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762037A - 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762037A CN119762037A CN202411620063.7A CN202411620063A CN119762037A CN 119762037 A CN119762037 A CN 119762037A CN 202411620063 A CN202411620063 A CN 202411620063A CN 119762037 A CN119762037 A CN 1197620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ribution network
- equipment
- grounding
- longitude
- latitu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以配电网设备台账、拓扑关系为基础,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技术,获取配网操作指令涉及的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及其经纬度,研判该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操作,若该指令需要进行接地操作,则通过移动终端为该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建立关联关系,并基于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快速、准确地采集接地线的状态和经纬度,结合该设备的经纬度,分析二者之间的距离,研判是否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当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时,对配网调度发出告警,在配网调度确认现场情况前,暂停后续操作,以此达到防误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
【背景技术】
在配电网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接地线进行频繁地安装或拆除,由于缺乏智能化、自动化的管控手段,配网调度无法对现场设备的接地情况进行智能监督和管控,容易发生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甚至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接地操作防误的方法,让配网调度能够快速、准确的掌握现场设备的接地情况,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为此,本发明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以配电网设备台账、拓扑关系为基础,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技术,获取配网操作指令涉及的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及其经纬度,研判该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操作,若该指令需要进行接地操作,则通过移动终端为该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建立关联关系,并基于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快速、准确地采集接地线的状态和经纬度,结合该设备的经纬度,分析二者之间的距离,研判是否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当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时,对配网调度发出告警,在配网调度确认现场情况前,暂停后续操作,以此达到防误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系统中获取1条待操作且未研判的配网操作指令;
(2)从系统中获取配网操作指令所涉及的设备的信息,所述设备的信息包含该设备的唯一标识;
(3)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设备台账中获取该设备的相关信息;
(4)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拓扑关系数据中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并进一步通过拓扑关系数据获取该设备相邻侧的设备信息,判断该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
(5)综合配网操作指令的操作规则、该设备的类型、该设备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的信息,研判配网操作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的安装或拆除操作,若配网操作指令无须进行接地操作,则将配网操作指令标记为已研判且无须接地操作,并返回第1步,分析下一条配网操作指令,否则,执行下一步;
(6)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智能接地线装置上的二维码,建立配网操作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
(7)通过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智能接地线装置上传的接地线状态、经纬度、装置唯一标识;
(8)以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为依据,结合配网操作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可以获取到该设备的经纬度和接地线的经纬度,通过计算可以得知二者之间的距离,并在地图上对该设备与接地线的位置进行标记;
(9)当二者之间的距离未超过系统设置的阈值时,继续执行下一步,否则,系统通过显示或播放方式提醒配网调度现场可能存在误操作现象,配网调度将暂停配网操作指令的后续操作,并主动联系现场运维人员确认、处理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此达到防误操作的目的;
(10)继续执行后续的配网操作指令,直到执行完成。
如上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所述(3)步骤中,该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的类型、经纬度、所属线路、所属站房信息。
如上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所述(3)步骤中,该设备本身的经纬度为空时,则将该设备所属站房的经纬度作为该设备的经纬度。
如上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所述(4)步骤中,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拓扑关系数据中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并进一步通过拓扑关系数据获取该设备左、右两侧的设备信息,判断该设备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
如上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所述(9)步骤中,显示或播放方式包括语音或弹窗或短信方式。
