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400071A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00071A
CN119400071A CN202310927587.XA CN202310927587A CN119400071A CN 119400071 A CN119400071 A CN 119400071A CN 202310927587 A CN202310927587 A CN 202310927587A CN 119400071 A CN119400071 A CN 119400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display
reference surface
flexible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75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爽
陆旭
高亮
李非凡
石慧男
侯典杰
王艳丽
李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275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4000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4/100715 priority patent/WO202502079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9400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000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降低显示面板受力导致驱动芯片产生形变,进而导致驱动芯片损坏的风险。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显示面板包括主体部、绑定部以及位于主体部和绑定部之间的弯折部。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弯折部朝向主体部的非显示侧弯曲,以使绑定部弯折至主体部的非显示侧。至少一层支撑层位于主体部和绑定部之间,且与主体部和绑定部连接,至少存在一层支撑层设有第一阻隔孔。驱动芯片位于绑定部上,且位于绑定部远离主体部的一侧。驱动芯片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阻隔孔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上述显示模组用于显示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液晶显示装置(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英文: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QLED)和微型发光显示装置(英文:Mini/Micro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MLED)等显示技术已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智能手机、穿戴手表、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器等已经逐渐遍及在人们的生活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降低显示面板受力导致驱动芯片产生形变,进而导致驱动芯片损坏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主体部、绑定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绑定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非显示侧弯曲,以使所述绑定部弯折至所述主体部的非显示侧。所述至少一层支撑层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绑定部之间,且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绑定部连接,至少存在一层支撑层设有第一阻隔孔。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绑定部上,且位于所述绑定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驱动芯片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所述参考面为显示面板的主体部的显示面所在的平面。
上述显示模组中,存在至少一层支撑层设有第一阻隔孔,驱动芯片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阻隔孔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这种方式设置,第一阻隔孔可以阻挡主体部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层支撑层。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至少一层粘胶层,所述多层支撑层中相邻的两层支撑层之间存在一层粘胶层。所述至少一层粘胶层中,至少存在一层粘胶层设有第二阻隔孔,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且由所述主体部指向所述绑定部的方向,所述多层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密度。所述第二支撑层设有所述第一阻隔孔,且所述第一阻隔孔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层。
所述至少一层粘胶层包括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和所述第二支撑层之间。所述第一粘胶层设有第二阻隔孔,且所述第二阻隔孔贯穿所述第一粘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大致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位于所述阻隔孔内,所述散热件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电磁屏蔽件,所述电磁屏蔽件位于所述阻隔孔内,所述电磁屏蔽件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阻隔孔内,所述缓冲件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粘胶层,所述第二粘胶层包括第一粘胶图案和第二粘胶图案。所述第一粘胶图案位于所述至少一层支撑层和所述绑定部之间。所述第二粘胶图案位于所述至少一层支撑层和所述绑定部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粘胶图案和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粘胶图案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粘胶图案的厚度,且和所述第一粘胶图案之间具有间隔。其中,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粘胶图案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玻璃和第一保护层。所述柔性玻璃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显示侧,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且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具有间隔。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玻璃中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部分上,所述第一保护层环绕所述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柔性玻璃的弹性模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沿所述柔性玻璃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1mm。和/或,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侧边界,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外侧边界至少部分大致齐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在包括第二保护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覆盖层和第三粘胶层。所述覆盖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覆盖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三粘胶层位于所述覆盖层和所述柔性玻璃之间,所述第三粘胶层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第三粘胶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具有间隔。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二保护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保护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玻璃中超出所述第三粘胶层的边缘部分上,且环绕所述第三粘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缓冲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和/或,光屏蔽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光屏蔽层被配置为屏蔽紫外光。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
