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501686A - 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501686A CN119501686A CN202411822373.7A CN202411822373A CN119501686A CN 119501686 A CN119501686 A CN 119501686A CN 202411822373 A CN202411822373 A CN 202411822373A CN 119501686 A CN119501686 A CN 1195016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 beam
- movable cross
- slider
- guide rail
-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加工设备床体,加工设备床体设置在水平基面上;多个加工工位,多个加工工位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上;多个定横梁,多个定横梁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上且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多个动横梁,多个动横梁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各个动横梁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定横梁上;多个主轴部件,多个主轴部件与多个动横梁和多个加工工位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主轴部件均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各个动横梁上,以在动横梁的带动下对相应的加工工位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设备对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式的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对加工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加工设备在精度、稳定性、效率等方面无法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加工采用的是多台加工设备协同工作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精度一致性差等问题,且会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设备对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式的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加工设备床体,加工设备床体设置在水平基面上;多个加工工位,多个加工工位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上;多个定横梁,多个定横梁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上且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多个动横梁,多个动横梁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各个动横梁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定横梁上;多个主轴部件,多个主轴部件与多个动横梁和多个加工工位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主轴部件均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各个动横梁上,以在相应的动横梁的带动下对相应的加工工位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支撑组件与多个定横梁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支撑组件均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相应的定横梁下方的多个立柱,且各个立柱均位于相应的定横梁与加工设备床体之间,以支撑相应的定横梁;其中,相邻两个支撑组件之间均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多个连接架,多个连接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动横梁上,各个连接架均包括沿动横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动横梁的两端的两个连接部,各个动横梁通过相应的两个连接部分别与相应的两个定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定横梁还包括:定横梁主体,定横梁主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相互垂直,且第一连接面位于第二连接面下方;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第一导轨安装于第一连接面,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第二导轨安装于第二连接面,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其中,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连接架和/或动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动横梁还包括:动横梁主体,动横梁主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相互垂直,且第三连接面位于第四连接面下方;第三导轨和第三滑块,第三导轨安装于第三连接面,第三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三导轨;第四导轨和第四滑块,第四导轨安装于第四连接面,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四滑轨;其中,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均与相应的主轴部件连接。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动子,第一电机动子设置在连接架上,以带动连接架和动横梁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第一电机定子,第一电机定子设置在定横梁上且与第一电机动子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电机动子运动。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子动子,第二电机动子设置在主轴部件上,以带动主轴部件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第二电机定子,第二电机定子设置在动横梁上且与第二电机动子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电机动子运动。
进一步地,主轴部件还包括:主轴;滑鞍,主轴安装在滑鞍的下端;滑枕,滑枕的一侧与滑鞍连接,滑枕的另一侧与动横梁滑动连接;第五导轨和第五滑块,第五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五导轨,第五导轨安装于滑鞍和滑枕中的一个,第五滑块安装于滑鞍和滑枕中的另一个。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包括:第三电机动子,第三电机动子设置在滑枕上,以带动滑枕在滑鞍上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三电机定子,第三电机定子设置在滑鞍上且与第三电机动子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三电机动子运动。
