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57747A - 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657747A CN119657747A CN202411872064.0A CN202411872064A CN119657747A CN 119657747 A CN119657747 A CN 119657747A CN 202411872064 A CN202411872064 A CN 202411872064A CN 119657747 A CN119657747 A CN 1196577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stamping
- punching
- punch
- bl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1089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铆压环用于连接在转子与转子平衡板之间;包括机座;第一冲压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座的上模具组件和下模具组件;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一冲头,所述下模具组件能够放置毛坯件;第一冲头能够朝下移动以对毛坯件进行第一阶段冲压形成冲压件;第二冲压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座的上压合组件;所述上压合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二冲头,所述第二冲头能够相对朝下移动以对冲压件进行第二阶段冲压形成铆压环;能够实现一次冲压代替至少两次冲压,显著减少冲压工序;能够增加与毛坯件之间的接触摩擦,接触摩擦会使板料温度提高,使板料加工更容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铆压环用于连接平衡板和铸铝转子,通过铆压的方式将平衡板固定到转子端部。由于铆压环的结构特性,端部料体较厚,而拉伸部分的料体较薄,拉伸部分的料厚不及端部的1/3,因此铆压环两端的厚度差异过大。
如果采用冷冲压则需要冲头不间断多次冲压,导致会使用过多的冲压工序,造成产线过长,因此铆压环制备大都采用热处理或者车加工的方式对铆压环的两端部分别进行加工,然后通过焊接或者铆接将铆压环的两端进行连接成型;所以这种结构以及加工方式导致铆压环的结构强度不高,导致而且加工耗时较长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采用冷冲压需要冲头不间断多次冲压采用过多的冲压工序造成产线过长,采用热处理或者车加工对铆压环的两端分别加工然后再经过焊接连接成型导致铆压环强度较低。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铆压环用于连接在转子与转子平衡板之间;包括:
机座;
第一冲压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座的上模具组件和下模具组件;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一冲头,所述下模具组件能够放置毛坯件;第一冲头能够朝下移动以对毛坯件进行第一阶段冲压形成冲压件;
第二冲压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座的上压合组件;所述上压合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二冲头,所述第二冲头能够相对朝下移动以对冲压件进行第二阶段冲压形成铆压环。
本申请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第一冲头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定位段、冲压段和连接段;定位段用于套接毛坯件,冲压段至少包括第一冲压段和第二冲压段,所述第一冲压段与定位段相连接,所述第二冲压段与连接段相连接;所述第一冲压段和所述第二冲压段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
上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板、导向板和第一冲头;所述定位板连接于所述机座,所述导向板通过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于所述导向板内,所述定位板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段连接。
第二冲头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孔段、第二冲孔段和第三冲孔段;所述第一冲孔段包括相连接的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冲孔扩孔段二与第二冲孔段连接。
上压合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第二冲头;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机座,所述移动板通过导柱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三冲孔段一端连接于移动板内,所述固定板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三冲孔段连接。
