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49699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649699A CN119649699A CN202510109399.5A CN202510109399A CN119649699A CN 119649699 A CN119649699 A CN 119649699A CN 202510109399 A CN202510109399 A CN 202510109399A CN 119649699 A CN119649699 A CN 1196496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device
- coupling
- disposed
- shielding member
- metal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954—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display panels
- H05K7/20963—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配置有显示面的前表面和背面,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折叠轴;第一屏蔽部件,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并且具有1GPa至300GPa的模量;第一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背面上;以及金属板,配置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的背面上,并且包括排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不与所述连接部重叠。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0521285.3,申请日为2021年5月1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显示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5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063087号的优先权以及从中产生的所有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显示图像的装置,包括如具有有机电场发光(organic ligh temitting diodes;OLED)元件或量子点发光(quantum dot electrolumin escencedevice;QD-EL)元件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如液晶显示面板这样的显示面板。
另一方面,移动型电子设备为了向使用者提供图像而包括显示装置。目前,具有与以往相同或更小的体积或厚度的同时具有更大的显示画面的移动型电子设备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为了可仅在使用时提供更大的画面,还在开发具有可以折叠和展开的结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或可弯曲显示装置。
在这种显示装置中,可以在显示面板的背面配置金属板,该金属板构成为与显示面板的折叠对应地至少一部分可伸缩。
发明内容
为了容易实现显示装置的折叠,在金属板中配置与折叠区域对应的连接部。但是,可能会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识别出构成连接部的格子图案形状,从而使得显示品质下降。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金属板的连接部被识别出的情况的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耐冲击特性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课题并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课题,通过以下的记载,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
用于解决所述的课题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配置有显示面的前表面和背面,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折叠轴;第一屏蔽部件,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并且具有1GPa至300GPa的模量;第一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背面上;以及金属板,配置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的背面上,并且包括排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不与所述连接部重叠。
可以是,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模量是1GPa至10GPa。
可以是,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厚度是25μm至80μm。
可以是,所述第一屏蔽部件包括选自聚酰亚胺、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聚芳酯和环烯烃共聚物中的任一种以上。
可以是,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模量是10GPa至300GPa。
可以是,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厚度是10μm至50μm。
可以是,所述第一屏蔽部件包括选自不锈钢、殷钢、铝、铁、铬、碳、镍、硅、锰和钼中的任一种以上。
可以是,所述第一结合部件包括: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
可以是,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彼此间隔开第一隔开间距,所述第一隔开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屏蔽部件之间,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之和大于1μm且在80μm以下。
可以是,所述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是1μm至50μm。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金属板的背面上;第二屏蔽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三结合部件的背面上;第四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二屏蔽部件的背面上;以及散热部件,配置在所述第四结合部件的背面上。
可以是,所述第二屏蔽部件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及所述连接部重叠。
可以是,所述散热部件包括: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二散热部,与所述第一散热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
可以是,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被间隔开的第二隔开间距与所述连接部重叠。
可以是,所述第四结合部件包括:第三结合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四结合部,与所述第三结合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所述第三结合部与所述第四结合部彼此间隔开第二隔开间距,所述第二隔开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五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散热部件的背面上;以及垫片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五结合部件的背面上,所述垫片部件包括:第一垫片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二垫片部,与所述第一垫片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所述第一垫片部与所述第二垫片部彼此间隔开第三隔开间距,所述第三隔开间距与所述连接部重叠。
另外,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包括配置有显示面的前表面和背面,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折叠轴;第二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第一屏蔽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二结合部件的背面上;第一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背面上;以及金属板,配置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的背面上,并且包括排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和所述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之和大于1μm且在80μm以下。
可以是,所述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是1μm至50μm。
可以是,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不与所述金属板的所述连接部重叠。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括在详细说明以及附图中。
(发明效果)
根据各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通过在金属板的背面上配置垫片部件,从而可以提高耐冲击特性。
另外,根据各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通过配置模量大的第一屏蔽部件,从而可以防止金属板的连接部的格子图案形状被识别出的情况。
另外,根据各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通过以预定范围形成分别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结合部件和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从而可以提高耐冲击特性。
另外,根据各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形成为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与金属板之间的第一结合部件不与金属板的连接部重叠,从而可以防止在与金属板的连接部重叠的区域处产生显示模块下垂的情况。