进一步地,加工设备还包括多个刀具库,多个刀具库与多个主轴部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刀具库间隔设置在多个支撑组件上,以用于存储多种不同规格的刀具,以根据不同的待加工件对相应的主轴部件切换对应的刀具。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加工设备,包括:加工设备床体,加工设备床体设置在水平基面上;多个加工工位,多个加工工位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上;多个定横梁,多个定横梁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上且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多个动横梁,多个动横梁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各个动横梁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定横梁上;多个主轴部件,多个主轴部件与多个动横梁和多个加工工位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主轴部件均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各个动横梁上,以在动横梁的带动下对相应的加工工位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这样,本发明的加工设备通过设置有多个定横梁、多个动横梁和多个主轴部件,可以同时对多个加工工位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设备对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式的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能够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其中,每个主轴部件能够独立地沿竖直方向移动,同时各个主轴部件还可以在对应的动横梁上沿第一水平方向滑动,各个动横梁在对应的定横梁上沿第二水平方向滑动,加工设备形成多轴联动,使得加工设备能够精确地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复杂工件的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定横梁与动横梁的装配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动横梁与主轴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主轴部件的滑鞍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主轴部件的滑枕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加工设备床体;20、加工工位;30、定横梁;40、动横梁;50、主轴部件;60、支撑组件;70、连接架;80、第一电机动子;90、第一电机定子;
100、第二电子动子;200、第二电机定子;300、第三电机动子;400、第三电机定子;500、刀具库;
310、定横梁主体;320、第一连接面;330、第二连接面;340、第一导轨;350、第一滑块;360、第二导轨;370、第二滑块;
410、动横梁主体;420、第三连接面;430、第四连接面;440、第三导轨;450、第三滑块;460、第四导轨;470、第四滑块;
510、滑鞍;520、滑枕;530、第五导轨;540、第五滑块;
610、立柱;620、连接件;
71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加工设备,包括:加工设备床体10,加工设备床体10设置在水平基面上;多个加工工位20,多个加工工位20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10上;多个定横梁30,多个定横梁30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10上且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多个动横梁40,多个动横梁40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各个动横梁40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定横梁30上;多个主轴部件50,多个主轴部件50与多个动横梁40和多个加工工位20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主轴部件50均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各个动横梁40上,以在相应的动横梁40的带动下对相应的加工工位20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可见,本发明的加工设备通过设置有多个定横梁30、多个动横梁40和多个主轴部件50,可以同时对多个加工工位20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设备对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方式的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能够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其中,每个主轴部件50能够独立地沿竖直方向移动,同时各个主轴部件50还可以在对应的动横梁40上沿第一水平方向滑动,各个动横梁40在对应的定横梁30上沿第二水平方向滑动,加工设备形成多轴联动,使得加工设备能够精确地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复杂工件的加工需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方向为图1所示的Y方向,第二水平方向为图1所示的X方向,竖直方向为图1所示的Z方向。
在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加工工位为2个,定横梁为2个,动横梁为2个,主轴部件也为2个。
如图1所示,加工设备还包括多个支撑组件60,多个支撑组件60与多个定横梁3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支撑组件60均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相应的定横梁30下方的多个立柱610,且各个立柱610均位于相应的定横梁30与加工设备床体10之间,以支撑相应的定横梁30;其中,相邻两个支撑组件60之间均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620连接。在各个定横梁30下方均设有多个立柱610作为支撑,这使得定横梁30的负载均匀分布,减少了因重力、切削力或运动引起的形变和震动,从而提高了加工设备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加工设备还包括:多个连接架70,多个连接架7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动横梁40上,各个连接架70均包括沿动横梁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动横梁40的两端的两个连接部710,各个动横梁40通过相应的两个连接部710分别与相应的两个定横梁30连接。本发明中的各个动横梁40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部710与相应的两个定横梁30进行稳定连接,确保了动横梁40在承受较大切削力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局部连接不稳定导致的运动误差,进一步提升了加工精度;且连接架70及连接部710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分散和均衡动横梁40上的负载,避免单点受力过大,减少了动横梁40的过度磨损。
优选地,定横梁30还包括:定横梁主体310,定横梁主体3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面320和第二连接面330,第一连接面320和第二连接面330相互垂直,且第一连接面320位于第二连接面330下方;第一导轨340和第一滑块350,第一导轨340安装于第一连接面320,第一滑块35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340;第二导轨360和第二滑块370,第二导轨360安装于第二连接面330,第二滑块37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360;其中,第一滑块350和第二滑块370与连接架70和/或动横梁40连接。
本发明中第一导轨340与第一滑块350的组合,以及第二导轨360与第二滑块370的组合,提供了动横梁40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精确导向,确保了动横梁40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连接面320和第二连接面330上设置导轨与滑块结构,可以更均匀地分配和平衡动横梁40在运动过程中的负载,防止因单侧受力过大导致的偏斜或磨损,提高了加工设备的整体平衡性和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滑块350与连接架70连接,第二滑块370与动横梁40连接。
