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457220A -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57220A
CN119457220A CN202510053324.XA CN202510053324A CN119457220A CN 119457220 A CN119457220 A CN 119457220A CN 202510053324 A CN202510053324 A CN 202510053324A CN 119457220 A CN119457220 A CN 119457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side
main
major
cutting inser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5100533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贤德
陈婷
袁淳通
李炜
戴秉
殷磊
姚力军
黄佛山
黄常华
朱心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zhou Achteck T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5100533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4572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9457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572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具有特殊纵向侧面结构的双面正型刀片切削特征,可合理的满足好的加工侧面质量,保障低切削力和切削形成方向的导向作用,进而可使切削变得更加平缓稳定,提供纵向安装支撑,提供安装的面与切削后刀面区分开来,不相互干扰,为实现安全可靠切削及稳定安装的实施提供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随着大功率的主轴机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客户既需要满足大切削参数,追求高金属去除率实现高效率切削,同时又要有可靠的装夹、稳定的切削、优异加工性能,因此兼有低切削力的稳定可靠装夹的切削刀具的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相对Y轴旋转对称;包括:
上端面,与上端面相对设置的下端面,以及连接上端面和下端面的侧面;
侧面包含横向侧面、纵向侧面和位于相邻的横向侧面与纵向侧面之间的拐角侧面:
横向侧面包含主横向侧面和次横向侧面;
纵向侧面包含主纵向侧面,其中,主纵向侧面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至下端面依次至少包含第一主纵向侧面、第二主纵向侧面、第三主纵向侧面、第四主纵向侧面和第五主纵向侧面;
第一主纵向侧面与第二主纵向侧面在Z轴方向上相邻;
第二主纵向侧面和第四主纵向侧面在X轴方向上被第三主纵向侧面隔开,并且第二主纵向侧面和第四主纵向侧面均与Z轴平行;
第四主纵向侧面与第五主纵向侧面在Z轴方向上相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主纵向侧面还包括第六主纵向侧面和第七主纵向侧面;第六主纵向侧面与第七主纵向侧面分别位于主纵向侧面的两个对角处,且既不相邻也不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沿X轴方向从主横向侧面至次横向侧面,在主纵向侧面上依次至少排列有第二主纵向侧面和第六主纵向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沿X轴方向从次横向侧面至主横向侧面,在主纵向侧面上依次至少排列有第四主纵向侧面和第七主纵向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六主纵向侧面与第二主纵向侧面具有角度θ,第六主纵向侧面相对于第二主纵向侧面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第二主纵向侧面与切削刀片中心具有距离K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七主纵向侧面与第四主纵向侧面具有角度θ,第七主纵向侧面相对于第四主纵向侧面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第四主纵向侧面与切削刀片中心具有距离K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第三主纵向侧面位于主纵向侧面的大致中部位置,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三主纵向侧面平行于X轴且垂直于Y轴,并且第三主纵向侧面与切削刀片中心具有距离K。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0°<θ≤40°,优选4°≤θ≤8°;K1>K,且K2>K;0.9≤K:K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第六主纵向侧面与第七主纵向侧面分别位于第三主纵向侧面的两侧,其中,第六主纵向侧面相对于第三主纵向侧面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第七主纵向侧面相对于第三主纵向侧面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往下端面,主纵向侧面在邻近主横向侧面的一侧依次排列有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一主纵向侧面、与Z轴平行且不倾斜的第二主纵向侧面、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七主纵向侧面的第二副过渡面、与Z轴平行的第七主纵向侧面的第二副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往下端面,主纵向侧面在邻近主横向侧面的一侧依次排列有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一主纵向侧面、与Z轴平行且不倾斜的第二主纵向侧面、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七主纵向侧面的第二副过渡面、整体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三主纵向侧面、与Z轴平行的第七主纵向侧面的第二副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