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636372A -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36372A
CN119636372A CN202510034420.XA CN202510034420A CN119636372A CN 119636372 A CN119636372 A CN 119636372A CN 202510034420 A CN202510034420 A CN 202510034420A CN 119636372 A CN119636372 A CN 119636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gate
outer panel
section
light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5100344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捷飞
李东航
何智远
王司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5100344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636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9636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36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所述分段式尾门结构包括尾门外板总成,所述尾门外板总成包括尾门外板上段、尾门外板中段以及尾门外板下段,所述尾门外板中段的上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的下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的下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的上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集成尾灯面罩功能。本发明公开的分段式尾门结构降低了注塑设备的要求,降低了设备投入,同时实现了轻量化以及提升了外观美观度。本发明公开的尾门装配工艺能够减少物料的周转次数,减少工装的数量,减少装配现场的占地面积。本发明公开的车辆包括上述分段式尾门结构。

Description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尾门已在一些中高端电动车上应用,电动车为了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轻量化是其研究的一个重点工作,其中塑料尾门代替钣金尾门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受钣金冲压工艺的限制,钣金尾门无法成形深度较大、圆角较小、结构复杂的造型,而塑料尾门使用注塑工艺,可以成形深度较大、圆角较小,结构复杂的造型,塑料尾门丰富了车辆尾门的造型,带来了一些新的造型亮点。虽然目前的塑料尾门在降重和丰富造型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目前的塑料尾门安装尾灯、贯穿尾灯的方式与传统钣金尾门相同,所以贯穿尾灯安装到塑料尾门上,塑料尾门与贯穿尾灯的匹配间隙仍然较大,匹配间隙不均匀、面差不均、贯穿尾灯装配合格率低等问题仍未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式尾门结构,降低了注塑设备的要求,降低了设备投入,同时实现了轻量化以及提升了外观美观度;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尾门装配工艺,能够减少物料的周转次数,减少工装的数量,减少装配现场的占地面积;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分段式尾门结构。
本发明中的一种分段式尾门结构,包括尾门外板总成,所述尾门外板总成包括尾门外板上段、尾门外板中段以及尾门外板下段,所述尾门外板中段的上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的下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的下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的上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集成尾灯面罩功能。
进一步,所述尾门外板上段以及所述尾门外板下段均为使用非透明料的单色注塑成型件,所述尾门外板中段为使用透明料和非透明料的双层双色注塑成型件。
进一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包括第一非透光区域、透光区域以及第二非透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的下部连接,所述透光区域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透光区域的中部与所述间隙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集成尾灯面罩功能。
进一步,所述分段式尾门结构还包括尾门内板以及尾灯灯壳,所述尾门内板设置于所述尾门外板总成的前侧,所述尾灯灯壳设置于所述尾门外板中段与所述尾门内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分段式尾门结构还包括尾门玻璃,所述尾门外板上段呈倒“U”形结构,所述尾门玻璃的左部、上部以及右部均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连接,所述尾门玻璃的下部与所述尾门内板连接,并且所述尾门玻璃的下端与所述尾门内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的上端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倾斜部、第一中倾斜部以及第一下倾斜部,所述第一上倾斜部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一中倾斜部从上至下向前倾斜,所述第一下倾斜部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一中倾斜部以及所述第一下倾斜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倾斜部、第二中倾斜部以及第二下弯折部,所述第二上倾斜部从上至下向前倾斜,所述第二中倾斜部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二上倾斜部以及所述第二中倾斜部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均通过塑料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与所述尾灯灯壳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下弯折部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竖直部以及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第二中倾斜部连接,所述水平部的前端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连接,所述水平部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牌照灯安装孔;所述尾门外板下段上设置有牌照安装结构,所述牌照安装结构位于所述牌照灯安装孔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尾门外板上段与所述尾门外板中段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上段与所述尾门内板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中段与所述尾门内板之间、所述尾门玻璃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之间、所述尾门玻璃与所述尾门内板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下段与所述尾门内板之间均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之间通过卡接以及粘接的方式连接。
