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405130A - 休闲鞋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休闲鞋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05130A
CN119405130A CN202510012788.6A CN202510012788A CN119405130A CN 119405130 A CN119405130 A CN 119405130A CN 202510012788 A CN202510012788 A CN 202510012788A CN 119405130 A CN119405130 A CN 119405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device
conveying
shoe last
space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5100127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兆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 Xinhao Sho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an Xinhao Sho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 Xinhao Sho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an Xinhao Sho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5100127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405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9405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05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鞋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休闲鞋制造装置,休闲鞋制造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涂胶部、设置于机架上的烘干部、设置于机架上的粘合部和设置于机架上的输送部;涂胶部、烘干部和粘合部沿着输送部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涂胶部将胶水均匀的涂抹在鞋楦底部在鞋楦固定于输送部上的情况下,输送部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涂胶部,以使涂胶部能够均匀地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楦底部上;输送部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进入烘干部,以使烘干部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输送部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粘合部,以使粘合部将橡胶底粘合在鞋楦底部上。本申请提供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增加产能,减少成本和增加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休闲鞋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休闲鞋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休闲鞋作为人们休闲时最常穿的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用于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休闲鞋的需求变多。休闲鞋的制作过程有布料的裁剪、鞋面的缝合、鞋楦底部的缝合、鞋楦的安装和橡胶底的安装。
橡胶底的安装具有鞋楦底部涂胶、烘干和安装按压等过程,以上过程需要多种机器和大量人工,会浪费大量人力,并且由于多种机器配合大量的人工会导致产品的合格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休闲鞋制造装置,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浪费大量人力和机器,影响产品合格率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休闲鞋制造装置,包括:
机架;
涂胶部,所述涂胶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涂胶部用于将胶水均匀的涂抹在鞋楦底部;
烘干部,所述烘干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粘合部,所述粘合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输送部,所述输送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涂胶部、所述烘干部和所述粘合部沿着所述输送部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在鞋楦固定于所述输送部上的情况下,所述输送部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所述涂胶部,以使所述涂胶部能够均匀地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楦底部上;所述输送部还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进入所述烘干部,以使所述烘干部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所述输送部还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所述粘合部,以使所述粘合部将橡胶底粘合在鞋楦底部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休闲鞋制造装置,通过设置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涂胶部、设置于机架上的烘干部、设置于机架上的粘合部和设置于机架上的输送部。将具有鞋底的鞋楦可移动地设置于输送部上,并且通过输送部将具有鞋底的鞋楦先后送入涂胶部、烘干部和粘合部;在具有鞋底的鞋楦在涂胶部中的情况下,涂胶部能够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底;在具有鞋底的鞋楦在烘干部中的情况下,烘干部能够将胶水进行烘干,以便于橡胶鞋底能够更好地粘合在鞋底上;将橡胶鞋底放置在粘合部上,并且在具有鞋底的鞋楦移动至粘合部的相应位置,粘合部将橡胶鞋底与鞋底的贴合并且对橡胶鞋底进行挤压,以使橡胶鞋底能够更加稳固地粘合在鞋底上。现有技术中,在将橡胶鞋底粘合在鞋底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三个人甚至更多人去操作,并且由于人工操作会有差异性,进而会导致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上述方案通过机械操作减小各个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机械之间的相互配合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上述机器可以由一两个人去操控,可减少人力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部包括:
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鞋楦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涂胶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烘干部内;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带动鞋楦移动至述涂胶部;
