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6976C - 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6976C CN1256976C CN 200410018779 CN200410018779A CN1256976C CN 1256976 C CN1256976 C CN 1256976C CN 200410018779 CN200410018779 CN 200410018779 CN 200410018779 A CN200410018779 A CN 200410018779A CN 1256976 C CN1256976 C CN 125697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ions
- medicine
- grams
- chinese medicine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及其制剂领域。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包含下列重量比的中药原料药:四叶参10-60份、猫爪草10-45份、土茯苓10-120份、菝葜10-120份、石见穿10-30份、八月扎10-30份;丹参10-50份、蜂房10-30份、生牡蛎10-80份、白花蛇舌草10-120份、僵蚕10-30份;槲寄生10-30份、仙鹤草10-100份、五叶参10-100份、醋制鳖甲15-50份。抗癌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取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1~1.5小时,合并煎液,用纱布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35~1.38的清膏;取清膏一份,蔗糖两份,糊精两份及适量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包装。本发明对癌症有显著的疗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及其制剂领域;具体地说,属于中药及其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肿瘤的药物品种众多,剂型丰富,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制剂,生物制剂,中药制剂及中西药结合制剂等。这些药物普遍存在毒副作用大,应用范围小,疗效不显著,治疗不彻底的缺陷。临床观察许多癌瘤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正确、不规范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后遗症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其中尤其以化学合成的西药制剂最为明显。含有中药成份的抗肿瘤药物虽然毒副反应小,但因疗效不够确切而多用于辅助治疗,所以有效的纯中药抗肿瘤制剂成为当今肿瘤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中药组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把恶性肿瘤当作综合性的、全身性的、终身性的疾患治疗,辨证和辩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兼顾。它较好的弥补了其它抗肿瘤药物缺陷,有较低的毒性和更为确切的疗效。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公开该抗癌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是由以下重量比的药物组成:
四叶参10-60份、猫爪草10-45份、土茯苓10-120份、菝葜10-120份、石见穿10-30份、八月扎10-30份。
为了获得更好疗效,其中部分原料药物优选重量比如下:四叶参15-50份、猫爪草10-30份、土茯苓15-60份、菝葜、15-60份。
这六味药是君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利湿通淋、扶正祛邪的功效。
采用四叶参是因为它有解毒消肿,祛痰散结的作用。《纲目拾遗》曰:“治肿瘤瘰病”《采药书》“治杨梅恶疮”。《常用中草药手册》曰:“滋补强壮,祛痰润肺,排脓解毒,治痈疮肿毒”。现代药理证实其对小鼠移植肉瘤-180有抑制活性。
采用猫爪草是因为它有解毒散结、止咳祛痰的作用。《中药材手册》曰:“治颈上瘰疠结核”,《河南中草药手册》:“消肿、截疟、治瘰疠、肺结核”。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小鼠肉瘤S180、肉瘤S3T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止咳、平喘,等作用。
采用菝葜是因为它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利水消肿的作用。《日华子本草》曰:“治时疾瘟瘴”《品江精要》:“散肿毒”《四川中药志》:“治瘰病,跌打损伤。”现代药理证实,对小鼠肉瘤-180以及脑瘤B 22均有抑制效果。
采用土茯苓是因为它有清热解毒,清利湿热,通利关节的作用。《本草纲目》曰:“健脾胃,强筋骨,治惊挛、骨痛、恶疮痈肿。”《本草备要》“治杨梅疮毒,瘰病疮肿。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肉瘤-180、JTC-26均有抑制作用,对黄曲霉素B1致大鼠肝癌有预防作用。
采用石见穿,是因为它有消肿化痰,祛瘀散结的作用。《本草纲目》曰:“主骨痛,大风痈肿,”《苏州本产药材》。:“治噎膈,痰饮气喘。”《江苏药材志》:“治瘰病。”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S180(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用噬菌体法筛选抗癌药提示有抗噬菌体活性。
采用八月扎,是因为它有活血散结,疏肝理气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小鼠肉瘤-180、肉瘤-37有抑制作用;对TTC 26有抑制活性。
另外,为了达到增强君药抗肿瘤效果,还可加入臣药:丹参10-50份、蜂房10-30份、生牡蛎10-80份、白花蛇舌草10-120份、僵蚕10-30份。
为了获得更好疗效,其中部分原料药优选重量比组成为:丹参15-30份、生牡蛎15-60份、白花蛇舌草15-60份。
采用僵蚕,是因为它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作用。《本草纲目》曰:“散风痰结核,瘰疬,痰疟,症结,一切金疮,疗肿风痔。”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实体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小鼠肉瘤在体内生长和人型肝癌细胞的呼吸。
