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5667A - 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 Google Patents
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5667A CN1255667A CN 99111439 CN99111439A CN1255667A CN 1255667 A CN1255667 A CN 1255667A CN 99111439 CN99111439 CN 99111439 CN 99111439 A CN99111439 A CN 99111439A CN 1255667 A CN1255667 A CN 12556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oke
- code
- characters
- sum
- key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采用10个数字键,以及完全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依从人们书写习惯的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和4类每类至少2个由包括首笔画在内的笔画构建且因缩短码长而产生重码的优选部首分别作为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和附加单元,完成汉字的纯字形输入,易于普及推广,具有本申请人在先专利CN1211761A的有益的效果,而且编码方法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还具有码长适中和适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技术产品和配置有数字键控制的智能型电子信息产品。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所要处理的数据转变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的输入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计算机与电话集成(CTI)技术将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电话通信集成在一起,允许电话用户利用按键式电话机处理自己的电子信息。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CN1211761A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技术用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会正确书写汉字的电话用户可以按照该发明的取码关系见字出码,直接操作按键输入汉字编码,进入面向公众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例如新近开发的民用航空、铁路计算机自动查询售票系统,进一步提高这些系统的使用性能,扩大其服务范围。但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8年1月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2500个常用字平均每字9.17笔画,1000个次常用字平均每字11.17笔画,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88年3月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7000个通用字平均每字10.76笔画,其中9~11笔画的汉字最多,表明单纯笔画拼形编码的大多数汉字代码码长偏长,在先专利CN1211761A存在大多数汉字代码码长偏长即按键次数偏多,以及其应用范围局限于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技术产品等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对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CN1211761A作出改进,提出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所使用的特定键盘。
本发明的输入对象即编码对象是概称为包括控制智能型电子信息产品的专门词组在内的中文短信息,而且在配套使用的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支持和可视屏幕或电脑语音提示下操作。因此,对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的基本要求是,以10个数字键为码种即码元数,取码关系简单、实用且易普及,码长适中,尤其是要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国家汉字教学规范,要依从人们对汉字的认知心理和书写习惯,对中小学生识字习字不产生负面影响。
为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确立以笔画拼形为基本取码而以优选部首拼形为附加取码,以及码长偏长的汉字只对包括首笔画在内的部分笔画取码的规则。采用数字“0”~“9”作为代码进行编码,并将上述10个代码定义在数字型小键盘相对应的10个数字键位,即10个数字键名为相对应的10个代码。显然,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是采用数字符号的笔画基本码与优选部首码。
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基于汉字是一种拼形文字,每个汉字都足一种特定的二维几何图形,由各种称作笔画“点”的点、细分为称作笔画“横”的横线段、称作笔画“竖”的竖线段和称作笔画“撇”或“捺”或“提”的斜线段的直线段,以及称作笔画“折”的非直线段构建而成,笔画是构建汉字的最小构件。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5年1月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了31个规范笔画,按其在该字形表列出的6196个通用汉字中的笔画总数即组字频度排序是:
横一(总数18143),竖丨(总数11535),撇丿(总数10454),
点、(总数8929),横折(又称贝折)(总数4362),捺(总数1945),
竖钩(又称小折)(总数1031), 横撇(又称又折)フ (总数898),
横钩(又称买折)乛(总数823), 竖弯钩(又称儿折) (总数776),
竖折(又称山折)(总数526), 撇点(又称女折)ㄑ (总数248),
竖折折钩(又称与折)ㄅ (总数247), 斜钩(又称弋折)
(总数174),
横折折折(又称凸折)
(总数1)。