各实施例涉及的效果并不限于以上例示的内容,在本说明书内包括更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折叠状态的图1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的A-A’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在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下表示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第一结合部件与金属板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又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又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制造例涉及的显示装置样品#1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制造例涉及的显示装置样品#8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在各个显示装置样品中表示了与距金属板的连接部的中心的距离相关的高度分布的图表。
符号说明:
1:显示装置;10:显示模块;100:显示面板;200:金属板;210:第一板部;220:第二板部;230:连接部;250:第二屏蔽部件;420:第一屏蔽部件;510:第一结合部件;512:第一结合部;514:第二结合部;520:第二结合部件;530:第三结合部件;540:第四结合部件;542:第三结合部;544:第四结合部;550:第五结合部件;600:散热部件;610:第一散热部;620:第二散热部;700:垫片部件;710:第一垫片部;720:第二垫片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与附图一起详细后述的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特征以及达成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会变得明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各实施例,可以以互相不同的各种形态实现,各实施例仅仅使本发明的公开变得完整,并且是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整地告知发明的范畴而提供的,应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定义本发明。
元件(elements)或者层位于其他元件或者层上(on)的情况不仅包括直接位于其他元件上的情况,还包括其间存在其他层或其他元件的情况。在整个说明书中,同一符号指代同一构成要素。在用于说明各实施例的附图中公开的形状、大小、比率、角度、个数等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情况。
虽然为了叙述各构成要素而使用第一、第二等,但是各构成要素当然不限于这些用语。这些用语仅用作使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的目的。因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以下提及的第一构成要素当然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
可以部分地或整体地彼此结合或组合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在技术上各种连动以及驱动是可能的,并且各实施例相对于彼此可以独立地被实施也可以以关联关系一起被实施。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具体的各实施例。
图1是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对于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以适用于智能电话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本说明书的各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除了智能电话外,还可以适用于便携式电话机、平板PC、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MP(PortableMultimediaPlayer)、电视机、游戏机、手表型电子设备、头戴式显示器、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汽车导航仪、汽车仪表盘、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外部广告板、电光板、医疗装置、检查装置、如冰箱和洗衣机等这样的各种家电产品或者物联网装置中。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具体的各实施例。
以下,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是彼此不同的方向,且彼此交叉。第一方向X可以是长度方向(length direction),第二方向Y可以是宽度方向(width direction),第三方向Z可以是厚度方向(thickness direction)。所述第三方向Z可以包括朝向图上的上侧的前表面方向和朝向图的下侧的背面方向。由此,配置成面向所述前表面方向的部件的一面可以被称为前表面,配置成面向所述背面方向的部件的另一面可以被称为背面。但是,应理解所述的方向是提及相对的方向,并不限于所述的例示。
参照图1和图2,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在平面上可以具有矩形或者正方形的形状。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在平面上观察时可以是各角部垂直的矩形或者各角部被倒角的矩形形状。显示装置1在平面上观察时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配置的两个短边以及在第二方向Y上配置的两个长边。但是,并不限于此,显示装置1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前表面和背面。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前表面与背面之间的至少一个侧面。
显示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DS。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DS可以是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显示面DS可以被配置成横跨后述的折叠区域FA以及非折叠区域NFA1、NFA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和背面都可以是显示面DS。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显示面DS可以是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背面和侧面之中的两个以上的面。
显示面DS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非显示区域NDA。
显示区域DA显示图像或影像。在平面上观察时,显示区域DA的形态可以对应于显示装置1的形态。例如,显示装置1在平面上观察时呈矩形时,显示区域DA也可以是矩形。
显示区域DA可以是包括多个像素而显示图像的区域。多个像素可以排列在行列方向上。多个像素在平面上观察时可以是矩形、菱形或正方形,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多个像素在平面上观察时可以是矩形、菱形或正方形以外的其他四边形、四边形以外的其他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是不包括像素而不显示图像的区域。非显示区域NDA可以配置在显示区域DA的周边。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被配置成包围显示区域DA,但是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DA可以被非显示区域NDA部分地包围。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矩形的形状,非显示区域NDA配置在显示区域DA的四个边的周围,但是并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以是可折叠装置。显示装置1可以被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folded)”可以包括“弯曲(bent)”。具体而言,显示装置1可以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重叠、或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被弯折成构成倾斜、或者整体被平坦地展开。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以被折叠成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呈约大于0°且小于180°、或者被展开成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呈约180°的倾斜。
显示装置1可以被内折叠和/或外折叠。所述内折叠是被折叠成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DS的一部分与显示面DS的另一部分相向,所述外折叠可以是被折叠成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DS的一部分不与另一部分相向。所述外折叠可以被折叠成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DS的相反面的一部分与显示面DS的相反面的另一部分相向。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以被内折叠,但是并不限于此。
显示装置1可以具有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所述折叠状态包括显示装置1被弯折的状态。具体而言,折叠状态可以是被弯折成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形成倾斜的状态,展开状态可以是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在一个平面上并排配置的状态。或者,折叠状态可以是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角度在约0°以上且小于180°和/或约大于180°且小于360°的状态,展开状态可以是显示装置1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角度为约180°的状态。在此,所述一部分和所述另一部分分别可以是后述的非折叠区域NFA1、NFA2。
