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572842A - 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572842A CN119572842A CN202411750150.4A CN202411750150A CN119572842A CN 119572842 A CN119572842 A CN 119572842A CN 202411750150 A CN202411750150 A CN 202411750150A CN 119572842 A CN119572842 A CN 1195728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 positioning
- connector
- lock tongue
-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流体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与锁止组件,其中,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插接配合;锁止组件包括锁舌与第一弹性件,锁舌横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接头,第一弹性件与第一接头以及锁舌相连接,用于使锁舌保持于第一位置,且锁舌可被操作以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当锁舌在第一位置时,锁舌与第二接头相卡接,以限制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轴向相分离,当锁舌在第二位置时,以解除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轴向限制。可以看出,当需要分拆连接器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时,通过操作锁舌使其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解除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轴向限制,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轴向分拆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操作更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连接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流体连接器的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体的输送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流体连接器,流体连接器利用其公母连接头相连接,从而实现两个管道的连通。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为了改善公母连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松动而出现漏液的问题,公母连接头通常对应设置有锁死结构,例如螺栓,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改善漏液的问题,但也会导致公母连接头在需要分离时操作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体连接器,在需要分离时操作更方便。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包含上述流体连接器的液冷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流体连接器,包括:
第一接头;
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插接配合;
锁止组件,包括锁舌与第一弹性件,其中,所述锁舌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锁舌相连接,用于使所述锁舌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锁舌可被操作以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锁舌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舌与所述第二接头相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轴向相分离,当所述锁舌在第二位置时,以解除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的轴向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第一操作手柄,所述第一操作手柄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头,并与所述锁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可被操作以使所述锁舌能够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与所述第一接头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操作手柄沿所述第一接头的纵向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操作手柄与所述锁舌其中之一设置导向面,另一者设置有推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还用于使所述推动部与所述导向面保持贴合状态;
当按压所述第一操作手柄沿所述第一接头的纵向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利用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推动部之间的作用力,推动所述锁舌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为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面沿所述第一接头的纵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纵向面、导向斜面与第二纵向面,其中,所述第一纵向面沿所述第一接头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纵向面沿所述第一接头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向斜面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与所述第二纵向面之间;其中,所述推动部在贴合于所述第一纵向面上时,所述锁舌与所述第一接头相卡接;所述推动部在贴合于所述第二纵向面上时,所述锁舌解除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之间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面还包括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远离所述导向斜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面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面远离所述导向斜面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推动部在所述第一纵向面与所述第二纵向面之间滑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动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与第四定位面,其中,当所述锁舌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一限位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一纵向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三定位面与所述导向斜面贴合设置;当所述锁舌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二纵向面贴合设置,所述第四定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贴合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操作手柄间隔设有两个延伸臂,所述锁舌滑动穿设于两个所述延伸臂之间的导向间隙,所述延伸臂的一侧设置为所述导向面;
所述锁舌的一端设为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头相卡接,所述锁舌的侧部间隔设置有限位部与所述推动部,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插接部之间,所述延伸臂位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推动部之间,以使所述锁舌在设定范围内横向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体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接头以及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相连接;在解除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的按压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操作手柄复位到按压前的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操作手柄沿所述第一接头的纵向方向开设有腰型孔;
