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09755C - 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9755C
CN1209755C CN00103039.6A CN00103039A CN1209755C CN 1209755 C CN1209755 C CN 1209755C CN 00103039 A CN00103039 A CN 00103039A CN 1209755 C CN1209755 C CN 120975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deflector
mentioned
emitting device
las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30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1159A (zh
Inventor
堀田彻
春日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1757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4869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71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1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97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97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62Mirro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拾取设备,包括:一激光发射装置;一偏转器,用于偏转自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一透镜驱动器,用于移动一物镜,沿其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将 由该偏转器偏转的激光转换到一光学记录盘上;及一框架部件,用于支持该激光发射装置、该偏转器和该透镜驱动器,其中该偏转器被定位以使该物镜的光轴被与该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相对准。

Description

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记录和再现例如紧致盘(CD)、数字视频(或万能)盘(DVD)或类似物的光学记录盘的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定位安装在一光学拾取系统中的偏转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记录和再现例如CD和DVD的光学记录盘的光学拾取设备,已知一种,其中从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通过一半反射镜被偏转,该激光通过由一全反射镜偏转而被组成,且该激光通过一物镜以一斑点的形式被聚焦到该光学记录盘上。从该光学记录盘反射的光返回该物镜并通过该全反射镜被偏转,且被发送通过该半反射镜后,该返回光通过一传感器透镜被聚焦到一光电探测器上。在该光电探测器中,在该聚焦的激光的斑点的构成的基础上生成一聚焦误差信号,且通过该斑点的强度分布而生成一跟踪误差信号。
在这样构成的光学拾取系统中,当该全反射镜被安装在一设备框架上时,该全反射镜的倾角被调整以调节激光入射到物镜上的角度,从而借助于该物镜抑制慧差的生成。
当该光学拾取设备专用于再现时,该斑点的中心和该强度分布的中心相互对准不是必须的。存在有多种从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偏移该激光的光轴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仅仅调节激光入射到该物镜上的角度不会使该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由该物镜形成的斑点的中心相对准。
因此,如果还在光学记录盘上进行记录的该光学拾取系统模仿该专用于再现的光学拾取设备而被构成,由于存在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的斑点的中心偏移强度分布的中心的问题,该斑点的质量较差且不能得到高质量的记录。而且,如果强度分布的中心偏移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的斑点的中心,当使用另一光学记录盘时,在由光电探测器生成的跟踪误差信号中出现偏移。存在有因此导致的不能获得高质量记录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记录的光学拾取设备及其制做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光学拾取设备,包括:一支承框架;一激光发射装置,该激光发射装置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一偏转器,可被操作用于偏转自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该偏转器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以便其偏转角可被调节成在垂直于激光光轴的方向上的一发散角变得最窄的第一方向与一光学记录盘的径向对准,而该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被调节成使该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物镜的光轴之间的偏移被消除;一透镜驱动器,该透镜驱动器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并可被操作用于沿光学记录盘的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物镜,以便将由该偏转器偏转的激光会聚到光学记录盘上。
优选的是,当从平行于该物镜光轴的一方向上看,激光的光轴被与该跟踪方向对准。
