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01768B - 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401768B CN119401768B CN202411667928.5A CN202411667928A CN119401768B CN 119401768 B CN119401768 B CN 119401768B CN 202411667928 A CN202411667928 A CN 202411667928A CN 119401768 B CN119401768 B CN 1194017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motor
- end surface
- block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中部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辅助工人将部件间隙调整至合适距离的阻挡机构。本发明实现了利用阻挡机构,根据需要调节间隙的部件的方位,驱使调节块下端面与下侧的部件上表面贴合,且调节板上端面与调节块下端面的间距为两个部件需要达到的最终间距,当上侧的部件与调节板上表面接触时,调节板会阻挡上侧部件的下降,从而避免了工人在对电机内部部件间隙进行调整时,因失误而出现误差,导致两个部件之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影响到部件后续使用效果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组装过程中,各个部件的装配精度对电机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通过调节电机内部部件的间隙,可以精确控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装配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这不仅可以提高电机的性能,还可以降低装配过程中的误差和返工率。
公告号为CN218347772U的专利公开了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电机轴承底座,电机轴承底座顶部的凹槽内设置有电机轴承,电机轴承的内部安装有电机转轴,电机轴承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轴承上盖,轴承上盖的顶部安装有电机轴承间隙调整机构,电机轴承间隙调整机构的底部贯穿轴承上盖且延伸至其内部。该专利通过电机轴承底座、电机轴承、电机转轴、轴承上盖、电机轴承间隙调整机构、转动槽、通孔、转盘、第一固定孔、环形固定板、第二固定孔、固定螺栓、转动轴、限位轴承、卡套、空气弹簧、垫片、导向杆、导向孔、螺纹槽和丝杆相互配合,使得调整操作过程更加简单,不需要将轴承进行拆卸,即可进行调整,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整效率。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通过丝杆等部件相互配合,来实现间隙调整工作,但是,整个调整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驱使传动部件转动,依靠工人的经验来进行对应的调整,当采用这种方式,容易出现调整误差,导致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影响到电机内部部件后续的使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面中部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辅助工人将部件间隙调整至合适距离的阻挡机构;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上端面的架体,所述架体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一,所述滑杆一滑动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下端面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一端转动设置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一端转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一侧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滑动连接有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下端一侧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转盘上。
优选的,所述转盘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转动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壳体内腔一侧转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壳体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输出端与蜗杆一端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架体上,所述架体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与螺纹杆一一端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升降块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输出端与连杆一一端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调节块上,所述调节块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四,所述电机四输出端与螺纹杆二一端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调节板前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中部滑动连接有两根滑杆三,所述滑杆三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一侧所述滑杆三下端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上端与调节板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二下端与滑杆三固定相连,所述下压板下端面一侧设置有触片一,所述调节板上端面一侧设置有触片二,所述调节块上端面一侧设置有指示灯,所述触片一与触片二接触时,指示灯亮起。