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5780A - 在电信网络内变换路由选择地址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电信网络内变换路由选择地址的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5780A CN1225780A CN97196507A CN97196507A CN1225780A CN 1225780 A CN1225780 A CN 1225780A CN 97196507 A CN97196507 A CN 97196507A CN 97196507 A CN97196507 A CN 97196507A CN 1225780 A CN1225780 A CN 12257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signal
- node
- point
- point co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84 wal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71864 Lethrinus laticaud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5—Provisions for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代表第一信令系统7号(SS7)网络内的第一应用层节点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PC/SSN)不在第二SS7网络内定义。在从第一节点发送第一信号给第二SS7网络内第二节点的同时,代表第一节点的PC/SSN用作呼叫方地址(Cgpa)。将第一SS7网络与第二SS7网络接口的变换器信号传送点(STP)截接所发送的信号,将特定的PC/SSN变换为相应的总标题号。将包含所变换的Cgpa的第一信号随后传送到第二节点。一旦第二SS7网络内的第二节点将返回信号发回给第一节点,所变换的Cgpa则用作被叫方地址。变换器STP再次截取返回地址并将截取的总标题号变回为原始的PC/SSN值,具有所变换的Cdpa的返回信号随后路由选择返回到第一节点。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由Jan Lindquist等人在1996年4月10提交的题为“电信系统内网络协议变换模块”的美国专利申请号08/630355。
本申请涉及通过不同的电信网络的应用层信号的通信,并且具体地涉及从第一信令系统7号(SS7)电信网络中发送的应用层信号内的点码(Point Code)和子系统号变换为可在第二SS7电信网络内进行路由选择的总标题号。
典型的电信交换机是复杂的数字处理器,包括大量的设备、信号终端和最重要的软件与硬件模块,以便提供电信业务给电信用户。随着上述数字处理器与公共信道信令(CCS)网络系统的发展,典型的电信交换机现在能支持和传送此仅有话音数据多得多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可能包括视频图象、控制信号或应用特定信息。这样的应用特定信息的一个示例可以是通过已有电信网络传送的信用卡验证数据以验证客户的信用卡号。
为了两个或多个电信交换机相互之间正确地交换数据,所有的“对话”各方必须同意特定的通信协议。此协议必须由各方严格地遵守以便通过一个网络或一系列网络及时与准确地传送数据列正确的地方并传送可识别的数据给参与对话或会话的终端用户。因此,在现代电信产业中利用基于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协议将标准的通信系统相互进行链接。
此OSI模型是唯一国际上接受的用于在由不同销售商制作的不同系统之间通信的标准框架。OSI的目标是产生开放系统组网环境,在此环境中连到任何网络的任何销售商的计算机系统能自由地与那个网络上任何其他的计算机系统共享数据。然而,系统是“开放”的事实不隐含特定协议或规范。相反地,OSI提供概念性的和功能性的框架,允许和支持用户开发他们自己的电信规范以符合更高级的OSI层。用于电信通信的最广泛接收的OSI标准一直是公共信道信令(CCS)。具体地,在美国实施CCS的最通常使用的技术是信令系统7号(SS7)。然而,应注意:即使在同一个SS7电信协议内,也有不同的机构用于从始发节点传送信号到目标节点。
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用于在SS7网络内对信号进行路由选择。首先,能根据点码(PC)与子系统号(SSN,下面总标为PC/SSN)的组合进行路由选择。当给信号提供PC/SSN时,服务网络内每个参与节点(诸如信号转接点,STP)必须具有定义特定PC/SSN的数据。因此,当以特定的PC/SSN接收信号时,在该服务网络中的每个转接点都精确地知道发送该信号到哪里给谁。
作为可选方案,也能利用总标题号对信号进行路由选择。当始发信号的节点不知道与目标节点有关的PC/SSN时,必须将总标题号用于路由选择目的。连接始发节点与目标节点的每个转接节点仅知道向某一网络或方向传送所接收的具有特定总标题号的信号。有时,得提供正确的PC/SSN以使信号能到达其最后的目的地。将这个功能称为总标题转换并且通常由与目标节点相邻的STP执行。由于除相邻STP之外的所有其他中间节点仅传送信号到正确方向,不同于使用PC/SSN的网络,中间传送节点不必包含定义由所接收的总标题号表示的目标节点的数据。
如果在整个SS7网络中定义与SS7网络内特定节点相关的PC/SSN(SS7网络内所有参与节点具有将PC/SSN与特定节点相关的数据),则利用定义的PC/SSN对信号进行路由选择更有效和直接。由于连接始发节点与目标节点的所有中间节点都知道在哪和如何传送信号,所以由始发节点发送的信号将直接进行路由选择至特定的目标节点。然而,如果PC/SSN未在整个SS7网络中进行定义,则此信号必须利用总标题号进行路由选择,直至它到达包含定义数据的相关PC/SSN的特定传送节点。这样的总标题转换是低效的并且减慢信号的路由选择。
当信号从第一SS7网络内的第一节点传送给第二SS7网络内的第二节点时,与第一节点有关的PC/SSN包含在此信号中作为被叫方地址(Cdpa),这样的被叫方地址后来由第二SS7网络内的第二节点用于将信号返回给第一节点。然而,除非第二SS7网络内的所用中间节点利用代表第一节点的PC/SSN值进行定义,否则通过SS7网络进行路由选择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对于第一节点总是利用总标题号作为被叫方地址来发送所有它的信号不是有效的,这是因为它减慢信号路由选择并还托管来自第一SS7网络内每个中间节点的处理时间。
因此,提供变换系统对利用PC/SSN通过不具有定义的特定PC/SSN的SS7网络发送的信号进行路由选择是有益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将代表特定信号的呼叫方地址的点码和子系统号(PC/SSN)变换为相应的总标题号,以使该信号能通过不具有所定义的特定PC/SSN的信令系统7号(SS7)进行传送。连接第一SS7与第二SS7网络的变换器信号传送点(STP)将代表在接收信号内呼叫方地址的PC/SSN变换为相应的总标题号。所变换的总标题号代表始发信号的第一SS7网络内的第一节点,并在返回信号后来由变换器STP利用所变换的总标题号作为被叫方地址接收时,变换器STP又将总标题地址变换为原始的PC/SSN。变换器STP随后利用PC/SSN作为被叫方地址发送返回信号给第一节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由变换器STP变换的总标题号代表变换器STP而不是在第一SS7网络内的第一节点。当由变换器STP变换和发送所接收的信号时,还将所接收的PC/SSN封装入在所发送信号内的可选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参数之一。当利用所变换的总标题号作为被叫方号码并且还封装原始PC/SSN的返回信号以后由所变换的STP接收时,变换器STP提取封装的PC/SSN并利用所提取的PC/SSN作为被叫方地址来传送返回信号给第一节点。