本发明中的一种尾门装配工艺,用于对分段式尾门结构进行装配,包括以下步骤:
S1、装配所述尾门外板中段与所述尾灯灯壳形成第一装配组件;
S2、装配所述第一装配组件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形成第二装配组件;
S3、装配所述第二装配组件、所述外板上段以及所述尾门内板形成第三装配组件;
S4、装配所述第三装配组件与所述尾门玻璃。
本发明中的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式尾门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尾门外板总成分为三段,能够简化产品结构,尾门外板上段、尾门外板中段以及尾门外板下段分别加工,便于注塑成型,并且能够避免因保证注塑脱模牺牲部分结构,分段后外观结构和造型更加灵活。尾门外板上段、尾门外板中段以及尾门外板下段的工艺和材质也可以不同,尾门外板中段集成尾灯面罩功能的工艺较为复杂,材质也需要具有透光性,尾门外板总成仅中部采用双层注塑,尾门外板总成整体不需要使用大面积的双层注塑,降低了注塑设备的要求,降低了设备投入,减少了工时费,减少了用料,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实现了轻量化。
(2)本发明的尾门外板中段集成尾灯面罩功能,不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尾灯面罩部件,减轻了尾门的重量,又把尾灯面罩与尾门外板的装配间隙、装配面差消除,贯穿尾灯的尾灯灯壳与尾门外板中段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在第一非透光区域以及第二非透光区域之后,尾灯灯壳与尾门外板中段之间的配合间隙、面差以及粘接结构均被非透光区域隐藏,外部不可见,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车型的贯穿尾灯安装匹配间隙大、间隙不均、面差高低不平、匹配合格率低的问题和装配工时长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提升外观美观度。
(3)本发明不易积水,防水性能强。
(4)本发明在尾门外板下段上集成牌照灯安装孔,能够在此位置安装牌照灯,牌照灯能够为牌照安装结构处提供照明,牌照灯安装孔的贯通方向沿上下方向,将尾门外板总成分为三段后,尾门外板下段的结构简单,牌照灯安装孔的结构不影响尾门外板下段的注塑和脱模。并且,水平部也能够对水平部的前端与尾门外板下段的连接处具有遮挡视线的作用,使得连接处不易见,降低了该处的装配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段式尾门结构的后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段式尾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段式尾门结构的上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段式尾门结构的中部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均通过塑料焊接的方式与尾灯灯壳连接);
图5为本发明的分段式尾门结构的中部的截面示意图(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均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尾灯灯壳连接);
图6为本发明的分段式尾门结构的下部的截面示意图(尾门外板中段与尾门外板下段之间通过增加搭接结构以及粘接的方式连接);
图7为本发明的分段式尾门结构的下部的截面示意图(尾门外板中段与尾门外板下段之间通过卡接以及粘接的方式连接);
图8为本发明的尾门装配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尾门外板上段、2-尾门外板中段、201-第一非透光区域、2011-第一上倾斜部、2012-第一中倾斜部、2013-第一下倾斜部、2014-第一安装部、202-透光区域、203-第二非透光区域、2031-第二上倾斜部、2032-第二中倾斜部、2033-竖直部、2034-水平部、2035-第二安装部、2036-牌照灯安装孔、3-尾门外板下段、301-牌照安装结构、4-尾门内板、5-尾灯灯壳、6-尾门玻璃、7-胶粘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分段式尾门结构,包括尾门外板总成,所述尾门外板总成包括尾门外板上段1、尾门外板中段2以及尾门外板下段3,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的上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的下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的下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的上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集成尾灯面罩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以及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均为使用非透明料的单色注塑成型件,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为使用透明料和非透明料的双层双色注塑成型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包括第一非透光区域201、透光区域202以及第二非透光区域203,所述透光区域202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的下部连接,所述透光区域202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203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与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20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透光区域202的中部与所述间隙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集成尾灯面罩功能。
通过将尾门外板总成分为三段,能够简化产品结构,尾门外板上段1、尾门外板中段2以及尾门外板下段3分别加工,便于注塑成型,并且能够避免因保证注塑脱模牺牲部分结构,分段后外观结构和造型更加灵活。尾门外板上段1、尾门外板中段2以及尾门外板下段3的工艺和材质也可以不同,尾门外板中段2集成尾灯面罩功能的工艺较为复杂,材质也需要具有透光性,尾门外板总成仅中部采用双层注塑,尾门外板总成整体不需要使用大面积的双层注塑,降低了注塑设备的要求,降低了设备投入,减少了工时费,减少了用料,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实现了轻量化。
并且,尾门外板中段2集成尾灯面罩功能,不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尾灯面罩部件,减轻了尾门的重量,又把尾灯面罩与尾门外板的装配间隙、装配面差消除,贯穿尾灯的尾灯灯壳5与尾门外板中段2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在第一非透光区域201以及第二非透光区域203之后,尾灯灯壳5与尾门外板中段2之间的配合间隙、面差以及粘接结构均被非透光区域202隐藏,外部不可见,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车型的贯穿尾灯安装匹配间隙大、间隙不均、面差高低不平、匹配合格率低的问题和装配工时长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提升外观美观度。