优选的是,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利用激光在光学记录盘上记录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光学拾取设备的方法,包括有步骤:提供一用于在光学记录盘上记录信息的激光发射装置;提供一用于以一偏转角偏转从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的偏转器;提供一用于将由偏转器所偏转的激光会聚到光学记录盘的物镜;调节上述偏转角,以使在垂直于上述激光的光轴的第一方向上的发散角变得最窄的一方向与该光学记录盘的径向相对准;调节上述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以便消除该激光在第一方向上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物镜的光轴之间的偏移;以及固定上述偏转器的偏转角以及上述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是,通过调节上述偏转器的偏转角,使激光垂直入射到物镜的一个孔径。
优选的是,还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调节器,该调节器用于沿一第一轴方向和一第二轴方向调节上述偏转器的偏转角,其中所述第一轴方向与该激光发射装置所发射激光的发散角变得最窄的一方向平行,而所述第二轴方向与该激光发散角变得最宽的一方向平行,该调节器还用于沿与激光的光轴平行的方向移动该偏转器;将上述偏转器设置至上述调节器以使在上述调节步骤之前被支承;及在上述移动步骤之后,连同支持上述偏转器的上述调节器一起,将上述偏转器结合至框架部件,其中通过上述调节器进行上述调节步骤和移动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有一种光学拾取设备,包括:一支承框架;一激光发射装置,该激光发射装置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一偏转器,可被操作用于偏转自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及一透镜驱动器,该透镜驱动器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并可被操作用于沿光学记录盘的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物镜,以便将由该偏转器偏转的激光会聚到光学记录盘上,其中:通过上述方法,其偏转角被固定成使在垂直于激光光轴的方向上的一发散角变得最窄的第一方向与该光学记录盘的径向对准,及通过上述方法,该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被固定成使该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物镜的光轴之间的偏移被消除。
附图说明:
图1A和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光学拾取设备的截面视图和底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一全反射镜的定位的分解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一全反射镜的定位的一具体示例的概略视图;
图4A至4C分别是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一偏转器安装部分的右立面视图、底视图和左立面视图;
图5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全反射镜的定位被进行的方式的概略性视图;及
图6A和6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光学拾取设备的侧立面视图和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见视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A和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光学拾取设备的截面视图和底视图。如图1A和1B所示,一光学拾取设备1具有一以基本上矩形厚板形式形成的框架2,安装在该框架2的上表面上的一物镜驱动器4,和安装在框架2的下表面22侧上的一光学系统5。
该物镜驱动器4包括一空心圆柱形透镜保持器41,用于保持一物镜56;一滑动轴42,用于支持该透镜保持器41;和一杯形轭43,其围绕该透镜保持器41的外周面且该滑动轴42被固定至其。在该透镜保持器41的外周面和该轭43的内周面之间配置用于沿该滑动轴42的轴向移动该透镜保持器41的聚焦磁路(未示出)和用于绕该滑动轴42转动该透镜保持器41的一跟踪磁路(未示出)。因此,可沿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该物镜56。
该光学系统5包括从框架2的一侧面被插入的一激光二极管51(激光发射装置),以及被装纳在通过在框架2的下表面侧上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一部分中的一衍射光栅52、一半反射镜53、一准直透镜54和一全反射镜55(作为偏转器),这些组成元件沿着从激光二极管51发射的激光L的前进方向以此次序被配置。
从激光二极管51发射的激光L通过衍射光栅52,经半反射镜53被反射,并被引至准直透镜54。通过该准直透镜54被准直成一平行光束的该激光L通过全反射镜55被偏转向框架2的上面。在全反射镜55的上方形成沿框架2的厚度方向通过框架2的一圆形孔23。由于由物镜驱动器4保持的物镜56配置在框架2的上面的上方的对应于圆形孔23的一位置,通过全反射镜55反射的激光L被引至物镜56,并通过该物镜56被聚焦在一光学记录盘10上。
来自光学记录盘10的返回光再通过物镜56,通过全反射镜55被引至准直透镜54,并被提供给半反射镜53。半反射镜53使该返回光L从其透射过去,并将该返回光L引至固定至框架2的一传感器透镜57。该返回光L通过该传感器透镜57被聚焦在连接至框架2的一侧面25的一光电探测器58上,生成一跟踪误差信号和一聚焦误差信号,且通过物镜驱动器4沿跟踪方向和聚焦方向驱动物镜56。
参见图2,将对在制做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拾取设备的过程中,当将全反射镜55连接至该框架时,定位该全反射镜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2是说明定位该全反射镜55的分解视图。应注意到,在图2中,为简化描述,衍射光栅52和半反射镜53被省略。
