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8166C - 导出用于电信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 - Google Patents
导出用于电信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8166C CN1268166C CNB018107052A CN01810705A CN1268166C CN 1268166 C CN1268166 C CN 1268166C CN B018107052 A CNB018107052 A CN B018107052A CN 01810705 A CN01810705 A CN 01810705A CN 1268166 C CN1268166 C CN 126816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parameter
- sub
- parameter
- district
- radio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045—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依据本发明,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102)的控制参数利用功能(106)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具有各种有关可以如何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的控制参数的方法。例如,这可以动态地完成,也就是,当无线电链路被添加到或从无线电链路组中被除去时进行,或者半静态地完成,也就是,无论何时用于基站中任何小区的控制参数被改变时进行,或者以动态和半静态方式的组合来完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无线电通信网,并且尤其涉及其中利用同步-失步(in-and-out-of-synchronization)检测技术来检测与用户设备单元(UE)连接状态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网。
背景技术
在通常的蜂窝无线电系统中,移动用户设备单元(UE)通过无线电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通信。用户设备单元(UE)可以是移动站,如移动电话(“蜂窝”电话)和带有移动端的膝上型电脑,因而可以是,例如,便携式的,袖珍的,手持的,包含计算机的,或车载的利用无线电接入网传送话音和/或数据的移动设备。
无线电接入网(RAN)覆盖被划分成小区的一个地理区域,每个小区服务于一个基站。小区是由基站场所上的无线电基站设备提供无线电覆盖的一个地理区域。每个小区由在小区内广播的唯一的身份标志识别。每个基站通过空中接口(例如,无线电频率)与基站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单元(UE)通信。在无线电接入网中,通常情况下将几个基站连接(例如通过陆地线路或微波)到一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有时也称为基站控制器(BSC),监督和协调连接其上的多个基站的各种活动。通常情况下将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
无线电接入网的一个例子是通用移动电信(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该UTRAN是一种第三代的系统,它在某些方面建立在欧洲开发的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基础上。UTRAN实质上是一种宽带的码分多址(W-CDMA)系统。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认识到的那样,在W-CDMA技术中,一个公共的频段允许一个用户设备单元(UE)和多个基站之间同时通信。在接收站通过基于使用高速的伪噪声(PN)代码的扩频CDMA波形性质来辨别占据公共频段的信号。将这些高速的PN代码用于调制从基站和用户设备单元(UE)发送的信号。使用不同的PN代码(或者在时间上偏置的一个PN代码)的发射机站产生可在接收站被分别解调的信号。该高速的PN调制也能够使接收站通过组合发送信号的几条不同的传播路径来产生来自单一的发射站的接收信号。因此,在CDMA中,当连接的转移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时,用户设备单元(UE)不需要切换频率。结果,在始发小区继续服务于此连接的同时,目的地小区可以支持对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因为在转移期间用户设备单元(UE)始终通过至少一个小区进行通信,对呼叫没有破坏。因此,术语“软转移”就由此而来,与硬转移相对照,软转移是一种“断开前进行”的切换操作。
通用移动电信(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既适应线路交换又适应分组交换的连接。对此,在UTRAN中,线路交换的连接包含一个与移动交换中心(MSC)通信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又将该移动交换中心连接到一个面向连接的外部核心网,可以是(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和/或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另一方面,在UTRAN中,分组交换连接包含与服务的GPRS支持节点(SGSN)通信的无线网络控制器,而该服务的GPRS支持节点又通过一个主干网和一个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连接到分组交换网(例如,因特网,X.25外部网)。
在UTRAN中有几个感兴趣的接口。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和核心网之间的接口被称为“Iu”接口。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和它的基站(BS)之间的接口被称为“Iub”接口。在用户设备单元(UE)和基站之间的接口被称为“空中接口”或“无线电接口”。在某些情况下,一个连接既包含服务的或源RNC(SRNC)又包含目标或漂移(drift)RNC(DRNC),利用SRNC控制连接,同时利用由DRNC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分集连接支路(对此,见美国专利申请串号No.09/35,821,提交日期1998年3月6日,题目是“Telecommunications Inter-ExchangeMeaswcement Trausfer”;和美国专利申请串号No.09/035,788,提交日期1998年3月6日,题目是“Telecommunications Inter-Exchange Measurement Transfer”;和美国专利申请串号No.09/035,788,提交日期1998年3月6日,题目是“Telecommunications Inter-Exchange Congestion Control”,这两份材料被引入在此供参考)。在SRNC和DRNC之间的接口被称为“Iur”接口。
在现行的UMTS技术说明(见3GPP TS 25.214版本3.4.0)中,有一种算法或技术,被规定用于检测是否与移动装置,也就是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具有对于通信足够良好的接收质量。这种技术被称为同步-失步。同步-失步的检测是基于对软组合无线电链路的检测,这些链路被规定为在下行(DL),也就是网络到UE方向中具有共同产生的功率控制命令的无线电链路。该算法由许多参数控制。
在3GPP TS 25.214中所规定的UL同步-失步检测算法在软组合无线电链路(无线电链路组)上运行。这意味着必须有一组控制参数用于基站中的活性无线电链路组。目前认可的方法是在每个小区的基础上设置参数。然而,目前还没有方法对于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唯一地设置控制参数。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从相应的基于小区(cell-based)的参数导出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技术的控制参数。具有各种关于可以如何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用于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的控制参数的方法模式。例如,它可以动态地完成,也就是当将一个无线电链路添加到或者从无线电链路组除去时进行,或者半静态地完成,也就是当基站中任何小区的控制参数改变时进行,或者以动态和半静态方式的组合来进行。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由同步-失步检测算法使用的控制参数,该同步-失步检测算法用于确定用户设备单元是否具有足够好的接收质量,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该无线电链路组是在无线电接入网的基站上的较软切换操作中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包括判断与移动用户设备单元的连接的接收质量的同步-失步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参数确定功能,确定由同步-失步检测器使用的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确定功能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确定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该无线电链路组是在无线电接入网的基站上的较软切换操作中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如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案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的和其他的目的、特性和优点将十分清楚,其中参考字符在各张图中是指相同的部件。附图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重点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可以方便地采用本发明的示范性移动通信系统的简图。
