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63981A - 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 Google Patents

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3981A
CN1263981A CN00101852.3A CN00101852A CN1263981A CN 1263981 A CN1263981 A CN 1263981A CN 00101852 A CN00101852 A CN 00101852A CN 1263981 A CN1263981 A CN 1263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shaft
lubricant oil
oil
mentioned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1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98C (zh
Inventor
角浩海
若林慎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63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9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把润滑油导入部件安装在曲柄轴的轴端部使轴端部缩短,并使形成在曲柄轴上的润滑油通路的加工容易的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曲柄轴1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备有润滑油通路21、22、23、24、螺栓30和润滑油导入通路30e。润滑油通路形成在曲柄轴1上,具有入口端和朝曲柄销1a的与连杆5的连接面开口的出口端。螺栓30安装在曲柄轴1的轴端部1e上,从轴端部1e的端面1h朝曲柄轴轴心线方向突出地安装着。润滑油导入通路30e沿上述轴心方向贯通螺栓30,并与上述入口端连接。

Description

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本发明涉及在内燃机的曲柄轴中,用于把润滑油供给到与曲柄销的连杆的连接面上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现有技术中,在内燃机的曲柄轴中,用于把润滑油供给到与曲柄销的连杆大端部的连接面上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例如有日本特开平9-53704号揭示的形式。
该公报记载的技术,如图2所示,在从曲柄轴颈b朝着曲柄箱盖C延伸的曲柄轴a的轴端部花键结合着驱动链轮d、主驱动齿轮(プライマリドライブギヤ)e和油泵或冷却水泵驱动用齿轮f,它们通过密封垫圈用螺母g被压紧固定。在上述驱动链轮d上卷绕着用于驱动吸排气阀的凸轮轴驱动用的凸轮链。
在曲柄轴a上形成着由通路i、通路m和通路p构成的润滑油通路。所述通路i从上述轴端部的端面朝着曲柄臂h并与曲柄轴a同轴地延伸。通路m从该通路i到曲柄销j的中空部k。通路p从该中空部k朝着曲柄销j的连杆连接面开口,该曲柄销j通过轴承连接着连杆的大端部n。另外,上述轴端部的前端部进入形成在曲柄箱c上的润滑油室r,固定在润滑油室r开口端部的油封s与该前端部的外周滑接,这样,润滑油室r的润滑油不通过前端部的外周泄漏。
根据该构造的曲柄轴a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从油泵通过过滤器供给到润滑油室r的润滑油,从曲柄轴a轴端部端面的开口,经过润滑油通路i、m、k、p供给到曲柄销j的连杆连接面与连杆大端部n的轴承之间,进行该滑动部分的润滑。
但是,该现有技术中,从曲柄轴a轴端部端面朝曲柄臂h并与曲柄轴a同轴延伸的通路i是很长的通路,其前端部途经驱动链轮d、主驱动齿轮e和辅机驱动用齿轮f的安装部、螺母g的安装部、一直延伸到曲柄箱盖c的润滑油室r,所以,为了形成该长通路,孔的加工很不容易。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该构造中,通过安装润滑油导入部件,缩短曲柄轴的轴端部,使形成在曲柄轴上的润滑油通路的加工容易。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其目的是,通过利用固定力矩传递部件的螺栓作为润滑油导入部件,更加缩短曲柄轴的轴端部,同时,切实地保持力矩传递部件的固定状态。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在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中,即使因机种不同而导致曲柄轴的轴端部端面与润滑油室的间隔不同时,也能简单地适用于各种机种的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本发明权利要求1记载的曲柄轴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备有润滑油通路、润滑油导入部件和润滑油导入通路;该润滑油通路形成在曲柄轴上,该曲柄轴具有连接连杆的曲柄销,该润滑油通路具有入口端和朝上述曲柄销与连杆的连接面开口的出口端;润滑油导入部件安装在上述曲柄轴的轴端部,并从该轴端部的端面朝曲柄轴轴心线方向突出;润滑油导入通路沿其轴心线方向贯通该润滑油导入部件地形成在该润滑油导入部上,并与上述入口端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发明,润滑油导入部件从曲柄轴的轴端部端面朝着曲柄轴轴心线方向突出地被安装着,通过形成在该润滑油导入部件上的润滑油导入通路把润滑油取入到曲柄轴的润滑油通路内,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曲柄轴的轴端部长度缩短,其缩短的长度相当于从曲柄轴的轴端部的端面突出来的润滑油导入部件的长度,因此,形成在该轴端部的润滑油通路的长度缩短,所以,形成在曲柄轴上的润滑油通路的加工容易。