如图2所示,从激光二极管51发射的激光L具有一椭圆远场图形,该椭圆远场图形包括一短轴方向和一长轴方向,在该短轴方向中,在垂直于一光轴L1的角度方向上的发散角是最窄的(在激光LA从激光二极管51到全反射镜55的情况下,为y向,在激光LC从全反射镜55到物镜56的情况下,为x向),该长轴方向垂直于该短轴方向x或y,且在该长轴方向中,发散角是最宽的(在激光LA从激光二极管51到全反射镜55和在激光LC从全反射镜55到物镜56的两情况下,都为z向)。
通过相对于激光L的发散角的方向x或y被倾斜约45°来放置全反射镜55的全反射面551。在该实施例中,入射到物镜56上的激光LC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是光学记录盘10的径向,而发散角的长轴方向z是光学记录盘10的跳动的方向。
而且,全反射镜55围绕第一轴555(箭头A)和第二轴556转动以使由反射表面551反射的激光LC的光轴L1变得平行于(垂直于物镜56的孔径)物镜56的光轴56L。即,通过转动全反射镜55,激光LC的光轴L1的倾角相对于物镜56的光轴56L被调节。
这里,从激光二极管51发射的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略微偏移激光L的光轴L1。因此,即使激光L的光轴L1仅仅被设置平行于物镜56的光轴56L,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略微偏移物镜56的光轴56L。因此,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略微偏移通过物镜56被聚焦在光学记录盘10上的斑点的中心,以使不能有效使用光强度是强烈的激光L的那部分(强度分布的中心L2)。因此,不能实现高质量记录。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强度分布的中心的对准被进行以使有效使用光强度是强烈的激光L的那部分(强度分布的中心L2)。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沿物镜56的跟踪移动方向(由箭头C示出的方向)狭窄地形成远场图形。在该远场图形的短轴被这样与物镜56的跟踪移动方向对准的情况下,除非物镜56的光轴56L和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被相互对准,否则当物镜56进行一跟踪移位时,如点划线所示,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很大程度上偏移物镜56的中心。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物镜56的光轴56L和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沿远场图形的短轴方向被相互对准,从而防止光强度的强烈部分偏离物镜56的中心以使有效使用强光。
即,在该实施例中,在如上所述调节全反射镜55的倾角后,沿激光L的光轴L1的方向在x方向(该x方向从激光二极管51到全反射镜55,y方向从全反射镜55到物镜56)上平行地移动全反射镜55以使消除沿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物镜56的光轴56L的偏移之间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的偏移x1,从而形成有效使用激光L的光强度的强烈部分的高质量光斑点。
例如,在从激光二极管51发射的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相对于光轴L1沿y方向被倾斜1°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如果使用具有15.5mm焦距x2的准直透镜54,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沿x方向被偏移物镜56的光轴56L0.28mm。为消除该偏移,就象图3中的虚线指示的全反射镜55的情况,该全反射镜55沿x方向被平行地移动0.28mm就足够了。
而且,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物镜56的光轴56L的偏移中,如果沿激光L的光轴L1的方向在y方向上平行地移动全反射镜55以使全反射镜55的反射面551被与图3中的虚线所示的全反射镜55的反射面551对准,沿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的偏移x1可被消除。
这样,由于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物镜56的光轴56L的偏移中,通过有效地定位全反射镜55,消除了沿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的偏移,相对于通过物镜56被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L的斑点的中心,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在发散角的短轴方向上不偏移。这里,采用具有短轴方向x或y(在垂直于该光轴L的角度方向中,沿该方向发散角是最窄的)以及长轴方向z(其垂直于该短轴方向且沿该方向发散角是最宽的),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通过物镜56被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L的斑点的中心的偏移中,沿激光L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的偏移对记录质量施加了最大的影响,而沿发散角的长轴方向z的偏移对记录质量的影响不是非常大。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形成了高质量的斑点,其中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相对于通过物镜56被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L的斑点的中心,在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上不偏移。而且,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形成该斑点,其中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相对于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L的斑点的中心,在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上不偏移,用于探测来自光学记录盘10的返回光的光电探测器58没有由于使用的光学记录盘10所导致的在跟踪误差信号中出现偏移的问题。