显示装置1可以被划分为折叠区域FA和非折叠区域NFA1、NFA2。折叠区域FA是随着显示装置1被折叠而被折叠或被弯曲的区域。非折叠区域NFA1、NFA2是不被折叠或不被弯曲的区域。非折叠区域NFA1、NFA2可以包括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可以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折叠区域FA可以配置在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显示装置1定义了一个折叠区域FA和两个非折叠区域NFA1、NFA2,但是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装置1定义多个折叠区域FA和非折叠区域NFA1、NFA2。
显示装置1可以以折叠轴FX为基准被折叠或展开。折叠轴FX可以被配置成在厚度方向上与折叠区域FA重叠。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可以以配置在第一方向X上的折叠轴FX为基准被折叠或展开,但是并不限于此。折叠轴FX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旋转轴。即,显示装置1可以被折叠或展开成至少具有一个曲率中心。
以下,在图3至图5中详细说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
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1的A-A’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5,显示模块10可以配置在金属板200的前表面。显示模块10的前表面可以形成显示装置1的前表面。
显示模块10具有柔性。可以横跨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折叠区域FA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来配置显示模块10,并且显示模块10可以以折叠轴FX为基准被折叠。
参照图4,显示模块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前方层叠结构物300以及后方层叠结构物400。
显示模块1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层叠在显示面板100的前方的前方层叠结构物300以及层叠在显示面板100的后方的后方层叠结构物400。所述前方可以是显示面板100显示画面的方向,后方可以是前方的相反方向。
显示面板100是显示画面或图像的面板,作为示例,除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无机发光显示面板(inorganic EL)、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QED)、微型LED显示面板(micro-LED)、纳米LED显示面板(nano-L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场致发射显示面板(FED)、阴极射线显示面板(CRT)等自发光显示面板外,还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电泳显示面板(EPD)等受光显示面板。以下,作为显示面板100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为例进行说明,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适用于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以被单纯简称为显示面板。但是,实施例并不限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共享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可以适用上述中所列举的或者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其他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触摸部件。以独立于显示面板100的面板或膜提供触摸部件,且触摸部件可以附着于显示面板100上,但是也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内部以触摸层的形态提供触摸部件。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例示了触摸部件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内部而包括于显示面板100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4和图5,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基板SUB、基板SUB上的电路驱动层DRL、电路驱动层DRL上的发光层EML、发光层EML上的封装层ENL以及封装层ENL上的触摸层TSL。
基板SUB可以是包括如聚酰亚胺等这样的柔性高分子物质的柔性基板。由此,显示面板100可以被弯曲、弯折、折叠、卷曲。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SUB可以包括在其间夹着屏蔽层而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多个子基板。在该情况下,各子基板可以是柔性基板。
在基板SUB上可以配置电路驱动层DRL。电路驱动层DRL可以包括驱动像素的发光层EML的电路。电路驱动层DRL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
在电路驱动层DRL的上部可以配置发光层EML。发光层EML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层。发光层EML可以根据从电路驱动层DRL传递的驱动信号而以各种亮度发光。
在发光层EML的上部可以配置封装层ENL。封装层ENL可以包括无机膜或无机膜与有机膜的层叠膜。
在封装层ENL的上部可以配置触摸层TSL。触摸层TSL可以是识别触摸输入的层,可以执行触摸部件的功能。触摸层TSL可以包括多个感知区域和感知电极。
再次参照图4,在显示面板100的前方配置前方层叠结构物300。前方层叠结构物300可以包括从显示面板100朝向前方依次层叠的偏振部件330、盖窗320以及盖窗保护层310。
偏振部件330使通过的光产生偏振。偏振部件330可以起到减少外光反射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偏振部件330可以是偏振膜。偏振膜可以包括偏振层以及在上部和下部夹着偏振层的保护基材。偏振层可以包括聚乙烯醇膜。偏振层可以在一方向上延伸。偏振层的延伸方向可以成为吸收轴,与其垂直的方向可以成为透过轴。保护基材可以分别配置在偏振层的一面和另一面。保护基材可以由三乙酰纤维素等这样的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等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
在偏振部件330的前方可以配置盖窗320。盖窗320起到保护显示面板100的作用。盖窗320可以由透明的物质形成。盖窗320例如可以包括玻璃或塑料而形成。
在盖窗320包括玻璃的情况下,所述玻璃可以是超薄膜(Ultra Thin Glass,UTG)至薄膜玻璃。在玻璃由超薄膜或薄膜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柔性特性而具有可被弯折、弯曲、折叠、卷曲的特性。玻璃的厚度例如可以在10μm至300μm的范围,具体可适用30μm至80μm的厚度或约50μm的厚度的玻璃。盖窗320的玻璃可以包括钠钙玻璃、碱性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或锂铝硅酸盐玻璃。盖窗320的玻璃可以为了具有高的强度而包括经化学强化或热强化的玻璃。化学强化可以在碱盐内通过离子交换处理工序来形成。离子交换处理工序也可以进行两次以上。
在盖窗320包括塑料的情况下,对于表现如折叠这样的柔性特性方面可以更有利。作为可适用于盖窗320的塑料的例,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PEN)、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difluoride,PVDF)、聚苯乙烯(polystyren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 vinylalcohol copolymer)、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PEI)、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PPS)、聚芳酯(polyarylate)、三乙酰纤维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醋酸丙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CAP)等,但是并不限于此。塑料的盖窗320可以包括上述中所列举的塑料物质中的一种以上来形成。
在盖窗320的前方可以配置盖窗保护层310。盖窗保护层310可以执行盖窗320的防飞散、吸收冲击、防刺伤、防指纹、防耀眼之中的至少一个功能。盖窗保护层310可以包括透明高分子膜而形成。所述透明高分子膜可以包括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S(Polyether Sulfone)、PI(PolyImide)、PAR(PolyARylate)、PC(PolyCarbonate)、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或COC(CycloOlefin Copolymer)树脂之中的至少一种。
前方层叠结构物300可以包括对相邻层叠的各部件进行结合的前方结合部件351、352、353。例如,在盖窗320与盖窗保护层310之间可以配置第一前方结合部件351来结合这两者,在盖窗320与偏振部件330之间可以配置第二前方结合部件352来结合这两者,并且在偏振部件330与显示面板100之间可以配置第三前方结合部件353来结合这两者。即,前方结合部件351、352、353是将各层附着到显示面板100的一面上的部件,第一前方结合部件351可以是附着盖窗保护层310的保护层结合部件,第二前方结合部件352可以是附着盖窗320的窗部结合部件,第三前方结合部件353可以是附着偏振部件330的偏振部结合部件。前方结合部件351、352、353可以是均为光学透明的部件。
在显示面板100的后方配置后方层叠结构物400。后方层叠结构物400可以包括从显示面板100开始配置在后方的高分子膜层410。
高分子膜层410可以包括高分子膜。高分子膜层410例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砜(PSF)、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乙酰纤维素(TAC)、环烯烃聚合物(COP)等。高分子膜层410至少可以在一面包括功能层。功能层例如可以包括吸光层。吸光层可以包括如黑色颜料或染料等这样的吸光物质。吸光层可以利用黑色墨液通过涂布或印刷方式形成在高分子膜上。
后方层叠结构物400可以包括对相邻层叠的各部件进行结合的后方结合部件451。例如,在显示面板100与高分子膜层410之间可以配置第一后方结合部件451来对这两者进行结合。
另一方面,在显示模块10的后方可以配置第一屏蔽部件420以及金属板200。
在一实施例中,在高分子膜层410的后方可以配置第一屏蔽部件420。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防止异物从外部流入显示模块10。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由长度随着显示装置1的折叠和展开操作而可变的具备伸缩性的材料形成。具体的第一屏蔽部件420的构成将后述。