图2是在建立与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时示范性说明图1的系统中RNC的作用的简图。
图3是在成功转交与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以后示范性说明RNC的作用的简图。
图4是在无线电接入网中示范性的无线电链路和无线电链路组的简图。
图5A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的实施方案的示范性基站节点部分简图。
图5B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二示范性实施方案的示范性基站节点部分简图。
图5C是依据本发明的第三示范性实施方案的示范性基站节点部分简图。
图6A是用作说明以控制参数确定的动态模式实施的某些基本步骤或动作的流程图。
图6B是用作说明以控制参数确定的第一半静态模式实施的某些基本步骤或动作的流程图。
图6C是用作说明以控制参数确定的第二半静态模式实施的某些基本步骤或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示范性ATM-基的基站节点简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示范性RNC节点简图。
图9是示出包含在本发明所利用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中的各种状态和状态转换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出于解释而非限制的目的,阐述了专门的细节,如特定的结构,接口,技术等,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可在偏离这些专门细节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实现。在其他的场合中,众所周知的设备,电路和方法的详细描述被省略,以便不使不必要的细节将本发明的描述弄得含糊不清。
在非限制性的图1中所示出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10的例子范畴内描述本发明。一种如云12所示的代表性的面向连接的外部核心网可以是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和/或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一种如云14所示的代表性的面向无连接的外部核心网可以是例如因特网。两个核心网被连到相应的服务节点16。PSTN/ISDN面向连接的网络12被连到一个面向连接的服务节点,被表示为移动交换中心(MSC)节点18,提供线路交换服务。因特网面向无连接的网络14被连到一个被裁剪的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节点20,提供分组交换型的服务,有时被称为服务的GPRS服务节点(SGSN)。
每个核心网服务节点18和20通过被称为Iu接口的一种无线电接入网(RAN)接口连到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24。UTRAN 24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6。为简单起见,图1的UTRAN24只用两个RNC节点,具体是RNC 261和RNC 262来表示。每个RNC 26被连到多个基站(BS)28。例如,再次为简单起见,两个基站节点被示出连到每个RNC 26。对此,RNC 261服务于基站281-1和基站281-2,而RNC 262服务于基站282-1和基站282-2。将认识到,每个RNC可服务于不同数目的基站,RNC不需要服务于相同数目的基站。而且,图1示出一个RNC可通过Iur接口连接到UTRAN 24中的一个或多个基他的RNC。
一个用户设备单元(UE),如图1中所示的用户设备单元(UE)30,通过无线电或空中接口32与一个或多个基站(BS)28通信。无线电接口32、Iu接口、Iub接口和Iur接口中的每一个在图1中用点划线表示。
最好,无线电接入是基于带有利用CDMA扩频代码分配的各个无线电信道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当然,可以采用其他的接入方法。WCDMA提供用于多媒体服务和其他的高传输速率需要的宽频宽以及健壮的特性,象分集转交和RAKE接收机以保证高质量。每个用户移动站或设备单元(UE)30被分配有它自己的扰频代码,以便基站28识别来自特定的用户设备单元(UE)的传输以及用户设备单元(UE)识别来自基站的传输,这些传输是从所有的其他传输和相同区域中存在的噪声中规定用于该用户设备单元(UE)的。
在基站28之一和用户设备单元(UE)30之间可以存在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例如,在前向或下行方向中,有几种类型的广播信道,包括通用的广播信道(BCH),寻呼信道(PCH),公共导频信道(CPICH),和前向接入信道(FACH),用于提供各种其他类型的控制消息到用户设备单元(UE)。在反向或上行方向中,无论何时希望接入实施位置注册,呼叫始发,寻呼响应,和其他类型的接入操作时,用户设备单元(UE)采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随机接入信道(RACH)也被用于传送某些用户数据,例如,极力分组数据,用于,例如,网浏览器的应用。通信业务信道(TCH)可被分配传送大量的与用户设备单元(UE)的呼叫通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对于某种RAN-UE连接,一个RNC可以或者具有服务的RNC(SRNC)的作用,或者具有从RNC(DRNC)的作用。如果一个RNC是服务的RNC(SRNC),则该RNC负责与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例如,它具有对无线电接入网(RAN)内的连接的完全控制。一个服务的RNC(SRNC)被连到核心网。否则,如果一个RNC是从RNC(DRNC),它通过供应与用户设备单元(UE)连接所需的无线电资源(在由从RNC(DRNC)控制的小区内)支持服务的RNC(SRNC)。
当无线电接入网(RAN)和用户设备单元(UE)之间的连接被建立时,无线电接入网(RAN)决定哪个RNC是服务的RNC(SRNC),如果需要的话,还决定哪个RNC是从RNC(DRNC)。通常,连接首次建立时控制用户设备单元(UE)所在的小区的RNC起初被选作服务的RNC(SRNC)。当用户设备单元(UE)移动时,通过经新的小区,或许是由其他的RNC控制的小区建立无线电通信支路或分支来保持连接。那些其他的RNC成为用于RAN-UE连接的从RNC(DRNC)。
为了说明以上内容,和作为解释本发明的前导,参考图2中所示的情况。图2示出在包含用户设备单元(UE)30的连接初始建立阶段,用于用户设备单元(UE)30的RNC作用分配的一个例子。在图2中,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61起着服务的RNC(SRNC)的作用,用于与用户设备单元(UE)30的连接,因为用户设备单元(UE)30是处于由基站(BS)281-1控制的小区中。在图2中与用户设备单元(UE)30的连接是用虚线361A表示的(从核心网16延伸,通过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61,和基站(BS)281-1,到用户设备单元(UE)30)。
假定用户设备单元(UE)30在由图2中箭头34指明的向右面的方向中移动,最终离开由基站(BS)281-1控制的小区,并相继地通过由各个基站281-2,282-1,和282-2控制的小区移动。当用户设备单元(UE)30进入一个新的小区时,发生转交。在图3中示出用户设备单元(UE)30到达由基站282-2控制的小区的时间。在图3中所示的时间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61仍然起着用于连接用户设备单元(UE)30的服务的RNC(SRNC)的作用,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62起着从RNC(DRNC)的作用。换句话说,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61仍然具有对与用户设备单元(UE)30连接的控制,而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262供应用于与用户设备单元(UE)30当前所在的小区连接的资源。在图3中与用户设备单元(UE)30的连接用虚线361B表示。
依据本发明,有两种类型可以实施的组合。第一种类型的组合是软组合;第二种类型的组合是较软的组合。
软组合是在RNC(SRNC或DRNC)或基站中实施的选择组合。这种选择组合是基于对一个传输块的质量信息,如BER(位差错率)或CRC(循环冗余度检查)。一个传输决包含一个或多个位,在3GPP技术说明TS25.302中提供一个例子。例如,在软组合中一种选择是由一个最佳传输块组成。