这样,由于可在光学记录盘上形成高质量斑点且不出现跟踪误差信号中的偏移,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记录。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仅仅消除了沿激光L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上的偏移,且不需要消除发散角的长轴方向z上的偏移。而且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物镜56的光轴56L的偏移中,通过简单方法(仅仅沿激光L的光轴L1的方向平行地移动全反射镜55)可消除发散角的短轴方向x上的偏移。因此,可容易地实现能够进行高质量记录的光学拾取设备1。
图4A至4C分别是表示全反射镜55被安装在框架2上的状态的右立面视图、底视图和左立面视图。如图4A至4C所示,在框架2上形成一可如上所述地调节全反射镜55的位置的一安装部分3(偏转器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3具有夹住横向延伸的全反射镜55的两侧(具有基本上是梯形的截面)的第一和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1和32。
如图4A和4B所示,第一反射镜防护装置31从框架2的上面21侧延伸向下面22侧,且其下面被倾斜基本上平行于全反射镜55的反射面551。第一反射镜防护装置31的内面311面对全反射镜55的一侧面553,其间有约0.1mm的间隙Z1。另外,在第一反射镜防护装置31的内面311中形成一凹入部分312,该凹入部分312在下面313上呈梯形打开。在该凹入部分312,在全反射镜55的侧面553和第一反射镜防护装置31的内面311之间形成约0.3mm的间隙Z3,且在该凹入部分312中填充用于固定该全反射镜55的粘结剂。
而且,在该凹入部分312被形成在第一反射镜防护装置31的内面311上的部分的上方形成向内突出的一突出的部分33。当在激光L的光轴L1与物镜56的光轴56L基本上相互对准的位置处定位全反射镜55时,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突出部分33的一下面331以面对全反射镜55的反射表面551,其间有一间隙G1。
同时,如图4B和4C所示,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2以使双向地与第一反射镜防护装置31对称。即,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2从上面21侧延伸向下面22侧,且其下面被倾斜基本上平行于全反射镜55的反射面551。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2的内面321面对全反射镜55的另一侧面554,其间有约0.1mm的间隙Z2。另外,在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2的内面321中形成一凹入部分322,该凹入部分322在下面323上呈梯形打开。在该凹入部分322,在全反射镜55的侧面554和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2的内面321之间形成约0.3mm的间隙Z4,且在该凹入部分322中填充用于固定该全反射镜55的粘结剂。
而且,在该凹入部分322被形成在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2的内面321上的部分的上方形成向外突出的一突出的部分34。当在激光L的光轴L1与物镜56的光轴56L基本上相互对准的位置处定位全反射镜55时,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突出部分34的一下面341以面对全反射镜55的反射表面551,其间有一间隙G2。
这样,由于当在激光L的光轴L1与物镜56的光轴56L基本上相互对准的位置处定位全反射镜55时,在第一反射镜防护装置31和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2上形成的突出的部分33和34的各自下面331和341与全反射镜55的反射面551之间分别形成间隙G1和G2,可如上所述地,在光轴L的方向(在x或y方向)上平行地移动全反射镜55。
图5是示出进行全反射镜55的定位的方式的概略性视图。如图5所示,当进行全反射镜55的定位时,使用用于移动全反射镜55的一调节器11和用于检测由全反射镜反射的激光L的一检测器13。
调节器11具有一用于支持全反射镜55的臂12。臂12的远端被形成为一气动卡盘,其可在抽吸全反射镜55的一反面512的状态和松开该全反射镜55的状态之间改变。而且,如参照图2所描述的,臂12能够通过使用提供给全反射镜55的激光LB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作为第一轴555来调节全反射镜55的倾角,如箭头A所示。而且,臂12能够通过使用提供给全反射镜55的激光LB的发散角的长轴方向作为第二轴556来调节全反射镜55的倾角,如箭头B所示。而且,臂12能够沿激光L的光轴L1的方向x和y中的至少一个来移动全反射镜55。这样调节器11具有用于调节全反射镜55的倾角的倾角调节功能和用于调节全反射镜55的位置的移动功能。
检测器13具有一自准直器14、一半反射镜15和一平行光强度分布测量装置16。当通过使用检测器13测量激光L时,从物镜驱动器4中去除物镜56以使由全反射镜55反射的激光L实际上以平行光的形式被引导至检测器13。由全反射镜55反射的激光L被透射过半反射镜15并被引至自准直器14。同时,由半反射镜15反射的光被引至平行光强度分布测量装置16。可通过平行光强度分布测量装置16检测到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物镜56的光轴56L的偏移。
为通过使用这些装置进行全反射镜55的定位,首先,通过调节器11的臂12支持全反射镜55,且同时通过检测器13检测激光L,全反射镜55的倾角被调节以使入射到物镜56上的激光L的光轴L1变得平行于物镜56的光轴56L。接着,根据检测器13的检测结果,沿x或y方向平行地移动全反射镜55以使消除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物镜56的光轴56L的偏移中的激光L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上的偏移。
