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663895A -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63895A
CN119663895A CN202411899692.8A CN202411899692A CN119663895A CN 119663895 A CN119663895 A CN 119663895A CN 202411899692 A CN202411899692 A CN 202411899692A CN 119663895 A CN119663895 A CN 119663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assembled
reserved
plate
embe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8996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涛
余志祥
张晓曦
赵雷
周祎
许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18996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6638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9663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63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挡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为了解决扶壁式挡土墙无法在软弱区域进行边坡支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装配式底板、装配式立板和现场浇筑的扶壁,所述装配式底板上形成凸台,装配式底板、凸台和装配式立板均开设有预留孔,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内插入有预留钢管,所述预留钢管的下端连接在微型钢管上,凸台上的下预埋连接件和装配式立板上的上预埋连接件连接后预埋在后期浇筑的第一浇筑体内;所述微型钢管经注浆后在桩孔内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本发明集注浆微型钢管桩和扶壁式挡土墙为一体;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作为L型挡墙的基础,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得扶壁式挡土墙使用更为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挡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支挡结构分为柔性和刚性两种。由于柔性挡土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在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地区的挡土墙设计通常采用柔性挡土结构,常用的有悬臂式挡土墙、抗滑桩、桩锚结构、加筋土挡墙、扶壁式挡土墙等。
扶壁式挡土墙(counterfort retain ing wa l l)指的是沿悬臂式挡土墙的立臂,每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将立壁与踵板连接起来的挡土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质量轻,可以较好的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能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一般在较高的填方路段采用来稳定路堤,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扶壁式挡土墙,断面尺寸较小,踵板上的土体重力可有效地抵抗倾覆和滑移,竖板和扶壁共同承受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现有技术中,关于扶壁式挡土墙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820413080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扶壁式挡土墙,,包括墙面板、墙踵板、墙趾板和扶壁,所述墙踵板或墙趾板上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位于其他工程桩基础与扶壁式挡土墙的墙踵板或墙趾板重合的位置,所述其他工程桩基础设置于所述预留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扶壁式挡土墙的墙踵板或墙趾板上设置预留孔,避免了其他工程桩基础位于扶壁式挡土墙墙踵板或墙趾板时另行钻孔,既方便施工,又节约工程量,且避免了钻孔对扶壁式挡土墙结构的破坏。
申请号为202121347662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型扶壁式挡土墙支护结构,包括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面板、趾板、踵板和扶壁板,在挡土墙结构后方充填有回填料;面板的后背竖向分级设置卸荷板,每级卸荷板形成卸荷减压平台;卸荷板与相邻的扶壁板搭接;在面板上自下而上设有多个PVC排水管,紧挨着面板后背设有土工席垫构成的排水层和反滤碎石层,形成整个面层反滤排水通道,可快速排出墙背后的积水;在挡土墙结构底部设置垫层,挡土墙顶部紧挨着面板设置排水沟。该方案在常规扶壁式挡土墙的面板后背按照一定高度竖向分级设置了卸荷板,卸荷板与相邻扶壁板搭接,对墙背回填料进行分级卸荷减压,卸荷板上的回填料增加了扶壁式挡土墙的自重,提高其承受土压力的能力。