往下端面,邻近于主横向侧面一侧的主纵向侧面部分与邻近于次横向侧面一侧的主纵向侧面部分关于Y轴180°旋转对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第一主纵向侧面与第五主纵向侧面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共面,第六主纵向侧面与第七主纵向侧面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共面,第二主纵向侧面与第四主纵向侧面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第五主纵向侧面和第六主纵向侧面可见,第三主纵向侧面小部分可见或者完全不可见,第一主纵向侧面、第二主纵向侧面、第四主纵向侧面和第七主纵向侧面不可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靠近于主横向侧面一侧的第七主纵向侧面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距离H1,0<H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当从主纵向侧面俯视时,沿着Z轴方向,在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具有最大的高度H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当从上端面俯视时,沿着Y轴方向,在靠近于拐角侧面的一侧主纵向侧面和次纵向侧面之间具有最大长度H2,在位于切削刀片的中部区域主纵向侧面和次纵向侧面具有最小长度H,其中,H2>H。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至次横向侧面的方向看,第一主纵向侧面具有沿Y轴方向逐渐减少的厚度H10,第五主纵向侧面具有沿Y轴方向逐渐增加的厚度H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至次横向侧面的方向看,第三主纵向侧面依次具有先逐渐增加区域、保持不变的区域、逐渐减少的区域,B1<B0,B0>B2,且0<B0<H0/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至次横向侧面的方向看,第七主纵向侧面相对第一主纵向侧面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距离H3,第六主纵向侧面相对第五主纵向侧面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中心的距离H4,其中,0<H3<H1,0<H4<H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时,主纵向侧面在主横向侧面和次横向侧面之间具有最大宽度W,且在两个拐角侧面之间具有最小宽度W3,其中,0.1<W-W3<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时,主纵向侧面在主横向侧面和次横向侧面之间具有最大宽度W,第二主纵向侧面和第六主纵向侧面的相交边界相对于Z轴更靠近于次横向侧面且与Z轴具有间距W1,其中,0.001≤W1:W≤0.4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拐角侧面包括多个第一拐角侧面和多个第四拐角侧面;
侧面与上端面的相交处形成的刃部包括主刃,主刃至少包括:主切削刃、主拐角切削刃、副切削刃、次拐角切削刃,其中,主切削刃设于主横向侧面与上端面的相交处,主拐角切削刃设于第一拐角侧面与上端面的相交处,副切削刃设于邻近第一拐角侧面一侧的主纵向侧面与上端面的相交处,次拐角切削刃设于第四拐角侧面与上端面的相交处;
其中,主切削刃的两端分别与主拐角切削刃和次拐角切削刃连接;
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主切削刃呈外凸状;
从X轴方向俯视主横向侧面,主切削刃在Z轴方向与Y轴之间的距离从主拐角切削刃向次拐角切削刃方向先降低后升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刃部还包括副刃,副刃设于邻近第四拐角侧面一侧的主纵向侧面与上端面的相交处,副切削刃的两端分别与主拐角切削刃和副刃连接,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时,从主横向侧面至次横向侧面的方向,副切削刃向更靠近于X轴的方向倾斜且与X轴具有角度α1,副刃与X轴具有角度α2,其中,0°<α1≤35°,0°≤α2≤30°,α1≥α2。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削刀具,包括:
刀体和上述的切削刀片;
切削刀片的上端面设置有上安装面、下端面设置有下安装面;
刀体具有至少一个刀粒槽,刀粒槽包括第四纵向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第四纵向支撑面与第六主纵向侧面或第七主纵向侧面相匹配,第三支撑面与安装面相匹配;
第四纵向支撑面设置在沿着刀体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远离切削刀片的一侧并且朝向刀粒槽内部倾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具有特殊纵向侧面结构的双面正型刀片切削特征,可合理的满足好的加工侧面质量,保障低切削力和切削形成方向的导向作用,进而可使切削变得更加平缓稳定,提供纵向安装支撑,提供安装的面与切削后刀面区分开来,不相互干扰,为实现安全可靠切削、容易制造的经济型刀具结构及稳定安装的实施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双面切削刀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双面切削刀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双面切削刀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双面切削刀片的横向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双面切削刀片的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双面切削刀片的纵向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沿BI-BI的剖面图;
图8为图5中沿AZ-AZ的剖面图;
图9为图5中沿BH-BH的剖面图;
图10为图6中沿BG-BG的剖面图;
图11为图6中沿BC-BC的剖面图;
图12为图6中沿BF-BF的剖面图;
图13为图6中沿BB-BB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切削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为,100:切削刀片;200:刀体;300:刀具;