参照图1至图4,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配置在显示模块10的后方的金属板200。
金属板200可以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420的背面。金属板200可以被配置成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折叠区域FA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金属板200可以具有柔性而以折叠轴FX为基准被折叠。金属板200可以构成为包括形成多个开口部的图案来至少一部分可伸缩。
金属板200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长的长方形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金属板200可以分别包括平行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交叉形成的平面的前表面和背面以及在所述前表面与背面之间沿着第三方向Z延伸的多个侧面。
金属板200可以以比显示模块10大的大小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板200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和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大于显示模块10。金属板200可以具有约0.1mm至0.2mm的薄的厚度。
金属板200可以包括不锈钢。所述不锈钢例如可以包括铁、铬、碳、镍、硅、锰和钼之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它们的合金。在一实施例中,金属板200可以由奥氏体不锈钢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金属板200可以包括第一板部210、第二板部220以及连接部230。
第一板部210和第二板部220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板部210和第二板部220可以被配置成以折叠轴FX或折叠区域FA为基准对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重叠地配置第一板部210,并且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二板部220。由此,第一板部210和第二板部220可以与显示装置1的折叠无关地维持平坦。第一板部210和第二板部220可以在平面上具有长方形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板部210和第二板部220可以是在显示装置1被折叠的情况下不会伸缩且维持长度或大小的部分。
连接部230可以配置在第一板部210与第二板部220之间。连接部230可以配置在折叠区域FA。连接部230可以被配置成与第一方向X上的折叠轴FX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连接部230具有柔性。连接部230不会因金属板200的折叠或展开而被伸缩或压缩。连接部230可以具有比第一板部210和/或第二板部220大的伸缩性。连接部230可以降低因金属板200的弯曲产生的拉伸或压缩应力。连接部230可以包括形成多个开口部的图案。
前述的第一屏蔽部件420和金属板200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结合部件510和第二结合部件520而结合,以便被结合到显示模块10的后方。
具体而言,可以在高分子膜层410与第一屏蔽部件420之间配置第二结合部件520来结合这两者。另外,可以在第一屏蔽部件420与金属板200之间配置第一结合部件510来结合这两者。
以下,在图6至图8中更详细说明第一屏蔽部件420和金属板200。
图6是表示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7是在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下表示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示意性表示第一结合部件与金属板的连接部的剖视图。在图6和图7中,为了表示第一屏蔽部件420与金属板200之间的关系,仅示出显示装置1中的高分子膜层410、第二结合部件520、第一屏蔽部件420、第一结合部件510以及金属板200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6,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高分子膜层410、配置在高分子膜层410的背面的第二结合部件520、配置在第二结合部件520的背面的第一屏蔽部件420、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420的背面的第一结合部件510以及配置在第一结合部件510的背面的金属板20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具有大的模量(modulus),以便不会因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lattice pattern)的形状而变形。例如,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由具有1GPa以上的模量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具有1GPa至300GPa范围的模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包括具有弹性(elastic)或塑料特性的高分子材料。第一屏蔽部件420例如可包括选自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聚芳酯(Polyarylate,PAR)和环烯烃共聚物(CycloOlefin Copolymer,COC)中的任一种以上。
在第一屏蔽部件420包括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下,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具有1GPa至10GPa范围的模量。优选地,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具有3GPa至7GPa范围的模量。
如图7所示,在显示装置1被折叠的状态下,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可以与第一屏蔽部件420接触而施加按压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力。此时,若施加高热,则在被连接部230按压的第一屏蔽部件420会残留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形状,因此可能会被使用者识别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屏蔽部件420的模量以1GPa至10GPa的范围形成得大,从而不会残留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另外,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厚度至少具有25μm以上、优选是25μm至80μm的范围,从而不会残留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形状。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包括金属。第一屏蔽部件420例如可以包括选自不锈钢(Steel Used Stainless,SUS)、殷钢(Invar)、铝、铁、铬、碳、镍、硅、锰和钼中的任一种以上。
在第一屏蔽部件420包括金属的情况下,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具有10GPa至300GPa范围的模量。优选地,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具有30GPa至200GPa范围的模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屏蔽部件420的模量以10GPa至300GPa的范围形成得大,从而不会残留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包括金属的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厚度可以具有至少10μm以上、优选是10μm至50μm的范围,从而不会残留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屏蔽部件420可以为了防止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被识别出的情况,包括表现出黑色(black)的物质或者在上表面或下表面追加黑色涂布。
参照图6,可以在第一屏蔽部件420与高分子膜层410之间配置第二结合部件520,从而结合第一屏蔽部件420和高分子膜层410。另外,可以在第一屏蔽部件420与金属板200之间配置第一结合部件510,从而结合第一屏蔽部件420和金属板200。
第二结合部件520可以配置在高分子膜层410的整个背面,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420的整个前表面。第二结合部件520可以是压敏粘接层(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PSA),但是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粘接或粘合特性的树脂就可以适用任意材料。
第一结合部件510可以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420的背面。第一结合部件51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结合部512以及第二结合部514。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一结合部件510。
第一结合部512和第二结合部514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结合部512和第二结合部514可以被配置成以折叠区域FA为基准对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重叠地配置第一结合部512,并且可以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二结合部514。另外,可以与金属板200的第一板部210重叠地配置第一结合部512,并且与第二板部220重叠地配置第二结合部514。
在第一结合部512与第二结合部514之间可以配置使第一结合部512和第二结合部514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隔开间距SW1。第一隔开间距SW1可以配置在折叠区域FA。第一隔开间距SW1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件510的第一隔开间距SW1可以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