参阅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其中:
图1是表示一般的信令系统7号(SS7)电信网络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SS7电信系统内不同层的方框图;
图3是代表连接始发节点与目标节点的一般SS7电信网络的网络结构;
图4是表示由利用点码和子系统号作为寻址机构的信号所采用的逻辑路由选择路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由利用总标题号作为寻址机构的信号采用的可能的路由选择路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在利用PC/SSN的第一SS7网络与利用总标题号的第二SS7网络接口时存在的路由选择不一致性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与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模块接口的用于变换在第一与第二SS7电信网络之间传送的信号内的被叫方地址的变换模块的方框图;和
图8是表示连接第一SS7网络与第二SS7网络并变换所接收信号内的点码与子系统号为相应的总标题号的变换器信号传送点(STP)的方框图。
图1是代表一般信令系统7号电信网络一部分的图,在此电信网络内可以实施本发明。利用数字交换,公共信道信令(CCS)已迅速成为电路交换网络中处理呼叫连接的优选方式,最常用的在美国实施CCS的技术是最初由国际电话电报资询委员会(CCITT)创建的并且后来由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修改的信令系统7号(SS7)。为了在网络内完成路由选择和传信功能,消息必须通过分组交换信令网络从诸如本地交换机A的第一节点10A发送给第二节点10B。双信号传送点(STP)270A与270B设计为通过总是在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提供多于1条的信号链路275来提供信令消息的可靠传送。包含应用层数据的这些信号在一个或一系列网络内进行传送而不用在原始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建立物理连接(节点可包括本地交换机、数据库或作为电信网络一部分连接的任何其他信号生成单元)。不同于信道传送话音数据,每个单独的数据包朝着它的目的节点单个地和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因此,每个信号包括原始与目标地址,,指导STP正确传送数据包到目标节点。诸如信用卡验证程序或等级自动回叫特性的应用层模块所要求的数据封装入交易能力应用部分(TCAP)消息信号或其他应用层信号中并且从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传送给网络中另一个节点。更具体地,每个信号标题内的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参数以必要的原始与目的地址填满以便使信号能通过一个或一系列网络。
图2是表示典型的SS7电信系统内不同层的方框图。根据开放系统接口(OSI)的层结构,SS7电信系统也分层为多个系统层。基本上,SS7具有两部分,即用户部分和消息传送部分。消息传送部分(MTP)300是SS7网络系统的最低层并用于实际从网络中的一个点传送数据到另一个点。有几种不同的用户部分,这样的用户部分示例包括用于基本电话业务的电话用户部分(TUP)360和用于组合的话音、数据与话音业务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用户部分(ISUP)350。这些用户部分也利用MTP300来提供无连接但排序的传送业务。驻留在SS7网络的最高层上的应用340利用交易能力应用部分(TCAP)层330和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层310来通过MTP300从一个应用传送应用层数据到另一个应用。应用还能利用它们自己的专用消息信号来直接与SCCP层310接口以便从一个应用传送应用层数据给另一个应用。
SCCP310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端到端路由选择的装置。因此,SCCP310处理特定信号内特定地址以便将数据正确传送到特定的目的地。此寻址信息由MTP300在诸如信令传送点(STP)的每个信令点上用于确定使用哪条通信链路。
图3是表示连接诸如移动交换中心/访问者位置寄存器(MSC/VLR)10A的第一节点与诸如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0B的目标节点的典型SS7电信网络的网络结构。利用移动电信系统作为示例,一旦移动站进入新的MSC/VLR区域,服务MSC/VLR10A和与移动站有关的HLR10B进行通信以便将移动站的当前位置通知HLR10B。如果移动站当前远离它归属的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服务MSC/VLR10A可能是连到不同SS7网络的节点而不是连接归属HLR10B的节点。MSC/VLR10A随后通过多个连接MSC/VLR10A与HLR10B的中间节点270与归属HLR10B进行通信。由MSC/VLR10A发送的信号内的被叫方地址必须使中间节点能够识别HLR10B为目标节点并因此传送所发送的信号到正确的目的地。为了正确实现从第二节点返回的返回信号至第一节点的传送,由MSC/VLR10A指定的呼叫方地址还必须使中间节点以后通过第二SS7网络传送信号。
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对SS7网络内的信号进行路由选择。首先,信号路由选择能基于点码(PC)与子系统号(SSN,下面一起称为PC/SSN)的组合。作为选择,信号也能利用总标题号进行路由选择。即使使用PC/SSN是对信号进行路由选择最直接与有效的方式,也不是所有的SS7网络能利用特定PC/SSN对信号进行选择。
图4是表示在将PC/SSN用作寻址机构的同时SS7网络上信号所采用的逻辑路由选择路径的方框图。当PC/SSN用作被叫方地址(cdpa)时,连接始发节点与服务SS7网络20内的目标节点的每个参与节点(未在图4中示出,见图3中的270)必须包含定义特定PC/SSN的数据。因此,利用特定PC/SSN接收信号的每个中间参与节点准确知道如何传送信号和将信号传送到哪里。因此,假定所有链路已建立和可用,则逻辑路径30表示SS7网络用于在服务MSC/VLR10A与归属HLR10B之间传送信号的信号路径。
即使通过特定PC/SSN的路由选择是在SS7网络内传送信号的有效和直接的方式,但这样的路由选择是不可能的,除非那个特定SS7网络内的所有参与中间节点包含定义PC/SSN的数据。通常,要求第一SS7网络定义识别第一SS7网络内每个原始节点与目标节点的数据不是问题。然而,要求第一SS7网络定义识别连到第二SS7网络的每个节点的数据不总是可能或所需的。
可选择地,信号也能通过总标题号进行路由选择,因此,图5是表示SS7网络利用总标题号传送信号所采用的可能的路由选择路径的方框图。诸如由电信用户拨打的电话簿号码的整体题目号未准确指示目标节点位于何处。服务SS7网络内的每个中间节点(未在图5中示出,参见图3中的270)不包含将特定总标题号与特定节点相关的数据。然而,通过发析接收的总标题号的相关部分,每个中间节点至少能传送接收的信号到正确的方向。例如,如果包含214-555-1212的信号由信号传送点(STP)作为被叫方地址接收,则STP不能确定特定目标节点的准确位置。但是,通过分析诸如第一3前缀的一部分总标题号,STP能确定这个信号需要传送到Dallas,Texas地区,一旦它到达Sallas、Texas地区的STP,另一个STP分析接下来的3位数字以确定Dallas,Texas地区内正确的分区。最后,它将到达中间节点,通常为连到最后目标节点的相邻STP,此STP识别所接收的总标题号,将总标题号转换为相应的PC/SSN,并将此信号传送到最后的目标节点。