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还包括下压合组件,所述下压合组件用于放置所述冲压件;所述上模具组件与所述上压合组件分别间隔设置于机座的两侧,所述下模具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上模具组件的下方,所述下压合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上压合组件的下方;或者,所述机座内移动连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上分别连接有上模具组件与上压合组件,下模具组件设置于机座上位于所述上模具组件或上压合组件的下方;所述上模具组件和所述上压合组件能够在所述调节盘的带动作用下发生移动以正对下方的所述下模具组件。
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冲压板,所述冲压板设置有用以定位毛坯件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所述压合板设置有用于定位冲压件的第二定位孔。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方法,具体包括:
将呈圆环状的毛坯件套装于第一冲头的定位段;
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冲头朝下冲压,使得毛坯件被定位于下模具组件的冲压板的第一定位孔内,经过第一冲头冲压形成阶梯状的冲压件;
将冲压件安装于下压合组件的压合板的第二定位孔内;
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冲头朝下冲压,使得冲压件形成的内环尺寸达到预设阈值的铆压环。
第一冲头朝下冲压,使得毛坯件被定位于下模具组件的第一定位孔内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冲头朝下对毛坯件进行多次冲压,具体包括:首先通过第一冲头的冲压段对毛坯件进行冲压,使得呈圆环状的毛坯件的底部朝下拉伸形成阶梯状的毛坯件;然后通过第一冲头的连接段对上述毛坯件继续冲压,以使毛坯件形成下端厚度大于上端厚度的呈阶梯状的冲压件。
第二冲头朝下连续多次冲压位于压合板内的冲压件,具体包括:首先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一冲孔段的冲孔扩孔段一对冲压件进行冲压;其次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一冲孔段的冲孔扩孔段二对冲压件进行冲压;然后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二冲孔段对冲压件进行冲压;然后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三冲孔段对冲压件进行冲压,当冲压件的内环尺寸达到预设阈值后停止冲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其中铆压环的作用是用于将转子平衡板连接至转子的端部,起到转子与转子平衡板之间的连接作用;铆压环冲压装置包括机座、第一冲压机构和第二冲压机构;其中第一冲压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座的上模具组件和下模具组件;上模具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一冲头,下模具组件能够放置毛坯件;第一冲头能够朝下移动以对毛坯件进行第一阶段冲压形成冲压件;由于第一冲头呈阶梯状结构,能够实现一次冲压代替至少两次冲压,阶梯式冲压可以显著减少冲压工序;而且冲压过程中由于阶梯状结构截面不同,能够增加与毛坯件之间的接触摩擦,这种摩擦挤压会使板料温度提高,使板料加工更容易;通过第一冲头冲击圆环状的毛坯件进行初步成型,形成阶梯轴结构的冲压件,然后通过第二冲压机构将冲压件进行冲压,第二冲压机构中的第二冲头也是呈阶梯状结构,能够一次冲压代替至少两次冲压,产线大大减少,加工耗时减少,阶梯式冲压可以进一步减小冲压工序,使得冲压件能够在阶梯结构的第二冲头的作用下被快速拉伸,使得冲压件的一端拉伸变薄,拉伸变薄一端的厚度小于另一端的厚度,直至尺寸达到设定阈值实现铆压环的成型,增强了整体结构强度;因此本申请能够避免传统不选择冷冲压的方式而采用车加工的方式导致的铆压环焊接或者铆接成型后的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也不会担忧传统的冷冲压中因为需要冲头不间断多次重复冲压,整个工艺产线非常长,导致加工耗时长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冲头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定位段、冲压段和连接段;定位段用于套接毛坯件,冲压段至少包括第一冲压段和第二冲压段,第一冲压段与定位段相连接,第二冲压段与连接段相连接;第一冲压段和第二冲压段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
定位段处于第一冲头的最下方用于将呈圆环状的毛坯件进行套装,实现对毛坯件的初步定位,定位段的外径尺寸需与毛坯件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以实现对毛坯件的套接连接,冲压段包括至少两层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冲压段和第二冲压段,且第一冲压段和第二冲压段均具有锥状的冲压面使其能够对毛坯件的内孔进行逐级扩孔,实现一次冲压代替两次冲压,减少冲压工艺,逐级对内孔进行冲压使得毛坯件的磨损减少,径向和轴向尺寸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整个铆压环的结构强度。
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板、导向板和第一冲头;定位板连接于机座,导向板通过导向柱连接于定位板,连接段一端连接于导向板内,定位板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连接段连接。