1:端面;2:刀片孔;3:横向侧面;5:主刃;6:副刃;7:拐角侧面;
X轴:垂直横向侧面中心,且贯穿横向侧面的虚拟横轴方向;
Y轴:垂直纵向侧面中心,且贯穿纵向侧面的虚拟纵轴方向;
Z轴:垂直端面中心,且贯穿端面的虚拟轴方向;
11:上端面;12:下端面;
31:主横向侧面;32:次横向侧面;
41:主纵向侧面;42:次纵向侧面;
51:主切削刃;52:主拐角切削刃;53:副切削刃;54:次拐角切削刃;
71:第一拐角侧面;72:第二拐角侧面;73:第三拐角侧面;74:第四拐角侧面;
111:上安装面;112:主前切面;113:拐角前切面;114:副前切面;115:副前面;116:返屑面;121:下安装面;
411:第一主纵向侧面;412:第二主纵向侧面;413:第三主纵向侧面;414:第四主纵向侧面;415:第五主纵向侧面;416:第六主纵向侧面;417:第七主纵向侧面;4161:第一副侧面;4162:第一副过渡面;4171:第二副侧面;4172:第二副过渡面;
201:刀粒槽;2013:第三支撑面;2014:第四纵向支撑面。
图中箭头末端标记说明:
无:表示方位整个区域面;
~:表示整体,如切削刀片、刀体、刀具;
实心箭头:表示所在小区域范围内的面;
实心黑点:表示所在具体的面;
空心圆圈:表示线;
实心方块:表示所在具体的线。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如图1-13所示,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相对Y轴旋转对称;包括:
上端面11,与上端面11相对设置的下端面12,以及连接上端面11和下端面12的侧面;
侧面包含横向侧面3、纵向侧面和位于相邻的横向侧面3与纵向侧面之间的拐角侧面7:
横向侧面3包含主横向侧面31和次横向侧面32;
纵向侧面包含主纵向侧面41,其中,主纵向侧面41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11至下端面12依次至少包含第一主纵向侧面411、第二主纵向侧面412、第三主纵向侧面413、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和第五主纵向侧面415;
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在Z轴方向上相邻;
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在X轴方向上被第三主纵向侧面413隔开,并且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均与Z轴平行;
第四主纵向侧面414与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在Z轴方向上相邻。
本发明切削刀片100具有特殊设置的纵向结构,即侧面在Z轴方向上两个端面1之间至少具有横贯纵向侧面的特征面;具有的5个特征面均不用作安装用途,其中,第一主纵向侧面411和第五主纵向侧面415作为具有正后角的主后刀面,为实现地切削力提供保障;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四主纵向侧面414作为具有在Y轴方向更靠近切削刀片100中心并且垂直于端面的次后刀面,既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又进一步加大了在切削时纵向侧面所在切削刃需要的避让空间,为实现安全可靠切削的实施提供保障;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可提供分型路径区域而不影响刀片的外观和使用,使得制造变得简单且易实现,同时起到隔断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四主纵向侧面414的作用,可有效分散应力,避免应力集中而加剧刀片变形,进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甚至于被加工件表面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主纵向侧面41还包括第六主纵向侧面416和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分别位于主纵向侧面41的两个对角处,且既不相邻也不相连。提供纵向安装支撑,提供安装的面与切削后刀面区分开来,不相互干扰,为实现安全可靠切削及稳定安装的实施提供保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沿X轴方向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在主纵向侧面41上依次至少排列有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六主纵向侧面416;在主纵向侧面41上依次至少排列有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和第七主纵向侧面417。进一步限定主纵向侧面41的细节结构特征组成,保障刀片的安全可靠的切削及稳定安装的实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具有角度θ,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相对于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第二主纵向侧面412与切削刀片100中心具有距离K1。进一步限定提供纵向安装的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提供纵向切削次要后刀面的第二主纵向侧面412之间的位置和结构关系。一定的倾斜角度θ的设置巧妙的在纵向侧面方位对其安装面形成一定角度的包络,这种设置有利于刀片在刀粒槽中的稳定可靠安装,可有效降低刀片在切削时发生移位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刀具的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七主纵向侧面417与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具有角度θ,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对于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第四主纵向侧面414与切削刀片100中心具有距离K2。进一步限定提供纵向安装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与提供纵向切削次要后刀面的第四主纵向侧面414之间的位置和结构关系。