在以上述方式完成全反射镜55的定位后,当全反射镜55由调节器11的臂12支持时,全反射镜55被结合并固定至框架2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反射镜防护装置31和32,如参照图4B所述的。通过这样做,由于全反射镜55由调节器11的臂12支持直至它被结合至框架2,全反射镜55可被固定至框架2,即使全反射镜55在作为执行全反射镜55的倾角调节和位置调节的结果的相对于框架2浮动的状态下已被定位。
图6A和6B是示出用于安装全反射镜的安装部分3的另一实施例的右侧立面图和底视图。在这些视图中,对应于图4中的那些部分将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且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在该例中的一反射镜安装部分3A具有反射镜支持面351至354(反射镜55的反射面551的四个角部分通过粘结剂361至364被固定至这些发射镜支持面),以及一反射镜邻接部分355(反射镜55的一端面556邻靠在其上)。因此,以这样的方式将反射镜55安装在该反射镜上以使能够沿激光的光轴的方向和物镜的光轴的方向自由地移动。在反射镜55被定位后,反射镜支持表面351至354和反射镜55通过粘结剂361至364被相互结合并固定。而且,该反射镜邻接部分355和反射镜55的端面556可通过粘结剂365被相互结合并固定。
在提供如上所述构成的反射镜安装部分3A的情况下,通过例如沿物镜的光轴的方向,即沿图3中的y方向移动反射镜55,可沿y方向垂直地移动在反射镜55中用于反射激光的位置,从而可进行调节以使激光的强度的中心被定位在该光学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光斑点的中心。在图6A中,在各反射镜支持面351至354与反射镜反射表面551之间形成一间隙G1的状态下,反射镜55被结合且固定至反射镜支持面351至354。
应注意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L2与物镜56的光轴56L的偏移中,仅仅消除了沿激光L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上的偏移,通过例如调节全反射镜55的倾角以使激光L的光轴L1与物镜56的光轴56L完全对准可消除发散角的长轴方向上的偏移。
应注意到,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光学拾取设备包括作为偏转器的全反射镜55,不使用该偏转器而使用激光发射装置或物镜,该物镜的光轴和从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被相互对准。鉴于易于调节,给出了考虑到该偏转器被用于光轴对准的情况的以上描述,然而,即使在包括该偏转器的光学拾取设备中,可通过适当地调节激光发射装置或物镜来实现光轴对准。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定位该偏转器,从该激光发射装置反射的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该物镜的光轴被对准,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拾取设备能够形成高质量的斑点,其中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通过物镜被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斑点的中心相对准。因此,用于探测来自光学记录盘10的返回光的光电探测器58没有由于使用的光学记录盘10所导致的在跟踪误差信号中出现偏移的问题。这样,由于不出现跟踪误差信号中的偏移,可在光学记录盘上形成高质量斑点且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记录。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物镜的光轴的偏移中,通过定位该偏转器,消除了沿激光L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上的偏移。如果这样一配置被采用,相对于通过物镜被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的斑点的中心,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在发散角的短轴方向上不偏移。在本发明中,在激光L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通过物镜被聚焦在光学记录盘上的激光的斑点的中心的偏移中,沿激光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的偏移对记录质量施加了最大的影响,而沿发散角的长轴方向的偏移对记录质量的影响不是非常大,可进行高质量的记录。而且,由于仅仅消除了沿激光的发散角的短轴方向上的偏移,且不需要消除发散角的长轴方向上的偏移,偏转器的定位可通过该部分被简化。
尽管参照具体的优选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自在此给出的教示,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显然可作出各种变化和改型,这些显然的变化和改型被视为在由后附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光学拾取设备,包括:
一支承框架;
一激光发射装置,该激光发射装置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
一偏转器,可被操作用于偏转自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该偏转器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以便其偏转角可被调节成在垂直于激光光轴的方向上的一发散角变得最窄的第一方向与一光学记录盘的径向对准,而该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可被调节成使该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物镜的光轴之间的偏移被消除;