结果,如果服务MSC/VLR10A利用代表归属HLR10B的特定总标题目号作为SS7网络20内被叫方地址来发送信号,服务SS7网络20内所有可能的路由选择路经利用逻辑路径30来表示。不在服务MSC/VLR10A与归属HLR10B之间建立直接连接,服务SS7网络20内的每个中间节点仅传送信号到正确方向(如逻辑方向箭头40所示的)。在某方面,提供PC/SSN并且将信号传送到其最后的目标节点。与利用PC/SSN对信号进行路由选择相比较,利用总标题号的信号路由选择是无效的和笨重的,这是因为每个中间传送点得分析所接收的总标题号。然而,由于存储容量和维护的原因,第一SS7网络通常不存储定义连到另一个SS7网络的外部节点的数据。因此,如果朝连到另一个SS7网络的外部节点发送信号,需要总标题号寻址机构。
图6是表示在利用PC/SSN的第一SS7网络与利用总标题号的第二SS7网络接口时存在的路由选择不一致性的方框图。第二SS7网络20B不包含定义与第一SS7网络10A内第一节点10A有关的PC/SSN的数据。当第一SS7网络内的第一节点10A向第二SS7网络内第二节点10B发送应用层信号时,代表第二节点10B的总标题号用作被叫方号码。然而,为了实现返回信号正确传回给第一节点10A,由第一节点10A发送的信号还包含它自己的PC/SSN作为呼叫方地址。由于总标题号可在两个SS7网络上进行路由选择,所以将特定总标题地址作为被叫方地址的信号从第一节点10A正确地路由选择至第二节点10B。如果第二节点10B想将返回信号发回给第一节点10A以响应信号接收,所接收信号内呼叫方地址用作返回信号的被叫方地址。但是,被叫方地址是PC/SSN。由于第二SS7网络20B内的中间传送节点不包含定义特定PC/SSN的数据,所以返回地址不能正确地路由选择返回到第一SS7网络20A。
因此,需要变换系统来将特定的PC/SSN转换为相应的总标题号以使第一SS7网络能将特定的PC/SSN作为路由选择地址对信号进行路由选择并使第二SS7网络能将变换的总标题号作为路由选择地址对同一信号进行路由选择。
根报本发明的教导,图7是表示与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模块接口的用于变换在第一与第二SS7电信网络之间传送的信号内的被叫方地址的变换模块的方框图。第一SS7网络MTP层300A物理地传送来自第一SS7网络的信号并与第一SS7网络SCCP模块310A接口,第一SCCP模块310A从第一MTP层300A中检索信号并将此信号传送给变换模块50。变换模块50为响应存储在其变换表或寄存器60中的动态值而相应地将代表始发节点的所接收的PC/SSN变化为相应的总标题号。具有变换的呼叫方地址SCCP参数的并仍包含相同的应用层数据的信号随后发送给第二SS7网络以便传送到目标应用节点。因此,所变换的信号与第二SS7网络SCCP模块310B接口,第二SCCP模块310B又将此信号与第二SS7网络MTP层300B接口以便物理传送到目标节点。所变换的呼叫方地址以后将由目标节点用于将返回信号发回给始发节点。
在整个变换和接口处理期间,只有信号标题内的SCCP层数据由变换模块进行变换,并且包括TCAP数据的所有其他层数据透明地通过变换模块进行传送。
图8是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变换器STP40连接第一SS7网络20A与第二SS7网络20B。对于包括呼叫建立与话音数据通信的正常电话业务,不需要变换器。对于正常电话连接,诸如ISUP或TUP的信号不要求SCCP参数。然而,诸如在MSC/VLR与HLR之间传送的移动应用部分(MAP)信号的封装在使用SCCP参数的信号中的应用层数据由驻留在变换器STP40内的变换模块50截接并进行变换。信号根据图7中所述的方式进行截接和传送到变换模块50。
驻留在变换器STP40内的变换模块50通过参考存储总标题号及其参照指针的变换表60将接收的PC/SSN值变换为相应的总标题号,示例的变换表或寄存器60包括:
表1
标准标号1 SS7 | SCCP参数和值TT=3*其他SCCP参数 |
2 SS7 | PC=8-9-1SSN=5 |
3 SS7 | TT=0NP=7NA=4GTS=8134445555(GTS识别8-9-1) |
利用上面的项目,PC/SSN SCCP参数值还根据表2进行参照和变换为相应的总标题号:
表2
在图8中,具有SSN值为5的第一节点10A在连到具有PC值为8-9-1的第一SS7网络20A的同时始发应用层信号(第一信号)。因此,第一信号的呼叫方地址是PC=8-9-1和SSN=5。指定目标节点的用户输入的被叫方地址也需要利用SCCP参数来指定以表示例如TT=3和总标题号=051122214。利用总标题号格式中的特定被叫方地址,第一SS7网络20A能将第一信号朝向变换器STP40进行路由选择。一旦由变换器STP40收到包含上面的呼叫方地址与被叫方地址的第一信号,根据上表1与2变换所接收的呼叫方地址和被叫方地址。
第一SS7 | 第二SS7 |
1 SS7 | 1 SS7(无变化) |
2 SS7 | 3 SS7 |
对于被叫方地址SCCP数据值,由于TT=3对应1SS7标号,如表2的第一行所特定的一样不执行变换。变换模块50假定:被叫方地址已在总标题号格式中并且不需要执行变换。由于表示第二SS7网络20B内的第二节点10B的被叫方地址已正确地由用户指定,所以第一信号可传送到最后的目地。
另一方面,第二SS7网络不利用呼叫方地址来传送第一信号到第二节点10B。然而,如果第二节点10B后来希望将消息返回给第一节点10A,所包含的呼叫方地址用作新返回信号的被叫方地址。如前所述,由于代表第一SS7网络20A内第一节点10A的特定PC/SSN未在第二SS7网络20B内指定,将接收的PC/SSN用作被叫方地址的返回信号的路由选择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实现结果消息正确传回到第一节点10A的目的,变换模块50在发送第一信号到第二节点10B的同时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将存储在PC/SSN格式中的呼叫方地址变换为相应的总标题号格式。
由第一节点10A指定的呼叫方地址包括SSN=5和PC=8-9-1。由于这个特定PC/SSN是2SS7标号,所以如表2的第二行所示变换SCCP参数值。
因此,利用表1与2,第一信号的呼叫方地址(Cgpa)和被叫方地址(Cdpa)从
Cdpa:TT=3 Cgpa:PC=8-9-1
GTN=051122214 SSN=5
变换为:
Cdpa:TT=3 Cgpa:TT=8
GTN=051122214 GTN=8134445555
以后,当第二SS7网络20B内的第二节点10B将返回信号发回给第一节点10A时,下面的SCCP被叫方地址和呼叫方地址再次由第二节点10B发送并由变换器STP40接收:
Cgpa:TT=3 Cdpa:PC=8-9-1
GTN=051122214 SSN=5
如上所列举的,第一信号的Cgpa与Cdpa Sccp参数值进行交换以包括返回信号的Cdpa与Cgpq参数值。将所变换的总标题号用作被叫方地址,通过第二SS7网络20B将返回信号正确地从第二节点10B路由选择至变换器STP40。一旦由变换模块50接收返回信号,为了通过第一SS7网络实现更直接的信号传送,通过索引上面的表1和2将接收的被叫方地址变回为原始的PC/SSN SCCP参数值。因此,呼叫方地址和被叫方地址变换为:
Cdpa:PC=8-9-1 Cgpa:TT=3
SSN=5 GTS=051122214
利用PC/SSN格式中重新变换的被叫方地址,变换器STP40能通过第一SS7网络20A直接和有效地发送返回信号给第一节点10A。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了减少变换器STP40利用其相应的总标题号存储所有可能的PC/SSN组合所要求的存储容量,变换器STP40内的变换模块50将所接收信号内的PC/SSN SCCP参数值变换为代表变换器STP40的总标题号。通过利用代表变换器STP40的总标题号作为呼叫方地址来发送第一信号,由第二节点10B发送的任何后续的返回信号将路由选择返回到变换器STP40。在发送第一信号给第二节点10B的同时,从第一节点10A接收的作为呼叫方地址的PC/SSNSCCP参数值还封装入不由第二SS7网络20B利用的可选SCCP参数中,这些可选参数不由第二节点10B进行变换并且包括在来自第二节点10B的返回信号上。因此,原始PC/SSN SCCP参数值在从变换器STP40发送给第二节点10B时“放置(piggy back)”在第一信号上。当确定要发送返回信号时,所接收的PC/SSN SCCP参数值通过“放置”在所发送的返回信号上返回到变换器STP40。一旦由变换器STP40接收“放置”的PC/SSN值,不利用上面的表1来执行变换,而从返回信号中由变换模块50提取所封装的PC/SSN值并通过第一SS7网络作为被叫方地址进行发送。