采用蜂房,是因为它有祛风攻毒,散肿止痛的作用。《别录》曰:“疗风毒肿毒”;《日华子本草》曰:“治乳痈,恶疮”。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人型肝癌细胞、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采用白草花蛇舌草,是因为它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通淋的作用。《泉州本草》曰:“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痒,瘰疬”。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活性。同时,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的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放射损伤的免疫功能的恢复均有促进作用。
采用丹参,是因为它有活血祛痰,消痈散结的作用。《本经》曰:“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破症消瘕。”《别录》曰:“养血去心腹结气”。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小鼠lewis肺癌、黑色素瘤和肉瘤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采用牡蛎,是因为它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本草纲目》曰:“化痰软坚,消疝瘕积块,瘿疬结核,老血疝瘕。”
为了达到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提高自身抗癌能力的功效,还可加入佐药:槲寄生10-30份、仙鹤草10-100份、五叶参10-100份、醋制整甲15-50份。
为了使疗效更好,选用以下比份的原料药效果更好:仙鹤草15-60份、五叶参15-60份。
采用仙鹤草,是因为它有收敛止血,解毒消肿,消积止痢,补虚健脾,杀虫止痒的作用。《百草镜》曰:“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伪药争辩》曰:“治瘰疬。”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lewis肺癌、黑色素瘤B22、B16、大鼠瓦克癌W235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采用整甲,是因为它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神农本草经》曰:“王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恶肉。”《药性论》曰:“主宿食、症块、痃痞气、冷瘕”《日华子本草》曰:“去血气、破症结、恶血、堕胎,消痔肿,并扑损淤血、疟疾、肠痛。”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人型肝癌细胞、胃癌细胞均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对肝癌、胃癌、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有抑制活性,还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
采用五叶参,是因为它有益气养血,清热化痰的作用。临床常用于肺癌肠癌、脑癌、子宫癌等癌瘤中属于脾胃虚弱,心肾阴虚者。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多种肿瘤均有抑制活性;此外还有抗疲劳,调节内分泌,抗溃疡,护肝等作用。
采用槲寄生,是因为它有祛除风湿,补益肝肾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本品对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促进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水煎服;但是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优选制法如下;但这并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取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加水煎煮2~3次,每次1~1.5小时,合并煎液,用纱布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35~1.38的消膏;取清膏一份,蔗糖两份,糊精两份及适量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每袋装10克。
以下通过一组小型临床统计数字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一、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7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均符合卫生部规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肝内有可测量病灶大小(B超或CT),未经抗肿瘤药物治疗或虽经治疗但治疗无效且肿瘤有所发展或新病灶出现者。Karnofsky评分在60分以上,且可坚持两个月治疗患者。
2、一般资料:治疗组35例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53.9岁;对照组35例中,男26例,女9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2.4岁。两组性别、年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3、临床分期:治疗组35例中,II期16例,III期19例;对照组35例中II期18例,III期17例。治疗组III期患者略高于对照组。
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根据本发明制成的冲剂,每次2袋,每日2次,饭前半小时温水送服。
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导管化疗,化疗方案为MMC8~10mg,E-ADM(或ADM)50~60mg,一次性灌注每疗程进行两次。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30天进行各项化验及胸片、B超(或CT)、心电图等检查。两组均严格按照治疗方案用药,治疗期间严格禁止应用其他抗肿瘤中西药物和特殊免疫制剂。
三、治疗分析: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自觉症状消失,身体无任何不适或疼痛,B超或CT等各项检查正常,肿块消失。