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段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带动导向板沿导向柱相对定位板上下移动,当需要对毛坯件进行冲压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段向下移动,使得导向板跟随连接段一起向下移动,导向板能够对毛坯件进行定位,通过第一冲头的定位段、冲压段对毛坯件进行冲压,使得圆环状的毛坯件形成为阶梯轴状的冲压件。
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冲头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孔段、第二冲孔段和第三冲孔段;第一冲孔段包括相连接的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冲孔扩孔段二与第二冲孔段连接。
第一冲孔段位于第二冲头的最下方,第一冲孔段包括至少两个呈阶梯状结构的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实现对冲压件的分级冲压,由于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均具有锥形的冲压面,从而实现从冲孔扩孔段一至冲孔扩孔段二能够逐级对冲压件进行冲压,使得冲压件的内径尺寸被不断均匀地扩大,实现对冲压件的均匀的冲压,减少了磨损和冲压工序,减少了加工耗时。
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压合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第二冲头;固定板连接于机座,移动板通过导柱连接于固定板,第三冲孔段一端连接于移动板内,固定板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三冲孔段连接。
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三冲孔段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第三冲孔段由于与移动板连接,当需要对冲压件进行冲压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冲孔段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沿导柱相对固定板向下移动,移动板能够对冲压件进行定位,第二冲头的第一冲孔段和第二冲孔段分别对冲压件进行逐级冲压,实现冲压件的内径尺寸均匀逐渐扩大,一次冲压就能替代传统的二次冲压,减少了冲头的使用频率和整个生产工艺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的第一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的第二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的毛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的冲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座;2、第一冲压机构;3、第二冲压机构;4、上模具组件;41、定位板;42、导向板;43、第一冲头;431、定位段;432、冲压段;4321、第一冲压段;4322、第二冲压段;433、连接段;4331、第一连接段;4332、第二连接段;5、上压合组件;51、固定板;52、移动板;53、第二冲头;531、第一冲孔段;5311、冲孔扩孔段一;5312、冲孔扩孔段二;532、第二冲孔段;533、第三冲孔段;6、毛坯件;7、冲压件;8、过渡球面;9、第一导向过渡面;10、第二导向过渡面;11、第三导向过渡面;12、第四导向过渡面;13、第一冲压过渡面;14、第二冲压过渡面;15、冲压板;16、压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1
本申请涉及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如图1-图5所示,铆压环用于连接在转子与转子平衡板之间;包括:
机座1;
第一冲压机构2,包括连接于机座1的上模具组件4和下模具组件;上模具组件4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一冲头43,下模具组件能够放置毛坯件6;第一冲头43能够朝下移动以对毛坯件6进行第一阶段冲压形成冲压件7;
第二冲压机构3,包括连接于机座1的上压合组件5;上压合组件5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二冲头53,第二冲头53能够相对朝下移动以对冲压件7进行第二阶段冲压形成铆压环。
由于第一冲头43呈阶梯状结构,能够实现一次冲压代替至少两次冲压,阶梯式冲压可以显著减少冲压工序;而且冲压过程中由于阶梯状结构截面不同,能够增加与毛坯件6之间的接触摩擦,这种摩擦挤压会使板料温度提高,使板料加工更容易;通过第一冲头43冲击圆环状的毛坯件6进行初步成型,形成阶梯轴结构的冲压件7,然后通过第二冲压机构3将冲压件7进行冲压,第二冲压机构3中的第二冲头53也是呈阶梯状结构,能够一次冲压代替至少两次冲压,阶梯式冲压可以进一步减小冲压工序,使得冲压件7能够在阶梯结构的第二冲头53的作用下被快速拉伸,使得冲压件7的一端拉伸变薄,拉伸变薄一端的厚度小于另一端的厚度,直至尺寸达到设定阈值实现铆压环的成型;因此本申请能够避免传统不选择冷冲压的方式而采用车加工的方式导致的铆压环焊接或者铆接成型后的连接强度较低的问题,也不会担忧传统的冷冲压中因为需要冲头不间断多次重复冲压,整个工艺产线非常长,导致加工耗时长和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冲头43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定位段431、冲压段432和连接段433;定位段431用于套接毛坯件6,冲压段432至少包括第一冲压段4321和第二冲压段4322,第一冲压段4321与定位段431相连接,第二冲压段4322与连接段433相连接;第一冲压段4321和第二冲压段4322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