第二种类型的组合(较软的组合)包含在基站中的宏分集组合。宏分集组合是基于与符号或片有关的质量信息(符号的加权平均)。
一条无线电链路表示一个小区中UE和无线电接入网(RAN)之间的一个连接。一个无线电链路组表示一个基站中被较软地组合(最大比率组合)的一组无线电链路。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现行的定义是在下行(DL)中具有共同产生的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组。
图4示出所有的用户设备单元(UE)具有两个无线电链路,也就是被通过两个小区连到网上。在UE301和UE302的情况下,无线电链路被提供SRNC(对于UE301是RNC261,对于UE302是RNC262),因此未在基站中被组合。这意味着UE301和UE302也具有两个无线电链路组,每个小区一个。在UE303的情况下,两个无线电链路在基站282-2中被(较软的)组合,因此这两个无线电链路属于相同的无线电链路组。
图5A通过代表性例子举例的方法示出基站282-2具有一个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37。由基站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37控制的设备部分包括连到一个或多个天线39的多个无线电发送接收机38。例如,无线电发送接收机381和天线391与由基站282-2提供服务的小区C2-2-1相关联;无线电发送接收机382和天线392与由基站282-2提供服务的小区C2-2-2相关联;如此等等至到小区C2-2-N。
图5A也示出,依据本发明,基站282-2包括较软的转交和同步检测功能99。包括在较软的转交和同步功能99中的是一个较软的转交组合器单元100,在基站282-2上对于现时在基站282-2的无线电链路组实施宏分集组合。一个同步-失步检测器102与较软的转交组合器单元100连同工作,用于检测或确定一个与移动站,也就是,用户设备单元(UE)的连接是否具有对于通信足够良好的接收质量。同步-失步检测器102是一种算法或技术,依据现行的UMTS技术说明(见3GPP TS 25.214版本3.4.0)运行。这种技术被称为同步-失步。同步-失步的检测是基于对于被较软地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的检测,该链路被定义为在下行(DL),也就是在网络到UE的方向中,具有共同产生的功率控制命令的无线电链路。该算法由许多参数控制。
规定在3GPP TS 25.214中的上行(UL)同步-失步检测算法在被较软地组合的无线电链路(无线电链路组)上运行。这意味着必须有一组控制参数用于基站中一个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目前认可的方法是在每个小区的基础上设置参数。然而,对于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目前没有方法唯一地设置控制参数。
依据本发明,用于同步-失步检测算法的控制参数被确定,并对于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被唯一地设置。用于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被从相应的小区-基的参数导出。图5A示出一个被包括在较软的转交和同步功能99中的控制参数存储器104,存储依据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确定的控制参数,将如此确定的控制参数供应给同步-失步检测器102。
在本发明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实施用于确定或设置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的功能106。对于图5A的实施方案,用于确定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的功能106A位于无线电网络控制(RNC)节点262。对于图5B的实施方案,用于确定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的功能106B能够,例如,利用本地的或远距离的连到基站的维护终端在基站中配置控制参数。对此,用于确定图5B的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的功能106B可以形成这样的概念,即它被包含在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37内。对于图5C的实施方案,用于确定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的功能106C至少部分地位于连到基站的另一个设备108中。在此通过参考功能106包含了用于确定无线电链路组控制参数的功能106的所有变型,应该理解,以上的实施方案只是用作说明的例子。
存储在控制参数存储器104中的由功能106确定或导出的参数是用于控制同步-失步检测器102的参数。基于现行的3G TS 25.214的这些控制参数的例子示于表1中。图9示出包含在由依据3G TS 25.214的同步-失步检测器102实施的同步-失步算法中的基本状态和状态的转换。
包含在示于图9的由同步-失步检测器102实施的同步-失步算法中的基本状态是初始状态S1,同步状态S2,和失步状态S3。在图9中所示的状态转换是从初始状态S1到同步状态S2的转换T1;从同步状态S2到失步状态S3的转换T2;和从失步状态S3到同步状态S2的转换T3。
考虑基本上由图9表示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的状态转换,当N_INSYNC_IND顺序同步标记已被接收到时,无线电链路组的状态改变为同步(也就是,从初始状态S1到同步状态S2的转换T1发生)。当N_OUTSYNC_IND顺序失步标记已被接收到时,定时器被启动(T_RLFAILURE)。当定时器到期时,无线电链路组的状态改变为失步(也就是,从同步状态S2到失步状态S3的转换T2发生)。如果N_INSYNC_IND顺序同步标记被接收到而定时器正在运行时,定时器被复位,无线电链路组的状态仍然是同步。在处于失步状态S3以后,当N_INSYNC_IND顺序同步标记已被接收到时,无线电链路组的状态改变为同步(也就是,从失步状态S3到同步状态S2的转换T3发生)。
表1
用于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 | 描述 |
N_INSYNC_IND | 在无线电链路组被认为同步以前必须被接收到的顺序同步标记数(适用于初始状态和失步状态以及在“等待时间”期间) |
N_OUTSYNC_IND | 在无线电链路组可被认为失步以后启动“等待时间”以前必须被接收到的顺序失步标记数(适用于同步状态) |
T_RLFAILURE | 在无线电链路组被认为失步以前接收N_OUTSYNC_IND顺序失步标记以后的等待时间(适用于同步状态) |
本发明也提供该方法的各种模式,为了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确定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功能106可据此导出或确定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的控制参数。例如,控制参数确定可被动态地完成,如,当一个无线电链路被添加到或者从一个无线电链路组除去时,或者可被半静态地完成,如,无论何时用于基站中的任何小区的控制参数被改变时,或者以动态和半静态组合的方式进行。
确定控制参数的动态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种动态模式中,用于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被计算/重新计算(为了确定或设置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由功能106实施):
·每次一个无线电链路被添加到无线电链路组时,
·每次一个无线电链路被从无线电链路组除去时,和
·每次支持无线电链路组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的一个小区的任何控制参数被改变时。
在动态模式中的计算将导致对于无线电链路组有效的表2(每个控制参数一行)。当一个控制参数改变时,对于一个小区来说,重新计算与该参数对应的表2中的行而不是整个表就足够了。如果一个无线电链路被添加到或从无线电链路组除去,整个表要重新计算。
表2
参数名称 | 参数值 |
控制参数1 | |
控制参数2 | |
控制参数3 | |
··· | |
控制参数N |
图6A简要地示出用于动态模式的,与控制参数确定功能104有关的某些基本步骤或动作。在动作6A-1时,用于确定或设置无线电链路组控制参数的功能106查明(例如,确定或被告知)是否已经发生变化,例如,由较软的较交组合器单元100处理的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的组成中是否有变化,或者用于一个小区的控制参数之一是否已被改变。如果一个无线电链路被添加到或从无线电链路组除去,当动作6A-2时,功能106确定用于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的新的控制参数。可以依据列于表3中的a)到d)的技术中任何一种来确定用于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的新的控制参数。否则,如果在动作6A-1时确定,用于一个小区的控制参数之一已改变,在动作6A-3时,功能106依据表4只优先地重新计算用于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的被改变的参数。
表3
动态模式技术
无线电链路组组成的改变
技术 | 描述 |
a) | 使用无线电链路组中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中的最大值 |