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设立的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就是上述31个规范笔画和由规范笔画竖弯钩细分出的笔画心折
共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基本取码关系即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键位配置是汉字编码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深入研究汉字的拼形规律,尤其是各笔画在汉字拼形中特定的相对位置即书写次序的排序位和前后笔画组合的关联程度,以及各笔画的组字频度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搭配和均衡配置,并经过大量编码实践的检验与调整,将作为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32个笔画搭配为10组,会产生过多重码的多个笔画不搭配在同一组,组字频度排序居前7位的“横”、“竖”、“撇”、“点”、“横折”、“捺”和“提”笔画分别与组配后产生重码最少的2个“折”笔画各搭配为1组,视觉难以区别的形似“折”笔画搭配为3组,其中2组有3个“折”笔画,1组有5个“折”笔画,上述10组笔画按优先限制重码,兼顾方便取码的键位配置原则,分别配置在10个数字键“0”~“9”。如笔画“九折”和“捺”不配置在同一个键,否则单字“九”和“八”具有相同代码即重码,又如笔画“计折”和“提”不配置在同一个键,否则左半部分别为部首讠和冫而右半部具有相同拼形的单字都是重码字,如诀和决,诒和冶,诜和冼,诤和净,谅和凉,谁和准,以及调和凋等。而人的视觉难以区别的形似笔画“儿折”、“弋折”和“心折”配置在同一个键,笔画“山折”、“四折”和“公折”配置在同一个键,笔画“计折”、“飞折”、“九折”、“朵折”和“凹折”配置在同一个键。每一个键位配置的笔画数比较均衡,各为3~5个笔画,可以方便清晰地标记在数字型小键盘的键位键帽上,每个笔画都是按单数字键输入笔画代码。本发明的独特贡献是,将全部规范笔画进行优化搭配和均衡配置,尽管在同一个数字键位配置有3或5个笔画,作为最佳实施例的键位配置,可以基本上满足对各键位定义唯一性的要求,使多个笔画配置在同一键位产生的重码最少,重码率接近最低限度。
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为弥补单纯笔画拼形编码的大多数汉字代码码长偏长的不足,新设立按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分成4类每类至少2个由包括首笔画在内的笔画构建且因缩短码长而产生重码的优选部首为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部首是汉字笔画按书写次序的组合,是汉字按形体偏旁的分类符号,也是汉字按拼形特征的区分符号。东汉许慎于公元100年编著的我国历史上首部系统分析字形的字书《说文解字》,分列部首540个,清代张玉书等于公元1716年编著的《康熙字典》,采用部首214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79年版),采用部首250个,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采用部首189个。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用作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的优选部首,全部采用国家规范部首。优选的原则是尽量少选,只选由包括首笔画或是“横”、或是“竖”、或是“撇”、或是“点”在内的笔画构建且因缩短码长而产生重码的常用部首,而且与本汉字优化输入法的应用范围相关。附加取码关系即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的键位配置依从于基本取码关系,与基本取码关系即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键位定义基本上具有唯一性。
如果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所使用的特定键盘是配置有可视屏幕的按键式电话机的键盘或类似的数字型小键盘,其附加取码关系是,分别配置有组字频度排序居前4位的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笔画“横”、“竖”、“撇”和“点”的4个单数字键与分别配置有与首笔画拼形组合不相关联的第2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组合的双数字键,以及配置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的单数字键与配置第2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组合的双数字键与分别配置有与第2笔画拼形组合不相关联的第3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再组合的三数字键,在限制重码的前提下分别表示4类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的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的优选部首。代码输入方式是按数字键输入代码,以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即笔顺为取码顺序,先根据首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第1个代码,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且可视屏幕显示出该优选部首,接着按键名与该优选部首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相同的单数字键输入第2个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在输入第1个代码后,可视屏幕未显示出该优选部首,再根据第2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第2个代码,可视屏幕显示出该优选部首,接着按键名与该优选部首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相同的单数字键输入第3个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而首笔画不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从首笔画起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