申请号为20232067217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桩承扶壁式挡土墙组合结构,包括支承桩、底板以及扶壁式挡土墙,所述扶壁式挡土墙通过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承桩固定连接;所述扶壁式挡土墙内设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一端置于所述扶壁式挡土墙内部,另一端由所述扶壁式挡土墙垂直于所述底板部分伸出;所述支承桩包括前排桩、中排桩以及后排桩,所述前排桩、中排桩以及后排桩依次嵌固于土层内,桩身嵌固比为4/3,桩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如同上述举例说明的扶壁式挡土墙,虽然具有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但是无法在地基承载力较弱的区域做对边坡进行支护,其主要原因是地基承载力较弱容易出现坍塌的情况,而扶壁式挡土墙的自重加剧了地层的坍塌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扶壁式挡土墙无法在软弱区域进行边坡支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集注浆微型钢管桩和扶壁式挡土墙(即L型挡墙)为一体;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来作为L型挡墙的基础,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得扶壁式挡土墙使用更为广泛,解决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问题。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还能够增加扶壁式挡土墙的抗滑和抗倾覆能力,进而提高对边坡支护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注浆作业还能够使得边坡原状土性质得以改良,使得边坡抗剪强度增大,从而减小扶壁式挡土墙后土压力。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底板、装配式立板和现场浇筑的扶壁,所述装配式底板上形成有与装配式立板相互对应的凸台,所述装配式底板、凸台和装配式立板均开设有预留孔,所述装配式底板上设置有多排预留孔,每一排预留孔均包括至少2个预留孔;多排预留孔中有一排预留孔与装配式立板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凸台上的预留孔能够与装配式立板上的预留孔相互对齐,所述凸台上的预留孔贯穿装配式底板的底面,所述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贯穿整个装配式立板;所述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内插入有预留钢管,所述预留钢管的下端连接在桩孔内的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上,所述预留钢管上开设有若干注浆孔;所述凸台内预埋有下预埋连接件,所述装配式立板内预埋有上预埋连接件,所述下预埋连接件和上预埋连接件连接后预埋在后期浇筑的第一浇筑体内;所述桩孔内植入有微型钢管,所述微型钢管经注浆后在桩孔内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留钢管的尺寸小于预留孔的尺寸,所述预留钢管与装配式立板、凸台、装配式底板的预留孔之间通过浇筑后形成有保护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留钢管包括上段预留钢管和下段预留钢管,所述下段预留钢管与上段预留钢管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杆相互连接,所述下段预留钢管的下端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连接,所述下段预留钢管的上端高出凸台的上端面;所述上段预留钢管与下段预留钢管的连接处与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连接件的连接处相互错开;所述预留钢管的注浆孔分布在上段预留钢管上。也就是说预留钢管的下段预留钢管上并没有开设注浆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底板上除与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对应之外的其余预留孔配设有短预留钢管,所述短预留钢管的下端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连接,所述短预留钢管的上端延伸出装配式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短预留钢管延伸出装配式底板的区域的圆周方向连接有若干作为微型钢管桩的台帽的骨架的钢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桩孔的顶部配设有密封端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预埋连接件包括预埋在凸台的预留孔两侧的下竖立钢板和预埋在装配式底板内的下水平钢板,所述下竖立钢板的下端和下水平钢板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竖立钢板的上端延伸出凸台的上端面;所述上预埋连接件包括预埋在装配式立板的上水平钢板和预埋在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两侧的上竖立钢板,所述上竖立钢板的上端与上水平钢板相互连接,所述上竖立钢板的下端延伸出装配式立板后与下竖立钢板连接并预埋在后期浇筑的第一浇筑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底板和装配式立板朝向土体的一侧现场浇筑有加固板,所述预留钢管的保护层同加固板、第一浇筑体和扶壁同步浇筑形成;所述上竖立钢板和下竖立钢板上对应于加固板和扶壁的位置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加固板内的骨架、扶壁的骨架相互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立板上的多个预留孔中至少有一部分预留孔与后期浇筑的扶壁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预留钢管上对应于加固板和扶壁的位置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加固板内的骨架、扶壁的骨架相互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底板和装配式立板上对应于扶壁的位置处预埋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底板或者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立板与扶壁的骨架相互连接;所述装配式底板和装配式立板对应于加固板的位置处预埋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底板或者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立板与加固板的骨架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集注浆微型钢管桩和扶壁式挡土墙(即L型挡墙)为一体;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来作为L型挡墙的基础,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得扶壁式挡土墙使用更为广泛,解决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问题。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还能够增加扶壁式挡土墙的抗滑和抗倾覆能力,进而提高对边坡支护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注浆作业还能够使得边坡原状土性质得以改良,使得边坡抗剪强度增大,从而减小扶壁式挡土墙后土压力。