b) | 使用无线电链路组中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中的最低值 |
c) | 使用无线电链路组中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中的平均值(加权或非加权) |
d) | 使用用于各个控制参数的以上方法a),b)或c)的任何组合 |
表4
动态模式技术
控制参数的改变
技术 | 描述 |
a) | 使用无线电链路组中用于所有小区的已改变的控制参数中的最大值 |
b) | 使用无线电链路组中用于所有小区的已改变的控制参数中的最低值 |
c) | 使用无线电链路组中用于所有小区的已改变的控制参数的平均值(加权或非加权) |
d) | 使用用于已改变的控制参数的以上方法a),b),或c)的任何组合 |
因此,对于动态模式,为了确定或设置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由功能106依据a)到d)方法/技术[列于表3和表4中]中任何一种或从相应的对每个小区规定的控制参数导出用于一个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
确定控制参数的第一半静态模式
在第一半静态模式中,在基站用一种对所有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公共的方法确定或导出用于一个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而且,在第一半静态模式中,当存在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的建立或在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的组成中任何改变时,以前已被功能106导出或计算的控制参数仍然被用于被改变的无线电链路组。因此,在第一半静态模式中,控制参数并不受无线电链路组的组成中任何改变的影响。
图6B简明地示出用于第一半静态模式的,为了确定或设置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由功能106所实施的某些基本步骤或动作。在动作6B-1时,功能106查明(例如,确定或被告知)是否已经发生变化,例如,由较软的转交组合器单元100处理的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的组成是否有改变,或者用于一个小区的控制参数之一是否已被改变。如果在动作6B-1时,确定用于一个小区的控制参数之一已被改变,在动作6B-2时,功能106计算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可依据表5中所列的1)到4)中任何一种确定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新的控制参数。在此以后,在步骤6B-3时,功能106对所有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设置新的控制参数。
否则,如果在动作6B-1时确定一个无线电链路组被建立或一个无线电链路被添加到或从无线电链路组除去,在动作6B-4时,功能106对于新的或已改变组成的无线电链路组使用以前所算得的控制参数值。使用以前算得的控制参数值基本上包含使用在动作6B-2最后执行期间算得的控制参数值。
表5
第一半静态模式技术
控制参数的改变
技术 | 描述 |
1) | 使用基站中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的最大值,并对于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使用它,也就是对于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每个控制参数将具有相同的值。 |
2) | 使用基站中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的最低值,并对于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使用它,也就是对于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每个控制参数将具有相同的值。 |
3) | 使用基站中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的平均值(加权的或非加权的),并对于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使用它,也就是对于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每个控制参数将具有相同的值。 |
4) | 使用用于各个控制参数的以上的方法1),2),或3)的任何组合。 |
如果用于基站的小区中任何一个的控制参数值改变,可以通过,例如,依据以上所描述的方法重新计算控制参数来应用以上的技术。
因此,每次用于基站中一个小区的任何控制参数被改变时,用于第一半静态模式的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被计算/重新计算。因为对于同步-失步检测,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使用相同的控制参数,在基站中将有一组控制参数可用。计算将得到一个表,与以上用于基站中任何无线电链路组的表2类似(每个控制参数一行)。当用于一个小区的一个控制参数改变时,重新计算与该参数对应的行而不是整个表就足够。
确定控制参数的第二半静态模式
在第二半静态模式中,每次用于基站中一个小区的任何控制参数被改变时,用于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被计算/重新计算。对于BS中每个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也就是,对于可能支持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的小区中每个组合,由功能106实施计算。正如其中所用的那样,一个“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是对于可能支持一个无线电链路组的基站中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任何组合的一个通用术语。假定一个基站有三个小区(例如,小区A,小区B,和小区C),然后对于每个控制参数,由功能106实施的计算得出一张与表6类似的表。象在其他模式中那样,当一个控制参数改变时,重新计算与该参数对应的表,而不是所有的表,对于一个小区来说是足够的。
表6
控制参数X | |
被小区支持的无线电链路组 | 参数值 |
A | |
B | |
C | |
A+B | |
A+C | |
B+C | |
A+B+C |
图6C简明地示出与用于第二半静态模式的功能106有关的某些基本步骤或动作。在动作6C-1时,控制参数功能106查明(例如,确定或被告知)是否已经发生变化,例如,由较软的转交组合器单元100处理的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的组成中是否有变化,或者用于一个小区的控制参数之一是否已被改变。如果在动作6C-1时确定用于一个小区的控制参数之一已被改变,在动作6C-2时,功能106确定(例如,计算)用于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的新的控制参数。可以依据列入表7的i)至iv)中任何一个确定用于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的新的控制参数。
表7
第二半静态模式技术
控制参数的改变
技术 | 描述 |
i) | 对于基站中一个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使用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的最大值,无论何时这样一个无线电链路组在基站中被激活时,使用与支持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小区对应的控制参数。 |
ii) | 对于基站中一个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使用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控制参数的最低值,无论何时这样一个无线电链路组在基站中被激活时,使用与支持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小区对应的控制参数。 |
iii) | 对于基站中一个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使用用于所有小区的控制参数的平均值(加权或非加权),无论何时这样一个无线电链路组在基站中被激活时,使用与支持一个特定的无线电链路组的小区对应的控制参数。 |
iv) | 对于各个控制参数,使用以上的方法i),ii),或iv)的任何组合。 |
在动作6C-3,功能106确定是否具有已改变的控制参数的任何小区支持任何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如果动作6C-3的确定是否定的,根本就没有变化。但如果动作6C-3的确定是肯定的,在动作6C-4时,功能106对于受影响的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设置新的控制参数。
同样,如果在动作6C-1时确定,一个无线电链路组被建立,或一个无线电链路被添加到或从无线电链路组除去,执行动作6C-4。对于新的或已改变组成的无线电链路组,功能106使用存储在表6中的以前算得的控制参数值。然而,使用表6中哪个特定的值,取决于哪个小区支持该无线电链路组。因此,无论在动态模式还是在第二半静态模式中,对于一个活动的无线电链路组要采用的控制参数是取决于无线电链路组的组成。