在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轨340和第一滑块35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导轨340沿第一连接面32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滑块35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一导轨340上。
在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轨360和第二滑块37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二导轨360沿第二连接面33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滑块37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二导轨360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导轨340为一个,第二导轨360为一个。
如图2所示,动横梁40还包括:动横梁主体410,动横梁主体4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连接面420和第四连接面430,第三连接面420和第四连接面430相互垂直,且第三连接面420位于第四连接面430下方;第三导轨440和第三滑块450,第三导轨440安装于第三连接面420,第三滑块45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三导轨440;第四导轨460和第四滑块470,第四导轨460安装于第四连接面430,第四滑块47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四导轨460;其中,第三滑块450和第四滑块470均与相应的主轴部件50连接。
本发明中第三导轨440和第三滑块450的组合,以及第四导轨460和第四滑块470的组合,使得主轴部件50上的负载被均匀分散到动横梁40的两端,提供了主轴部件50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精确导向,确保了主轴部件50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三连接面420和第四连接面430上设置导轨与滑块结构,可以更均匀地分配和平衡主轴部件50在运动过程中的负载,防止因单侧受力过大导致的偏斜或磨损,提高了加工设备的整体平衡性和使用寿命。
在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轨440和第三滑块45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三导轨440沿第三连接面42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滑块45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三导轨440上。
在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四导轨460和第四滑块47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四导轨460沿第四连接面43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四滑块47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四导轨460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导轨440的数量为一个,第四导轨460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动子80,第一电机动子80设置在连接架70上,以带动连接架70和动横梁40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第一电机定子90,第一电机定子90设置在定横梁30上且与第一电机动子8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电机动子80运动。本发明中第一电机能够驱动动横梁40和连接架70沿第二水平方向运动,使得动横梁40上较重的主轴部件50可以进行平稳、高精度的进行沿竖直方向的运动,降低了载荷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一电机为直线电机,可以实现连接架70和动横梁40的高速响应和精确位置控制,直线电机直接驱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机械传动机构会引入的机械间隙和惯性,使得加工设备运动部件的定位更加精准,响应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与现有技术中的丝杠、齿轮齿条等传动方式相比,直线电机驱动减少了中间传动环节,减少了机械磨损和维护的需求,延长了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如图3所示,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机动子100,第二电机动子100设置在主轴部件50上,以带动主轴部件50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第二电机定子200,第二电机定子200设置在动横梁40上且与第二电机动子10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电机动子100运动。
本发明的第二电机采用为直线电机驱动方式,避免了传统现有技术中的机械传动机构会引入的机械间隙和惯性,使得加工设备运动部件的定位更加精准,响应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丝杠、齿轮齿条等传动方式相比,直线电机驱动减少了中间传动环节,减少了机械磨损和维护的需求,延长了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第二电机的加入使得主轴部件50能够独立于动横梁40和定横梁30沿第一水平方向运动,实现多轴独立控制,极大地扩展了加工设备的加工能力和灵活性,能够执行更复杂的加工轨迹,且直线电机的高精度驱动能力,使得主轴部件50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这对于需要高精度表面处理或微小特征加工的应用至关重要。
如图3至图5所示,主轴部件50还包括:主轴;滑鞍510,主轴安装在滑鞍510的下端;滑枕520,滑枕520的一侧与滑鞍510连接,滑枕520的另一侧与动横梁40滑动连接;第五导轨530和第五滑块540,第五滑块54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五导轨530,第五导轨530安装于滑鞍510和滑枕520中的一个,第五滑块540安装于滑鞍510和滑枕520中的另一个。
本发明的滑鞍510与滑枕520通过第五导轨530和第五滑块540的滑动连接,确保了主轴在竖直方向上的平稳运动和精确定位,能够有效分散主轴在加工过程中的负载,避免了单点受力过大的情况,增强了主轴部件与动横梁40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长时间连续加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五导轨530安装在滑鞍510上,第五滑块540安装在滑枕520上。
在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导轨530和第五滑块54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五导轨530沿滑鞍5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五滑块54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五导轨530上。
在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导轨530和第五滑块540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五导轨530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五滑块54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第五导轨530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的第五导轨530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包括:第三电机动子300,第三电机动子300设置在滑枕520上,以带动滑枕520在滑鞍510上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三电机定子400,第三电机定子400设置在滑鞍510上且与第三电机动子30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三电机动子300运动。第三电机的加入使得滑枕520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精确、快速的运动,这对于实现深度和高度方向的高精度加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进行复杂工件的立体加工时,能够确保每个加工深度的精准控制。