本发明通过将预留钢管分段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施工,同时也便于装配式底板和装配式立板的吊装。并且由于下段预留钢管的结构设计,使得微型钢管在注浆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时候,能够提高微型钢管桩上端的成型质量。因为微型钢管桩在注浆后,由于浆液的沉降使得微型钢管桩顶部一部分区域质地较软,因此需要截掉后进行二次注浆,导致施工工期较长。而本发明通过下段预留钢管的设计,在对微型钢管进行注浆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或者称为微型钢管桩)的时候,由于下段预留钢管的结构设计,使得注浆的浆液液面上浮到下段预留钢管的上顶部,浆液凝固过程中体积减少而沉降发生在下段预留管道的上顶部,因此,对于微型钢管而言能够一次成型,并不需要二次注浆即可得到成型质量较好的微型钢管桩(即注浆微型钢管桩),同时提高了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效率。而对于在下段预留钢管内的沉降区(即质地较软的区域)的剔除作业能够与施工现场的其他作业同步进行,因此,本发明整体上能够缩短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时间,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利用短预留钢管和连接在其上的钢筋作为微型钢管桩的台帽,由于短预留钢管与微型钢管桩的钢管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能够提高装配式底板与微型钢管桩(注浆微型钢管桩)的连接强度。同时利用短预留钢管起到提高微型钢管桩一次成型质量的目的,从而整体上缩短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浇筑体起到连接装配式底板的凸台与装配式立板的作用,同时作为加固板与扶壁的连接媒介,从而使得装配式底板(包括凸台)、装配式立板、扶壁和加固板有机的形成一个整体。
同时利用连接钢筋将加固板的骨架、扶壁的骨架相互连接作用,使得装配式立板和加固板在承受土体压力的时候,能够将土体压力进行分散至整个L型挡墙结构,不会因为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装配式立板出现裂缝、失效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的扶壁式挡土墙则经常发生因局部压力过大而出现裂缝、支护失效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土体压力在传递给立板时,仅仅因靠立板自身结构强度进行作用的分散;而本发明当装配式立板承受的土体压力,一方面直接利用装配式立板进行传递,另一方面一体浇筑的第一浇筑体和加固板、预埋钢管都能够对作用粒进行分散传递,从而将土体压力传递给扶壁、装配式底板和注浆微型钢管桩,进而提高了对边坡土体的支护作用力。
本发明虽然也利用了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来实现装配式立板、装配式底板(包括凸台)之间的连接;但是由于上预埋连接件、下预埋件沿着装配式立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第一浇筑体、加固板和扶壁一起浇筑而成,使得装配式立板、装配式底板和扶壁之间除了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之间的连接之外,还利用现场浇筑的浇筑体(即第一浇筑体、加固板和扶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传递边坡土体压力时,不再是仅仅依靠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结构整体进行传递从而降低连接件处(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的受力,以防止因连接件失效而导致的扶壁式挡土墙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利用浇筑体(第一浇筑体、加固板和扶壁)让装配式底板、装配式立板和扶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还能够利用预留钢管的加强作用,提高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预留钢管的下端插入到桩孔中并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相互连接,使得当装配式立板承受土体侧压力时,能够将部分作用力直接利用预留钢管传递到土体中的注浆微型钢管桩中,从而起到提高抗倾覆、抗滑移的目的。利用预留钢管传递作用力时也降低了装配式底板与装配式立板连接处的作用力,降低装配式立板和装配式底板连接处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6为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中标记:1、装配式底板,11、凸台,12、预留孔,13、下预埋连接件,131、下竖立钢板,132、下水平钢板,14、保护层,15、预留钢管,151、上段预留钢管,152、下段预留钢管,2、装配式立板,21、上预埋连接件,211、上竖立钢板,212、上水平钢板,3、扶壁,4、第一浇筑体,5、加固板,6、桩孔,7、微型钢管,8、台帽,9、短预留钢管,91、钢筋,10、密封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包括装配式底板1、装配式立板2和现场浇筑的扶壁3,所述装配式底板1上形成有与装配式立板2相互对应的凸台11,所述装配式底板1、凸台11和装配式立板2均开设有预留孔12,所述装配式底板1上设置有多排预留孔12,每一排预留孔12均包括至少2个预留孔;多排预留孔中有一排预留孔12与装配式立板2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凸台11上的预留孔12能够与装配式立板2上的预留孔12相互对齐(即是说装配式底板上设置有多排预留孔,其中一排预留孔贯穿凸台11并与装配式立板2上的预留孔12相互对齐),所述凸台11上的预留孔12贯穿装配式底板1的底面,所述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12贯穿整个装配式立板2;所述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12内插入有预留钢管15,所述预留钢管15的下端连接在桩孔6内的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上,所述预留钢管15上开设有若干注浆孔;所述凸台11内预埋有下预埋连接件13,所述装配式立板2内预埋有上预埋连接件21,所述下预埋连接件13和上预埋连接件21连接后预埋在后期浇筑的第一浇筑体4内;所述桩孔6内植入有微型钢管7,所述微型钢管7经注浆后在桩孔6内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即是说,第一浇筑体4用于将裸露出装配式立板2的上竖立钢板211、裸露出凸台的下竖立钢板131的外围进行浇筑,并用于连接装配式立板2和凸台11。