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8799C - 在针织机中用于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 - Google Patents
在针织机中用于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8799C CN1268799C CNB018147380A CN01814738A CN1268799C CN 1268799 C CN1268799 C CN 1268799C CN B018147380 A CNB018147380 A CN B018147380A CN 01814738 A CN01814738 A CN 01814738A CN 1268799 C CN1268799 C CN 126879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traction
- parts
- magnetic pole
- cam
- cam carr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8—Electric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选针器促动器,它设有两个受控吸引部件(5,6)和三个非受控吸引部件(7,8,9)。在受控吸引部件(5)中,在它们的顶端处具有吸引位置(16a,16b)的两个电磁线圈磁极在它们之间设有磁体。在非受控吸引部件(7)中,在它们的顶端处具有吸引位置(33a,33b,33c)的三个三角座滑架(32a,32b,32c)设有两个夹在它们之间的永磁体(31a,31b)。受控吸引部件(6)和非受控吸引部件(8,9)分别以类似方式设置。每个电磁线圈磁极设置成与相同的受控吸引部件的两个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因此,从该三角座滑架向电磁线圈磁极泄漏的磁通沿着与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吸引针织部件的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流动,并且从该三角座滑架泄漏出的磁通不会影响选针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动器,该促动器用来选择装配在针织机中的针织部件,例如选针器和织针。
背景技术
布置在包括横机在内的针织机的针床中设有许多织针,并且通过使用设置于在针床上面往复运动的支架中的选针装置来根据针织数据来选择和操纵织针来进行提花针织,例如大提花花形或设计花形的针织。对于装配在选针装置中的选针器促动器而言,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过给电磁线圈磁极供电以吸引并固定选针器来选择与针织所需要的织针对应的选针器;另一种是通过给电磁线圈磁极供电以松开对选针器的吸引来选择与针织所需要的织针相对应的选针器。前者被称为激励保持型电磁铁,而后者被称为激励松开型电磁铁,并且本发明覆盖了后者的选针装置。
图7显示出对于选针器促动器采用了激励松开型电磁铁的横机的针床和支架的纵剖侧视图。图8为从吸引位置一侧看的上述选针器促动器的视图。图9为沿着图8的直线ix-ix剖开的剖视图。图10为沿着图8的直线x-x剖开的剖视图。
针织部件例如织针102、挺针片103、选择推片104和选针器105可滑动地装在设在针床101中的多个针槽中。选针器105保持在插入在针床101中的金属带107、108和选择推片104之间,并且插入在针槽中,而且选针器105的弹性腿109受压,并且由选针器促动器111吸引的选针器105的磁极触点113从选针器促动器111中被持续向上挤压。
该选针器促动器111固定在托架122上,该托架通过设在外壳115上的凸缘116设置在支架120的三角底板121的下端处。并且选针器促动器111的吸引位置141a、141b与选针器的磁极触点113相对。当支架120往复运动进行针织时,选针器105的片踵125将在选针器回针三角(未示出)的作用下克服由选针器105的弹性腿109施加的向上压力而被推进针槽中,所述回针三角设在支架120的三角底板121上与选针器105相对。因此,使得磁极触点113到达这样一个位置,其中它由选针器促动器111的吸引位置141a、141b所吸引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支架120的移位,将使磁极触点113到达选针部件。当与所要求的织针相对应的选针器的接触磁极来到第一选针部件或第二选针部件的电磁线圈磁极上时,电磁线圈磁极将被供电以消除永久磁铁的磁通,从而使磁极触点113与吸引位置分离。因此,选针器的片踵125将出来到针床上方以与用于随后选针器的起针三角(未示出)接合并且前进,而该选针器将提花挺针片向上推到一个中间位置或前进位置处。第一和第二选针部件设有专用的起针三角。一个起针三角的选针器的上推程度与另一个起针三角不同。第一起针三角将提花挺针片上推至中间位置,而第二起针三角将提花挺针片上推至位于中间位置前面的前进位置。通过这种布置,可以在一个线圈横列内进行针织、集圈和不编织的三路针织。
为了对三路针织进行选针,选针器促动器111在外壳115中设有第一受控吸引部件135和第二受控吸引部件136,其中这两个受控吸引部件在它们的磁性回路中具有电磁线圈磁极,并且设有三个在它们的磁性回路中没有任何电磁线圈磁极的非受控吸引部件137、138、139。上述吸引部件在与选针器的磁极触点相对的侧面上具有两排平坦的吸引位置141a(163a、146a、173a、156a、183a)和141b(163b、146b、173b、156b、183b)。