一定的倾斜角度θ的设置巧妙的在纵向侧面方位对其安装面形成一定角度的包络,这种设置有利于刀片在刀粒槽中的稳定可靠安装,可有效降低刀片在切削时发生移位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刀具的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位于主纵向侧面41的大致中部位置,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平行于X轴且垂直于Y轴,并且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与切削刀片100中心具有距离K。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分别位于第三主纵向侧面413的两侧,其中,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相对于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对于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进一步限定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和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之间的位置和结构关系。巧妙的结构设置可实现将分型区域设置的其内部,避免分型处毛刺及不良接痕等对刀片的安装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因其被设置成与X轴平行,这样的设置有益于刀片生产制造时能够轻松的将烧结前的压坯从模具中脱离,而且其左右两侧设置有向刀片中心倾斜的区域可进一步提供更大的刀片在安装在刀体工作时的轴向空间,可有效降低刀片在切削时发生干涉的风险,有益于切削加工的可达性,进一步提高刀具的寿命及其经济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0°<θ≤40°,优选4°≤θ≤8°,对第七主纵向侧面417与第四主纵向侧面414成的角度θ进一步优化。效果:一定的倾斜角度θ的设置巧妙的在纵向侧面方位对其安装面形成一定角度的包络,这种设置有利于刀片在刀粒槽中的稳定可靠安装,可有效降低刀片在切削时发生移位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刀具的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双面切削刀片的优选方案,其中:K1>K,且K2>K;0.9≤K:K1<1,在不影响切削刀片的强度的同时为压制脱模或分模或分型提供便利与可靠的同时减少内部应力集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11往下端面12,主纵向侧面41在邻近主横向侧面31的一侧依次排列有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Z轴平行且不倾斜的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过渡面4172、与Z轴平行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侧面4171。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11往下端面12,主纵向侧面41在邻近主横向侧面31的一侧依次排列有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Z轴平行且不倾斜的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过渡面4172、整体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与Z轴平行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侧面4171。进一步阐述靠近拐角侧面7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具有的细节特征,设置向下靠近切削刀片100中心倾斜的第一主纵向侧面411结构,使切削刀片100具有锋利的轴向副切削刃53及正的轴向角度,起到低切削力作用的同时使切削刀片100具有更合适的工作刃倾角;设置垂直端面1不倾斜的第二主纵向侧面412以及向下靠近切削刀片100中心倾斜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结构,使切削刀片100具有更广阔的轴向空间为实现轻快稳定切削提供保障,同时大幅降低切削时后刀面的干涉工件的风险;设置整体靠近切削刀片100中心倾斜的第三主纵向侧面413的结构,为压制脱模或分模或分型提供便利与可靠的同时减少内部应力集中;设置向垂直端面1不倾斜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结构,可进一步大幅降低与工件干涉风险的同时为使用另一个端面1侧切削时提供特殊设定的纵向侧面安装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11往下端面12,邻近于主横向侧面31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部分与邻近于次横向侧面32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部分关于Y轴180°旋转对称。合理布置主纵向侧面41具有的细节特征,实现可转位、双面兼具正型和负型切削刀片的独有特性、纵向侧面安装结构带有一定的防跑功能、分模或脱模或压制成型简单易实现且精度高。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共面,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共面(第六主纵向侧面416包括第一副侧面4161和第一副过渡面4162),第二主纵向侧面412与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相连。进一步限定主纵向侧面41具有的关于Y轴旋转对称的特征以及沿X轴方向布置的第三主纵向侧面413特征。双面兼具正型和负型切削刀片的独有特性、纵向侧面安装结构带有一定的防跑功能、分模或脱模或压制成型简单易实现且精度高。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11,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和第六主纵向侧面416可见,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小部分可见或者完全不可见,第一主纵向侧面411、第二主纵向侧面412、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和第七主纵向侧面417不可见。