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453986A -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53986A
CN119453986A CN202510013339.3A CN202510013339A CN119453986A CN 119453986 A CN119453986 A CN 119453986A CN 202510013339 A CN202510013339 A CN 202510013339A CN 119453986 A CN119453986 A CN 119453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driver
support body
supporting
backu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5100133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453986B (zh
Inventor
于腾波
刘子钰
任敬轶
梁健
陈博文
付诗农
刘宇飞
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vi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vi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vi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vis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5100133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4539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9453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53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453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53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包括:扫描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扫描装置包括扫描室、扫描模块和底座,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靠板,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伸缩杆和第二靠板;扫描模块设置在扫描室内,扫描模块沿垂直于底座方向运动;底板装配于底座上表面,第一靠板装配于底板的安装面上;伸缩杆的不可移动端设置于扫描室顶部,第二靠板安装于伸缩杆可移动端,第一驱动器驱动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第二靠板跟随伸缩杆升降。在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的基础上,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从而实现扫描范围内的各向衰减一致,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

Description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技术领域以及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适用于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医学成像技术中,如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磁共振成像)等设备均采用卧位扫描。然而,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人体在不同体位下的身体形态会发生改变,部分骨科疾病只有在站立的体位下才能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常规的卧位医用影像设备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站立式医疗影像设备可以通过扫描机架的升降实现对患者在负重站立位下的全身扫描,在临床上能够为医师提供脊柱侧弯、椎管狭窄等骨科疾病更为准确的扫描影像。
然而,现有技术中,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均采用一种患者靠板设计,虽然能为患者的背部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也会衰减患者身后的射线能量,造成各向衰减不一致,影响成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在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的基础上,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从而实现扫描范围内的各向衰减一致,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
第一方面,根据本公开的内容,提供了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包括:扫描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扫描装置包括扫描室、扫描模块和底座,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靠板,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伸缩杆和第二靠板;
所述扫描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室内,所述扫描模块沿垂直于所述底座方向运动;
所述底板装配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靠板装配于所述底板的安装面上;
所述伸缩杆的不可移动端设置于所述扫描室顶部,所述第二靠板安装于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所述第二靠板跟随所述伸缩杆升降。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丝杠驱动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支撑装置,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导轨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
所述导轨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体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体沿所述导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
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的空心圆柱在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扫描模块在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内。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模块还包括齿条,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二驱动器中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运动以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运动。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满足:
其中,h为支撑体的高度,R为所述扫描模块的内径,H为所述扫描模块最大的扫描高度;
第一支撑体的内径和扫描模块的内径之间满足:
其中,R为所述扫描模块的内径,r1为第一支撑体的内径,d为支撑体的厚度;
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内径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内径之间的关系满足:
其中,r1为第一支撑体的内径,r2为第二支撑体的内径,d为支撑体的厚度。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靠板和所述第二靠板在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为圆弧形。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支撑装置,所述第四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患者进入扫描室后,根据所述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一驱动器,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以及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二驱动器,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体沿所述导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