如图8所示,在第一结合部件510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的情况下,会发生第一结合部件510被夹在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中的现象。具体而言,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反复显示装置1的折叠和展开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第一结合部件510被夹在连接部230的各格子图案之间的情况。由此,在显示装置1的展开状态下,可能会发生显示模块10向下垂而产生弯曲变形使得格子图案形状被识别出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配置成第一结合部件510的第一隔开间距SW1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从而防止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形状被识别出的情况。为此,优选第一结合部件510的第一隔开间距SW1形成得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宽度MW相同或更大。
再次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显示装置1的耐冲击特性,可以以预定的厚度范围形成第一结合部件510和第二结合部件520。
具体而言,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T2可以是1μm至50μm。第二结合部件520可以具有用于结合高分子膜层410与第一屏蔽部件420的最佳的厚度。在该情况下,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T1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T2之和(T1+T2)可以大于1μm且在80μm以下。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T1和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T2越大,耐冲击特性可能会越来越低,因此优选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T1和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T2之和不超过80μm。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T1只要是在满足所述的条件的范围内,就可以是以任意厚度形成,但是为了防止第一结合部件510的下垂,优选具有25μm以下的厚度。
图9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其他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0中示出第一结合部件510、金属板200、第二屏蔽部件250和散热部件600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9和图10,本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屏蔽部件420以及金属板200。尤其是,与前述的图4、图6至图8的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在金属板200的后方还配置有第二屏蔽部件250,除此以外的构成实质上相同或类似。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并主要说明区别点。
参照图9,可以在金属板200的背面配置第二屏蔽部件250。第二屏蔽部件250可以防止异物从外部流入显示模块10。第二屏蔽部件250可以由长度随着显示装置1的折叠和展开操作可变的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部件250可以具有小的模量,以便应对显示装置1的折叠和展开操作。例如,第二屏蔽部件250可以由具有小于1GPa的模量的材料形成。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部件250可以包括具有超弹性(hyper elastic)特性的高分子材料。第二屏蔽部件250例如可以是具有弹性的热塑性聚氨酯(Temperature PolyUrethane,TPU)。第二屏蔽部件250可以以1μm至20μm的厚度范围形成。
可以在金属板200与第二屏蔽部件250之间配置第三结合部件530,从而结合金属板200和第二屏蔽部件250。
可以与金属板200的第一板部210、第二板部220和连接部230重叠地配置第三结合部件530。尤其是,第三结合部件530可以与连接部230重叠而防止外部的异物流入显示模块10。
可以在第二屏蔽部件250的背面上配置散热部件600。散热部件600起到对由显示面板100或显示装置1的其他部件产生的热进行扩散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部件可以包括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其中,第一散热层包括石墨或碳纳米管等,第二散热层可以由能够屏蔽电磁波且热传导性出色的如铜、镍、铁氧体、银这样的金属薄膜形成。
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折叠区域FA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散热部件600。散热部件600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长的长方形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散热部件600可以以比显示模块10及金属板200小的大小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部件600其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和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小于显示模块10及金属板200。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部件60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散热部610以及第二散热部620。
第一散热部610和第二散热部620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散热部610和第二散热部620可以被配置成以折叠区域FA为基准对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重叠地配置第一散热部610,并且可以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二散热部620。另外,可以与金属板200的第一板部210重叠地配置第一散热部610,并且与第二板部220重叠地配置第二散热部620。
可以在第一散热部610与第二散热部620之间配置使第一散热部610与第二散热部620彼此间隔开的第二隔开间距SW2。第二隔开间距SW2可以配置在折叠区域FA,并且可以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地配置该第二隔开间距SW2。由于第二隔开间距SW2,在显示装置1的折叠状态下,第一散热部610和第二散热部620可以与显示装置1的折叠无关地维持平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部610和第二散热部620可以是在显示装置1被折叠的情况下不会伸缩且维持长度或大小的部分。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隔开间距SW2可以以比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宽度MW小的宽度形成。
另一方面,可以在散热部件600与第二屏蔽部件250之间配置第四结合部件540。
第四结合部件540可以配置在第二屏蔽部件250的背面。第四结合部件5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三结合部542以及第四结合部544。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四结合部件540。
第三结合部542和第四结合部544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第三结合部542和第四结合部544可以被配置成以折叠区域FA为基准对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重叠地配置第三结合部542,并且可以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四结合部544。另外,可以与金属板200的第一板部210重叠地配置第三结合部542,并且可以与第二板部220重叠地配置第四结合部544。
可以在第三结合部542与第四结合部544之间配置使第三结合部542和第四结合部544彼此间隔开的第三隔开间距SW3。第三隔开间距SW3可以配置在折叠区域FA。第三隔开间距SW3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结合部件540的第三隔开间距SW3可以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另外,第四结合部件540的第三隔开间距SW3可以与散热部件600的第二隔开间距SW2重叠。第四结合部件540的第三隔开间距SW3可以形成为大于散热部件600的第二隔开间距SW2。即,在折叠区域FA,散热部件600和第四结合部件540不被粘接,从而可以容易进行显示装置1的折叠操作。
图11是表示又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又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2中示出第一结合部件510、金属板200、第二屏蔽部件250、散热部件600和垫片部件700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屏蔽部件420、金属板200、第二屏蔽部件250以及散热部件600。尤其是,与前述的图4、图6至图10的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在散热部件600的后方还配置有垫片部件700且在显示装置1配置有功能孔PH1、PH2,其余的构成实质上相同或类似。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且主要说明区别点。
参照图11和图12,可以在散热部件600的后方配置垫片部件700。垫片部件700可以起到吸收外部冲击来防止显示面板100受损的作用。垫片部件700可以由单层或多个层叠膜形成。垫片部件700例如可以包括如聚氨酯或聚乙烯树脂等这样的具有弹性的物质来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垫片部件700可以由与海绵类似的发泡材质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折叠区域FA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垫片部件700。垫片部件700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长的长方形的形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垫片部件700可以以比显示模块10及金属板200小的大小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部件700其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和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小于显示模块10和金属板200。另外,垫片部件700可以以与前述的散热部件600实质上相同的大小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垫片部件70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垫片部710以及第二垫片部720。