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的正上方部分,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以及所述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正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烘干部内;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接受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鞋楦在所述烘干部内转动;以及
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正上方,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粘合部正上方;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鞋楦移动至所述粘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部还包括
多个固定结构,多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鞋楦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使鞋楦能够在先后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旋转件位于所述烘干部内;以及
多个输送件,沿所述旋转件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输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件的外侧壁,每个所述输送件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固定结构;多个所述输送件位于所述烘干部内,在所述输送件旋转至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输方向相垂直的情况下,所述输送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正上方;在所述输送件旋转至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输方向相垂直的情况下,所述输送件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正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相切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相切的位置相同;鞋楦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卡止环口和第二卡止环口,所述第一卡止环口位于所述第二卡止环口与鞋楦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具有固定空间、卡止空间和伸缩孔,所述固定空间与外部空间通过所述卡止空间相连通,所述伸缩孔位于卡止空间的一侧;以及
卡止件,所述卡止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伸缩孔内,所述卡止件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空间内,并通过所述卡止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固定结构还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空间内,并通过所述卡止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固定结构还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空间内,并通过所述卡止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
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鞋楦运送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处,并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具有速度差,以使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固定结构将鞋楦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鞋楦运送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出,并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之间具有速度差,以使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固定结构将鞋楦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带动鞋楦输移动至所述粘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合部包括: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并且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以及
压力部,所述压力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压力部连接于所述联动机构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还用于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压力部朝向鞋楦移动,以使橡胶底移动至鞋楦底部,进而使所述压力部将橡胶底固定于鞋楦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二移动槽、第一移动孔、第二移动孔和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移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移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移动槽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移动槽延伸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正下方,并且所述第二移动槽与所述第一移动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移动孔与所述第二移动孔通过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一移动孔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移动孔深度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主动件,所述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内,所述主动件靠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斜面,以使在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固定结构移动至所述主动件的一端时能够推动所述主动件背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中间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动件背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
主动杆,所述主动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并且所述主动件延伸至所述第一移动孔内,所述主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
连杆,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且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动杆的另一端;以及