如上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所述(9)步骤中,误操作现象包括误挂或误拆或漏挂或漏拆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以配电网设备台账、拓扑关系为基础,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技术,获取配网操作指令涉及的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及其经纬度,研判该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操作,若该指令需要进行接地操作,则通过移动终端为该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建立关联关系,并基于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快速、准确地采集接地线的状态和经纬度,结合该设备的经纬度,分析二者之间的距离,研判是否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当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时,对配网调度发出告警,在配网调度确认现场情况前,暂停后续操作,以此达到防误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系统中获取1条待操作且未研判的配网操作指令;
(2)从系统中获取配网操作指令所涉及的设备的信息,所述设备的信息包含该设备的唯一标识;
(3)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设备台账中获取该设备的相关信息;
(4)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拓扑关系数据中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并进一步通过拓扑关系数据获取该设备相邻侧的设备信息,判断该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
(5)综合配网操作指令的操作规则、该设备的类型、该设备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的信息,研判配网操作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的安装或拆除操作,若配网操作指令无须进行接地操作,则将配网操作指令标记为已研判且无须接地操作,并返回第1步,分析下一条配网操作指令,否则,执行下一步;
(6)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智能接地线装置上的二维码,建立配网操作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
(7)通过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智能接地线装置上传的接地线状态、经纬度、装置唯一标识;
(8)以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为依据,结合配网操作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可以获取到该设备的经纬度和接地线的经纬度,通过计算可以得知二者之间的距离,并在地图上对该设备与接地线的位置进行标记;
(9)当二者之间的距离未超过系统设置的阈值时,继续执行下一步,否则,系统通过显示或播放方式提醒配网调度现场可能存在误操作现象,配网调度将暂停配网操作指令的后续操作,并主动联系现场运维人员确认、处理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此达到防误操作的目的;
(10)继续执行后续的配网操作指令,直到执行完成。
本发明以配电网设备台账、拓扑关系为基础,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技术,获取配网操作指令涉及的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及其经纬度,研判该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操作,若该指令需要进行接地操作,则通过移动终端为该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建立关联关系,并基于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快速、准确地采集接地线的状态和经纬度,结合该设备的经纬度,分析二者之间的距离,研判是否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当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时,对配网调度发出告警,在配网调度确认现场情况前,暂停后续操作,以此达到防误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3)步骤中,该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的类型、经纬度、所属线路、所属站房信息等。
进一步地,所述(3)步骤中,该设备本身的经纬度为空时,则将该设备所属站房的经纬度作为该设备的经纬度。
进一步地,所述(4)步骤中,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拓扑关系数据中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并进一步通过拓扑关系数据获取该设备左、右两侧的设备信息,判断该设备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9)步骤中,显示或播放方式包括语音或弹窗或短信等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9)步骤中,误操作现象包括误挂或误拆或漏挂或漏拆等现象。
示例:
以“将110kV广海变电站10kV广海甲线6868广海甲线#01塔Ⅰ分段1T1开关线路侧由冷备用转检修”这条配网操作指令为例进行说明。
(1)假定我们从系统中获取到的是“将110kV广海变电站10kV广海甲线6868广海甲线#01塔Ⅰ分段1T1开关线路侧由冷备用转检修”这条配网操作指令(以下简称该指令)。
(2)我们从系统中获取该指令所涉及的设备(以下简称该设备)的信息(包含设备的唯一标识)。
说明:该指令的信息如下。
指令唯一标识:44126345。
指令内容:将110kV广海变电站10kV广海甲线6868广海甲线#01塔Ⅰ分段1T1开关线路侧由冷备用转检修。
指令所涉及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1。
指令的操作规则:冷备用转检修。
(3)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设备台账中获取该设备的类型、经纬度、所属线路、所属站房信息,若该设备本身的经纬度为空,则将该设备所属站房的经纬度作为该设备的经纬度。配电网设备台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说明:该设备本身有经纬度,可直接使用。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1。
设备的类型:配电柱上断路器。
设备的经纬度:116.7777777,23.4444444。
设备所属的线路:10kV广海甲线6868。
设备所属的站房:空。
设备所属的站房的经纬度:空。
(4)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拓扑关系数据中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并进一步通过拓扑关系数据获取该设备左、右两侧的设备信息,判断该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
