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546857A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546857A CN119546857A CN202280097061.7A CN202280097061A CN119546857A CN 119546857 A CN119546857 A CN 119546857A CN 202280097061 A CN202280097061 A CN 202280097061A CN 119546857 A CN119546857 A CN 1195468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ge
- low
- refrigerant
- level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ATUOYWHBWRKTHZ-UHFFFAOYSA-N Prop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 ATUOYWHBWRK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NPPMTNAJDCUHE-UHFFFAOYSA-N isobut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 NNPPMTNAJDCUH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89 polyvinyl eth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996 alkyl benz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82 iso-but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21 machin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862 poly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ol ester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94 prop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压缩机(2)具备密闭容器(14)、电动机(15)、低级压缩机构部(29)和高级压缩机构部(30)、以及中间分隔板(31),高级压缩机构部(30)具备:圆筒形状的高级缸体(40b)、高级旋转活塞(41b)、与高级旋转活塞(41b)一起将高级缸体(40b)的内部空间分隔为高级吸入室(59b)和高级压缩室(60b)的高级叶片(43b)、以及由高级轴承(42b)和高级排出消声器(57b)包围的空间且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14)的外部空间排出的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由高级缸体(40b)、高级轴承(42b)、中间分隔板(31)以及高级叶片(43b)包围的空间亦即高级背压室(70b)是与密闭容器(14)的内部空间不同的空间,并与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具有将制冷剂从低压压缩到中间压的低级压缩机构部、和将制冷剂从中间压压缩到高压的高级压缩机构部的二级压缩机。
另外,已知由于压缩效率高且廉价而将后述的叶片机构应用于压缩机构部的压缩机。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叶片机构应用于具有低级压缩机构部和高级压缩机构部的二级压缩机。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二级压缩机中,低级压缩机构部将中间压的制冷剂向高级压缩机构部供给,高级压缩机构部将高压的制冷剂经由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向密闭容器的外部排出。另外,被释放至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的高压的制冷剂对存积于密闭容器的底部的润滑油进行加压,润滑油的压力状态变为高压。
各压缩机构部分别具备:圆筒形状的缸、配置于缸的内部空间的圆筒形状的旋转活塞、以及配置于缸且沿缸的径向滑动自如叶片。在缸形成有经由连结流路而与润滑油连通的叶片背压室。
叶片由设置于叶片背压室的弹簧按压于旋转活塞,与旋转活塞一起将缸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空间。低级压缩侧机构部及高级压缩侧机构部通过使该两个空间的容积变化而分别将制冷剂从低压向中间压压缩、从中间压向高压压缩。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二级压缩机中,在高级压缩机构部所具备的缸的内部空间填充高压的制冷剂,在叶片背压室填充高压的润滑油。
专利文献1:WO2012/090345公报