通过将分配给变换器STP40的总标题号用作呼叫方地址,变换模块50不必利用相应的总标题号内部存储所有可能的PC/SSN值的组合。
虽然本发明的方法与设备的最佳实施例已在附图中表示并在上面详细说明中进行描述,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制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并能进行许多重新安排、修改和替换而不脱离下面权利要求书所提出和定义的本发明精神。
Claims (21)
1.用于在第一信令系统7号(SS7)网络内的第一节点与第二SS7网络内的第二节点之间传送信号的一种方法,其中所述第一SS7网络和所述第二SS7网络利用变换器信号传送点(STP)进行连接,并且其中所述信号包括代表所述第一节点的作为呼叫方地址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其中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可在所述第一SS7网络内进行路由选择但不可在所述第二SS7网络内进行路由选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变换器信号传送点(STP)从所述第一节点中接收所述信号,所述信号包括代表所述第一节点的作为所述呼叫方地址(Cgpa)的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
利用所述变换器STP将所述接收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变换为可在所述第二电信网络内路由选择的总标题号,并作为所述呼叫方地址替换所述信号中所述总标题号;和
通过所述第二SS7网络从所述变换器STP朝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所述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变换器STP包括国际网关STP。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变换为所述总标题号的步骤包括变换为代表所述第一SS7网内所述第一节点的总标题号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变换器STP接收从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返回信号以响应所述信号,所述返回信号利用所述总标题号作为被叫方地址通过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传送;
将所述总标题号变换为代表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并作为所述被叫方地址替换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和
通过所述第一SS7网络从所述变换器STP朝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返回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变换所述总标题号的步骤包括变换为代表所述变换器STP的总标题号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包括多个参数,并且其中所述发送所述信号的步骤还包括将所述接收的点码与子系统号封装入不被所述第二SS7网络使用的所述多个参数之一中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变换器STP接收从所述第二节点中发送的返回信号,所述返回信号通过将所述总标题号用作被叫方地址利用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传送,并且其中所述返回信号还封装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
由所述变换器STP从所述返回信号中提取所述封装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和
将所述提取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用作所述被叫方地址通过所述第一SS7网络从所述变换器STP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返回信号。
8.用于在第一信令系统7号(SS7)网络内的第一节点与第二SS7网络内的第二节点之间传送包含应用层数据的信号的一种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包括代表所述第一节点的作为呼叫方地址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其中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在所述第一SS7网络内进行定义并且其中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不在所述第二SS7网络内定义,所述系统包括:
变换器信号传送点(STP),连接所述第一SS7网络与所述第二SS7网络,所述变换器STP包括: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层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SS7网络中接收所述信号;和
与所述SCCP层模块接口的变换模块,所述变换模块将所述接收的信号内的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变换为可利用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路由选择的总标题号。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其中所述总标题号代表所述第一SS7网络内的所述第一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还包括存储表,用于利用相应的总标题号存储所述第一SS7网络内可能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SCCP模块从所述第二节点中接收返回信号,所述返回信号通过将所述总标题号用作被叫方地址利用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路由选择;
其中所述变换模块将所述总标题号变换为所述信号内先前接收的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和
其中所述SCCP模块将所述变换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用作所述被叫方地址通过所述第一SS7网络发送所述返回信号给所述第一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系统,其中所述总标题号代表所述变换器STP。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包括多个参数,并且所述变换器STP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封装入不被所述第二SS7网络使用的所述多个参数之一中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所述SCCP层模块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返回信号,所述返回信号通过将所述总标题号用作被叫方地址利用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路由选择,并且所述SCCP层模块还封装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
