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6931A - Ic卡密码输出器 - Google Patents
Ic卡密码输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36931A CN1236931A CN 98112879 CN98112879A CN1236931A CN 1236931 A CN1236931 A CN 1236931A CN 98112879 CN98112879 CN 98112879 CN 98112879 A CN98112879 A CN 98112879A CN 1236931 A CN1236931 A CN 12369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board
- output
- card
- cipher
- control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IC卡密码输出器,该输出器主要解决现有密码键盘密码易忘且长度短的问题。该输出器主要由IC卡读写器,系统控制接口和键盘仿真输出电路构成,IC卡读写器连接到系统控制接口,传输IC卡的数据,系统控制接口连接到键盘仿真输出电路,传输计算出来的密码,键盘仿真输出连接到密码键盘的输出接点上,替代原来密码键盘的输出。具有随机密码长,可与其他身份确认技术相结合之优点。适用于在一切原先使用密码键盘的场合使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IC卡密码输出器。
已有技术中对于身份的确认主要采用密码键盘。该密码键盘的工作原理是将密码键盘同相应系统相连(如银行储蓄系统),用户通过密码键盘向该系统输入一定长度的密码。(银行储蓄系统为六位数),并由系统软件查验该密码是否正确(密码在建立户头时由用户输入),如正确则可执行相应操作(如取款),该键盘通常有十二个按键,为数字0-9,以及清除和回车键,如图3所示。系统通过键盘扫描方式获得相应键值,键盘的扫描过程如表1所示。S4、S5、S6、S7为计算机系统输出信号(也称行扫描信号),S1、S2、S3为计算机系统输入信号(也称列扫描信号),初始状态:S4、S5、S6、S7输出为0(0V),S1、S2、S3输入为1(5V)。当有键按下时,S1、S2、S3不全为1,这时计算机开始扫描键盘,得到表1判断结果:
表1:
输出 | 输入 | 判断结果 | 说明 | |||||
S4 | S5 | S6 | S7 | S1 | S2 | S3 | ||
0 | 1 | 1 | 1 | 0 | 1 | 1 | 1键按下 | S4同S1相连 |
0 | 1 | 1 | 1 | 1 | 0 | 1 | 2键按下 | S4同S2相连 |
0 | 1 | 1 | 1 | 1 | 1 | 0 | 3键按下 | S4同S3相连 |
1 | 0 | 1 | 1 | 0 | 1 | 1 | 4键按下 | S5同S1相连 |
1 | 0 | 1 | 1 | 1 | 0 | 1 | 5键按下 | S5同S2相连 |
1 | 0 | 1 | 1 | 1 | 1 | 0 | 6键按下 | S5同S3相连 |
1 | 1 | 0 | 1 | 0 | 1 | 1 | 7键按下 | S6同S1相连 |
1 | 1 | 0 | 1 | 1 | 0 | 1 | 8键按下 | S6同S2相连 |
1 | 1 | 0 | 1 | 1 | 1 | 0 | 9键按下 | S6同S3相连 |
输出 | 输入 | 判断结果 | 说明 | |||||
S4 | S5 | S6 | S7 | S1 | S2 | S3 | ||
1 | 1 | 1 | 0 | 0 | 1 | 1 | CLR键按下 | S7同S1相连 |
1 | 1 | 1 | 0 | 1 | 0 | 1 | 0键按下 | S7同S2相连 |
1 | 1 | 1 | 0 | 1 | 1 | 0 | ENT键按下 | S7同S3相连 |
根据输出及输入状态,计算机可唯一确定响应键值,执行相应操作。
这种密码键盘存在有以下不足:
(1)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密码长度和密码的随机性,但是由于记忆力的限制,大多数人无法使用太长期和太复杂的密码,这会对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同样是由于记忆力的限制,有时会出现密码遗忘的情况,这给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3)在不改变系统其他环节的情况下,难以和其他身份确认技术相结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不受密码长度限制,也不产生密码遗忘,又可与其它身份确认技术相结合的IC卡密码输出器,以替代原密码键盘的输出。
本发明主要由IC卡读写器,系统控制接口和键盘仿真输出三部分组成,IC卡读写器连接到系统控制接口,以传输IC卡的数据,系统控制接口连接到键盘仿真输出电路,以传输计算出来的密码,键盘仿真输出连接到原密码键盘的输出接点上,以替代原来密码键盘的输出。系统控制接口为一个单片机系统,IC卡读写器为通用设备,键盘仿真输出是专用电路。系统控制接口与外挂的控制系统相连接,以传输IC卡的数据,该外挂的控制系统可以是一个计算机也可以是其他专用设备。
上述本发明的键盘仿真输出由模拟开关芯片U1、U2、U3、U4、U5、U6、U7和锁存器U8、U9构成,各芯片U1~U9之间的连接按各管脚上的相同编号对应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先由外挂控制系统提示用户把已经写好用户数据的IC卡插入IC卡读写器内,再由控制系统通过系统控制接口读入IC卡内数据,读入数据之后由控制系统利用IC卡内的数据计算出密码。当选用控制系统同其他身份核查技术相结合时,可以将用户的其他特征数据存放于IC卡内,控制系统读入数据之后进行其他手段的身份核查,核查之后将控制系统计算出来的密码通过系统控制接口送给键盘仿真输出。