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下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四,所述滑杆四滑动连接有滑块,一侧所述滑杆四套设有弹簧三,所述弹簧三上端与调节板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三下端与滑块上端面一侧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下端面一侧滑动连接有击打杆,所述击打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击打杆左端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左端与拉块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一右端与调节板下端一侧固定相连,所述调节板下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击打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将待调节间隙的电机底部置于转盘上,然后手动转动双向螺纹杆,使两个定位块同时且不同向滑动,来将电机夹紧,从而保证了电机在间隙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利用阻挡机构,根据需要调节间隙的部件的方位,驱使调节块下端面与下侧的部件上表面贴合,且调节板上端面与调节块下端面的间距为两个部件需要达到的最终间距,当上侧的部件与调节板上表面接触时,调节板会阻挡上侧部件的下降,从而避免了工人在对电机内部部件间隙进行调整时,因失误而出现误差,导致两个部件之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影响到部件后续使用效果的情况,并且,当上侧的部件即将与调节板接触时,会先与下压板接触,并将下压板挤压至调节板上侧的凹槽中时,此时,在触片一和触片二的作用下,指示灯亮起,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观察指示灯来停止手部动作,并且,当下压板完全嵌入至调节板上侧的凹槽中时,滑块与击打杆端部脱离时,弹簧一复原,击打杆向右移动,并与击打板接触,会发出金属撞击的声响,且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声响会连续出现多次,即可又一次提醒工作人员,部件间隙已经调整合适位置,从而通过指示灯亮起以及金属敲击的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上来提醒工作人员两个部件已达到合适间隙,使得工作人员可及时停止手部动作,避免继续转动螺栓、丝杆等传动部件,而导致上侧的部件挤压调节板,出现部件因挤压而损坏的情况,并且,金属敲击的方式可在指示灯没电或者故障时,依旧保证提醒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节块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调节块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调节块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指针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转盘;3、定位块;4、架体;5、电机一;6、滑杆一;7、螺纹杆一;8、壳体;9、双向螺纹杆;10、蜗轮;11、蜗杆;12、电机二;13、升降块;14、电机三;15、连杆一;16、连杆二;17、调节块;18、指示灯;19、电机四;20、滑杆二;21、螺纹杆二;22、指针;23、刻度尺;24、调节板;25、下压板;26、拉块;27、触片一;28、滑杆三;29、滑杆四;30、滑块;31、弹簧一;32、击打板;33、触片二;34、弹簧二;35、弹簧三;36、击打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壳体8,壳体8上端面中部转动设置有转盘2,转盘2上端面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定位块3,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辅助工人将部件间隙调整至合适距离的阻挡机构;
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上端面的架体4,架体4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一6,滑杆一6滑动连接有升降块13,升降块13下端面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杆一15,连杆一15一端转动设置有连杆二16,连杆二16一端转动设置有调节块17,调节块17一侧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滑杆二20,滑杆二20滑动连接有调节板24。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块3下端一侧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9,双向螺纹杆9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转盘2上。
具体的,将待调节间隙的电机底部置于转盘2上,然后手动转动双向螺纹杆9,使两个定位块3同时且不同向滑动,来将电机夹紧,从而保证了电机在间隙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转盘2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10,蜗轮10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上,壳体8内腔一侧转动设置有蜗杆11,蜗轮10与蜗杆11相互啮合,壳体8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2,电机二12输出端与蜗杆11一端固定相连。
升降块13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7,螺纹杆一7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架体4上,架体4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5,电机一5输出端与螺纹杆一7一端固定相连。