但是,在将叶片背压室与润滑油经由连结流路连通的结构应用于低级压缩机构部将中间压的制冷剂经由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向高级压缩机构部供给的二级压缩机的情况下,释放至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的中间压的制冷剂对存积于密闭容器的底部的润滑油进行加压,润滑油的压力状态变为中间压。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高级压缩机构部所具备的缸的内部空间填充高压的制冷剂,在叶片背压室填充中间压的润滑油。由此,叶片背压室与缸内部空间的压力状态产生差异,在叶片产生从缸内部空间朝向叶片背压室的方向的力,叶片变得容易从旋转活塞分离。其结果,产生发生叶片与旋转活塞的接触不良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叶片与旋转活塞的接触不良的二级压缩机。
本公开的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在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具备:电动机、由安装于电动机的曲轴驱动并将制冷剂从低压压缩到中间压的低级压缩机构部、将低级压缩机构部排出的制冷剂从中间压压缩到高压并由曲轴驱动的高级压缩机构部、以及设置在低级压缩机构部与高级压缩机构部之间的中间分隔板,高级压缩机构部具备:圆筒形状的高级缸体;高级旋转活塞,其配置于高级缸体的内部空间;高级叶片,其配置为沿高级缸体的径向滑动自如,与高级旋转活塞一起将高级缸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吸入制冷剂的高级吸入室和压缩制冷剂的高级压缩室;以及高级制冷剂供给路,其是由高级轴承和高级排出消声器包围的空间,且是用于将在高级压缩室压缩后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的外部空间排出的路径,高级轴承支承曲轴并在高级缸体的轴向上与高级缸体相邻,高级排出消声器在高级缸体的轴向上与高级轴承相邻,高级缸体具备高级背压室,所以述高级背压室是由高级缸体的外周面、高级轴承、中间分隔板以及高级叶片包围的空间,高级背压室是与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不同的空间,并与高级制冷剂供给路连通。
本公开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液化的冷凝器、降低从冷凝器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减压装置、以及使从减压装置送出的制冷剂气化的蒸发器,压缩机具备密闭容器,在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具备:电动机、由安装于电动机的曲轴驱动并将制冷剂从低压压缩到中间压的低级压缩机构部、将低级压缩机构部排出的制冷剂从中间压压缩到高压并由曲轴驱动的高级压缩机构部、以及设置在低级压缩机构部与高级压缩机构部之间的中间分隔板,高级压缩机构部具备:圆筒形状的高级缸体;高级旋转活塞,其配置于高级缸体的内部空间;高级叶片,其配置为沿高级缸体的径向滑动自如,与高级旋转活塞一起将高级缸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吸入制冷剂的高级吸入室和压缩制冷剂的高级压缩室;以及高级制冷剂供给路,其是由高级轴承和高级排出消声器包围的空间,且是用于将在高级压缩室压缩后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的外部空间排出的路径,高级轴承支承曲轴并在高级缸体的轴向上与高级缸体相邻,高级排出消声器在高级缸体的轴向上与高级轴承相邻,高级缸体具备高级背压室,该高级背压室是由高级缸体的外周面、高级轴承、中间分隔板以及高级叶片包围空间,高级背压室是与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不同的空间,并与高级制冷剂供给路连通,具备使流体液化的冷凝器、降低压缩后的流体的压力的减压装置、以及使流体气化的蒸发器。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叶片与旋转活塞的接触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的示意图及B-B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3的D-D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中压缩机动作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压缩机动作时的制冷剂流动的图。
图8是图7的E-E剖面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F-F剖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是示意地表示,在不同附图中分别示出的尺寸及位置的相互关系并非一定准确地记载,而是能够适当变更。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图示,它们的名称及功能相同或是同样的。因此,存在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的情况。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说明。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压缩机2、高压侧热交换器3、减压装置4、低压侧热交换器5、制冷剂配管6以及未图示的控制部。
压缩机2、高压侧热交换器3、减压装置4以及低压侧热交换器5由制冷剂配管6连结而构成制冷循环,制冷剂按照压缩机2、高压侧热交换器3、减压装置4以及低压侧热交换器5的顺序循环。