第一垫片部710和第二垫片部720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垫片部710和第二垫片部720可以被配置成以折叠区域FA为基准对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重叠地配置第一垫片部710,并且可以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二垫片部720。另外,可以与金属板200的第一板部210重叠地配置第一垫片部710,并且可以与第二板部220重叠地配置第二垫片部720。
可以在第一垫片部710与第二垫片部720之间配置使第一垫片部710和第二垫片部720彼此间隔开的第四隔开间距SW4。第四隔开间距SW4可以配置在折叠区域FA,且可以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地配置该第四隔开间距SW4。由于第四隔开间距SW4,在显示装置1的折叠状态下,第一垫片部710和第二垫片部720可以与显示装置1的折叠无关地维持平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垫片部710和第二垫片部720可以是在显示装置1被折叠的情况下不会伸缩且维持长度或大小的部分。在一实施例中,第四隔开间距SW4可以以比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宽度MW小的宽度形成。垫片部件700的第四隔开间距SW4可以与散热部件600的第二隔开间距SW2重叠并且可以以与其实质上相同的宽度形成。
另一方面,可以在垫片部件700与散热部件600之间配置第五结合部件550。
第五结合部件550可以配置在散热部件600的背面。第五结合部件55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五结合部552以及第六结合部554。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五结合部件550。
第五结合部552和第六结合部554排列在第二方向Y上。第五结合部552和第六结合部554可以被配置成以折叠区域FA为基准对称。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重叠地配置第五结合部552,并且可以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地配置第六结合部554。另外,可以与金属板200的第一板部210重叠地配置第五结合部552,并且可以与第二板部220重叠地配置第六结合部554。
可以在第五结合部552与第六结合部554之间配置使第五结合部552和第六结合部554彼此间隔开的第五隔开间距SW5。第五隔开间距SW5可以配置在折叠区域FA。第五隔开间距SW5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第五结合部件550的第五隔开间距SW5可以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另外,第五结合部件550的第五隔开间距SW5可以与散热部件600的第二隔开间距SW2重叠,并且可以与垫片部件700的第四隔开间距SW4重叠。另外,第五结合部件550的第五隔开间距SW5可以与散热部件600的第二隔开间距SW2及垫片部件700的第四隔开间距SW4实质上相同。
参照图11,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多个功能孔PH1、PH2。
多个功能孔PH1、PH2可以被配置成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或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重叠。在一实施例中,多个功能孔PH1、PH2可以配置在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并且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三方向Z上贯通预定的结构物。
在第一功能孔PH1可以配置红外线传感器或运动传感器,在第二功能孔PH2可以配置相机。第一功能孔PH1可以贯通第一屏蔽部件420、金属板200、第二屏蔽部件250、散热部件600以及垫片部件70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功能孔PH1可以贯通第二结合部件520、第一屏蔽部件420、第一结合部件510、金属板200、第三结合部件530、第二屏蔽部件250、第四结合部件540、散热部件600、第五结合部件550以及垫片部件700。
第二功能孔PH2可以贯通除了盖窗320和盖窗保护层310的其余的层叠结构物。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功能孔PH2可以贯通第二前方结合部件352、偏振部件330、第三前方结合部件353、显示面板100、第一后方结合部件451、高分子膜层410、第二结合部件520、第一屏蔽部件420、第一结合部件510、金属板200、第三结合部件530、第二屏蔽部件250、第四结合部件540、散热部件600、第五结合部件550以及垫片部件700。
前述的各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通过在金属板的背面上配置垫片部件,从而可以提高耐冲击特性。另外,通过配置模量大的第一屏蔽部件,从而可以防止金属板的连接部的格子图案形状被识别出的情况。另外,通过以预定范围形成分别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的上部及下部的第一结合部件以及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从而可以提高耐冲击特性。另外,通过形成为配置在第一屏蔽部件与金属板之间的第一结合部件和金属板的连接部不重叠,从而可以防止在与金属板的连接部重叠的区域处发生显示模块的下垂的情况。
以下,通过制造例以及实验例来观察前述的各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耐冲击特性和图案向外透的特性。
图13是表示制造例涉及的显示装置样品#1的剖视图。
<制造例1:显示装置样品的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1,制造了如图13所示的显示装置。具体而言,制造了依次层叠有盖窗保护层310、第一前方结合部件351、盖窗320、第二前方结合部件352、偏振部件330、第三前方结合部件353、显示面板100、第一后方结合部件451、高分子膜层410、第二结合部件520、第一屏蔽部件420、垫片部件700、第一结合部件510、金属板200、第三结合部件530、第二屏蔽部件250、第四结合部件540、第一散热部件640、第五结合部件550以及第二散热部件650的显示装置。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2,制造了如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对于图11的显示装置已进行了叙述,因此省略说明。此时,显示装置样品#2被制造成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为110μm。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3,除了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为80μm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2相同地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4,除了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为65μm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2相同地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5,除了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为50μm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2相同地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6,除了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为35μm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2相同地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7,除了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为25μm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2相同地制造。
<实验例1:耐冲击特性测量>
分别对显示装置样品#1至#7执行笔跌落测试,从而测量了耐冲击特性。在下述表1中示出其结果。在下述表1中,利用以显示装置样品#1为基准增加的笔跌落高度记述了耐冲击性改善效果。
[表1]
参照所述表1,相对于垫片部件700配置在金属板200的上部的显示装置样品#1,在垫片部件700配置在金属板200的下部的样品#3至#7中笔跌落高度增加。尤其是,在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为110μm的显示装置样品#2中,笔跌落高度无变化,但是在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分别为80μm、65μm、50μm、35μm、25μm的显示装置样品#3至7中,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越减小,笔跌落高度越逐渐增加。
由此可知,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1可以通过将第一结合部件510与第二结合部件520的厚度之和形成为25μm至80μm的范围来提高耐冲击特性。