所述流体连接器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沿所述第一接头的纵向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并从所述第一接头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销的侧部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穿设于所述腰型孔,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定位销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定位销提供朝向所述第二接头的复位力;
当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相分离时,所述第二弹性件通过所述定位销的定位轴推动所述第一操作手柄朝向所述第二接头的方向复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舌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其中,所述锁舌的一端部为插接部,所述第一接头具有位于所述容置槽的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相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凸起相抵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均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设有对接端面以及贯穿所述对接端面的流体通道,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的阀座上;
球形阀芯,所述球形阀芯的侧部设有转轴部,所述球形阀芯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所述转轴部与所述阀座的侧壁转动连接,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阀座的外侧,所述转轴部的外端部被配置为可被驱动,以使所述球形阀芯通过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流体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均还包括:第二操作手柄,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与所述转轴部的外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手柄可被操作以驱动所述转轴部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顶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所述顶杆的一端设有定位斜面;
滚珠,所述第二操作手柄靠近所述阀座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滚珠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定位斜面贴合设置;
操作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推杆与所述顶杆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传动斜面,以与另一者贴合设置,所述操作推杆可被按压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斜面推动所述顶杆远离所述滚珠运动;
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以及所述顶杆相连接,用于使所述定位斜面与所述滚珠保持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阀座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当所述球形阀芯对所述流体通道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滚珠在所述顶杆的作用下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当所述球形阀芯对所述流体通道为封闭状态,所述滚珠在所述顶杆的作用下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体通道在所述对接端面形成对接端口,所述对接端面设置有导向槽以及凸起的第一插杆部,所述导向槽以所述对接端口为圆心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均还包括: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直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内侧,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转轴部的外端部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滑移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驱动所述转轴部转动;
其中,当两个所述阀座的对接端面相对接时,所述第一插杆部伸入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插接连接;其中,在两个所述阀座正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插杆部沿所述导向槽周向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部正向转动,以驱动所述球形阀芯从关闭位置旋转为打开位置;以及,在两个所述阀座反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插杆部沿所述导向槽周向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轴部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球形阀芯从打开位置旋转为关闭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件靠近所述转轴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传动件在其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相啮合;或,
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部设有滑动孔,所述转轴部穿设于所述滑动孔,并通过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周向限制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接端面设有凸起的第二插杆部以及连接卡槽,所述连接卡槽以所述对接端口为圆心周向延伸设置;
在两个所述接头正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插杆部卡持于所述连接卡槽,以使两个所述阀座轴向卡定;
在两个所述接头反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插杆部解除与所述连接卡槽的卡持,以使两个所述阀座解除轴向卡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装置,包括上述的流体连接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当连接器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为插接连接状态时,锁舌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位于第一位置,以与第二接头相卡接,从而轴向限制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进而有效保证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稳固地插接连接,以有效地避免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出现漏液的问题。
