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1031A - 提供智能网服务的方法网络节点网关及程序和存储媒体 - Google Patents
提供智能网服务的方法网络节点网关及程序和存储媒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91031A CN1291031A CN00129210A CN00129210A CN1291031A CN 1291031 A CN1291031 A CN 1291031A CN 00129210 A CN00129210 A CN 00129210A CN 00129210 A CN00129210 A CN 00129210A CN 1291031 A CN1291031 A CN 12910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service
- intelligent network
- business
- packet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9—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6—Interworking of session control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2—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intelligent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揭示的方法用来为一个分组数据网IP特别是互联网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服务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一个用户终端(VoIP-TE)发送一个业务请求;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是一个对智能网的一种业务的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智能网的一个业务控制点(SCP);以及通过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所请求的业务服务。本发明还揭示了相应的网络节点、网关、计算机程序和存储媒体。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为分组数据网特别是互联网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服务的方法,网络节点,网关,计算机程序,以及存储媒体。
普通(电路)交换连接通信网由一个所谓的智能网(IN)覆盖,它除允许建立呼叫之外还提供许多其他服务。通过一个统一的超地区号码,例如可以接到一个邮购商店的一个在地域最接近的代理机构。通常,这涉及专辑价格表。提供专辑价格表本身也可以是这样的一种业务服务。
为了得到智能网的特定服务,必须拨出一个业务代码。在以上例子中,业务代码包含在通用号码的开始几个数字内。前几个数字是为了接入一个业务交换点(SSP)所必需的。业务交换点(SSP)具有业务交换功能(SSF),根据业务代码交换所需业务。为此,SSP译出随后的这些数字,通过一个业务传送点(STP)将结果传送给业务控制点(SCP),由它对提供所请求的业务进行控制。SSP是普通通信网与智能网之间的接口。STP和SCP形成智能网的一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国际上已经例如由ITU和ETSI标准化。
与普通通信网配合或叠加在普通通信网上的还有一个信令网,信令网现在通常采用ITU-T的信令系统No.7。信令系统和所配合的信令网是众所周知的,经常缩记为SS7,CCS#7,或者就记为#7.SS7也用于智能网。以上提到的智能网的业务传送点STP等同于信令网SS7的信号传送点STP。
此外,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网络,至少在逻辑上与以上提到的网络分开;在物理上,这些不同的网络部分是合一的。对本发明来说,考虑的是分组数据网,其中当前最重要的是互联网。一种众所周知的但还未广泛展开的互联网业务是“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业务VoIP,这种业务允许通过互联网进行长途呼叫。为此,在普通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配置了一些网关。通过这些网关,一个互联网用户还可以接入智能网,利用智能网提供的业务服务。
这种根据引进VoIP自动得出的解决方案既不是优化的,也不适用于其他互联网业务,甚至不适用于其他分组数据网。那些在互联网或其它分组数据网会是可行的新业务原则上不能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分组数据网特别是互联网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服务的方法和相应的装置。
按照本发明,这个目的是用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按权利要求2所述网络节点、按权利要求3所述网关、按权利要求4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按权利要求5所述存储媒体来达到的。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构建一种从分组数据网特别是互联网直接可用的与业务交换功能SSF相当的功能。这样就不需要在分组数据网与普通通信网之间进行格式和协议转换。
本发明的其它情况从从属权利要求及以下说明中可清楚地看出。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示出了假设为已知的情况;
图2示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网络的第一实例,其中包括一个按本发明配置的网络节点;
图3示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网络的第二实例,其中包括一个按本发明配置的网关;以及
图4示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网络的另一实例,其中包括一个按本发明配置的根据图3实例修改的网关。
现在参照图1对假设为已知的这种情况进行说明。
在左边自下而上示出的是用户终端ISDN-TE,交换节点SSP,信令网节点STP,以及业务控制点SCP。它们以这个顺序相互连接。
在右边也是自下而上示出的是适合VoIP的PC(这里标为VoIP-TE),互联网IP,以及VoIP呼叫服务器CS。它们也以这个顺序相互连接。
在中间,示出了一些网关。在有用信号层,在交换节点SSP与互联网IP之间示出了一个中继网关TG,而在信令层,在服务器CS与信令网节点STP之间示出了一个信令网关SG。
与交换节点SSP和信令网节点STP配合的是有业务交换功能SSF的接口单元。
信令层的接口这里示为任选的,用虚线表示所涉及的组成部分(连接,SG SSF)。
用户终端ISDN-TE这里标记为一个遵从ISDN标准的用户设备。原则上,任何用户终端,无论是模拟的还是数字的,也无论是为语音还是为数据或两者设计的,都可以触发智能网的功能。