上述显示装置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板、边框和顶框。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侧,所述边框环绕所述底板,且环绕所述显示模组的周侧设置,所述顶框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侧,所述顶框沿着所述显示模组的柔性玻璃的边缘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顶框至少部分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框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所述顶框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的主体部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顶框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所述周边区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图;
图5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5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图1中沿剖面线C-C的截面图;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展平状态结构图;
图8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截面图;
图9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0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1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2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3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4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5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6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1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一保护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第二保护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20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21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2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折叠状态的结构图;
图23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24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25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图26为图5A中沿剖面线D-D的又一种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被称为第一元件的元件能在另一实施例中被称为第二元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包括复数形式。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特定数量的测量相关联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约”或“近似”包括所陈述的值并且意味着在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确定的针对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约”可意味着在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在所陈述的值的±30%、±20%、±10%、±5%内。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平行”、“垂直”、“相等”包括所阐述的情况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平行”包括绝对平行和近似平行,其中近似平行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可以是5°以内偏差;“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也可以是5°以内偏差。“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可以是相等的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其中任一者的5%。
应当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时,可以是该层或元件直接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以是该层或元件与另一层或基板之间存在中间层。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的厚度和区域的面积。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将进一步理解,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术语(例如在通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不应解释为理想的或过于形式化的意思。
在本公开中,诸如“下”、“下方”、“上方”和“上”等类似词的术语用于解释附图中所示的部件的关系关联。术语可为相对概念并且基于附图中表示的方向来描述,但是不限于此。
术语“重叠”或“重叠的”意味着第一物体可在第二物体的上方或下方或者第二物体的侧面,并且反之亦然。另外,术语“重叠”可包括层叠、堆叠、面对或面向、在……上面延伸、覆盖或部分覆盖,或者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领会和理解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术语。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0,该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的还是图像的任何装置。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导航仪、车载显示器、飞行显示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英文:Virtual Reality,简称:VR)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该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圆形手表或如图3所示的方形手表。又例如,该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手机,该手机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直板手机,也可以为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折叠手机。
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平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可折叠显示装置或者可卷曲显示装置中的任一种。
下面以上述显示装置1000为可折叠显示装置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但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考虑任何其它显示装置1000,只要应用相同的技术思想即可。
其中,可折叠显示装置1000包括内折显示装置和外折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10。
显示面板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等等,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以上述显示面板1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但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考虑任何其它显示面板,只要应用相同的技术思想即可。
如图1和图6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11,以及设于衬底11上的多个子像素P和封装层12。
衬底11为柔性衬底,该柔性衬底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衬底、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Polyethylene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简称:PEN)衬底或聚酰亚胺(英文:Polyimide,简称:PI)衬底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子像素P例如可以排列成多行多列,一行子像素P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子像素P,一列子像素P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子像素P。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大致垂直。