部分缓解: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经B超或CT检查肿块缩小1/3以上者。
稳定:自觉症状好转或减轻,但经B超或CT检查肿块无变化或缩小不足1/5者。
进展:自觉症状虽有好转,但经B超或CT检查肿块较前增大者。
临床疗效:表1示治疗组有6例肿瘤消失,获完全缓解;部分缓解16例,缓解率62.8%;对照组有8例部分缓解,缓解率22.8%;治疗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分组例数 |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 | 稳定 | 进展 |
治疗组35例 | 6(17.1%) | 16(45.7%) | 11(31.4%) | 2(5.7%) |
对照组35例 | 8(22.8%) | 10(28.7%) | 17(48.5%) |
两组生存期比较:受试患者出院后一年内随访;治疗组随访32例,存活30例,存活率93.7%;平均生存8.2个月;死亡2例,死亡率6.3%,平均生存3.8个月;对照组随访28例,存活11例,存活率39%;平均生存4.7个月;死亡17例,死亡率61%;平均生存3.2个月。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两组症状变化比较:治疗后食量较前增加三分之一及以上者为增加,减少三分之一及以上者为减少,其余症状变化均按WHO标准评定,即症状较前下降1度及以上为减轻,症状较前升高I度及以上为加重。表2、表3示治疗组乏力、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的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治疗后症状变化比较
分组 | 乏力 | 发热 | 疼痛 | |||
减轻 | 加重 | 减轻 | 加重 | 减轻 | 加重 | |
治疗组 | 32/33 | 1/33 | 31/34 | 3/34 | 25/27 | 2/28 |
对照组 | 4/32 | 28/32 | 10/26 | 16/26 | 10/28 | 18/28 |
表3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变化比较
分组 | 食量 | 恶心呕吐 | 腹胀 | |||
增加 | 减少 | 减轻 | 加重 | 减轻 | 加重 | |
治疗组 | 30/35 | 5/35 | 20/20 | 0/20 | 19/19 | 0/19 |
对照组 | 8/35 | 27/35 | 3/18 | 15/18 | 6/26 | 20/26 |
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治疗后卡氏评分上升10分及以上为上升,下降10分及以上为下降,升降在10分以内为稳定。治疗后治疗组35例中卡氏评分上升20例,稳定15例,下降0例;对照组35例中卡氏评分上升5例,稳定10例,下降20例。治疗组卡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本发明所用原料药材或者药性平和,或者在常规用量范围内使用,无特别的毒副作用。
实施例
例1:
处方:四叶参50克、猫爪草30克、土茯苓30克、菝葜30克、石见穿30克、八月扎30克,五叶参60克,醋制鳖甲50克、丹参30克、蜂房20克、生牡蛎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槲寄生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生白芍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生芪30克、莪术15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用纱布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6的清膏;取清膏一份,蔗糖两份,糊精两份及适量乙醇制成颗粒;干燥;每袋装10克。
例2:
处方:四叶参30克、猫爪草20克、土茯苓60克、菝葜30克、石见穿15克、八月扎15克,僵蚕30克、蜂房30克、五叶参15克,醋制鳖甲30克、丹参15克、仙鹤草60克、生牡蛎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槲寄生15克。
制法:同上。
例3:
处方:四叶参30克、猫爪草30克、土茯苓60克、菝葜60克、石见穿30克、八月扎15克、蜂房10克、醋制整甲15克、丹参30克、仙鹤草60克、生牡蛎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槲寄生30克、刺五加15克、生内金30、生自术30克。
制法:同上。
例4:
处方:四叶参10克、猫爪草45克、土茯苓15克、菝葜15克、石见穿30克、八月扎30克、丹参50克、蜂房20克、生牡蛎10克、白花蛇舌草120克、僵蚕10克、槲寄生30克、仙鹤草60克、五叶参100克、醋制整甲50克。
制法:同上。
例5:
处方:四叶参15克、猫爪草10克、土茯苓100克、菝葜120克、15、八月扎30克、蜂房20克、丹参15克、生牡蛎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僵蚕10克、槲寄生20克、仙鹤草100克、五叶参10克、醋制鳖甲50克。
制法:同上。
例6:
处方:四叶参50克、猫爪草30克、土茯苓60克、菝葜60克、八月扎30克、蜂房20克、丹参30克、生牡蛎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僵蚕10克、槲寄生10克、仙鹤草15克、五叶参15克、醋制鳖甲50克。
制法:同上。
例7:
处方:四叶参10克、猫爪草45克、土茯苓100克、菝葜120克、石见穿30克、八月扎30克、丹参50克、蜂房20克、生牡蛎10克、白花蛇舌草120克、僵蚕10克、槲寄生30克、仙鹤草10克、五叶参80克、醋制鳖甲15克。
制法:同上。
Claims (7)
1、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列重量比的中药原料药:四叶参10-60份、猫爪草10-45份、土茯苓10-120份、菝葜10-120份、石见穿10-30份、八月扎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癌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分原料药优选重量比为:四叶参15-50份、猫爪草10-30份、土茯苓15-60份、菝葜15-6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癌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药:丹参10-50份、蜂房10-30份、生牡蛎10-80份、白花蛇舌草10-120份、僵蚕10-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癌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分原料药优选重量比组成为:丹参15-30份、生牡蛎15-60份、白花蛇舌草15-6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抗癌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药:槲寄生10-30份、仙鹤草10-100份、五叶参10-100份、醋制鳖甲15-5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癌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部分原料药优选重量比组成为:仙鹤草15-60份、五叶参15-60份。
