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7978C - 四季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四季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7978C CN1307978C CNB2004100971651A CN200410097165A CN1307978C CN 1307978 C CN1307978 C CN 1307978C CN B2004100971651 A CNB2004100971651 A CN B2004100971651A CN 200410097165 A CN200410097165 A CN 200410097165A CN 1307978 C CN1307978 C CN 130797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ethylene glycol
- drop pill
- mixed
- substrate
- seas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症辅助治疗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用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症辅助治疗的口服药物制剂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药物含量高,服用剂量小,且服用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并便于外出携带的四季消炎滴丸。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以中药成方四季消炎喉片为基础制备而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消肿作用,用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症辅助治疗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以中药成方四季消炎喉片为基础,经剂型改制而成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口服滴丸制剂。
背景技术
据国家药品标准WS-10384(ZD-0384)-2002中给出的配方和提取工艺制备而成的四季消炎喉片,是一种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消肿;用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症辅助治疗的片剂类制剂,经多年临床验证,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是临床和家庭用于治疗以上病症的常用药物制剂。
以下是药品标准WS-10384(ZD-0384)-2002中给出的四季消炎含片的配方和提取工艺:
处方:四季青叶125g、薄荷素油0.75g、薄荷脑0.5g、蔗糖900g、糊精75g、香草醛0.4g、硬脂酸镁10g;
制法:以上三味药材,取四季青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44ml,静置沉淀,取上清液与薄荷素油、薄荷脑及蔗糖、糊精、香草醛、硬脂酸镁混匀,干燥,制成颗粒,压片,即得。
所附四季消炎喉片说明书中对于该片剂作如下说明:
药品名称:四季消炎喉片;
主要成分:四季青叶、薄荷素油、薄荷脑;
性状:本品为淡灰色至浅棕色片;气香、味甜、清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消肿。用于咽喉炎、扁桃腺炎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1~2片。
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尤其是中药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现有四季消炎含片,目前尚无同类其他剂型上市。
另外,常规的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等,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再者,常规口服制剂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从而使患者的用药成本也随之提高,不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补充现有的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消肿;用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症辅助治疗的口服药物制剂之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药物含量高,服用剂量小,且服用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并便于外出携带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四季消炎滴丸。
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经大量试验筛选确定,以中药成方四季消炎喉片的提取工艺为基础,经过对部分提取工艺调整,并配合滴丸制备工艺制备而成。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制备,即可得到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
[制备方法]
1.四季青叶经常规的提取方法制成药物提取物浸膏备用;或者再经过低温、减压干燥,粉碎,即得干粉。
2.基质——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9300、10000、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药物提取物∶基质=1∶1~1∶9;
4.按照配方所给出的比例,准确称取药物提取物和基质,将其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
5.采用自制的或通用的滴丸机(如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ZDW-1型滴丸机),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9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保持在(40~-5)℃;
6.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处于以上第2步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薄荷素油0.75g、薄荷脑0.5g加入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中,在与滴头温度相近的温度条件下经充分搅拌使均匀,保温,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通过滴头滴入冷凝剂中;
冷凝剂可以是液体石蜡、甲基硅油、植物油的任意一种;
7.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
[附录: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取四季青叶,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制成浸膏;或者进一步经过低温、减压干燥,粉碎,即得干粉。
这里给出的是根据药品标准WS-10384(ZD-0384)-2002中的一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改变而成,类似的方法很多,实际实施时并不限于此一种方法。
有益效果
据国家药品标准WS-10384(ZD-0384)-2002中给出的配方和提取工艺制备而成的四季消炎喉片,是清热利咽,解毒消肿;用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症辅助治疗的片剂类制剂,经多年临床验证,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是临床和家庭用于治疗以上病症的常用药物制剂。
由于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药物的口服制剂,尤其是中药的口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
另外,常规的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等,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有制粒的工艺,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再者,常规口服制剂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从而使患者的用药成本也随之提高,不利于提高广大患者的就医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健康水平。
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与四季消炎喉片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利用表面活性剂等为基质,与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浸膏或干粉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为亲水性,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作用等。