上述多个子像素P可以包括发光颜色为第一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发光颜色为第二颜色的第二子像素、以及发光颜色为第三颜色的第三子像素。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为三基色。例如,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蓝色,第三颜色为绿色,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6所示,每个子像素P均包括设置于衬底11上的像素电路14和发光器件15。
其中,像素电路14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41和存储电容器142。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141例如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载流子迁移率较高,能够提高薄膜晶体管141的响应速度。
其中,薄膜晶体管141包括有源层1411、源极1412、漏极1413和栅极1414,源极1412和漏极1413分别与有源层1411接触。存储电容器14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板1421和第二极板142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源极1412和漏极1413可以互换,即图6中的1412表示漏极,1413表示源极。
如图6所示,发光器件15包括第一电极151、发光功能层152以及第二电极153,第一电极151例如可以和多个薄膜晶体管141中作为驱动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141的源极1412或漏极1413电连接,图6中以第一电极151和薄膜晶体管141的漏极1413电连接进行示意。第一电极151的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英文: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或者银(Ag)。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铝(Al)、Ag或者镁(Mg)。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极151为发光器件15的阳极,第二电极153为发光器件15的阴极;或者,第一电极151为发光器件15的阴极,第二电极153为发光器件15的阳极。以下以第一电极151为发光器件15的阳极,第二电极153为发光器件15的阴极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第二电极321(阴极)为整层结构,也就是说,不同发光器件15的第二电极321上的电压值相等。
其中,上述发光功能层152可以仅包括发光层,也可以除包括发光层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Election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ion InjectionLayer,简称:E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ing Layer,简称:HTL)和空穴注入层(HoleInjection Layer,简称:HIL)中的至少一个。
封装层12位于第二电极152远离第一电极151的一侧。封装层12可以为封装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12可以包括一层封装薄膜,也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或两层以上封装薄膜。示例的,封装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三层封装薄膜。
在封装层1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三层封装薄膜的情况下,位于中间层的封装薄膜的材料为有机材料,位于两侧的封装薄膜的材料为无机材料。其中,有机材料例如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Polymethyl Methacrylate,简称:PMMA)或PI。
如图1~图5B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A和设置在显示区A的至少一侧的周边区B。图1~图5B中以周边区B围绕显示区A设置为例进行示意。
如图1所示,显示区A为显示图像的区域,被配置为设置多个像素单元13,周边区B为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周边区B被配置为设置显示驱动电路,例如,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显示面板10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101和至少两个非弯折区102。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一个弯折区101和两个非弯折区102。
示例性地,如图5A所示,弯折区101沿第一方向X延伸,两个非弯折区102分别设置于弯折区101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相邻两个非弯折区102之间通过弯折区101相连。即至少两个非弯折区102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非弯折区102之间通过一个弯折区101相连。
或者,示例性地,如图5B所示,弯折区101沿第二方向Y延伸,两个非弯折区102分别设置于弯折区101沿第一方向X的两侧。相邻两个非弯折区102之间通过弯折区101相连。即至少两个非弯折区10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非弯折区102之间通过一个弯折区101相连。
如图5A和图5B所示,下面以上述显示面板10包括一个弯折区101和两个非弯折区102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但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考虑多个弯折区101和多个非弯折区102的显示面板10,只要应用相同的技术思想即可。
示例性地,如图5A和图5B所示,两个非弯折区102可以关于弯折区101对称设置,以使显示面板10弯折后,两个非弯折区102远离弯折区101的一端齐平。
此外,在显示装置1000为内折显示装置1000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0在弯折以后,显示面板10的两个非弯折区102面对面层叠设置。在显示装置为外折显示装置1000的情况下,显示面板10的两个非弯折区102背对背层叠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面板10弯折(卷曲或者折叠)过程中,弯折区101发生弯折,非弯折区102保持展平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弯折区101和非弯折区102是以显示装置弯折过程中,是否产生变形为依据进行的区域划分,两者的结构可以是相同的。
示例性地,在制作显示面板10的过程中,在同一个衬底11,例如采用聚酰亚胺的衬底上,形成多个子像素P。然后,在显示面板10上划分出第一区域以及设于第一区域两侧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所包含的衬底11和子像素P构成弯折区101,第二区域所包含的衬底11和子像素P构成非弯折区102。
由上述可知,弯折区101和非弯折区102在结构上可以是相同的。但是,两者在显示面板10进行弯折时的状态不同。比如,在显示面板10的弯折过程中,弯折区101会随之进行弯折,非弯折区102保持原本状态(处于平展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电路板20,电路板20可以在显示面板10的端部与显示面板10绑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依次相连的主体部110、弯折部120以及绑定部130,弯折部120位于主体部110的一侧,绑定部130位于弯折部120远离主体部110的一侧,即弯折部120位于主体部110和绑定部130之间。
如图7所示,主体部110可以为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图像的部分。也就是说,上述显示区A(如图2~图5B所示)位于主体部110,即主体部110具有显示区A(如图2~图5B所示)。
如图7所示,主体部110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110A和非显示侧110B。需要说明的是,显示侧110A指的是主体部110显示图像的一侧(图7中主体部110的上侧),非显示侧110B是指与显示侧110A相对的另一侧(图7中主体部110的下侧)。
其中,如图2~图5B所示,主体部110还可以包括周边区B的部分区域。示例性地,如图2~图5B所示,主体部1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大致为圆形、椭圆形和矩形等中的任一者,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面为显示面板10的主体部110的显示面所在的平面。其中,显示面是指主体部110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一侧表面。
在本文中,“大致为圆形或椭圆形”是指,形状整体上呈圆形或椭圆形,但是并不局限为标准的圆形或椭圆形。即,这里的“圆形或椭圆形”不但包括基本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还包括类似于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
在本文中,“大致为矩形”是指,形状整体上呈矩形,但是并不局限为标准的矩形。即,这里的“矩形”不但包括基本矩形的形状,还包括类似于矩形的形状。例如,矩形的长边和短边在每个相交的位置(即拐角处)为弯曲状,即拐角处平滑,形状为圆角矩形。下文中以图5A和图5B中所示出的主体部1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大致为圆角矩形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7所示,绑定部130可以为显示面板10用于与电路板20绑定连接的部分。如图8所示,通过弯折工艺,弯折部120可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弯折轴朝向显示面板10的主体部110的非显示侧110B弯曲,使绑定部130弯折至主体部110的非显示侧110B,从而缩减显示装置1000(如图5A和图5B所示)的边框。其中,弯折轴并不是显示面板10中存在的实际结构,只是为了说明显示面板10的弯折过程提出的概念。