权利要求2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曲柄轴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导入部件是螺栓,该螺栓用于阻止安装在上述轴端部上的力矩传递部件朝曲柄轴轴心线方向移动,这样,把阻止力矩传递部件朝曲柄轴轴心方向移动的螺栓作为润滑油导入部件使用,所以,可以使曲柄轴的轴端部长度缩短,其缩短的长度相当于从曲柄轴的轴端部端面突出的螺栓的长度。并且,该螺栓的长度也包含了现有技术中螺母的安装长度。结果,形成在曲柄轴上的润滑油通路的长度更加缩短,所以加工变容易。另外,通过用螺栓紧固力矩传递部件,借助螺栓本身产生的弹性力使螺栓不容易松动,更切实地阻止力矩传递部件朝曲柄轴轴心线方向移动。
权利要求3记载的发明,是在权利要求2记载的曲柄轴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栓头部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圆柱部,该圆柱部进入形成在曲柄箱盖上的润滑油室内,由于使螺栓的头部的圆柱部进入形成在曲柄箱盖上的润滑油室,所以,当因机种的不同导致曲柄轴的轴端部端面与润滑油室的间隔不同时,通过准备多种圆柱部的长度不同的螺栓,可以不变更曲柄轴,就能简单地解决问题。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之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的内燃机的曲柄轴和曲柄箱的断面图。
图2是说明现有技术的曲柄轴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的内燃机的曲柄轴和曲柄箱的断面图。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所示的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曲柄轴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适用于装在机动两轮车等车辆上的顶置凸轮式V形2气缸内燃机的曲柄轴1。曲柄轴1通过作为主轴承的左右2个轴瓦2(图中仅示出右侧轴瓦2)支承在被分割为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曲柄箱3上。在曲柄箱3的轴瓦2的支承部形成用于将润滑油供给轴瓦2的通路4。
该曲柄轴1的曲柄销1a、曲柄轴颈1b、曲柄臂1c和平衡配重1d形成为一体。在曲柄销1a上相邻接地连接着各连杆5的大端部5a,该连杆5的小端部与装在各气缸活塞上的活塞销枢接。具体地说,各连杆5的大端部5a,通过固定在其内周的轴瓦6,可滑动自由地嵌合在曲柄销1a的与连杆5的连接面即曲柄销1a的外周上,润滑油被供给到该轴瓦6与连接面之间,减小二者之间产生的滑动阻力。
通过连杆5被传递的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所产生的曲柄轴1的转矩,通过多板摩擦离合器7、常时啮合式齿轮变速机8和驱动链传递到后轮。其中,曲柄轴1与多板摩擦离合器7之间的力矩传递是由一次减速机构进行的。该一次减速机构由主驱动齿轮9和主从动齿轮11构成。主驱动齿轮9花键结合在曲柄轴1的轴端部1e上。主从动齿轮11与该主驱动齿轮9啮合,并且通过减震器与多板摩擦离合器7的离合器壳连接。
为了消除与主从动齿轮11间的齿隙,主驱动齿轮9备有主付齿轮9a,该主付齿轮9a通过由弹簧构成的弹性部件与主驱动齿轮9相连接。主付齿轮9a嵌合在主驱动齿轮9的靠后述的止推垫圈31侧的毂部9b外周上。主付齿轮9a的端面和毂部9b的端面可与该止推垫圈31相接。
曲柄轴1的轴端部1e,由从右侧曲柄轴颈1b朝向曲柄箱右侧盖12延伸的曲柄轴1的部分构成。该轴端部1e的外周位于靠近曲柄轴颈1b的位置,具有带光滑圆周面的圆周外面部1f和花键部1g。花键部1g形成在小径部上,该小径部从圆周外面部1f朝轴端部1e的端面1h延伸,其外径小于圆周外面部1f的外径。花键部1g由平行于曲柄轴轴心线L1的若干花键沟槽和若干花键突条构成。这样,圆周外面部1f的外径大于花键部1g的花键突条的外径。
在该轴端部1e的外周上从右侧曲柄轴颈1b起依次地安装着凸轮轴驱动用正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在该正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各自的内周上分别形成有花键部10c、9c。该花键部10c、9c由轴端部1e的花键沟槽、花键突条以及对应地嵌合着的多个花键突条和多个花键沟槽构成。因此,两齿轮9、10沿曲柄轴1的旋转方向不动地结合着,与曲柄轴1一体地进行旋转。该两齿轮9、10的在曲柄轴轴心线L1方向的移动被安装在轴端部1e上的后述曲柄轴中心螺栓30阻止。因此,通过曲柄轴1的花键部1g与两齿轮9、10的花键部9c、10c的嵌合,曲柄轴1的转矩通过多个花键突条传递到两齿轮9、10上,可减低转矩传递面的磨耗。结果,大力矩的传递也成为可能,可长期地传递所需的大力矩。这里,各齿轮9、10构成传递曲柄轴1的转矩、再把该转矩传递给凸轮轴或多板摩擦离合器7的转矩传递部件。