升降块13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三14,电机三14输出端与连杆一15一端固定相连。
调节板24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二21,螺纹杆二21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调节块17上,调节块17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四19,电机四19输出端与螺纹杆二21一端固定相连。
调节板24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指针22,调节板24前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刻度尺23。
调节板24中部滑动连接有两根滑杆三28,滑杆三28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25,一侧滑杆三28下端套设有弹簧二34,弹簧二34上端与调节板24底部固定相连,弹簧二34下端与滑杆三28固定相连,下压板25下端面一侧设置有触片一27,调节板24上端面一侧设置有触片二33,调节块17上端面一侧设置有指示灯18,触片一27与触片二33接触时,指示灯18亮起。
调节板24下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四29,滑杆四29滑动连接有滑块30,一侧滑杆四29套设有弹簧三35,弹簧三35上端与调节板24下端面固定相连,弹簧三35下端与滑块30上端面一侧固定相连。
调节板24下端面一侧滑动连接有击打杆36,击打杆36左端固定连接有拉块26,击打杆36左端套设有弹簧一31,弹簧一31左端与拉块26固定相连,弹簧一31右端与调节板24下端一侧固定相连,调节板24下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击打板32。
具体的,现有的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在使用时,是通过丝杆等部件相互配合,来实现间隙调整工作,但是,整个调整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驱使传动部件转动,依靠工人的经验来进行对应的调整,当采用这种方式,容易出现调整误差,导致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影响到电机内部部件后续的使用;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电机主体被定位完成后,根据需要调节间隙的部件的方位,利用电机一5带动螺纹杆一7转动,使得调节块17升降,同时,利用电机二12带动蜗杆11转动,使得蜗轮10和转盘2同时转动,来调节电机主体的角度,使待调节间隙的部件对准调节块17,然后利用电机三14带动连杆一15和连杆二16转动,使调节块17靠近部件,并且,调节块17下端面与下侧的部件上表面贴合,并根据最终两个部件需要达到的间距,利用电机四19带动螺纹杆二21转动,使调节板24上下移动,当调节板24上下移动时,指针22也会上下移动,由于指针22与刻度尺23贴合,所以,指针22会对准刻度尺23上的刻度,且指针22指到的刻度为调节板24上端面与调节块17下端面的距离,当指针22指到最终两个部件需要达到的间距时,停止调节板24的升降,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螺栓、丝杆等部件,来使上侧的部件下降,当上侧的部件与调节板24上表面接触时,调节板24会阻挡上侧部件的下降,并且,此时的两个部件已调节至需要的间隙,从而避免了工人在对电机内部部件间隙进行调整时,因失误而出现误差,导致两个部件之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影响到部件后续使用效果的情况;
当上侧的部件与调节板24上表面接触时,虽然会因阻挡而无法继续下降,但是,工作人员可能未及时观察到,进而继续转动螺栓、丝杆等传动部件,这会导致上侧的部件挤压调节板24,进而可能出现部件因挤压而损坏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此问题,当上侧的部件即将与调节板24接触时,会先与下压板25接触,并将下压板25向下挤压,当下压板25完全嵌入至调节板24上侧的凹槽中时,下压板25上表面与调节板24上表面平齐,此时,触片一27和触片二33刚好接触,指示灯18亮起,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观察指示灯18来停止手部动作,并且,当下压板25向下移动时,滑杆三28也向下移动,并对滑块30进行推动,当滑块30受到推动时,会在滑杆四29上向下滑动,而初始状态的滑块30与击打杆36端部为贴合状态,当滑块30向下移动且与击打杆36端部脱离时,弹簧一31复原,击打杆36向右移动,并与击打板32接触,当击打杆36与击打板32接触时,会发出金属撞击的声响,且在弹簧一31的作用下,声响会连续出现多次,即可又一次提醒工作人员,部件间隙已经调整合适位置,从而通过指示灯18亮起以及金属敲击的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上来提醒工作人员两个部件已达到合适间隙,使得工作人员可及时停止手部动作,避免继续转动螺栓、丝杆等传动部件,而导致上侧的部件挤压调节板24,出现部件因挤压而损坏的情况,并且,金属敲击的方式可在指示灯18没电或者故障时,依旧保证提醒效果,并且,可通过拉动拉块26,并在弹簧一31、弹簧二34、弹簧三35的作用下,使各部件复位,以进行后续的间隙调整工作。
工作原理:将待调节间隙的电机底部置于转盘2上,然后手动转动双向螺纹杆9,使两个定位块3同时且不同向滑动,来将电机夹紧,从而保证了电机在间隙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当电机主体被定位完成后,根据需要调节间隙的部件的方位,利用电机一5带动螺纹杆一7转动,使得调节块17升降,同时,利用电机二12带动蜗杆11转动,使得蜗轮10和转盘2同时转动,来调节电机主体的角度,使待调节间隙的部件对准调节块17,然后利用电机三14带动连杆一15和连杆二16转动,使调节块17靠近部件,并且,调节块17下端面与下侧的部件上表面贴合,并根据最终两个部件需要达到的间距,利用电机四19带动螺纹杆二21转动,使调节板24上下移动,当调节板24上下移动时,指针22也会上下移动,由于指针22与刻度尺23贴合,所以,指针22会对准刻度尺23上的刻度,且指针22指到的刻度为调节板24上端面与调节块17下端面的距离,当指针22指到最终两个部件需要达到的间距时,停止调节板24的升降,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