本发明的第三电机采用为直线电机驱动方式,避免了传统现有技术中的机械传动机构会引入的机械间隙和惯性,使得加工设备运动部件的定位更加精准,响应速度更快,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丝杠、齿轮齿条等传动方式相比,直线电机驱动减少了中间传动环节,减少了机械磨损和维护的需求,延长了加工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优选地,且滑枕520在竖直方向上的独立运动,结合动横梁40和主轴部件50在第二水平方向和第一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使得加工设备能够在三维空间内灵活定位和调整主轴,极大地增强了加工的灵活性,能够处理更多种类的工件和加工需求。
可选地,加工设备还包括多个刀具库500,多个刀具库500与多个主轴部件50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刀具库500间隔设置在多个支撑组件60上,以用于存储多种不同规格的刀具,以根据不同的待加工件对相应的主轴部件50切换对应的刀具,多个刀具库500的设置可显著减少刀具更换时间。在多主轴加工中,每个主轴部件50都有对应的刀具库500,无需等待其他主轴部件50的刀具更换,即可快速切换到下一种待加工件所需的刀具,极大缩短了非切削时间,提高了整体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加工设备的优点如下:
(1)高效率:多个主轴部件50的设计允许加工设备同时或交替进行加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加工复杂零件时,多个主轴部件50可以分别负责不同的加工任务,显著缩短整体加工周期。
(2)加工灵活性:多个主轴部件50可以独立控制,也可以协同工作,使得加工设备能够应对更多种类的加工任务,无论是单一零件的大批量生产还是多种零件的小批量混线生产,本发明的加工设备都能游刃有余。
(3)高精度加工:采用先进的数控系统和伺服驱动技术,确保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4)稳定性与可靠性:加工设备采用高刚性结构和优质零部件,确保在高速、高精度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5)自动化与智能化:本发明还可集成智能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加工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根据监测结果自动调整加工参数和优化加工路径,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精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加工设备,包括:加工设备床体10,加工设备床体10设置在水平基面上;多个加工工位20,多个加工工位20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10上;多个定横梁30,多个定横梁30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加工设备床体10上且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多个动横梁40,多个动横梁40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各个动横梁40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定横梁30上;多个主轴部件50,多个主轴部件50与多个动横梁40和多个加工工位20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主轴部件50均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各个动横梁40上,以在动横梁40的带动下对相应的加工工位20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可见,本发明的加工设备通过设置有多个定横梁30、多个动横梁40和多个主轴部件50,可以同时对多个加工工位20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能够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其中,每个主轴部件50能够独立地沿竖直方向移动,同时各个主轴部件50还可以在对应的动横梁40上沿第一水平方向滑动,各个动横梁40在对应的定横梁30上沿第二水平方向滑动,加工设备形成多轴联动,使得加工设备能够精确地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可以满足不同的复杂工件的加工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工设备床体(10),所述加工设备床体(10)设置在水平基面上;
多个加工工位(20),所述多个加工工位(20)间隔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床体(10)上;
多个定横梁(30),所述多个定横梁(30)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加工设备床体(10)上且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
多个动横梁(40),所述多个动横梁(40)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各个所述动横梁(40)均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定横梁(30)上;
多个主轴部件(50),所述多个主轴部件(50)与所述多个所述动横梁(40)和所述多个加工工位(20)均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主轴部件(50)均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各个所述动横梁(40)上,以在相应的所述动横梁(40)的带动下对相应的所述加工工位(20)上的待加工件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
多个支撑组件(60),所述多个支撑组件(60)与所述多个定横梁(30)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支撑组件(60)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定横梁(30)下方的多个立柱(610),且各个所述立柱(610)均位于相应的所述定横梁(30)与所述加工设备床体(10)之间,以支撑相应的所述定横梁(30);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组件(60)之间均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6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
多个连接架(70),所述多个连接架(7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多个动横梁(40)上,各个所述连接架(70)均包括沿所述动横梁(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动横梁(40)的两端的两个连接部(710),各个所述动横梁(40)通过相应的所述两个连接部(710)分别与相应的两个所述定横梁(3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横梁(30)还包括:
定横梁主体(310),所述定横梁主体(3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面(320)和第二连接面(330),所述第一连接面(320)和所述第二连接面(330)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连接面(32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面(330)下方;