其中,在浇筑第一浇筑体之前,应当对装配式立板的下端面和凸台的上端面进行凿毛处理,以提高第一浇筑体4与装配式立板2、凸台11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集注浆微型钢管桩和扶壁式挡土墙(即L型挡墙)为一体;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来作为L型挡墙的基础,提高地基承载力,使得扶壁式挡土墙使用更为广泛,解决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问题。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还能够增加扶壁式挡土墙的抗滑和抗倾覆能力,进而提高对边坡支护的稳定性。同时利用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注浆作业还能够使得边坡原状土性质得以改良,使得边坡抗剪强度增大,从而减小扶壁式挡土墙后土压力。
其中,微型钢管7的下端植入到土体的持力层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微型钢管的下端伸入到持力层中至少0.5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留钢管15的尺寸小于预留孔12的尺寸,所述预留钢管15与装配式立板2、凸台11、装配式底板1的预留孔12之间通过浇筑后形成有保护层14。利用保护层14对预留钢管15进行防腐蚀保护,同时与装配式立板、凸台和装配式底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桩孔6的尺寸大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的尺寸,预留钢管15的下端套设在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的外围,并且预留钢管15的尺寸同样小于桩孔6的尺寸。预留孔12的尺寸与桩孔6的尺寸相互适配,使得浇筑后的预留钢管15在装配式底板1、凸台11和装配式立板2内能够形成一个浇筑的保护层14。利用浇筑保护层14对预留钢管进行保护,同时与装配式底板、凸台和装配式立板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留钢管15包括上段预留钢管151和下段预留钢管152,所述下段预留钢管152与上段预留钢管151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杆相互连接,所述下段预留钢管152的下端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连接,所述下段预留钢管152的上端高出凸台11的上端面;所述上段预留钢管151与下段预留钢管152的连接处与上预埋连接件21和下预埋连接件13的连接处相互错开;所述预留钢管15的注浆孔分布在上段预留钢管151上。也就是预留钢管15的下段预留钢管152上并没有开设注浆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段预留钢管152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理解为下段预留钢管152为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的向上延伸部分。
本发明通过将预留钢管分段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施工,同时也便于装配式底板和装配式立板的吊装。并且由于下段预留钢管的结构设计,使得微型钢管在注浆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时候,能够提高微型钢管桩上端的成型质量。因为微型钢管桩在注浆后,由于浆液的沉降使得微型钢管顶部一部分区域质地较软,因此需要截掉后进行二次注浆,导致施工工期较长。而本发明通过下段预留钢管的设计,在对微型钢管进行注浆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或者称为微型钢管桩)的时候,由于下段预留钢管的结构设计,使得注浆的浆液液面上浮到下段预留钢管的上顶部,浆液凝固过程中体积减少而沉降发生在下段预留管道的上顶部,因此,对于微型钢管而言能够一次成型,并不需要二次注浆即可得到成型质量较好的微型钢管桩(即注浆微型钢管桩),同时提高了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效率。而对于在下段预留钢管内的沉降区(即质地较软的区域)的剔除作业能够与施工现场的其他作业同步进行,因此,本发明整体上能够缩短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时间,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底板1上除与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12对应之外的其余预留孔12配设有短预留钢管9,所述短预留钢管9的下端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连接,所述短预留钢管9的上端延伸出装配式底板1的上端面;所述短预留钢管9延伸出装配式底板1的区域的圆周方向连接有若干作为微型钢管桩的台帽8的骨架的钢筋91。即是说台帽8的骨架由短预留钢管9和连接在短预留钢管9上的钢筋91构成,然后再短预留钢管9和钢筋91的外围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台帽8。本发明利用短预留钢管和连接在其上的钢筋作为微型钢管桩的台帽,由于短预留钢管与微型钢管桩的钢管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能够提高装配式底板与微型钢管桩(注浆微型钢管桩)的连接强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装配式底板1上的预留孔12的数量多装配式立板2上的预留孔12的数量,而装配式底板1上对应于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13里面布置预留钢管15(预留钢管15中的下段预留钢管151),而装配式底板1上其余的预留孔12(除去与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对应的预留孔之外的预留孔)则配置短预留钢管9。