受控吸引部件135、136包括设置在外壳115的基底处的永久磁铁143、153,并且电磁线圈磁极145a、145b、155a、155b将所述永久磁铁夹在它们之间中并且具有线圈144a、144b、154a、154b。受控吸引部件135、136在这些电磁线圈磁极的顶端处具有吸引位置146a、146b、156a、156b(第一选针部件,第二选针部件)。非受控吸引部件137、138、139具有永久磁铁161、171、181、侧面三角座滑架162a、162b、中心三角座滑架172a、172b以及侧面三角座滑架182a、182b,所述三角座滑架将永久磁铁夹在其间。这些三角座滑架的顶端设有吸引位置163a、163b、173a、173b、183a、183b。通过为它们设置的永久磁铁来使这些吸引位置磁化。在这两排吸引位置中,一排磁化成为北极,而另一排磁化成为南极。薄铜板190插入在吸引部件135-139的吸引位置之间以抑制在非受控部件中产生出的磁通泄漏到相邻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处,并且又使得上述五个吸引部件能够形成独立的磁性回路。140a和140b表示保护器。
传统选针器促动器111的选针操作如下。选针器的磁极触点113在设在支架120上的选针器回针三角的作用下克服其压力移动以接触选针器促动器111的吸引位置141a、141b。在每一个非受控的吸引部件中,磁通从北极侧的三角座滑架的吸引位置穿过选针器流进南极侧的三角座滑架的吸引位置中,从而将选针器吸引并且固定在吸引位置上。在该条件下,在支架120进一步行进并且选针器的磁极触点113接触到第一选针部件或第二选针部件的吸引位置146a、146b或156a、156b上,这些磁性线圈磁极将被供电以使它们去磁并且使选针器与吸引位置146a、146b或156a、156b分离。
但是,从非受控的吸引部件137-139的相应吸引位置泄漏出的磁通量随着吸附到相应吸引部件163a、163b、173a、173b、183a、183b上的选针器数量而变化。所吸引的选针器数量越少,则从吸引位置163a、163b、173a、173b、183a、183b泄漏出的磁通量越大。一些磁通流到铜板190外面进入相邻受控吸引部件135、136的吸引位置146a、146b、156a、156b中。因此,为了松开这些选针器,需要更大的电流,该电流是通过考虑磁通泄漏来确定的。相反,所吸引的选针器数量越大,则来自吸引位置163a、163b、173a、173b、183a、183b的磁通泄漏越少。因此,所施加的电流将越小。由于所吸引的选针器数量差异取决于花形(选针图案)例如大提花花形和提花花形,所以不能避免所吸引的选针器数量的变化。因此,如果通过电磁线圈磁极145a、145b、155a、155b的电流恒定的话,则不能使必须与吸引位置分开的一些选针器分开,从而使得选针失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如日本专利公开平9-241952(US5694792)中所披露的选针装置中,从选针图案中确定出由非受控吸引部件所吸引的选针器数量,该数量用来控制通过电磁线圈磁极以分离这些选针器的电流。在如日本专利公开昭62-263358(US4715198)中所披露的选针装置中,在与选针器相对的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附近设有用来探测在受控吸引部件中的磁通量的传感器例如Hall元件,以便测量出一直变化的磁通量,并且将所测量出的数值回馈以确定出最优的去磁条件,并且还与所吸引的选针器数量无关地使选针器分离。
但是,在前面的选针装置中,由于电流是通过考虑磁通泄漏来控制的,所以需要额外的电流来消除磁通泄漏。这就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即所需要的电流更大。在后面的情况中,由于在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附近设有传感器,所以整个装置会变得更庞大,并且需要回馈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用于针织机的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它不需要回馈控制,并且流经电磁线圈磁极的电流保持恒定,而与吸附到吸引位置上的针织部件例如选针器的数量变化无关。
用于选择针织机例如横机的针织部件的本发明的选针器促动器包括:
至少一个受控吸引部件,它具有至少两个电磁线圈磁极,每个线圈磁极具有形成在其顶端处的吸引位置,并且沿着第一方向在所述至少两个电磁线圈磁极之间设有磁铁;以及
多个非受控吸引部件,它具有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每个三角座滑架具有形成在其顶端处的吸引位置,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之间设有永磁体例如永磁铁。
将基本上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并且所述多个非受控吸引部件沿着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受控吸引部件的两个侧面上,并且所述三角座滑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端部。
通过给所述受控吸引部件的电磁线圈磁极供电以便使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去磁,从而使针织部件与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选针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电磁线圈磁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
