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50592A - 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450592A CN119450592A CN202310944495.2A CN202310944495A CN119450592A CN 119450592 A CN119450592 A CN 119450592A CN 202310944495 A CN202310944495 A CN 202310944495A CN 119450592 A CN119450592 A CN 1194505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power
- bandwidth
- ground
- at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006 fl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所述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降低频率干扰的同时可提高频率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民用飞机乘客的移动通信服务,一般有机载卫星通信和机载地空宽带通信(Air to Ground,ATG)通信两种技术方式。其中,机载ATG方案实质上仍是与地面网络相同的移动蜂窝技术,可以复用地面公网频率,沿着飞机航线建设地对空覆盖基站(即ATG基站),实现飞机-地面网络的双向通信。ATG技术原理为:在飞机航线沿线地面建设ATG基站,使ATG基站对空提供覆盖;飞机上搭载的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与地面基站直接通信,并将蜂窝通信信号转换为无线网络(Wi-Fi)信号,为机舱内乘客提供Wi-Fi接入的无线网络服务。ATG系统的架构组成一般包括ATG基站及核心网、机载CPE(含天线)、机载Wi-Fi接入点(AP)等。
考虑到频率资源利用率,一般不会为ATG基站分配专用频段,而是复用地面公网的一段频率,这一段频率可以理解为ATG基站的带宽,这样,ATG系统与地面网络之间难免会出现干扰,其中尤以ATG基站与地面基站之间的频率干扰最为突出。目前为降低干扰,常采用的措施,是频率隔离,即对频率进行划分,一部分频段用于地面基站通信,另一部分频段用于ATG基站通信,这样,导致频率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降低干扰的情况下导致频率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宽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一地面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所述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确定装置,应用于第一地面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所述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功率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
通过收发机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所述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带宽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带宽确定方法的步骤。
即在本实施例中,可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提高频率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之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之五;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第一地面基站,方法包括:
步骤101: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步骤102: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步骤103: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
即在本实施例中,可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提高频率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或者确定ATG基站的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目标用户终端与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可认为ATG基站有业务,为降低干扰,可确定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或者仅可将ATG基站的带宽用于调度近点用户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
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可认为ATG基站无业务,则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可提高频率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每间隔探测周期,向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
在本次探测周期下,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在下一个探测周期到达之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
即在本次探测周期下,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可认为在本次探测周期下ATG基站无业务,直到下一个探测周期到达之前,第一地面基站可以调度ATG基站的带宽,以确保在本次探测周期下频率的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
在第一地面基站的上行空闲时隙或特殊子帧的保护间隔GP内,向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其中,特殊子帧用于下行与上行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GP内发射探测波束的情况下,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之后,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的功率中包括满足预设特征的目标功率的情况下,将检测的功率中目标功率过滤,以更新检测的功率;
其中,预设特征包括功率随时间降低的特征,目标功率为在目标连续时长内随时间降低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ATG基站服务的区域包括为多个扇形区域,第一地面基站为目标扇形区域内至少一个地面基站中距离ATG基站最近的基站,目标扇形区域为多个扇形区域中任一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的功率为ATG基站的带宽内的检测功率,ATG基站的带宽包括多个子带宽,检测的功率包括多个子带宽中每个子带宽内的检测功率;
