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6793C - 盘式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式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6793C CN1306793C CNB2004100119680A CN200410011968A CN1306793C CN 1306793 C CN1306793 C CN 1306793C CN B2004100119680 A CNB2004100119680 A CN B2004100119680A CN 200410011968 A CN200410011968 A CN 200410011968A CN 1306793 C CN1306793 C CN 130679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storage medium
- housing
- disk
- disc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简便的抑制壳体内的温度上升的盘式摄影装置。在单独的使用DVD等的盘(盘状存储媒体)(15)的盘式摄影装置中,在盘(15)的对向面设置从该盘(15)的旋转中心侧向外的放射状的多个槽(21b),另外与该盘(15)的外周和旋转中心附近对应,在该盘(15)的对向面设置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开孔(20a,20b)。通过由盘(15)的旋转产生的盘(15)周围的空气的流动吸入外界大气和排出壳体(10)内的热空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例如DVD等的光盘作为存储媒体使用的,将光盘驱动器和摄像机一体化的盘式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提出过用DVD(数字化通用光盘)等的光盘作为存储媒体用于视频摄影的盘式摄影装置的方案(参考专利文件1)。
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了与光盘驱动器一体化的带有光盘的摄像机(摄影装置)。该带有光盘的摄像机(摄影装置)是光盘驱动器和摄像机一体化的小型盘式摄影装置,所述光盘驱动器在将DVD盘收容在盘盒中状态下能够在盘收容部中进行装入和取出。
专利文件1日本公开号为特开2001-111877的公报(第2页,图13)
然而,现在的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使用DVD盘的小型盘式摄影装置中,伴随着其结构紧凑化,其高密度安装的电路部件的发热增加,因此担心由于壳体内部分温度上升而产生故障。
另外,从空间,噪音,电力消耗的方面看,一般的电子仪器的冷却中使用的利用珀耳帖效应的效果的电子冷却单元和冷风扇等很难用于家庭用的摄影装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增大壳体的能够简便地抑制壳体内的温度上升的使用盘状存储媒体的盘式摄影装置。
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使用盘状存储媒体,其在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中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相对的盖体一侧的面上,从该盘状存储媒体的旋转中心侧向外设有放射状的多个槽或者突起。
由于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具有这样的构成,因此通过盘状存储媒体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使盘状存储媒体周围的热空气沿着放射状的多个槽或者突起移动,能够不增大壳体的同时简便地使壳体内的温度平均化,能够抑制温度的上升。
另外,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中,用与该盘状存储媒体相对的面作为该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的盖的内表面。
由于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具有这样的构成,因此盘状存储媒体不用盘盒而装入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由于在该盘状存储媒体的上面配置有放射状的多个槽或者突起,因此通过盘状存储媒体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使盘状存储媒体周围的热空气移动,从而使得壳体内的温度平均化,能够抑制温度的上升。
另外,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中,该槽或者突起的形状形成为漩涡的形状。
由于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具有这样的构成,能使得通过盘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具有方向性。
另外,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是在本发明第一、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中,与该盘状存储媒体的外周和旋转中心的附近对应,在与该盘状存储媒体相对的面上设置与外界大气之间相通的连通孔。