其中所述变换模块从所述返回信号中提取所述封装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和
其中所述SCCP层模块将所述提取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用作所述被叫方号码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返回信号。
15.用于在第一信令系统7号(SS7)网络内的第一节点与第二SS7网络内的第二节点之间传送信号的一种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利用点码与子系统号码进行识别,并且其中所述第一SS7网络能使用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对所述信号进行路由选择,而所述第二SS7网络不能利用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对所述信号进行路由选择,所述系统包括:
变换器信号传送点,将所述第一SS7网络连到所述第二SS7网络,所述变换器STP包括:
用于从所述第一节点中接收信号的装置,所述信号包括代表所述第一节点的作为呼叫方地址的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
用于将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变换为可通过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路由选择的总标题号并作为所述呼叫方地址替换所述信号中的所述变换的总标题号的装置;和
用于通过所述第二SS7网络发送所述信号给所述第二节点的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器STP包括国际网关STP。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器的总标题号代表所述第一SS7网络内的所述第一节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器STP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返回信号的装置,所述返回信号通过将所述总标题号用作被叫方地址利用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路由选择;
用于将所述总标题号变回所述信号内先前接收的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的装置;和
用于将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用作所述被叫方地址通过所述第一SS7网络发送所述返回信号给所述第一节点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的总标题号代表所述变换器STP。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包括多个参数,并且所述变换器STP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接收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封装入不被所述第二SS7网络使用的所述多个参数之一中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器STP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第二节点中接收返回信号的装置,所述返回信号通过将所述总标题号用作被叫方地址利用所述第二SS7网络进行传送,并且其中所述返回信号还封装所述点码与子系统号码;
用于从所述返回信号中提取所述封装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的装置;和
用于将所述提取的点码与子系统号码用作所述被叫方地址通过所述第一SS7网络发送所述返回信号给所述第一节点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8/653,266 US5838782A (en) | 1996-05-24 | 1996-05-24 | System for converting a routing addres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08/653,266 | 1996-05-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5780A true CN1225780A (zh) | 1999-08-11 |
CN1203681C CN1203681C (zh) | 2005-05-25 |
Family
ID=24620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9650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681C (zh) | 1996-05-24 | 1997-05-22 | 在电信网络内变换路由选择地址的系统 |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838782A (zh) |
EP (1) | EP0901737B1 (zh) |
JP (1) | JP4391590B2 (zh) |
CN (1) | CN1203681C (zh) |
AU (1) | AU731251B2 (zh) |
BR (1) | BR9709029A (zh) |
CA (1) | CA2255726C (zh) |
DE (1) | DE69739819D1 (zh) |
WO (1) | WO1997044962A2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26813C (zh) * | 2001-03-06 | 2008-10-15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在7号信令系统型网络中传输信令报文的方法 |
US7835513B2 (en) | 2004-11-30 | 2010-11-16 | Alcatel Lucent | SS7 telecommunications node and method for synthetic global title transla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07400A (ja) * | 1995-10-12 | 1997-04-22 | Fujitsu Ltd | 通信属性変換装置の自動捕捉方法及びその装置とそれを有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
SE9504037L (sv) * | 1995-11-10 | 1997-02-03 | Telia Ab | Förbättringar av eller avseende telekommunikationstjänster |
EP0810800A3 (de) * | 1996-05-28 | 2001-01-0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Anbindung von Teilnehmern an die Kommunikationssysteme einer Mehrzahl von Netzbetreibern |
EP0814621A3 (en) * | 1996-06-17 | 1998-11-11 | Ericsson Invention Ireland Limited | A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ing system |