说明:第一步,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该位置有2个连接点。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1。
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连接点1:NODE_400000000004600。
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连接点2:NODE_400000000004700。
说明:第二步,获取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600关联的设备,除了设备SWITCH_400000000000001本身外,关联的另一个设备为SWITCH_400000000000002。
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600。
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600关联的设备1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1。
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600关联的设备2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2。
说明:第三步,获取关联设备SWITCH_400000000000002的台账信息,关联设备SWITCH_400000000000002为配电柱上隔离开关,并非接地装置,且该类型的设备无配套接地装置,不再通过拓扑关系继续追溯。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2。
设备的类型:配电柱上隔离开关。
说明:第四步,获取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700关联的设备,除了设备SWITCH_400000000000001本身外,关联的另一个设备为SWITCH_400000000000003。
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700。
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700关联的设备1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3。
连接点NODE_400000000004700关联的设备2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1。
说明:第五步,获取关联设备SWITCH_400000000000003的台账信息,关联设备SWITCH_400000000000003为配电柱上隔离开关,并非接地装置,且该类型的设备无配套接地装置,不再通过拓扑关系继续追溯。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3。
设备的类型:配电柱上隔离开关。
(5)综合该指令的操作规则、该设备的类型、该设备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等信息,研判该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的安装或拆除操作,若该指令无须进行接地操作,则将该指令标记为已研判且无须接地操作,并返回第1步,分析下一条配网操作指令,否则,执行下一步。
说明:该指令的操作规则为冷备用转检修,存在安装接地线的可能,继续分析。
指令的操作规则:冷备用转检修。
说明:该设备的类型为配电柱上断路器,存在使用接地线的可能,继续分析。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1。
设备的类型:配电柱上断路器。
说明:该设备左右两侧均为配电柱上隔离开关,没有配套的接地装置,最终判断该指令需要进行接地线的安装操作,分析结束。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2。
设备的类型:配电柱上隔离开关。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3。
设备的类型:配电柱上隔离开关。
(6)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智能接地线装置上的二维码(与该装置上传信息中的装置唯一标识对应),建立该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
说明:建立的关联关系中包含指令的唯一标识和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唯一标识。
指令唯一标识:44126345。
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C_0000001。
(7)通过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智能接地线装置上传的接地线状态、经纬度、装置唯一标识。
说明:不同智能接地线装置上传的数据最终都会汇集到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
说明:智能接地线装置C_0000001上传的数据如下。
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C_0000001。
接地线状态:已挂接。
接地线经纬度:116.7776888,23.4443433。
说明:智能接地线装置C_0000002上传的数据如下。
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C_0000002。
接地线状态:全部未挂接。
接地线经纬度:116.1111111,23.2222222。
说明:智能接地线装置C_0000003上传的数据如下。
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C_0000003。
接地线状态:部分挂接。
接地线经纬度:116.3333333,23.4444444。
说明:智能接地线装置C_0000004上传的数据如下。
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C_0000004。
接地线状态:全部未挂接。
接地线经纬度:116.2222222,23.5555555。
(8)以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为依据,结合该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可以获取到该设备的经纬度和接地线的经纬度,通过计算可以得知二者之间的距离,并在地图上对该设备与接地线的位置进行标记。
说明:融合配网操作指令、配网操作指令所涉及设备的台账、智能接地线装置上传的数据、配网操作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等数据后,可获得以下信息:
指令唯一标识:44126345。
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C_0000001。
设备的唯一标识:SWITCH_400000000000001。
设备的经纬度:116.7777777,23.4444444。
接地线状态:已挂接。
接地线经纬度:116.7776888,23.4443433。
说明:公式中的R为地球半径,取固定值6378.137km。
说明:公式中的为设备的经度116.7777777转成弧度后的值。
说明:公式中的为接地线的经度116.7776888转成弧度后的值。