优选的是,每一个所述非受控吸引部件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布置的三个三角座滑架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三角座滑架;在这些三角座滑架之间中设有至少两个永磁体;所述两个永磁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磁极布置方面与在所述三个三角座滑架的中间处的第二三角座滑架对称;所述两个电磁线圈磁极中的一个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三角座滑架和所述第二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并且所述两个电磁线圈磁极的另一个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三角座滑架和所述第三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
优选的是,每一个所述非受控吸引部件具有n个三角座滑架(n大于3)以及n-1个设置在所述三角座滑架之间的永磁体,所述受控吸引部件具有n-1个电磁线圈磁极,并且每个电磁线圈磁极设置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
优选的是,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磁极之间的线圈匝数或者改变线圈之间用于供电的电流,从而在供电情况中使得相应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的电磁场基本上彼此相等。
根据本发明,通过吸引在非受控吸引部件的三角座滑架的吸引位置处并且通过在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处松开或保持这些吸引来选择针织部件例如选针器。通向电磁线圈磁极的线圈的电流消除了从磁铁流向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的磁通,并且使针织部件的吸引松开。从这些三角座滑架向电磁线圈磁极泄漏的磁通产生一个问题。磁通泄漏程度根据由三角座滑架吸引的针织部件数量而变化。在本发明中,电磁线圈磁极例如在其吸引位置附近沿着第一方向与两个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由于这样的布置,所以该磁通泄漏沿着与在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处吸引针织部件的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在电磁线圈磁极中流动,并且不会影响针织部件的吸引。该垂直方向与第一方向基本上平行,并且吸引针织部件的磁通方向基本上与由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确定的平面垂直。因此,可以与吸引到非受控吸引部件的三角座滑架上的针织部件数量无关地确定出施加在电磁线圈磁极的线圈上的电流,并且无须监测所吸引的针织部件的数量。
最好为电磁线圈磁极在它们吸引位置附近设置作为磁阻的非磁性材料例如铜、铝和塑料的板。在本发明中,由于磁通泄漏不会影响针织部件在电磁线圈磁极处的吸引,所以可以降低磁阻数值,并且可以升高在电磁线圈磁极附近的三角座滑架的吸引力。这有利于在细针距针织机中精确地选择针织部件,在该针织机中针织部件的厚度较小。
但是,最好不要通过会阻止针织部件在三角座滑架处的吸引的磁通泄漏。最好提高三角座滑架和电磁线圈磁极之间的磁阻而不是三角座滑架和针织部件之间的磁阻。
附图说明
图1为从吸引位置的侧面看本发明选针器促动器的实施方案的视图;
图2为沿着图1的直线ii-ii拆开的选针器促动器的视图;
图3为沿着图1的直线iii-iii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选针器促动器的改进方案的视图,显示出受控吸引部件和非受控吸引部件的布置;
图5为本发明选针器促动器的另一个改进方案的视图,显示出受控吸引部件和非受控吸引部件的布置;
图6为本发明选针器促动器的另一个改进方案的视图,显示出受控吸引部件和非受控吸引部件的布置;
图7为具有选针器促动器的横机的针床和支架的纵剖侧视图;
图8为从其吸引位置的侧面看的传统选针器促动器的视图;
图9为沿着图8的直线ix-ix剖开的剖视图;
图10为沿着图8的直线x-x剖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下面将参照这些附图对用于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在选针上的应用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至图3显示出选针器促动器1。图1为从吸引选针器的吸引位置的侧面看的选针器促动器1的视图。图2显示出沿着图1的直线ii-ii拆开的选针器促动器1。图3显示出沿图1的直线iii-iii剖开的剖面。由于除了选针器促动器之外该横机的针床和支架的结构与在上面图7中所示的一样,所以省略了它们的说明。
在图1中,外壳3的纵向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而该外壳3的横向方向被定义为第一方向。该选针器促动器1的外壳3由直线ii-ii分成两个部件,即在图1中所示的上面部件和下面部件,并且由铝制成。在外壳3中,为了针对三个位置即针织、集圈和不编织进行选针,存放有两个受控吸引部件(第一受控吸引部件5和第二受控吸引部件6)以及三个具有侧面三角座滑架32a、32b、32c、52a、52b、52c和中心三角座滑架42a、42b、42c的非受控吸引部件7、8、9。
受控吸引部件5、6包括设在所述外壳3的基底中的永磁体13、23以及夹着这些永久磁铁13、23并且具有线圈14a、14b、24a、24b的电磁线圈磁极15a、15b、25a、25b。在这些电磁线圈磁极15a、15b、25a、25b的顶端处形成有吸引位置16a、16b(第一选针部件)和吸引位置26a、26b(第二选针部件)。