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孔内,所述从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并且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力部上;
其中,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所述固定结构移动至所述主动件的具有斜面的一端,以带动所述主动件背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进而通过上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主动杆朝向所述连杆移动,从而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从动杆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最终使所述压力部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部包括:
压力主体,所述压力主体设置于所述从动杆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并且所述压力主体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空间和安装开口,所述安装空间通过所述安装开口与外部空间相连通,并且所述安装开口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底壁和内侧壁均开设有推动空间,各个推动空间相连通;
压力结构,所述压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动空间内,并且所述压力结构将所述推动空间与所述安装空间相隔离;以及
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底壁的所述压力结构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侧;
其中,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鞋楦处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以使所述压力结构对橡胶底施加压力,进而使所述橡胶底固定于鞋楦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主体开设有输气通孔,所述输气通孔与所述推动空间相连通,所述压力结构包括:
输气软管,所述输气软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输气通孔内;以及
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输气装置的输出端于所述输气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输气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输气软管向所述推动空间进行充气操作,以使所述压力结构朝向鞋楦移动,进而使橡胶底固定在鞋楦底部上;所述输气装置还用于通过所述输气软管抽出所述推动空间内的气体,以使所述压力结构背向鞋楦移动,进而使所述压力结构松开鞋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结构还包括:
底部推动件,所述底部推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动空间内;以及
侧部气囊,所述侧部气囊设置于所述推动空间内,并且所述侧部气囊和所述底部推动件将所述推动空间与所述安装空间相隔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休闲鞋制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休闲鞋制造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力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休闲鞋制造装置;
10、机架;101、第一移动槽;102、第二移动槽;103、第一移动孔;104、第二移动孔;105、第一空间;
20、涂胶部;
30、烘干部;
40、粘合部;41、联动机构;411、主动件;412、转动件;413、主动杆;414、连杆;415、从动杆;42、压力部;421、压力主体;4210、安装空间;4211、安装开口;4212、推动空间;4213、输气通孔;422、压力结构;4221、输气软管;4222、输气装置;4223、底部推动件;4224、侧部气囊;423、感应装置;
50、输送部;51、第一输送装置;52、第二输送装置;521、动力装置;522、旋转件;523、输送件;53、第三输送装置;54、固定结构;541、固定主体;5410、固定空间;5411、卡止空间;5412、伸缩孔;542、卡止件;
60、连接件;61、第一卡止环口;62、第二卡止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上述词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由于休闲鞋的制造过程过于复杂,无法通过单一的装置进行制备。休闲鞋制造装置是针对休闲鞋的制作过程中的一个以及几个步骤的装置,此休闲鞋制造装置针对的是橡胶底的安装。
相关技术中的休闲鞋制造装置需要多种机器以及大量人工,并且影响产品合格率。
基于此,为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浪费大量人力和机器,并且影响产品合格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
请一并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休闲鞋制造装置100,休闲鞋制造装置100包括机架10、涂胶部20、烘干部30、粘合部40和输送部50;其中:
涂胶部20设置于机架10上,涂胶部20用于将胶水均匀的涂抹在鞋楦底部。
烘干部30设置于机架10上。
粘合部40设置于机架10上。
输送部50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且涂胶部20、烘干部30和粘合部40沿着输送部50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在鞋楦固定于输送部50上的情况下,输送部50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涂胶部20,以使涂胶部20能够均匀地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楦底部上;输送部50还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进入烘干部30,以使烘干部30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输送部50还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粘合部40,以使粘合部40将橡胶底粘合在鞋楦底部上。
可以理解,机架10是用于放置涂胶部20、烘干部30、粘合部40和输送部50等的固定架子。
涂胶部20是用于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底的部件;例如,涂胶部20可以是直线电机、刷子和胶水池相配合的部件,将刷子连接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并且直线电机带动刷子先后经过胶水池和鞋底,以使刷子将胶水池内的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底上;又例如,涂胶部20还可以是胶水池和直线电机相配合的部件,通过将具有鞋底的鞋楦设置于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直线电机控制鞋底进入胶水池,以使胶水池内的胶水能够均匀地分布在鞋底上。
烘干部30是用于烘干均匀分布在鞋底上的胶水的部件;例如,烘干部30可以是红外线烘干装置或热风烘干装置等。