说明:公式中的θ1为设备的纬度23.4444444转成弧度后的值。
说明:公式中的θ2为接地线的纬度23.4443433转成弧度后的值。
说明:通过距离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设备与接地线的距离S约为14.4米。
(9)当二者之间的距离未超过系统设置的阈值时,继续执行下一步,否则,系统通过语音、弹窗、短信等方式提醒配网调度现场可能存在误挂、误拆、漏挂、漏拆等现象,配网调度将暂停该指令的后续操作,并主动联系现场运维人员确认、处理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此达到操作操作防误的目的。
说明:设备与接地线的距离约为14.4米,已超过系统设置的阈值(10米),系统判断现场可能存在误挂现象,并通知配网调度,由配网调度与现场运维人员进行确认、处理。
(10)继续执行后续的配网操作指令,直到执行完成。
Claims (6)
1.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从系统中获取1条待操作且未研判的配网操作指令;
(2)从系统中获取配网操作指令所涉及的设备的信息,所述设备的信息包含该设备的唯一标识;
(3)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设备台账中获取该设备的相关信息;
(4)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拓扑关系数据中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并进一步通过拓扑关系数据获取该设备相邻侧的设备信息,判断该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
(5)综合配网操作指令的操作规则、该设备的类型、该设备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的信息,研判配网操作指令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线的安装或拆除操作,若配网操作指令无须进行接地操作,则将配网操作指令标记为已研判且无须接地操作,并返回第1步,分析下一条配网操作指令,否则,执行下一步;
(6)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智能接地线装置上的二维码,建立配网操作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
(7)通过系统建设的智能接地线装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智能接地线装置上传的接地线状态、经纬度、装置唯一标识;
(8)以智能接地线装置唯一标识为依据,结合配网操作指令与智能接地线装置的关联关系,可以获取到该设备的经纬度和接地线的经纬度,通过计算可以得知二者之间的距离,并在地图上对该设备与接地线的位置进行标记;
(9)当二者之间的距离未超过系统设置的阈值时,继续执行下一步,否则,系统通过显示或播放方式提醒配网调度现场可能存在误操作现象,配网调度将暂停配网操作指令的后续操作,并主动联系现场运维人员确认、处理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此达到防误操作的目的;
(10)继续执行后续的配网操作指令,直到执行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步骤中,该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的类型、经纬度、所属线路、所属站房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步骤中,该设备本身的经纬度为空时,则将该设备所属站房的经纬度作为该设备的经纬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步骤中,通过该设备的唯一标识,从配电网拓扑关系数据中获取该设备在电网拓扑中的位置,并进一步通过拓扑关系数据获取该设备左、右两侧的设备信息,判断该设备是否有配套的接地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9)步骤中,显示或播放方式包括语音或弹窗或短信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9)步骤中,误操作现象包括误挂或误拆或漏挂或漏拆现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762037A true CN119762037A (zh) | 2025-04-04 |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56758A (zh) |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输电线路巡视监管方法和系统 | |
CN109919451B (zh) | 基于真实电网拓扑分析及安全知识库数字电网系统及方法 | |
CN109459664A (zh) | 一种配电网故障检测及定位分析系统 | |
CN104931851A (zh) | 一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智能分析平台及分析方法 | |
CN106353640A (zh) | 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872781A (zh) | 基于电力设施智能巡检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3607042A (zh) | 面向城郊长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方法 | |
CN110286300A (zh) | 一种多分支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
CN105242626A (zh) | 线路安全智能辅助监测系统 | |
CN104217305A (zh) | 一种用于电网快速抢修的数据采集及定位监控系统 | |
CN103544561A (zh) | 实现输电线路信息动态展示、运维方法及管理系统 | |
CN109990919A (zh) | 一种环网柜智能测温系统和方法 | |
CN115664006B (zh) | 一种增量配电网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 | |
CN114202079A (zh) | 一种配电网故障抢修调度系统 | |
CN116169778A (zh) | 一种基于配电网异常分析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5294740B (zh)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通道保护区网格化标定方法 | |
CN110031727A (zh) | 一种绝缘子的故障监测系统及绝缘子故障智能运维平台 | |
CN106026388A (zh) | 一种变电站故障信息自动发布和处理系统 | |
CN108459231A (zh) | 基于云计算实时运行状态信息采集及故障快速诊断方法 | |
CN119762037A (zh) | 基于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拓扑定位的接地操作的防误方法 | |
CN213906946U (zh) | 基于Wi-Fi技术的矿山人员实时定位及考勤系统 | |
CN107046439B (zh) | 北斗配网自动化系统 | |
CN112817244A (zh) | 一种电力配网线路的测量控制管理系统 | |
CN116090809B (zh) | 一种线路接地线管控系统及方法 | |
CN110703135A (zh) | 一种配电网故障处置全研判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