定位段431处于第一冲头43的最下方用于将呈圆环状的毛坯件6进行套装,实现对毛坯件6的初步定位,定位段431的外径尺寸需与毛坯件6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以实现对毛坯件6的套接连接,冲压段432包括至少两层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冲压段4321和第二冲压段4322,且第一冲压段4321和第二冲压段4322均具有锥状的冲压面使其能够对毛坯件6的内孔进行逐级扩孔,实现一次冲压代替两次冲压,减少冲压工艺,逐级对内孔进行冲压使得毛坯件6的磨损减少,径向和轴向尺寸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整个铆压环的结构强度。
定位段431的底部形成有过渡球面8,过渡球面8以保证第一冲头撤出时能够顺利撤出不带料;定位段431与所述第一冲压段4321之间具有呈弧状的第一导向过渡面9;第一冲压段4321与第二冲压段4322之间具有呈弧状的第二导向过渡面10,第二冲压段4322与连接段433之间具有呈弧状的第三导向过渡面11。
连接段433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段4331和第二连接段4332,第一连接段4331与第二冲压段4322连接,第二连接段4332的一端能够伸入连接于导向板42内;第一连接段4331与第二连接段4332之间具有呈弧状的第四导向过渡面1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模具组件4包括定位板41、导向板42和第一冲头43;定位板41连接于机座1,导向板42通过导向柱连接于定位板41,连接段433一端连接于导向板42内,定位板41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连接段433连接。
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段433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带动导向板42沿导向柱相对定位板41上下移动,当需要对毛坯件6进行冲压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段433向下移动,使得导向板42跟随连接段433一起向下移动,导向板42能够对毛坯件6进行定位,通过第一冲头43的定位段431、冲压段432对毛坯件6进行冲压,使得圆环状的毛坯件6形成为阶梯轴状的冲压件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冲头53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孔段531、第二冲孔段532和第三冲孔段533;第一冲孔段531包括相连接的冲孔扩孔段一5311和冲孔扩孔段二5312;冲孔扩孔段一5311和冲孔扩孔段二5312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冲孔扩孔段二5312与第二冲孔段532连接。
第一冲孔段531位于第二冲头53的最下方,第一冲孔段531包括至少两个呈阶梯状结构的冲孔扩孔段一5311和冲孔扩孔段二5312,实现对冲压件7的分级冲压,由于冲孔扩孔段一5311和冲孔扩孔段二5312均具有锥形的冲压面,从而实现从冲孔扩孔段一5311至冲孔扩孔段二5312能够逐级对冲压件7进行冲压,使得冲压件7的内径尺寸被不断均匀地扩大,实现对冲压件7的均匀的冲压,减少了磨损和冲压工序,减少了加工耗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冲孔扩孔段一5311与冲孔扩孔段二5312之间具有弧状的第一冲压过渡面13;冲孔扩孔段二5312与第二冲孔段532之间形成弧状第二冲压过渡面14;第三冲孔段533的一端伸入连接至移动板52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压合组件5包括固定板51、移动板52和第二冲头53;固定板51连接于机座1,移动板52通过导柱连接于固定板51,第三冲孔段533一端连接于移动板52内,固定板51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三冲孔段533连接。
驱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三冲孔段533沿竖直方向直线移动,第三冲孔段533由于与移动板52连接,当需要对冲压件7进行冲压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冲孔段53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52沿导柱相对固定板51向下移动,移动板52能够对冲压件7进行定位,第二冲头53的第一冲孔段531和第二冲孔段532分别对冲压件7进行逐级冲压,实现冲压件7的内径尺寸均匀逐渐扩大,一次冲压就能替代传统的二次冲压,减少了冲头的使用频率和整个生产工艺时长,提高了生产效率。
针对本申请中第一冲压机构2和第二冲压机构3的布置方式,不受本申请的限制,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还包括下压合组件,下压合组件用于放置冲压件7;上模具组件4与上压合组件5分别间隔设置于机座1的两侧,下模具组件对应设置于上模具组件4的下方,下压合组件对应设置于上压合组件5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冲压机构2和第二冲压机构3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侧,整个机座1呈长方体结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冲压机构2,机座1具有顶座和底座,顶座和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柱相连接,机座1的上方的顶座底部设置有上模具组件4,机座1的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模具组件4相对应的下模具组件;其中另一端设置第二冲压机构3,顶座的底部连接有上压合组件5,底座的顶部连接有与上压合组件5相对应的下压合组件;将在上模具组件4与下模具组件中完成第一阶段冲压后的冲压件7放置于下压合组件中,通过上压合组件5与下压合组件配合实现对冲压件7的第二阶段的冲压最终得到成型的铆压环。