进一步限定主纵向侧面41在沿Z轴方向的视角来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其具有的安装可靠、低切削力、低干涉风险的功能,可见区域可实现低轴向切削力,不可见的区域可降低切削时后刀面的干涉工件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11,靠近于主横向侧面31一侧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距离H1,0<H1<1。进一步阐述主纵向侧面41在沿Z轴方向的视角来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其具有的低干涉风险的功能,可降低切削时后刀面的干涉工件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从主纵向侧面41俯视时,沿着Z轴方向,在上端面11和下端面12之间具有最大的高度H0。当从上端面11俯视时,沿着Y轴方向,在靠近于拐角侧面7的一侧主纵向侧面41和次纵向侧面42之间具有最大长度H2,在位于切削刀片100的中部区域主纵向侧面41和次纵向侧面42具有最小长度H,其中,H2>H。进一步限定切削刀片100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朝向端面视图中的中部区域具有的最小长度H的设置,可使副切削刃53具有更好的修光效果的同时对副切削刃53进行保护,避免其提前失效,可提高切削寿命和加工表面质量。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看,第一主纵向侧面411具有沿Y轴方向逐渐减少的厚度H10,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具有沿Y轴方向逐渐增加的厚度H12。限定主纵向侧面41具有的各面的变化关系及其布局。特殊结构的设定,能满足不同切削进给用量时的刀片强度与低刀片切削力需求,有效平衡切削性能与刀片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看,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依次具有先逐渐增加区域B1至B0、保持不变的区域B0、逐渐减少的区域B0至B2,B1<B0,B0>B2,且0<B0<H0/3。限定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具有的特征,在不影响切削刀片的强度的同时为压制脱模或分模或分型提供便利与可靠的同时减少内部应力集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看,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对第一主纵向侧面411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距离H3,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相对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距离H4,其中,0<H3<H1,0<H4<H1。进一步限定主纵向侧面41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其具有的低干涉风险及带有一定的防跑的功能,可降低切削时后刀面的干涉工件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41时,主纵向侧面41在主横向侧面31和次横向侧面32之间具有最大宽度W,且在两个拐角侧面7之间具有最小宽度W3,其中,0.1<W-W3<2.2。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41时,主纵向侧面41在主横向侧面31和次横向侧面32之间具有最大宽度W,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的相交边界相对于Z轴更靠近于次横向侧面32且与Z轴具有间距W1,其中,0.001≤W1:W≤0.45。限定用于侧面安装的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保障提供稳定可靠的侧面安装的同时,根据相关参数的合理布置可适应不同切削参数和工况的切削,获得低切削力和高经济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拐角侧面7包括多个第一拐角侧面71和多个第四拐角侧面74;
侧面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形成的刃部包括主刃5,主刃5至少包括:主切削刃51、主拐角切削刃52、副切削刃53、次拐角切削刃54,其中,主切削刃51设于主横向侧面3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主切削刃51由主横向侧面31与主前切面112相交形成,主拐角切削刃52设于第一拐角侧面7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主拐角切削刃52由第一拐角侧面71与拐角前切面113相交形成,副切削刃53设于邻近第一拐角侧面71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副切削刃53由主纵向侧面41与副前切面114相交形成,次拐角切削刃54设于第四拐角侧面74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上端面11还设置有返屑面116,由上端面11向主切削刃51方向倾斜形成;
其中,主切削刃51的两端分别与主拐角切削刃52和次拐角切削刃54连接;
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11,主切削刃51呈外凸状;
从X轴方向俯视主横向侧面31,主切削刃51在Z轴方向与Y轴之间的距离从主拐角切削刃52向次拐角切削刃54方向先降低后升高。
外凸状主切削刃51以及所述的主切削刃51先减少后反增的特殊结构布置,可合理的满足好的加工侧面质量、主切削刃51减少的部分可更大的保障低切削力和切削形成方向的导向作用、主切削刃51反向增加的部分可以保障较大切深时更强壮的切削刃的首要需求,进而可使切削变得更加平缓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刃部还包括副刃6,副刃6设于邻近第四拐角侧面74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副刃6由主纵向侧面41与副前面115相交形成,副切削刃53的两端分别与主拐角切削刃52和副刃6连接,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41时,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副切削刃53向更靠近于X轴的方向倾斜且与X轴具有角度α1,副刃6与X轴具有角度α2,其中,0°<α1≤35°,0°≤α2≤30°,α1≥α2。设置副切削刃53和副刃6的位置及大小关系,保障提供稳定可靠的侧面安装的同时,根据相关参数的合理布置可适应不同切削参数和工况的切削,获得低切削力和高经济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切削刀具,如图14所示,包括:
刀体200和上述的切削刀片100;
切削刀片100的上端面11设置有上安装面111、下端面12设置有下安装面121;
刀体200具有至少一个刀粒槽201,刀粒槽201包括第四纵向支撑面2014和第三支撑面2013,第四纵向支撑面2014与第六主纵向侧面416或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匹配,第三支撑面2013与上安装面111、下安装面121相匹配;
第四纵向支撑面2014设置在沿着刀体20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远离切削刀片100的一侧并且朝向刀粒槽201内部倾斜。
特殊的刀粒槽结构即具有朝向刀体200内部倾斜的设置,当装载的刀片出现蹿动倾向前,刀具前述特殊结构将刀片包络住从而防止其逃逸,进一步强化了刀具具有的防蹿动、安装稳定和切削可靠的能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相对Y轴旋转对称;包括:
上端面(11),与上端面(11)相对设置的下端面(12),以及连接上端面(11)和下端面(12)的侧面;
侧面包含横向侧面(3)、纵向侧面和位于相邻的横向侧面(3)与纵向侧面之间的拐角侧面(7):
横向侧面(3)包含主横向侧面(31)和次横向侧面(32);
纵向侧面包含主纵向侧面(41),其中,主纵向侧面(41)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11)至下端面(12)依次至少包含第一主纵向侧面(411)、第二主纵向侧面(412)、第三主纵向侧面(413)、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和第五主纵向侧面(415);
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在Z轴方向上相邻;
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在X轴方向上被第三主纵向侧面(413)隔开,并且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均与Z轴平行;
第四主纵向侧面(414)与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在Z轴方向上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主纵向侧面(41)还包括第六主纵向侧面(416)和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分别位于主纵向侧面(41)的两个对角处,且既不相邻也不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沿X轴方向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在主纵向侧面(41)上依次至少排列有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六主纵向侧面(416);
沿X轴方向从次横向侧面(32)至主横向侧面(31),在主纵向侧面(41)上依次至少排列有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和第七主纵向侧面(4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具有角度θ,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相对于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第二主纵向侧面(412)与切削刀片(100)中心具有距离K1;
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七主纵向侧面(417)与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具有角度θ,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对于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第四主纵向侧面(414)与切削刀片(100)中心具有距离K2;
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位于主纵向侧面(41)的中部位置,在垂直于Z轴的截面中,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平行于X轴且垂直于Y轴,并且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与切削刀片(100)中心具有距离K。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0°<θ≤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4°≤θ≤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K1>K,且K2>K。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0.9≤K:K1<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分别位于第三主纵向侧面(413)的两侧,其中,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相对于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对于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向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11)往下端面(12),主纵向侧面(41)在邻近主横向侧面(31)的一侧依次排列有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Z轴平行且不倾斜的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过渡面(4172)、与Z轴平行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侧面(4171)。