图14是表示制造例涉及的显示装置样品#8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制造例2:显示装置样品的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8,制造了如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具体而言,制造了依次层叠有盖窗保护层310、第一前方结合部件351、盖窗320、第二前方结合部件352、偏振部件330、第三前方结合部件353、显示面板100、第一后方结合部件451、高分子膜层410、第二结合部件520、第一屏蔽部件420、第一结合部件510、第二屏蔽部件250、第三结合部件530、金属板200、第四结合部件540、散热部件600、第五结合部件550以及垫片部件700的显示装置。此时,制造成配置在金属板200的上部的第二结合部件520与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厚度分别是25μm,第一结合部件510、第二屏蔽部件250和第三结合部件530的厚度分别是8μm。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9,制造了如图11所示的显示装置。对于图11的显示装置已在前进行叙述,因此省略说明。此时,显示装置样品#9被制造成配置在金属板200的上部的第二结合部件520与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厚度分别是25μm,且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是8μm。另外,以模量为4.5GPa的聚酰亚胺制造了第一屏蔽部件420。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10,除了第一屏蔽部件420的模量为10GPa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9相同地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11,除了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厚度为35μm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9相同地制造。
作为显示装置样品#12,除了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为16μm以外,与显示装置样品#9相同地制造。
<实验例2:格子图案识别性测量>
分别将显示装置样品#8至#12以折叠状态在60℃和93%的湿度条件下保管24小时后,利用3D轮廓测量仪从金属板的连接部的中心开始朝向边缘位置移动的同时测量了高度分布。在图15中示出其结果。图15是表示在各个显示装置样品中基于距金属板的连接部的中心的距离的高度分布的图表。
参照图15,在第一屏蔽部件420和第二屏蔽部件250配置在金属板200的上部的显示装置样品#8中,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的区域的显示装置的高度分布的低点与高点的高低差在1μm以上。即,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的格子图案形状使配置在金属板200的上部的显示模块产生了变形,从而显示模块变得不平。因此,若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的折叠区域FA的低点与高点的高低差在1μm以上,则高低差可以被使用者识别出。
另外,在只有第一屏蔽部件420配置在金属板200的上部的显示装置样品#9中,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的区域的显示装置的高度分布的低点与高点的高低差也在1μm以上,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识别出了格子图案形状。
相反,在与显示装置样品#9相同的结构下第一屏蔽部件420的模量增加至10GPa的显示装置样品#10、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厚度增加至35μm的显示装置样品#11以及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增加至16μm的显示装置样品#12中,与金属板200的连接部230重叠的区域的显示装置的高度分布的低点与高点的高低差在0.5μm以下。即,使用者没有识别到因连接部的格子图案形状引起的显示模块的变形带来的高低差。
通过该结果可知,若第一屏蔽部件420的厚度和模量增加且第一结合部件510的厚度增加,则可以减少因金属板200的格子图案形状引起的显示模块的变形带来的高低差,从而可以防止被使用者识别出的情况。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在不变更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具体形态实施。因此,应当理解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均是例示,并不是限定性的。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配置有显示面的前表面和背面,并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折叠轴;
第一屏蔽部件,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上;
第一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背面上;以及
金属板,配置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的背面上,并且包括排列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不与所述连接部重叠,
在所述显示面板折叠的状态下,所述金属板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屏蔽部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模量是1GPa至10G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厚度是25μm至8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件包括选自聚酰亚胺、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聚芳酯和环烯烃共聚物中的任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模量是10GPa至300GP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件的厚度是10μm至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件包括选自不锈钢、殷钢、铝、铁、铬、碳、镍、硅、锰和钼中的任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结合部件包括: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彼此间隔开第一隔开间距,所述第一隔开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屏蔽部件之间,
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之和大于1μm且在80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结合部件的厚度是1μm至5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三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金属板的背面上;
第二屏蔽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三结合部件的背面上;
第四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二屏蔽部件的背面上;以及
散热部件,配置在所述第四结合部件的背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屏蔽部件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及所述连接部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散热部件包括: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二散热部,与所述第一散热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散热部与所述第二散热部被间隔开的第二隔开间距与所述连接部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四结合部件包括:第三结合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四结合部,与所述第三结合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
所述第三结合部与所述第四结合部彼此间隔开第二隔开间距,所述第二隔开间距等于或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五结合部件,配置在所述散热部件的背面上;以及垫片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五结合部件的背面上,
所述垫片部件包括:第一垫片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以及第二垫片部,与所述第一垫片部间隔开且与所述第二板部重叠,
所述第一垫片部与所述第二垫片部彼此间隔开第三隔开间距,所述第三隔开间距与所述连接部重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063087 | 2020-05-26 | ||
KR1020200063087A KR20210146482A (ko) | 2020-05-26 | 2020-05-26 | 표시 장치 |
CN202110521285.3A CN113724586B (zh) | 2020-05-26 | 2021-05-13 | 显示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21285.3A Division CN113724586B (zh) | 2020-05-26 | 2021-05-13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649699A true CN119649699A (zh) | 2025-03-18 |
Family
ID=7867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21285.3A Active CN113724586B (zh) | 2020-05-26 | 2021-05-13 | 显示装置 |
CN202510109399.5A Pending CN119649699A (zh) | 2020-05-26 | 2021-05-13 | 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21285.3A Active CN113724586B (zh) | 2020-05-26 | 2021-05-13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656656B2 (zh) |
KR (1) | KR20210146482A (zh) |
CN (2) | CN1137245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20000014A (ko) * | 2020-06-24 | 2022-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220096755A (ko) * | 2020-12-31 | 2022-07-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CN113470520B (zh) * | 2021-06-16 | 2022-11-0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支撑基板及显示面板 |