实施方式二:机座1内移动连接有调节盘,调节盘上分别连接有上模具组件4与上压合组件5,下模具组件设置于机座1上位于上模具组件4或上压合组件5的下方;上模具组件4和上压合组件5能够在调节盘的带动作用下发生移动以正对下方的下模具组件。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减少场地的布置,减少装置的整体的所占据的体积,将上模具组件4和上压合组件5集成在调节盘上,可以是上模具组件4在一个调节盘上,上压合组件5在另一个调节盘上,两个调节盘均能够沿着轨道相对机座1移动,位于机座1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组件,无需再设置下压合组件,上模具组件4和上压合组件5均能够与下模具组件配合,当需要采用第一冲头43对毛坯件6进行冲压时,将毛坯件6放置于下模具组件内,将连接有上模具组件4的调节盘移动至正对下模具组件的上方位置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冲头43向下冲压毛坯件6完成第一阶段的冲压,当需要采用第二冲头53对毛坯件6进行冲压时,无需再移动冲压件7,只需通过移动连接有上压合组件5的调节盘至下模具组件的上方即可,通过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冲头53完成对冲压件7的冲压,得到成型的铆压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模具组件包括冲压板15,冲压板15设置有用以定位毛坯件6的第一定位孔;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16,压合板16设置有用于定位冲压件7的第二定位孔。
冲压板15的目的是用于放置毛坯件6,使得毛坯件6能够与第一冲头43对准,实现对毛坯件6的精准定位;压合板16的目的是用于放置经过第一冲头43冲压过后的冲压件7,使得冲压件7能够被精准定位,用于第二冲头53继续冲压,从而提高冲压的精确度,保障冲压质量。
此外,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导向板42的第一定位件和设置于冲压板15上的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能够套接连接;第二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移动板52的第三定位件和设置于压合板16的第四定位件,第三定位件与第四定位件能够套接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相配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导向板42与冲压板15之间的定位精确度,保障第一冲头43的位置正对毛坯件6,提高冲压质量;通过设置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相配合,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移动板52与压合板16之间的定位精确度,保障第二冲头53的位置正对冲压件7,从而进一步提高冲压的定位精确度,提高冲压的质量。
例如,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是套筒,第三定位件和第四定位件可以是圆柱形结构,第二定位件设置于第一定位件正下方,第四定位件设置于第三定位件正下方,当第一定位件跟随导向板42向下移动时能够套接于第二定位件外,当第三定位件跟随移动板52向下移动时能够套接于第四定位件外。
实施例2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方法,具体包括:
将呈圆环状的毛坯件6套装于第一冲头43的定位段431;
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冲头43朝下冲压,使得毛坯件6被定位于下模具组件的冲压板15的第一定位孔内,经过第一冲头43冲压形成阶梯状的冲压件7;
将冲压件7安装于下压合组件的压合板16的第二定位孔内;
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冲头53朝下冲压,使得冲压件7形成的内环尺寸达到预设阈值的铆压环。
毛坯件6是圆环状的结构,其预先在车床等加工装置上依次完成切片-冲中心孔-拉伸-下料-车端面,形成圆环状的毛坯件6,其内径的尺寸需与定位段431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以使毛坯件6先套接于第一冲头43的定位段431外侧,然后将第一冲头43带动毛坯件6朝向下方冲压,毛坯件6则在第一冲头43的冲压下安装于下模具组件的冲压板15的第一定位孔内,由于第一冲头43的定位段431、冲压段432均呈阶梯状结构,且冲压段432包括第一冲压段4321和第二冲压段4322,第一冲压段4321和第二冲压段4322的外周形成有锥形的冲压面,能够实现一次冲压代替至少两次冲压,实现对毛坯件6的逐级冲压,毛坯件6的内径被逐渐均匀地扩大,提高了冲压的质量和效率;