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沿Z轴方向从所述上端面(11)往所述下端面(12),所述主纵向侧面(41)在邻近所述主横向侧面(31)的一侧依次排列有向下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所述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Z轴平行且不倾斜的所述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向下靠近于所述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所述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过渡面(4172)、整体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方向倾斜的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与Z轴平行的所述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的第二副侧面(417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沿Z轴方向,从上端面(11)往下端面(12),邻近于主横向侧面(31)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部分与邻近于次横向侧面(32)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部分关于Y轴180°旋转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第一主纵向侧面(411)与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共面,第六主纵向侧面(416)与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共面,第二主纵向侧面(412)与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关于Y轴旋转对称且不相连;
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11),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和第六主纵向侧面(416)可见,第三主纵向侧面(413)小部分可见或者完全不可见,第一主纵向侧面(411)、第二主纵向侧面(412)、第四主纵向侧面(414)和第七主纵向侧面(417)不可见。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从Z轴方向俯视所述上端面(11),靠近于主横向侧面(31)一侧的第七主纵向侧面(417)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距离H1,0<H1<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当从主纵向侧面(41)俯视时,沿着Z轴方向,在上端面(11)和下端面(12)之间具有最大的高度H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当从上端面(11)俯视时,沿着Y轴方向,在靠近于拐角侧面(7)的一侧主纵向侧面(41)和次纵向侧面(42)之间具有最大长度H2,在位于切削刀片的中部区域主纵向侧面(41)和次纵向侧面(42)具有最小长度H,其中,H2>H。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看,第一主纵向侧面(411)具有沿Y轴方向逐渐减少的厚度H10,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具有沿Y轴方向逐渐增加的厚度H1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看,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对第一主纵向侧面(411)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距离H3,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相对第五主纵向侧面(415)具有更靠近于切削刀片(100)中心的距离H4,其中,0<H3<H1,0<H4<H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41)时,主纵向侧面(41)在主横向侧面(31)和次横向侧面(32)之间具有最大宽度W,且在两个拐角侧面(7)之间具有最小宽度W3,其中,0.1<W-W3<2.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41)时,主纵向侧面(41)在主横向侧面(31)和次横向侧面(32)之间具有最大宽度W,第二主纵向侧面(412)和第六主纵向侧面(416)的相交边界相对于Z轴更靠近于次横向侧面(32)且与Z轴具有间距W1,其中,0.001≤W1:W≤0.45。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X轴且平行于Y轴的截面中,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看,第三主纵向侧面(413)依次具有先逐渐增加区域、保持不变的区域、逐渐减少的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拐角侧面(7)包括多个第一拐角侧面(71)和多个第四拐角侧面(74);
侧面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形成的刃部包括主刃(5),主刃(5)至少包括:主切削刃(51)、主拐角切削刃(52)、副切削刃(53)、次拐角切削刃(54),其中,主切削刃(51)设于主横向侧面(3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主拐角切削刃(52)设于第一拐角侧面(7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副切削刃(53)设于邻近第一拐角侧面(71)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次拐角切削刃(54)设于第四拐角侧面(74)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
其中,主切削刃(51)的两端分别与主拐角切削刃(52)和次拐角切削刃(54)连接;
从Z轴方向俯视上端面(11),主切削刃(51)呈外凸状;
从X轴方向俯视主横向侧面(31),主切削刃(51)在Z轴方向与Y轴之间的距离从主拐角切削刃(52)向次拐角切削刃(54)方向先降低后升高;
