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0506C - 连接组件及其分离套筒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及其分离套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60506C CN1260506C CNB021528969A CN02152896A CN1260506C CN 1260506 C CN1260506 C CN 1260506C CN B021528969 A CNB021528969 A CN B021528969A CN 02152896 A CN02152896 A CN 02152896A CN 1260506 C CN1260506 C CN 126050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element
- release sleeve
- separating
- connection part
- flexible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split elastic ring
- F16L37/0887—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split elastic ring with an axially movable separate member for releasing the coup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80—Dust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接两个构件的连接组件,其包括第一“凸出”构件和第二“包容”构件。第一构件包括一可移动地安装于其上的分离套筒,其包括一刚性分离部和一柔性密封部。第二构件与一装置(如泵)整体成型,并且包括一用于接受第一构件的贯穿软管。当第一和第二构件相连接时,柔性密封部密封地结合第二连接构件上的一凹座部分,以便在连接时阻止污染物进入该软管。由于上述连接组件允许第二构件直接在一装置内制成而是有利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组件提供一种改进的分离套筒,其能从一常规的包容构件和一整体的包容构件中分离该凸出构件。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于2001年2月1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9/784,258号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在此全面地引入其披露的内容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两个构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整体的包容构件和可移动的分离套筒的可分离式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一种用于气体或流体传递的连接组件,其可以通过一凸出构件进入一包容构件的轴向运动而紧固在一起。人们一直在努力改善当前的连接组件,尤其是在减少相配合的连接构件的复杂性和成本上作出努力。在一典型应用中,一凸出连接构件和包容连接构件在一柔性管道(如一软管)和一装置(如一泵)之间起适配器的作用。尽管用于将凸出构件连接于柔性管道,如带刺适配器,有几种方式,但是包容构件一般都利用螺纹连接于该装置的一端口中。螺纹连接要求制造者在他们的装置上加工螺纹端口,并购买一单独的接合该螺纹端口的包容连接构件。制造者为了减少复杂性和成本,直接将该包容连接构件和他们的装置作成一体,从而消除对购买一单独的“独立的”包容连接构件的需要。
当已知的一种连接组件的凸出连接构件插入时,其利用一环形锁止环将凸出连接构件紧固于包容连接构件内。一般地,环形锁止环与一个向外延伸的、包括有一锥形斜面和一锥形肩部的肋接合。为了分离凸出构件和包容构件,凸出连接构件可以包括一可移动地安装于其上的分离套筒。一常规的分离套筒一般包括一刚性边,一旦分离套筒向环形锁止环移动,该边迫使锁止环径向向外张开,从而使凸出连接构件脱离包容连接构件。另外,一种常规的分离套筒一般包括一密封部,为了充分地抑制灰尘或其它的污染物进入环形锁止环周围区域,当与凸出连接构件连接时,该密封部与包容连接构件的外表面接合。能够在锁止环周围区域发现有污染物,这相当大地减少了连接组件的运转寿命。
常规分离套筒的关键的限制是它们只能和“整体的”包容构件或“独立的”包容构件其中之一共同作用,而不是与它们两者都能起作用。在一个现有的分离套筒的设计中,密封部的轴向长度足以密封地接合一“独立的”包容构件的外圆筒表面,并且允许分离套筒为了接合锁止构件向包容构件轴向运动。但是由于当凸出构件和分离套筒向包容构件移动时密封部不能变形,致使这种分离套筒不能连接到一“整体的”包容构件。因此,为了和一“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一起使用上述分离套筒,在包容构件的表面需要一环形槽,以安放分离套筒的密封部。这种槽非常难于制造,从而增加了装置和成本和复杂性。
上述分离套筒的不能与“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一起起作用这一点已在另一公知的分离套筒的设计中提出。在这个设计中,密封部的轴向长度被减少,其直径扩大,以允许向整体包容构件运动足以连接连接构件的距离,使刚性边张开锁止环。但是,由于密封部的轴向长度不足,导致这种分离套筒不能与“独立的”包容构件一起起作用。换言之,这个设计中的密封部将不能密封地接合“独立的”包容构件的外圆筒密封表面。于是,存在一种需要,即分离套筒的密封部即能密封地接合“独立的”,又能密封地接合“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并且能允许分离套筒轴向运动足以使锁止环张开的距离。