US6134316A (en) * | 1996-10-18 | 2000-10-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relocateability of subscriber number |
US6081591A (en) * | 1997-04-16 | 2000-06-27 | Skoog; Frederick H. | Signaling network gatew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signaling network |
US5995610A (en) * | 1997-05-06 | 1999-1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Cooperative call processing across public and private intelligent networks |
US6094479A (en) * | 1997-05-06 | 2000-07-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gateway |
US6044142A (en) * | 1997-05-06 | 2000-03-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ntegrat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s with operator assisted services |
US7050456B1 (en) | 1998-12-04 | 2006-05-23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ing system 7 (SS7) user part messages among SS7 signaling points (SPs) and internet protocol (IP) nodes using signal transfer points (STPs) |
US6944184B1 (en) | 1998-12-04 | 2005-09-13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database node access control functionality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routing node |
US6324183B1 (en) | 1998-12-04 | 2001-11-27 | Tekele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among signaling system 7 (SS7) signaling points (SPs) and internet protocol (IP) nodes using signal transfer points (STPS) |
US6308075B1 (en) * | 1998-05-04 | 2001-10-23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short messages |
US6353621B1 (en) * | 1998-09-15 | 2002-03-0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to allow seamless service to mobile subscribers across various mobile switching centers supporting multiple intersystem standards |
US6987781B1 (en) | 1998-12-04 | 2006-01-17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signaling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circuit identification code (CIC) information |
US7002988B1 (en) | 1998-12-04 | 2006-02-21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ng SS7 messages over packet-based network using transport adapter layer interface |
US6377674B1 (en) * | 1998-12-30 | 2002-04-23 | At&T Corp. | Method for global title translation processing |
US6611533B1 (en) * | 1999-01-13 | 2003-08-26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intelligent network, and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services interworking |
DE19901204C2 (de) * | 1999-01-14 | 2001-02-01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Realisierung von Mehrfach-Punktcodes in einer Vermittlungsstelle |
US6954526B1 (en) | 1999-04-05 | 2005-10-11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calling name service query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A2331112A1 (en) * | 2000-01-21 | 2001-07-21 | Globalstar L.P. | Pseudo-global title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roaming of ansi-41 subscribers |
WO2001082635A1 (en) | 2000-04-21 | 2001-11-01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dynamic routing key registration |
US7318091B2 (en) | 2000-06-01 | 2008-01-08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converged network management functionality in a gateway routing node to communicate operating status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ignaling system 7 (SS7) node to a data network node |
US6987839B1 (en) * | 2000-06-29 | 2006-01-1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rrangement for converting telephone number formats for notification systems |
US6577723B1 (en) | 2000-07-13 | 2003-06-10 | At&T Wireless Service, Inc. | Application of TCAP criteria in SCCP routing |
FI20002093L (fi) * | 2000-09-22 | 2002-03-23 | Nokia Corp | Osoitetiedon siirtäminen protokollapinossa |
