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3779C - 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53779C CN1253779C CN 03114249 CN03114249A CN1253779C CN 1253779 C CN1253779 C CN 1253779C CN 03114249 CN03114249 CN 03114249 CN 03114249 A CN03114249 A CN 03114249A CN 1253779 C CN1253779 C CN 125377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stroke
- extracode
- key
- wo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101100489867 Mus musculus Got2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是纯形码。其特征在于:419个新、旧字形汉字部件是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在以两位数字为键位代码的“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上,使汉字编码排序与传统的部首归类排序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汉字部件体系,可以满足中国简体、繁体、旧字形汉字和日本、韩国汉字在任何场合下的编码需求。本发明另一个特征是:划分部件不拆散任何交叉的笔画,部件排序不依赖隐形的笔顺信息,而是用看得见的部件笔画的垂直投影信息确定部件的坐标方位,不仅记忆量小,而且容易掌握。本发明可应用于涉及汉字的电脑软件、通讯以及新(旧)字形印刷型字(词)典编纂、馆藏图书索引、医院病历检索等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形码电脑输入法。
背景技术
汉字编码以部件为码元,符合汉字造字法则。但是,目前现有的各种部件编码法,都存在着编码规则松散和部件排列不能与汉字排序相结合两大缺点,无法满足各种场合下对汉字编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规则严密、部件排列符合汉字结构规律的部件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技术方案。用一套基础部件和编码规则,通用于全汉字(中国简体、繁体、旧字形汉字和日本、韩国汉字)及其词语在任何场合下的编码需求。
本发明采用以从小到大排列的两位数字(汉字或阿拉伯数字)为键位代码(以下简称为键码)的“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其键码的个位数在10进位区间内可以是:|0、3、9|0、4、9|0、5、9|0、6、9|1、4、0|1、5、0|1、6、0|1、7、0|1、3、9|1、4、9 1、5、9|1、6、9|1、7、9|2、4、0|2、5、0|2、6 0|2、7、0|2、8、0|2、3、9|2、4、9|2、5、9|2、6、9|2、7、9|2、8、9|3、4、0|3、5、0|3、6、0|3、7、0|3、8、0|3、9、0|3、4、9|3、5、9|3、6、9|3、7、9|3、8、9|4、5、0|4、6、0|4、7、0|4、8、0|4、9、0|4、5、9|4、6、9|4、7、9|5、6、0|5、7、0|5、8、0|5、6、9|5、7、9|6、7、0|6、8、0|4、8、9|5、8、9|6、9、0|6、7、9|6、8、9|7、8、0|7、9、0|1、3、8|1、4、8|1、5、8|1、6、8|2、3、8|2、4、8|2、5、8|5、6、8|2、7、8|3、4、8|3、5、8|3、6、8|3、7、8|4、8、9|4、5、8|4、6、8|4、7、8|5、8、9|5、6、8|5、7、8|1、3、7|1、4、7|1、5、7|2、3、7|2、4、7|2、5、7|2、6、7|3、4、7|3、5、7|3、6、7|4、5、7|4、6、7|1、3、5、9|1、3、6、9|1、3、7、9|2、4、6、0|2、4、7、0|2、4、8、0|1、4、6、9|1、4、7、9|2、5、7、0|2、5、8、0|1、5、7、9|2、6、8、0|2、4、6、9|2、4、7、9|3、5、7、0|3、5、8、0|2、5、7、9|3、6、8、0|3、5、7、9|4、6、8、0|0、2、4、6、8|1、3、5、7、9|2、4、6、8、0|2、4、6|3、5、7|5、7、9|以此形成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其中键码的个位数在10进位区间内为4、8、0的“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见附图1。
本发明精选新、旧字形汉字部件419个,按笔画数从少到多进行排列,形成一套完整的全汉字部件体系(见附图2)。任何字数的汉字字符集,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收字情况,从全汉字部件体系中选取需要的部件(不准增加新的部件和变换部件的序列,以保持部件体系的通用性),组成新的部件体系。如GB13000.1字符集20902汉字部件体系(见附图3)、GB2312-80字符集6763汉字部件体系(见附图4)等。
本发明划分部件的规则是:
1、每个部件必须保持完整,不得被其它部件的笔画分隔,如半字中的“丷”,就不是1个部件,而是“丶”和“ノ”两个部件。
2、凡相交的笔画一律不准拆散,如本字不能划分为“木”和“一”。
3、任何笔画都不准割断。
4、已列入全汉字部件体系中的部件都不得再分解(编部件附码除外)。
5、两个相邻部件若有共用笔画,其共用笔画归上不归下,归左不归右。如“主”应划为“亠”和“土”,而不划为“丶”和“王”。
6、竖折笔画“”与竖笔画尾和横笔画头相接之组合体“”的区别:
(1)“”竖线段的头无笔画相接,整条线段无笔画相交或只有1个笔画相接,不管横线段是否有笔画相交或有无笔画相接,“”是竖折笔画。如“屯”中的“”。
(2)“”横线段的尾无笔画相接,整条线段无笔画相交或只有1个笔画相接,不管竖线段是否有笔画相交或有无笔画相接,“”是竖折笔画。如“臣”中的“”。
(3)除上述两者外,其余所有“”都是竖笔画尾和横笔画头相接之组合体。如“口、甘”等的“”。
7、少笔画部件的变体和旧字形在多笔画部件中也通用,其原理是: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本发明采用坐标法确定部件的序列,具体规则是:
1、先上后下
(1)甲部件有一个笔画的垂直投影或几个笔画的垂直投影之和,若能直接或间接(穿透其它笔画)遮盖住乙部件的任何一个笔画的最高部位的二分之一以上,则甲部件为上。如“分”,“八”为上,“刀”为下,对“人”部件和“入”部件,不要求遮盖住最高部位,只要有阴影遮盖在它的笔画上即可。如“脊”,“冫”为上,“人”为下。
(2)甲部件只要有一个笔画的垂直投影的二分之一以上的阴影直接或间接(穿透其它笔画)落在乙部件任何一个笔画的最高部位上,则甲部件为上。如“犬”,“丶”为上,“大”为下。
(3)甲部件所有笔画的最低点,高于乙部件所有笔画的最高点,并且甲部件有部份笔画的垂直投影直接或间接(穿透其它笔画)落在乙部件笔画上,则甲部件为上,如兜字上半部的4个部件都在“儿”部件之上。
(4)若甲部件在乙部件之上,乙部件在丙部件之上,则甲部件也在丙部件之上。
2、先左后右
(1)甲部件只要有一个笔画或一个笔画的一部分的垂直投影在乙部件的任何一个笔画的最左点的垂直线之左,则甲部件为左,如“韶”,“日”在“刀”之左。
(2)两个笔画头、头相接,竖、竖折、竖提、竖弯、竖弯钩、和撇笔画为左。
(3)两个笔画头、尾或尾、头相接,竖、竖提和竖撇笔画为左。
(4)两个笔画尾、尾相接,横、竖折笔画为左。
3、先上下后左右
先上下后左右,是指当甲乙两个部件,按上下区分时,甲部件为上;按左右区分时,乙部件为左。如“犬”,按上下区分,“丶”为上,按左右区分“大”为左,这时要按上下关系来排序,即“丶”在前,“大”在后。
本发明采用双代码制,即每个部件都要安排两个代码,键码为处在同一键位上的所有部件的第1代码。另外,每个键位上最下面的1排部件,都设1个填空码[90]作为该排所有部件的第2代码;其余每排部件都设1个附码作为第2代码。附码的设置方法是:按照部件划分规则,分解每排部件的第1个部件,取该部件的第1个“部件”的键码,作为该排所有部件的附码。如果某1排部件的第1个部件只有1个笔画,无法分解,或因笔画都交叉在一起,不准分解,就用该排第1个部件的键码作为该排所有部件的附码,以此形成本发明的全汉字部件双代码体系。其中键码的个位数在10进位区间内为4、8、0的全汉字部件双代码体系见附图5。
本发明采用的字、词编码规则是:
1、字分为1部件字、2部件字、3部件字、4(含)以上部件字4类。每个字不论部件多少,一律都编4码。
(1)1部件字:如该部件有附码,先取该部件的键码和附码,再取该部件的两个附码补足4码;如该部件没有附码,则先取该部件的键码,再取该部件的3个填空码补足4码。
(2)2部件字
第1部件:凡是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没有附码的只取键码。
第2部件:先只取键码,如果有附码就用附码补足4码,如果没有附码就用填空码补足4码。
(3)3部件字
第1部件:凡是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没有附码的只取键码。
第2部件:不管是否有附码,一律都只取键码。
第3部件:先只取键码,如果码长还不足4码,再用附码(指第3部件有附码)或填空码(指第3部件无附码)补足4码。
(4)4(含)以上部件字
第1部件:凡是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没有附码的只取键码。
第2部件:不管是否有附码,一律都只取键码。
第3部件:如果第1、第2部件已经取了3码,就放弃取码(因为还有末部件要取码),如果第1、第2部件只取了2码,就取1个键码。
最末部件:一律只取键码。
2、词分为2字词、3字词、4(含)字以上词3类。每条词不论字数多少,一律都编4码。
(1)2字词:每个字都按字的编码规则取前两码(2-2)。
(2)3字词:第1、第2个字都取第1码,第3个字按字的编码规则取前2码(1-1-2)。
(3)4(含)字以上词:第1、第2、第3和最末字都取第一码(1-1-1-1)。
本发明第一个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是部件体系完整,可以满足全汉字及其词语在任何场合下的编码需求。
本发明第2个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划分部件不拆散任何交叉的笔画,使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界线特别清晰醒目,划分部件绝对不产生2义。