为了降低复杂性和成本,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其可以直接形成在装置的本体上,如一泵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离套筒,即其能从“独立的”包容连接构件或是“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上分离一凸出连接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认识到前述与常规连接组件相关的限制,现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其包括一能使“独立的”包容连接构件和“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与凸出连接构件分离的分离套筒。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连接组件包括一第一“凸出”构件和一第二“包容”构件。第一构件包括一突起,该突起具有被径向向外延伸的保持件分开的第一和第二外表面。保持件包括一向外渐缩的倾斜斜面和一向内渐缩肩部,斜面与肩部在一顶点相遇。该第一构件还包括一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外表面上的分离套筒,该第二外表面具有一刚性分离部和一柔性密封部。
该第二构件包括与一种装置(如泵或支管)整体成型的“整体”连接构件或一“独立”连接构件。该第二构件包括一具有一面向内的环形槽的贯穿的接受部,在该槽内放置有一径向可扩张开的锁止构件。第二构件还包括与分离套筒的柔性密封部密封接合的一相配合表面,以使在第一和第二构件连接时阻止污染物进入锁止构件的周围区域。
当第一构件插入第二构件的接受部时,锁止构件在第一构件上的接受部的向外渐缩的倾斜表面上受迫张开。一旦越过顶点,该锁止构件收缩,以与肋的锥形肩部接合,使得第一构件保持于第二构件内。分离套筒还包括一刚性分离部,当分离套筒向锁止构件运动时,其迫使锁止构件在顶点上张开,以允许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脱离。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一第一“凸出”连接构件和一第二“包容”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包括一个用于接受第一连接构件和接近第二连接构件的一接受端的一环形密封构件的部分。该密封构件包括一刚性保持构件和一柔性密封部。当第一连接构件连接第二连接构件时,柔性密封部与第一连接构件密封地接合,阻止污染物进入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间的区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的几个其它的方面和优点将通过阅读附图和下面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权利要求书和下面简短说明的附图,将使本发明的特征和创造性方面更明白。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处于连接状态的连接构件的横截面图。
图2是一分离套筒的透视图。
图3是分离套筒沿图2的平面3-3所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2的分离套筒的一刚性分离部的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处于连接配置时的连接构件局部正视图。
图6是表示分离套筒运动到能够使锁止环移动到分离的位置时的部件相对位置的局部正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构件脱离第二构件时的部件相对位置的局部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处于连接状态时连接构件的横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刚性分离部的横截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刚性分离部的横截面图,其中表示了较宽的分离构件。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刚性分离部的横截面,其中表示了较窄的分离构件。
图12是包括图11的刚性分离部的分离套筒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刚性分离部的横截面图。
图14是包括图13的刚性分离部的一分离套筒的截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一连接组件的连接构件处于连接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16A,16B和16C是图15的连接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分别表示了连接前,连接过程中和连接后的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见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见图1,图示了一连接组件10的一最佳实施例,其包括第一构件12和第二构件14,图1表示两构件处于连接配置。构件12和14最好大体是管形。第一构件12起连接组件10的“凸出”构件的作用,第一构件包括一突起,其在接近插入第二构件14的接合端18处有一第一外表面16。第一构件12还包括一从接合端18向固定端22延伸的管道20。如果需要,第一构件12的固定端22可以设置带刺的软管适配器26或其它适当的用于紧固到独立构件28上的连接装置,如一柔性导管或软管的连接装置。第一构件12最好包括一光滑的从第一构件12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筒表面30。可选地,如果固定端22设置有外螺纹为连接装置,可以在圆筒表面30内制成至少两个通过扳手接合的平面。一支撑表面31基本上垂直于圆筒表面30。接近支撑表面31处有一第二外表面34,其通过一保持件36与第一外表面16分开。保持件36最好包括沿远离接合端18的方向从第一外表面16向外逐渐成锥形的斜面38。斜面38延伸到与肩部42相遇的顶点40,肩部42向内朝向第二外表面34渐缩。可选地,斜面38可以延伸到与第二外表面34平行的一圆筒表面并远离斜面38延伸,直到该圆筒表面与肩部42相遇,如本发明受让人所拥有的美国专利US 5553895所描述的,在此其全部的内容用作参照被引入。