CN1202643C (zh) * | 2000-10-07 | 2005-05-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具有无线电链路控制层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
US6990089B2 (en) * | 2000-12-12 | 2006-01-24 | Tel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messag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US7092381B2 (en) * | 2000-12-29 | 2006-08-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livery of broadcast teleservice messages over packet data networks |
US6965592B2 (en) * | 2001-01-24 | 2005-11-15 | Tekelec | Distributed signaling system 7 (SS7) message routing gateway |
KR100418967B1 (ko) * | 2001-05-07 | 2004-02-1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넘버 세븐 신호망에서 신호 메시지의 총괄명 번역 장치 및방법 |
US7580517B2 (en) * | 2001-06-05 | 2009-08-25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duplicate point code support in a signaling message routing node |
ATE502485T1 (de) | 2001-08-22 | 2011-04-15 | Tekelec Us |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ausnutzung einer zeitmultiplex-kommunikationsstrecke eines signalisierungstransferpunktes, und entsprechender signalisierungstransferpunkt |
US7190781B2 (en) | 2002-01-04 | 2007-03-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ssage transfer part point code mapping method and node |
CN1254117C (zh) * | 2002-07-29 | 2006-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令点和子系统动态负荷分担的方法 |
US7386112B1 (en) * | 2003-07-08 | 2008-06-1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SS7 message routing by selecting a signaling link selection field based on an affected destination |
US7804789B2 (en) | 2004-03-18 | 2010-09-28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organizing, managing, and selectively distribu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in a signaling message routing node |
US8126017B1 (en) * | 2004-05-21 | 2012-02-2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 Method for address transl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features |
US7532647B2 (en) | 2004-07-14 | 2009-05-12 | Tekele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correlating message transfer part (MTP) priority and internet protocol (IP) type of service in converged networks |
CN101212754B (zh) * | 2006-12-25 | 2011-10-05 | 上海欣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信领域移动网事务整合的方法 |
US8452890B2 (en) | 2007-02-26 | 2013-05-28 |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 Inc. | Point code emulation for 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system No. 7 signaling network |
US9043451B2 (en) | 2007-07-31 | 2015-05-26 | Tekelec, In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managing the flow of signaling traffic entering a signaling system 7 (SS7) based network |
WO2011100630A2 (en) | 2010-02-12 | 2011-08-18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iameter application loop prevention |
US9444854B2 (en) * | 2010-09-07 | 2016-09-13 | T-Mobile Usa, Inc. |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outer |
WO2012079648A1 (en) * | 2010-12-17 | 2012-06-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Enabling a communication server to use msc-s related functions |
WO2013059480A1 (en) * | 2011-10-18 | 2013-04-25 | Smartroam Pte Ltd. | Conversion dialing system and method |
CN104753905B (zh) * | 2013-12-31 | 2018-02-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在内部通信网中通信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76465A (ja) * | 1985-05-31 | 1986-12-06 | Fujitsu Ltd | 信号網間接続方式 |
GB2207835B (en) * | 1987-08-06 | 1991-06-05 | Stc Plc | Message based signalling system |
US5506894A (en) * | 1991-06-03 | 1996-04-09 | At&T Corp. | System for processing calling party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