第一导轨(340)和第一滑块(350),所述第一导轨(340)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面(320),所述第一滑块(35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340);
第二导轨(360)和第二滑块(370),所述第二导轨(360)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面(330),所述第二滑块(37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360);
其中,所述第一滑块(350)和所述第二滑块(370)与所述连接架(70)和/或所述动横梁(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横梁(40)还包括:
动横梁主体(410),所述动横梁主体(4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三连接面(420)和第四连接面(430),所述第三连接面(420)和所述第四连接面(430)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三连接面(420)位于所述第四连接面(430)下方;
第三导轨(440)和第三滑块(450),所述第三导轨(440)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面(420),所述第三滑块(45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导轨(440);
第四导轨(460)和第四滑块(470),所述第四导轨(460)安装于所述第四连接面(430),所述第四滑块(47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导轨(460);
其中,所述第三滑块(450)和所述第四滑块(470)均与相应的所述主轴部件(5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
第一电机动子(80),所述第一电机动子(80)设置在所述连接架(70)上,以带动所述连接架(70)和所述动横梁(40)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运动;
第一电机定子(90),所述第一电机定子(90)设置在所述定横梁(30)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机动子(8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电机动子(80)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
第二电机动子(100),所述第二电机动子(100)设置在所述主轴部件(50)上,以带动所述主轴部件(50)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运动;
第二电机定子(200),所述第二电机定子(200)设置在所述动横梁(40)上且与所述第二电机动子(10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动子(100)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部件(50)还包括:
主轴;
滑鞍(510),所述主轴安装在所述滑鞍(510)的下端;
滑枕(520),所述滑枕(520)的一侧与所述滑鞍(510)连接,所述滑枕(520)的另一侧与所述动横梁(40)滑动连接;
第五导轨(530)和第五滑块(540),所述第五滑块(54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五导轨(530),所述第五导轨(530)安装于所述滑鞍(510)和所述滑枕(520)中的一个,所述第五滑块(540)安装于所述滑鞍(510)和所述滑枕(520)中的另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包括:
第三电机动子(300),所述第三电机动子(300)设置在所述滑枕(520)上,以带动所述滑枕(520)在所述滑鞍(510)上沿竖直方向运动;
第三电机定子(400),所述第三电机定子(400)设置在所述滑鞍(510)上且与所述第三电机动子(30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电机动子(300)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设备还包括:
多个刀具库(500),所述多个刀具库(500)与多个主轴部件(50)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多个刀具库(500)间隔设置在所述多个支撑组件(60)上,以用于存储多种不同规格的刀具,以根据不同的待加工件对相应的所述主轴部件(50)切换对应的刀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22373.7A CN119501686A (zh) | 2024-12-11 | 2024-12-11 | 加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22373.7A CN119501686A (zh) | 2024-12-11 | 2024-12-11 | 加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501686A true CN119501686A (zh) | 2025-02-25 |
Family
ID=94665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822373.7A Pending CN119501686A (zh) | 2024-12-11 | 2024-12-11 | 加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501686A (zh) |
-
2024
- 2024-12-11 CN CN202411822373.7A patent/CN11950168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21227B1 (ko) | 수평형 멀티스핀들 가공센터 | |
EP2745958B1 (en) | Machine tool with lathe tool and milling cutter | |
KR101430047B1 (ko) | 2축 갠트리 로더의 새들 및 이를 적용한 2축 갠트리 로더 | |
CN101412185A (zh) | 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加工体系的数控钻铣装置 | |
CN111002047A (zh) | 一种数控动梁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机床 | |
CN209736645U (zh) | 一种机械手上下料装置 | |
CN101497164A (zh) | 微型车铣复合机 | |
CN109227151B (zh) | 多头高效机加工中心 | |
JPH07251386A (ja) | 特に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のための機械式板加工用マシン | |
KR20120090196A (ko) | 연속 툴 교체가 가능한 다축 스핀들이 구비된 가공장치 | |
CN111515759A (zh) | 一种天车式三轴龙门加工中心机 | |
CN212265154U (zh) | 一种动梁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 |
CN114055194A (zh) | 加工机床 | |
CN119501686A (zh) | 加工设备 | |
CN112475936A (zh) | 一种门型封闭式高刚性结构的五轴小龙门数控加工中心 | |
CN218612804U (zh) | 一种双龙门双工位驱动结构 | |
RU38126U1 (ru) | Металлорежущий станок для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пятикоординат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 |
CN115922105A (zh) | 一种双工作台式三维激光切割机 | |
CN212351336U (zh) | 一种天车式三轴龙门加工中心机 | |
CN211760096U (zh) | 机床刀具伺服驱动系统 | |
KR20120109847A (ko) | 다축의 스핀들로 툴 교체가 가능한 칼럼 이동형 가공장치 | |
CN110774017B (zh) | 一种钻削多孔工件的钻床 | |
CN211891226U (zh) | 一种五轴雕刻机 | |
CN210255404U (zh) | 一种龙门式多主轴数控加工机床 | |
CN112404469A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车床自动给料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