如果用于基站中任何小区的一个控制参数值改变,可以通过例如,依据以上描述过的方法重新计算控制参数。
确定控制参数的组合模式
在组合模式中,以上的方法a),b),c),1),2),3),i),ii),和iii)可被用于确定控制参数,如在3GPP TS 25.214中所描述的控制参数。例如,控制参数N_OUTSYNC_IND可由功能106利用动态模式导出或确定,而其他的控制参数可利用第一半静态模式导出或确定。然而,在构成这些组合中,应该观察到在参数N_INSYNC_IND和T_RLFAILURE之间有紧密的关系,使得它必须能够在时间T_RLFAILURE内接收到N_INSYNC_IND顺序的同步标记,否则定时器T_RLFAILURE可能是零。最好(但不是必定)参数N_INSYNC_IND和T_RLFAILURE应该由本发明相同的模式设置。
……
图7以非限制性方式表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代表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的一个示范性基站(BS)节点28的较详细的内容。在图7的实施方案中,基站(BS)节点28是一种基于切换的节点,具有一个服务于基站(BS)节点28的其他组成部件的相互连接。这些其他的组成部件包括扩展终端(ET)222;BS主处理器240,和接口板242。扩展终端(ET)222将基站(BS)节点28连到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节点26,并因而包含Iub接口。在至少某些实施方案中,扩展终端(ET)222可以包括对于小区的不同协议的多路复用和去多路复用及(可选的)排队。
另外,基站主持较软的转交和同步功能99。如以上所提到的那样,较软的转交和同步功能99包括较软的较交组合器单元100,同步-失步检测器102,和控制参数存储器104。较软的转交和同步功能99可作为一个分离的单元被包括(如图7中所示,被连到交换核心120)。另一种方案是,较软的转交和同步功能99可被包括在基站的另一个适当的单元或板中。例如,在其他的实施方案中,也可能是,较软的转交和同步功能99被包括在基站28中的其他地方,例如,在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37中,在主处理器240中。然而,应该认识到,在其他的实施方案中,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实现这些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如利用各种硬件电路,利用与被适当编程的数字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连用的软件功能,利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利用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图7中所示的基站(BS)节点28的实施方案设备被安放在具有多个子机架的一个机架中。每个子机架有一块或多块板,例如,安装在上面的电路板。第一子机架250包含用于扩展终端222,BS主处理器240,和接口板242中每一种的板。每个接口板242被连到另一个子机架上的一块板,例如,发射机板260之一或接收机板270之一。每个接收机板270被连接,以便共享相应的发射机板260中的某些发射机/接收机资源,而发射机板260被连到相应的放大器和滤波器板280。放大器和滤波器板280被连到适当的天线39。例如,接口板2421-T被连到发射机板2601,而接口板2421-R被连到接收机板2701。发射机板2601和接收机板2701对被依次连到放大器和滤波器板2801。类似的连接存在于第二对发射机板2602和接收机板2702,分别通过接口板2422-T和接口板2422-R接合。这样,图2的每个发送接收机38包括一个子机架,其中包含发射机板260,接收机板270,和放大器与滤波器板280。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案中,基站(BS)节点28是一种ATM-基的节点,利用接口板242实现各种ATM接口功能。发射机板260和接收机板270每个包含几种设备。例如,每个发射机板260包含未示出的部件,如连到它的相应的接口板242的接口;编码器;调制器;和基带发射机。另外,发射机板260包含与接收机板270共享的发射机/接收机资源,包含一个射频发射机。每个接收机板270包含未示出的部件,如连到它的相应的接口板242的接口;解码器;解调器;和基带接收机。每决放大器和滤波器板280包含放大器,如MCPA和LNA放大器。
图8比较详细地示出本发明的一种示范性的非限制的RNC节点26。正巧,图8的RNC节点是一种具有开关120的交换-基的节点。开关120服务于RNC节点26的其他组成部件的相互连接。这些其他的组成部件包括扩展终端1221到122n,以及扩展终端124。扩展终端1221到122n基本上起着将RNC节点26连接到由RNC节点26提供服务的基站28的作用;扩展终端124将RNC节点26通过Iu接口连到核心网。
RNC节点26还有的其他组成部件包括分集转交单元126;代码变换器130;定时单元132;数据服务应用单元134;和主处理器140。对于图5A的实施方案,用于确定无线电链路组的控制参数功能106A可被,例如,安放在主处理器140中。
如在此各个方面中所利用的那样,术语“算法”并不被严格地解释为计算机程序类型的算法。例如,术语“同步-失步检测算法”广泛地涉及用于实现类似的目的,包括各种硬件电路、ASIC、DSP等的任何技术或结构。
虽然已结合目前认为是最切合实际的和优选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应覆盖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的方案。
Claims (43)
1.一种用于电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设置用于控制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102)的控制参数,所述同步-失步检测算法(102)用于确定用户设备单元是否具有用于与所述网络通信的足够好的接收质量,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从其中存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组的各无线电链路的小区的、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所述控制参数,所述无线电链路组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基站(28)上的较软组合宏分集操作中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
2.依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3.依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4.依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的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5.依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依据权利要求2、3和4中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6.依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从在所述基站中的所有小区的、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由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使用的控制参数。
7.依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8.依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9.依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的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10.依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依据权利要求7、8和9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11.依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从基站的任何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的、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由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使用的控制参数,其中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对应于基站中的多个小区的任何组合。
12.依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13.依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控制参数。