US5282244A (en) * | 1991-06-24 | 1994-01-25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Virtual signaling network method |
JPH05236138A (ja) * | 1992-02-20 | 1993-09-10 | Nec Corp | 電子交換機 |
US5278823A (en) * | 1992-03-27 | 1994-01-11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mitting intranework testing of internetwork functions |
US5640446A (en) * | 1995-05-01 | 1997-06-17 | Mci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of validating special service calls having different signaling protocols |
US5546450A (en) * | 1995-06-21 | 1996-08-13 |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witch translations |
-
1996
- 1996-05-24 US US08/653,266 patent/US5838782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
- 1997-05-22 WO PCT/US1997/009365 patent/WO1997044962A2/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7-05-22 BR BR9709029-8A patent/BR9709029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5-22 JP JP54301097A patent/JP439159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5-22 CA CA002255726A patent/CA225572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5-22 AU AU32236/97A patent/AU731251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7-05-22 DE DE69739819T patent/DE69739819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5-22 EP EP97927887A patent/EP090173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5-22 CN CNB971965072A patent/CN120368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26813C (zh) * | 2001-03-06 | 2008-10-15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在7号信令系统型网络中传输信令报文的方法 |
US7835513B2 (en) | 2004-11-30 | 2010-11-16 | Alcatel Lucent | SS7 telecommunications node and method for synthetic global title translation |
CN1946197B (zh) * | 2004-11-30 | 2013-09-11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合成全局码转换的ss7电信节点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9709029A (pt) | 2000-05-09 |
WO1997044962A2 (en) | 1997-11-27 |
DE69739819D1 (de) | 2010-05-06 |
US5838782A (en) | 1998-11-17 |
CA2255726C (en) | 2005-01-25 |
CA2255726A1 (en) | 1997-11-27 |
JP4391590B2 (ja) | 2009-12-24 |
AU731251B2 (en) | 2001-03-29 |
CN1203681C (zh) | 2005-05-25 |
EP0901737A2 (en) | 1999-03-17 |
WO1997044962A3 (en) | 1997-12-31 |
AU3223697A (en) | 1997-12-09 |
EP0901737B1 (en) | 2010-03-24 |
JP2000511381A (ja) | 2000-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3681C (zh) | 在电信网络内变换路由选择地址的系统 | |
CN1140999C (zh) | 在电信系统中的网络协议转换模式 | |
CN1105460C (zh) | 分布电信计费系统的实时网络 | |
CN1541487A (zh) | 在电信网内具有互联网协议能力的信号转接点 | |
CN1139265C (zh) | 电信系统中的信令 | |
CN1349720A (zh) | 电信网络中的信令 | |
EP1111940B1 (en) | Signall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258902C (zh) | 一种多信令点多协议的实现方法 | |
CN1265653C (zh) | 经网际协议传输发射、接收和执行应用查询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3235C (zh) | 用于传送呼叫到多个业务供应商管区的一种方法和系统 | |
EP1643777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gateways | |
CN1273492A (zh) | 用于七号信令网络链路组的信号业务路由选择方法 | |
CN1142686C (zh) | 电话系统及其服务提供方法 | |
US20040037318A1 (en) | Transmitting address data in a protocol stack | |
CN100391270C (zh) | 呼叫处理方法 | |
CN100563374C (zh) | 全局标题翻译装置及全局标题处理方法 | |
CN100583833C (zh) | 为不同业务消息选择信令路由的方法及装置 | |
CN1885825A (zh) | 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及信令消息传送方法 | |
CN1863189A (zh) | 基于七号信令网的通信控制系统、方法及业务控制器结构 | |
KR100456070B1 (ko) | 신호전달방법및시스템 | |
CN1589061A (zh) | 基于No.7信令系统在信令链路上传送消息的方法 | |
CN1870764A (zh) | 信令点进行负荷分担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01008424A1 (en) |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311959A (zh) | 电信网中的信令 | |
CN101237373A (zh) | 网络互通、业务节点与上层用户互通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