如果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所使用的特定键盘是未配置有可视屏幕的按键式电话机的键盘或类似的数字型小键盘,其附加取码关系是,分别配置有组字频度排序居前4位的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笔画“横”、“竖”、“撇”和“点”的4个单数字键之外的6个单数字键中配置的笔画不作为首笔画的单数字键,以及10个单数字键与分别配置有与首笔画拼形组合不相关联第2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组合的双数字键,在限制重码的前提下分别表示4类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的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的优选部首。代码输入方式是按数字键输入代码,以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即笔顺为取码顺序,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先按表示该优选部首的单或双数字键输入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而首笔画不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从首笔画起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
新设立由包括首笔画在内的笔画构建且因缩短码长而产生重码的优选部首为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可以使较多笔画的大多数汉字代码码长明显缩短,进而大量减少重码。为了进一步减短码长,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还设定最大码长为7~9,在某些特定的应用范围,如仅限于输入特定数量且用字规范的地名或单位名等,最大码长还可相应减少。如果汉字代码超过7~9位,只对包括首笔画在内的部分笔画取码。为了提高实用性,在配套使用的数据库中设有至少3千个包括笔形容错和笔顺容错两大类的容错码。
本发明的汉字优化输入法具有在先专利CN1211761A的有益的效果。采用数字型小键盘的10个数字键,以及完全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依从人们书写习惯的信息输入单元,完成汉字的纯字形输入,编码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易于普及推广。会正确书写汉字的大多数平常人都可以在几分钟内掌握使用。与在先专利CN1211761A对比,编码方法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还具有码长适中和适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包括手持式计算机在内的各种计算机、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技术产品和配置有数字键控制的各类智能型电子信息产品。
附图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用移动电话机键盘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说明。
实施例1
使用配置有可视屏幕的移动电话机键盘的汉字优化输入法,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是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是首笔画是“横”的一类为木、石、酉、雨、革、髟,首笔画是“竖”的一类为口、日、虫、、骨、黑,首笔画是“撇”的一类为钅、禾、、角、鱼,首笔画是“点”的一类为氵、火、礻、立、疒、衤共23个构建汉字的优选部首。配置有可视屏幕的移动电话机的数字键“0”~“9”与上述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和附加单元之间的基本和附加取码关系如下:
单数字键1表示笔画点丶、 豕折
和小折,
单数字键3表示笔画捺、 以折
和女折ㄑ,
单数字键7表示笔画贝折、买折乛 和又折フ,
单数字键8表示笔画竖丨、 队折
和乃折ㄋ,
单数字键9表示笔画山折、 四折
和公折ㄥ,
双数字键50表示优选部首木, 双数字键57表示优选部首石,
三数字键583表示优选部首酉,双数字键53表示优选部首雨,
三数字键586表示优选部首革,三数字键589表示优选部首髟,
双数字键83表示优选部首口, 双数字键86表示优选部首日,
双数字键80表示优选部首虫, 三数字键876表示优选部首,
三数字键879表示优选部首骨,三数字键870表示优选部首黑,
三数字键213、254都表示优选部首钅,
三数字键256表示优选部首禾,
三数字键216、257都表示优选部首,
三数字键270表示优选部首角,
三数字键276表示优选部首鱼,双数字键13表示优选部首氵,
双数字键19表示优选部首火, 三数字键176表示优选部首礻,
三数字键157表示优选部首立,三数字键156表示优选部首疒,
三数字键177表示优选部首衤。
本实施例的取码顺序规定,先根据首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第1个代码,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且可视屏幕显示出该优选部首,接着按键名与该优选部首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相同的单数字键输入第2个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在输入第1个代码后,可视屏幕未显示出该优选部首,再根据第2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第2个代码,可视屏幕显示出该优选部首,接着按键名与该优选部首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相同的单数字键输入第3个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而首笔画不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从首笔画起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设定最大码长为7,如果该代码不是重码,可视屏幕显示具有该代码的一个汉字,用户按功能键OK予以确认;如果该代码是重码,可视屏幕显示一组具有该相同代码的汉字,用户按设定的功能键选择,再按功能键OK予以确认。
本实施例配套使用的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环境下建立和运行。配套使用的数据库中设有至少3千个容错码,包括笔形容错和笔顺容错两大类。
如单字“江”的代码取码过程是,先根据首笔画“点”按单数字键1,移动电话机可视屏幕显示出优选部首氵、火,以及相应标记的数字依次分别为3、9,接着按键名与优选部首氵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3相同的单数字键3,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5、8、5,可视屏幕显示具有代码13585的汉字“江”,用户按功能键OK予以确认,同上述取码过程,依次输入代码13486,可视屏幕显示汉字“池”,用户按功能键OK予以确认。