应该注意的是,如在图1中所示一样,本实施方案的选针器促动器1的非受控吸引部件7包括三排侧面三角座滑架32a、32b、32c以及夹在这些侧面三角座滑架之间的永磁体31a、31b。这些永磁铁31a、31b使形成在相应三角座滑架的顶端处的吸引位置33a、33b、33c磁化。同样,该非受控吸引部件8包括中心三角座滑架42a、42b、42c以及永磁体41a、41b。非受控吸引部件9包括侧面三角座滑架52a、52b、52c和永磁体51a、51b。使形成在相应三角座滑架的顶端处的吸引位置43a、43b、43c和53a、53b、53c磁化。
这些受控吸引部件和非受控吸引部件如此布置,从而在布置在三排非受控吸引部件7-9中的三角座滑架中,位于中间处的侧面三角座滑架32b、中心三角座滑架42b和侧面三角座滑架52b靠近受控吸引部件的电磁线圈磁极的南极和北极。在非受控吸引部件中,这些永磁体的南极和南极或者北极和北极设置成彼此相对并且将三角座滑架夹在它们之间,从而上述三角座滑架32b、42b、52b被磁化。比选针器薄的铜板60作为磁阻插入在受控吸引部件5、6的吸引位置和非受控吸引部件7-9的吸引位置之间。因此,抑制了在非受控吸引部件处产生的磁通从吸引位置33a至33c、43a至43c、53a至53c泄漏到相邻的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16a、16b、26a、26b上。因此,上述五个吸引部件5-9产生单独的磁性回路。
上述铜板60的厚度使得这些选针器能够保持到吸引位置上,以被带到下面的受控吸引部件或非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上。现在,如果我们假定非受控吸引部件和受控吸引部件之间的磁阻为Ra并且非受控吸引部件和由该非受控吸引部件吸引的选针器之间的磁阻为Rb,则所安装的铜板60满足条件Ra>Rb。因此,通过这些铜板60防止了在非受控吸引部件处产生的磁通流向电磁线圈磁极,并且可以将这些选针器保持被吸引。至于磁阻,可以使用非磁性材料或间隙来代替铜板60。由于位于中间的侧面三角座滑架32b、中心三角座滑架42b和侧面三角座滑架52b设置成靠近受控吸引部件的电磁线圈磁极的南极和北极,所以从这些非受控吸引部件中泄漏的磁通将肯定从一个三角座滑架穿过电磁线圈磁极流向另一个相对的三角座滑架。由于该泄漏的磁通沿着与当选针器将要分离时在该电磁线圈磁极中所产生的磁通方向垂直的方向流动,所泄漏的磁通不会影响选针器随着通电而分离。
这些电磁线圈磁极15a、15b由磁性材料例如硅钢制成,并且当将吸引位置16a、16b当作中心时,这些电磁线圈磁极15a、15b在这些三角座滑架33a、33b、33c不是对称地布置。电磁线圈磁极25a、25b也以类似的方式布置。这具有缩短这些三角座滑架42a、42b、42c沿着第二方向的长度的作用。
例如,当没有任何选针器吸附在非受控吸引部件7的侧面三角座滑架32a至32c上时,在由非受控吸引部件7的永磁体31a、31b所产生的磁通中,流向电磁线圈磁极的磁通泄漏从侧面三角座滑架32a、32c流出,穿过与这些侧面三角座滑架32a、32c相邻的电磁线圈磁极15a、15b,并且流向位于中间处的相对的侧面三角座滑架32b。因此,该磁通泄漏不会影响在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处的吸引。当选针器吸附在侧面三角座滑架32a至32c中的吸引位置上时,由永磁体31a、31b所产生的磁通将作用在该选针器上。
但是,由于三排侧面三角座滑架32a、32b、32c被磁化,并且受控吸引部件5的一个电磁线圈磁极15a磁化成南极而该受控吸引部件5的另一个电磁线圈磁极15b磁化成北极,所以该电磁线圈磁极15a周围的磁场分布与电磁线圈磁极15b周围的磁场分布不同。因此,如果这两个电磁线圈磁极15a、15b具有相同数量的匝数并且它们由相同电流控制,则在吸引位置16a、16b处的磁场不能同等地被去磁,并且这些吸引位置16a、16b将不能通过通电来分离该选针器。因此,为了确保在吸引位置16b、16a处进行相等的去磁,则将相应线圈的匝数和/或施加给相应线圈的电流设定为不同的数值。这也可以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磁极的材料和/或结构来实现。
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中,具有与侧面三角座滑架32c相同的磁极(北极)的电磁线圈磁极15b其磁场比磁极与侧面三角座滑架32a不同的电磁线圈磁极15a弱。因此,将该线圈的匝数降低成使得在吸引位置16b处的磁场在去磁之后等于在吸引位置16a处的磁场。与上述非受控吸引部件7和受控吸引部件5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应用在其它非受控吸引部件8、9和受控吸引部件6上。10a、10b在这些附图中表示保护器。
由如上所述构成的选针器促动器1进行的选针操作如下进行。假设支架向左运动。首先,通过设在支架上的选针器回针三角使选针器克服弹性压力移动,并且该选针器将接触选针器促动器1的吸引位置。在非受控吸引部件7处,该选针器通过永磁体31a的磁通(从侧面三角座滑架32a的吸引位置33a(北极)穿过该选针器流向侧面三角座滑架32b的吸引位置33b)并且通过永磁体31b的磁通(从侧面三角座滑架32c的吸引位置33c穿过该选针器流向侧面三角座滑架32b的吸引位置33b)而保持吸附到吸引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支架将行进,并且当选针器接触到受控吸引部件5(第一选针部件)的吸引位置16a、16b上时,电磁线圈磁极15a、15b将被供电以使永磁体13的磁场退磁并且使该选针器与吸引位置16a、16b分开。
由于侧面三角座滑架和电磁线圈磁极设置成彼此靠近,所以在由这些永磁体所产生的磁通中,导向这些电磁线圈磁极的磁通泄漏将穿过电磁线圈磁极并且将流向位于中间处的相对的侧面三角座滑架。因此,即使吸附到非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上的选针器数量改变,这些选针器在电磁线圈磁极处的作用也将被消除,并且这些路线将变为独立的。因此,即使在所吸引的选针器数量较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这些电磁线圈磁极也不会受到磁通泄漏的影响,并且不会需要大电流,并且将恒定电流施加在这些线圈上将能够使这些选针器分开。