由于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具有这样的构成,因此通过盘状存储媒体的旋转使得盘状存储媒体的周围的空气运动,另外由于在外周和旋转中心的附近设置有连通孔,从一个连通孔吸入的空气沿着多个槽或者突起导入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产生从另一个连通孔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此时有效的向外界大气散发壳体内的热量,能够抑制壳体内温度的上升。
按照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通过盘状存储媒体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将盘状存储媒体周围的热空气沿着放射状的多个槽或者突起移动,使得壳体内的温度平均化,抑制温度的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盖体打开)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盖体关闭的一部分剖开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盖体和壳体之间的卡合状态的区域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盖体和壳体之间的卡合状态的图,A是区域R1,B是区域R2,C是区域R3,D是区域R4,E是区域R5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示出盖体和壳体之间的卡合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的槽和板状突起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
1a-----------表面
10b----------嵌合部分
15-----------盘(盘状存储媒体)
20-----------盖体
20a,20b-----开孔
20c----------外缘
21-----------圆板
21a----------孔
21b----------槽
21c----------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3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盘式摄影装置的最佳方式例进行说明。
本例的盘式摄影装置是将获得图像信号的摄像机和光盘驱动器一体化而形成的装置,其中所述光盘驱动器用于不用盘盒装入外径大约为8cm的DVD盘本身并使其旋转而记录和再生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图3示出该盘式摄影装置的整体外观,该盘式摄影装置的壳体10通过塑料等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前面设置有物镜11,在左侧面设置有液晶显示监视器14,在物镜11的反向侧的在跟前的面上设置有取景器12和二次电池19以及电源开关16等。另外,在跟前的面的右侧配设有摄影模式切换旋钮17,变焦开关,摄影开始·停止开关等。
另外,如图3所示,该盘式摄影装置在液晶显示屏14的反向侧的壳体10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盖体20,在该盖体20的内侧上设置有将盘状存储媒体以外露状态装入和旋转的光盘驱动器。
然后,如图1所示,该盖体20能够通过铰链构造与壳体10形成略成90度的打开状态。
在图1中,15为盘状存储媒体(下面,称为盘),15a表示夹持区域,如图所示,夹持区域15a设置在盘15的固定孔的周围,保持在这里旋转的盘15。
盘15通过在盖体20处于打开状态下将盘15的固定孔直接嵌入旋转轴而装入,并以该旋转轴为中心被驱动旋转。然后,在盘15的里侧配设盘15的旋转驱动结构和光采集器驱动结构。
这样,能够将通过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信号以及通过话筒获得的声音信号记录在盘15上,或再生盘15上记录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盖体20通过塑料等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1所示,在该盖体20的内侧上设置圆板21。
圆板21是具有弹性的橡胶等的薄圆板,如图1所示,形成其外径为比盘15稍小,在该圆板2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从盘15的旋转中心侧向外成放射状的漩涡状的浅槽21b。另外,在该圆板21的中心设置有比盘15的夹持区域15a稍大的孔21a.
然后,以在盖体20关闭时在盘15的正上方保留与盘15不接触的小间隙的厚度,在盖体20的内表面配置圆板21。
进而,在圆板21中,在与盖体20之间的接合面侧上,以圆板21的孔21a的侧壁作为起点设置有4个连通孔21c。
另外,在盖体20的外侧中,如图2,3所示,穿透两个形成弧形的开孔20a,该开孔20a以大于圆板21的孔21a的直径的间隔与相对于盖体20的大约中心的位置对向设置。
然后,这两个开孔20a,与圆板21的四个连通孔21c连通,在盖体20关闭时能够使得盘15的收容部和外界大气相通。