交换节点SSP这里标记为一个可以识别智能网的业务请求的交换点,也就是作为一个业务交换点SSP。未直接连接到一个业务交换点SSP的用户终端必须以通常方式接转到这样的一个交换点。
业务交换点SSP内的业务交换功能SSF识别出IN呼叫后,将请求传送给SCP。IN功能呼叫加到一些预先确定的触发器上。除了那些表示一个触发点的特定号码,一些特定的呼叫状态,例如”用户占线”或”摘机”,都表现为一个触发点。其它行动然后可以由IN解释。
信令网节点STP如上述既是智能网的业务传送点STP又是SS7信令网的信令传送点。至少作为后者,它是众所周知的;在信令网中,它执行一个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功能。
在SSP与SCP之间,采用信令系统No.7;在SSP与STP之间采用基于SS7的ISUP协议(ISUP=ISDN用户部分),而在STP与SCP之间采用同样基于SS7的INAP协议(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
业务控制点SCP实时控制各SSP的请求,从而也就控制IN功能。这样的业务控制点SCP是众所周知的,因而本发明并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这样的SCP不仅在STP、SSP和用户终端配合下而且在配置数据库SMP(SMP=业务管理点)或其它网络元配合下执行它们的任务,这也是已知的,无论如何就后者描述这样一些其它网络元而言,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这里标为VoIP-TE的适合VoIP的PC只是连接到互联网或其它分组数据网的装置的一个例子,从网络看来可以看作为一个终端。它可以是一个高科技多媒体终端或者是一个只能够利用某种形式的互联网业务的简单终端。它可以是例如一个PC,外表上简化为一个允许专通过互联网进行VoIP呼叫的电话机。而且,一个只运用互联网电子邮件业务的PC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智能网得到支持,例如以便从电话号码查询业务获得一个网络地址的信息。
这里,在本说明中通常以互联网IP作为分组数据网的一个实例。
VoIP呼叫服务器CS用来例示任何可以支持互联网的服务器。
分别处在有用-信号层和信令层的网关TG和SG对于熟悉该技术的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或者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有业务交换功能SSF的接口单元也假设为对于熟悉该技术的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或者至少是容易理解的。与SSP配合的接口单元SSF对中继网关TG的作用完全象SSP本身对一个所连接的没有SSP功能的交换节点的作用。与STP配合的接口单元对信令网关SC的作用完全象SSP本身对其它SSP的作用。
互联网不仅具有与普通通信网不同的(逻辑)结构,而且按照另外的规则和协议进行工作。这不仅是由于不同的结构引起的,而且是由于不同的消息内容引起的。
在互联网中,在用户之间建立多媒体通信关系。在一些简单的情况下,所谓″多媒体通信关系″意味着纯语音呼叫或者纯视频呼叫;而在一些较复杂的情况下,它也意味着语音和视频的组合,可能还有附加数据,例如计算机文件。互联网上的纯语音呼叫,如所提到的那样,也称为″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呼叫。
ITU-T建议书H.323,2/98版,为通过基于分组的网络视听和多媒体通信规定了一种可行的基础结构,自此以后为了简便起见就称作″多媒体通信″。这样一种基础结构也是″互联网协议语音″呼叫所需要的。ITU-T建议书H.323,或者其中的一些参考资料,还规定了许多过程和协议。
一些替换方案和对遵从ITU-T建议书H.323的基础结构和协议的补充方案作为网络工程特别工作组(IETF)内的中间网关控制协议(MGCP)和作为会话启动协议(SIP)正在由网络工作组进行讨论。
因此,如果智能网被PC VoIP-TE呼叫,在互联网内使用的遵从ITU-T建议书H.323的格式和协议首先在有用-信号层的TG或者在信令层的SG转换成在普通通信网中使用的格式和协议。
只要是涉及信令,就要转换到基于SS7的ISUP协议。然后,在与STP或SSP配合的接口单元SSF内,就象在信令消息来自普通通信网本身的情况下,识别出要发给一个智能网的信令,加以处理。
参照图2,图中示出了可以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网络的第一实例,其中包括一个按本发明配置的网络节点。
与图1中所示情况相比,与STP和SSP配合的接口单元SSF不再出现,而是有一个与用于VoIP呼叫的服务器CS配合的接口单元SSF。没有信令网关SG,服务器CS与信令节点STP之间的链路不再示为仅仅是任选的。此外,在服务器CS(实际上是它的接口单元SSF)与业务控制点SCP之间示出了一个的直接链路。
这里,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即构建一个从分组数据网特别是从互联网直接可用的与业务交换功能SSF相当的功能,体现在与服务器CS配合的接口单元SSF内。接口单元SSF包括一个用来识别业务请求是对智能网的一种业务的请求的解释单元,一个与智能网的接口,以及一个用来向智能网发送业务请求和以交互方式支持业务准备的控制器。这些单元与在现有技术中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的单元之间的差异仅用其他格式和协议调节。然而,这些也是在现有技术中必需的,即使是在一个不同的点。接口单元SSF直接执行SSP的功能和根据需要的是哪个功能建立与STP或SCP的直接接触。如果要交换用户信息,例如进行语音输出,就仍然保持通过中继网关TG的路由。
这里,只是在建立与STP或SCP直接接触需要时才执行格式和协议转换。这是用基于SS7的ISUP协议和同样基于SS7的INAP协议执行的。如果SSP在它的对互联网的接口升级到能支持用于互联网的TCP/IP(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网协议),结果就特别简单。
带有配合接口单元SSF的服务器CS因此形成一个本发明的网络节点。
显然,通过普通通信网迂回到业务控制点的路由是不必要的;业务控制点SCP可以直接与互联网配合。
虽然本发明设计成能有利于互联网与智能网之间的交互作用,但这不应导致必须修改现有业务。因此,SSP将保留一个与它配合的SSF(在图2中用虚线示出),通过这个SSF可以实现现有业务。
参照图3,图中示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网络的第二实例,其中包括一个按本发明配置的网关。(考虑到业务控制点SCP直接与互联网配合,这实际上已经是第三实例)。
图3这个实例不同于图2那个实例,配有一个信令网关SC,接口单元SSF与信令网关SC配合而不是与服务器CS配合。如图3所示,信令网关SG(实际上是它的接口单元SSF)与业务控制点SCP之间直接连接,而不是服务器CS与业务控制点SCP之间直接连接。按照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作为图1的修改型,接口单元SSF在这里考虑为配置在信令网关SG的在互联网那侧。在图3这个实例中,信令网关SG和接口单元SSF一起形成一个本发明的网关。与图2的情况的差异在于空间布局和配合而不是功能的不同。