制冷剂配管6具备:低压制冷剂配管7,其将低压侧热交换器5与制冷剂吸入管10相连,供低压的制冷剂流动;中间压制冷剂配管8,其将制冷剂排出管12与制冷剂吸入管11相连,供中间压的制冷剂流动;以及高压制冷剂配管9,其将制冷剂排出管13与高压侧热交换器3相连,供高压的制冷剂流动。
压缩机2将从制冷剂吸入管10吸入的制冷剂压缩为中间压,将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管12排出,并经由中间压制冷剂配管8从制冷剂吸入管11吸入。然后,将从制冷剂吸入管11吸入的制冷剂压缩为高压,将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管13排出。
高压侧热交换器3具有作为冷凝器的作用,通过在由压缩机2压缩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使压缩后的制冷剂散热,使该制冷剂液化。
减压装置4使在高压侧热交换器3散热后制冷剂膨胀。
低压侧热交换器5具有作为蒸发器的作用,通过在利用减压装置4膨胀后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加热膨胀后的制冷剂,使该制冷剂气化。
控制部基于来自遥控器等输入装置的指示,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的整体,由此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控制部例如进行压缩机2的频率控制。控制部例如由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及存储器、或者上述中的两个以上的组合而构成,可以设置在制冷循环装置1内,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壳体内。
对制冷循环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箭头示出制冷剂流动方向。
通过使压缩机2驱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从压缩机2的制冷剂排出管13排出。从压缩机2排出的制冷剂流入高压侧热交换器3。在高压侧热交换器3中在流入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散热。从高压侧热交换器3送出的制冷剂通过减压装置4膨胀。通过减压装置4膨胀后的制冷剂流入低压侧热交换器5。在低压侧热交换器5中在流入的制冷剂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对制冷剂进行加热。从低压侧热交换器5送出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2,成为压缩后的制冷剂,并再次从压缩机2排出,该循环反复进行。
制冷剂例如使用R32、R125、R134a、R407C、R410A等HFC(HydroFluoroCarbon)类制冷剂、R1123、R1132(E)、R1132(Z)、R1132a、R1141、R1234yf、R1234ze(E)、R1234ze(Z)等HFO(HydroFluoroOlefin)类制冷剂、R290(丙烷)、R600a(异丁烷)、R744(二氧化碳)、R717(氨气)等自然制冷剂等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制冷剂。
使用图2~图5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2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2中将用A1表示的定子25及转子26的轴线的方向作为“轴向”,将用箭头R1表示的以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作为“径向”来进行说明。压缩机2具备:密闭容器14、电动机15、曲轴16、低级压缩机构部29、高级压缩机构部30以及中间分隔板31。
如图2所示,密闭容器14具备圆筒形状的筒体部18、半球形状的上盖部19以及半球形状的下盖部20。在筒体部18的上部焊接有上盖部19,在下部焊接有下盖部20。密闭容器14设置在基座21上,下盖部20与基座21固定。密闭容器14具备:用于吸入制冷剂的制冷剂吸入管10及制冷剂吸入管11、和用于排出制冷剂的制冷剂排出管12及制冷剂排出管13。密闭容器14的上部具备将外部电源与导线22连接的端子23。密闭容器14的底部存积用于对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制冷机油24。制冷机油24例如是POE(多元醇酯)、PVE(聚乙烯醚)、AB(烷基苯)等。
电动机15具备:定子25;和转子26,其与定子25具有一定的空隙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电动机15处于筒体部18的内侧,通过点焊、热装等设置于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的上部,经由曲轴16驱动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
曲轴16具有单向偏心的低级偏心部27和高级偏心部28,安装于转子26。
低级压缩机构部29、高级压缩机构部30以及中间分隔板31按照高级压缩机构部30、中间分隔板31、低级压缩机构部29的顺序从下层叠。
使用图2~5对低级压缩机构部29进行说明。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的示意图的一部分,图4是图2中的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的放大图以及图3中的C-C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的放大图以及图3中的D-D剖视图。