当需要轴向分拆连接器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时,通过操作锁舌使锁舌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此时,锁舌解除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的轴向限制,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轴向分拆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流体连接器,在需要分离时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体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组件在锁住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组件在解除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之间轴向限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组件在闭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组件在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组件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组件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接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形阀芯、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1、第一接头;102、第二接头;110、阀座;111、阀体;1111、第一定位槽;1112、第二定位槽;1113、导向凸起;112、阀盖;113、流体通道;114、第二插杆部;1141、第二限位凸沿;115、对接端面;1151、导向槽;1152、连接卡槽;116、第一插杆部;1161、第一限位凸沿;120、球形阀芯;121、流体通孔;122、转轴部;130、第二操作手柄;131、安装孔;140、定位组件;141、顶杆;1411、定位斜面;142、操作推杆;1421、第一传动斜面;143、推动件;1431、第二传动斜面;144、第一弹簧;145、第二弹簧;146、滚珠;150、第一传动件;151、第一齿部;152、插槽;160、第二传动件;161、第二齿部;200、锁止组件;210、锁舌;211、插接部;212、容置槽;213、推动部;2131、第一定位面;2132、第二定位面;2133、第三定位面;2134、第四定位面;214、限位部;220、第一弹性件;230、第一操作手柄;231、延伸臂;232、导向间隙;233、导向面;2331、第一纵向面;2332、第二纵向面;2333、导向斜面;2334、第一限位面;2335、第二限位面;234、腰型孔;240、第二弹性件;250、定位销;251、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可以插接配合,从而可以实现两流体管道的接通。
参照图2与图4,为了保证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稳固连接,流体连接器还包括锁止组件200,锁止组件200用于保持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稳固连接。具体地,锁止组件200包括锁舌210与第一弹性件220,其中,锁舌210横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接头101,以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第一弹性件220与第一接头101以及锁舌210相连接,用于使锁舌210保持于第一位置,且锁舌210可被操作以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其中,当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位于第一位置时,锁舌210处于横向伸出状态,此时,锁舌210能够与第二接头102的第一插杆部116或第二插杆部114相卡接,以限制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轴向相分离;当锁舌210位于第二位置时,锁舌210为横向收缩状态,锁舌210解除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
在具体应用时,上述连接器的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在插接连接时,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保持于第一位置时,或者说,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保持为横向伸出状态,以与第二接头102相卡接,从而轴向限制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进而有效保证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稳固地插接连接,以避免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出现漏液的问题。
当需要轴向分拆连接器的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时,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推动锁舌210克服第一弹性件220的弹力,以从第一位置滑移至第二位置,即通过操作锁舌210使锁舌21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或者说,锁舌210从横向伸出状态切换为横向收缩状态,此时,锁舌210解除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将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相拔离。当然,若工作人员解除对锁舌210的推动,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或者说,锁舌210从横向收缩状态切换为横向伸出状态,由此,锁舌210可以再次用于轴向限制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流体连接器在需要分离时操作更方便。
为了方便驱动锁舌21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6,锁止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操作手柄230,第一操作手柄230与第一接头101活动连接,并与锁舌210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一操作手柄230与锁舌210可以直接传动连接,也可以采用传动结构以实现两者的传动连接。第一操作手柄230可被操作以驱动锁舌21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参照图3与图4,或者参照图5与图6)。当然,锁舌210也可以设置有操作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部直接操作锁舌210横向滑动,以使锁舌210能够从第一位置滑移至第二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头101通过设置第一操作手柄230,当需要拔离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时,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操作第一操作手柄230活动,以驱动锁舌210从第一位置滑移至第二位置,即锁舌210从横向伸出状态切换为横向收缩状态。此时,锁舌210解除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将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进行拔离。
在一些可能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手柄230与第一接头101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如此设置,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操作第一操作手柄230运动,从而驱动锁舌210从第一位置滑移至第二位置,以实现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解锁。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至图6,第一接头101的侧部沿其纵向方向设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操作手柄230通过安装槽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接头101的内侧,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接头101的外侧,以供工作人员操作;同时,第一操作手柄230与锁舌210其中之一设置导向面233,另一者设置有推动部213。第一弹性件220横向朝向第一接头101的内侧作用于锁舌210,以使推动部213与导向面233保持贴合状态。其中,当按压第一操作手柄230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位移时,第一操作手柄230利用导向面233与推动部213之间的作用力,以推动锁舌210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从而实现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解锁。