7、抗癌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取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水煎煮2~3次,每次1~1.5小时,合并煎液,用纱布滤过;滤液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35~1.38的清膏;取清膏一份,蔗糖两份,糊精两份及适量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包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18779 CN1256976C (zh) | 2004-03-23 | 2004-03-23 | 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18779 CN1256976C (zh) | 2004-03-23 | 2004-03-23 | 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2163A CN1562163A (zh) | 2005-01-12 |
CN1256976C true CN1256976C (zh) | 2006-05-24 |
Family
ID=3447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187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976C (zh) | 2004-03-23 | 2004-03-23 | 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5697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1478B (zh) * | 2007-12-05 | 2010-09-29 | 王芳 | 一种治疗肺癌、乳腺癌的中药 |
CN104027416B (zh) * | 2014-06-24 | 2016-11-23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115714B (zh) * | 2022-12-13 | 2025-01-28 | 天津市天骄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抗肿瘤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04
- 2004-03-23 CN CN 200410018779 patent/CN12569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2163A (zh) | 2005-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41033A (zh) |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 | |
CN100528211C (zh) | 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中药 | |
CN101711848B (zh) | 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520680B (zh) | 治疗急性心衰的中药 | |
CN1876053A (zh) | 一种用于艾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41043A (zh) | 治疗肝癌的中药 | |
CN1736423A (zh) | 一种治疗足癣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 |
CN103623280B (zh) |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 |
CN1367003A (zh) | 治疗艾滋病的药 | |
CN1857449A (zh) | 一种治疗产后缺乳的中药制剂 | |
CN104147388B (zh) | 一种治疗偏头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56976C (zh) | 一种抗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16126A (zh) | 一种治疗白塞氏病的中药组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40418A (zh) | 一种治疗肝炎的纯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77182A (zh) | 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贴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55221C (zh) | 治疗胃病的药物、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83666A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77276A (zh) | 治疗放射性膀胱炎的中药胶囊 | |
CN116350731B (zh) | 一种清热除湿通痹方及其制剂和应用 | |
CN118717895B (zh) |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58006A (zh) | 一种健胸丰乳的中药制剂 | |
CN1911357A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1028352A (zh)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 |
CN105833228A (zh) | 一种逆转胃癌耐药性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 |
CN1304043C (zh) | 龙鹤丹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