图2及图3所示的低级压缩机构部29具备:圆筒形状的低级缸体40a、圆筒形状的低级旋转活塞41a、低级轴承42a、长方体的低级叶片43a以及低级弹簧44a,将从制冷剂吸入管10吸入的制冷剂从低压压缩到中间压,并从制冷剂排出管12排出。按照低级缸体40a、低级轴承42a的顺序从下层叠。
图3所示的低级缸体40a在低级缸体40a的内部空间形成有:低级缸室45a,其与曲轴16同轴;低级叶片孔46a,其在径向上将低级叶片43a配置为滑动自如;低级孔47a,其收容低级弹簧44a;低级吸入路径49a,其从制冷剂吸入管10经由后述的低级吸入连通路55a吸入制冷剂;以及低级排出路径50a,其经由密闭容器14的内部空间向制冷剂排出管12排出制冷剂。另外,在图3中示意地示出低级缸体40a,未图示后述的低级弹簧孔48a、低级内螺纹部51a、低级栓52a以及低级外螺纹部53a。
低级旋转活塞41a配置于低级缸室45a,安装于曲轴16的低级偏心部27。
低级叶片孔46a配置于低级吸入路径49a与低级排出路径50a之间,从低级缸室45a朝向低级孔47a沿径向形成,将低级缸体40a沿轴向贯通。
低级孔47a配置于低级吸入路径49a与低级排出路径50a之间,形成于低级叶片孔46a与低级缸体40a的外周面之间,将低级缸体40a沿轴向贯通而与低级叶片孔46a连通。
图3所示的低级叶片43a沿径向滑动自如地插入低级叶片孔46a,与低级旋转活塞41a一起将低级缸室45a分隔为低级吸入室59a和低级压缩室60a。另外,也可以在低级叶片43a的滑动面实施DLC涂层等使滑动面的摩擦系数变小的涂层。
低级弹簧44a收容于低级孔47a,将安装于低级弹簧44a的前端的低级叶片43a按压于低级旋转活塞41a的外周面。
使用图3及图4对低级弹簧孔48a、低级内螺纹部51a、低级栓52a以及低级外螺纹部53a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低级缸体40a还设置有用于将图4所示的低级弹簧44a插入的低级弹簧孔48a。低级弹簧孔48a配置于图3所示的低级吸入路径49a与低级排出路径50a之间,形成于低级孔47a与低级缸体40a的外周面之间,而与低级缸体40a的外周面和低级孔47a及低级叶片孔46a连通。如图4所示,在低级弹簧孔48a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槽亦即低级内螺纹部51a。在低级弹簧孔48a与低级缸体40a的外周面相接的部分,配置有将该部分封堵的低级栓52a。在低级栓52a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槽亦即低级外螺纹部53a。将低级栓52a的低级外螺纹部53a拧入低级内螺纹部51a,由此后述的低级背压室70a与密闭容器14的内部空间被分隔。
在低级压缩机构部29中,由低级缸体40a的外周面、低级轴承42a的下表面、中间分隔板31的上表面以及低级叶片43a的面向外周面的侧表面形成低级背压室70a。
图4及图5所示的低级轴承42a支承曲轴16。另外,在低级轴承42a形成有:低级吸入孔54a,其供制冷剂吸入管10的前端插入;低级吸入连通路55a,其使低级吸入孔54a与低级吸入路径49a连通;以及后述的第一低级贯通孔56a,其将低级排出路径50a与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a连通。在低级轴承42a的上部配置有低级排出消声器57a。在此,第一低级贯通孔56a在图3中的C-C剖视图亦即图4以及图3中的D-D剖视图亦即图5中未图示,在后述的图8中图示。
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a是由低级轴承42a的上表面和低级排出消声器57a包围的空间,是用于将在低级缸体40a内压缩后的中间压的制冷剂向制冷剂排出管12排出的路径。
使用图2~5对高级压缩机构部30进行说明。图3是图2中的B-B剖面的示意图的一部分,图4是图2中的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的放大图以及图3中的C-C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的放大图以及图3中的D-D剖视图。
图2及图3所示的高级压缩机构部30具备:圆筒形状的高级缸体40b、圆筒形状的高级旋转活塞41b、高级轴承42b、长方体的高级叶片43b以及高级弹簧44b,将从制冷剂吸入管11吸入的制冷剂从中间压压缩到高压,并从制冷剂排出管13排出。按照高级轴承42b、高级缸体40b的顺序从下层叠。
图3所示的高级缸体40b在高级缸体40b的内部空间形成有:高级缸室45b,其与曲轴16同轴;高级叶片孔46b,其将高级叶片43b配置为沿径向滑动自如;高级孔47b,其收容高级弹簧44b;高级吸入路径49b,其从制冷剂吸入管11经由后述的高级吸入连通路55b吸入制冷剂;以及高级排出路径50b,其不经由密闭容器14的内部空间而向制冷剂排出管13排出制冷剂。另外,在图3中示意地示出高级缸体40b,未图示后述的高级弹簧孔48b、高级内螺纹部51b、高级栓52b以及高级外螺纹部53b。
高级旋转活塞41b配置于高级缸室45b,并安装于曲轴16的高级偏心部28。
高级叶片孔46b配置于高级吸入路径49b与高级排出路径50b之间,从高级缸室45b朝向高级孔47b沿径向形成,将高级缸体40b沿轴向贯通。
高级孔47b配置于高级吸入路径49b与高级排出路径50b之间,形成于高级叶片孔46b与高级缸体40b的外周面之间,将高级缸体40b沿轴向贯通而与高级叶片孔46b连通。
图3所示的高级叶片43b沿径向滑动自如地插入高级叶片孔46b,与高级旋转活塞41b一起将高级缸室45b分隔为高级吸入室59b和高级压缩室60b。另外,也可以在高级叶片43b的滑动面实施DLC涂层等使滑动面的摩擦系数变小的涂层。
高级弹簧44b收容于高级孔47b,将安装于高级弹簧44b的前端的高级叶片43b按压于高级旋转活塞41b的外周面。