具体地,第一操作手柄230并列且间隔设有两延伸臂231(参照图7),两个延伸臂231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导向间隙232,锁舌210横向且滑动穿设于两个延伸臂231之间的导向间隙232。同时,锁舌210的一端设为插接部211,插接部211用于与第二接头102的第一插杆部116或第二插杆部114相卡接。锁舌210的侧部间隔设置有限位部214与上述的推动部213,且限位部214位于推动部213与插接部211之间。其中,延伸臂231位于限位部214与推动部213之间,以使锁舌210在限位部214与推动部213之间的设定范围内横向滑动,且延伸臂231靠近推动部213的一侧形成上述的导向面233。以及,锁舌21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置槽212,第一弹性件220可以是弹簧,并沿容置槽21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容置槽212。第一弹性件220的一端与容置槽212靠近插接部211的一端相抵持。第一接头101具有嵌入容置槽212的导向凸起1113,第一弹性件220的另一端与导向凸起1113相抵持,由此,第一弹性件220抵持于第一接头101与锁舌210之间,为锁舌210的伸出以及保持为伸出状态提供弹力(参照图4与图8)。由上可见,锁止组件200采用上述的结构形式,锁止组件200结构紧凑,锁止组件200能够紧凑地装配于第一接头101的内侧。
在具体应用时,工作人员按压第一操作手柄230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滑移,第一操作手柄230利用导向面233的导向斜面2333横向向外作用于锁舌210的推动部213。由此,第一弹性件220被压缩,锁舌210在第一操作手柄230的作用下横向向外滑移,从而解除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进而可以便捷地将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进行拔离。
进一步地,参照图5至图7,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导向面23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纵向面2331、导向斜面2333与第二纵向面2332,其中,第一纵向面2331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第二纵向面2332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纵向面2331低于第二纵向面2332设置,导向斜面2333倾斜连接于第一纵向面2331与第二纵向面2332之间;其中,推动部213在贴合于第一纵向面2331上时,锁舌210与第二接头102的第一插杆部116相卡接(参照图5),以实现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卡定;推动部213在贴合于第二纵向面2332上时,锁舌210解除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参照图6)以实现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可以相拔离。
具体地,在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插接连接时,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沿第一接头101的横向方向伸出,从而与第二接头102相卡接;当需要拔离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时,工作人员推动第一操作手柄230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滑动,推动部213从第一纵向面2331沿导向斜面2333滑向第二纵向面2332,第一操作手柄230通过导向斜面2333推动锁舌210横向向外滑移,从而解除锁舌210对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进而可以将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相拔离。
更进一步地,导向面233还包括第一限位面2334与第二限位面2335,其中,第一限位面2334连接于第一纵向面2331远离导向斜面2333的一端,并沿第一接头101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第二限位面2335连接于第二纵向面2332远离导向斜面2333的一端,并沿第一接头101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由此,第一限位面2334与第二限位面2335用于限制推动部213从导向面233的两端滑离,从而保证推动部213在第一纵向面2331、导向斜面2333与第二纵向面2332之间滑移,进而保证第一操作手柄230可以稳定地推动锁舌21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同时,推动部213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定位面2131、第二定位面2132、第三定位面2133与第四定位面2134,其中,当锁舌210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定位面2131与第一限位面2334贴合设置,第二定位面2132与第一纵向面2331贴合设置,第三定位面2133与导向斜面2333贴合设置(参照图5);当锁舌210在第二位置时,第二定位面2132与第二纵向面2332贴合设置,第四定位面2134与第二限位面2335贴合设置(参照图6),如此设置,第一操作手柄230可以使锁舌210稳定保持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第三定位面2133与导向斜面2333贴合设置,可以有效地保证推动部213顺畅地从第一纵向面2331滑向第二纵向面2332。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操作手柄230上设置第一纵向面2331与第一限位面2334,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第一纵向面2331与第一限位面2334可以有效地使保持锁舌210的位置,从而保持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以及,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第二纵向面2332与第二限位面2335可以有效地保持锁舌210的位置,从而使锁舌210对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为解锁状态,进而方便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插拔。
为了使第一操作手柄230在按压后可以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8,流体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40,第二弹性件240可以是弹簧,第二弹性件240的一端与第一接头101相抵持,另一端与第一操作手柄230相抵持,由此,在解除第一操作手柄230的按压时,第二弹性件240用于使第一操作手柄230复位到初始位置。其中,第二弹性件240在推动第一操作手柄230朝向初始位置复位时,第一操作手柄230逐渐解除对锁舌210的限制,由此,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逐渐横向滑动,即朝向第一位置滑移,以可以再次用于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卡定。
进一步地,第一操作手柄230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开设有腰型孔234。流体连接器还包括定位销250,定位销250沿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接头101,定位销250的一端从第一接头101靠近第二接头102的一端伸出(参照图2)。同时,定位销250位于第一操作手柄230的一侧,定位销250的侧部设置有定位轴251,定位轴251穿设于腰型孔234。第二弹性件240与第一接头101以及定位销250的内端部相连接,用于为定位销250提供朝向第二接头102的复位力;当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相分离时,第二弹性件240通过定位销250的定位轴251推动第一操作手柄230朝向第二接头102的方向复位至初始位置。