与传统口服制剂的给药方式相比,存在着本质区别。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可采用口服,还可以舌下给药,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与粘膜表面充分接触,通过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直接进入循环系统。由于不经胃肠道和肝脏而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有效地避免了首过效应,也避免了胃肠道刺激症状,从而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用药方便等特点。
2.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与唾液接触即迅速溶化,并由口腔黏膜吸收,不仅起效快,而且不受进食的影响,即饭前饭后均可含化服用,局部用药起效更快。
3.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把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物与熔融的基质相混合,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制成。因此,药物的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
综上所述,使本发明所涉及的四季消炎滴丸具有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方便、贮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几组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所述四季消炎滴丸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组:单一基质的试验
1.根据[制备方法]1给出的比例称取一定数量的中药原料,再按照[附录: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一节先制得含有四季清叶纯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浸膏;或者再经过低温、减压干燥,粉碎,即得干粉,备用;
2.基质:聚乙二醇(2000、4000、6000、8000、9300、10000、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药物提取物∶基质=1∶1~1∶9;
4.再按照[制备方法]4~7的过程进行制备,即可以制得各种不同规格的四季消炎滴丸。
[试验结果]
试验1: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93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含有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
试验2: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93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含有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2。
试验3: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分别与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8000、聚乙二醇93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硬脂酸聚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等可药用载体相配合,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15个含有药物提取物与不同基质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15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3。
第二组:混合基质的试验
1.根据[制备方法]1给出的比例称取一定数量的中药原料,再按照[附录:一种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一节先制得含有四季清叶纯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物浸膏;或者再经过低温、减压干燥,粉碎,即得干粉,备用;
2.基质:
2.1聚乙二醇——英文名Macrogol,
2.2硬脂酸聚烃氧40酯——英文名Polyoxyl(40)Stearate,
分子式以C17H35COO(CH2CH2O)nH表示,n约为40,
2.3泊洛沙姆——英文名Poloxamer,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分子式HO(C2H4O)a(C3H6O)b(C2H4O)cH,
2.4羧甲基淀粉钠——英文名Carboxymethylstach Sodium,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作用生成的淀粉羧甲基醚的钠盐,
2.5倍他环糊精——英文名Betacyclodextrin,分子式C6H10O5,本品为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而生成的7个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的环状低聚糖;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
3.1复合基质的比例——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或泊洛沙姆∶聚乙二醇或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或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1∶10,
3.2混合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重量和=1∶1~1∶9。
4.再按照[制备方法]4~7的过程进行制备,即可以制得各种不同规格的四季消炎滴丸。
[试验结果]
试验4: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4。
试验5: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5。
试验6: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6。
试验7: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7。
试验8: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8。
试验9: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所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5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9。
试验10: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1的配比时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1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0。
试验11: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3的配比时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3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1。
试验12:为了观察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在1∶9的配比时制得的四季消炎滴丸在质量上的差异,将硬脂酸聚烃氧40酯、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钠、倍他环糊精等4种载体分别和聚乙二醇以1∶10的比例混合均匀作为混合基质,再按照1∶9的比例将药物提取物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相混合并使均匀,采用自制的滴丸机,按照制备方法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制备,可得到4个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所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实验,并得到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表12。
表1药物提取物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基质=1∶1)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聚乙二醇2000 | 50.0 | 72 | <30 | >10 | + |
聚乙二醇4000 | 50.0 | 76 | <30 | >10 | ++ |
聚乙二醇6000 | 50.0 | 82 | <30 | >10 | ++ |
聚乙二醇8000 | 50.0 | 79 | <30 | >10 | ++ |
聚乙二醇9300 | 50.0 | 88 | <30 | >10 | ++ |
聚乙二醇10000 | 50.0 | 80 | <30 | >10 | ++ |