螺栓、丝杆等部件,来使上侧的部件下降,当上侧的部件与调节板24上表面接触时,调节板24会阻挡上侧部件的下降,并且,此时的两个部件已调节至需要的间隙,从而避免了工人在对电机内部部件间隙进行调整时,因失误而出现误差,导致两个部件之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进而影响到部件后续使用效果的情况;当上侧的部件与调节板24上表面接触时,虽然会因阻挡而无法继续下降,但是,工作人员可能未及时观察到,进而继续转动螺栓、丝杆等传动部件,这会导致上侧的部件挤压调节板24,进而可能出现部件因挤压而损坏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此问题,当上侧的部件即将与调节板24接触时,会先与下压板25接触,并将下压板25向下挤压,当下压板25完全嵌入至调节板24上侧的凹槽中时,下压板25上表面与调节板24上表面平齐,此时,触片一27和触片二33刚好接触,指示灯18亮起,工作人员即可通过观察指示灯18来停止手部动作,并且,当下压板25向下移动时,滑杆三28也向下移动,并对滑块30进行推动,当滑块30受到推动时,会在滑杆四29上向下滑动,而初始状态的滑块30与击打杆36端部为贴合状态,当滑块30向下移动且与击打杆36端部脱离时,弹簧一31复原,击打杆36向右移动,并与击打板32接触,当击打杆36与击打板32接触时,会发出金属撞击的声响,且在弹簧一31的作用下,声响会连续出现多次,即可又一次提醒工作人员,部件间隙已经调整合适位置,从而通过指示灯18亮起以及金属敲击的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上来提醒工作人员两个部件已达到合适间隙,使得工作人员可及时停止手部动作,避免继续转动螺栓、丝杆等传动部件,而导致上侧的部件挤压调节板24,出现部件因挤压而损坏的情况,并且,金属敲击的方式可在指示灯18没电或者故障时,依旧保证提醒效果,并且,可通过拉动拉块26,并在弹簧一31、弹簧二34、弹簧三35的作用下,使各部件复位,以进行后续的间隙调整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壳体(8),所述壳体(8)上端面中部转动设置有转盘(2),所述转盘(2)上端面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定位块(3),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辅助工人将部件间隙调整至合适距离的阻挡机构;
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上端面的架体(4),所述架体(4)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一(6),所述滑杆一(6)滑动连接有升降块(13),所述升降块(13)下端面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连杆一(15),所述连杆一(15)一端转动设置有连杆二(16),所述连杆二(16)一端转动设置有调节块(17),所述调节块(17)一侧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滑杆二(20),所述滑杆二(20)滑动连接有调节板(24),所述调节板(24)中部滑动连接有两根滑杆三(28),所述滑杆三(28)上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25),一侧所述滑杆三(28)下端套设有弹簧二(34),所述弹簧二(34)上端与调节板(24)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二(34)下端与滑杆三(28)固定相连,所述下压板(25)下端面一侧设置有触片一(27),所述调节板(24)上端面一侧设置有触片二(33),所述调节块(17)上端面一侧设置有指示灯(18),所述触片一(27)与触片二(33)接触时,指示灯(18)亮起,所述调节板(24)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指针(22),所述调节板(24)前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刻度尺(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下端一侧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9),所述双向螺纹杆(9)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转盘(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10),所述蜗轮(10)转动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壳体(8)内腔一侧转动设置有蜗杆(11),所述蜗轮(10)与蜗杆(11)相互啮合,所述壳体(8)内腔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12),所述电机二(12)输出端与蜗杆(11)一端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3)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一(7),所述螺纹杆一(7)两端均转动设置于架体(4)上,所述架体(4)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5),所述电机一(5)输出端与螺纹杆一(7)一端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3)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三(14),所述电机三(14)输出端与连杆一(15)一端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4)一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二(21),所述螺纹杆二(21)两端均转动设置于调节块(17)上,所述调节块(17)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四(19),所述电机四(19)输出端与螺纹杆二(21)一端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4)下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四(29),所述滑杆四(29)滑动连接有滑块(30),一侧所述滑杆四(29)套设有弹簧三(35),所述弹簧三(35)上端与调节板(24)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三(35)下端与滑块(30)上端面一侧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4)下端面一侧滑动连接有击打杆(36),所述击打杆(36)左端固定连接有拉块(26),所述击打杆(36)左端套设有弹簧一(31),所述弹簧一(31)左端与拉块(26)固定相连,所述弹簧一(31)右端与调节板(24)下端一侧固定相连,所述调节板(24)下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击打板(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667928.5A