14.依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15.依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依据权利要求12,13和14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16.依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使用权利要求6和11的不同方法,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由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使用的不同控制参数。
17.依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18.依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19.依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的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20.依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依据权利要求17、18和19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21.一种电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在所述网络的节点中包括同步-失步检测器(102),所述同步-失步检测器(102)用于判断在所述网络和移动用户设备单元之间的射频连接的接收质量,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参数确定功能(106),确定用于控制所述同步-失步检测器的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确定功能从其中存在无线电链路组的各无线电链路的小区的、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为所述无线电链路组确定控制参数,所述无线电链路组是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基站(28)上的较软组合宏分集操作中组合的无线电链路组。
22.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23.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24.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25.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依据权利要求22、23和24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26.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所述控制参数确定功能从基站中所有小区的、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由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使用的控制参数。
27.依据权利要求2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28.依据权利要求2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29.依据权利要求2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30.依据权利要求2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依据权利要求27、28和29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31.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所述控制参数确定功能从基站中任何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的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由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器算法使用的控制参数,其中可能的无线电链路组对应于基站中多个小区的任何组合。
32.依据权利要求3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33.依据权利要求3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34.依据权利要求3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35.依据权利要求3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依据权利要求32、33和34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36.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所述控制参数确定功能使用用于各控制参数的权利要求26和31的方法从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导出由用于无线电链路组的同步-失步检测算法使用的控制参数。
37.依据权利要求3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大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38.依据权利要求3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中的最低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39.依据权利要求3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通过取相应的基于小区的参数的加权或非加权的平均值导出所述控制参数。
40.依据权利要求36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依据权利要求37、38和39的任一方法导出一些所述控制参数。
41.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所述同步-失步检测器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基站(28)。
42.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所述控制参数确定功能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无线电网络控制节点(26)。
43.依据权利要求21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所述控制参数确定功能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基站(2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9469900P | 2000-04-05 | 2000-04-05 | |
US60/194,699 | 2000-04-05 | ||
US09/812,937 US7016310B2 (en) | 2000-04-05 | 2001-03-27 | Deriving control parameter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in-and-out-of-synchronization detection |
US09/812,937 | 2001-03-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33658A CN1433658A (zh) | 2003-07-30 |
CN1268166C true CN1268166C (zh) | 2006-08-02 |
Family
ID=2689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1070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166C (zh) | 2000-04-05 | 2001-03-30 | 导出用于电信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16310B2 (zh) |
EP (1) | EP1269787B1 (zh) |
JP (1) | JP4668506B2 (zh) |
CN (1) | CN1268166C (zh) |
AT (1) | ATE508543T1 (zh) |
AU (1) | AU2001244980A1 (zh) |
DE (1) | DE60144556D1 (zh) |
WO (1) | WO2001076277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13780B2 (en) * | 1992-03-06 | 2006-09-26 | Aircell, Inc. | System for integrating an airborne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with terrestrial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and the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