一分离套筒44可以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构件的第二外表面34上。分离套筒44包括一环形刚性分离部46和一柔性密封部48。如图3和4所示,刚性分离部46包括一大体上为圆筒形的壁部50,其从一导向边52延伸到一径向向外延伸的最好是锥形的壁部54。在一最佳实施例中,终止于平面55内的壁部54具有向下倾斜的凸缘部56。当想要在第一构件12上移动分离套筒44时,可以在平面55和支撑表面31间使用一用作额外杠杆机构的工具(未示出)。凸缘部56设置有导向器,以在平面55和支撑表面31间引导工具插入。最好如图3和4所示,凸缘部56可以包括多个始于凸缘部56径向外端边60的压痕58,这样的压痕经平面55径向向内伸入锥形壁部54。分离套筒44最好通过围绕第二外表面34的环形缩小的或“卷边”的壁部50被紧固到第一构件12上。可选地,刚性分离部46可以是不连续的,具有一从导向边52经凸缘部56的边60的缝口,从而使刚性分离部46能在组装于第一构件12的过程中,在保持件36上张开。
见图2和3,密封部48最好由具有柔性的和/或热塑性聚合体的聚合材料组成,如加氢的腈基丁二烯橡胶(HNBR)。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聚合材料,也可采用具有类似结构和功能的其它材料。
密封部48包括一大体上为球根状或钟形的、最好径向向内倾斜的壁部62,和一处于锥形壁部54的径向向内的环形翅片部64。为了基本上抑制污染物,如灰尘或其它的碎片在第一构件12和第二构件14连接时进入连接组件,翅片部64密封地接合第一构件12的第二外表面34和/或支撑表面31。如图3所示,翅片部64的内直径6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密封的卷边66。类似地,向内倾斜的壁部62的末端67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末端卷边68,但是,最好是多个末端密封卷边。当分离套筒44在第一构件12上移动时,密封卷边66减少了翅片部64对第一构件12的拉力。当第一构件12连接第二构件14时,末端密封卷边68减少了为密封地接合第二构件14所需的轴向力。
密封部48一般围绕锥形壁部54、平面55和凸缘部56模制而成。在模制之前,为了以化学的方法固定密封部48于刚性分离部46上,一种化学成分,如粘接剂,可以在混合在聚合材料内或直接涂在刚性分离部46上。锥形壁部54的几何形状被设计成为翅片部64提供空间。但是,也可以采用能为翅片部64提供合适的空间的其它轮廓的锥形壁部54。在围绕锥形壁部54、平面55和凸缘部56模制密封部48的过程中,聚合材料如图2所示流入压痕58。压痕58能有助于材料在锥形壁部54的相对边间的流动,以使密封部48仍为一个连续构件。另外,无需在密封部48内压缩平面55,压痕58允许密封部48附在刚性分离部46上。当在平面55没有被密封部48遮盖时,一工具被用作刚性平面55和支撑表面31间的一杠杆机构,可以体现出较大的机械性能优点。但是,当不需要提高机械性能时,密封部48可以封入压缩平面55。
见图1,第二构件14起连接组件10的“包容”构件的作用,其被设计成可接受第一构件12的一部分。在一最佳实施例中,第二构件14在一装置内形成,如泵或支管。第二构件14可以直接在装置的本体69内通过如机加工,模制或铸造出其轮廓。第二构件14包括一接受部70,例如一从接受端72延伸出的管道。接受端72最好包括一凹槽74,其在轴向和径向与分离套筒44的球根状壁部62共同作用,以基本上抑制污染物进入接受部70。凹槽74提供一精加工面,其具有适合于密封地接合球根状壁部62的精度。但是,如果接受端72的表面精度适合于密封地接合球根状壁部62,并且还不需要有利于径向密封,那么不必需要这凹槽。
一第一斜面75从凹槽74向一第一内圆筒表面76向内延伸。圆筒表面76包括从该表面径向向外延伸的一第一向内朝向的环形槽78。一第二斜面80从第一环形槽78向接受端72向内延伸,直到与第一内圆筒表面76相遇。第二构件14最好包括通过一锥形壁部84与第一环形槽78相连接的第二内圆筒表面82。第二内圆筒表面82的内直径稍大于第一构件12上的第一外表面16的外直径,允许第一构件12安放在接受部70内。第二内圆筒表面82最好有一第二向内朝向的环形槽86,其中放置有一环形密封构件87,如一O形环。
安放在第一环形槽78内的是一环形锁止构件88,其最好由金属制成,尤其是不锈钢。在一最佳实施例中,锁止构件88的金属是回火的弹簧,以便锁止构件88具有张开和返回原形状的柔性。最好地,锁止构件88是不连续的,但是在其两端(未示出)间具有一定空间,从而使锁止构件88无需改变其环形形状就能张开和收缩。当第一构件12从第二构件14上脱离时,锁止构件88的外直径小于第一环形槽78的内直径,但大于第一内圆筒表面76的直径。另外,锁止构件88具有的内直径基本上等于或最好稍小于第一构件12上的第二外表面34的直径,以允许在连接第二构件14时,锁止构件88紧紧地接合第一构件12。
见图5,当第一构件12插入第二构件14时,接合端18和第一外表面16穿过锁止构件88的内直径部,直到斜面38到达锁止构件88。一旦进一步插入,锁止构件88被迫移动到斜面38上,从而使锁止构件88张开,直到其达到顶点40。当顶点40移过锁止构件88时,锁止构件88向肩部42下移动,金属的弹性使它收缩,直到接触第二外表面34。一旦完全将第一构件12插入第二构件14,锁止构件88基本上位于肩部42,斜面80和第二外表面34之间。第一构件12沿远离第二构件14的方向的移动使锁止构件88接合肩部42和斜面80,从而防止第一构件12从第二构件14脱离。
仍见图5,当完全将第一构件12插入第二构件14时,为了防止流体外泄,第一外表面16密封地接合环形密封件87。另外,分离套筒44的球根状壁部62和翅片部64分别密封地接合凹槽74和第二外表面34,以便基本上抑制灰尘或其它的污染物进入围绕锁止构件88的区域。最好,球根状壁部62的径向向内的倾斜的几何形状和密封部48的柔性材料特性最好允许球根状壁部62在与凹槽74接合时变形。球根状壁部62在与凹槽74接合时变形的能力具有降低第一构件12插入第二构件14所需轴向力的优点。另外,密封部48的柔性和几何形状允许分离套筒44在插入第二构件14的过程中在第一构件12上轴向运动,而不损失密封性。分离套筒44的轴向运动可以由振动、脉冲压力加载,或通过操作者在分开第一构件12和第二构件14的过程中(如下所述)引起。
见图6,当想要分开第一构件12和第二构件14时,分离套筒44沿朝向第二构件14的方向移动。如上所述,可以使用一工具,作为支撑表面31和分离套筒44间附加的杠杆机构。在大多数实例中,由于在连接过程中展开锁止构件88需要较大的力,因此需要使用一工具来移动分离套筒44。刚性分离部46的圆筒壁部50和密封部48的球根状壁部62共同作用,在其间限定一间隙90。间隙90和第二构件14内的凹槽74共同作用,为球根状壁部62提供变形的区域。当分离套筒44向第二构件14移动时,柔性密封构件48的球根状壁部62自身压缩,使分离套筒44内的圆筒壁部50的导向边52接合锁止机构88。圆筒壁部50使锁止构件88向锥形肩部42轴向运动,由此锥形肩部42使锁止构件88张开,或可选地,壁部50在锁止构件88下滑动,使锁止环88张开。如图7所示,当锁止构件88的内直径张开到大于顶点40的直径时,第一构件12将与第二构件14脱离,并能从第二构件上拆下。