尾门外板中段2是由双色料一次注塑成型,尾门外板中段2可使用PMMA料或PC料成型。若使用PMMA料成型,尾门外板中段2的外侧面无需做任何处理,若使用PC料成型,需在尾门外板中段2的外侧面喷UV光固化漆。尾门外板上段1和尾门外板下段3的材质为非透明料,可以使用非透明PC或非透明PC+ABS或 PP料或PP改性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段式尾门结构还包括尾门内板4以及尾灯灯壳5,所述尾门内板4设置于所述尾门外板总成的前侧,所述尾灯灯壳5设置于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尾灯灯壳5优选为贯穿尾灯的灯壳。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段式尾门结构还包括尾门玻璃6,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呈倒“U”形结构,所述尾门玻璃6的左部、上部以及右部均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连接,所述尾门玻璃6的下部与所述尾门内板4连接,并且所述尾门玻璃6的下端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的上端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尾门外板上段1呈倒“U”形结构,其开口处左右两侧的两个下端部与尾门外板中段2连接。
尾门玻璃6的下端在外,尾门外板中段2的上端在内,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搭接处外观平顺,无台阶,水从上向下流时阻力小,不易积水,同时起到防水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倾斜部2011、第一中倾斜部2012以及第一下倾斜部2013,所述第一上倾斜部2011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一中倾斜部2012从上至下向前倾斜,所述第一下倾斜部2013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一中倾斜部2012以及所述第一下倾斜部2013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一安装部2014;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20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倾斜部2031、第二中倾斜部2032以及第二下弯折部,所述第二上倾斜部2031从上至下向前倾斜,所述第二中倾斜部2032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二上倾斜部2031以及所述第二中倾斜部2032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二安装部2035;所述第一安装部2014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2035均通过塑料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与所述尾灯灯壳5连接。
第一安装部2014以及第二安装部2035的位置均为非透光区域202,尾灯灯壳5与尾门外板中段2之间的配合间隙、面差以及粘接结构均被非透光区域202隐藏,外部不可见。
尾门玻璃6以及第一上倾斜部2011均是从上至下向后倾斜的,水从上向下流时阻力小,不易积水。并且,优选第一上倾斜部2011与第一中倾斜部2012的连接转角的后端顶点的位置相对于透光区域202更加靠后,使得第一上倾斜部2011与第一中倾斜部2012具有一定的遮雨作用,雨水携带杂质从尾门玻璃6以及第一上倾斜部2011上流下后,基本不落在透光区域202上,减少透光区域202的浑浊液污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弯折部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竖直部2033以及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水平部2034,所述竖直部2033与所述第二中倾斜部2032连接,所述水平部2034的前端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连接,所述水平部2034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牌照灯安装孔2036;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上设置有牌照安装结构301,所述牌照安装结构301位于所述牌照灯安装孔2036的下方。
在尾门外板下段3上集成牌照灯安装孔2036,能够在此位置安装牌照灯,牌照灯能够为牌照安装结构301处提供照明。牌照灯安装孔2036的贯通方向沿上下方向,将尾门外板总成分为三段后,尾门外板下段3的结构简单,牌照灯安装孔2036的结构不影响尾门外板下段3的注塑和脱模。
水平部2034也能够对水平部2034的前端与尾门外板下段3的连接处具有遮挡视线的作用,使得连接处不易见,降低了该处的装配工艺要求。
值得说明的是,竖直部2033沿上下方向设置并不是指竖直部2033完全平行于上下方向,允许竖直部2033与上下方向有较小夹角。水平部2034沿前后方向设置并不是指水平部2034完全平行于前后方向,允许水平部2034与前后方向有较小夹角。竖直部2033与水平部2034的夹角可以为85°-95°。
本实施例中,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与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所述尾门玻璃6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之间、所述尾门玻璃6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均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之间通过卡接以及粘接的方式连接。
粘接位置处设置软胶、结构胶或者其余的胶粘剂7,兼具连接作用以及密封作用。
如图7所示,尾门外板中段2与尾门外板下段3之间通过卡接以及粘接的方式连接,由于水平部2034沿前后方向设置,与尾门外板下段3的搭接尺寸较小,所以同时采用卡接和粘接两种连接方式。当然,如图6所示,尾门外板中段2与尾门外板下段3之间也可以采用增加搭接结构以及粘接的方式连接。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尾门装配工艺,用于对分段式尾门结构进行装配,包括以下步骤:
S1、装配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灯灯壳5形成第一装配组件;
S2、装配所述第一装配组件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形成第二装配组件;
S3、装配所述第二装配组件、所述外板上段以及所述尾门内板4形成第三装配组件;
S4、装配所述第三装配组件与所述尾门玻璃6。
尾门零件数量变多,并且连接基本为胶粘,因此各零件的装配顺序较为重要。本实施例的尾门装配工艺可以减少物料的周转次数,减少工装的数量,减少装配现场的占地面积,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装配工艺方案。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式尾门结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门外板总成,所述尾门外板总成包括尾门外板上段(1)、尾门外板中段(2)以及尾门外板下段(3),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的上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的下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的下部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的上部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集成尾灯面罩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以及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均为使用非透明料的单色注塑成型件,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为使用透明料和非透明料的双层双色注塑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包括第一非透光区域(201)、透光区域(202)以及第二非透光区域(203),所述透光区域(202)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的下部连接,所述透光区域(202)的下部与