进而,在盖体20的外缘20c的侧面壁中设置两个略成四边形的开孔20b,在该开孔20b的外缘20c的内侧,如图1所示,设置帽沿状的阻碍板。
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盘式摄影装置中,关闭盖体20旋转盘15时通过盘15的旋转产生空气的流动,此时,由于在盘15的正上方配置了漩涡状的浅槽21b,在盘15上面产生了沿着槽21b的空气的流动。
然后,当盘15的旋转方向如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的顺时针方向,并且圆板21的槽21b是如图所示的漩涡方向的槽时,空气从盖体20的外缘20c的开孔20b通过阻碍板扩散并吸引,通过圆板21的连通孔21c,从设置在盖体20的中央部分的两个开孔20a排出。
这样,由于一起排出了盘15周围的热空气,所以能抑制壳体10内部的电路基板上安装的半导体部件等的温度的上升,壳体10的表面温度的上升,射出激光的光采集器的温度的上升。
按照本实施例的盘式摄影装置,由于通过盘15的旋转使盘15周围的空气运动产生沿着多个漩涡状的槽空气的流动,所以一起排出了盘15周围的热空气,能够抑制内部的半导体部件的温度上升和壳体10的表面温度的上升以及光采集器的温度的上升。
在本实施例的盘式摄影装置中,在打开盖体20将盘15装入壳体10然后关闭时,盖体20的外缘20c和壳体10通过各个槽与板状突起,或者各个台阶相嵌合,保证照射盘15的存储再生用的激光不向外部泄漏,另外,来自外部的外界光和水滴以及尘埃等不能进入盘15的收容部。
如图1所示,在作为除去设置用于开关盖体20的铰链部分区域之外的区域R1~R5,盖体20的外缘20c,如图2所示的切去一部分的剖面部,形成五种不同的形状。
在如图2所示的区域R1~R5中,盖体20的各个形态在同一个区域中形成高度方向的大小不同宽度方向大致相同的尺寸。然后,与图2的切去一部分的剖面所示的盖体20的外缘20c的形状对应,将壳体10也形成五种不同的形状。
即,在除了壳体10和盖体20的开关部之外的盘15的周围,在盖体20关闭时与盖体20的外缘20c卡合的壳体10的区域R1~R5中,设置贯穿整个该区域R1~R5的嵌合部分10b。
下面,参照图4、图5A~E对盖体20的外缘20c和壳体10的卡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是只示出图2所示的区域R1~R5的壳体10侧的嵌合部分10b的周围的主要部分的模式图。另外,图5A~E是示出与图1、图2所示的区域R1~R5相对应的卡合状态的图。
下面,参照图5A~E,对作为主要部分的模式图的图4所示的区域R1~R5的卡合进行说明。
在图4的区域R1中,如图5A所示,壳体10上设置有从表面10a开始的下降部10b-1和承受面10b-2,下降部的尺寸为L。另一方面,盖体20形成为单纯的弯折的形状,使得为从该盖体20的上面到外缘20c的下端面20c-1的尺寸大约为L。然后,该下端面20c-1与承受面10b-2卡合。
在该区域R1中,由于将壳体10的表面10a的隆起设计的较大,下降部的尺寸L大,所以可通过这样简单的构造能够确保从壳体10的表面10a和盖体20的表面到盘15的收容部的路径的长度。
在图4的区域R2中,如图5B所示,在壳体10的承受面10b-2的与从壳体10的表面10a的下降部10b-1的相反侧的周围边缘上设置板状突起10b-3而形成槽。另一方面,在盖体20的外缘20c的内侧也设置板状突起20c-2而形成槽。然后,将壳体10的板状突起10b-3与盖体20的槽嵌合,或者将盖体20的下端面20c-1与壳体10的槽的承受面10b-2嵌合而卡合。
在该区域R2中,构成壳体10的隆起小下降部的尺寸L小的区域R1的结构时,由于从壳体10的表面10a和盖体20的表面到盘15的收容部的路径长度不足,通过分别将槽和突起(凹凸)吻合的方式加长了路径。
在图4的区域R3中,如图5C所示,在壳体10的端部上设置有与盘15的收容部的面10c相对下降M的台阶配置承受面10b-2。另一方面,盖体20的外缘20c,在从下端面20c-1的内侧尺寸大约为M的位置设置台阶,对于下端面20c-1的板厚度从其上部到弯折部附近的板厚形成较大的厚度。然后,盖体20c的下端面20c-1与壳体10的承受面10b-2卡合。
在该区域R3,由于正对盘15的装入和取出的路径,所以为不挂住手指不能在该区域R3中设置突起。因此,相反的在壳体10的该区域中形成承受面10a-2比盘15的收容部的面10c更低尺寸M的形状。然后,相对壳体10把盖体20的外缘20c与重叠设置延长的壳体10上的台阶的承受面10b-2卡合。这样,加长了从壳体10的表面10a和盖体20的表面至盘15的收容部的路径。
在图4的区域R4中,如图5D所示,承受面10b-2配置在成为区域R3的延长部的壳体10的端部,从成为盘15的收容部侧的内侧的面10d向上设置高度为N的板状突起10b-4。另一方面,盖体20通过在外缘20c的内侧上设置板状突起20c-3而形成槽。然后将壳体10的板状突起10b-4与盖体20的槽相嵌合,使盖体20的下端面20c-1和承受面10b-2卡合。
在该该区域R4,是区域R3和R5的迁移区域。在该区域,由于对盘15的装入和取出没有那么强的影响,与区域R3的形态相对应,在壳体10的承受面10b-2的内侧上设置板状突起,另一方面,在对应的盖体20上也通过在外缘20c的内侧上设置板状突起20c-3而形成凹部槽。然后,盖体20的外缘20c相对壳体10稍微重叠,进而将壳体10的板状突起和盖体20的槽嵌合,从而加长了从壳体10的表面10a和盖体20的表面朝向盘15的收容部的路径。
图4的区域R5中,如图5E所示,在壳体10的端部,将从盘15的收容部的面10d形成的高度为P的板状突起的上面成为承受面10b-2与盖体20的下端面20c-1卡合。另一方面,在盖体20的外缘20c的下端面20c-1的内侧上设置板状的突起,突起的高度从下端面20c-1开始大约为P。