又如单字“襟”的代码取码过程是,先根据首笔画“点”按单数字键1,移动电话机可视屏幕未显示出优选部首衤,再根据第2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7输入第2个代码,可视屏幕显示出优选部首礻、衤,以及相应标记的数字依次分别为6、7,接着按键名与优选部首衤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7相同的单数字键7输入第3个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5、8、2、1,可视屏幕显示一组具有代码1775821的汉字“襟”、“襻”,用户按功能键*或#选择,再按功能键OK予以确认。
本实施例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7年4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的7000个通用汉字逐个取码,最大码长为7,一字一码占60%以上,2~6个单字一组的重码约占重码总数的90%。
实施例2
使用末配置有可视屏幕的按键式电话机键盘的汉字优化输入法,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同实施例1相同,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是首笔画是“横”的一类为艹、扌、虫、王、木、石、酉、革,首笔画是“竖”的一类为口、山、日、目、田、虫、,首笔画是“撇”的一类为亻、犭、月、钅、禾、、舟、鱼,首笔画是“点”的一类为氵、忄、宀、火、礻、疒、衤、米共31个构建汉字的优选部首。设有12个键位的普通按键式电话机的数字键“0”~“9”与上述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和附加单元之间的基本和附加取码关系,以及功能键“*”和“#”表示的符号如下:
单数字键7表示笔画贝折、 买折乛、 又折フ和优选部首亻,
单数字键8表示笔画竖丨、 队折
和乃折ㄋ,
双数字键13表示优选部首忄,双数字键16表示优选部首月,
双数字键19表示优选部首钅,双数字键29表示优选部首,
双数字键34表示优选部首山,双数字键30表示优选部首石,
双数字键43表示优选部首火,双数字键57表示优选部首目,
双数字键50表示优选部首王,双数字键53表示优选部首礻,
双数字键63表示优选部首衤,双数字键64表示优选部首酉,
双数字键69表示优选部首革,双数字键60表示优选部首土,
双数字键76表示优选部首禾,双数字键83表示优选部首疒,
双数字键86表示优选部首舟,双数字键80表示优选部首日,
双数字键93表示优选部首米,双数字键94表示优选部首虫,
双数字键96表示优选部首鱼,双数字键90表示优选部首田,
双数字键03表示优选部首宀,双数字键04表示优选部首,
双数字键06表示优选部首犭,
单数字键0不能表示优选部首木,否则会产生两个单字“乙”与“木”一组的重码,相同代码是0,单数字键1不能表示优选部首扌,否则会产生两个单字“义”与“扒”一组的重码,相同代码是123,本实施例的按键式电话机键盘中各键位的配置,可以基本上满足对各键位定义唯一性的要求,使重码率接近最低限度。如数字键1、0分别表示3、5个笔画,在它们按书写次序前后15组组合中,代码10唯一表示某汉字的局部拼形“讠”(言字旁),又如数字键2、5、8各表示3个笔画,在它们按书写次序前中后27组组合中,代码258唯一表示汉字“千”。
本实施例的取码顺序规定,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先按表示该优选部首的单或双数字键输入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而首笔画不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从首笔画起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设定最大码长为8,如果汉字代码超过8位,只对包括首笔画在内的部分笔画取码,取前5末3位代码。
本实施例配套使用的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环境下建立和运行。配套使用的数据库中设有至少5千个容错码,包括笔形容错和笔顺容错两大类,如笔形容错码152521(庆)/152523(庆),笔顺容错码123(丶
义)/231(丿
义)和1542(丶亠
方)/1524(丶亠
方)等。
本实施例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7年4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的7000个通用汉字逐个取码,最大码长为8,两个单字一组的重码约占重码总组数的90%,重码率约为7%。
如电话用户采用本实施例享受民航计算机自动查询售票系统订购飞机票的服务,首先操作按键式电话机拨通事先给定的电话接入号码,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进入该民航计算机自动查询售票系统,该售票系统在要求电话用户输入汉字时自动将用户电话切换到配套使用的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该输入系统接到指令信息后通过电脑语音提示电话用户,请按书写次序将持票人姓名的每个汉字代码连续输入,两相邻汉字代码之间按功能键*,最后一个汉字代码之后按功能键#,电话用户按照本实施例的基本和附加取码关系见字出码,操作按键输入汉字代码:2355121*80562526*55523755#(余晓春),汉字输入系统查出“余”与“余”字重码,通过电脑语音提示电话用户输入的第1个汉字有重码,请进行选择:1-余,2-佘,电话用户将数字键1和2充当数字选择键,在电话用户按数字键1后,汉字输入系统根据用户的选择,再通过电脑语音报出输入的姓名是余晓春,请按功能键#-确认,按功能键*-重新输入,电话用户按功能键#后,汉字输入系统将确认的汉字按照输入顺序送至民航计算机自动查询售票系统。