与信令网关SG配合的接口单元SSF象图2的接口单元SSF那样,包括一个用来识别请求智能网服务的业务请求的解释单元,一个与智能网的接口,以及一个用来向智能网发送业务请求和以交互方式支持业务准备的控制器。有关这些单元与在现有技术中实现这些功能所必需的单元之间的差异类似于结合图2所作的说明。
参照图4,图中用一个具体业务的例子,即上述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业务,例示了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网络的另一个例子,这个网络包括一个从图3的例子修改得到的按本发明配置的网关。
图4这个例子不同于前面这些例子不仅是在图形上。普通通信网示为无特定结构的,用一个作为交换网络的象征性符号标记,在这里标为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这个网络的结构,特别是它与智能网的关系在这里并不重要。
在这里重要的是,互联网与普通通信网之间的连接。这个连接在这里体现为一个网关,即VoIP网关VoIP-GW。这个网关VoIP-GW提供在一个连接到互联网上的适当配备的PC与一个连接到普通通信网上的语音终端之间的语音通信。然而,这需要进行这两个网络之间的相应地址转换,为此向智能网发信号是必需的。然而,不同于例如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按照本发明,智能网不是通过普通通信网而是从网关VoIP-GW直接接入的。在智能网中,业务控制点SCP直接受到访问。这个网关VoIP-GW也包括与前面例子相应的各组成部分。无论网关VoIP-GW或上述网络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什么程度上用独立的组件或用独立的程序模块形成是无关紧要的。
显然,采用图4这种结构,智能网不仅可以提供VoIP业务的其它服务而且还可以提供非语音业务的其他各种辅助服务。
实现本发明所需的计算机程序必须存储在一个适合的存储媒体上,可由计算机读取和执行。熟悉该技术的人员只要考虑到上述各种情况、不同的格式和协议、需支持的有关业务就可以生成这些计算机程序。
Claims (6)
1.一种为一个分组数据网(IP)特别是互联网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服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一个用户终端(VoIP-TE)发送一个业务请求;
识别所述业务请求是一个对智能网的一种业务的请求;
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智能网的一个业务控制点(SCP);以及
通过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所请求的业务服务,
所述方法的特征是所述识别业务请求和向业务控制点发送的步骤是在分组数据网内或在一个将分组数据网与另一个网络对接的网关进行的。
2.一种用于分组数据网(IP)特别是互联网的网络节点(CS,SSF),所述网络节点的特征是它包括:
一个解释单元(SSF),用来识别一个业务请求是一个对智能网的一种业务的请求;一个对智能网的接口;以及
一个控制器,用来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智能网和以交互方式支持业务准备。
3.一种连接在一个分组数据网和一个交换网络之间的网关,所述网关的特征是它包括:
一个用来识别一个业务请求是一个对智能网的一种业务的请求的单元;
一个对智能网的接口;以及
一个用来将所述业务请求发送给智能网和以交互方式支持业务准备的控制单元。
4.一种为一个分组数据网特别是互联网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服务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特征是它包括一个在一个计算机上执行时可以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程序代码。
5.一种为一个分组数据网特别是互联网的用户提供智能网业务服务的存储媒体,所述存储媒体的特征是可由一个计算机读取,以及包括一个在一个计算机上执行时可以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6.一种如在权利要求1中所提出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发送业务请求期间和在准备业务期间执行在分组数据网内使用的格式和协议(H.323,SIP,NGCP)与在智能网内使用的格式和协议(ISUP/SS7,INAP/SS7)之间的直接转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9947659.4 | 1999-10-04 | ||
DE19947659A DE19947659A1 (de) | 1999-10-04 | 1999-10-04 | Verfahren zum Erbringen von Diensten des Intelligenten Netzes für Teilnehmer des Internets, sowie Netzknoten, Netzübergangseinrichtung, Computerprogramm und Speichermedium dafü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1031A true CN1291031A (zh) | 2001-04-11 |
CN1156120C CN1156120C (zh) | 2004-06-30 |
Family
ID=7924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012921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120C (zh) | 1999-10-04 | 2000-09-28 | 提供智能网服务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091597A1 (zh) |
JP (1) | JP2001144816A (zh) |
CN (1) | CN1156120C (zh) |
AU (1) | AU5649500A (zh) |
DE (1) | DE1994765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0801B (zh) * | 2003-09-27 | 2010-09-0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多媒体呼叫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231C (zh) * | 2001-04-06 | 2004-09-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智能网中实现节点位置和状态信息查询的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17817A (en) * | 1996-12-06 | 1999-06-2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User invocation of services i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via parallel data networks |