粘合部40是用于将橡胶鞋底粘合在鞋底的部件;例如,粘合部40可以是移动件和挤压件相配合的部件,移动件包括杆子和盒体,盒体设置于杆子的一端,杆子的另一端连接于动力输出件,并且在盒体内设置有充气囊,将橡胶鞋底放置于盒体内;动力输出件通过杆子和盒体将橡胶鞋底移动至鞋底相应位置,再控制充气囊对橡胶鞋底进行挤压,以使橡胶鞋底能够更加稳固地设置于鞋底上。又例如,粘合部40还包括多个直线电机和多个挤压板相配合的部件,将具有鞋底的鞋楦设置于其中一个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将多个挤压板设置于剩余的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并且多个挤压板围成一个鞋底形状的内部空间,并且将橡胶鞋底放置于内部空间内,其中一个直线电机推动具有鞋底的鞋楦进入内部空间,以使橡胶鞋底与鞋底能够贴合在一起,剩余直线电机推动对个挤压板,以使橡胶鞋底能够更稳定地粘合在鞋底上。
输送部50是用于带动具有鞋底的鞋楦先后经过涂胶部20、烘干部30和粘合部40的部件;例如,输送部50可以是两个输送带和旋转输送装置相配合的部件,其中一个输送带将具有鞋底的鞋楦送入进涂胶部20和移出涂胶部20,以使具有鞋底的鞋楦经过涂胶部20;另一个输送带将具有鞋底的鞋楦送入粘合部40的正上方;旋转输送装置位于烘干部30内并且位于两个输送带之间,旋转输送装置将位于第一输送带上的鞋楦输送至第二输送带上。
由以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休闲鞋制造装置100,通过设置机架10、设置于机架10上的涂胶部20、设置于机架10上的烘干部30、设置于机架10上的粘合部40和设置于机架10上的输送部50。将具有鞋底的鞋楦可移动地设置于输送部50上,并且通过输送部50将具有鞋底的鞋楦先后送入涂胶部20、烘干部30和粘合部40;在具有鞋底的鞋楦在涂胶部20中的情况下,涂胶部20能够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底;在具有鞋底的鞋楦在烘干部30中的情况下,烘干部30能够将胶水进行烘干,以便于橡胶鞋底能够更好地粘合在鞋底上;将橡胶鞋底放置在粘合部40上,并且在具有鞋底的鞋楦移动至粘合部40的相应位置,粘合部40将橡胶鞋底与鞋底的贴合并且对橡胶鞋底进行挤压,以使橡胶鞋底能够更加稳固地粘合在鞋底上。现有技术中,在将橡胶鞋底粘合在鞋底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三个人甚至更多人去操作,并且由于人工操作会有差异性,进而会导致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上述方案通过机械操作减小各个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会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机械之间的相互配合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上述机器可以由一两个人去操控,可减少人力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输送部50包括第一输送装置51、第二输送装置52和第三输送装置53;其中:
第一输送装置51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且鞋楦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51上,第一输送装置51的部分位于涂胶部20的正下方,第一输送装置51的一端位于烘干部30内;第一输送装置51用于带动鞋楦移动至述涂胶部20。
第二输送装置52可旋转地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且第二输送装置52位于第一输送装置51的一端的正上方,部分第二输送装置52以及位于第二输送装置52的正下方的第一输送装置51的一端位于烘干部30内;第二输送装置52用于接受以及带动第一输送装置51上的鞋楦在烘干部30内转动。
第三输送装置53设置于机架10上,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端位于第二输送装置52的正上方,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部分位于粘合部40正上方;第三输送装置53用于带动第二输送装置52上的鞋楦移动至粘合部40。
可以理解,第一输送装置51是用于带动鞋楦先后移动至粘合部40和第二输送装置52正下方的装置;例如,第一输送装置51可以是传送带或传动链等。第二输送装置52是用于带动鞋楦移动至第三输送装置53正下方的装置;例如,第二输送装置52可以是动力装置521、旋转件522和多个输送件523组成的装置,动力装置521带动旋转件522旋转,以使旋转件522通过多个输送件523带动鞋楦移动至第三输送装置53正下方的装置。第三输送装置53是用于带动鞋楦移动至粘合部40正上方的装置;例如,第三输送装置53可以是传送带或传动链等。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输送装置51、第二输送装置52和第三输送装置53,以使鞋楦先后经过涂胶部20、烘干部30和粘合部40,进而使橡胶鞋底固定于鞋楦上。与直接通过一个输送带经过涂胶部20、烘干部30和粘合部40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能够带动鞋楦转动,以使涂抹在鞋楦上的鞋底的胶水能够均匀地分布在位于鞋楦上的鞋底上。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输送部50还包括多个固定结构54,多个固定结构54分别设置于第一输送装置51上、第二输送装置52上和第三输送装置53上,固定结构54用于固定鞋楦以及通过第一输送装置51上、第二输送装置52上和第三输送装置53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使鞋楦能够在先后固定于第一输送装置51上、第二输送装置52上和第三输送装置53上。
可以理解,固定结构54是用于将鞋楦固定于输送部50上的结构;例如,固定结构54可以是固定主体541和卡止件542组成的结构,通过将鞋楦通过固定主体541固定于输送部50上,并通过卡止件542固定于固定主体541上;又例如,固定结构54可以是具有内螺纹的方形柱体,鞋楦具有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之间配合,以使鞋楦固定于输送部50上。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固定结构54将鞋楦固定于输送部50上,与直接将鞋楦放置在输送部50上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中的鞋楦能够在输送部50输送过程中保持特定的姿势。
可选地,请参阅图1至图4,第二输送装置52包括动力装置521、旋转件522和多个输送件523;其中:
动力装置521设置于机架10上。
旋转件522设置于动力装置521的动力输出端,旋转件522位于烘干部30内。
多个输送件523沿旋转件522的周向均匀分布;输送件523的一端连接于旋转件522的外侧壁,每个输送件523的另一端均连接有固定结构54;多个输送件523位于烘干部30内,在输送件523旋转至与第一输送装置51运输方向相垂直的情况下,输送件523位于第一输送装置51的正上方;在输送件523旋转至与第二输送装置52运输方向相垂直的情况下,输送件523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的正下方。
可以理解,动力装置521是用于带动旋转件522转动的装置;例如,动力装置521可以是旋转电机或小型气动马达等。旋转件522是用于带动多个输送件523旋转的构件;例如,旋转件522可以是多边型柱体或圆柱壳体等。输送件523是用于输送鞋楦的构件;例如,输送件523可以是方形杆子或圆柱壳体等。
如此设置,动力装置521通过旋转件522带动多个输送件523,以使输送件523能够经过第一输送装置51的正上方和第三输送装置53正下方。上述方案能够将位于第一输送装置51上的鞋楦移动至第三输送装置5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第一输送装置51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装置52的输送方向在第一输送装置51与第二输送装置52相切的位置相同,第二输送装置52的输送方向与第三输送装置53的输送方向在第二输送装置52与第三输送装置53相切的位置相同;鞋楦包括连接件60,连接件60具有第一卡止环口61和第二卡止环口62,第一卡止环口61位于第二卡止环口62与鞋楦之间;固定结构54包括固定主体541和卡止件542;其中:
固定主体541具有固定空间5410、卡止空间5411和伸缩孔5412,固定空间5410与外部空间通过卡止空间5411相连通,伸缩孔5412位于卡止空间5411的一侧。
卡止件542可移动地设置于伸缩孔5412内,卡止件542用于将鞋楦固定于固定空间5410内。