使用图3及图4对高级弹簧孔48b、高级内螺纹部51b、高级栓52b以及高级外螺纹部53b进行说明。
在图3所示的高级缸体40b还设置有用于将图4所示的高级弹簧44b插入的高级弹簧孔48b。高级弹簧孔48b配置于图3所示的高级吸入路径49b与高级排出路径50b之间,并形成于高级孔47b与高级缸体40b的外周面之间,而与高级缸体40b的外周面和高级孔47b及高级叶片孔46b连通。如图4所示,在高级弹簧孔48b的内表面形成有内螺纹槽亦即高级内螺纹部51b。在高级弹簧孔48b与高级缸体40b的外周面相接的部分,配置有将该部分封堵的高级栓52b。在高级栓52b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槽亦即高级外螺纹部53b。将高级栓52b的高级外螺纹部53b拧入高级内螺纹部51b,由此分隔后述的高级背压室70b与密闭容器14的内部空间。
在高级压缩机构部30中,由高级缸体40b的外周面、高级轴承42b的上表面、中间分隔板31的下表面以及高级叶片43b的面向外周面的侧表面形成高级背压室70b。
图4以及图5所示的高级轴承42b支承曲轴16。另外,在高级轴承42b形成有:高级吸入孔54b,其供制冷剂吸入管11的前端插入;高级吸入连通路55b,其使高级吸入孔54b与高级吸入路径49b连通;后述的第一高级贯通孔56b,其将高级排出路径50b与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连通;以及第二高级贯通孔61b,其使高级背压室70b与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连通。在高级轴承42b的下部配置有高级排出消声器57b。在此,第一高级贯通孔56b在图3中的C-C剖视图亦即图4以及图3中的D-D剖视图亦即图5中未图示,在后述的图9中图示。
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是由高级轴承42b的下表面和高级排出消声器57b包围的空间,是用于将在高级缸体40b内压缩后的高压的制冷剂向制冷剂排出管13排出的路径。
中间分隔板31设置于低级缸体40a与高级缸体40b之间,将低级缸室45a与高级缸室45b分隔为不同的空间。在中间分隔板31形成有使低级背压室70a与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连通的第二低级贯通孔61a。
使用图6~图9对压缩机2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图7是图6中的低级压缩机构部29及高级压缩机构部30的放大图,图7的轴线A1起的左半部分是图3中的C-C剖视图,图7的轴线A1起的右半部分是图3中的D-D剖视图,图8是图7中的E-E剖面的示意图,图9是图7中的F-F剖面的示意图。图6~图9所示的箭头(1)~(11)表示制冷剂流动方向。
首先,从端子23经由导线22向电动机15供给电力,由此安装于转子26的曲轴16旋转,低级旋转活塞41a在低级缸室45a进行偏心旋转。然后,由低级旋转活塞41a及低级叶片43a分割为低级吸入室59a和低级压缩室60a的两个空间的容积发生变化。在低级吸入室59a中,容积逐渐扩大,从而如图6的箭头(1)及(2)所示,经由低压制冷剂配管7、制冷剂吸入管10以及低级吸入连通路55a而从低级吸入路径49a吸入低压的制冷剂。在低级压缩室60a中,容积逐渐缩小,从而吸入的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如图6及图8的箭头(3)及(4)所示,经由低级排出路径50a、第一低级贯通孔56a、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a以及低级排出消声器57a,将中间压的制冷剂向密闭容器14的内侧排出。
在此,使用图6及图8对第一低级贯通孔56a进行详述。
图8所示的第一低级贯通孔56a以将低级排出路径50a与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a连通的方式设置于低级轴承42a。通过设置第一低级贯通孔56a,如图6的箭头(3)所示,制冷剂从低级排出路径50a向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a流动。然后,如图6的箭头(4)所示,向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a供给制冷剂,并从低级排出消声器57a向密闭容器14的内部空间排出。
图8的箭头(3)示出用图6的箭头(3)表示的制冷剂流动在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a经由第一低级贯通孔56a后的样子。
然后,如图6的箭头(5)及(6)所示,排出到密闭容器14的内侧的中间压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管12排出,经由中间压制冷剂配管8被吸入制冷剂吸入管11。
而且,与低级压缩机构部29同样,高级旋转活塞41b在高级缸室45b进行偏心旋转。由高级旋转活塞41b及高级叶片43b分割为高级吸入室59b和高级压缩室60b的两个空间的容积发生变化。在高级吸入室59b中,容积逐渐扩大,从而如图6的箭头(6)及(7)所示,经由中间压制冷剂配管8、制冷剂吸入管11以及高级吸入连通路55b从高级吸入路径49b吸入中间压的制冷剂。在高级压缩室60b中,容积逐渐缩小,从而吸入的中间压的制冷剂被压缩,如图6及图9的箭头(8)及(9)所示,经由高级排出路径50b、第一高级贯通孔56b、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以及高级排出消声器57b而从制冷剂排出管13排出高压的制冷剂。同时,排出到高级排出消声器57b的高压的制冷剂,如图7及图9的箭头(10)所示经由第二高级贯通孔61b被供给至高级背压室70b后,如图7的箭头(11)所示经由第二低级贯通孔61a被向低级背压室70a供给。