在该区域R5中,与盖体20卡合的壳体10的端部设计成与区域R1中壳体10的隆起相对应的曲面,该端部形成为具有高度P的板状突起。由此,盖体20的外缘20c,不用形成以区域R3,R4与壳体10的不同的重叠的方式,通过盖体20的外缘20c在外侧具有台阶在内侧上设置下降部20c-4加长从壳体10的表面10a和盖体20的表面至盘15的收容部的路径。
如上述图5A~E所示,在关闭盖体20时,在区域R1~R5中,在壳体10上设置的嵌合部分10b和盖体20的外缘20c的下降部分卡合。而且,如图4所示的斜线区域示出壳体10的嵌合部分10b的承受面10b-2,该面与盖体20的外缘20c的下端面20c-1卡合。
在这样的构成的盘式摄影装置中,在盖体20关闭时在壳体10上设置的区域R1~R5中的嵌合部分10b,该嵌合部分10b的承受面10b-2与盖体20的外缘20c的端面卡合。该盖体20与壳体10卡合时的剖面,如图5A~E所示,是将槽和板状突起(凹凸)或者台阶进行组合的,所谓迷宫的剖面形状,由此能够充分确保从壳体10的表面10a和盖体20的表面直到盘15的收容部的路径的长度,所以能在向盘15记录和再生时照射的激光不会向外部泄漏。另外,还能使来自外部的不需要的外界光和水滴以及尘埃难于进入。单独的将盘15装入也能安全可靠地的动作,即使有一些雨和砂尘也不发生故障地使用。
进而,由于盖体20的外缘20c的端面和壳体10上设置的嵌合部分10b的槽和板状突起以及台阶,能够通过注射成形高精度地形成一体,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对付激光朝向外部的泄漏和外界光和水滴以及尘埃进入盘15的收容部的对策。
按照本实施例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激光不从盖体20和壳体10的缝隙间向外部泄漏,并使不需要的外界光和水滴以及尘埃难于进入盘15的收容部。
进而,盖体20的外缘20c和壳体10的嵌合部分10b的构造都不限于图5A~E所示的形态,如图6所示,通过在盖体20和壳体10的成形加工时把更多的卡合用的多个槽和板状突起(凹凸)一体成形,能够进一步使得外界光和尘埃难于进入盘收容部。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把盖体20内侧的圆板21的槽21b是从盘15的旋转中心侧放射状的多个漩涡状的槽,但也可以替代此用漩涡状的连续的突起。
可容易理解此时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放射状的多个漩涡状的槽或者突起设置在圆板21的表面上,该圆板21配置在盖体20的内侧,也可以替代此,在盖体本身上设置多个漩涡状的槽或者突起。
可容易理解此时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6)
1、一种盘式摄影装置,其使用盘状存储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中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相对的盖体一侧的面上,从该盘状存储媒体的旋转中心侧向外设有放射状的多个槽或者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中盖体一侧的面是所述盖体内侧配置的圆板的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相对的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中盖体一侧的面是所述盖体本身的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相对的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外周和旋转中心的附近对应,在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的盖体一侧的面上设置与外界大气之间连通的连通孔。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或者突起的形状形成为漩涡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外周和旋转中心的附近对应,在所述盘状存储媒体的收容部的盖体一侧的面上设置与外界大气之间连通的连通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2504/03 | 2003-08-12 | ||
JP292504/2003 | 2003-08-12 | ||
JP2003292504A JP4042658B2 (ja) | 2003-08-12 | 2003-08-12 | ディスク式撮影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2358A CN1592358A (zh) | 2005-03-09 |
CN1306793C true CN1306793C (zh) | 2007-03-21 |
Family
ID=3436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1196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6793C (zh) | 2003-08-12 | 2004-08-12 | 盘式摄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042658B2 (zh) |