其中,固定结构54用于将鞋楦固定于第一输送装置51上,连接件60设置于与固定空间5410内,并通过卡止件542将连接件60固定于固定空间5410内;固定结构54还用于将鞋楦固定于第二输送装置52上,连接件60设置于与固定空间5410内,并通过卡止件542将连接件60固定于固定空间5410内;固定结构54还用于将鞋楦固定于第三输送装置53上,连接件60设置于与固定空间5410内,并通过卡止件542将连接件60固定于固定空间5410内;
位于第一输送装置51上的固定结构54用于将鞋楦运送至第二输送装置52处,并且第一输送装置51与第二输送装置52之间具有速度差,以使位于第二输送装置52上的固定结构54将鞋楦从第一输送装置51移动至第二输送装置52上;位于第二输送装置52上的固定结构54用于将鞋楦运送至第三输送装置53处,并且第二输送装置52与第三输送装置53之间具有速度差,以使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上的固定结构54将鞋楦从第二输送装置52移动至第三输送装置53上;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的固定结构54用于带动鞋楦输移动至粘合部40。
可以理解,固定主体541是用于将连接件60固定于输送部50的构件;例如,固定主体541可以是具有固定空间5410、卡止空间5411和伸缩孔5412的长方体或具有固定空间5410、卡止空间5411和伸缩孔5412圆柱壳体等。连接件60是用于通过与固定结构54相配合以使鞋楦固定于输送部50的构件;例如,连接件60可以是具有第一卡止环口61和第二卡止环口62的方形杆或具有第一卡止环口61和第二卡止环口62的圆柱壳体等。卡止件542是用于将连接件60固定于固定空间5410内的构件;例如,卡止件542可以是弹簧与卡止块相配合的构件,弹簧的一端连接于伸缩孔5412的内底壁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卡止块上。
如此设置,通过将卡止件542设置为梯形主体,以便于连接件60能够进入固定空间5410内或移出固定空间5410。通过固定主体541将连接件60固定于输送部50上,与直接在输送部50上设置固定孔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便于连接件60连接于输送部50上和接触连接件60与输送部50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7,粘合部40包括联动机构41和压力部42;其中:
联动机构41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且联动机构41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端,并且联动机构41的一端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
压力部42可移动地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且压力部42连接于联动机构41的另一端。
其中,固定结构54还用于通过联动机构41带动压力部42朝向鞋楦移动,以使橡胶底移动至鞋楦底部,进而使压力部42将橡胶底固定于鞋楦底部。
可以理解,联动机构41是用于推动压力部42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的机构;例如,联动机构41可以是主动件411、转动件412、主动杆413、连杆414和从动杆415组成的机构,第三输送装置53推动主动件411背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以通过转动件412带动主动杆413朝向第一输送装置51移动,进而通过连杆414带动从动杆415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从而使压力部42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又例如,联动机构41可以是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压力部42相连接,进而带动压力部42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压力部42是用于对橡胶鞋底施加压力的部件;例如,压力部42可以是真空压力罐或机械压力装置等。
如此设置,通过将联动机构41的一端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端,联动机构41的另一端连接于压力部42上,以使第三输送装置53输送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联动机构41移动,进而使联动机构41带动压力部42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与直接将直线电机与压力部42组成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能够通过第三输送装置53带动压力部42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以减少装置的制作成本,并且能够将第三输送装置53与压力部42相联系起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7,机架10还开设有第一移动槽101、第二移动槽102、第一移动孔103、第二移动孔104和第一空间105,第一移动槽101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输送装置53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二移动槽10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移动槽101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二移动槽102延伸至第三输送装置53正下方,并且第二移动槽102与第一移动孔103相连通;第一移动孔103与第二移动孔104通过第一空间105相连通,并且第一移动孔103深度方向与第二移动孔104深度方向成角度设置;联动机构41包括主动件411、转动件412、主动杆413、连杆414和从动杆415;其中:
主动件41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移动槽101内,主动件411靠近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端设置有斜面,以使在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上的固定结构54移动至主动件411的一端时能够推动主动件411背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
转动件412的中间铰接于机架10上,转动件412的一端铰接于主动件411背向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端。
主动杆413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动槽102内,并且主动杆413延伸至第一移动孔103内,主动杆413的一端铰接于转动件412的另一端。
连杆414位于第一空间105内,并且连杆414的一端铰接于主动杆413的另一端。
从动杆415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动孔104内,从动杆415的一端铰接于连杆414的另一端,并且从动杆415的另一端连接于压力部42上。
其中,第三输送装置53用于带动第三输送装置53上的固定结构54移动至主动件411的具有斜面的一端,以带动主动件411背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进而通过上转动件412带动主动杆413朝向连杆414移动,从而通过连杆414带动从动杆415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最终使压力部42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
可以理解,主动件411是用于与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相配合以推动转动件412转动的构件;例如,主动件411可以是方形条或圆柱杆体等。转动件412是用于推动主动件411移动的构件;例如,转动件412可以是方形条或圆柱杆体等。主动杆413是用于推动连杆414的构件;例如,主动杆413可以是方形条或圆柱杆体等。连杆414是用于推动从动件的构件;例如,连杆414可以是方形条或圆柱杆体等。从动杆415是用于推动压力部42的构件;例如,从动杆415可以是方形条或圆柱杆体等。