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203)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与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20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透光区域(202)的中部与所述间隙的位置相对应以实现集成尾灯面罩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尾门结构还包括尾门内板(4)以及尾灯灯壳(5),所述尾门内板(4)设置于所述尾门外板总成的前侧,所述尾灯灯壳(5)设置于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式尾门结构还包括尾门玻璃(6),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呈倒“U”形结构,所述尾门玻璃(6)的左部、上部以及右部均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连接,所述尾门玻璃(6)的下部与所述尾门内板(4)连接,并且所述尾门玻璃(6)的下端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的上端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透光区域(20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倾斜部(2011)、第一中倾斜部(2012)以及第一下倾斜部(2013),所述第一上倾斜部(2011)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一中倾斜部(2012)从上至下向前倾斜,所述第一下倾斜部(2013)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一中倾斜部(2012)以及所述第一下倾斜部(2013)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一安装部(2014);所述第二非透光区域(20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倾斜部(2031)、第二中倾斜部(2032)以及第二下弯折部,所述第二上倾斜部(2031)从上至下向前倾斜,所述第二中倾斜部(2032)从上至下向后倾斜,所述第二上倾斜部(2031)以及所述第二中倾斜部(2032)的连接处设置有向前伸出的第二安装部(2035);所述第一安装部(2014)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2035)均通过塑料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与所述尾灯灯壳(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弯折部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竖直部(2033)以及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水平部(2034),所述竖直部(2033)与所述第二中倾斜部(2032)连接,所述水平部(2034)的前端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连接,所述水平部(2034)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牌照灯安装孔(2036);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上设置有牌照安装结构(301),所述牌照安装结构(301)位于所述牌照灯安装孔(2036)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与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所述尾门玻璃(6)与所述尾门外板上段(1)之间、所述尾门玻璃(6)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与所述尾门内板(4)之间均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之间通过卡接以及粘接的方式连接。
9.一种尾门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进行装配,包括以下步骤:
S1、装配所述尾门外板中段(2)与所述尾灯灯壳(5)形成第一装配组件;
S2、装配所述第一装配组件与所述尾门外板下段(3)形成第二装配组件;
S3、装配所述第二装配组件、所述外板上段以及所述尾门内板(4)形成第三装配组件;
S4、装配所述第三装配组件与所述尾门玻璃(6)。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分段式尾门结构。
CN202510034420.XA 2025-01-09 2025-01-09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9636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34420.XA CN119636372A (zh) 2025-01-09 2025-01-09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34420.XA CN119636372A (zh) 2025-01-09 2025-01-09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636372A true CN119636372A (zh) 2025-03-18

Family

ID=94956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510034420.XA Pending CN119636372A (zh) 2025-01-09 2025-01-09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6363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79845A (en) Motor vehicle windshield cowl plate
US20080259628A1 (en) Modular light system for automobiles
JP4715625B2 (ja) 車体構造
TWD140123S1 (zh) 汽車
CN102245414A (zh) 车辆用车窗板
CN100360366C (zh) 汽车的前车身构造
CN1590189A (zh) 汽车用前照灯和防护板之间的间隙保持结构
JP2010228696A (ja) 自動車用バックドア
US20110239495A1 (en) Curved Motorcycle License Plate Frame,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Frame
CN119636372A (zh) 分段式尾门结构、尾门装配工艺以及车辆
JP4923724B2 (ja) 車体構造
CN107813685A (zh) 一种背门总成
CN106515868B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415026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KR20010023785A (ko) 차량용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제작하기 위한 방법
WO2021052114A1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塑料尾门
JP2007307977A (ja) 車体構造
CN209366008U (zh) 一种汽车尾灯安装结构及汽车后尾灯结构
CN107776375A (zh) 汽车塑料背门集成结构
CN215322275U (zh) 一种新型门槛踏板装饰结构
CN216684261U (zh) 高位制动灯与扰流板连接结构
JP5212793B2 (ja) 車両カウル部の外気導入構造
CN220884198U (zh) 一种汽车分体式大灯信号灯的安装结构
US20100067246A1 (en) Vehicle structure
CN215662873U (zh) 一种带氛围灯的玻璃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