刃部还包括副刃(6),副刃(6)设于邻近第四拐角侧面(74)一侧的主纵向侧面(41)与上端面(11)的相交处,副切削刃(53)的两端分别与主拐角切削刃(52)和副刃(6)连接,当从Y轴方向俯视主纵向侧面(41)时,从主横向侧面(31)至次横向侧面(32)的方向,副切削刃(53)向更靠近于X轴的方向倾斜且与X轴具有角度α1,副刃(6)与X轴具有角度α2,其中,0°<α1≤35°,0°≤α2≤30°,α1≥α2。
23.一种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体(200)和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刀片(100);
切削刀片(100)的上端面(11)设置有上安装面(111)、下端面(12)设置有下安装面(121);
刀体(200)具有至少一个刀粒槽(201),刀粒槽(201)包括第四纵向支撑面(2014)和第三支撑面(2013),第四纵向支撑面(2014)与第六主纵向侧面(416)或第七主纵向侧面(417)相匹配,第三支撑面(2013)与上安装面(111)或下安装面(121)相匹配;
第四纵向支撑面(2014)设置在沿着刀体(200)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远离切削刀片(100)的一侧并且朝向刀粒槽(201)内部倾斜。
CN202510053324.XA 2025-01-14 2025-01-14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Pending CN1194572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53324.XA CN119457220A (zh) 2025-01-14 2025-01-14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53324.XA CN119457220A (zh) 2025-01-14 2025-01-14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57220A true CN119457220A (zh) 2025-02-18

Family

ID=9457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510053324.XA Pending CN119457220A (zh) 2025-01-14 2025-01-14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45722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7772B1 (en) * 1997-02-10 2001-05-08 Widia Gmbh Cutting insert and milling tool
CN106715015A (zh) * 2014-09-26 2017-05-24 京瓷株式会社 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2017100249A (ja) * 2015-12-02 2017-06-08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CN107297531A (zh) * 2011-10-31 2017-10-27 京瓷株式会社 切削镶刀
US20220118533A1 (en) * 2020-10-19 2022-04-21 Iscar, Ltd. Reversible square-shaped cutting insert and rotary cutting too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7772B1 (en) * 1997-02-10 2001-05-08 Widia Gmbh Cutting insert and milling tool
CN107297531A (zh) * 2011-10-31 2017-10-27 京瓷株式会社 切削镶刀
CN106715015A (zh) * 2014-09-26 2017-05-24 京瓷株式会社 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JP2017100249A (ja) * 2015-12-02 2017-06-08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刃先交換式切削工具
US20220118533A1 (en) * 2020-10-19 2022-04-21 Iscar, Ltd. Reversible square-shaped cutting insert and rotary cutting too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7787B1 (ko) 절삭 삽입체
WO2018070058A1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
US20160228952A1 (en)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EP3970892A1 (en) Cutting insert
JPH08174327A (ja) 正面フライス用の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
CN119457220A (zh) 一种双面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CN216632628U (zh) 用于加工支重轮的可转位仿形车削刀片
CN205551503U (zh) 一种切削刀具
CN215657911U (zh) 一种具有良好切削效果的切断刀片
KR100718306B1 (ko) 절삭 인서트
CN112714679A (zh) 具有半岛状和岛状突出部的车削刀片以及车削工具
CN218799398U (zh) 一种铣削刀片
CN107414113B (zh) 一种槽加工刀片及其切削刀具
JPH0128961Y2 (zh)
CN217253134U (zh) 一种单刃直槽插铣刀
JP2006272508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溝入れ加工用切削工具
CN220445086U (zh) 一种四刃可转位倒角刀
CN111545840B (zh) 切削刀片
CN222001889U (zh) 一种刃口增强的钢车削刀具
CN119457219B (zh) 一种双面增强型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CN221952336U (zh) 一种高强度高效车削刀具
CN113927080B (zh) 一种定向导流结构铣削刀片
CN220782372U (zh) 一种四刃球头铣刀
CN211360691U (zh) 一种可转位双面槽车削刀片
CN219852309U (zh) 一种刀刃加长的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