本发明第3个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是部件排序不依赖隐形的笔顺信息,而是用看得见的部件笔画垂直投影信息确定部件的坐标方位,再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上下后左右的原则排定部件序列,不仅记忆量小,而且非常容易掌握。
本发明第4个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是用数字作部件代码,利用数字具有排列组合的无限可能性,将电脑代码扩展为印刷型字(词)典代码,再把印刷型字(词)典代码相同的部件,用不同的颜色编排序列,创造了电脑输入用26个键,编排印刷型字(词)典可以按200多类分别排列字头的“人机两用”码,比现有技术中的《王码》、《郑码》、《表形码》,电脑输入用26键,编排印刷型字(词)典也只能按26类分别排列字头的“人机两用”码,要优越得多。
本发明第5个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是部件按笔画数从少到多进行排列,使汉字编码排序与传统的部首归类排序融为一体。
总之,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是:部件排列规范,编码规则严密,见字识码,通俗易学,实现了汉字电脑输入和印刷型字(词)典编码检字能与传统的部首法检字相结合的梦想;解决了“汉字如何编码”这个中华民族的老大难问题。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
附图2是全汉字部件体系
附图3是GB13000.1字符集20902汉字部件体系
附图4是GB2312-80字符集6763汉字部件体系
附图5是全汉字部件双代码体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是“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键码的个位数在10进位区间内为4、8、0的全汉字部件双代码体系(附图5)字、词编码
实施例。
1、字编码实施例
(1)1部件字编码实施例
如:“走”的编码为94 58 58 58
“走”是有附码的1部件字,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先取“走”的键码94和附码58,再取“走”的两个附码58 58补足4码,故“走”的编码为94 5858 58。
又如:“虫”的编码为88 90 90 90
“虫”是无附码的1部件字,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先取“虫”的键码88,再取“虫”的3个填空码90 90 90补足4码,故“虫”的编码为88 9090 90。
(2)2部件字编码实施例
如:“秋”的编码为84 20 74 20
“秋”的第1个部件“禾”,键码为84附码为20,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每个字的第1个部件,凡是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因此,首先取84 20;“秋”的第2个部件“火”取键码74,还缺少1码,因为“火”有附码,其缺码要用“火”的附码20来补,故“秋”的编码为84 20 74 20
又如:“杜”的编码为70 58 90 90
“杜”的第1个部件“木”没有附码,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先取键码70,“杜”的第2个部件“土”也没有附码,取键码58,还缺两码。因为“土”无附码,其缺码要用“土”的填空码90来补,故“杜”的编码为70 58 90 90
(3)3部件字编码实施例
如:“霜”的编码为94 14 70 84
“霜”的第1个部件“雨”,键码为94附码为14,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每个字的第1个部件,凡是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因此,首先取94 14;根据编码规则,3部件字的第2个部件,不管是否有附码,一律只取键码,“霜”的第2个部件“木”取键码70;第3个部件“目”取键码84,已够4码,故“霜”的编码为94 14 70 84
又如:“茶”的编码为50 30 70 90
“茶”的第1个部件“艹”,键码为50,没有附码,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第1部件无附码的只取键码,因此,首先取50;根据编码规则,第2部件一律只取键码,再取“人”部件的键码30;第3部件“木”,取键码70,还缺1码。根据编码规则,缺码要用第3部件的附码或填空码来补,因“木”没有附码,缺码要用“木”的填空码90来补,故“茶”的编码为50 30 7090
(4)4(含)以上部件字编码实施例
如:“皓”的编码为84 20 20 64
“皓”的第1个部件“白”,键码为84附码为20,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每个字的第1个部件,凡是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因此,首先取84 20;根据编码规则,4(含)以上部件的字,第2部件一律只取键码,再取第2部件“ノ”的键码20;根据编码规则,如果第1、第2部件已经取有3码,第3部件就放弃取码,因此,第3部件“土”不再取码,末部件“口”取键码64,故“皓”的编码为84 20 20 64
又如:“攀”的编码为70 40 40 80