第二方面,根据本公开的内容,提供了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包括:
在接收到患者进入扫描室后,确定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
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驱动器,以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体沿所述导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为足踝时,获取第一支撑装置的状态信息;
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状态信息为放置第四支撑装置时,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通过在设备中设置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靠板,底板装配于底座上表面,第一靠板装配于底板的安装面上,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伸缩杆和第二靠板,伸缩杆设置于扫描室顶部,第二靠板安装于伸缩杆可移动端,第一驱动器驱动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第二靠板跟随所述伸缩杆升降。在扫描装置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为患者扫描时站立的支撑平板,第一靠板为患者提供腿部的支撑,第二支撑装置根据扫描装置的扫描设备的扫描范围,通过第一驱动器和伸缩杆调节第二靠板的高度,在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的基础上,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从而实现扫描范围内的各向衰减一致,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要说明,应当知道,以下描述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最后两位数字相同的标记对应于相同的元素。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的元素是示意性的,没有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主题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进一步将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说明书上下文和相关技术中它们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形式来解释,除非在此另外明确定义。如在此所使用的,将两个或更多部分“连接”或“耦接”到一起的陈述应指这些部分直接结合到一起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结合。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此外,在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或部件的一部分)与另一个部件(或部件的另一部分)区分开。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包括:扫描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扫描装置包括扫描室101、扫描模块102和底座103,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201和第一靠板202,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301、伸缩杆302和第二靠板303;扫描模块102设置在扫描室101内,扫描模块102沿垂直于底座103方向运动;底板201装配于底座103上表面,第一靠板202装配于底板201的安装面上;伸缩杆302设置于扫描室101顶部,第二靠板303安装于伸缩杆302可移动端,第一驱动器301驱动伸缩杆302可移动端升降,第二靠板303跟随伸缩杆302升降。
如图1所示,扫描装置至少包括扫描室101、扫描模块102和底座103,此外,扫描装置还包括扫描托盘104和垂直升降架105,扫描装置的扫描腔体为扫描室,扫描模块102设置在扫描室101内,扫描模块102沿垂直于底座103的方向运动,扫描托盘104沿垂直升降架105运动,扫描托盘104运动带动扫描模块102运动,通过控制扫描托盘104的运动,进而实现扫描模块102对扫描室101内患者不同扫描部位的扫描。
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201和第一靠板202,底板201装配于底座103上表面,第一靠板202装配于底板201的安装面上,在扫描装置对患者进行扫描时,底板201为患者扫描时站立的支撑平板,第一靠板202为患者提供腿部的支撑。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靠板202的高度为预设高度,预设高度基于人体平均膝盖高度确定,通过设置第一靠板202的高度为人体平均膝盖高度,增加扫描过程中患者站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继续参见图1,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支撑装置,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301、伸缩杆302和第二靠板303,伸缩杆301设置于扫描室101顶部,第二靠板303安装于伸缩杆302可移动端,第一驱动器301驱动伸缩杆302可移动端升降,第二靠板303跟随伸缩杆302升降。第一驱动器301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伸缩杆302可移动端升降,进而带动第二靠板303升降。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当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为头部范围时,通过控制伸缩杆302移动,使得第二靠板303靠近底板201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201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扫描患者的高度;当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为胸腹范围时,通过控制伸缩杆302移动,使得第二靠板303靠近底板201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201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扫描患者胸部的高度;当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为足踝部范围时,通过控制伸缩杆302移动,使得第二靠板303靠近底板201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201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扫描患者足踝的高度,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通过在设备中设置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靠板,底板装配于底座上表面,第一靠板装配于底板的安装面上,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伸缩杆和第二靠板,伸缩杆设置于扫描室顶部,第二靠板安装于伸缩杆可移动端,第一驱动器驱动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第二靠板跟随所述伸缩杆升降。在扫描装置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为患者扫描时站立的支撑平板,第一靠板为患者提供腿部的支撑,第二支撑装置根据扫描装置的扫描设备的扫描范围,通过第一驱动器和伸缩杆调节第二靠板的高度,在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的基础上,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从而实现扫描范围内的各向衰减一致,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驱动器302包括第一电机和丝杠,丝杠与伸缩杆可移动端连接,第一电机通过丝杠驱动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
具体的,第一驱动器由第一电机和丝杠组成,第一驱动器电性连接至控制模块,第一驱动器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并通过第一电机和丝杠带动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实现对第二靠板的自动升降和精确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还包括第三支撑装置,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第三支撑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401、导轨402和支撑体403,支撑体403包括第一支撑体403A和第二支撑体403B;导轨402安装于底座103上表面,第二支撑体403B安装于导轨402上,第二驱动器401驱动第二支撑体403B沿导轨402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体403A和第二支撑体403B形成空心圆柱;第一支撑体403A和第二支撑体403B形成的空心圆柱在底座的垂直投影位于扫描模块在底座的垂直投影内。