如此设置,固定结构54用于移动至与主动件411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以推动主动件411背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进而通过转动件412带动主动杆413移动,从而通过连杆414带动从动杆415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移动;与通过直线电机直接与主动件411相连接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能够与第三输送装置的移动相联系,能够使其中一个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上的固定结构54推动主动件411移动的情况下,恰好有另一个位于第三输送装置53上的固定结构54位于粘合部40的正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7,压力部42包括压力主体421、压力结构422和感应装置423;其中:
压力主体421设置于从动杆415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端,并且压力主体421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空间4210和安装开口4211,安装空间4210通过安装开口4211与外部空间相连通,并且安装开口4211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安装空间4210的内底壁和内侧壁均开设有推动空间4212,各个推动空间4212相连通。
压力结构422可移动地设置于推动空间4212内,并且压力结构422将推动空间4212与安装空间4210相隔离。
感应装置423设置于位于安装空间4210内底壁的压力结构422朝向第三输送装置53的一侧。
其中,感应装置423用于检测鞋楦处于安装空间4210内,以使压力结构422对橡胶底施加压力,进而使橡胶底固定于鞋楦底部。
可以理解,压力主体421是用于安装压力结构422和放置橡胶鞋底的构件;例如,压力主体421可以是具有安装空间4210和安装开口4211的方向块体或安装空间4210和安装开口4211的方形壳体等。压力结构422是用于对橡胶鞋底进行挤压的结构;例如,压力结构422可以是多个压力板、多个齿条齿轮结构和多个电机相结合的结构,多个压力板组成橡胶鞋底的形状,并且压力板都与齿条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齿轮一一对应设置,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带动压力板朝向鞋楦移动,以使橡胶鞋底固定于鞋楦上;又例如,压力结构422可以是推动件、推动气囊、输气软管4221和输气装置4222相配合的结构,输气装置4222通过输气软管4221朝向推动空间4212进行充气操作,以使推动件和推动气囊朝向鞋楦移动,进而使橡胶底固定于鞋楦上。感应装置423是用于检测鞋楦是否处于安装空间4210内的装置;例如,感应装置423可以是距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
如此设置,通过感应装置423以检测鞋楦处于安装空间4210内,进而控制压力结构422对橡胶鞋底进行挤压。与通过人力进行安装以及挤压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增加产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7,压力主体421开设有输气通孔4213,输气通孔4213与推动空间4212相连通,压力结构422包括输气软管4221和输气装置4222;其中:
输气软管4221的一端设置于输气通孔4213内。
输气装置4222设置于机架10上,并且输气装置4222的输出端于输气软管4221的另一端相连接。
其中,输气装置4222用于通过输气软管4221向推动空间4212进行充气操作,以使压力结构422朝向鞋楦移动,进而使橡胶底固定在鞋楦底部上;输气装置4222还用于通过输气软管4221抽出推动空间4212内的气体,以使压力结构422背向鞋楦移动,进而使压力结构422松开鞋楦。
可以理解,输气软管4221是用于连通推动空间4212与输气装置4222的构件。输气装置4222是用于通过输气软管4221朝向推动空间4212进行输气和吸气的装置;例如,输气装置4222可以是小型离心式通风机或小型轴流式通风机等。
如此设置,输气装置4222通过输气软管4221向推动空间4212内进行充气或抽气,以使压力结构422部分在推动空间4212内移动;与通过旋转电机与齿轮齿条结构配合的装置相比,由于压力结构422需要对橡胶鞋底的底部以及侧部进行挤压,通过输气装置4222和输气软管4221的方案能够减小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7,压力结构422还包括底部推动件4223和侧部气囊4224;其中:
底部推动件4223可移动地设置于推动空间4212内。
侧部气囊4224设置于推动空间4212内,并且侧部气囊4224和底部推动件4223将推动空间4212与安装空间4210相隔离。
可以理解,底部推动件4223是用于对橡胶鞋底底部施加力的构件;例如,底部推动件4223可以是方形板子或方向块体等。侧部气囊4224是用于对橡胶鞋底侧部施加力的构件。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侧部气囊4224对橡胶鞋底侧部施加力;与通过使用板子进行施加力的方案相比,上述方案能够减小装置的成本,并且能够使橡胶鞋底侧部受力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涂胶部,所述涂胶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涂胶部用于将胶水均匀的涂抹在鞋楦底部;
烘干部,所述烘干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粘合部,所述粘合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输送部,所述输送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涂胶部、所述烘干部和所述粘合部沿着所述输送部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在鞋楦固定于所述输送部上的情况下,所述输送部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所述涂胶部,以使所述涂胶部能够均匀地将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鞋楦底部上;所述输送部还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进入所述烘干部,以使所述烘干部对胶水进行烘干操作;所述输送部还用于带动具有鞋楦底部的鞋楦移动至所述粘合部,以使所述粘合部将橡胶底粘合在鞋楦底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包括:
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鞋楦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部分位于所述涂胶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烘干部内;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带动鞋楦移动至述涂胶部;
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的正上方,部分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以及所述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正下方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烘干部内;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接受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鞋楦在所述烘干部内转动;以及
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正上方,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粘合部正上方;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鞋楦移动至所述粘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还包括