EP0935400B1 (en) | 1997-06-04 | 2005-07-27 | NTT DoCoMo, Inc.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versity hand-over branch |
US7106701B2 (en) * | 2001-01-05 | 2006-09-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nd-to-end fram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
US20020094833A1 (en) * | 2001-01-12 | 2002-07-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ownlink power control of a common transport channel |
KR100837351B1 (ko) | 2002-04-06 | 2008-06-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무선링크 파라미터 갱신 방법 |
FI20020791A (fi) * | 2002-04-24 | 2003-10-25 | Nokia Corp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ietoyksikköjen lähettämiseksi |
CA2392326A1 (en) * | 2002-07-03 | 2004-01-03 | Newtrax Technologies Inc. |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2857337Y (zh) * | 2002-08-01 | 2007-01-10 |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 通过一特定频道传送数据至多个使用者的基地台 |
JP2004260620A (ja) * | 2003-02-26 | 2004-09-16 | Ntt Docomo Inc | 無線データ通信方法、サーバ装置及び無線制御装置 |
US7721273B1 (en) | 2003-11-17 | 2010-05-18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Controller equipment model systems and methods |
US8150959B1 (en) * | 2003-11-17 | 2012-04-03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tifying multiple hosts from an industrial controller |
JP2005175912A (ja) * | 2003-12-11 | 2005-06-30 | Nec Corp | セル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セル型無線通信方法、レイク受信方法 |
US8243633B2 (en) * | 2004-03-16 | 2012-08-14 | Nokia Corporation |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application protocol over lub/lur |
CN101091332B (zh) * | 2004-05-06 | 2014-11-26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不同步的快速下行链路通知的方法和设备 |
US7551597B2 (en) * | 2004-05-06 | 2009-06-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st downlink information of uplink out-of-synchronization |
CN100395874C (zh) * | 2004-07-14 | 2008-06-18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改善蚀刻后光刻胶残余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JP4770146B2 (ja) * | 2004-09-14 | 2011-09-1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USRE47721E1 (en) * | 2007-02-05 | 2019-11-05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ts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timer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
JP2009147692A (ja) * | 2007-12-14 | 2009-07-02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端末、交換局、蓄積装置、及び、メッセージ蓄積方法 |
TW200934162A (en) * | 2008-01-31 | 2009-08-01 | Innovative Sonic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set mechanism of radio link re-establishment tim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9787594B2 (en) * | 2015-01-08 | 2017-10-10 | Coriant Operations, Inc. | Procedures,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daptive tunnel bandwidth by using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08953A (en) * | 1989-06-26 | 1991-04-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Mobile station link supervision utilizing digital voice color codes |
FI91202C (fi) * | 1991-10-03 | 1994-05-2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Puhelunohjausmenetelmä radiojärjestelmää varten |
SE500830C2 (sv) * | 1993-05-17 | 1994-09-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vid kanalutnyttjandet i ett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
EP0720804B1 (en) | 1993-09-24 | 2004-05-12 | Nokia Corporation | Control handoff method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AU1253895A (en) | 1993-12-02 | 1995-06-19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 across regional entities |
WO1995020865A1 (en) | 1994-01-27 | 1995-08-03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Semi-hard handoff in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497504A (en) * | 1994-05-13 | 1996-03-05 |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on contro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
US5933787A (en) * | 1995-03-13 | 1999-08-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ff between sectors of a common base station |
JP2978084B2 (ja) * | 1995-06-16 | 1999-11-15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基地局 |
US5796777A (en) * | 1996-02-27 | 1998-08-18 | Motorola,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gitizing and detecting a received radio frequency signal |
US5940762A (en) | 1996-05-01 | 1999-08-17 | Lee; Kuo-Chun | Inter-system calling supporting inter-system soft handoff |
EP0896442B1 (en) * | 1996-12-26 | 2007-10-31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Frame transmitter-receiver |