SE516244C2 (sv) * | 1996-12-20 | 2001-12-1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Internet-SS7 gateway |
CA2290545A1 (en) * | 1997-06-04 | 1998-12-10 |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net enabled services |
US5958016A (en) * | 1997-07-13 | 1999-09-28 |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 Internet-web link for access to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 control |
US6937593B1 (en) * | 1997-12-31 | 2005-08-30 | Mc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ing calls originating via the internet |
-
1999
- 1999-10-04 DE DE19947659A patent/DE19947659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
- 2000-09-05 AU AU56495/00A patent/AU5649500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0-09-14 JP JP2000279830A patent/JP2001144816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09-15 EP EP00440245A patent/EP1091597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0-09-28 CN CNB001292102A patent/CN115612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60801B (zh) * | 2003-09-27 | 2010-09-08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多媒体呼叫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091597A1 (de) | 2001-04-11 |
CN1156120C (zh) | 2004-06-30 |
DE19947659A1 (de) | 2001-04-05 |
AU5649500A (en) | 2001-04-05 |
JP2001144816A (ja) | 200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970C (zh) | 电信网络的发信令方法 | |
CN1241338A (zh) | 用户号码可再定位的电信网 | |
CN100459723C (zh) | 下一代网络中实现路由的方法 | |
CN1243374A (zh) | 分布呼叫系统 | |
US6810034B1 (en) | Automatic conversion of telephone number to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 |
EP2143260B1 (en) | Telecommunication nodes of sigtran network remaining active in an isolated received state for only receiving traffic related to pre-established or self-initiated sessions | |
CN100367737C (zh) | 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的实现及其与pstn网络的互通 | |
CN1156120C (zh) | 提供智能网服务的方法 | |
CN1147105C (zh) | 一种实现网络互通的服务器 | |
CN1190047C (zh) | 融合电话网和ip网用户的个人号码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US7519051B2 (en) | Methods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gateway to act as a conduit for a structured transaction | |
US20040042447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l divers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199411C (zh) | 电信网络中的用户数据处理 | |
CN1725743A (zh) | 为信令网关提供多网络支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353902A (zh) | 专用网和移动网之间的通信网关 | |
KR100546763B1 (ko) | 번호 이동성을 제공하는 VoIP 및 공중 전화 통합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KR100511747B1 (ko) | 신호 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망 제원 운용 방법 | |
CN1889610B (zh) | 大容量分布式信令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 |
CN1482781A (zh) | 实现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栈的网络系统和方法 | |
CN101048770A (zh) | 在端点处提供代理服务器功能 | |
EP1155560B1 (en) | Automatic conversion of telephone number to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 |
WO2001008424A1 (en) |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567942A (zh) | 电信增值业务中自动接续电话分机用户的方法 | |
CN1870645A (zh) | 一种防止智能用户属性寄存器重复触发的实现方法 | |
CN1533145A (zh) | 一种ip电话系统内呼叫控制的路由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