具体地,在第一阶段,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处于未连接状态时,定位销250的一端从第一接头101靠近第二接头102的对接端伸出,定位轴251位于腰型孔234靠近第二接头102的一端,推动部213位于第一纵向面2331与第一限位面2334的位置,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处于横向伸出状态(参照图5)。在第二阶段,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插接连接,定位销250在第二接头102的作用下向第一接头101的内侧收缩,相应地,定位轴251沿腰形孔滑移至腰形孔远离第二接头102的一端(参照图3),锁舌210与第二接头102相卡接,从而保证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稳固插接连接。在第三阶段,工作人员推动第一操作手柄230远离第二接头102的纵向方向滑移时,定位轴251再次位于腰形孔靠近第二接头102的一端(参照图6)。同时,第一操作手柄230利用导向斜面2333横向向外推动锁舌210向外滑移,锁舌210解除对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之间的限制。在第四阶段,若工作人员解除对第一操作手柄230的按压力,且定位轴251位于腰形孔靠近第二接头102的一端(参照图4与图6),因此,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在相分离时,第二弹性件240推动定位销250轴向朝向第二接头102的方向滑移,定位销250利用定位轴251推动第一操作手柄230朝向第二接头102的方向滑动复位,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重新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可以再次用于锁定第二接头102。
可以理解的是,工作人员在解除对第一操作手柄230的按压后,由于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未分离,所以定位销250在第二接头102的作用下始终处于收缩状态,相应地,第二弹性件240无法作用于第一操作手柄230上,使得第一操作手柄230无法进行复位,因此,锁舌210可以保持为对第二接头102为解锁状态,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进行拔离。由此可见,工作人员无须保持对第一操作手柄230为按压状态,以保持锁舌210为解锁状态,使用较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的结构大致一致,因此,本申请对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的具体结构进行统一说明,且不一一分别对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进行说明。
具体地,参照图9与图10,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均统称为接头,接头包括阀座110与球形阀芯120,其中,阀座110大致为柱状体,阀座110的一端设为对接端面115,阀座110沿其纵向方向设有流体通道113,流体通道113在对接端面115形成对接端口,且锁止组件200设置于第一接头101的阀座110上。球形阀芯120大致呈球形,球形阀芯120在其对侧部上设有转轴部122,球形阀芯120设置于流体通道113内,转轴部122穿设于阀座110的阀体111的侧壁,并至少部分延伸至阀座110的阀体111的外侧,球形阀芯120通过转轴部122与阀座110的阀体111转动连接。其中,转轴部122至少部分延伸至阀座110的外侧,转轴部122的外端部被配置为可被驱动,以使球形阀芯120在流体通道113内转动,球形阀芯120在转动过程中,从而对流体通道113进行封闭和打开。
其中,转轴部122与球形阀芯120卡接连接,或者两者一体化连接,又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在具体应用时,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插接连接时,两个阀座110的对接端面115相贴合,两个流体通道113的对接端口相连通。并且,通过驱动转轴部122的外端部,两个球形阀芯120分别对流通通道113从封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若需要分离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时,通过驱动转轴部122的外端部,两个球形阀芯120分别对流通通道113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从而方便后续对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进行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形阀芯120开设有流体通孔121,流体通孔121贯通球形阀芯120的两侧部。当球形阀芯120对流体通道113处于打开状态时,流体通孔121的两端口分别朝向流体通道113的两端口,即,流体通孔121的两端口与流体通道230相连通,从而使流体通道113处于打开状态。当球形阀芯120对流体通道113处于封闭状态时,流体通道113的两端口分别朝向流体通道113的通道壁,从而使流体通道113处于关闭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球形阀芯120的侧壁设有缺口部,也能代替上述的流体通孔121。
为了实现阀芯在打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一种可能实施例中,参照图9至图12,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均还包括第二操作手柄130,第二操作手柄130位于阀座110的外侧,其一端与转轴部122的外端部相连接,第二操作手柄130可被操作以驱动转轴部12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转轴部122的外端部设置第二操作手柄130,在应用时,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握住第二操作手柄130,从而通过转轴部122驱动球形阀芯120转动,以实现阀芯在打开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进而对流体通道113进行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接头还包括定位组件140,阀座110的侧部设有供定位组件140嵌入的第一定位槽1111与第二定位槽1112。若球形阀芯120在对流体通道113处于打开状态时,定位组件140的滚珠146与第一定位槽1111嵌设配合,第一定位槽1111锁住第二操作手柄130所在的位置,从而使球形阀芯120可以保持对流体通道113为打开状态;若球形阀芯120在对流体通道113处于封闭状态时,定位组件140的滚珠146与第二定位槽1112嵌设配合,定位组件140锁住第二操作手柄130所在的位置,从而使球形阀芯120可以保持对流体通道113为封闭状态。
具体地,定位组件140包括顶杆141、操作推杆142、滚珠146、第一弹簧144与第二弹簧145,其中,顶杆141沿第二操作手柄130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二操作手柄130的内侧,顶杆141的端部设有定位斜面1411。第二操作手柄130靠近阀座110的一侧设有安装孔131,滚珠146安装于安装孔131内,并与定位斜面1411贴合设置,滚珠146用于嵌设于第一定位槽1111或第二定位槽1112。操作推杆142滑动设置于第二操作手柄130的内侧,操作推杆142的按压端外露于第二操作手柄130的侧部,操作推杆142与顶杆141其中之一设有第一传动斜面1421,以与另一者贴合设置,在应用时,操作推杆142的按压端被向内按压,以驱动推杆远离滚珠146的方向运动。此外,第一弹性件220与阀座110以及顶杆141相连接,第一弹性件220用于保持顶杆141与操作推杆142相贴合;以及,第二弹簧145与阀座110以及操作推杆142相连接,在工作人员解除对操作推杆142的按压后,操作推杆142的按压端在第二弹簧145的作用下弹出。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140还包括推动件143,推动件143与操作推杆142的内端部相连接,操作推杆142与顶杆141其中之一设有第二传动斜面1431,以与另一者贴合设置,在操作推杆142停止受到按压力后,推动件143在第二弹簧145的作用下复位,操作推杆142在复位过程中可以利用第二传动斜面1431作用于顶杆141,从而使顶杆141朝向滚珠146的方向运动。
在具体应用时,当需要转动球形阀芯120的位置时,工作人员在握住第二操作手柄130时,按压操作推杆142的按压端向第二操作手柄130向其内收缩,操作推杆142利用第一传动斜面1421作用于顶杆141,顶杆141远离滚珠146的方向滑移,顶杆141端部的定位斜面1411解除对滚珠146的限制。因此,当工作人员转动第二操作手柄130时,滚珠146可以向安装孔131的内侧回缩,从而与第一定位槽1111或第二定位槽1112相分离,进而可以操作第二操作手柄130转动。当工作人员停止按压操作推杆142后,顶杆141在第一弹簧144的作用下重新朝向滚珠146的方向滑动,并利用定位斜面1411顶出滚珠146,滚珠146可以再次嵌入第一定位槽1111或第二定位槽1112,从而保持第二操作手柄130的位置。同时,第二弹簧145用于驱动操作推杆142的按压端重新弹出,以供工作人员下次按压;而且,操作推杆142在复位过程中,操作推杆142还利用第二传动斜面1431作用于顶杆141上,从而使顶杆141的定位斜面1411可以保持对滚珠146的作用力,从而使滚珠146可以稳定嵌入第一定位槽1111或第二定位槽1112,以保持第二操作手柄130的位置。