一透镜驱动器,该透镜驱动器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并可被操作用于沿光学记录盘的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物镜,以便将由该偏转器偏转的激光会聚到光学记录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设备,其中当从平行于该物镜光轴的一方向上看,激光的光轴被与该跟踪方向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取设备,其中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利用激光在光学记录盘上记录信息。
4、一种制造光学拾取设备的方法,包括有步骤:
提供一用于在光学记录盘上记录信息的激光发射装置;
提供一用于以一偏转角偏转从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的偏转器;
提供一用于将由偏转器所偏转的激光会聚到光学记录盘的物镜;
调节上述偏转角,以使在垂直于上述激光的光轴的第一方向上的发散角变得最窄的一方向与该光学记录盘的径向相对准;
调节上述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以便消除该激光在第一方向上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物镜的光轴之间的偏移;以及
固定上述偏转器的偏转角以及上述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调节上述偏转器的偏转角,使激光垂直入射到物镜的一个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造方法,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调节器,该调节器用于沿一第一轴方向和一第二轴方向调节上述偏转器的偏转角,其中所述第一轴方向与该激光发射装置所发射激光的发散角变得最窄的一方向平行,而所述第二轴方向与该激光发散角变得最宽的一方向平行,该调节器还用于沿与激光的光轴平行的方向移动该偏转器;
将上述偏转器设置至上述调节器以使在上述调节步骤之前被支承;及
在上述移动步骤之后,连同支持上述偏转器的上述调节器一起,将上述偏转器结合至框架部件,
其中通过上述调节器进行上述调节步骤和移动步骤。
7、一种光学拾取设备,包括:
一支承框架;
一激光发射装置,该激光发射装置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
一偏转器,可被操作用于偏转自该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激光;及
一透镜驱动器,该透镜驱动器由上述支承框架支承并可被操作用于沿光学记录盘的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移动物镜,以便将由该偏转器偏转的激光会聚到光学记录盘上,其中:
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偏转角被固定成使在垂直于激光光轴的方向上的一发散角变得最窄的第一方向与该光学记录盘的径向对准,及
通过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该偏转器与激光发射装置之间的距离被固定成使该激光的强度分布的中心与物镜的光轴之间的偏移被消除。
CN00103039.6A 1999-04-20 2000-02-22 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97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757/1999 1999-04-20
JP11175799A JP3548694B2 (ja) 1998-04-20 1999-04-20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1159A CN1271159A (zh) 2000-10-25
CN1209755C true CN1209755C (zh) 2005-07-06

Family

ID=1456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303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9755C (zh) 1999-04-20 2000-02-22 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798819B1 (zh)
CN (1) CN120975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1260B2 (en) * 2001-09-04 2004-04-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magnetically controlled drive system and method
JP4494686B2 (ja) * 2001-09-18 2010-06-30 Hoya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用対物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ヘッド
JP2006053960A (ja) * 2004-08-09 2006-02-23 Nidec Sankyo Corp 光ヘッド装置及び光ヘッド装置の調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18137A1 (de) * 1985-05-31 1986-12-11 Hitachi, Ltd., Tokio/Tokyo Bildplatten-zugriffsverfahren und bildplattenspeicher
DE3618720A1 (de) * 1985-06-05 1986-12-11 Hitachi, Ltd., Tokio/Toky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purnachfuehrung bei bildplatten
JP2666248B2 (ja) * 1985-08-03 1997-10-2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573301B2 (ja) * 1988-04-22 1997-01-22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装置