本发明由于采用键盘仿真输出接替原来密码键盘的输出,因而使用IC卡密码键盘就可代替原来的普通密码键盘的工作,并具有随机密码长,无需用户记忆和可与其他身份确认技术相结合之优点。适用于在一切原先使用密码键盘的场合使用。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键盘仿真输出电路图。
图3是现有密码键盘图
图1中,系统控制接口与IC卡读写器,键盘仿真输出三部分。其中IC卡读写器的输出与系统控制接口相连接,系统控制接口的输出与键盘仿真输出连接。系统控制接口又与外挂的控制系统相连,键盘仿真输出连接到原来密码键盘的输出接点上。图1中的白色箭头代表数据信号的传输方向,黑色箭头代表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向。即IC卡读写器的数据信号传输给系统控制接口,系统控制接口将数据信号传送给外挂控制系统,外挂控制系统将其数据信号再传输给系统控制接口,系统控制接口将数据信号传送给键盘仿真输出,键盘仿真再传送给原来密码键盘的输出位置上。外挂的控制系统将其控制信号传输给系统控制接口,系统控制接口分别传输给键盘仿真输出,键盘仿真再传送给原来密码键盘的输出位置上。外挂的控制系统将其控制信号传输给系统控制接口,系统控制接口分别传输给IC卡读写器和键盘仿真输出。
图2中的键盘仿真输出电路由模拟开关芯片U1、U2、U3、U4、U5、U6和锁存器U8、U9相连接构成,其连接点按各芯片管脚上对应的相同编号相连接。模拟开关U1~U7采用CD4066型号,锁存器U8、U9采用74LS374型号。该仿真键盘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微机通过ISA总线接口卡,以I/D访问方式向锁存器U8和U9发送指令代码和按键代码,指令码可确定三种工作方式①选择键盘工作方式,即向锁存器U9发送80H,此时模拟开关芯片U3、U6的模拟通道打开,键盘扫描电路同密码键盘接通;②仿真键盘工作方式,即向锁存器U9发送40H,此时,模拟开关U2、U5的模拟通道打开,键盘扫描电路同键盘仿真电路接通;③键盘仿真键盘工作方式,即向锁存器U9发送COH,此时模拟开关U2、U5、U3、U6通道全部打开,接键代码可用于向用户系统发送仿真密码。选择键盘工作方式时,由外接密码键盘作输入设备,选择仿真键盘工作方式时,由微机发送键值代码,该代码经U8、U9输出到U1、U4、U7,使U1、U4、U7的相应开关通道导通,用于键盘扫描的行、列扫描线接通,似有按键按下,达到仿真键盘的目的。
下面以键盘仿真模式下,仿真1键按下为例,说明键盘仿真工作原理:
1.微机向I/D地址331H发送40H(键盘仿真模式),则1KEYSELECT信号为高,U2,U5的开关通道打开,使S1~S7分别同JK1JK7连通。
2.微机向I/O地址330H发送01H,则CD0为高,U1的通道1被打开,S1与S4连通,而S1又同JK1连通,S4又同JK4连通,J1同JK4连通。
3.JK1同JK4连通后,因JK4为低电平,JK1由高电平被拉致低电平,系统确认有键按下,并查出为1键按下。
4.微机向I/O地址330H发送00H,U1的通道1被关闭,1键的键盘仿真结束。
键盘仿真发送代码,代码功能,行列扫描线状态及查键结果描述如表2:
表2:
发送代码 | 功能 | 行、列扫描线状态 | 系统查键结果 |
S4 S5 S6 S7 S1 S2 S3 | |||
01H(330H) | S4与S1相连 | 0 1 1 1 0 1 1 | 1键按下 |
02H(330H) | S5与S1相连 | 1 0 1 1 0 1 1 | 4键按下 |
04H(330H) | S6与S1相连 | 1 1 0 1 0 1 1 | 7键按下 |
08H(330H) | S7与S1相连 | 1 1 1 0 0 1 1 | CLR按下 |
10H(330H) | S4与S2相连 | 0 1 1 1 1 0 1 | 2键按下 |
20H(330H) | S5与S2相连 | 1 0 1 1 1 0 1 | 5键按下 |
40H(330H) | S6与S2相连 | 1 1 0 1 1 0 1 | 8键按下 |
80H(330H) | S7与S2相连 | 1 1 1 0 1 0 1 | 0键按下 |
X1H(331H) | S4与S3相连 | 0 1 1 1 1 1 0 | 3键按下 |
X2H(331H) | S5与S3相连 | 1 0 1 1 1 1 0 | 6键按下 |
X4H(331H) | S6与S3相连 | 1 1 0 1 1 1 0 | 9键按下 |
X8H(331H ) | S7与S3相连 | 1 1 1 0 1 1 0 | ENT按下 |
其中代码中的X为4(仿真键盘工作方式)或C(键盘--仿真键盘工作方式)。
Claims (2)
1.一种IC卡密码输出器,由用户向使用系统输入密码,其特征在于该密码器主要由IC卡读写器,系统控制接口和键盘仿真输出电路构成,IC卡读写器连接到系统控制接口,以传输IC卡的数据,系统控制接口连接到键盘仿真输出电路,以传输计算出来的密码,键盘仿真输出连接到密码键盘的输出接点上,替代原来密码键盘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密码输出器,其特征在键盘仿真输出电路由模似开关芯片U1、U2、U3、U4、U5、U6、U7和锁存器U8、U9构成,各芯片U1~U9之间的连接按各管脚上的相同编号对应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112879 CN1104700C (zh) | 1998-05-27 | 1998-05-27 | Ic卡密码输出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8112879 CN1104700C (zh) | 1998-05-27 | 1998-05-27 | Ic卡密码输出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36931A true CN1236931A (zh) | 1999-12-01 |