如图8所示,在将绑定部130弯折以后,电路板20可随着显示面板10弯折至主体部110的非显示侧110B,以实现缩减显示装置1000的边框的目的。如图8所示,电路板20的部分位于主体部110靠近绑定部130的一侧,且与主体部110粘接,部分位于绑定部130远离主体部110的一侧,且与绑定部130绑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可以为0.1mm~0.5mm;例如,弯折部120弯折半径可以为0.1mm、0.2mm、0.3mm、0.35mm、0.4mm和0.5mm中的任一种。
应理解,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越小,显示装置1000对应弯折部120的边框(如图5A和图5B中的下边框)可以设计的更窄,更利于显示装置1000的窄边框设计。示例性地,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可以为0.1mm~0.2mm,例如,弯折部120的弯折半径可以为0.12mm、0.15mm和0.18mm中的任一种,以使得显示装置1000对应弯折部120的边框(如图5A和图5B中的下边框)可以做的更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至少一层支撑层30和驱动芯片40。
如图8所示,至少一层支撑层30位于主体部110和绑定部130之间,至少一层支撑层30与主体部110和绑定部130连接。支撑层30被配置为支撑显示面板。支撑层30的材料可以包括不锈钢、铝或者铜中的至少一者。
如图8所示,上述至少一层支撑层30通过第四粘胶层4与主体部粘接。第四粘胶层4的材料可以包括光学胶(英文: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OCA)或压敏胶(英文: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简称:PSA)。示例性的,至少一层支撑层30通过压敏胶和主体部110粘接。
如图8所示,上述至少一层支撑层30通过第二粘胶层2和绑定部130粘接,第二粘胶层2的材料包括泡棉胶或者网格胶,示例性地,至少一层支撑层30通过网格胶和绑定部130粘接。
这里,网格胶包括多条交叉的纵线和横线,网格胶中横线和纵线的设置使网格胶在粘贴时,可以将网格胶与支撑层30或者绑定部130之间的空气更好的排出,降低气泡产生的概率,以使网格胶贴合在支撑层30或者绑定部130上时更为平整,可以提高支撑层30和绑定部130粘接的紧密性。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第二粘胶层2包括第一粘胶图案201和第二粘胶图案202。第一粘胶图案201位于至少一层支撑层30和绑定部130之间,且与至少一层支撑层30和绑定部130粘接。第二粘胶图案202位于至少一层支撑层30和绑定部130之间,且与至少一层支撑层30和绑定部130粘胶,第二粘胶图案202还位于第一粘胶图案201和弯折部120之间。第二粘胶图案202的厚度大于第一粘胶图案201的厚度,且与第一粘胶图案201具有间隔。
以这种方式设置,绑定部130中与第一粘胶图案201粘接的部分远离主体部110一侧的空间较大,即如图9所示,绑定部130中与第一粘胶图案201粘接的部分下侧的空间较大,从而可以为其他器件例如驱动芯片40、电路板20提供安装空间。
如图8所示,驱动芯片40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10提供显示画面所需的数据信号。
如图8和图9所示,驱动芯片40可以设置于绑定部130上,这样,驱动芯片40可以通过绑定部130、弯折部120向主体部110提供显示画面所需的数据信号,以控制显示面板10进行图像显示。
此处,驱动芯片40包括源极驱动芯片、触控芯片、时序控制器和伽马电路等微型芯片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且在第二粘胶层2包括第一粘胶图案201和第二粘胶图案202的情况下,驱动芯片40设置于第一粘胶图案201远离主体部110的一侧,即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粘胶图案2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内。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减小显示模组100的厚度,有利于显示装置1000的轻薄化。
示例性地,第二粘胶图案202的厚度,与第一粘胶图案201的厚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驱动芯片40的厚度。
也就是说,在安装完驱动芯片40以后,驱动芯片40远离主体部110的表面,相较于与第二粘胶图案202粘接的绑定部130的部分的表面靠近主体部110。或者,驱动芯片40远离主体部110的表面,与第二粘胶图案202粘接的绑定部130的部分的表面大致齐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减小显示模组100的厚度。
相关技术中,在主体部上施加作用力时,作用力会导致主体部产生形变,该形变可通过主体部、至少一层支撑层和绑定部传递到驱动芯片上,进而导致驱动芯片产生形变,从而导致驱动芯片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9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存在至少一层支撑层30设有第一阻隔孔301,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第一阻隔孔301可以为盲孔或者通孔。
以这种方式设置,第一阻隔孔301可以阻挡主体部110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40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显示模组100包括一层支撑层30,即显示模组100包括第一支撑层31,第一支撑层31位于主体部110和绑定部130之间,第一支撑层3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显示区A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第一支撑层31和主体部110通过第四粘胶层4粘接,第一支撑层31和绑定部130通过第二粘胶层2粘胶。第一支撑层31设有第一阻隔孔301。
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第一阻隔孔301为盲孔,且盲孔的开口方向朝向绑定部130,也就是说,第一支撑层31靠近绑定部130的表面具有开口,第一支撑层31远离绑定部130的表面没有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撑层31外侧边界内的各个区域都有第一支撑层31,在主体部110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位于显示区A内的主体部110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被第一支撑层31支撑,能够使得位于显示区A内的主体部110靠近第一支撑层31的表面较为平坦,即显示区A内的主体部110靠近第一支撑层31的表面没有高度差,从而降低显示面板10出现膜印的风险。
或者,示例性地,如图11所示,第一阻隔孔301为通孔,这样,第一阻隔孔301沿垂直于主体部110的方向的尺寸较大,可以进一步的阻挡主体部110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40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显示模组100包括多层支撑层30和至少一层粘胶层。
多层支撑层30位于主体部110和绑定部130之间,多层支撑层30且与主体部110和绑定部130连接。多层支撑层30中相邻两层支撑层30之间存在一层粘胶层,相邻两层支撑层30通过上述粘胶层粘接。至少一层粘胶层(多层支撑层30之间的所有粘胶层)中,至少存在一层粘胶层设有第二阻隔孔302,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以这种方式设置,第二阻隔孔302可以阻挡主体部110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40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2所示,沿垂直于主体部110,且由主体部110指向绑定部130的方向,多层支撑层30包括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第一支撑层31的密度大于第二支撑层32的密度,例如,第一支撑层31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第二支撑层32的材料包括钛或者铝。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小多层支撑层30的重量,进而减小显示模组100的重量,有利于显示装置1000的轻薄化。第一支撑层31和主体部110通过第四粘胶层4粘接,第二支撑层32和绑定部130通过第二粘胶层2粘接。
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小多层支撑层30的重量,且保证多层支撑层30的支撑强度。第一支撑层31的厚度为30μm~100μm。第二支撑层32的厚度为150μm~200μm。
例如,第一支撑层31的厚度为30μm、36μm、40μm、60μm、65μm、75μm、83μm、
90μm和100μm中的任一种。第二支撑层32的厚度为150μm、155μm、161μm、168μm、
172μm、180μm、185μm、194μm和200μm中的任一种。
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仅第二支撑层32设有第一阻隔孔301,且第一阻隔孔301贯穿第二支撑层32。
以这种方式设置,一方面,第一支撑层31的外侧边界内的各个区域都有第一支撑层31,在主体部110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位于显示区A内的主体部110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被第一支撑层31支撑,能够使得位于显示区A内的主体部110靠近第一支撑层31的表面较为平坦,从而降低位于显示区A出现膜印的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支撑层32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撑层31的厚度,第二支撑层32设有第一阻隔孔301,且第一阻隔孔301贯穿第二支撑层,能够使得第一阻隔孔301沿垂直于主体部110的方向的尺寸较大,可以进一步的阻挡主体部110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40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或者,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仅第一支撑层31设有第一阻隔孔301,