上面所述的内容同样适合用在这样的分离选针器的情况,这些选针器已经通过以下的非受控吸引部件8吸引在第二选针部件的吸引位置26a、26b。通过选针器促动器1进行的选针操作在支架的行进方向反向并且支架向右行进时同样有用。
[改进方案]
图4-图6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选针器促动器的改进方案。它们显示出其中只设有一个受控吸引部件来选择针织部件的实施例。在这些图中的PM表示永磁体,并且在这些三角座滑架和电磁线圈磁极之间形成的磁阻是在这些机构中的间隙。
图4与上述实施方案类似,并且在相应的非受控吸引部件中布置在三排中的三角座滑架72a、72b、72c、73a、73b、73c中,在中间处的三角座滑架72b、73b设置成与受控吸引部件的两个电磁线圈磁极75a、75b接近。在图4至图6中的这些箭头表示从三角座滑架经过电磁线圈磁极的磁通。
图5显示出一种选针器促动器81,其中三角座滑架布置成四排(82a、82b、82c、82d、83a、83b、83c、83d)并且电磁线圈磁极布置成三排(85a、85b、85c)。可以进一步增加三角座滑架数量和电磁线圈磁极数量。无论如何,来自三角座滑架的磁通泄漏被引导穿过由电磁线圈磁极形成的旁路,从而流进相对的三角座滑架。这样,就防止了磁通向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泄漏。当需要提高选针器促动器的吸引力时,这可以通过增加串联三角座滑架的数量来实现。例如,针织机的针距越细,则选针器的厚度越薄。如果选针器的给定厚度不足以得到足够的吸引力,则上述布置使得沿着选针器的纵向方向的吸引面积增加。
图6显示出这样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每个吸引部件中设有一对三角座滑架(92a、92b或93a、93b)或者电磁线圈磁极(95a、95b)。图6显示出这样一种选针器促动器91,其中这些三角座滑架和电磁线圈磁极彼此叠置,从而三角座滑架92b、93b对和三角座滑架92a、93a对在受控吸引部件中靠近电磁线圈磁极95a。
如前面所述的一样,在根据本发明的选针器促动器中,在由非受控吸引部件的永磁体所产生的磁通中,通向电磁线圈磁极的磁通泄漏将穿过设在相应的相对三角座滑架附近的电磁线圈磁极。因此,即使在吸附到非受控部件的吸引位置上的选针器数量较少时,也会消除在现有技术中影响针织部件的选择的磁通泄漏的作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反,不必通过考虑磁通泄漏来控制电流,该磁通泄漏根据所吸引的针织部件数量而变化。而且,不必设置传感器来进行回馈控制。可以在任意时刻使得流经电磁线圈磁极的电流保持恒定。
到此为止已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决不只限于上述实施方案。
Claims (4)
1.一种用于针织机的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它包括:
至少一个受控吸引部件,具有至少两个电磁线圈磁极,所述至少两个电磁线圈磁极在其顶端处分别设有吸引位置,并且沿着第一方向在所述至少两个电磁线圈磁极之间设有磁铁;以及
多个非受控吸引部件,具有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所述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在其顶端处分别设有吸引位置,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之间设有磁铁,
其中所述多个非受控吸引部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上垂直的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受控吸引部件的两侧,并且所述三角座滑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端部,
其中通过给所述受控吸引部件的电磁线圈磁极供电以便使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去磁,从而使针织部件与受控吸引部件的吸引位置分离,
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吸引部件的至少一个电磁线圈磁极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针织机的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非受控吸引部件设有沿着第一方向布置的三个三角座滑架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三角座滑架,在这些三角座滑架之间中设有至少两个永磁体;
所述至少两个永磁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在磁极布置方面与在所述三个三角座滑架的中间处的第二三角座滑架对称;
所述至少两个电磁线圈磁极中的一个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三角座滑架和所述第二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并且所述至少两个电磁线圈磁极的另一个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三角座滑架和所述第三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针织机的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非受控吸引部件具有n个三角座滑架以及n-1个设置在所述三角座滑架之间的永磁体,其中n大于3;