其中,装配式底板上除与装配式立板的预留龙之外的其余预留孔通过设置短预留钢管的作用与下段预留钢管的作用相同,起到提高微型钢管桩一次成型质量的目的,从而整体上缩短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当微型钢管桩浇筑完成后,短预留钢管内的沉降区(即质地较软的区域)可以在吊装装配式立板的时候同步进行作业。由于去除了剔除质地较软区段的时间、以及微型钢管桩二次浇筑的时间,因此,整体上能够提高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效率,进而缩短整个L型挡墙结构的施工周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桩孔的顶部配设有密封端盖,从而防止微型钢管桩注浆的时候,注入的浆液从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与桩孔之间的区域溢流出来。其中,密封端盖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穿过的孔。以便于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能够延伸出地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预埋连接件13包括预埋在凸台11的预留孔12两侧的下竖立钢板131和预埋在装配式底板1内的下水平钢板132,所述下竖立钢板131的下端和下水平钢板132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竖立钢板131的上端延伸出凸台11的上端面;所述上预埋连接件21包括预埋在装配式立板2的上水平钢板212和预埋在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12两侧的上竖立钢板211,所述上竖立钢板211的上端与上水平钢板212相互连接,所述上竖立钢板211的下端延伸出装配式立板2后与下竖立钢板131连接并预埋在后期浇筑的第一浇筑体15内。在吊装装配式立板2的过程中,利用上竖立钢板211和下竖立钢板131的连接先将装配式底板1和装配式立板2进行连接稳固,然后再浇筑第一浇筑体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确保预留钢管的正常植入,上水平钢板和下水平钢板对应于预留钢管的位置开设有贯通孔。其中,上预埋连接件的上竖立钢板和凸台上的下竖立钢板之间通过螺杆和螺母相互紧固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竖立钢板211对称预埋在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两侧的装配式立板内,下竖立钢板131对称预埋在凸台的预留孔两侧的凸台内。即是说上竖立钢板和下竖立钢板各自均包括两块,并且两块竖立板相互平行设置,进而提高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上的凸台的连接稳固性,即仅仅利用上竖立钢板和下竖立钢板的连接即能够确保装配式底板与装配式立板之间的连接稳固。
其中,装配式立板和装配式底板上在预制过程中,对应于预留孔的周围、对应于竖立板和水平钢板周围的钢筋骨架(或者称为植筋)进行加密处理,从而提高装配式立板和装配式底板的强度,防止在预留孔周围、水平钢板、竖立钢板周围因受力过大而出现裂纹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底板1和装配式立板2朝向土体的一侧现场浇筑有加固板5,所述预留钢管15的保护层14同加固板5、第一浇筑体4和扶壁3同步浇筑形成;所述上竖立钢板211和下竖立钢板131上对应于加固板5和扶壁3的位置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加固板5内的骨架、扶壁3的骨架相互连接。其中,第一浇筑体4起到连接装配式底板1的凸台11与装配式立板2的作用,同时作为加固板5与扶壁3的连接媒介,从而使得装配式底板1(包括凸台11)、装配式立板2、扶壁3和加固板5有机的形成一个整体。
同时利用连接钢筋将加固板的骨架、扶壁的骨架相互连接作用,使得装配式立板和加固板在承受土体压力的时候,能够将土体压力进行分散至整个L型挡墙结构,不会因为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装配式立板出现裂缝、失效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的扶壁式挡土墙则经常发生因局部压力过大而出现裂缝、支护失效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土体压力在传递给立板时,仅仅因靠立板自身结构强度进行作用的分散;而本发明当装配式立板承受的土体压力,一方面直接利用装配式立板进行传递,另一方面一体浇筑的第一浇筑体和加固板、预埋钢管都能够对作用粒进行分散传递,从而将土体压力传递给扶壁、装配式底板和注浆微型钢管桩,进而提高了对边坡土体的支护作用力。现有技术中也有在扶壁式挡土墙的底板上施工锚杆的结构,但是由于锚杆仅仅是与底板进行连接,在传递作用力的时候,立板(本发明中的装配式立板)不能直接将作用力传递给锚杆上,而仍然需要底板的传递作用,进而导致底板与立板的连接处作用力过大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扶壁式挡土墙(也常称为L型挡墙)主要有两种施工方式,第一种是现场浇筑,现场浇筑的方式存在着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在一些场景中并不适用。第二种也是装配式结构,对于现有的装配式壁式挡土墙的底板、立板和扶壁之间一般都采用连接件(或者连接件连接后再对连接件的区域进行浇筑),这种结构使得底板、立板和扶壁之间的连接强度主要依靠连接件(以及连接件外围浇筑形成的浇筑体或者是插接部件等来实现连接)的结构强度。但是由于连接件自身的疲劳,加上土体压力发生较大变化导致超过了连接件的设计强度;进而导致连接件的疲劳损坏而使得整个扶壁式挡土墙失效。另外,预制的装配式立板、装配式底板、装配式扶壁上的连接件在制造过程中,也存在因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导致连接件的强度并未达到设计强度,进而加速了扶壁式挡土墙的失效。
而本发明虽然也利用了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来实现装配式立板、装配式底板(包括凸台)之间的连接;但是由于上预埋连接件、下预埋件沿着装配式立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第一浇筑体、加固板和扶壁一起浇筑而成,使得装配式立板、装配式底板和扶壁之间除了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之间的连接之外,还利用现场浇筑的浇筑体(即第一浇筑体、加固板和扶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传递边坡土体压力时,不再是仅仅依靠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结构整体进行传递从而降低连接件处(上预埋连接件和下预埋件)的受力,以防止因连接件失效而导致的扶壁式挡土墙失效的问题。