又如电话用户享受自动拍发礼仪电报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服务时,可操作按键输入汉字代码:5387526*41542(41524)*25585*80*137523*29121#(祝芳生日快乐),其中41524是“芳”字的笔顺容错码。汉字输入系统通过电脑语音报出“祝芳生日快乐”,并提示按功能键#-确认,按功能键*-重新输入,电话用户按功能键#后,汉字输入系统将确认的汉字按照输入顺序送至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最后,本申请人强调指出,汉字输入法的性能主要决定于信息输入单元的设立、取码规则和信息输入单元的键位配置。凡属汉字输入法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本申请人的发明技术方案所设立的笔画和优选部首等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和附加单元作出局部的调整、归并、增加或删除,以及改变或重新配置它们在设有至少10个数字键位的数字型小键盘的相应键位,或者借助数字型小键盘的其它功能键,以及配套相应的汉字输入系统,有可能影响本汉字优化输入法的重码率和平均按键次数等性能,但与本发明技术方案对比,不会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只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以惯用手段进行直接置换,只能视为本说明书中未予以列举的实施例。本申请人还强调指出,本汉字优化输入法设立优选部首为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的附加取码关系即取码规则,可以适用于任何一种将笔画“横”、“竖”、“撇”和“点”分别配置在4个数字键的数字型小键盘,且以笔画拼形为基本取码而以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的优选部首拼形为附加取码的汉字输入法。而对本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作出重大改进的技术方案,其实施也有赖于本发明的实施。
Claims (4)
1、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是“横”、“竖”、“撇”、“点”、“捺”、“提”和26种“折”共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采用数字“0”~“9”作为代码进行编码,并将上述10个代码定义在设有至少10个数字键位的数字型小键盘相对应的10个数字键位,即10个数字键名为相对应的10个代码,代码输入方式是按数字键输入代码,以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即笔顺为取码顺序,其特征是基本取码关系是将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搭配为10组,组字频度排序居前7位的“横”、“竖”、“撇”、“点”、“横折”、“捺”和“提”笔画分别与组配后产生重码最少的2个“折”笔画各归并为1组,视觉难以区别的形似“折”笔画搭配为3组,其中2组有3个“折”笔画,1组有5个“折”笔画,上述10组笔画分别配置在10个数字键“0”~“9”。
2、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是“横”、“竖”、“撇”、“点”、“捺”、“提”和26种“折”共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采用数字“0”~“9”作为代码进行编码,并将上述10个代码定义在配置有可视屏幕的设有至少10个数字键位的数字型小键盘相对应的10个数字键位,即10个数字键名为相对应的10个代码,代码输入方式是按数字键输入代码,以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即笔顺为取码顺序,其特征是:
2.1基本取码关系是将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搭配为10组,分别配置在10个数字键“0”~“9”,组字频度排序居前4位的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笔画“横”、“竖”、“撇”和“点”分别配置在4个数字键;
2.2新设立按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分成4类每类至少2个由包括首笔画在内的笔画构建且因缩短码长而产生重码的优选部首为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附加取码关系是,分别配置有组字频度排序居前4位的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笔画“横”、“竖”、“撇”和“点”的4个单数字键与分别配置有与首笔画拼形组合不相关联的第2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组合的双数字键,以及配置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的单数字键与配置第2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组合的双数字键与分别配置有与第2笔画拼形组合不相关联的第3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再组合的三数字键,在限制重码的前提下分别表示4类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的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的优选部首;
2.3取码顺序相应规定,先根据首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第1个代码,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且可视屏幕显示出该优选部首,接着按键名与该优选部首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相同的单数字键输入第2个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在输入第1个代码后,可视屏幕未显示出该优选部首,再根据第2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第2个代码,可视屏幕显示出该优选部首,接着按键名与该优选部首在可视屏幕相应标记的数字相同的单数字键输入第3个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而首笔画不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从首笔画起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
3、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是“横”、“竖”、“撇”、“点”、“捺”、“提”和26种“折”共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采用数字“0”~“9”作为代码进行编码,并将上述10个代码定义在未配置有可视屏幕的设有至少10个数字键位的数字型小键盘相对应的10个数字键位,即10个数字键名为相对应的10个代码,代码输入方式是按数字键输入代码,以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即笔顺为取码顺序,其特征是:
3.1基本取码关系是将32个构建汉字的笔画搭配为10组,分别配置在10个数字键“0”~“9”,组字频度排序居前4位的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笔画“横”、“竖”、“撇”和“点”分别配置在4个数字键;