见图8,其中详细地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一有一分离套筒44a的凸出构件96,和一包容构件98。凸出构件96和分离套筒44a基本上类似于最佳实施例中的第一构件12和分离套筒44。包容构件98基本上类似于最佳实施例中第二构件14,但至少一个例外除外,即包容构件98的本体与其接受的装置间是独立的。当凸出构件96与包容构件98接合时,接受端72a和邻近其的包容构件98部处于圆筒壁部50a和球根状壁部62a间的一间隙90a内。为了从实质上沿翅片部64a抑制灰尘或其它污染物进入围绕锁止构件88a,当构件接合时,包容构件98的外圆筒表面100与分离套筒44a的球根状壁部62a的内表面102密封地接合。包容构件98还包括将包容构件98紧固于一装置上的一固定端(未示出),如螺纹连接。通过扳手接合的至少两个平面103可以被设置成将包容构件98紧固到一装置,如一泵或支管上。
见图9,详细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一刚性分离部46a被设置成用在分离套筒44中,包括从一导向边52b延伸至向一径向向外延伸的、最好是锥形的壁部54b的圆筒壁部50b。在平面55b终止的壁部54b具有一逐渐向下倾斜的凸缘部56b。壁部54b包括多个贯穿孔104。在围绕壁部54b和凸缘部56b模制密封部48的过程中,聚合材料将流过孔104,结合成如上述图3所示的密封部48的球根状壁部62和翅片部64。由于孔104允许密封部48保持为一连续的构件,因此是有利的。另外,孔104允许密封部48固定到刚性分离部46a上,而不需要在密封部48内的压缩平面55b。当使用优选的分离套筒44时,如果平面55b没有由柔性密封部48遮盖,当一工具在刚性平面55b和支撑表面31之间起到杠杆作用时,可以取得更大的机械性能优点。但是,密封部48可以在不需要提高机械性能时压缩平面55b。通过环绕第一构件12的第二外表面34,环形地缩减或“卷曲”壁部50b,该分离套筒44的替代实施例被最好地固定于第一构件12上。可选地,刚性分离部46a可以从一导向边52b经凸缘部56b内的一端边60b裂开,以允许刚性分离部46b在组装在第一构件12的过程中张开。
见图10-12,详细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一刚性分离部146被用在分离套筒44中,其包括一具有多个整体制成的指状延伸的分离构件106的一平表面155。分离构件106间有多个狭缝108,狭缝从一导向边110延伸入多个孔112。只为了举例,刚性分离部146可以包括多个较宽的分离构件106,如图10或图11所示,刚性分离部146可以包括多个较窄的分离构件106。为了使分离构件106在组装在第一连接构件12上的过程中,向外弯曲或在保持件36上张开,刚性分离部146最好由柔性材料制成,如弹簧钢。
见图12,一密封部148基本上类似于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部48,该密封部148例如通过模制被紧固到刚性分离部146上。在围绕平面155模制密封部148的过程中,聚合材料流过孔112,结合成密封部148的一球根状壁部162和一翅片部164。由于孔112使密封部148保持为一个连续的构件,因此采用该孔是有利的。另外,孔112允许密封部148固定到刚性分离部146上,而无需在密封部148内压缩平面155。当使用这种最佳分离套筒44时,如果平面155没有由柔性密封部148遮盖,当一工具被用作该刚性平面155和第一连接构件12的支撑表面31间的杠杆机构时,可以取得更大的机械性能优势。但是,当不需要提高机械性能时,密封部148可以压缩平面155。而且,由于本实施例使分离套筒106能在连接的过程中在第一连接构件12上的保持件36上张开而是有利的。
见图13和14,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中,一分离套筒244与第一连接构件12一起使用。如图14所示,分离套筒244包括一刚性分离部208,其包括一第一分离构件210和一单独制成的第二分离构件212。分离套筒244还包括一固定到并连接第一和第二分离构件210,212的柔性密封部248。
见图13,第一分离构件210包括大体上为圆筒壁部214,其从一导向边216向一半径218延伸。半径218终止于一平面220内,平面220最好包括一向下倾斜的凸缘部222,以便于如上所述,在平面220和第一连接构件12的支撑表面31间的插入一工具。半径218最好包括多个贯穿的孔224,以利于密封部248的固定,这将在下面讨论。壁部214的一内直径225稍大于第一连接构件12的保持件36,允许第一分离构件210在固定过程中容易地滑到第一连接构件12上。
仍见图13,第二分离构件212包括一大体上为圆筒壁部226,其从一导向边228向一半径230延伸。半径230终止于一平面232内,为了便于在第一连接构件12脱离第二连接构件14时,轴向力从第一分离构件210向第二分离构件212的传递,该平面设置有一接合第一分离构件210的导向边216的接触面。平面232不是连续的,但是限定了多个在制造过程中从壁部226向外弯曲的间隔开的翼片234。半径230最好包括多个贯穿的便于密封部248固定孔236。
第二分离构件212最好是非连续的,具有从导向边228经壁部226延伸的缝口1238。缝口238使第二分离构件212在固定时在第一连接构件12上的保持件36上张开。缝口238可以是调节的,如图13所示,这防止了平面232在第二构件212在保持件36上张开时由于扭矩而变得不平。
见图14,第一和第二分离构件210、212由密封部248连接在一起,密封部248基本上类似于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部48。在模制密封部248的过程中,聚合材料将分别流过第一分离构件210和第二分离构件212中的孔224和236,从而结合成图14所示的密封部248的球根状壁部262和一翅片部264。由于孔224和236允许密封部248保持为一个连续的构件而是有利的。另外,孔224和236允许密封部248固定到刚性分离部208上,而不用在密封部248内压缩平面220。如上所述,如果平面220没有被密封部248遮盖,当一工具被用作平面220和第一连接构件12的支撑表面31间的杠杆机构时,可以取得更大的机械性能优势。但是当不需要提高机械性能时,密封部248可以压缩平面220。