同时利用装配式底板和凸起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本发明一方面能够给加固板、第一浇筑体和扶壁的浇筑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另一方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整体现场浇筑的方式,本发明的加固板、第一浇筑体和扶壁的浇筑量大大减少。因此,本发明能够适用的场地更加宽广。既解决了整体浇筑导致的施工周期长、场地受限无法接浇筑的问题,又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扶壁式挡土墙整体强度较低、长期使用后易支护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利用浇筑体(第一浇筑体、加固板和扶壁)让装配式底板、装配式立板和扶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还能够利用预留钢管的加强作用,提高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预留钢管的下端插入到桩孔中并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相互连接,使得当装配式立板承受土体侧压力时,能够将部分作用力直接利用预留钢管传递到土体中的注浆微型钢管桩中,从而起到提高抗倾覆、抗滑移的目的。利用预留钢管传递作用力时也降低了装配式底板与装配式立板连接处的作用力,降低装配式立板和装配式底板连接处损坏的风险。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预留钢管不仅能够提高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能够分散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的连接处(上预埋连接件、下预埋连接件和第一浇筑体)的作用力,降低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之间连接处疲劳损坏的风险;同时还能够提高装配式立板的抗侧弯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边坡支护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立板2上的多个预留孔12中至少有一部分预留孔12与后期浇筑的扶壁3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预留钢管15上对应于加固板5和扶壁3的位置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加固板5内的骨架、扶壁3的骨架相互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加固板5沿着装配式立板2的长度方向布置,因此,无论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12如何设计,装配式立板2内的预留钢管15都会与加固板5的位置相互对应。其中,装配式立板2上的预留孔12至少有一部分与扶壁3的位置相互对应,从而利用扶壁3和预留钢管15共同作用提高对装配式立板2的支撑作用力,进而提高装配式立板承受土体侧压力的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底板1和装配式立板2上对应于扶壁3的位置处预埋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底板1或者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立板2与扶壁3的骨架相互连接;所述装配式底板1和装配式立板2对应于加固板5的位置处预埋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底板或者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立板与加固板的骨架相互连接。即是说在利用上预埋连接件、下预埋连接件和预留钢管上的连接钢筋与加固板、扶壁连接之外,还在装配式底板和装配式立板自身结构上还连接有预埋钢筋,从而利用预埋钢筋来与加固板、扶壁的骨架进行连接,进而提高装配式底板、装配式立板与第一浇筑体、加固板和扶壁的连接强度。
下面对本发明的L型挡墙结构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1)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测量放线的目的确定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桩孔的位置,以及装配式底板的放置位置。
(2)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施工具体包括依据步骤(1)确定的桩孔的位置进行钻孔定位—钻机钻孔—植入微型钢管—向微型钢管内填充碎石—注浆。
具体的说,微型钢管一般无缝钢管制作而成,无缝钢管的直径可根据工程设计选用标准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无缝钢管应制成花管(开花孔,或者称为射浆孔),花孔的直径通常采用5mm-10mm,呈梅花形或者矩形布置,花孔间距通常为300mm—600mm,使得浆液能够从花管孔隙中流出注入周围岩土体。钻机钻孔的尺寸应当大于微型钢管外径10-60mm。
其中,各个桩孔中对应于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的桩孔中植入的微型钢管应当先连接下段预埋钢管,然后再将连接有下段预留钢管的微型钢管植入到桩孔中;而各个桩孔中其余的桩孔配置的微型钢管则先连接短预留钢管后再植入到对应的桩孔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填充碎石和注浆的过程都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需要说明的,本发明在进行填充碎石和注浆的时候,碎石的填充至少超过微型钢管的顶部并进入到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内,而注浆则需要确保浆液到达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的上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注浆后由于浆液液面会下降,在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内形成质地较软的区段,后续需要进行剔除。因此为了便于剔除,在填充碎石时碎石填充超过微型钢管并不需要填充满整个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即是说碎石填充既填充微型钢管内部,又填充微型钢管与桩孔之间的区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而不填充满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即不填充整个下段预留钢管和不填充整个短预留钢管)是指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的内部空间。