为了实现阀芯在打开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一种可能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13与图14,对接端面115设置有导向槽1151以及凸起的第一插杆部116,第一插杆部116的端部设有第一限位凸沿1161,导向槽1151以对接端口为圆心周向延伸设置;同时,接头还包括:第一传动件150与第二传动件160,第一传动件150大致呈块状体设置,第一传动件150位于导向槽1151对应的位置,并直线滑动设置于导向槽1151的内侧,且滑动方向与阀座110的纵向方向垂直设置。第一传动件150靠近导向槽1151的一侧设有插槽152,插槽15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传动件150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其中,在两个接头配合连接时,第一插杆部116与插槽152插接连接,并能够沿插槽15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一传动件150滑移。第二传动件160与转轴部122以及第一传动件150传动连接,第一传动件150在滑移时通过第二传动件160驱动转轴部122转动。其中,在两个阀座110正向相对转动时,第一插杆部116沿导向槽1151周向运动,第一插杆部116的第一限位凸沿1161卡持于阀座110的阀盖112的内侧,且锁舌210可以与第一插杆部116的第一限位凸沿1161相卡持;同时,两个阀座110正向相对转动时,通过第一传动件150及第二传动件160驱动转轴部122正向转动,以驱动球形阀芯120从关闭位置旋转为打开位置;以及,在两个阀座110反向相对转动时,第一插杆部116沿导向槽1151周向运动,并通过第一传动件150及第二传动件160驱动转轴部122反向转动,以驱动球形阀芯120从打开位置旋转为关闭位置。
具体地,在两个接头相对接时,或者,两个接头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插杆部116通过导向槽1151插入第一传动件150的插槽152内。在两个接头正向或反向相对转动时,第一插杆部116推动第一传动件150直线滑动。其中,插槽15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传动件150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插杆部116在推动第一传动件150滑移过程中,第一插杆部116沿插槽152的长度方向滑移,由此,第一插杆部116在沿导向槽1151圆弧运动时,还能推动第一传动件150滑移运动,两者不产生干涉。又因为第一传动件150通过第二传动件160与转轴部122传动连接,所以第一传动件150在滑移过程通过第二传动件160作用于转轴部122,从而带动球形阀芯120转动,进而实现流体通道113关闭和打开。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50靠近转轴部1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部151,多个第一齿部151沿第一传动件150的滑动方向依次设置;同时,第二传动件160大致呈轮状体,第二传动件160在其周向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齿部161,第一齿部151与第二齿部161相啮合。具体说明,第一传动件150相当于齿条,第二传动件160相当于齿轮,第一插杆部116在推动第一传动件150直线滑移时,第一传动件150带动第二传动件160转动,第二传动件160通过转轴部122带动球形阀芯12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流体通道113的打开或关闭。
代替上述第一传动件150与第二传动件160的结构形式,在另一种可能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160为杆状体,第二传动件160的一端部与第一传动件150转动连接,另一端部设有滑动孔,滑动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二传动件160的长度方向相同设置(图中未示出)。转轴部122的侧部设有定位平面,转轴部122在穿设于滑动孔,转轴部122的定位平面与滑动孔的内壁贴合设置,由此,转轴部122与第二传动件160滑动设置,并周向限制设置。
具体说明,第一插杆部116在推动第一传动件150直线滑移时,第二传动件160与第一传动件150相对转动,且转轴部122沿滑动孔的长度方向相对于第二传动件160滑移,由此,第二传动件160驱动转轴部122转动。转轴部122在转动时带动球形阀芯120同步转动,从而实现流体通道113的打开、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13与图14,对接端面115设有凸起的第二插杆部114,第二插杆部114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插接部211的端部设有第二限位凸沿1141;同时,对接端面115还设有连接卡槽1152,连接卡槽1152以对接端口为圆心周向延伸设置,连接卡槽1152与第二插杆部114等数量设置。在对接端口四周的周向方向上,连接卡槽1152与第二插杆部114依次交错设置。其中,导向槽1151与第一插杆部116位于连接卡槽1152的外围,更确切地说,导向槽1151与第一插杆部116位于对接端面115的边缘区域,但不限定仅设于对接端面115的边缘区域。
在具体应用时,在两个接头相对接时,两个阀座110的第二插杆部114分别伸入彼此的连接卡槽1152内,锁舌210可以与第二插杆部114的第二限位凸沿1141相卡持。在两个接头正向相对转动时,第二插杆部114通过旋转卡持于连接卡槽1152,因此,第二插杆部114的第二限位凸沿1141卡持于阀座110的阀盖112内侧,从而实现两个阀座110轴向卡定,从而实现两个接头的连接。在两个接头反向相对转动时,第二插杆部114通过旋转解除与连接卡槽1152的卡持,因此,两个阀座110解除轴向卡定,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接头的拔离。
由上可见,若两个接头在正向相对旋转时,第二插杆部114沿连接卡槽1152正向周向运动,从而实现两个接头的连接;以及,第一插杆部116沿导向槽1151周向正向运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件150及第二传动件160驱动球形阀芯120转动,从而实现流体通道113的打开。若两个接头在反向相对旋转时,第二插杆部114沿连接卡槽1152反向周向运动,从而解除第二插杆部114与连接卡槽1152的限制;以及,第一插杆部116沿导向槽1151反向周向运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件150及第二传动件160驱动球形阀芯120另一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流体通道113的关闭。由上进一步说明,两个接头在装、拆过程中,球形阀芯120伴随着接头的装、拆自动进行旋转,从而实现球形阀芯120对流体通道113的自动开、闭。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阀座110包括阀体111与阀盖112,其中,阀体111沿其纵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通道,并贯穿阀体111的两端。阀盖112开设有第二通道,阀盖112与阀体111的一端部相连接,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以形成上述的流体通道113。对接端面115为阀盖112远离阀体111的表面,导向槽1151设置于阀盖112上,并贯通阀盖112的内侧。球形阀芯120设置于第一通道,球形阀芯120侧部的转轴部122与阀体111的侧壁转动连接,并延伸至阀体111的外侧。其中,第一插杆部116与第二插杆部114与阀体111靠近阀盖112的端部相连接,并穿设于阀盖112,或者,第一插杆部116与第二插杆部114直接与阀盖112相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一种液冷装置,参照图1至图4,包括上述的流体连接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液冷装置包括上述的流体连接器,在应用时,在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相连接时,锁舌210在第一弹性件220的作用下与第二接头102相卡持,从而使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紧固连接;在需要拔离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时,工作人员可以推动锁舌210横向滑移,以实现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的轴向解锁,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102可以便捷地分离,从而方便液冷装置后续的维修。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头(101);
第二接头(102),与所述第一接头(101)插接配合;
锁止组件(200),包括锁舌(210)与第一弹性件(220),其中,所述锁舌(210)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101),所述第一弹性件(220)与所述第一接头(101)以及所述锁舌(210)相连接,用于使所述锁舌(210)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且所述锁舌(210)可被操作以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锁舌(210)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舌(210)与所述第二接头(102)相卡接,以限制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轴向相分离,当所述锁舌(210)在第二位置时,以解除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之间的轴向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操作手柄(230),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头(101),并与所述锁舌(2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可被操作以使所述锁舌(210)能够从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与所述第一接头(101)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沿所述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101),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与所述锁舌(210)其中之一设置导向面(233),另一者设置有推动部(213),所述第一弹性件(220)还用于使所述推动部(213)与所述导向面(233)保持贴合状态;