当将毛坯件6初步完成第一阶段的冲压使得毛坯件6形成阶梯轴的结构,其中一端的径向方向的厚度大于另一端的径向方向的厚度,形成冲压件7;通过第二冲压机构3针对冲压件7继续进行冲压得到铆压环,具体地,当采用下压合组件时,将冲压件7放置于压合板16的第二定位孔内,或者当不采用下压合组件时,则无需挪动冲压件7,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冲头53针对冲压件7进行冲压,由于第二冲头53的第一冲孔段531、第二冲孔段532和第三冲孔段533呈阶梯状结构,第一冲孔段531包括冲孔扩孔段一5311和冲孔扩孔段二5312,冲孔扩孔段一5311和冲孔扩孔段二5312的外周形成锥形的冲压面能够对冲压件7一次冲压代替至少两次冲压,使得冲压件7的内孔被逐级均匀地扩大,从而既能够减少冲压的工序又能够实现对冲压件7的均匀快速地冲压,提高了冲压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在冲压过程中由于呈阶梯状的第二冲头53能够更多的接触冲压件7的内壁,从而增加摩擦挤压,这种摩擦挤压会进一步使板料温度提高,使板料加工更容易,最终实现一端较薄一端较厚的铆压环;
此外,由于第一冲头43和第二冲头53呈阶梯状的结构,且第一冲头43的定位段431的朝向毛坯件6的底部形成有球形的过渡球面8,能够在保证第一冲头43撤出时能够顺利撤出而不带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冲头43朝下冲压,使得毛坯件6被定位于下模具组件的第一定位孔内后,需要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冲头43朝下对毛坯件6进行多次冲压,具体包括:
首先通过第一冲头43的冲压段432对毛坯件6进行冲压,使得呈圆环状的毛坯件6的底部朝下拉伸形成阶梯状的毛坯件6;然后通过第一冲头43的连接段433对上述毛坯件6继续冲压,以使毛坯件6形成下端厚度大于上端厚度的呈阶梯状的冲压件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冲头53朝下冲压,使得冲压件7形成的内环尺寸达到预设阈值的铆压环,具体包括:
首先通过第二冲头53的第一冲孔段531的冲孔扩孔段一5311对冲压件7进行冲压;其次通过第二冲头53的第一冲孔段531的冲孔扩孔段二5312对冲压件7进行冲压;然后通过第二冲头53的第二冲孔段532对冲压件7进行冲压;然后通过第二冲头53的第三冲孔段533对冲压件7进行冲压,当冲压件7的内环尺寸达到预设阈值后停止冲压。
本申请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铆压环用于连接在转子与转子平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
第一冲压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座的上模具组件和下模具组件;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一冲头,所述下模具组件能够放置毛坯件;第一冲头能够朝下移动以对毛坯件进行第一阶段冲压形成冲压件;
第二冲压机构,包括连接于机座的上压合组件;所述上压合组件包括呈阶梯状的第二冲头,所述第二冲头能够相对朝下移动以对冲压件进行第二阶段冲压形成铆压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冲头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定位段、冲压段和连接段;定位段用于套接毛坯件,冲压段至少包括第一冲压段和第二冲压段,所述第一冲压段与定位段相连接,所述第二冲压段与连接段相连接;所述第一冲压段和所述第二冲压段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板、导向板和第一冲头;所述定位板连接于所述机座,所述导向板通过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定位板,所述连接段一端连接于所述导向板内,所述定位板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冲头包括呈阶梯状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孔段、第二冲孔段和第三冲孔段;所述第一冲孔段包括相连接的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冲孔扩孔段一和冲孔扩孔段二的外周形成有呈锥状的冲压面,冲孔扩孔段二与第二冲孔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合组件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和第二冲头;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机座,所述移动板通过导柱连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三冲孔段一端连接于移动板内,所述固定板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三冲孔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压合组件,所述下压合组件用于放置所述冲压件;所述上模具组件与所述上压合组件分别间隔设置于机座的两侧,所述下模具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上模具组件的下方,所述下压合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上压合组件的下方;或者,
所述机座内移动连接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上分别连接有上模具组件与上压合组件,下模具组件设置于机座上位于所述上模具组件或上压合组件的下方;所述上模具组件和所述上压合组件能够在所述调节盘的带动作用下发生移动以正对下方的所述下模具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冲压板,所述冲压板设置有用以定位毛坯件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下压合组件包括压合板,所述压合板设置有用于定位冲压件的第二定位孔。
8.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将呈圆环状的毛坯件套装于第一冲头的定位段;