其中,在多个子带宽中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任一子带宽;在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任一子带宽,或任一子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目标用户终端与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不可调度,或者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且仅可调度近距离用户终端,近距离用户终端与第二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的过程加以具体说明。
如图2-图3所示,为了实现民用飞机乘客的移动通信服务,一般有机载卫星通信和机载地空宽带通信(Air to Ground,ATG)通信两种技术方式。其中,机载ATG方案实质上仍是与地面网络相同的移动蜂窝技术,可以复用地面公网频率,沿着飞机航线建设地对空覆盖基站(即ATG基站),实现飞机-地面网络的双向通信。ATG技术原理为:在飞机航线沿线地面建设ATG基站,使ATG基站对空提供覆盖;飞机上搭载的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与地面基站直接通信,并将蜂窝通信信号转换为无线网络(Wi-Fi)信号,为机舱内乘客提供Wi-Fi接入的无线网络服务。ATG系统的架构组成一般包括ATG基站及核心网、机载CPE(含天线)、机载Wi-Fi接入点(AP)等。
如图4所示,面向乘客的民用机载通信的业务量相比地面公网要小很多,考虑到频谱资源利用率,一般不会为其分配专用频段,而是复用地面公网的一段频率(但根据业务需要,采用与地面网不同的帧结构)。因此,ATG系统与地面网络之间必然存在干扰共存问题,其中尤以ATG基站与地面网基站之间的干扰风险最为突出,主要原因包括施扰基站发射功率较高、天线定向性较强、受扰基站上行信号强度余量较小、施扰基站与受扰基站间信号传播一般为LOS径等。
针对ATG基站与地面通信基站之间的同频干扰,目前的缓解和规避方法主要包括距离隔离、频率隔离两种。另需要说明的是,有降低发射功率的方法,但直接造成覆盖减弱、小区收缩,一般很难实际采用。
通过距离隔离的干扰规避措施,主要缺点是所需避让距离较远,容易造成地面覆盖的空洞。上述例子中,4.9GHz频段上的双方基站需保证19km间距,意味着以ATG基站为中心、19km半径内无法部署公网基站。
通过频率隔离的干扰规避措施,本质上还是在一段频谱的内部做了划分,一部分用于地面网通信、一部分用于ATG通信,因此其主要缺点是降低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仅适用于地面网络业务量不大的情况。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确定方法,可通过增加时域、空域干扰检测手段,可以降低干扰发生的概率、缩减基站间隔离距离,并提升频谱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宽确定方法,主要思路是通过增加时域、空域干扰检测手段,对干扰是否存在、干扰强度形成判断,从而做出针对性的规避操作,因此可降低干扰发生的概率、缩减基站间隔离距离,并提升频谱利用率。
ATG系统有下述几方面特点,可被利用于干扰检测和规避:
(1)基站数量少、且站址固定。根据测算,我国大陆国土范围内仅需数百至数千ATG基站,即可基本满足民航主要航线的机载移动通信需求。相比地面公网数十万宏基站,数量仅为公网基站的几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因有干扰共存的限制,ATG基站经过选址后的站址相对固定,无论迁移还是加密都需要另行设计论证。
(2)多用户并发概率低,且单用户吞吐量较稳定。即使以上海周边地区的空域面积和航班数量计算,平均每个ATG小区只有1.4个架次的航班,相当于在线用户数为仅1.4个(对于ATG小区,一架飞机就是一个用户)。同时因为机舱内有数百用户同时联网,在集总平均效应下,单架飞机的总吞吐量更加稳定。
(3)基站波束主瓣上倾,且波束指向缓慢变化。因每个小区只需接入一架或少数几架飞机,故根据航向,波束对飞机保持跟踪即可。
(4)复用地面大网频段,一般分配其中一部分(但根据业务需要,采用与地面网不同的帧结构)。例如,ATG系统复用公网4.9GHz频段,但为了保护4825~4835MHz的射电天文业务,故ATG只限使用4840~4900MHz,如图5所示。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确定法,以第一地面基站为公网基站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可每间隔探测周期,公网基站可按照公网基站向ATG基站的方向,在公网基站的上行空闲时隙或特殊子帧的GP内,发射探测波束,另外,ATG基站服务的区域可包括为多个扇形区域,第一地面基站可以为目标扇形区域内至少一个地面基站中距离ATG基站最近的基站,目标扇形区域为多个扇形区域中任一区域:
例如,公网基站以预先设定的某个周期T1(探测周期),在某个上行空闲时隙上(没有业务的时间、或者特殊子帧内的GP时间均可),向ATG基站方向打出一个探测波束,如图6所示,该探测波束不发射功率、仅接收。该探测波束的指向,可在竖直方向上没有下倾,在水平方向上沿着该公网基站与ATG基站的连线。
在时间维度上,因ATG帧结构与地面网帧结构不同,探测的时间点应为ATG系统的下行时隙、同时为地面网的上行时隙;且应在特殊子帧内的GP时间内、或者没有UE上行业务的上行空闲时隙内发出探测波束。
若使用特殊子帧内的GP时间,应注意该时间段内基站可能收到远方其它基站所发射的下行信号。虽然可认为成熟网络中所有基站在时间上是已同步的,但因GP与下行时隙紧邻,远方基站的下行信号可能经过较远距离传播所导致的时延,落入GP中,导致探测结果不够准确。避免这一风险的主要方法是:考虑到远方基站下行信号在时域上的特征是随着时间流逝、强度逐渐降低,因此可以在整个GP时间内均做功率检测,并通过模式识别方式,判断是否存在“强度逐渐减低”的模式。若存在该模式,则当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已经稳定下来,仅取稳定值,则认为排除了远方基站的下行信号。若不存在该模式,即强度一直很稳定,则认为不存在远方基站的下行信号。
若使用没有UE上行业务的上行空闲时隙,则该时间段内可能会采集到地面网络其它小区内的UE上行信号,该类信号跨小区传播后被采集到。但该类外来无用信号对于探测精度的影响不大。首先,UE发射功率远弱于ATG基站、传播路径往往是NLOS径、传播损耗较高,故最终被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不高。其次,探测波束的主瓣方向基本与地面平行,所以来自地面附近的UE信号主要是由波束旁瓣接收的,天线增益比主瓣低15dB以上,对信号强度有相对抑制作用。最后,地面小区UE上行信号的集总效果,相比每个UE的信号更为平均化,整体构成一个较稳定的外来信号,始终叠加在噪底上,故不影响“ATG基站是否在工作”的判断。
在空间维度上,探测波束应尽量仅接收ATG基站发射信号,尽量避免收到其它公网终端和公网基站的信号,否则影响探测精度。
如前,来自其它公网终端的信号相对较弱、且集总效应较稳定,只要基站天线波束赋形的能力范围内,保证探测波束尽量窄、旁瓣不高即可。而考虑到仅在特殊子帧内的GP时间内、或者上行空闲时隙内发出探测波束,故只要保证其它公网基站的授时是准确的,就不会收到其它公网基站的下行信号。但考虑到:a)授时有可能偏移、b)距离越近探测越准,故应该仅规划ATG基站周围紧邻的一圈公网基站发出探测波束,不需其它外圈基站参与。