所述受控吸引部件具有n-1个电磁线圈磁极,并且每个电磁线圈磁极设置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与至少两个三角座滑架的端部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针织机的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不同电磁线圈磁极的线圈匝数或者改变不同电磁线圈磁极用于供电的电流,从而在供电情况中使得相应电磁线圈磁极的吸引位置的磁场彼此相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56782/2000 | 2000-08-28 | ||
JP256782/00 | 2000-08-28 | ||
JP2000256782 | 2000-08-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9462A CN1449462A (zh) | 2003-10-15 |
CN1268799C true CN1268799C (zh) | 2006-08-09 |
Family
ID=1874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147380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8799C (zh) | 2000-08-28 | 2001-08-27 | 在针织机中用于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651464B2 (zh) |
EP (1) | EP1313903B1 (zh) |
JP (1) | JP3955526B2 (zh) |
KR (1) | KR100756894B1 (zh) |
CN (1) | CN1268799C (zh) |
AU (1) | AU2001280193A1 (zh) |
DE (1) | DE60120720T2 (zh) |
ES (1) | ES2263645T3 (zh) |
TW (1) | TW531579B (zh) |
WO (1) | WO2002018690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76037B2 (ja) * | 2004-03-30 | 2008-11-05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み部材の選択アクチュエータ |
CZ304913B6 (cs) * | 2004-05-18 | 2015-01-21 | Fučíková Dagmar | Zařízení pro volbu jehel |
WO2007057042A1 (en) * | 2005-11-18 | 2007-05-24 | Santoni S.P.A. | Magnetic actuator, particularly for selection devices in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s or the like |
JP5161103B2 (ja) * | 2006-11-28 | 2013-03-13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選針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横編機 |
JP5844586B2 (ja) * | 2011-09-16 | 2016-01-20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横編機の選針システム、セレクタ、および横編機 |
ITMI20121091A1 (it) * | 2012-06-21 | 2013-12-22 | Santoni & C Spa | Attuatore elettromagnetico, particolarmente per dispositivi di selezione degli aghi in macchine per maglieria, calzetteria o simili, ad elevata finezza. |
CN108774801A (zh) * | 2018-06-08 | 2018-11-09 | 章其娟 | 一种针织机械编织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760405B2 (de) * | 1968-05-14 | 1974-03-21 | Erich 7832 Kenzingen Ribler | Mustervorrichtung an Textilmaschinen |
DE3614220C1 (de) * | 1986-04-26 | 1987-10-01 | Stoll & Co H | Steuermagnetanordnung fuer eine Mustervorrichtung an Strickmaschinen zur elektrisch gesteuerten Nadelauswahl |
DE4237380C2 (de) * | 1992-11-05 | 1996-04-11 | Terrot Strickmaschinen Gmbh | Magnetische Musterauswahlmittel für Strickmaschinen |
US5694792A (en) | 1995-06-15 | 1997-12-09 |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 Needle selection device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