具体的,通过在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中设置第三支撑装置,在扫描设备处于扫描状态时,第三支撑装置中的第一支撑体403A和第二支撑体403B组成了可环绕患者一周的空心圆柱体,患者可以通过手扶第一支撑体403A和/或第二支撑体403B,避免摔倒,第一支撑体403A和第二支撑体403B可起到对患者的支撑作用,此外,由于第一支撑体403A和第二支撑体403B组成了环绕患者一周的空心圆柱体,可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从而实现扫描范围内的各向衰减一致,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第三支撑装置的导轨402安装于底座103上表面,第二支撑体403B安装在导轨402上,导轨402提供第二支撑体403A移动的固定轨道,确保第二支撑体403B移动的平稳性和精确性,第二驱动器401驱动第二支撑体403B沿导轨402运动,使第二支撑体403B和第一支撑体403A形成空心圆柱。
具体的,第一支撑体403A固定于底座103上表面,在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处于非扫描状态时,第一支撑体403A和第二支撑体403B重叠,当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由非扫描状态进入扫描状态时,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驱动器401,第二驱动器401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控制指令驱动第二支撑体403B沿导轨402运动至相对第一支撑体403A的一侧,与第一支撑体403A形成空心圆柱。
作为优先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体403A设置在第一靠板后侧。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体位于第一靠板后侧,在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处于非扫描状态时,第二支撑体403B与第一支撑体403A重叠位于患者身后侧,开放扫描位置前侧的通道便于患者进入。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继续参见图2A,第三支撑模块还包括齿条404,第二驱动器401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齿条404安装于第二支撑体403B外表面,并与第二驱动器401中的齿轮相啮合,第二电机驱动401齿轮运动以使齿轮带动齿条运动。
当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由非扫描状态转变为扫描状态时,通过第二驱动器401的驱动,第二支撑体403B可沿导轨402向患者身前侧移动,两组支撑体环绕患者前侧、两侧及后侧,形成环绕式支撑结构。
第二驱动器401驱动第二支撑体403B沿导轨402移动的过程基于第二电机、齿轮以及安装于第二支撑体外表面的齿条协作完成,其中,第二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带动第二支撑体沿导轨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的支撑体的高度满足:
其中,h为支撑体的高度,R为扫描模块的内径,H为扫描模块最大的扫描高度。
具体的,假设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的扫描装置中扫描模块的内径为R,最高扫描高度为H,根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0000-2023),为确保绝大多数患者的安全,将患者身高设为1900mm,肩宽为450mm,手指厚度为20mm;当患者摔倒时,为了使得患者倾斜后能够搭在第三支撑装置上,避免患者头部与扫描装置发生碰撞或摔落到地面,假设患者身体始终呈直线,患者头部与扫描装置发生碰撞即头部最远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扫描装置内径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可得,h应大于
同时为了保证扫描模块的扫描连贯性,h应大于H,因此,第三支撑装置的支撑体的高度应满足以下公式;
第一支撑体的内径和扫描模块的内径满足:
其中,R为扫描模块的内径,r1为第一支撑体的内径,d为支撑体的厚度。
为了适应绝大多数患者的身体尺寸,同时使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感受到幽闭,第一支撑体r1内径应大于600mm,但同时第一支撑体的内径r1不能过大,需要保证支撑体与扫描机架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因此,第一支撑体的内径和扫描模块的内径之间应满足以下公式。
第一支撑体的内径和第二支撑体的内径之间的关系满足:
其中,r1为第一支撑体的内径,r2为第二支撑体的内径,d为支撑体的厚度。
为了第二支撑体能够在导轨上移动实现第三支撑装置的开启和关闭,第一支撑体的内径r1应略小于第二支撑体的内径r2,在支撑体选用材料的衰减系数且厚度都较小的情况下,二者对射线衰减的差异可忽略不计,d为固定值,一般选取d在10mm~25mm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靠板202和第二靠板303在底座的垂直投影为圆弧形。
为更贴合于患者的体型,设置第一靠板与第二靠板在底座的垂直投影为圆弧形,实现在基于第一靠板和第二靠板对人体进行支撑时,能够更好的贴合患者,使得患者站立式稳定性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还包括第四支撑装置500,第四支撑装置500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上。
通过在第一支撑装置上设置第四支撑装置,第四支撑装置为长方体,第四支撑装置的高度与第一支撑装置中第一靠板的高度相同,第四支撑装置在患者进行足踝扫描时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上,患者通过站立在第四支撑装置上,使扫描模块对足踝进行扫描时,且对足踝扫描的扫描范围内无偏心结构,从而实现扫描范围内的各向衰减一致,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装置中的底板,由于需要承受患者身体的全部重量,可选用金属合金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第一支撑装置中的第一靠板及第二支撑装置中的第二靠板,可以选用硬度高且相对密度小的材料,同时由于与患者直接接触,选用材料应该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如碳纤维等;
第三支撑装置中的支撑体处于扫描范围内,对摔倒患者起到支撑防护作用,同时考虑到封闭材料对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可选用衰减系数相对较小且硬度适中的高分子透明材料,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或复合透明材料,如亚克力等;
第四支撑装置,同样需要承受患者身体的全部重量,但是由于需要来回搬运,可选用硬度高且相对密度相对较小的合金材料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电连接,控制模块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控制模块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在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一控制指令的作用下,驱动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进而使得第二靠板跟随伸缩杆升降,第二驱动器在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二控制指令的作用下,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转动带动齿条运动,通过齿条运动带动第二支撑体沿导轨运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S110、在接收到患者进入扫描室后,确定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
S120、根据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位置基于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确定,一种示例性的,当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为头部范围时,通过控制伸缩杆302移动,使得第二靠板303靠近底板201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201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扫描患者的高度,也即目标位置为第二靠板303靠近底板201一侧与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201之间的距离大于被扫描患者的高度,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