3.2新设立按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分成4类每类至少4个由包括首笔画在内的笔画构建且因缩短码长而产生重码的优选部首为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附加取码关系是,分别配置有组字频度排序居前4位的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的笔画“横”、“竖”、“撇”和“点”的4个单数字键之外的6个单数字键中配置的笔画不作为首笔画的单数字键,以及10个单数字键与分别配置有与首笔画拼形组合不相关联的第2笔画的单数字键前后次序组合的双数字键,在限制重码的前提下分别表示4类首笔画是“横”、“竖”、“撇”和“点”的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的优选部首;
3.3取码顺序相应规定,凡首笔画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先按表示该优选部首的单或双数字键输入代码,再对剩余笔画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而首笔画不包括在优选部首的汉字,从首笔画起按书写次序即笔顺逐笔画按相应的单数字键输入代码。
4、一种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所使用的特定键盘,是设有至少10个数字键位的数字型小键盘,10个数字键位按4行3列排列成矩阵,各键位的键名第1行自左至右顺序是数字“1”、“2”、“3”,第2行自左至右顺序是数字“4”、“5”、“6”,第3行自左至右顺序是数字“7”、“8”、“9”,第4行是数字“0”,其特征是:
4.1该键盘中各键位的键名可以是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代码,也可以是信息输入的附加单元代码;
4.2各键位键帽上直接标记分别配置的各个信息输入的基本单元;
4.3键盘可以是数字型小键盘,也可以是配置有可视屏幕的按键式电话机的键盘,还可以是未配置有可视屏幕的按键式电话机的键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9111439 CN1255667A (zh) | 1999-06-28 | 1999-08-16 | 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9109370.4 | 1999-06-28 | ||
CN 99109370 CN1245306A (zh) | 1999-06-28 | 1999-06-28 | 计算机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
CN 99111439 CN1255667A (zh) | 1999-06-28 | 1999-08-16 | 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5667A true CN1255667A (zh) | 2000-06-07 |
Family
ID=2574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9111439 Pending CN1255667A (zh) | 1999-06-28 | 1999-08-16 | 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5566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9207A1 (fr) * | 2006-07-13 | 2008-01-24 | Jiefu Zhou | Méthode de saisie de caractères chinois sur un pavé numérique |
CN101382843B (zh) * | 2008-10-13 | 2010-06-23 | 黄国忠 | 一种利用数字键输入汉字的方法 |
-
1999
- 1999-08-16 CN CN 99111439 patent/CN125566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09207A1 (fr) * | 2006-07-13 | 2008-01-24 | Jiefu Zhou | Méthode de saisie de caractères chinois sur un pavé numérique |
CN101382843B (zh) * | 2008-10-13 | 2010-06-23 | 黄国忠 | 一种利用数字键输入汉字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1710A (zh) | 一种维吾尔语输入系统及输入方法 | |
CN101598976B (zh) | 一种电脑/手机统一的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
CN1427325A (zh) | 数字小键盘笔画王多功能汉字自然输入法 | |
CN1255667A (zh) | 笔画基本码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 |
CN1243982A (zh) | 自由式小键盘中文输入方法及装置 | |
CN1119739C (zh) | 五笔数码键盘汉字电脑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00458667C (zh) | 汉字在手机及计算机上用五笔画十四部首的输入方法 | |
CN103744537A (zh) | 一种三笔数码输入法及其输入键盘 | |
CN1245306A (zh) | 计算机汉字优化输入法及其数字型小键盘 | |
CN102750009A (zh) | 一种无切换汉字输入法及键盘 | |
CN1081004A (zh) | 汉字结构笔顺数字编码方法 | |
CN1472626A (zh) | 嵌入式智能文字输入解决方法和装置 | |
CN104793757B (zh) | 汉字输入方法和装置 | |
CN1111778C (zh) | 一种“自由写”输入汉字的方法 | |
CN1073722C (zh) | 一种拼音输入方法 | |
CN100388170C (zh) | 汉字座标输入法 | |
CN1326016C (zh) | 一种基于小键盘的文字输入方法 | |
CN101782807B (zh) | 10笔部2字型字母键盘和数字键盘通用汉字输入法 | |
CN100495299C (zh) | 双笔数码输入法 | |
CN100342311C (zh) | 根拆式汉字输入及其显示方法 | |
CN1204487C (zh) | 根声码汉字输入法 | |
CN101561712B (zh) | 一种应用十二键朝鲜文字键盘输入朝鲜文字的方法 | |
CN101866338A (zh) | 创建汉字字符的方法及其键输入装置 | |
CN100524174C (zh) | 十易笔中文文字处理及输入方法 | |
CN1256446A (zh) | 首部余部笔画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