在向桩孔内植入连接有下段预留钢管或者短预留钢管的微型钢管后,在填满微型钢管与桩孔之间的碎石后应当套设密封端盖,对桩孔的顶部进行密封保护。
本发明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省略了质地较软区段的剔除(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内的质地较软区段的剔除可以跟后续其他作业同步进行)以及二次注浆,因此在确保微型钢管桩的成型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大大缩短微型钢管桩的施工时间。
(3)预制的装配式底板的搬运和吊装;将装配式底板吊装在步骤(1)中确定的位置,并使得下段预留钢管和短预留钢管穿过装配式底板上对应的预留孔。在对装配式底板进行搬运过程中,即可对下段预留钢管内的质地较软的区段进行剔除。虽然装配式底板一般会提前搬运到施工现场,但是由于场地平整、测量放线以及微型钢管桩的施工,因此装配式底板不会直接吊运到设计好的位置,因此一般都需要二次搬运,因此在不影响装配式底板搬运和吊运的时候,即可对下段预留钢管内注浆后形成的质地较软的区段进行剔除作业。
(4)注浆微型钢管桩与装配式底板的台帽的施工;具体的注浆微型钢管桩与装配式底板的台帽的施工包括:在延伸出装配式底板上端面的短预留钢管上连接钢筋,从而利用短预留钢管和钢筋形成台帽的骨架,然后支模进行浇筑形成台帽,利用台帽将微型钢管桩(注浆微型钢管桩)和装配式底板进行连接紧固。
其中,在短预留钢管上连接钢筋之前,应当剔除掉短预留钢管内浇筑形成的质地较软的区段。
(5)装配式立板的吊装和连接,以及注浆微型钢管桩与装配式底板的台帽的施工;将装配式立板进行吊装,并将装配式立板上的上预埋连接件和装配式底板的凸台上的下预埋连接件相互连接,从而将装配式立板连接在装配式底板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相互连接紧固后,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吊车应当对装配式立板进行保护,或者采用其他支护方式对装配式立板进行支撑保护。但是无论是采用吊车还是其他支护方式(例如钢架等),确保装配式立板的位置处于设计要求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式立板与装配式底板一样,一般都会预先送达现场,在对装配式立板进行二次吊运时,即可对短预留钢管内浇筑形成的质地较软的区段进行剔除。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步骤(4)与步骤(5)能够进行部分重叠。即在施工台帽的时候,也同时在的对装配式立板进行吊运。
(6)上预埋连接件、下预埋连接件和预留钢管上连接连接钢筋,以及扶壁、加固板的骨架的捆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浇筑体内利用上预埋连接件、下预埋连接件、预留钢管以及连接钢筋能够作为骨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捆扎更多的钢筋来作为骨架,提高第一浇筑体的强度。
(7)加固板、第一浇筑体和扶壁的支模、浇筑和拆模,使得注浆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底板、加固板和扶壁形成整体,完成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的施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浇筑加固板、扶壁和第一浇筑体的时候,同步对装配式立板、凸台的预留孔进行浇筑,从而使得预留钢管同步浇筑形成保护层。

Claims (9)

1.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底板(1)、装配式立板(2)和现场浇筑的扶壁(3),所述装配式底板(1)上形成有与装配式立板(2)相互对应的凸台(11),所述装配式底板(1)、凸台(11)和装配式立板(2)均开设有预留孔(12),所述装配式底板(1)上设置有多排预留孔(12),每一排预留孔(12)均包括至少2个预留孔;多排预留孔(12)中有一排预留孔与装配式立板(2)的位置相互对应使得凸台(11)上的预留孔(12)能够与装配式立板(2)上的预留孔(12)相互对齐,所述凸台(11)上的预留孔(12)贯穿装配式底板(1)的底面,所述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贯穿整个装配式立板(2);所述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内插入有预留钢管(15),所述预留钢管(15)的下端连接在桩孔(6)内的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上,所述预留钢管(15)上开设有若干注浆孔;所述凸台(11)内预埋有下预埋连接件(13),所述装配式立板(2)内预埋有上预埋连接件(21),所述下预埋连接件(13)和上预埋连接件(21)连接后预埋在后期浇筑的第一浇筑体(4)内;所述桩孔(6)内植入有微型钢管(7),所述微型钢管(7)经注浆后在桩孔(6)内形成注浆微型钢管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钢管(15)的尺寸小于预留孔(12)的尺寸,所述预留钢管(15)与装配式立板(2)、凸台(11)、装配式底板(1)的预留孔(12)之间通过浇筑后形成有保护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钢管(15)包括上段预留钢管(151)和下段预留钢管(152),所述下段预留钢管(152)与上段预留钢管(151)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杆相互连接,所述下段预留钢管(152)的下端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连接,所述下段预留钢管(152)的上端高出凸台(11)的上端面;所述上段预留钢管(151)与下段预留钢管(152)的连接处与上预埋连接件(21)和下预埋连接件(13)的连接处相互错开;所述预留钢管(15)的注浆孔分布在上段预留钢管(1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底板(1)上除与装配式立板(2)的预留孔(12)对应之外的其余预留孔(12)配设有短预留钢管(9),所述短预留钢管(9)的下端与微型钢管桩的微型钢管(7)连接,所述短预留钢管(9)的上端延伸出装配式底板(1)的上端面;所述短预留钢管(7)延伸出装配式底板(1)的区域的圆周方向连接有若干作为微型钢管桩的台帽(8)的骨架的钢筋(9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6)的顶部配设有密封端盖(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埋连接件(13)包括预埋在凸台的预留孔两侧的下竖立钢板(