以这种方式设置,由于第一支撑层31的密度较大,将第一阻隔孔301设于第一支撑层31上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多层支撑层30的重量,进而减小显示模组100的重量,有利于显示装置1000的轻薄化。
又或者,示例性地,如图14所示,第一支撑层31设有第一阻隔孔301,且第二支撑层32设有第一阻隔孔301。
以这种方式设置,第一阻隔孔301沿垂直于主体部110的方向的尺寸较大,可以进一步的阻挡主体部110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40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此外,如图12~图14所示,至少一层粘胶层包括一层粘胶层,即显示模组100包括第一粘胶层1,第一粘胶层1位于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之间,且与第一支撑层31和第二支撑层32粘接。第一粘胶层1设有第二阻隔孔302,第二阻隔孔302贯穿第一粘胶层1。第一粘胶层1的材料包括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层(英文: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简称:FEP)。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2~图14所示,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大致重合。
以这种方式设置,第一阻隔孔301和第二阻隔孔302可在一步刻蚀工艺中形成,可以减少显示模组100的工艺步骤,降低显示模组100的制备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图14所示,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阻隔孔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阻隔孔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5mm。
需要说明的是,该阻隔孔包括上述第一阻隔孔301和/或上述第二阻隔孔302。此外,下文中所提到的阻隔孔均包括第一阻隔孔301和/或第二阻隔孔302,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例如,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阻隔孔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为0.5mm、0.55mm、0.61mm、0.7mm和0.85mm中的一者。
以这种方式设置,阻隔孔可以最大程度的阻挡主体部110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40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示例性地,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5mm。
例如,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为0.5mm、0.55mm、0.61mm、0.7mm和0.85mm中的一者。
或者,示例性地,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5mm。
例如,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为0.5mm、0.55mm、0.61mm、0.7mm和0.85mm中的一者。
又或者,示例性地,驱动芯片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5mm。
例如,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一阻隔孔30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为0.5mm、0.55mm、0.61mm、0.7mm和0.85mm中的一者。
且,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5mm。
例如,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二阻隔孔302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之间的距离为0.5mm、0.55mm、0.61mm、0.7mm和0.85mm中的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散热件50,散热件50位于阻隔孔内,散热件5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芯片40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到散热件50上,散热件50将热量传递到大气中,可以提高驱动芯片40的散热效率,提高驱动芯片40的使用寿命。
散热件50采用的材料包括铜、银、金、石墨和氮化硼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散热件50采用的材料包括石墨。石墨的散热系数较高,有利于提高驱动芯片40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沿垂直于主体部110的方向,散热件50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阻隔孔的尺寸。也就是说,散热件50靠近绑定部的一端,相较于阻隔孔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远离绑定部130;或者,散热件50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与阻隔孔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大致齐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善散热件50凸出阻隔孔导致绑定部130产生形变的问题,降低绑定部130产生形变导致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电磁屏蔽件60,电磁屏蔽件60位于阻隔孔内,电磁屏蔽件6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这种情况下,电磁屏蔽件60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以外的电磁波对驱动芯片40的影响。电磁屏蔽件60采用的材料为吸波材料,例如,电磁屏蔽件60采用的材料包括铜、铝和镍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所示,沿垂直于主体部110的方向,电磁屏蔽件60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阻隔孔的尺寸。也就是说,电磁屏蔽件60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相较于阻隔孔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远离绑定部130;或者,电磁屏蔽件60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与阻隔孔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大致齐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善电磁屏蔽件60凸出阻隔孔导致绑定部130产生形变的问题,降低绑定部130产生形变导致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缓冲件70,缓冲件70位于阻隔孔内,缓冲件7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驱动芯片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这种情况下,缓冲件70在受到应力(拉应力或压应力)后能够产生一定形变,并且通过缓冲件70自身的形变来释放其内部的产生的应力,可以阻挡主体部110产生的形变传递到驱动芯片40上,进而可以降低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缓冲件70采用的材料包括泡棉或者橡胶。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5所示,沿垂直于主体部110的方向,缓冲件70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阻隔孔的尺寸。也就是说,缓冲件70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相较于阻隔孔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远离绑定部130;或者,缓冲件70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与阻隔孔靠近绑定部130的一端大致齐平。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善缓冲件70凸出阻隔孔导致绑定部130产生形变的问题,降低绑定部130产生形变导致驱动芯片40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驱动芯片40损坏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背膜80,背膜80位于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图15所示,背膜80例如可以包括第一子背膜801和第二子背膜802,第一子背膜801和第二子背膜802在弯折部120断开。
其中,沿垂直于主体部110的方向,第一子背膜801与主体部110至少部分重叠。第二子背膜802与绑定部130至少部分重叠,且第二子背膜802可随绑定部130被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主体部110的非显示侧110B。