在此,使用图6、图7以及图9对第一高级贯通孔56b及第二高级贯通孔61b进行详述。
图9所示的第一高级贯通孔56b以将高级排出路径50b与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连通的方式设置于高级轴承42b。通过设置第一高级贯通孔56b,如图6的箭头(8)所示,制冷剂从高级排出路径50b向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流动。然后,如图6的箭头(9)所示,向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供给制冷剂,从高级排出消声器57b并从制冷剂排出管13排出高压的制冷剂。
图9的箭头(8)示出用图6的箭头(8)表示的制冷剂流动在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经由第一高级贯通孔56b后的样子,图9的箭头(10)示出用图7的箭头(10)表示的制冷剂流动在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8b通过第二高级贯通孔61b前的样子。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2而言,排出到高级排出消声器57b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第二高级贯通孔61b向高级背压室70b供给后,经由第二低级贯通孔61a向低级背压室70a供给。然后,在低级压缩机构部29中,在低级背压室70a填充高压的制冷剂,在低级吸入室59a、低级压缩室60a分别填充低压的制冷剂、中间压的制冷剂。由此,低级背压室70a和低级缸室45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状态的大小关系成为:低级背压室70a>低级缸室45a,因此防止在低级叶片43a产生从低级缸室45a朝向低级背压室70a的方向的力,防止低级叶片43a从低级旋转活塞41a分离。其结果,能够抑制低级叶片43a与低级旋转活塞41a的接触不良。
此外,通过抑制低级叶片43a与低级旋转活塞41a的接触不良,由此提高低级叶片43a对低级旋转活塞41a的追随性。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于低级吸入室59a与低级压缩室60a未被充分分隔而产生的制冷剂的压缩不良。
另外,能够抑制在低级叶片43a对低级旋转活塞41a的追随性低的情况下,因低级叶片43a与低级旋转活塞41a反复多次分离和接触而产生的由低级叶片43a与低级旋转活塞41a的碰撞声导致的噪声。
另外,在高级压缩机构部30中,在高级背压室70b填充高压的制冷剂,在高级吸入室59b、高级压缩室60b分别填充中间压的制冷剂、高压的制冷剂。由此,高级背压室70b和高级缸室45b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状态的大小关系成为:高级背压室70b≥高级缸室45b,因此防止在高级叶片43b产生从高级缸室45b朝向高级背压室70b的方向的力,防止高级叶片43b从高级旋转活塞41b分离。其结果,能够抑制高级叶片43b与高级旋转活塞41b的接触不良。
此外,通过抑制高级叶片43b与高级旋转活塞41b的接触不良,由此提高高级叶片43b对高级旋转活塞41b的追随性。其结果,能够抑制由于高级吸入室59b和高级压缩室60b未被充分分隔而产生的制冷剂的压缩不良。
另外,在高级叶片43b对高级旋转活塞41b的追随性高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高级叶片43b与高级旋转活塞41b反复多次分离和接触而产生的由高级叶片43b与高级旋转活塞41b的碰撞音导致的噪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低级压缩机构部29配置于上层,高级压缩机构部30配置于下层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低级压缩机构部29配置于下层,高级压缩机构部30配置于上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通过将低级栓52a的低级外螺纹部53a拧入低级内螺纹部51a,由此低级背压室70a与密闭容器14的内部被分隔,通过将高级栓52b的高级外螺纹部53b拧入高级内螺纹部51b,由此高级背压室70b与密闭容器14的内部被分隔的例子,但也可以分别通过焊接等将低级弹簧孔48a与低级栓52a、高级弹簧孔48b与高级栓52b接合。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存在对各构成要素的材质、材料、尺寸、形状、相对配置关系或者实施条件等进行记载的情况,但这些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并不局限于各实施方式记载的内容。因此,在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可以假定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例如,包括对任意构成要素进行变形的情况、增加的情况或者省略的情况,还包括抽出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冷循环装置;2…压缩机;3…高压侧热交换器;4...减压装置;5...低压侧热交换器;14...密闭容器;15...电动机;16...曲轴;29...低级压缩机构部;30...高级压缩机构部;40a...低级缸体;40b...高级缸体;41a...低级旋转活塞;41b...高级旋转活塞;42a...低级轴承;42b...高级轴承;43a...低级叶片;43b...高级叶片;48a...低级弹簧孔;48b...高级弹簧孔;51a...低级内螺纹部;51b...高级内螺纹部;52a...低级栓;52b...高级栓;53a...低级外螺纹部;53b...高级外螺纹部;57a...低级排出消声器;57b...高级排出消声器;58a...低级制冷剂供给路;58b...高级制冷剂供给路;59a...低级吸入室;59b...高级吸入室;60a...低级压缩室;60b...高级压缩室;61a...第二低级贯通孔;61b...第二高级贯通孔;70a...低级背压室;70b...高级背压室。