US5396477A (en) * 1988-09-21 1995-03-07 Hitachi, Ltd. Light spot position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c memor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5865832A (en) * 1992-02-27 1999-02-02 Visx,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detecting, measur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lateral movements of a target
US6141300A (en) * 1989-06-20 2000-10-31 Discovision Associates Optical actuator including lens assembly with optical axis having symmetric suspensory forces acting thereon and optical disc system including same
US5195070A (en) * 1989-07-12 1993-03-16 Hitachi,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pickup therefor
US5377001A (en) * 1991-07-20 1994-12-27 Tet Techno Trust Investment Settlement Apparatus for surface inspection
JP3186799B2 (ja) * 1991-09-17 2001-07-11 興和株式会社 立体形状測定装置
US5459325A (en) * 1994-07-19 1995-10-17 Molecular Dynamics, Inc. High-speed fluorescence scanner
JPH08167162A (ja) * 1994-12-15 1996-06-25 Sony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6172958B1 (en) * 1996-05-09 2001-01-09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and disk player
DE69725084T2 (de) * 1996-05-09 2004-07-08 Sony Corp. Optische abtastvorrichtung und plattenspieler
JPH1153750A (ja) * 1997-07-31 1999-02-26 Hitachi Ltd 傾き検出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791723B2 (ja) * 1997-08-28 2006-06-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学的記憶装置
JP3000984B2 (ja) * 1997-11-28 2000-01-1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学式ディスク装置
US6201639B1 (en) * 1998-03-20 2001-03-13 James W. Overbeck Wide field of view and high speed scanning microscop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98819B1 (en) 2004-09-28
CN1271159A (zh) 2000-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5389B2 (en) Deflection angle measuring device, optical signal switching syste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laying system, deflection angle measuring method, and optical signal switching method
CN1112683C (zh) 光学读取装置
CN1384494A (zh) 反射型复合棱镜及采用其的光学拾取装置
CN1053962A (zh) 使用多个扫描点的光学扫描装置
CN1026276C (zh) 光学扫描装置
CN1305629A (zh) 用于盘驱动器的光切换装置
CN101154400B (zh) 物镜致动器和具有该物镜致动器的光拾取装置
CN1135540C (zh) 物镜部件和记录/重现装置
CN1330366A (zh) 光学式拾波器
CN1160714C (zh) 在光盘驱动器中控制光束偏移和光束角的光拾取器
CN1209755C (zh) 光学拾取系统及其制做方法
US5132534A (en) Optical pickup with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CN1499498A (zh) 光拾取器及其致动器及使用它的光记录/再现装置
CN1103932C (zh) 透镜系统的制造方法,光学扫描机构和光学播放机
CN1917054A (zh) 能够检测并补偿球面像差的光学拾取设备
JP2008047258A (ja)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6310852B1 (en)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EP1160780B1 (en) Pickup device for optical disk
US20040021960A1 (en) Objective lens holding apparatus
CN1435829A (zh) 用于光学检测头装置的透镜架
US20040120231A1 (en) Actuator and optical pickup using the same
KR100504795B1 (ko) 광학픽업용 대물렌즈의 조립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측정장치
KR100210493B1 (ko) 디센터 경감기능을 가진 광픽업 장치
CN1969329A (zh) 在一个光学拾取头中产生一个扫描光束的装置和方法、微型光学拾取头以及包括一个微型拾取头的光学存储系统
JPS634986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