在这种情况下,背膜80暴露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20,可以降低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20的弯折阻力,且改变显示面板10的弯折部120在弯折过程中的受力中性层的位置,降低显示面板10损伤的风险。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8~图15所示,主体部110的边界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子背膜801的边界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即第一子背膜801覆盖主体部110,且第一子背膜801靠近第二子背膜802的一侧延伸至弯折部120。绑定部130的边界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子背膜802的边界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即第二子背膜802覆盖绑定部130,且第二子背膜802靠近第一子背膜801的一侧延伸至弯折部120。
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面板10弯折过程中,可以避免主体部110、弯折部120以及绑定部130的交界处产生应力集中,降低显示面板10在主体部110、弯折部120以及绑定部130的交界处产生裂纹或者断裂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黑矩阵17,黑矩阵17设置于发光器件15远离衬底1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黑矩阵17被配置为将从不同子像素P发出的光间隔开,并且具有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10内部后产生反射光线的作用。
此外,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彩膜18,彩膜18设置于发光器件15远离衬底11的一侧。在显示面板10包括黑矩阵17的情况下,彩膜18设置于黑矩阵17远离衬底1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彩膜18可以滤去外界环境光中的大部分波段的光,从而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在显示面板10的反射强度。
其中,如图6所示,彩膜18包括多个滤光图案181,一个像素开口16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一个滤光图案181在衬底11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这里,如图6所示,滤光图案181的形状可以像素开口16的形状大致相同,也可以与像素开口16的形状不同。图6中以滤光图案181的形状与像素开口16的形状大致相同为例进行示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滤光图案181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例如,滤光图案181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的通用聚合物、具有苯酚类基团的聚合物衍生物、丙烯酰基类聚合物、酰亚胺类聚合物、芳基醚类聚合物、酰胺类聚合物、氟类聚合物、对二甲苯类聚合物和乙烯醇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还可以包括偏光片,偏光片可以设置于发光器件15远离衬底11的一侧,偏光片可以为柔性件。
这样,通过偏光片选择通过某种偏振方向的光,可以降低外界环境光在显示面板10的反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柔性玻璃90(超薄玻璃)。柔性玻璃90是指玻璃厚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的玻璃,比如,第一阈值为0.1mm。
如图16所示,柔性玻璃90位于主体部110的显示侧,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显示面板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且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显示面板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具有间隔,也就是说,柔性玻璃90的边界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界。其中,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显示面板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是指: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重合。或者,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显示面板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当物品与显示模组100发生碰撞或者显示模组100与地面发生碰撞时,物品首先会碰撞到柔性玻璃90,而不会碰到显示面板10,这样,柔性玻璃90可以降低显示模组100外的物品直接碰撞显示面板10从而导致显示面板10损坏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物品沿着平行于主体部110的方向运动时,物品首先会碰到柔性玻璃90的边缘,不会碰到显示面板10的边缘,这样,柔性玻璃90也可以降低显示模组100外的物品直接碰撞显示面板10的边缘从而导致显示面板10损坏的风险。
此外,为了将柔性玻璃90和显示面板10粘接,显示模组100还包括顶部光学胶层9(英文:Top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TOCA)。顶部光学胶层9位于柔性玻璃90和显示面板10之间,顶部光学胶层9被配置为粘接柔性玻璃90和显示面板10。
如图16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第一保护层210。第一保护层位210于柔性玻璃90靠近显示面板10的一侧,第一保护层210至少部分位于柔性玻璃90中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缘部分上,第一保护层210环绕显示面板10。
也就是说,柔性玻璃90中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缘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有支撑,即柔性玻璃90中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缘部分的至少部分区域不会处于悬空状态,当柔性玻璃90受到作用力时,作用力会通过柔性玻璃90中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缘部分传递到第一保护层210上,进而将作用力分散到第一保护层210上,这样,可以降低柔性玻璃90中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缘部分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柔性玻璃90破碎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第一保护层2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
这样,当物品沿着平行于主体部110的方向运动时,物品首先会碰到第一保护层210的边缘,不会碰到柔性玻璃90的边缘,第一保护层210可以降低显示模组100外的物品直接碰撞柔性玻璃90的边缘导致显示面板10损坏的风险。
示例性地,第一保护层2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1mm。
例如,第一保护层2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0.1mm、0.15mm、0.22mm、0.30mm、0.42mm、0.48mm和0.5mm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210的弹性模量小于柔性玻璃90的弹性模量。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护层210可以通过激光切割形成。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保护层210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3GPa。
例如第一保护层210的弹性模量为3GPa、3.6GPa、4GPa、5.3GPa、5.8GPa和6GPa中的一种。
柔性玻璃90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7GPa。
例如,柔性玻璃90的弹性模量为7GPa、7.5GPa、8.1GPa、8.9GPa、9.5GPa和10GPa中的一种。
示例性地,第一保护层2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边界重合。
其中,第一保护层210可以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形成,如图17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0制备方法包括S100~S200。
S100、在柔性玻璃90靠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贴合第一初始保护层211。
第一初始保护层211至少部分位于柔性玻璃90中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缘部分上,第一初始保护层21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内,第一初始保护层21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内,且第一初始保护层211环绕显示面板10。
S200、采用激光沿着第一切割线切割第一初始保护层211形成第一保护层210。
第二切割线为柔性玻璃90的边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210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第一保护层210的厚度为20μm~300μm。