见图15-16C,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中,一连接组件包括一具有可移动地安装于其上的分离套筒344的凸出连接构件312,和包容连接构件314,其如图15所示作为一“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但不仅限于此。于是,包容连接构件314可以很好地起一“独立的”包容连接构件的作用。
见图15,凸出连接构件312和分离套筒344基本上类似于在最佳实施例中(图1)所述的第一连接构件12和分离套筒44,不同的是分离套筒344的密封部348不包括一密封地接合包容连接构件314的球根部。尽管在此将说明的分离套筒344不需要一球根部,但是第六实施例中的包容连接构件314能很好地匹配具有最佳实施例分离套筒44的一凸出连接构件12。类似地,其它的分离套筒设计,如在本发明第三、四和五实施例中所说明的那些也可以很好地与包容连接构件314相作用。
仍见图15,包容连接构件314基本上类似于最佳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构件14,不同的是一环形密封构件316设置在最接近包容连接构件314的一接受端372。如图16A所示,环形密封构件316大体上包括固定到刚性保持部320上的一柔性密封部318。
密封部318最好包括一种聚合材料,基本上类似于最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部48的材料。在固定密封部318于保持部320上之前,一种化学成分,如一种粘接剂,可以装在聚合材料内或直接涂于保持部320上。结构上,密封部318包括一外表面322和一具有凹槽326的内表面324,或者该内表面324具有类似特征,即在一轴向力施加于外表面322时,如图16B和16C所示,允许密封部318本身塌陷。
保持部320大体上是环形的,并且安放在设置在接近接受端372的包容连接构件314内的槽328中。由于需要保持部320压入槽328中,槽328直径最好稍小于保持部320的外直径。当保持部320压入槽328中,产生过盈干涉,使保持部320紧固于槽328中。在邻近密封构件316处最好设置一斜面缓冲区330,为密封部318在凸出连接构件312连接的过程中的变形提供充足的空间。
见图16B和16C,当凸出连接构件312插入包容连接构件314时,分离套筒344接合密封部318的外表面322,由于需要容纳分离套筒344而使密封部318变形。密封部318的变形使将凸出连接构件312插入包容连接构件314所需的轴向力最小,而不需牺牲密封部318和分离套筒314间的密封。
一旦凸出连接和包容连接构件312和314连接在一起,密封构件316就密封地接合分离套筒344的一外表面332。密封阻止污染物,如灰尘或碎片从公凸出和包容连接构件312,314间的连接区域进入。为了防止污染物从密封部318和分离套筒344的接触区进入,密封部318的柔性允许它与包容连接构件314的运动一起轴向移动,这种运动可以由振动或脉冲压力加载引起。
在其它的优点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一具有一分离套筒的凸出连接构件,该分离套筒不象现有技术那样,其能用来密封地接合“独立的”和“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当和一“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一起使用时,为了轴向和径向密封,本发明的分离套筒密封地接合该包容构件的面内的一凹槽。分离套筒包括一柔性的能变形的密封部,允许分离套筒运动足以引起刚性分离构件张开锁止环的距离。而且,柔性材料特性和柔性密封件的球根状几何形状减少了凸出连接构件连接在“整体的”包容连接构件中所需的轴向力。当与“独立的”包容构件一起使用时,为了径向密封,柔性密封部的一内表面密封地接合该包容构件的外表面。
尽管已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最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在此所说明和图示的例子,这只是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例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教导下作出某些改进和变型,并且这些改进和变型是处于本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分离套筒,其适合于可移动地安装在一第一连接构件上,用于从一第二连接构件上分离该第一连接构件,该第二构件包括一整体连接构件或一独立连接构件,该分离套筒包括:
一刚性分离部,其包括一第一分离构件和一独立的第二分离构件;和
一柔性密封部,其附着于该第一和第二分离构件上,并将该第一和第二分离构件连接,该柔性密封部包括一能与该整体连接构件上的一配合表面和该独立连接构件上的一配合表面密封地接合的球根状部,以便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连接时,大致阻止污染物进入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之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离构件包括圆筒壁部,其从一导向边向一具有大致向下倾斜的凸缘部的平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分离构件包括多个便于柔性密封部装接的贯穿该第一分离构件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构件包括一圆筒壁部,其从一导向边向一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分离构件接合的一接触面的平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离构件包括多个便于柔性密封部装接的贯穿该第二分离构件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柔性密封部与刚性分离部装接后,该第一分离构件紧靠该第二分离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分离构件包括一缝口,该缝口使第二分离构件在组装到第一连接构件上的过程中扩张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球根状部的一末端包括至少一个卷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该柔性密封部还包括与第一连接构件密封地接合的一翅片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翅片部的内直径包括至少一个卷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柔性密封部包括聚合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套筒,其特征在于,使用一化合物,以提高柔性密封部与刚性分离部的化学附着力。