另外,如图7所示,具体在操作层面,应以ATG基站为中心,向外划分出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中,仅有距离ATG基站最近的公网基站定时打出探测波束,并且完成“是否需要对ATG业务做出干扰避让”的判断,并通过统一网管平台将此判断共享给本扇形区域内的其它公网基站。
其次,可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ATG基站的带宽包括多个子带宽,检测的功率包括多个子带宽中每个子带宽内的检测功率:
例如,时域上,该探测波束持续时长可以为T2。在T2时长内,公网基站调用底噪监测功能,读取ATG基站专用带宽(例如4840~4900MHz)内的底噪值(对应检测的功率)。
再者,在本次探针周期下,若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在下一个探测周期到达之前,确定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若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确定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或者确定ATG基站的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
也即是,若检测底噪值(对应检测的功率)低于或等于预设的门限A1(对应预设阈值),则可认为ATG基站当前无业务,故直到下一次检测之前,该公网基站可以调度ATG基站的专用带宽、用于公网业务;若检测底噪值高于A1,则认为ATG基站有业务,该公网基站不可使用其专用带宽、或者仅可将ATG专用带宽用于调度近点用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频谱维度上,一般而言,ATG系统只允许在预先分配的频段范围内调度资源、承载业务。但ATG系统的业务负荷可能随着航班数量、航班时段、飞机规模、乘客数量而变化,所以该系统往往不需要占用所有的预分配带宽,而仅调度其中一部分。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方案还可以从频谱维度精细化分析ATG专用带宽的实际调度情况,在上述多个子带宽中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表示在该子带宽内底噪较低,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该子带宽;在上述多个子带宽中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表示在该子带宽内底噪较高,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任一子带宽,或该子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例如,在全部60MHz带宽内(4840~4900MHz),若仅有前40MHz(4840~4880MHz)底噪较高,则意味着ATG业务量仅需40MHz带宽、剩余20MHz(4880~4900MHz)仍可被地面网络使用。
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确定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第一地面基站,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带宽确定装置800包括:
发射模块801,用于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功率检测模块802,用于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第一确定模块803,用于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带宽确定装置8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或者确定ATG基站的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目标用户终端与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每间隔探测周期,向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
在本次探测周期下,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在下一个探测周期到达之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
在第一地面基站的上行空闲时隙或特殊子帧的保护间隔GP内,向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其中,特殊子帧用于下行与上行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带宽确定装置800还包括:
更新模块,用于在GP内发射探测波束的情况下,功率检测模块802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之后,在检测的功率中包括满足预设特征的目标功率的情况下,将检测的功率中目标功率过滤,以更新检测的功率;
其中,预设特征包括功率随时间降低的特征,目标功率为在目标连续时长内随时间降低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ATG基站服务的区域包括为多个扇形区域,第一地面基站为目标扇形区域内至少一个地面基站中距离ATG基站最近的基站,目标扇形区域为多个扇形区域中任一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ATG基站的带宽包括多个子带宽,检测的功率包括多个子带宽中每个子带宽内的检测功率;
其中,在多个子带宽中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任一子带宽;在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任一子带宽,或任一子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目标用户终端与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带宽确定装置8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不可调度,或者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且仅可调度近距离用户终端,近距离用户终端与第二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宽确定装置800能实现上述应用于第一地面基站的带宽确定方法的各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技术特征一一对应,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带宽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参见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地面基站,包括总线901、收发机902、天线903、总线接口904、处理器905和存储器906。
其中,处理器905,用于:
通过收发机902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905,还用于:
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或者确定ATG基站的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目标用户终端与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器905,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902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每间隔探测周期,向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
在本次探测周期下,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在下一个探测周期到达之前,可调度ATG基站的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
在第一地面基站的上行空闲时隙或特殊子帧的保护间隔GP内,向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其中,特殊子帧用于下行与上行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905,还用于:
在GP内发射探测波束的情况下,对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之后,在检测的功率中包括满足预设特征的目标功率的情况下,将检测的功率中目标功率过滤,以更新检测的功率;
其中,预设特征包括功率随时间降低的特征,目标功率为在目标连续时长内随时间降低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ATG基站服务的区域包括为多个扇形区域,第一地面基站为目标扇形区域内至少一个地面基站中距离ATG基站最近的基站,目标扇形区域为多个扇形区域中任一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ATG基站的带宽包括多个子带宽,检测的功率包括多个子带宽中每个子带宽内的检测功率;
其中,在多个子带宽中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任一子带宽;在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任一子带宽,或任一子带宽为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目标用户终端与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器905,还用于:
通过收发机902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不可调度,或者用于表示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且仅可调度近距离用户终端,近距离用户终端与第二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在图9中,总线架构(用总线901来代表),总线901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901将包括由处理器905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06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901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904在总线901和收发机902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902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905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903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903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905。
处理器905负责管理总线901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906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905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905可以是CPU、ASIC、FPGA或CPLD。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带宽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带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地面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所述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的功率与所述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或者确定所述ATG基站的带宽为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所述目标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每间隔探测周期,向所述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所述探测波束;
在本次探测周期下,所述检测的功率与所述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在下一个探测周期到达之前,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包括:
在所述第一地面基站的上行空闲时隙或特殊子帧的保护间隔GP内,向所述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所述探测波束,其中,所述特殊子帧用于下行与上行的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GP内发射所述探测波束的情况下,所述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的功率中包括满足预设特征的目标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检测的功率中所述目标功率过滤,以更新所述检测的功率;
其中,所述预设特征包括功率随时间降低的特征,所述目标功率为在目标连续时长内随时间降低的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G基站服务的区域包括为多个扇形区域,所述第一地面基站为目标扇形区域内至少一个地面基站中距离所述ATG基站最近的基站,所述目标扇形区域为所述多个扇形区域中任一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G基站的带宽包括多个子带宽,检测的功率包括所述多个子带宽中每个子带宽内的检测功率;