Claims (9)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密闭容器,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具备:电动机、由安装于所述电动机的曲轴驱动并将制冷剂从低压压缩到中间压的低级压缩机构部、将所述低级压缩机构部排出的制冷剂从中间压压缩到高压并由所述曲轴驱动的高级压缩机构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低级压缩机构部与所述高级压缩机构部之间的中间分隔板,
所述高级压缩机构部具备:
圆筒形状的高级缸体;
高级旋转活塞,其配置于所述高级缸体的内部空间;
高级叶片,其配置为沿所述高级缸体的径向滑动自如,与所述高级旋转活塞一起将所述高级缸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吸入制冷剂的高级吸入室和压缩制冷剂的高级压缩室;以及
高级制冷剂供给路,其是由高级轴承和高级排出消声器包围的空间,且是用于将在所述高级压缩室压缩后的制冷剂向所述密闭容器的外部空间排出的路径,所述高级轴承支承所述曲轴并在所述高级缸体的轴向上与所述高级缸体相邻,所述高级排出消声器在所述高级缸体的轴向上与所述高级轴承相邻,
所述高级缸体具备高级背压室,所述高级背压室是由所述高级缸体的外周面、所述高级轴承、所述中间分隔板以及所述高级叶片包围的空间,
所述高级背压室是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不同的空间,并与所述高级制冷剂供给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级轴承形成有使所述高级背压室与所述高级制冷剂供给路连通的高级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高级弹簧孔,其以使所述高级缸体的外周面与所述高级背压室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高级缸体;和
高级栓,其以封堵所述高级弹簧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高级弹簧孔与所述高级缸体的外周面相接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高级弹簧孔形成有高级内螺纹部,
在所述高级栓形成有高级外螺纹部,
所述高级栓被拧入所述高级弹簧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级压缩机构部具备:
圆筒形状的低级缸体;
低级旋转活塞,其配置于所述低级缸体的内部空间;以及
低级叶片,其配置为沿所述低级缸体的径向滑动自如,与所述低级旋转活塞一起将所述低级缸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通过扩大容积来吸入制冷剂的低级吸入室、和通过缩小容积来压缩制冷剂的低级压缩室,
所述低级缸体具备低级背压室,所述低级背压室是由所述低级缸体的外周面、支承所述曲轴并在所述低级缸体的轴向上与所述低级缸体相邻的低级轴承、所述中间分隔板以及所述低级叶片包围的空间,
所述低级背压室是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不同的空间,并与所述高级制冷剂供给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分隔板形成有使所述低级背压室与所述高级制冷剂供给路连通的低级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低级弹簧孔,其以使所述低级缸体的外周面与所述低级背压室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低级缸体;和
低级栓,其以封堵所述低级弹簧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低级弹簧孔与所述低级缸体的外周面相接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低级弹簧孔形成有低级内螺纹部,
在所述低级栓形成有低级外螺纹部,
所述低级栓被拧入所述低级弹簧孔。
9.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冷凝器,其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液化;
减压装置,其降低从所述冷凝器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
蒸发器,其使从所述减压装置送出的制冷剂气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2/029873 WO2024029014A1 (ja) | 2022-08-04 | 2022-08-04 |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546857A true CN119546857A (zh) | 2025-02-28 |