在靠近正时齿轮10内周的右侧曲柄轴颈1b处形成圆周内面部10a,该圆周内面部10a具有与形成在轴端部1e上的圆周外面部1f嵌合的光滑圆周面,通过圆周外面部1f与圆周内面部10a的间隙配合,可以使正时齿轮10准确地与曲柄轴1对中心。另外,通过对圆周外面部1f和圆周内面部10a分别进行研磨加工,可更准确地对中心。通过该对中心,可防止正时齿轮10相对于曲柄轴1的振动,可抑制由该振动产生的噪音。另外,通过圆周外面部1f与圆周内面部10a的间隙配合,其嵌合作业容易。另外,由于圆周外面部1f的外径大于曲柄轴1的花键部1g的外径,所以,可不受花键部1g处的嵌合的影响地完成圆周外面部1f与圆周内面部10a的嵌合,可更准确地对中心。另一方面,正时齿轮10的旋转通过一系列的齿轮传递到设在气缸头上的凸轮轴上,该凸轮轴的旋转驱动吸气阀和排气阀。
下面说明润滑油通路。
中心线与曲柄轴轴心线L1同心的有底的带台阶孔21,从轴端部1e的端面1h朝向曲柄臂1c具有小径部和大径部,是从轴端部1e的端面1h钻孔加工形成的。该带台阶孔21的小径部,位于带台阶孔21的靠近曲柄臂1c(靠近底)的位置,带台阶孔21的大径部,位于轴端部1e的靠近端面1h(靠近开口端)的位置。在大径部周壁的开口端附近加工出阴螺纹,在该阴螺纹上螺合着后述的曲柄轴中心螺栓30。这样形成的带台阶孔21构成向曲柄销1a的上述连接面供给润滑油的第1润滑油通路21。
在曲柄销1a上,从曲柄臂1c的右侧面钻孔加工形成有底孔23。该有底孔23从右侧曲柄臂1c的右侧面朝向曲柄销1a,具有与曲柄销轴心线L2平行的中心线。该中心线处在包含曲柄销轴心线L2和曲柄轴轴心线L1的平面上,相对于曲柄销轴心线L2位于曲柄轴轴心线L1侧的相反侧。该孔23的直径大于带台阶孔21的小径部直径,具有储留所流入的润滑油的功能,因此,可稳定地通过后述第4润滑油通路24向曲柄销1a的连接面供给润滑油。该孔23的靠近与后述第2润滑油通路22交叉部分的开口端用密封塞即杯状部件25闭塞。这样形成的孔23构成了向曲柄销1a的上述连接面供给润滑油的第3润滑油通路23。
第3润滑油通路23的、比杯状部件25更靠近开口端的通路部分,直径比第3润滑油通路23的其它通路部分大,在其周壁上形成环状沟槽,在该环状沟槽内利用箍26的弹力安装着该箍26。该箍26可防止杯状部件25从第3润滑油通路23中脱出。
孔22从曲柄臂1c的靠近曲柄销1a的外周朝向平衡配重1d地延伸贯通第3润滑油通路23到达第1润滑油通路21的最深部(带台阶孔21的小径部底部),是从曲柄臂1c的靠近曲柄销1a的外周钻孔加工形成的。该孔22具有与第1及第3润滑油通路21、23的各中心线直交的中心线,直径与带台阶孔21的小径部直径基本相同。该孔22的靠近与第3润滑油通路23的交叉部分的开口端用密封塞即球部件27闭塞住。这样形成的孔22,构成向曲柄销1a的上述连接面供给润滑油的第2润滑油通路22。
从曲柄销1a的上述连接面,在与各连杆5的大端部5a对应的部分,在第3润滑油通路23上开口的孔24是从上述连接面钻孔形成的,各形成2个。这些孔24构成向上述连接面供给润滑油的第4润滑油通路24。从该第4润滑油通路24流出的润滑油对连杆5的大端部5a的轴瓦6与上述连接面之间进行润滑。
上述的第1至第4润滑油通路21、22、23、24构成形成在曲柄轴1上的润滑油通路。第1润滑油通路21的邻接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轴部30a端面的部分相当于该润滑油通路的入口端。第4润滑油通路24的连接面侧开口端相当于该润滑油通路的出口端。
曲柄轴中心螺栓30通过形成在其轴部30a上的阳螺栓与带台阶孔21的大径部阴螺纹螺合,被安装在曲柄轴1的轴端部1e上。该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头部由六角柱部30c和圆柱部30d构成。六角柱部30c附设有与轴部30a邻接的凸缘30b。圆柱部30d从该六角柱部30c向轴心线方向延伸,并形成为圆柱状。由于该圆柱部30d的外周与后述油密封34的唇部滑接,所以为了使该滑接部分光滑而对该圆柱部30d的外周实施了研磨加工。
在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上,从其头部的圆柱部30d的端面到轴部30a的端面形成着贯通孔30e。该贯通孔30e的中心线与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轴心线一致,因此也与曲柄轴轴心线L1一致。这样形成的贯通孔30e构成与形成在曲柄轴1上的上述润滑油通路的入口端相连的润滑油导入通路30e。
曲柄轴中心螺栓30,在插入止推垫圈31的状态下,用与六角柱部30c配合的工具螺合在上述阴螺纹上。通过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拧紧,正时齿轮10的靠曲柄主轴颈1b侧的端面与曲柄轴颈1b的端面相接触,正时齿轮10的靠主驱动齿轮9侧的端面和主驱动齿轮9的靠定时齿轮10侧的端面相互相接触,主驱动齿轮9的靠止推垫圈31侧的端面和上述毂部9b的靠止推垫圈31侧的端面与止推垫圈31相接。这样,如前所述,安装在轴端部1e上的正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的向曲柄轴轴心线L1方向的移动被阻止。
另外,通过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紧固,在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中,拉力作用在阳螺纹与凸缘部30b间的轴部30a上,虽然该力很小,但在该部分会产生弹性区域内的拉伸。因此,在螺合着的带台阶孔21的大径部阴螺纹和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阳螺纹上作用着由该拉伸产生的弹性力,这样,提高对螺栓30松懈的韧性,螺栓30不容易松懈。更切实地阻止正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的沿曲柄轴轴心线L1方向的移动。