当按压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沿所述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位移时,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利用所述导向面(233)与所述推动部(213)之间的作用力,推动所述锁舌(210)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为所述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233)沿所述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纵向面(2331)、导向斜面(2333)与第二纵向面(2332),其中,所述第一纵向面(2331)沿所述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纵向面(2332)沿所述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向斜面(2333)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2331)与所述第二纵向面(2332)之间;其中,所述推动部(213)在贴合于所述第一纵向面(2331)上时,所述锁舌(210)与所述第一接头(101)相卡接;所述推动部(213)在贴合于所述第二纵向面(2332)上时,所述锁舌(210)解除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之间的限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233)还包括第一限位面(2334)与第二限位面(2335),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面(2334)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面(2331)远离所述导向斜面(2333)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面(2335)连接于所述第二纵向面(2332)远离所述导向斜面(2333)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面(2334)与所述第二限位面(2335)用于限制所述推动部(213)在所述第一纵向面(2331)与所述第二纵向面(2332)之间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213)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定位面(2131)、第二定位面(2132)、第三定位面(2133)与第四定位面(2134),其中,当所述锁舌(210)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定位面(2131)与所述第一限位面(2334)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面(2132)与所述第一纵向面(2331)贴合设置,所述第三定位面(2133)与所述导向斜面(2333)贴合设置;当所述锁舌(21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定位面(2132)与所述第二纵向面(2332)贴合设置,所述第四定位面(2134)与所述第二限位面(2335)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间隔设有两个延伸臂(231),所述锁舌(210)滑动穿设于两个所述延伸臂(231)之间的导向间隙(232),所述延伸臂(231)的一侧设置为所述导向面(233);
所述锁舌(210)的一端设为插接部(211),所述插接部(211)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头(102)相卡接,所述锁舌(210)的侧部间隔设置有限位部(214)与所述推动部(213),且所述限位部(214)位于所述推动部(213)与所述插接部(211)之间,所述延伸臂(231)位于所述限位部(214)与所述推动部(213)之间,以使所述锁舌(210)在设定范围内横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40),所述第二弹性件(240)与所述第一接头(101)以及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相连接;在解除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的按压时,所述第二弹性件(240)用于使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复位到按压前的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沿所述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开设有腰型孔(234);
所述流体连接器还包括定位销(250),所述定位销(250)沿所述第一接头(101)的纵向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101),并从所述第一接头(101)靠近所述第二接头(102)的一端伸出,所述定位销(250)的侧部设置有定位轴(251),所述定位轴(251)穿设于所述腰型孔(234),所述第二弹性件(240)与所述定位销(250)相连接,用于为所述定位销(250)提供朝向所述第二接头(102)的复位力;
当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相分离时,所述第二弹性件(240)通过所述定位销(250)的定位轴(251)推动所述第一操作手柄(230)朝向所述第二接头(102)的方向复位至初始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21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容置槽(212),所述第一弹性件(220)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12);其中,所述锁舌(210)的一端部为插接部(211),所述第一接头(101)具有位于所述容置槽(212)的导向凸起(1113),所述第一弹性件(220)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212)靠近所述插接部(211)的一端相抵持,另一端与所述导向凸起(1113)相抵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均包括:
阀座(110),所述阀座(110)设有对接端面(115)以及贯穿所述对接端面(115)的流体通道(113),所述锁止组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头(101)的阀座(110)上;
球形阀芯(120),所述球形阀芯(120)设有转轴部(122),所述球形阀芯(120)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113),所述转轴部(122)与所述阀座(110)的侧壁转动连接,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阀座(110)的外侧,所述转轴部(122)的外端部被配置为可被驱动,以使所述球形阀芯(120)通过旋转以打开或封闭所述流体通道(11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均还包括:第二操作手柄(130),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30)与所述转轴部(122)的外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30)可被操作以驱动所述转轴部(122)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还包括定位组件(140),所述定位组件(140)包括:
顶杆(14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30),所述顶杆(141)的一端设有定位斜面(1411);
滚珠(146),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30)靠近所述阀座(110)的一侧设有安装孔(131),所述滚珠(146)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31),并与所述定位斜面(1411)贴合设置;