“攀”的第1个部件“木”,键码为70,没有附码。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第1部件没有附码的只取键码。因此,首先取70;根据编码规则,4(含)以上部件的字,第2部件一律只取键码,再取第2部件“×”的键码40;因为第1、第2部件只取有2码,第3部件“×”再取键码40;未部件“手”取键码80。故“攀”的编码为70 40 40 80
2、词编码实施例
(1)2字词编码实施例
如:“财务”的编码为80 38 70 20
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2字词的取码形式为(2-2),即每个字都按字的编码规则取前两码,按照字的编码规则:“财”的编码为80 38 40 20;“务”的编码为70 20 34 34。故“财务的编码为8038 70 20
(2)3字词编码实施例
如:“计算机“的编码为28 90 70 34
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3字词的取码形式为(1-1-2),即第1、第2个字都取第1码,第3个字取前两码,按照字的编码规则,“计”的编码为28 40 40 40,“算”的编码为90 30 84 44,“机”的编码为70 34 20 20,故“计算机”的编码为28 90 7034
(3)4(含)字以上词编码实施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编码为78 30 30 50
根据本发明的编码规则,4字以上词取码形式为(1-1-1-1),即第1、第2、第3和最末字都取第1码,按照字编码规则,“中”的编码为78 18 18 18,“华”的编码为30 30 40 40,“人”的编码为30 90 90 90,“国”的编码为50 38 78 24,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编码为78 30 30 50。
本发明可应用于涉及汉字需要编码的一切场合。编排GB2312-80字符集6763汉字电脑码和GB13000.1字符集20902汉字电脑码,1码1字率分别达到82.2%和63.2%;编排《新华字典》和《汉语大字典》检字表,1码1字率分别达到93.3%和80.5%;1检必得(1码4字以内)率分别达到99.7%和98.2%。
Claims (2)
1、一种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采用部件编码,键盘输入,其特征在于:
(1)将组成全汉字的419个部件,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在“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上,“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如下:
坐标码专用数字键盘
(2)划分部件的规则是:
①每个部件必须保持完整,不被其它部件的笔画分隔,
②凡相交的笔画一律不拆散,
③任何笔画都不割断,
④已列入全汉字部件体系中的部件都不再分解,编部件附码除外,
⑤两个相邻部件共用的笔画,其共用笔画归上不归下,归左不归右,
⑥竖折笔画“”与竖笔画尾和横笔画头相接之组合体“”的区别:
a、“”竖线段的头无笔画相接,整条线段无笔画相交或只有1个笔画相接,不管横线段是否有笔画相交或有无笔画相接,“”是竖折笔画,
b、“”横线段的尾无笔画相接,整条线段无笔画相交或只有1个笔画相接,不管竖线段是否有笔画相交或有无笔画相接,“”是竖折笔画,
c、除上述两者外,其余所有“”都是竖笔画尾和横笔画头相接之组合体,
(3)确定部件序列的规则是:
①先上后下,
a、甲部件有一个笔画的垂直投影或几个笔画的垂直投影之和,若能直接或穿透其它笔画遮盖住乙部件的任何一个笔画的最高部位的二分之一以上,则甲部件为上,
b、甲部件只要有一个笔画的垂直投影的二分之一以上的阴影直接或穿透其它笔画落在乙部件任何一个笔画的最高部位上,则甲部件为上,
c、甲部件所有笔画的最低点,高于乙部件所有笔画的最高点,并且甲部件有部分笔画的垂直投影直接或穿透其它笔画落在乙部件笔画上,则甲部件为上,
d、甲部件在乙部件之上,乙部件在丙部件之上,甲部件也在丙部件之上,
②先左后右,
a、甲部件只要有一个笔画或一个笔画的一部分的垂直投影在乙部件的任何一个笔画的最左点的垂直线之左,则甲部件为左,
b、两个笔画头、头相接,竖、竖折、竖提、竖弯、竖湾钩和撇笔画为左,
c、两个笔画头、尾或尾、头相接,竖、竖提和竖撇笔画为左,
d、两个笔画尾、尾相接,横、竖折笔画为左,
③先上下后左右,
先上下后左右,是指当甲乙两个部件,按上下区分时,甲部件为上;按左右区分时,乙部件为左,这时要按上下关系来排序,
(4)编排部件代码的规则是:
每个部件都安排两个代码,键码为处在同一键位上的所有部件的第1代码,另外,每个键位上最下面的1排部件,都设1个填空码[90]作为该排所有部件的第2代码,其余每排部件都设1个附码作为第2代码,附码的设置方法是:按照部件划分规则,分解每排部件的第1个部件,取该部件的第1个“部件”的键码,作为该排所有部件的附码,如果某1排部件的第1个部件只有1个笔画,或笔画都交叉在一起,就用该排第1个部件的键码作为该排所有部件的附码,以此形成本发明的全汉字部件双代码体系,全汉字部件双代码体系如下:
全汉字部件双代码体系
(5)汉字编码的规则是:
将汉字分为1部件字、2部件字、3部件字、4和4以上部件字4类,每个字一律都编4码,
①1部件字:如该部件有附码,先取该部件的键码和附码,再取该部件的两个附码补足4码;如该部件没有附码,则先取该部件的键码,再取该部件的3个填空码补足4码,
②2部件字:
第1部件:有附码的要键码、附码同时取,没有附码的只取键码,
第2部件:先取键码,有附码就用附码补足4码,没有附码就用填空码补足4码,
③3部件字:
第1部件:凡是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没有附码的只取键码,
第2部件:不管是否有附码,一律都只取键码,
第3部件:先取键码,如果码长不足4码,再用附码或填空码补足4码,
④4和4以上部件字:
第1部件:有附码的都要键码、附码同时取,没有附码的只取键码,
第2部件:不管是否有附码,一律都只取键码,
第3部件:如果第1、第2部件已经取了3码,就放弃取码,如果第1、第2部件只取了2码,就取1个键码,
最末部件:一律只取键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其特征在于:输入词组时,将词分为2字词、3字词、4字和4字以上词3类,每条词一律都编4码,
(1)2字词:每个字都按字的编码规则取前两码,
(2)3字词:第1、第2个字都取第1码,第3个字按字的编码规则取前2码,
(3)4字和4字以上词:第1字、第2字、第3字和最末字都取第1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14249 CN1253779C (zh) | 2003-04-21 | 2003-04-21 | 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14249 CN1253779C (zh) | 2003-04-21 | 2003-04-21 | 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7214A CN1447214A (zh) | 2003-10-08 |
CN1253779C true CN1253779C (zh) | 2006-04-26 |
Family
ID=2805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1142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3779C (zh) | 2003-04-21 | 2003-04-21 | 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53779C (zh) |
-
2003
- 2003-04-21 CN CN 03114249 patent/CN125377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7214A (zh) | 2003-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27325A (zh) | 数字小键盘笔画王多功能汉字自然输入法 | |
CN1253779C (zh) | 坐标码汉字电脑输入法 | |
CN1530804A (zh) | 速汉字手写输入法 | |
CN1136496C (zh) | 简化拼音-触摸屏鼠标式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34245C (zh) | 缅文字型智能四码输入系统 | |
CN101038517A (zh) | 一种汉字形声编码输入法 | |
CN1052800C (zh) | 三笔三拼汉字编码输入法及键盘 | |
CN1195257C (zh) | 结构数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275127C (zh) | 按笔顺输入的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00351757C (zh) | 一种藏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248092C (zh) | 一种数字笔画汉字输入方法 | |
CN1298140A (zh) | 方向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 |
CN1048614A (zh) | 汉字一元多码结构分类编码法 | |
CN1057167C (zh) | 计算机层次码汉字输入法 | |
CN1167994C (zh) | 一二三四输入法 | |
CN1100288C (zh) | 四笔序音计算机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
CN1109282C (zh) | 汉字数码输入法 | |
CN1142474C (zh) | 字典码汉字输入法 | |
CN1118013C (zh) | 11笔字型数字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534443A (zh) | 自定义笔画数字键中文输入法 | |
CN1673935A (zh) | 甲骨文电脑输入法 | |
CN1063857C (zh) | 数字式汉字心角编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332401A (zh) | 四笔号码字词不重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147776C (zh) | 凹凸码汉字输入法 | |
CN1584804A (zh) | 数字键盘汉字输入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