在两齿轮9、10被曲柄轴中心螺栓30固定着的状态,在曲柄轴1的轴端部1e的端面1h与止推垫圈31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32。为了通过该间隙32向主付齿轮9a的内周与主驱动齿轮9的毂部9b外周的嵌合部分供给润滑油,在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轴部30a的插入止推垫圈31的部分附近形成第1油孔30f。该第1油孔30f在润滑油导入通路30e上开口,并朝上述间隙32开口,与润滑油导入通路30e的中心线直交,另处在径向贯通上述毂部9b的嵌合部分地形成着第2油孔9d。因此,流经润滑油导入通路30e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从第1油孔30f经过上述间隙32,再通过第2油孔9d供给到主付齿轮9a和主驱动齿轮9的毂部9b的嵌合部分。
这样,曲柄轴中心螺栓30起着固定转矩传递部件即正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用的固定部件的作用,还起着将润滑油导入上述润滑油通路的润滑油导入部件的作用。因此,与图1所示之现有技术相比,该实施例中,曲柄轴1的轴端部1e的长度缩短,缩短的长度相当于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从轴端部1e的端面1h突出的长度。因此,形成在曲柄轴1上的第1润滑油通路21的长度,也比现有技术中的短,所以其加工容易。
在曲柄箱右侧盖12的内面上形成由凹部构成的润滑油室33。在把右侧盖12安装在曲柄箱3上时,该润滑油室33位于曲柄轴心线L1上,因此,位于形成在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上的润滑油导入通路30e的中心线上,朝曲柄轴1开口,并且,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头部的圆柱部30d设在进入润滑油室33内的位置。因此,油封34固定在润滑油室33的开口端部,其唇部与进入了润滑油室33的圆柱部30d外周的研磨部分滑接,将润滑油室33的开口端部与圆柱部30d之间保持液密状态,润滑油室33内的润滑油不会从圆柱部30d的外周泄漏。
下面说明该实施例中的润滑油流动状况。
被油泵增高了压力的润滑油,通过过滤器和形成在曲柄箱右侧盖12上的通路供给形成在右侧盖12上的润滑油室33内,并存留在润滑油室33内。润滑油室33内的润滑油,通过形成在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上的润滑油导入通路30e,进入形成在曲柄轴1上的第1润滑油通路21,再通过第2、第3和第4润滑油通路22、23、24放出到曲柄销1a的连接面上,供给滑动部分即连杆5的大端部5a的轴瓦6与曲柄销1a的连接面之间。被导入到润滑油导入通路30e内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如前所述地通过第1油孔30f、间隙32和第2油孔9d供给到主付齿轮9a与主驱动齿轮9的毂部9b的嵌合部分。
上述构造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
曲柄轴中心螺栓30从曲柄轴1的轴端部1e的端面1h向曲柄轴轴心线L1方向突出地安装着,由于通过形成在该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上的润滑油导入通路30e,将润滑油取入到形成在曲柄轴1上的润滑油通路内,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曲柄轴1的轴端部1e的长度缩短,其缩短的长度相当于从曲柄轴1的轴端部1e的端面1h突出来的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长度。因此,形成在该轴端部1e上的润滑油通路的长度缩短,形成在曲柄轴1上的润滑油通路的加工变容易。
由于润滑油导入通路30e形成在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上,该曲柄轴中心螺栓30阻止定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的沿曲柄轴轴心线L1方向的移动,所以,单一的部件即曲柄轴中心螺栓30具有作为固定定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的固定部件的功能,还具有作为将润滑油导入润滑油通路内的润滑油导入部件的功能,所以能减少零件数目。
通过用曲柄轴中心螺栓30紧固定时齿轮10和主驱动齿轮9,借助曲柄轴中心螺栓30本身产生的弹性力,使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不容易松懈,可切实阻止两齿轮9、10朝曲柄轴轴心线L1方向的移动。
由于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头部的圆柱部30d进入形成在曲柄箱右侧盖12上的润滑油室33内,所以,即使因机种不同导致曲柄轴1的轴端部1e的端面1h与润滑油室33间的间隔不同时,可以通过准备多种圆柱部30d的长度不同的曲柄轴中心螺栓30,就可以不用变更曲柄轴1,容易地适应上述情形。
由于油封34的唇部与曲柄轴中心螺栓30的头部的圆柱部30d的被研磨加工过了的部分滑接,所以,可切实防止润滑油从圆柱部30d的外周泄漏。