131)和预埋在装配式底板(1)内的下水平钢板(132),所述下竖立钢板(131)的下端和下水平钢板(132)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所述下竖立钢板(131)的上端延伸出凸台(11)的上端面;所述上预埋连接件(21)包括预埋在装配式立板(2)的上水平钢板(212)和预埋在装配式立板的预留孔(12)两侧的上竖立钢板(211),所述上竖立钢板(211)的上端与上水平钢板(212)相互连接,所述上竖立钢板(211)的下端延伸出装配式立板(2)后与下竖立钢板(131)连接并预埋在后期浇筑的第一浇筑体(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底板(1)和装配式立板(2)朝向土体的一侧现场浇筑有加固板(5),所述预留钢管(15)的保护层(14)同加固板(5)、第一浇筑体(4)和扶壁(3)同步浇筑形成;所述上竖立钢板(211)和下竖立钢板(131)上对应于加固板(5)和扶壁(3)的位置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加固板(5)内的骨架、扶壁(3)的骨架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立板(2)上的多个预留孔中至少有一部分预留孔(12)与后期浇筑的扶壁(3)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预留钢管(15)上对应于加固板(5)和扶壁(3)的位置连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与加固板(5)内的骨架、扶壁(3)的骨架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底板(1)和装配式立板(2)上对应于扶壁(3)的位置处预埋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底板或者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立板与扶壁的骨架相互连接;所述装配式底板(1)和装配式立板(2)对应于加固板(5)的位置处预埋有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底板或者所述预埋钢筋延伸出装配式立板与加固板(5)的骨架相互连接。
CN202411899692.8A 2024-12-23 2024-12-23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Pending CN1196638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899692.8A CN119663895A (zh) 2024-12-23 2024-12-23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899692.8A CN119663895A (zh) 2024-12-23 2024-12-23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663895A true CN119663895A (zh) 2025-03-21

Family

ID=94982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899692.8A Pending CN119663895A (zh) 2024-12-23 2024-12-23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6638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2743B1 (ko) 벽체말뚝용 피에이치씨 파일과 이를 이용한 흙막이벽체의 시공방법
CN102966119B (zh)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74674B (zh) 一种钢管托换桩与锚杆深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1779045A (zh) 一种地基加固纠偏方法
CN110777836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板式-锚杆复合基础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00524A (zh)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临近构造物的钢板桩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1039554B1 (ko) 현장타설말뚝과 매입말뚝을 결합한 혼합말뚝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8385715A (zh) 一种装配式桩拱组合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85230B (zh) 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194901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地下车库的卸荷板式挡土墙结构
CN110805049B (zh) 一种山体边坡超厚度喷锚永久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047351A (zh) 一种既有挡土墙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884663B1 (ko) 캡 슬래브를 이용한 흙막이 구조물의 그 시공방법
CN110685287A (zh) 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6515676U (zh)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临近构造物的钢板桩围堰结构
CN119663895A (zh) 一种注浆微型钢管桩可装配式l型挡墙结构
CN112832252B (zh) 一种两侧高差较大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CN114457844A (zh) 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塑料板排水悬臂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JP4159148B2 (ja) 立坑の築造方法
JP3614587B2 (ja) 被圧地下水地盤に立坑を設置する方法
CN222161298U (zh) 一种单侧临河基坑加固装置
CN220704558U (zh) 一种抗滑桩与挡土板的连接结构
KR20010019079A (ko) 간이 역타설 옹벽 축조용 프리캐스트 강말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