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冲头朝下冲压,使得毛坯件被定位于下模具组件的冲压板的第一定位孔内,经过第一冲头冲压形成阶梯状的冲压件;
将冲压件安装于下压合组件的压合板的第二定位孔内;
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冲头朝下冲压,使得冲压件形成的内环尺寸达到预设阈值的铆压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冲头朝下冲压,使得毛坯件被定位于下模具组件的第一定位孔内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冲头朝下对毛坯件进行多次冲压,具体包括:
首先通过第一冲头的冲压段对毛坯件进行冲压,使得呈圆环状的毛坯件的底部朝下拉伸形成阶梯状的毛坯件;
然后通过第一冲头的连接段对上述毛坯件继续冲压,以使毛坯件形成下端厚度大于上端厚度的呈阶梯状的冲压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冲头朝下连续多次冲压位于压合板内的冲压件,具体包括:
首先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一冲孔段的冲孔扩孔段一对冲压件进行冲压;
其次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一冲孔段的冲孔扩孔段二对冲压件进行冲压;
然后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二冲孔段对冲压件进行冲压;
然后通过第二冲头的第三冲孔段对冲压件进行冲压,当冲压件的内环尺寸达到预设阈值后停止冲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72064.0A CN119657747A (zh) | 2024-12-18 | 2024-12-18 | 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72064.0A CN119657747A (zh) | 2024-12-18 | 2024-12-18 | 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657747A true CN119657747A (zh) | 2025-03-21 |
Family
ID=9500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872064.0A Pending CN119657747A (zh) | 2024-12-18 | 2024-12-18 | 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657747A (zh) |
-
2024
- 2024-12-18 CN CN202411872064.0A patent/CN119657747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36846B2 (ja) | ボス付き円盤状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ボス付き円盤状部材の製造装置 | |
JP5019720B2 (ja) | 電池ケースの製造装置 | |
JP3793896B2 (ja) | プーリー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20060055537A (ko) | 휠의 제조 방법과 그 휠 | |
CN108889847B (zh) | 一种轮辐冲压加工组合模具 | |
CN110935785A (zh) | 一种多工位门板冲孔机 | |
CN111589976B (zh) | 盘类薄壁螺母成形装置 | |
US20080041243A1 (en) | Linear motor mounted press machine and press working method | |
US8001823B2 (en) | Multi-drive tooling | |
CN119657747A (zh) | 一种铸铝转子铆压环冲压装置及方法 | |
KR100383283B1 (ko) | 플랜지피팅의 제조장치 | |
US9328824B2 (en) | Cylinder member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102858A (zh) | 用于对离合器盘和最终产品进行冲压和去毛刺的装置和方法 | |
JPH09308153A (ja) |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用ロータ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 |
JP4734327B2 (ja) | 自動車用ホイールリムのバルブ孔加工方法及びバルブ孔加工装置 | |
JP5573389B2 (ja) | 歯車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 |
JP2011143472A (ja) | 缶体を製造するための工具または方法 | |
JP2002346676A (ja) | 多溝プーリの製造方法 | |
KR101743934B1 (ko) | 딥 드로잉방식의 프로그래시브 단일금형에서 성형물의 제조방법 | |
CN112276538A (zh) | 一种冲铆螺栓安装装置和安装方法 | |
CN218574726U (zh) | 一种管材多孔一次冲压成型模具 | |
CN221675615U (zh) | 一种电机转子片冲压模具 | |
KR200202031Y1 (ko) | 플랜지피팅의 제조장치 | |
JP7597018B2 (ja) | 回転電機用のロー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
CN222020402U (zh) | 一种空心电机轴反挤压多台阶深孔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