被导入形成在曲柄轴中心螺栓30上的润滑油导入通路30e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第1油孔30f、间隙32和第2油孔9d,供给到主付齿轮9a与主驱动齿轮9的毂部9b的嵌合部分,所以,可用简单的通路构造将该嵌合部分润滑。

Claims (3)

1.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备有润滑油通路、润滑油导入部件和润滑油导入通路;润滑油通路形成在曲柄轴上,该曲柄轴具有连接连杆的曲柄销,该润滑油通路具有入口端和在上述曲柄销与连杆的连接面上开口的出口端;润滑油导入部件安装在上述曲柄轴的轴端部,并从该轴端部的端面朝曲柄轴轴心线方向突出;润滑油导入通路沿其轴心线方向贯通上述润滑油导入部件地形成在该润滑油导入构件上,并与上述入口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导入部件是螺栓,该螺栓用于阻止安装在上述轴端部上的力矩传递部件沿曲柄轴轴心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栓头部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圆柱部,该圆柱部进入形成在曲柄箱盖上的润滑油室。
CN00101852.3A 1999-02-02 2000-02-02 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4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5125/1999 1999-02-02
JP02512599A JP4169414B2 (ja) 1999-02-02 1999-02-02 クランク軸の潤滑油供給通路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3981A true CN1263981A (zh) 2000-08-23
CN1106498C CN1106498C (zh) 2003-04-23

Family

ID=12157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185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498C (zh) 1999-02-02 2000-02-02 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334422B1 (zh)
EP (1) EP1026371B1 (zh)
JP (1) JP4169414B2 (zh)
CN (1) CN1106498C (zh)
DE (1) DE60018490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1280B (zh) * 2008-03-31 2012-07-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油通路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0242B2 (ja) * 2000-09-12 2008-10-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動力伝達構造
JP4427700B2 (ja) * 2000-09-13 2010-03-1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AU2003211206A1 (en) * 2002-02-20 2003-09-0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ubrication device of engine
US7096846B1 (en) 2005-07-01 2006-08-29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Inc.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case assembly
EP1772308A3 (en) * 2005-10-07 2010-06-30 Combi Corporation Cushion for retaining posture of child and structure using same cushion
JP4438732B2 (ja) * 2005-10-20 2010-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
JP2010065630A (ja) 2008-09-11 2010-03-25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通路構造
CN101892883B (zh) * 2010-08-02 2012-09-26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曲轴连接机构的润滑装置
DE102013113818A1 (de) * 2013-12-11 2015-06-1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brennungsmotor
JP6565620B2 (ja) * 2015-11-12 2019-08-2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ザースギア給油構造