操作推杆(14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30),所述操作推杆(142)与所述顶杆(141)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传动斜面(1421),以与另一者贴合设置,所述操作推杆(142)可被按压以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斜面(1421)推动所述顶杆(141)远离所述滚珠(146)运动;
第一弹簧(144),与所述第二操作手柄(130)以及所述顶杆(141)相连接,用于使所述定位斜面(1411)与所述滚珠(146)保持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阀座(110)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111)与第二定位槽(1112),当所述球形阀芯(120)对所述流体通道(113)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滚珠(146)在所述顶杆(141)的作用下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111);当所述球形阀芯(120)对所述流体通道(113)为封闭状态,所述滚珠(146)在所述顶杆(141)的作用下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1112)。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113)在所述对接端面(115)形成对接端口,所述对接端面(115)设置有导向槽(1151)以及凸起的第一插杆部(116),所述导向槽(1151)以所述对接端口为圆心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接头(101)与所述第二接头(102)均还包括:第一传动件(150)与第二传动件(160),第一传动件(150)直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1151)的内侧,所述第二传动件(160)与所述转轴部(122)的外端部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50)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传动件(150)在滑移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160)驱动所述转轴部(122)转动;
其中,当两个所述阀座(110)的对接端面(115)相对接时,所述第一插杆部(116)伸入所述导向槽(1151),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50)插接连接;其中,在两个所述阀座(110)正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插杆部(116)沿所述导向槽(1151)周向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150)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60)驱动所述转轴部(122)正向转动,以驱动所述球形阀芯(120)从关闭位置旋转为打开位置;以及,在两个所述阀座(110)反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插杆部(116)沿所述导向槽(1151)周向运动,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件(150)及所述第二传动件(160)驱动所述转轴部(122)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球形阀芯(120)从打开位置旋转为关闭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150)靠近所述转轴部(1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部(151),所述第二传动件(160)在其周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二齿部(161),所述第一齿部(151)与所述第二齿部(161)相啮合;或,
所述第二传动件(160)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50)转动连接,另一端部设有滑动孔,所述转轴部(122)穿设于所述滑动孔,并通过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二传动件(160)周向限制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端面(115)设有凸起的第二插杆部(114)以及连接卡槽(1152),所述连接卡槽(1152)以所述对接端口为圆心周向延伸设置;
在两个所述接头正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插杆部(114)卡持于所述连接卡槽(1152),以使两个所述阀座(110)轴向卡定;
在两个所述接头反向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插杆部(114)解除与所述连接卡槽(1152)的卡持,以使两个所述阀座(110)解除轴向卡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阀芯(120)设有流体通孔(121),当所述球形阀芯(120)对所述流体通道(113)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流体通孔(121)的两端口与所述流体通道(113)相连通;当所述球形阀芯(120)对所述流体通道(113)为封闭状态时,所述流体通孔(121)的两端口面向所述流体通道(113)的通道壁。
19.一种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750150.4A CN119572842A (zh) | 2024-11-29 | 2024-11-29 | 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750150.4A CN119572842A (zh) | 2024-11-29 | 2024-11-29 | 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572842A true CN119572842A (zh) | 2025-03-07 |
Family
ID=94809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750150.4A Pending CN119572842A (zh) | 2024-11-29 | 2024-11-29 | 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572842A (zh) |
-
2024
- 2024-11-29 CN CN202411750150.4A patent/CN11957284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64179B2 (en) | Pipe coupling apparatus | |
US6257278B1 (en) | High pressure fluidline connector | |
US8029024B2 (en) | Tube couplings | |
JP6972116B2 (ja) | マルチライン接続クイックマルチカップリング | |
WO2005028940A1 (ja) | 管継手及び管継手のソケット | |
US9371949B2 (en) | Locking mechanism for unisex ball valve coupling | |
EP3714197B1 (en) | Latch mechanism for multi-coupling | |
US20130032234A1 (en) | Quick Connect Coupling With Nested Ball Valves | |
TW201000793A (en) | Socket for pipe joint and pipe joint | |
JP6411002B1 (ja) | 誤離脱防止機構を備えたボールロック式コネクタ | |
JP7228546B2 (ja) | ボール-ロック・コネクタ | |
CN119572842A (zh) | 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 | |
CN107250646A (zh) | 管接头 | |
CN114366227B (zh) | 施夹器及其驱动轴的驱动方法 | |
US6886804B2 (en) | Socket for pipe coupling | |
JP2004293568A (ja) | 管継手 | |
JP4787691B2 (ja) | 多連式管継手装置 | |
CN117249325A (zh) | 一种连接端、流体连接器及液冷装置 | |
JP7234355B2 (ja) | 流体継手 | |
KR101300311B1 (ko) | 캠-로크 구동 장치 | |
CN216952155U (zh) | 一种可泄压快速接头 | |
JP4603412B2 (ja) | 管継手連結装置 | |
JP4369564B2 (ja) | 管継手 | |
CN214595941U (zh) | 一种施夹器的适配器及施夹器的夹仓组件 | |
CN118423526A (zh) | 流体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