S130、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驱动器,以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支撑体沿导轨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首先在接收到患者进入扫描室后,确定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然后根据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最后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驱动器,以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支撑体沿导轨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通过在设备中设置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靠板,底板装配于底座上表面,第一靠板装配于底板的安装面上,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伸缩杆和第二靠板,伸缩杆设置于扫描室顶部,第二靠板安装于伸缩杆可移动端,第一驱动器驱动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第二靠板跟随所述伸缩杆升降。在扫描装置对患者进行扫描时,第一支撑装置的底板为患者扫描时站立的支撑平板,第一靠板为患者提供腿部的支撑,第二支撑装置根据扫描装置的扫描设备的扫描范围,通过第一驱动器和伸缩杆调节第二靠板的高度,在为患者提供支撑作用的基础上,避免在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内形成偏心结构,从而实现扫描范围内的各向衰减一致,保证图像质量,确保诊断准确。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为足踝时,获取第一支撑装置的状态信息;
在第一支撑装置的状态信息为放置第四支撑装置时,根据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具体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基本结构框图。
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存储器510和处理器520。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仅示出了具有组件510-520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其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计算机设备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计算机设备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存储器510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或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flash memory)、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RAM可以包括静态RAM或动态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0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或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510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510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上述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51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520通常用于执行计算机设备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存储器51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或指令,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处理器520用于执行存储器510存储的程序代码或指令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上述方法的程序代码。
本文中,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系统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在上述方法中每个步骤、或各步骤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生成实施在框图的每一块、或各块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的存储器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或指令,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上述方法的程序代码或指令。
存储器和处理器的定义,可以参考前述计算机设备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或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在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词语的单数形式包括复数,反之亦然。因而,当提及单数时,通常包括相应术语的复数。相似地,措辞“包含”和“包括”将解释为包含在内而不是独占性地。同样地,术语“包括”和“或”应当解释为包括在内的,除非本文中明确禁止这样的解释。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示例”之处,特别是当其位于一组术语之后时,所述“示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和阐述性的,且不应当被认为是独占性的或广泛性的。
适应性的进一步的方面和范围从本文中提供的描述变得明显。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单独或者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方面组合实施。还应当理解,本文中的描述和特定实施例旨在仅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装置、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所述扫描装置包括扫描室、扫描模块和底座,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靠板,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伸缩杆和第二靠板;
所述扫描模块设置在所述扫描室内,所述扫描模块沿垂直于所述底座方向运动;
所述底板装配于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靠板装配于所述底板的安装面上;
所述伸缩杆的不可移动端设置于所述扫描室顶部,所述第二靠板安装于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所述第二靠板跟随所述伸缩杆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丝杠驱动所述伸缩杆可移动端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装置,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导轨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
所述导轨安装于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撑体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体沿所述导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
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的空心圆柱在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扫描模块在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装置还包括齿条,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体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二驱动器中的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运动以使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高度满足:
其中,h为支撑体的高度,R为所述扫描模块的内径,H为所述扫描模块最大的扫描高度;
第一支撑体的内径和扫描模块的内径之间满足:
其中,R为所述扫描模块的内径,r1为第一支撑体的内径,d为支撑体的厚度;
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内径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内径之间的关系满足:
其中,r1为第一支撑体的内径,r2为第二支撑体的内径,d为支撑体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靠板和所述第二靠板在所述底座的垂直投影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支撑装置,所述第四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患者进入扫描室后,根据所述扫描模块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一驱动器,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以及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二驱动器,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体沿所述导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
9.一种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患者进入扫描室后,确定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
输出第二控制指令至第二驱动器,以控制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支撑体沿导轨运动,以使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形成空心圆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为足踝时,获取第一支撑装置的状态信息;
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状态信息为放置第四支撑装置时,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扫描范围,输出第一控制指令至第一驱动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二靠板运动至目标位置。
CN202510013339.3A 2025-01-06 2025-01-06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9453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13339.3A CN119453986B (zh) 2025-01-06 2025-01-06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13339.3A CN119453986B (zh) 2025-01-06 2025-01-06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53986A true CN119453986A (zh) 2025-02-18
CN119453986B CN119453986B (zh) 2025-04-04

Family

ID=94567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510013339.3A Active CN119453986B (zh) 2025-01-06 2025-01-06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45398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9181A1 (en) * 2004-08-03 2006-02-09 Chen William B Upright ct scanner
US20180249981A1 (en) * 2016-02-03 2018-09-06 Globus Medical, Inc. Portable medical imaging system with beam scanning collimator
CN111417346A (zh) * 2017-09-21 2020-07-14 阿斯托计算机断层扫描公司 患者定位设备
CN113476069A (zh) * 2021-07-27 2021-10-08 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t扫描装置和ct扫描系统
CN216777099U (zh) * 2021-12-16 2022-06-21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医学影像临床扫描设备
CN115040150A (zh) * 2022-05-19 2022-09-13 昌乐县人民医院 一种医疗放射科用ct扫描仪
CN217772362U (zh) * 2022-04-12 2022-11-11 湖南涛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ct扫描过程的辅助摆位系统
CN218773893U (zh) * 2021-03-31 2023-03-31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直立式扫描成像系统
CN220309134U (zh) * 2023-05-19 2024-01-09 北京积水潭医院 基于立式ct扫描设备的部位切换承托式校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9181A1 (en) * 2004-08-03 2006-02-09 Chen William B Upright ct scanner
US20180249981A1 (en) * 2016-02-03 2018-09-06 Globus Medical, Inc. Portable medical imaging system with beam scanning collimator
CN111417346A (zh) * 2017-09-21 2020-07-14 阿斯托计算机断层扫描公司 患者定位设备
CN218773893U (zh) * 2021-03-31 2023-03-31 通用电气精准医疗有限责任公司 直立式扫描成像系统
CN113476069A (zh) * 2021-07-27 2021-10-08 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t扫描装置和ct扫描系统
CN216777099U (zh) * 2021-12-16 2022-06-21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医学影像临床扫描设备
CN217772362U (zh) * 2022-04-12 2022-11-11 湖南涛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ct扫描过程的辅助摆位系统
CN115040150A (zh) * 2022-05-19 2022-09-13 昌乐县人民医院 一种医疗放射科用ct扫描仪
CN220309134U (zh) * 2023-05-19 2024-01-09 北京积水潭医院 基于立式ct扫描设备的部位切换承托式校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53986B (zh) 2025-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pper et al. Body CT and oncologic imaging
EP3503793B1 (en) Table system for medical imaging
US20220133258A1 (en) Systems, methods, devices and storage mediums for obtaining a radiographic image
CN111566705A (zh) 一种确定医学成像中的感兴趣区域的系统和方法
WO2012099222A1 (ja) X線診断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40133636A1 (en)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Phantom and Method Use Thereof
CN119453986B (zh) 站立式医用影像设备和控制方法
JP2022057940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7928702A (zh) 断层扫描辐射防护系统
JP3425186B2 (ja) 画像診断装置
CN112043303A (zh) 一种医学影像用ct机
US20120029338A1 (en) Medical inspection apparatus
CN119344754B (zh) 站立式ct扫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387999A (zh) 一种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床沉降的矫正系统
JP2019017801A (ja) X線撮影装置
CN119385588B (zh) Ct扫描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208524890U (zh) 新型ct检查床
CN207356085U (zh) 一种牙科ct的成像装置
CN111759339A (zh) 一种影像科ct检查头托
CN109745065A (zh) 一种影像科中病人侧躺检查用床
CN114842968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肠镜诊疗系统
CN221903711U (zh) 一种移动平台及成像设备
CN217566098U (zh) 一种电动dsa性能检测模体
US11839777B2 (en) Medical systems including a positioning lamp and a projec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s of the medical systems
CN214180428U (zh) 一种专用于ct床的安全头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