US6618432B1 (en) * | 1997-12-11 | 2003-09-09 | Verizon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nimizing interference and optimizing PN planning in CDMA networks |
FI106667B (fi) | 1998-02-16 | 2001-03-15 | Nokia Networks Oy | Menetelmä, radioverkko-ohjain ja järjestelmä ainakin kahden radioverkko-ohjaimen kautta kulkevan makrodiversiteettiyhteyden kontrolloimiseksi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ssä |
US6233222B1 (en) * | 1998-03-06 | 2001-05-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Telecommunications inter-exchange congestion control |
US6381458B1 (en) * | 1998-05-15 | 2002-04-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 handoff control based on access network capacity |
JP2000069522A (ja) * | 1998-08-17 | 2000-03-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ハンドオフ方法、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6415149B1 (en) * | 1998-11-24 | 2002-07-02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1041850A1 (en) | 1999-04-01 | 2000-10-04 | Nortel Matra Cellula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ging radio link configuration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soft handover |
US6757270B1 (en) * | 1999-06-11 | 2004-06-2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Low back haul reactivation delay for high-speed packet data services in CDMA systems |
US6456826B1 (en) * | 2000-02-25 | 2002-09-24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User equipment and procedure for handling possible out-of-synchronization condition i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mode |
-
2001
- 2001-03-27 US US09/812,937 patent/US701631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3-30 WO PCT/SE2001/000706 patent/WO2001076277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1-03-30 EP EP01918112A patent/EP126978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3-30 DE DE60144556T patent/DE60144556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3-30 AT AT01918112T patent/ATE50854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3-30 AU AU2001244980A patent/AU200124498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3-30 CN CNB018107052A patent/CN126816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30 JP JP2001573819A patent/JP46685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1076277A2 (en) | 2001-10-11 |
US7016310B2 (en) | 2006-03-21 |
AU2001244980A1 (en) | 2001-10-15 |
US20020012321A1 (en) | 2002-01-31 |
JP2003530041A (ja) | 2003-10-07 |
EP1269787B1 (en) | 2011-05-04 |
DE60144556D1 (de) | 2011-06-16 |
WO2001076277A3 (en) | 2002-02-28 |
EP1269787A2 (en) | 2003-01-02 |
CN1433658A (zh) | 2003-07-30 |
JP4668506B2 (ja) | 2011-04-13 |
ATE508543T1 (de) | 2011-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8166C (zh) | 导出用于电信同步-失步检测的控制参数 | |
CN101379753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反馈信息发送至少一个子分组的方法 | |
CN1310528C (zh) | 改配服务无线电网控制器的职责的方法和无线电接入网 | |
CN1251548C (zh) | 控制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切换 | |
CN1144491C (zh) | 提供个人基站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1492C (zh) | 在移动无线网络的基站收发信站和在该网络内移动台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 | |
CN1095298C (zh) | 蜂房式通信系统的一种码分多址联接方法 | |
US8638758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ariable rate broadcast with soft handoff | |
KR100970647B1 (ko) | 회로 스위칭 트래픽을 위한 결합 ofdm 및 mc-cdma와 빠른 셀 스위칭 | |
JP4841635B2 (ja) | Hrpdシステムに対する多様な改善 | |
JP5452471B2 (ja) | 専用キャリア設定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マルチメディア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サービス伝送方法 | |
US20060083191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 cation method | |
US2007024938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data | |
CN101803310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共享信道和专用信道上的信令传输 | |
CN1830162A (zh) | 用于在能够提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请求消息的方法 | |
CN138110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 | |
CN1383696A (zh) |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43450C (zh) | 时分多址通信系统 | |
CN1435013A (zh) | 利用上行移动发射功率的无线网络控制 | |
CN101147415A (zh) | 在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无线测量的方法 | |
CN1354962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 |
CN104770019A (zh) | 实现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互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1483807A (zh) | 移动通信网中提供广播业务的方法、系统、终端和接入网 | |
SE0401210D0 (sv) |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0345455C (zh) | 把从1xEV-DO系统到1X系统的切换通知1xEV-DO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