例如,第一保护层210的厚度为20μm、30μm、34μm、38μm、42μm、45μm、51μm、55μm、60μm、100μm、150μm、210μm、260μm和300μm中的一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将第一保护层210和柔性玻璃90粘接,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第六粘胶层6。第六粘胶层6位于第一保护层210和柔性玻璃9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超薄玻璃和第一保护层210。示例性地,第六粘胶层6的材料为压敏胶。第六粘胶层6的弹性模量为10KPa~50Kpa。
例如,第六粘胶层6的弹性模量为10KPa、11KPa、15KPa、19KPa、20KPa、25KPa、33KPa、39KPa、40KPa、45KPa和50Kpa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第二保护层220。第二保护层220位于柔性玻璃90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且沿柔性玻璃90的边缘设置,第二保护层22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
在这种情况下,当物品沿着平行于主体部110的方向运动时,物品首先会碰到第二保护层220的边缘,不会碰到柔性玻璃90的边缘,这样,第二保护层220也可以降低显示模组100外的物品直接碰撞柔性玻璃90的边缘导致柔性玻璃90损坏的风险。
示例性地,第二保护层22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大于或者等于0.1mm。
例如,第二保护层22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0.1mm、0.15mm、0.22mm、0.30mm、0.42mm、0.48mm和0.5mm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220的弹性模量小于柔性玻璃90的弹性模量。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保护层220可以通过激光切割形成。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保护层220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3GPa。
例如,第二保护层220的弹性模量为3GPa、3.6GPa、4GPa、5.3GPa、5.8GPa和6GPa中的一种。
柔性玻璃90的弹性模量大于或者等于7GP。
例如,柔性玻璃90的弹性模量为7GPa、7.5GPa、8.1GPa、8.9GPa、9.5GPa和10GPa中的一种。
示例性地,第二保护层22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第二保护层220可以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形成,如图18所示,上述显示装置1000的制备方法包括S210~S220。
S210、在柔性玻璃90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贴合第二初始保护层221。
第二初始保护层221至少部分位于柔性玻璃90中超出显示面板10的边缘部分上,第二初始保护层22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内,第二初始保护层221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内,且第二初始保护层221环绕显示面板10。
S220、采用激光沿着第二切割线切割第二初始保护层221形成第二保护层220。
第二切割线的边界即为第二保护层220的边界,第二保护层220的边界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20和S200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进行。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减少显示装置1000的工艺步骤,降低显示装置1000的制备成本。
例如,如图16所示,第一保护层210的外侧边界,与第二保护层220的外侧边界至少部分大致齐平。在采用激光切割材料形成保护层的过程中,第一保护层210和第二保护层220可以同步形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将第二保护层220和柔性玻璃90粘接,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第七粘胶层7。第七粘胶层7位于第二保护层220和柔性玻璃9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柔性玻璃90和第二保护层220。示例性地,第七粘胶层7的材料为压敏胶。第七粘胶层7的弹性模量为10KPa~50Kpa。
例如,第七粘胶层7的弹性模量为10KPa、11KPa、15KPa、19KPa、20KPa、25KPa、33KPa、39KPa、40KPa、45KPa和50Kpa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220的材料可以与第一保护层210的材料相同,例如,第一保护层210材料和第二保护层220的材料均为聚酰亚胺;又例如,第一保护层210材料和第二保护层220的材料均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或者,第二保护层220的材料可以与第一保护层210的材料不相同,例如,第一保护层21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第二保护层220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又例如,第一保护层210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第二保护层22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覆盖层230和第三粘胶层3。覆盖层位于柔性玻璃9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且覆盖层23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
在这种情况下,当物品与显示模组100碰撞或者显示模组100与地面碰撞时,物品或者地面会首先碰到覆盖层230,不会碰到柔性玻璃90,这样,覆盖层230可以降低显示模组100外的物品直接碰撞柔性玻璃90导致柔性玻璃90损坏的风险。
覆盖层230的材料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膜(英文:Colorless Polyimide,简称:CPI)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如图19所示,第三粘胶层3位于覆盖层230和柔性玻璃90之间,被配置为粘接覆盖层230和柔性玻璃90。第三粘胶层3的材料可以为光学胶。
示例性地,第三粘胶层3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重合,即第三粘胶层3的大小与柔性玻璃90的大小相同。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使得柔性玻璃90的粘接面积较大,以使柔性玻璃90和覆盖层230粘接的更牢固。
或者,示例性地,如图19所示,第三粘胶层3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第三粘胶层3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具有间隔。比如,第三粘胶层3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0.3mm,
例如,第三粘胶层3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0.3mm、0.4mm、0.45mm、0.5mm、0.58mm、0.62mm、0.66mm、0.71mm、0.79mm、0.8mm、0.94mm和1mm中的一种。
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玻璃90超出第三粘胶层3的边缘部分为第二保护层220提供容纳空间,即在显示模组100包括第二保护层220的情况下,第二保护层220至少部分位于柔性玻璃90超出第三粘胶层3的边缘部分上,且环绕第三粘胶层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缓冲层240和第八粘胶层8。
其中,缓冲层240位于柔性玻璃90和显示面板10之间。缓冲层240主要起到缓冲抗震的作用,以提高显示模组100的抗冲击能力。缓冲层240的材料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英文: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简称:TPU)。
如图20所示,缓冲层24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例如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如图20所示,第八粘胶层8位于缓冲层240和柔性玻璃9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缓冲层240和柔性玻璃90。第八粘胶层8的材料可以与第三粘胶层3的材料相同,比如第三粘胶层3和第八粘胶层8的材料均为光学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顶部光学胶层9位于缓冲层240和显示面板1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缓冲层240和显示面板1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和图22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光屏蔽层250和第五粘胶层5。