CN119401768B (zh) | 2024-11-21 | 2024-11-21 | 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667928.5A CN119401768B (zh) | 2024-11-21 | 2024-11-21 | 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401768A CN119401768A (zh) | 2025-02-07 |
CN119401768B true CN119401768B (zh) | 2025-04-04 |
Family
ID=94417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667928.5A Active CN119401768B (zh) | 2024-11-21 | 2024-11-21 | 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401768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954807U (zh) * | 2019-01-14 | 2020-01-17 | 龙口泰进机械有限公司 | 轴向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
CN117329400A (zh) * | 2023-10-11 | 2024-01-02 | 四川永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快速采集人脸信息的摄像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45321B (zh) * | 2018-04-20 | 2024-11-15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位置调节装置及汽车标定设备 |
CN212192903U (zh) * | 2020-06-02 | 2020-12-22 | 西京学院 | 一种新能源电池装配装置 |
CN218659864U (zh) * | 2022-09-07 | 2023-03-21 | 云南德春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机构及钻孔装置 |
CN220030929U (zh) * | 2023-04-13 | 2023-11-17 | 广德阳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材料浇注用模具 |
CN222021235U (zh) * | 2023-12-19 | 2024-11-19 | 大连美森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板件双向往复式自动打磨机 |
-
2024
- 2024-11-21 CN CN202411667928.5A patent/CN1194017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954807U (zh) * | 2019-01-14 | 2020-01-17 | 龙口泰进机械有限公司 | 轴向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
CN117329400A (zh) * | 2023-10-11 | 2024-01-02 | 四川永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快速采集人脸信息的摄像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401768A (zh) | 2025-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1046874A1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连续钻孔装置 | |
CN119401768B (zh) | 一种电机间隙调整装置 | |
CN119328403A (zh) | 一种可调节的机械支撑工具 | |
CN219818243U (zh) | 一种光伏铝型材边框切割装置 | |
CN220012015U (zh) | 一种电动汽车故障诊断设备 | |
CN217776084U (zh) | 一种两轴联动机器人变位机 | |
CN214264119U (zh) | 一种指示标牌制作用精准切割装置 | |
CN115069938A (zh) | 一种器件pin脚成型治具 | |
CN211939138U (zh) | 一种钻孔装置 | |
CN114485332A (zh) | 一种平板宽度及平行度测量装置 | |
CN222680383U (zh) | 一种机械零部件钻孔装置 | |
CN110293248A (zh) | 一种钻床用钻孔夹具 | |
CN223037602U (zh) | 一种可调式三轴检测装置 | |
CN216502546U (zh) | 一种工件加工用立式升降台铣床 | |
CN109014441A (zh) | 一种高精度双节齿轮加工机构 | |
CN222818091U (zh) | 一种简捷调整电火花定位装置 | |
CN222220876U (zh) | 一种医疗器械冲孔冶具 | |
CN221621149U (zh) | 一种新型数控刀具用激光标记机 | |
CN220372026U (zh) | 一种铝合金百叶叶片生产用冲孔装置 | |
CN216966477U (zh) | 一种高精度锯床 | |
CN221850133U (zh) | 一种精密刀具检测台 | |
CN219966134U (zh) | 一种刀片生产专用冲床 | |
CN221755349U (zh) |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夹具 | |
CN219841879U (zh) | 一种车削件尺寸测量装置 | |
CN217493466U (zh) | 一种铜门生产的冲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