聚乙二醇20000 | 50.0 | 80 | <30 | >10 | ++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 50.0 | 78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 | 50.0 | 72 | <30 | >10 | + |
泊洛沙姆 | 50.0 | 79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 | 50.0 | 73 | <30 | >10 | + |
十二烷基硫酸钠 | 50.0 | 68 | >30 | >10 | ++ |
硬脂酸 | 50.0 | 55 | >30 | >10 | +++ |
硬脂酸钠 | 50.0 | 54 | >30 | >10 | +++ |
甘油明胶 | 50.0 | 55 | >30 | >10 | +++ |
虫胶 | 50.0 | 52 | >30 | >10 | +++ |
表2药物提取物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基质=1∶3)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聚乙二醇2000 | 25.0 | 79 | <30 | >10 | ++ |
聚乙二醇4000 | 25.0 | 86 | <30 | <10 | ++ |
聚乙二醇6000 | 25.0 | 93 | <30 | <10 | +++ |
聚乙二醇8000 | 25.0 | 93 | <30 | <10 | +++ |
聚乙二醇9300 | 25.0 | 94 | <30 | >10 | ++ |
聚乙二醇10000 | 25.0 | 92 | <30 | <10 | +++ |
聚乙二醇20000 | 25.0 | 91 | <30 | <10 | ++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 25.0 | 92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 | 25.0 | 82 | <30 | >10 | ++ |
泊洛沙姆 | 25.0 | 89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 | 25.0 | 80 | <30 | >10 | ++ |
十二烷基硫酸钠 | 25.0 | 77 | <30 | >10 | ++ |
硬脂酸 | 25.0 | 73 | >30 | >10 | +++ |
硬脂酸钠 | 25.0 | 72 | >30 | >10 | +++ |
甘油明胶 | 25.0 | 71 | >30 | >10 | +++ |
虫胶 | 25、0 | 72 | >30 | >10 | +++ |
表3药物提取物与单一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基质=1∶9)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聚乙二醇2000 | 10.0 | 83 | <30 | >10 | ++ |
聚乙二醇4000 | 10.0 | 93 | <30 | <10 | +++ |
聚乙二醇6000 | 10.0 | 94 | <30 | <10 | +++ |
聚乙二醇8000 | 10.0 | 92 | <30 | <10 | +++ |
聚乙二醇9300 | 10.0 | 89 | <30 | >10 | +++ |
聚乙二醇10000 | 10.0 | 93 | <30 | <10 | +++ |
聚乙二醇20000 | 10.0 | 92 | <30 | <10 | +++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 | 10.0 | 93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 | 10.0 | 88 | <30 | <10 | ++ |
泊洛沙姆 | 10.0 | 92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 | 10.0 | 86 | <30 | <10 | +++ |
十二烷基硫酸钠 | 10.0 | 83 | <30 | >10 | +++ |
硬脂酸 | 10.0 | 76 | >30 | >10 | +++ |
硬脂酸钠 | 10.0 | 77 | >30 | >10 | +++ |
甘油明胶 | 10.0 | 74 | >30 | >10 | +++ |
虫胶 | 10.0 | 73 | >30 | >10 | +++ |
表4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1)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 | 50 | 85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 | 50 | 86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 | 50 | 81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 | 50 | 78 | <30 | >10 | + |
表5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3)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 | 25 | 92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 | 25 | 93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 | 25 | 89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 | 25 | 86 | <30 | >10 | ++ |
表6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9)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 | 10 | 92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 | 10 | 92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 | 10 | 90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 | 10 | 84 | <30 | >10 | +++ |
表7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1)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5 | 50 | 94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5 | 50 | 94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5 | 50 | 89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5 | 50 | 83 | <30 | >10 | ++ |
表8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3)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5 | 25 | 94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5 | 25 | 95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5 | 25 | 92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5 | 25 | 89 | <30 | <10 | ++ |
表9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9)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5 | 10 | 95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5 | 10 | 94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5 | 10 | 91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5 | 10 | 88 | <30 | <10 | +++ |
表10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1)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0 | 50 | 91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0 | 50 | 91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0 | 50 | 89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0 | 50 | 82 | <30 | >10 | +++ |
表11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3)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0 | 25 | 94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0 | 25 | 93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0 | 25 | 90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0 | 25 | 87 | <30 | <10 | +++ |
表12药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组合实验