US11744045B2 (en) * | 2021-11-10 | 2023-08-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thermally conductive connector comprising graphite |
EP4391500A4 (en) | 2021-12-08 | 2024-12-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module comprising cushion lay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
KR20230099798A (ko) * | 2021-12-28 | 2023-07-0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49776B1 (fr) * | 2009-09-10 | 2013-05-17 | Saint Gobain Performance Plast | Element en couches pour l'encapsulation d'un element sensible |
JP5550357B2 (ja) * | 2010-01-15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フロントウインドウ付き表示装置 |
WO2011135486A2 (en) * | 2010-04-26 | 2011-11-03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X-ray detector with improved spatial gain uniformity and resoluti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uch x-ray detector |
US9731477B1 (en) * | 2013-08-28 | 2017-08-1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isplay stack formed to minimize substrate warping |
KR101776262B1 (ko) * | 2014-06-27 | 2017-09-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접철식 기기 |
KR102298419B1 (ko) * | 2015-05-18 | 2021-09-03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US10177347B2 (en) * | 2015-07-01 | 2019-01-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
JP2017146355A (ja) * | 2016-02-15 | 2017-08-24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JP6297654B2 (ja) * | 2016-09-29 | 2018-03-20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発光装置 |
KR102579750B1 (ko) * | 2016-10-17 | 2023-09-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
KR102609510B1 (ko) * | 2016-11-30 | 2023-12-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US10073294B1 (en) * | 2017-03-31 | 2018-09-11 | Innolux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
KR102436547B1 (ko) * | 2017-09-29 | 2022-08-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KR102309847B1 (ko) * | 2017-10-31 | 2021-10-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커브드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장치 |
US10615351B2 (en) * | 2017-11-09 | 2020-04-07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lexible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a first inorganic layer formed in bending region having a thickness less than a second inorganic layer formed in non-bending region,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nd a display panel |
US10775852B2 (en) * | 2017-11-28 | 2020-09-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KR102529148B1 (ko) * | 2017-12-27 | 2023-05-0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662279B1 (ko) | 2017-12-28 | 2024-05-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
KR102489831B1 (ko) | 2017-12-29 | 2023-01-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498621B1 (ko) | 2017-12-29 | 2023-02-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KR102481384B1 (ko) * | 2018-03-08 | 2022-12-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딩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546713B1 (ko) * | 2018-04-26 | 2023-06-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KR102547854B1 (ko) * | 2018-05-04 | 2023-06-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및 폴더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KR102452238B1 (ko) * | 2018-05-11 | 2022-10-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533507B1 (ko) * | 2018-08-13 | 2023-05-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
US20210108077A1 (en) * | 2019-10-14 | 2021-04-15 | Corning Incorporated | Polymer-based portion, adhesive, fold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king |
KR20210047616A (ko) * | 2019-10-22 | 2021-04-3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356652B1 (ko) | 2020-02-14 | 2022-02-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11503727B2 (en) | 2020-02-14 | 2022-11-15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KR20220136523A (ko) * | 2021-03-30 | 2022-10-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20
- 2020-05-26 KR KR1020200063087A patent/KR20210146482A/ko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3-05 US US17/193,841 patent/US11656656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5-13 CN CN202110521285.3A patent/CN113724586B/zh active Active
- 2021-05-13 CN CN202510109399.5A patent/CN119649699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4-20 US US18/137,408 patent/US1194084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373604A1 (en) | 2021-12-02 |
CN113724586B (zh) | 2025-02-18 |
CN113724586A (zh) | 2021-11-30 |
US11940846B2 (en) | 2024-03-26 |
US11656656B2 (en) | 2023-05-23 |
US20230251690A1 (en) | 2023-08-10 |
KR20210146482A (ko) | 2021-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24586B (zh) | 显示装置 | |
US11812566B2 (en) | Metal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19159313A (ja) | 表示装置 | |
US11417848B2 (en)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
US11948481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 |
CN113539080B (zh) | 显示装置 | |
US12210384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1626565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1943878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10337691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16229826A (zh) | 柔性显示设备和用于柔性显示设备的上膜 | |
US12175034B2 (en) | Digitiz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US12279383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259486A1 (en) | Display device | |
US20250107013A1 (en) |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