13、一种连接组件,其包括:
一第一连接构件;
一第二连接构件,其包括一用于接受第一连接构件的部分,该第二连接构件包括一整体连接构件或一独立连接构件,该整体连接构件形成于一装置中,该独立连接构件可与一相连接的装置分离地形成,该整体连接构件包括第一配合表面,该独立连接构件包括第二配合表面;和
一分离套筒,其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接构件上,该分离套筒包括一刚性分离部和一柔性密封部,刚性分离部包括一第一分离构件和一独立的第二分离构件,柔性密封部包括一能与该整体连接构件上的第一配合表面和该独立连接构件上的第二配合表面密封地接合的球根状部,以便在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连接时,大致阻止污染物进入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之间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整体连接构件上的第一配合表面包括一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球根状部沿轴向与该凹槽密封地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球根状部沿轴向和径向与该凹槽密封地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独立连接构件上的第二配合表面包括一圆筒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球根状部沿径向与该圆筒表面密封地接合。
19、一种连接组件,其包括:
一第一连接构件;
一第二连接构件,其包括一用于接受第一连接构件和接近第二连接构件的接受端的一环形密封构件的部分,该密封构件包括一刚性保持部和一柔性密封部;和
其中,当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相连接时,该密封构件与第一连接构件密封地接合,以便大致阻止污染物进入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之间的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一装置设置为与第一连接构件配合,第二连接构件与该装置整体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连接构件上的一分离套筒,以便使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二连接构件分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分离套筒包括一从一导向边向一向外延伸的壁部延伸的圆筒壁部,该向外延伸的壁部终止于一具有凸缘部的一平面内,该凸缘部具有一径向的外端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分离套筒包括与第一连接构件密封地接合的密封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部包括具有弹性和/或热塑性的基础聚合体的聚合材料。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部包括一外表面和一具有凹槽的内表面,以允许密封部本身塌陷。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部容纳在包容连接构件内的一槽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保持部被压入包容连接构件内的槽中。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接近密封构件的斜面缓冲区,以提供用于密封部在凸出连接构件与包容连接构件连接的过程中变形的空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9/964319 | 2001-09-26 | ||
US09/964,319 US6592151B2 (en) | 2001-02-15 | 2001-09-26 | Coupling assembl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30008A CN1430008A (zh) | 2003-07-16 |
CN1260506C true CN1260506C (zh) | 2006-06-21 |
Family
ID=25508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5289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0506C (zh) | 2001-09-26 | 2002-09-26 | 连接组件及其分离套筒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92151B2 (zh) |
EP (1) | EP1298377B1 (zh) |
JP (1) | JP4161300B2 (zh) |
CN (1) | CN1260506C (zh) |
DE (1) | DE60220757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18803B2 (ja) * | 2000-08-24 | 2004-04-12 | 横浜ハイデックス株式会社 | ワンタッチ継手 |
US7029035B2 (en) * | 2003-09-11 | 2006-04-18 |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 Release collar for coupling assembly |