其中,在所述多个子带宽中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所述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任一子带宽;在所述任一子带宽的检测功率与所述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地面基站不可调度所述任一子带宽,或所述任一子带宽为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目标用户终端的带宽,所述目标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二地面基站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ATG基站的带宽不可调度,或者用于表示所述ATG基站的带宽可调度且仅可调度近距离用户终端,所述近距离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二地面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设距离。
10.一种带宽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地面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所述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功率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
通过收发机向地空宽带通信ATG基站的方向发射探测波束,所述探测波束用于接收信号;
对所述探测波束进行接收信号功率检测;
在检测的功率与预设基准底噪功率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地面基站可调度所述ATG基站的带宽。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44495.2A CN119450592A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44495.2A CN119450592A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450592A true CN119450592A (zh) | 2025-02-14 |
Family
ID=94512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44495.2A Pending CN119450592A (zh) | 2023-07-28 | 2023-07-28 | 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450592A (zh) |
-
2023
- 2023-07-28 CN CN202310944495.2A patent/CN11945059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9695B (zh) | 一种数据库辅助的卫星系统与地面蜂窝网络频谱共享方法 | |
US1088089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ntrol and non-payload communication channel on basis of channel interference analysis | |
Schnell et al. | LDACS: Future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s for air-traffic management | |
Neji et al. | Survey on the future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for continental communications | |
US20240373306A1 (en) |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 | |
Goddemeier et al. | Coverage evalu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fo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 |
Kumar et al. | Backhaul and delay-aware placement of UAV-enabled base station | |
CN113068219B (zh) |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 |
US11283513B2 (en) | Terminal device for air-to-groun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air-to-grou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Bellido-Manganell et al. | Feasibility of the Frequency Planning for LDACS Air-to-Air Communications in the L-band | |
CN110636509B (zh) | 一种基于天地同频的atg组网解决方法 | |
Bellido-Manganell | Design approach of a future air-to-air data link | |
Liu et al. | Interference analysis method for 5G system to radio altimeter | |
CN119450592A (zh) | 带宽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2711187B (zh) | 一种控制超级小区中部分小区的激活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558091B2 (en) | Coexistence of cellular networks with aeronautical radio altimeters | |
CN106612139A (zh) |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多系统共存的方法 | |
KR20240041615A (ko) | 셀룰라 기반의 항공기 통신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 |
CN118679681A (zh) | 用于在非地面网络存在的情况下支持共存的方法 | |
US8780862B2 (en) | VDL2 power control | |
Moraitis et al. | Aircraft attenuation measurements and radio interference scenarios between in-cabin and terrestrial cellular networks | |
Gheorghisor et al. | Analyses and simulations for aeronautical mobile airport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Hong et al.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easurement used in handover of control and non-payload communica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
Fantappie’ | L-DACS spectral efficiency | |
Li et al. | Interference Compatibility Analysis between 3.5 GHz ATG System and Satellite Fixed Ser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