(药物提取物∶混合基质=1∶9)
基质名称 | 有效成分(%) | 圆整率(%) | 溶散时限(分钟) | 丸重差异(%) | 硬度 |
硬脂酸聚烃氧40酯∶聚乙二醇=1∶10 | 10 | 94 | <30 | <10 | +++ |
泊洛沙姆∶聚乙二醇=1∶10 | 10 | 93 | <30 | <10 | ++++ |
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1∶10 | 10 | 91 | <30 | <10 | +++ |
倍他环糊精∶聚乙二醇=1∶10 | 10 | 90 | <30 | <10 | +++ |
1.由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到:当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时,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均不理想,而溶散时限所受影响不明显。
2.当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3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稍均开始进入较佳的状态。
3.当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9时,圆整率、丸重差异和硬度等指标虽有提高,但已不明显。
4.复合基质的总体效果优于单一基质。
5.附表中的硬度表示方法,采用将滴丸置于玻璃板上,用手指按之,观察其形态变化。“+”表示轻按即变形,“++”表示用力按之变形,“+++”表示按之不变形。
Claims (2)
1.一种四季消炎滴丸,以四季青叶、薄荷素油、薄荷脑为原料,与作为基质的可药用载体一起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过程如下:
(1)取四季青叶125g,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制成浸膏;或者进一步经低温、减压干燥,粉碎,制成干粉,备用;
(2)取薄荷素油0.75g、薄荷脑0.5g,备用;
(3)所述基质是聚乙二醇和硬脂酸聚烃氧40酯或泊洛沙姆的混合物,按照重量份计,硬脂酸聚烃氧40酯或泊洛沙姆与聚乙二醇的比例为1∶1~1∶10;
(4)按照重量份计,所述四季青叶提取物与所述基质的比例为1∶3;
(5)按照上述比例,准确称取四季青叶提取物、薄荷素油、薄荷脑和基质,先将四季青叶提取物置于加热容器内边搅拌边加热,直至得到含有所述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备用;
(6)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90℃,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保持在-5℃~40℃;
(7)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剂的温度分别达到上述状态时,将薄荷素油、薄荷脑加入含有四季青叶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中,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滴入冷凝剂中收缩成形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四季消炎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剂是甲基硅油或/和液体石蜡或/和植物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971651A CN1307978C (zh) | 2004-12-13 | 2004-12-13 | 四季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971651A CN1307978C (zh) | 2004-12-13 | 2004-12-13 | 四季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34514A CN1634514A (zh) | 2005-07-06 |
CN1307978C true CN1307978C (zh) | 2007-04-04 |
Family
ID=3484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9716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7978C (zh) | 2004-12-13 | 2004-12-13 | 四季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07978C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4490A (zh) * | 2001-01-12 | 2002-08-21 | 杨孟君 | 纳米十六味冬青确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04
- 2004-12-13 CN CNB2004100971651A patent/CN130797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4490A (zh) * | 2001-01-12 | 2002-08-21 | 杨孟君 | 纳米十六味冬青确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国家中成药汇编 国家中药管理局编,136.137 200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34514A (zh) | 2005-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34476A (zh) | 麻杏止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7254C (zh) | 熊胆川贝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7255C (zh) | 黄香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7977C (zh) | 蜂胶牙痛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7978C (zh) | 四季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4452A (zh) | 养阴清肺滴丸 | |
CN1634478A (zh) | 川贝枇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87771C (zh) | 杏仁止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7976C (zh) | 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舒胸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4508A (zh) | 雪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484A (zh) | 银菊清咽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79676A (zh) | 六味西红花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4901C (zh) | 一种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作用的消栓滴丸 | |
CN1301094C (zh) | 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喉痛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1095C (zh) | 一种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的银柴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94902C (zh) | 一种采用满山红制备而成的消咳喘滴丸 | |
CN1284529C (zh) | 复方天麻滴丸 | |
CN1297256C (zh) |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口服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98822A (zh) | 一种治疗肝炎的肝苏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79675A (zh) |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穿黄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382A (zh) | 一种咽喉清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2817A (zh) |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喉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3448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中风类疾病的千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09413A (zh) | 一种用于舒肝利胆的金黄利胆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86381A (zh) | 黄疸茵陈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