-
2001
- 2001-08-08 TW TW090119312A patent/TW53157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8-27 KR KR1020037001247A patent/KR10075689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8-27 JP JP2002522589A patent/JP395552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8-27 WO PCT/JP2001/007334 patent/WO2002018690A2/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8-27 CN CNB018147380A patent/CN126879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8-27 ES ES01958531T patent/ES2263645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8-27 EP EP01958531A patent/EP131390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8-27 AU AU2001280193A patent/AU200128019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8-27 US US10/343,922 patent/US665146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8-27 DE DE60120720T patent/DE6012072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9462A (zh) | 2003-10-15 |
DE60120720D1 (de) | 2006-07-27 |
WO2002018690A3 (en) | 2002-05-02 |
JP2004507627A (ja) | 2004-03-11 |
EP1313903B1 (en) | 2006-06-14 |
US20030172686A1 (en) | 2003-09-18 |
ES2263645T3 (es) | 2006-12-16 |
AU2001280193A1 (en) | 2002-03-13 |
TW531579B (en) | 2003-05-11 |
DE60120720T2 (de) | 2007-06-14 |
US6651464B2 (en) | 2003-11-25 |
WO2002018690A2 (en) | 2002-03-07 |
KR100756894B1 (ko) | 2007-09-07 |
JP3955526B2 (ja) | 2007-08-08 |
EP1313903A2 (en) | 2003-05-28 |
KR20030064738A (ko) | 2003-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8799C (zh) | 在针织机中用于针织部件的选针器促动器 | |
CN100479985C (zh) | Xyz轴台板 | |
US5802878A (en) | Needle selection device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 |
KR20020081597A (ko) | 편성기에서의 편성부재 실렉션 액추에이터 | |
US20020050743A1 (en) | Linear motor | |
CN117306081A (zh) | 一种磁悬浮织针驱动机构 | |
CN111691056B (zh) | 一种织针横机电磁阵列式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481575A (zh) | 用于运输磁珠或可磁化珠的装置和方法 | |
EP0487152B1 (en) | Electromagnetic selector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ion positions | |
KR101135979B1 (ko) | 편성부재의 선택 액추에이터 | |
JP2878166B2 (ja) | 繊維機械における針を選択するための選針磁石 | |
US4972686A (en) | Electromagnetic needle selector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 |
CN109778412B (zh) | 一种织领机山板 | |
KR100233755B1 (ko) | 편조기의 바늘 선택장치 | |
CN101578408A (zh) | 选针促动器及横机 | |
KR20040035755A (ko) | 환편기의 바늘 선택 장치 | |
EP0382998A2 (en) | Push control device for weaving needles in a jacquard machine | |
JP3142231B2 (ja) | 繊維編機用リニアステップモータ及び駆動方法 | |
KR900004999B1 (ko) | 편물기에 있어서의 더블 솔레노이드 선침장치 | |
CN1031870A (zh) | 编织机中的双螺线管线圈选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9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