US11549443B2 (en) 2020-08-28 2023-01-10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Sealing arrangement with vent for an engine component with a service 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15380A (en) * 1911-03-27 1911-11-16 Rupert John Isaacson An Improved System of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GB105387A (en) * 1916-04-10 1917-04-10 Theodore Livinus Reepm Urvill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GB2086532A (en) * 1980-10-28 1982-05-12 Faulkner Frederick Arthur Crankshaft lubrication system
DE3338506A1 (de) * 1983-10-22 1985-05-02 Volkswagenwerk Ag, 3180 Wolfsburg Lager-schmiereinrichtung
JP3627830B2 (ja) 1995-08-11 2005-03-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ミッションギアの誤組防止構造
JP3284888B2 (ja) * 1996-07-03 2002-05-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油通路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1280B (zh) * 2008-03-31 2012-07-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油通路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018490T2 (de) 2005-07-28
EP1026371A1 (en) 2000-08-09
EP1026371B1 (en) 2005-03-09
JP2000220422A (ja) 2000-08-08
CN1106498C (zh) 2003-04-23
DE60018490D1 (de) 2005-04-14
JP4169414B2 (ja) 2008-10-22
US6334422B1 (en) 200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98C (zh) 曲柄轴的润滑油供给通路构造
US5014655A (en) Camshaft drive of a multi-cylinder V-engine
JP2006503213A (ja) 電気的な駆動部を備えたカム軸調節装置
EP1477635B1 (en) Engine valve moving device
CN1053952C (zh) 组合式齿轮变速器及其所用的惰轮安装结构
JP4272536B2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CA2447710C (en) Balancer device for engines
WO2009045601A2 (en) Split shaft for high power diesel engine
US4997409A (en) Wrapping typ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7540815B2 (en) In-series two chain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20120125135A1 (en) Intermediate gear device
US4879981A (en) Oil pump driving mechanism
US4869649A (en) Water pump apparatus
US20070056551A1 (en) Transmission shaft support mechanism
JP4212172B2 (ja) トルク伝達装置
JP2007263371A (ja)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WO2003071101A1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WO2003071116A1 (ja) エンジンの締結構造
JP4326142B2 (ja) アイドラへの給油路
JP2000220423A (ja) クランク軸の潤滑油通路構造
JPH0343468Y2 (zh)
JP2832608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軸駆動装置
MXPA04007267A (es) Estructura de conexion entre engrane de plastico y flecha.
KR0172209B1 (ko) 중공 크랭크샤프트
JPH02212643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軸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