测方法和电路 |
-
2003
- 2003-02-18 JP JP2003040340A patent/JP432854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2-17 US US10/778,922 patent/US749269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2-17 EP EP04003506A patent/EP146062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2-17 DE DE602004017377T patent/DE602004017377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2-18 CN CNB2004100302934A patent/CN130893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8-17 US US11/889,909 patent/US781752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1327A (zh) * | 1998-10-21 | 2001-04-11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具有紧凑标题区格式的信息载体及其装置 |
US6266318B1 (en) * | 1999-04-15 | 2001-07-24 | Yamaha Corporation | CLV-type recordable optical disk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to the optical dis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004017377D1 (de) | 2008-12-11 |
EP1460621A2 (en) | 2004-09-22 |
JP4328548B2 (ja) | 2009-09-09 |
EP1460621B1 (en) | 2008-10-29 |
US20080008080A1 (en) | 2008-01-10 |
EP1460621A3 (en) | 2007-05-02 |
US7817528B2 (en) | 2010-10-19 |
CN1538402A (zh) | 2004-10-20 |
JP2004253029A (ja) | 2004-09-09 |
US7492696B2 (en) | 2009-02-17 |
US20040228247A1 (en) | 2004-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1933C (zh) | 信息记录重放方法及装置 | |
CN1174386C (zh) | 具有摆动凸区和凹槽的光盘 | |
CN1238849C (zh) | 光记录介质、记录/再现光记录介质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5936C (zh) | 表示磁道摆动信息的信息记录媒体及信息记录重放装置 | |
CN1236430C (zh) | 光盘倾斜误差的检测方法 | |
CN1184622C (zh) | 光信息再生装置以及信号处理电路 | |
CN1118052C (zh) | 光盘 | |
CN1147838C (zh) | 记录媒体、数据传输装置、数据接收机和光盘单元 | |
CN1147841C (zh) | 信息记录再生用光盘及使用该光盘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 |
CN1751343A (zh) | 光信息记录介质、光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光信息记录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
CN1308936C (zh) | 光盘装置和制造光盘介质的方法 | |
CN1082697C (zh) | 转速及数据时钟频率可变的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 |
CN1246954A (zh) |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 |
CN1182520C (zh) | 光学存储介质处理和逻辑块地址产生方法,光学存储装置 | |
CN1254793C (zh) | 光记录媒体的摆动信息检测方法及摆动信息检测装置 | |
CN106297834B (zh) | 光盘介质、光盘装置和光盘再现方法 | |
CN1155950C (zh) | 光信息记录媒体及其记录重放装置 | |
CN1286100C (zh) | 光头、ld模组、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该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中使用的衍射元件 | |
CN1277256C (zh) | 光盘介质及数据记录方法 | |
CN1282966C (zh) | 光盘介质及光盘记录/再现装置 | |
CN1694166A (zh) | 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 | |
CN1934627A (zh) | 信息记录媒体、集成电路、记录再生装置、计算机程序及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 |
CN1822119A (zh) | 光记录介质、记录/再现光记录介质的方法和装置 | |
CN1947185A (zh) | 信息记录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