CN (1) | CN130679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63560A (ja) | 2003-08-12 | 2005-03-10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CN102610258A (zh) * | 2011-01-20 | 2012-07-2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光盘读取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16842A (ja) * | 1995-10-17 | 1997-05-02 | Canon Inc | 電子カメラ |
JPH11112923A (ja) * | 1997-09-30 | 1999-04-23 | Nec Corp | 光ディスクカメラ装置 |
CN1245381A (zh) * | 1998-08-19 | 2000-02-23 | 惠普公司 | 存储不间断数字视频流的方法和装置 |
JP2001111877A (ja) * | 1999-10-04 | 2001-04-20 | Hitachi Ltd | 光ディスク付きビデオカメラ |
JP2001169162A (ja) * | 1999-12-08 | 2001-06-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
-
2003
- 2003-08-12 JP JP2003292504A patent/JP404265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8-12 CN CNB2004100119680A patent/CN130679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16842A (ja) * | 1995-10-17 | 1997-05-02 | Canon Inc | 電子カメラ |
JPH11112923A (ja) * | 1997-09-30 | 1999-04-23 | Nec Corp | 光ディスクカメラ装置 |
CN1245381A (zh) * | 1998-08-19 | 2000-02-23 | 惠普公司 | 存储不间断数字视频流的方法和装置 |
JP2001111877A (ja) * | 1999-10-04 | 2001-04-20 | Hitachi Ltd | 光ディスク付きビデオカメラ |
JP2001169162A (ja) * | 1999-12-08 | 2001-06-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5063559A (ja) | 2005-03-10 |
CN1592358A (zh) | 2005-03-09 |
JP4042658B2 (ja) | 2008-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85523B2 (ja) | ビデオカメラ | |
CN100351942C (zh) | 碟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306793C (zh) | 盘式摄影装置 | |
CN1822206A (zh) | 光盘装置 | |
CN1467600A (zh) | 具有覆盖壳体前表面的前门的电子设备 | |
US7430750B2 (en) | Optical disc drive using noise reducing unit | |
CN1284147C (zh) | 盘驱动单元 | |
CN1214388C (zh) | 磁盘盒 | |
CN1866388A (zh) | 光盘装置 | |
CN1661718A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645510A (zh) | 光盘装置 | |
TWI264710B (en) | Disc apparatus | |
JP4004442B2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4724403B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JP2010055662A (ja) |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録画再生装置 | |
JP4311274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CN1252691C (zh) | 盘驱动装置 | |
JP2006108324A (ja) | 電子装置 | |
JP4139717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4311193B2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JP4893604B2 (ja) |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
JP2007226858A (ja) | 電子機器 | |
JP2002093138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JP2008103018A (ja) | 熱源冷却機構及び電気機器 | |
JP2005092905A (ja) | ピックアップユニット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