BRPI0506561A (pt) * | 2004-01-27 | 2007-04-17 | Eaton Corp | conjunto de engate, membro de engate macho e membro de engate fêmea |
EP1711734B1 (en) * | 2004-02-02 | 2009-03-18 | Eaton Corporation | Coupling assembly |
US7963570B2 (en) * | 2005-09-01 | 2011-06-21 | The Gates Corporation | Quick connect coupling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
US7273237B1 (en) | 2005-02-04 | 2007-09-25 | Plattner Wesley M | Union coupler assembly for coolant lines |
US7469933B2 (en) * | 2005-03-11 | 2008-12-30 | The Gates Corporation | Quick connect coupling with disconnect lock |
KR101321605B1 (ko) * | 2005-07-26 | 2013-10-30 | 콜더 프로덕츠 컴패니 | 오버몰드 실링 구조를 가진 커플링 조립체와 그 형성 방법 |
US7762279B2 (en) | 2005-11-05 | 2010-07-27 | Snap-Tite Technologies, Inc. | Threaded coupling with flow shutoff |
US7516758B2 (en) * | 2006-04-04 | 2009-04-14 | Eaton Corporation | Spool-type manual valve with position-adjustable lever |
USD642244S1 (en) | 2006-07-26 | 2011-07-26 | Colder Products Company | Fluid coupling |
MX2010008988A (es) * | 2008-03-05 | 2010-12-02 | Camozzi S P A Societa Unipersonale | Conexion con anillo de seguridad. |
USD732359S1 (en) | 2012-08-21 | 2015-06-23 | Orbit Irrigation Products, Inc. | Conduit removal tool |
US9732892B2 (en) * | 2013-01-09 | 2017-08-15 | Gates Corporation | Quick connect coupling with a self-resetting retention mechanism |
DE102013001389B4 (de) * | 2013-01-25 | 2015-10-29 | A. Kays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Tankentlüftungsleitung und Verbindungssytem hierfür |
EP3167220B1 (en) | 2014-07-10 | 2021-04-07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Coupling assembly with vibration lock |
FR3029263B1 (fr) * | 2014-12-01 | 2017-01-27 | Staubli Sa Ets | Raccord fluidique coaxial |
FR3067440B1 (fr) * | 2017-06-09 | 2020-08-14 | Parker Hannifin Mfg France Sas |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
CN110778827B (zh) * | 2019-12-06 | 2024-01-19 | 上汽红岩车桥(重庆)有限公司 | 用于光孔密封充气的快换接头 |
CN116867995A (zh) * | 2020-12-22 | 2023-10-10 | 丹佛斯有限公司 | 牢固的制动流体联接件 |
US12025255B2 (en) | 2021-04-23 | 2024-07-02 |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 Quick action fluid coupl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370794A (fr) * | 1963-07-17 | 1964-08-28 | Luxembourg Brev Participations |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és aux joints d'étanchéité pour arbres rotatifs |
US3272538A (en) * | 1964-11-17 | 1966-09-13 | Union Carbide Corp | Restrained pipe joints |
US3447819A (en) * | 1966-12-30 | 1969-06-03 | Adolph W Borsum | Push-pull connector having combined seal and locking ring |
CH569222A5 (zh) * | 1973-02-01 | 1975-11-14 | Keramo Nv | |
FR2283381A1 (fr) * | 1974-03-15 | 1976-03-26 | Sogemo Automatisation |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systemes de raccordement pour conduits, notamment pour tubes plastiques semi-rigides |
DE2600400A1 (de) * | 1976-01-07 | 1977-07-14 | Erhard Ing Grad Joos | Dom fuer einen behaelter |