多个固定结构,多个所述固定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鞋楦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使鞋楦能够在先后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旋转件位于所述烘干部内;以及
多个输送件,沿所述旋转件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输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件的外侧壁,每个所述输送件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所述固定结构;多个所述输送件位于所述烘干部内,在所述输送件旋转至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输方向相垂直的情况下,所述输送件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正上方;在所述输送件旋转至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输方向相垂直的情况下,所述输送件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正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相切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相切的位置相同;鞋楦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卡止环口和第二卡止环口,所述第一卡止环口位于所述第二卡止环口与鞋楦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具有固定空间、卡止空间和伸缩孔,所述固定空间与外部空间通过所述卡止空间相连通,所述伸缩孔位于卡止空间的一侧;以及
卡止件,所述卡止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伸缩孔内,所述卡止件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空间内,并通过所述卡止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固定结构还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空间内,并通过所述卡止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所述固定结构还用于将鞋楦固定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所述连接件设置于与所述固定空间内,并通过所述卡止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空间内;
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鞋楦运送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处,并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之间具有速度差,以使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固定结构将鞋楦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鞋楦运送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处,并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之间具有速度差,以使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固定结构将鞋楦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移动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带动鞋楦输移动至所述粘合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包括: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并且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上;以及
压力部,所述压力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压力部连接于所述联动机构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还用于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压力部朝向鞋楦移动,以使橡胶底移动至鞋楦底部,进而使所述压力部将橡胶底固定于鞋楦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二移动槽、第一移动孔、第二移动孔和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移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移动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移动槽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移动槽延伸至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正下方,并且所述第二移动槽与所述第一移动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移动孔与所述第二移动孔通过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一移动孔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移动孔深度方向成角度设置;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主动件,所述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槽内,所述主动件靠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斜面,以使在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固定结构移动至所述主动件的一端时能够推动所述主动件背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中间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动件背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
主动杆,所述主动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并且所述主动件延伸至所述第一移动孔内,所述主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
连杆,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且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主动杆的另一端;以及
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孔内,所述从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并且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力部上;
其中,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上的所述固定结构移动至所述主动件的具有斜面的一端,以带动所述主动件背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进而通过上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主动杆朝向所述连杆移动,从而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从动杆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最终使所述压力部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部包括:
压力主体,所述压力主体设置于所述从动杆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端,并且所述压力主体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空间和安装开口,所述安装空间通过所述安装开口与外部空间相连通,并且所述安装开口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底壁和内侧壁均开设有推动空间,各个推动空间相连通;
压力结构,所述压力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动空间内,并且所述压力结构将所述推动空间与所述安装空间相隔离;以及
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底壁的所述压力结构朝向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一侧;
其中,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鞋楦处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以使所述压力结构对橡胶底施加压力,进而使所述橡胶底固定于鞋楦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主体开设有输气通孔,所述输气通孔与所述推动空间相连通,所述压力结构包括:
输气软管,所述输气软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输气通孔内;以及
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输气装置的输出端于所述输气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输气装置用于通过所述输气软管向所述推动空间进行充气操作,以使所述压力结构朝向鞋楦移动,进而使橡胶底固定在鞋楦底部上;所述输气装置还用于通过所述输气软管抽出所述推动空间内的气体,以使所述压力结构背向鞋楦移动,进而使所述压力结构松开鞋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休闲鞋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结构还包括:
底部推动件,所述底部推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推动空间内;以及
侧部气囊,所述侧部气囊设置于所述推动空间内,并且所述侧部气囊和所述底部推动件将所述推动空间与所述安装空间相隔离。
CN202510012788.6A 2025-01-06 2025-01-06 休闲鞋制造装置 Pending CN119405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12788.6A CN119405130A (zh) 2025-01-06 2025-01-06 休闲鞋制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510012788.6A CN119405130A (zh) 2025-01-06 2025-01-06 休闲鞋制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05130A true CN119405130A (zh) 2025-02-11

Family

ID=9446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510012788.6A Pending CN119405130A (zh) 2025-01-06 2025-01-06 休闲鞋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40513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6522U (zh) * 1990-07-25 1992-06-10 李永武 胶粘鞋自动定型配底成鞋生产设备
CN1692065A (zh) * 2002-11-18 2005-11-0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制品转向设备
CN1972606A (zh) * 2004-06-21 2007-05-30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生产复合卷烟滤嘴的装置和方法
CN105686215A (zh) * 2016-04-01 2016-06-22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制鞋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8807700U (zh) * 2018-08-07 2019-05-03 德州市鑫华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鞋底片材处理线
CN113229575A (zh) * 2021-05-31 2021-08-10 起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鞋类上胶压合流水线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6522U (zh) * 1990-07-25 1992-06-10 李永武 胶粘鞋自动定型配底成鞋生产设备
CN1692065A (zh) * 2002-11-18 2005-11-0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制品转向设备
CN1972606A (zh) * 2004-06-21 2007-05-30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用于生产复合卷烟滤嘴的装置和方法
CN105686215A (zh) * 2016-04-01 2016-06-22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制鞋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08807700U (zh) * 2018-08-07 2019-05-03 德州市鑫华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鞋底片材处理线
CN113229575A (zh) * 2021-05-31 2021-08-10 起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鞋类上胶压合流水线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0571B1 (ko) 직렬 순차 이송 방식의 신속 자동포장장치
CN107183840A (zh) 一种硫化鞋生产线
CN209649700U (zh) 皮革与透气布贴合一体设备
CN207084298U (zh) 一种硫化鞋生产线
CN113734518B (zh) 一种隧道式的组合烟花招纸包裹装置
CN108297478B (zh) 天地盒拼合机
CN119405130A (zh) 休闲鞋制造装置
CN109795744B (zh) 一种纸板包装流水线
CN209921743U (zh) 一种糖果生产用全自动包装机
CN217754465U (zh) 一种用于二极管加工的出料装盒装置
CN209699957U (zh) 一种纸质包装盒生产用涂胶装置
CN214608461U (zh) 高速机器人湿巾粘盖机
WO2010067337A2 (en) Equipment for applying labels to a product
KR20200002399A (ko) 묶음체 포장물 비닐포장기
CN210453961U (zh) 一种文件袋生产用封边设备
CN108963341A (zh) 锂电池贴胶纸的方法
CN219578392U (zh) 一种鞋底加工用加压成型结构的涂胶设备
CN208868363U (zh) 一种新型包装板覆膜装置
CN217099112U (zh) 纸盒成型贴角机
CN209649701U (zh) 喷胶贴合机
CN211385566U (zh) 一种涂胶机
CN219699188U (zh) 一种复合鞋材粘合装置
CN114180126A (zh) 一种工业用服装生产系统
CN219723455U (zh) 一种传感器生产加工用涂胶装置
CN215649540U (zh) 一种辅助复合鞋材粘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