Family
ID=8984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97061.7A Pending CN119546857A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4029014A1 (zh) |
CN (1) | CN119546857A (zh) |
WO (1) | WO202402901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18409U (zh) * | 1975-07-28 | 1977-02-09 | ||
JPS5944516B2 (ja) * | 1979-04-05 | 1984-10-3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回転式圧縮機 |
JP2812022B2 (ja) * | 1991-11-12 | 1998-10-1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バイパス弁装置を備えた多段気体圧縮機 |
JP4902188B2 (ja) * | 2005-12-16 | 2012-03-21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多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
2022
- 2022-08-04 JP JP2024538597A patent/JPWO2024029014A1/ja active Pending
- 2022-08-04 WO PCT/JP2022/029873 patent/WO202402901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8-04 CN CN202280097061.7A patent/CN11954685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4029014A1 (zh) | 2024-02-08 |
WO2024029014A1 (ja) | 2024-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78560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AU2005240929B2 (en) | Rotary compressor | |
JP6454879B2 (ja) | 2つのシリンダを持ったロータリ圧縮機 | |
JP2008175111A (ja) | 圧縮機 | |
JP6661916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
WO2011148453A1 (ja) | 二段回転式圧縮機及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 |
US20090007590A1 (en) | Refrigeration System | |
EP2418386B1 (en) | Rotary compressor | |
WO2020157792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204312325U (zh) | 密闭型压缩机 | |
KR101809862B1 (ko) | 밀폐형 압축기 | |
CN118202151A (zh)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CN119546857A (zh) | 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JP4989269B2 (ja) | 流体機械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09153063B (zh) | 压缩机、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扩管器具 | |
JP2001082369A (ja) | 2段圧縮式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
JP6675477B2 (ja) |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KR101931627B1 (ko) | 실린더회전형 압축기 | |
JPWO2018142505A1 (ja) | 圧縮機 | |
WO2021106198A1 (ja) | 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4174683A (zh) | 多段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US11953001B2 (en) | Horizontal type rotary compressor and home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same | |
EP2169180A1 (en) | Fluid machine | |
KR20230173540A (ko) |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전기기 | |
JP2001271776A (ja) |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