GB1533785A (en) * | 1976-07-14 | 1978-11-29 | Madni Sa | Hose pipe or cable coupling |
US4440424A (en) * | 1978-06-02 | 1984-04-03 | Nycoil Corporation | Releasable coupling device |
US4593943A (en) * | 1983-08-23 | 1986-06-10 | Kabushiki Kaisha Nihon Pisco | Tubing joint |
GB2160279B (en) * | 1984-06-13 | 1987-08-19 | Hawke Cable Glands Ltd | Releasable pipe coupling |
EP0247214B1 (de) * | 1986-05-24 | 1989-10-25 | Armaturenfabrik Hermann Voss GmbH + Co. | Steckarmatur zum lösbaren Anschluss einer Kunststoffleitung mit abgedichtetem Spannelement |
DE4223472A1 (de) * | 1992-07-16 | 1994-01-20 | Voss Armaturen | Steckarmatur zum schnellen und lösbaren Anschluß von Rohrleitungen |
US5226682A (en) | 1992-07-21 | 1993-07-13 | Aeroquip Corporation | Coupling assembly |
DE69412912T2 (de) * | 1993-06-14 | 1999-03-25 | Aoi K.K., Gotenba, Shizuoka | Rohranschlussstück |
DE9404220U1 (de) * | 1994-03-12 | 1994-05-11 | Rubber- En Kunststoffabriek Enbi B.V., Nuth | Dichtungsring |
US5553895A (en) | 1995-05-03 | 1996-09-10 | Aeroquip Corporation | Coupling assembly |
EP0905431A3 (de) | 1997-09-30 | 1999-09-15 | Aeroquip-Vickers International GmbH | Kupplungseinrichtung |
-
2001
- 2001-09-26 US US09/964,319 patent/US659215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
- 2002-09-21 EP EP02021082A patent/EP129837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21 DE DE60220757T patent/DE60220757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9-25 JP JP2002279362A patent/JP416130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9-26 CN CNB021528969A patent/CN12605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20757D1 (de) | 2007-08-02 |
CN1430008A (zh) | 2003-07-16 |
EP1298377B1 (en) | 2007-06-20 |
EP1298377A3 (en) | 2003-12-17 |
EP1298377A2 (en) | 2003-04-02 |
JP4161300B2 (ja) | 2008-10-08 |
US20020109351A1 (en) | 2002-08-15 |
US6592151B2 (en) | 2003-07-15 |
DE60220757T2 (de) | 2008-03-06 |
JP2003130268A (ja) | 2003-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60506C (zh) | 连接组件及其分离套筒 | |
CN1293339C (zh) | 一种接头组件 | |
CN1123719C (zh) | 管接头 | |
CN1624368A (zh) | 管接头 | |
US5603530A (en) | Grab rings | |
CN101699122B (zh) | 快速连接器 | |
CN1211595C (zh) | 弹性套筒及弹性套筒的压入方法 | |
CN1023250C (zh) | 管接头 | |
CN1715725A (zh) | 管接头 | |
US7837234B2 (en) | Pipe joint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89688C (zh) | 管接头 | |
CA2386574A1 (en) | Tube fitting | |
CN1502839A (zh) | 用于可拆卸地连接两管子的快速联接器 | |
CN1048445A (zh) | 防漏锁定接头的密封垫 | |
JPH05149491A (ja) | 管継手 | |
EP0537217A1 (en) | A pipe coupling | |
MX2012004119A (es) | Dispositivo sellador simplificado de baja fuerza de insercuión capaz de auto-restringir y desviar junta. | |
CN1131251A (zh) | 管接头 | |
CN1514159A (zh) | 管接头 | |
CN1483952A (zh) | 阀芯 | |
CN1103009C (zh) | 管状构件的连接器 | |
CN1044033C (zh) | 快速连接器 | |
US7267372B2 (en) | Tube connector | |
CN101036018A (zh) | 软管连接装置 | |
CN1197508A (zh) | 多导管管道的连接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21 Termination date: 2009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