CN1104700C CN1104700C (zh) | 2003-04-02 |
Family
ID=522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81128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700C (zh) | 1998-05-27 | 1998-05-27 | Ic卡密码输出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700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5190B (zh) * | 2006-09-11 | 2012-01-04 | 英赛康特雷斯公司 | 将非接触式集成电路与近场通信组件相连接的方法 |
-
1998
- 1998-05-27 CN CN 98112879 patent/CN110470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5190B (zh) * | 2006-09-11 | 2012-01-04 | 英赛康特雷斯公司 | 将非接触式集成电路与近场通信组件相连接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700C (zh) | 2003-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764742A (en) | Cryptograph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 |
EP0379333B1 (en) | Secure data interchange system | |
US6454173B2 (en) | Smart card technology | |
Unger | Pattern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 |
US5365587A (en) | Self modifying access code for altering capabilities | |
EP0355372B1 (de) | Datenträger-gesteuertes Endgerät in einem Datenaustauschsystem | |
DE10001672C2 (de) | Elektronisches Datenspeichermedium mit Fähigkeit zur Überprüfung von Fingerabdrücken | |
DE3809170C2 (zh) | ||
DE19860177C2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nutzerkontrollierten Freischaltung von Chipkartenfunktionen | |
JPH02170272A (ja) | 秘密情報の照合方式 | |
WO2001059728A1 (de) |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gegenseitigen authentifizierung zweier datenverarbeitungseinheiten | |
CN101593380A (zh) |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生成和验证的门禁系统及认证方法 | |
IL106439A (en) | Method and means for identifying equipment which includes electronics | |
CN105224236A (zh) | 一种触摸键盘的滑动解锁系统及方法 | |
DE69930592T2 (de) | Verfahren zur Gerätverbindungszustandserkennung und Verarbeitungseinheit mit Funktion einer derartigen Erkennung | |
CA2411033C (en) | Smart cards for the authentication in machine controls | |
CN1104700C (zh) | Ic卡密码输出器 | |
WO1999027500A1 (de)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arbeitung von biometrischen daten | |
JPS6320583A (ja) | 指紋照合装置 | |
Nasrin et al. | Fingerprint based security system for banks | |
CN107577927A (zh) |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及智能终端 | |
DE19508288A1 (de) |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Verhinderung der unberechtigten Nutzung eines Rechners | |
CN112488267A (zh) | 一种多用智能卡读卡器及其读写方法 | |
CN215895548U (zh) | 一种ic门禁卡防复制系统 | |
CN1295303A (zh) | 指纹、像片防伪保管箱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