其中,光屏蔽层250位于柔性玻璃90和显示面板10之间,光屏蔽层250被配置为屏蔽紫外光,也就是说,光屏蔽层250主要起到降低显示面板10内的有机材料老化的风险。光屏蔽层250的材料可以包括隔紫外光学胶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如图21所示,光屏蔽层25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例如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如图21所示,第五粘胶层5位于光屏蔽层250和柔性玻璃9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光屏蔽层250和柔性玻璃90。第五粘胶层5的材料可以与第三粘胶层3的材料相同,比如第三粘胶层3和第五粘胶层5的材料均为光学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顶部光学胶层9位于光屏蔽层250和显示面板10之间,且被配置为光屏蔽层250和显示面板10。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缓冲层240、第八粘胶层8、光屏蔽层250和第五粘胶层5。
其中,缓冲层240位于柔性玻璃90和显示面板10之间。第八粘胶层8位于缓冲层240和柔性玻璃9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缓冲层240和柔性玻璃90。光屏蔽层250位于缓冲层240和显示面板10之间。第五粘胶层5位于缓冲层240和光屏蔽层250之间,被配置为粘接缓冲层240和光屏蔽层25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顶部光学胶层9位于光屏蔽层250和显示面板10之间,且被配置为光屏蔽层250和显示面板10。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光屏蔽层250和第五粘胶层5、缓冲层240和第八粘胶层8。
其中,光屏蔽层250位于柔性玻璃90和显示面板10之间。第五粘胶层5位于光屏蔽层250和柔性玻璃9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光屏蔽层250和柔性玻璃90。缓冲层240位于光屏蔽层250和显示面板10之间。第八粘胶层8位于缓冲层240和光屏蔽层250之间,被配置为粘接缓冲层240和光屏蔽层25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顶部光学胶层9位于缓冲层240和显示面板10之间,且被配置为粘接缓冲层240和显示面板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显示装置1000还包括壳体300,显示模组100可以设置于壳体300内。
壳体300包括底板310、边框320和顶框330。底板310位于显示模组100的非显示侧,边框320环绕底板310,且环绕显示模组100的周侧设置,顶框330位于显示模组100的显示侧,顶框330沿着显示模组100的柔性玻璃90的边缘呈环形设置。
需要理解的是,如图25所示,显示模组100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需要说明的是,显示侧110A指的是显示模组100显示图像的一侧(图25中显示模组的上侧),非显示侧是指与显示侧相对的另一侧(图25中显示模组的下侧)。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5所示,顶框330在参考面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边框32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大致重合,且顶框330与边框320的内侧面连接。
以这种方式设置,边框320可以对边框320的边缘起到保护作用,边框320的边缘受到意外碰撞而导致碎裂的风险。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26所示,边框32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顶框330在参考面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顶框330与边框320远离底板310的端面连接。以这种方式设置,边框320可以对顶框330提供支撑。
此外,第一保护层210与顶框330至少部分抵接。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在顶框330上施加作用力,作用力可以传递到柔性玻璃90上,进而传递到第一保护层210上,可以降低顶框330上的作用力传递到柔性玻璃90上导致柔性玻璃90损坏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抵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相抵靠或相贴合。并且,属于“抵接”可以是直接抵接,即两个部件(或区、层、部分)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件(或区、层、部分),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抵接,即两个部件(或区、层、部分)之间存在其他部件(或区、层、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和图26所示,顶框33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顶框33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mm。
例如,顶框33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与柔性玻璃9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距离为2mm、2.5mm、3.1mm、4.5mm和5mm中的一种。
在这种情况下,柔性玻璃90和顶框330的粘接面积较大,可以提高顶框330对柔性玻璃90的支撑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顶框33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周边区B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内。
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缩短周边区B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边界,与顶框33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的距离,即缩短显示装置1000的边框的尺寸,这样,可以提高显示装置1000的屏占比。
示例性地,顶框330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与周边区B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边界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的缩短显示装置1000的边框的尺寸。
在显示装置1000的弯折半径为3mm的情况下,上述显示装置1000的性能指标可以满足: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00的可弯折次数大于或者等于2万次。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00的可弯折次数大于或者等于30万次。在温度为85℃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00的可弯折次数大于或者等于2万次。显示装置1000的表面硬度大于或者等于3H。在落球测试的过程中,落球的质量为32.65g,落球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主体部、绑定部以及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绑定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显示侧和非显示侧,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非显示侧弯曲,以使所述绑定部弯折至所述主体部的非显示侧;
至少一层支撑层,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绑定部之间,且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绑定部连接;至少存在一层支撑层设有第一阻隔孔;
驱动芯片,位于所述绑定部上,且位于所述绑定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驱动芯片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所述参考面为显示面板的主体部的显示面所在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层支撑层,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至少一层粘胶层,所述多层支撑层中相邻的两层支撑层之间存在一层粘胶层;所述至少一层粘胶层中,至少存在一层粘胶层设有第二阻隔孔;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主体部,且由所述主体部指向所述绑定部的方向,所述多层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密度;所述第二支撑层设有所述第一阻隔孔,且所述第一阻隔孔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层;
所述至少一层粘胶层包括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粘胶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和所述第二支撑层之间;所述第一粘胶层设有第二阻隔孔,且所述第二阻隔孔贯穿所述第一粘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大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
且,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阻隔孔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件,位于所述阻隔孔内;所述散热件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磁屏蔽件,位于所述阻隔孔内;所述电磁屏蔽件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件,位于所述阻隔孔内;所述缓冲件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芯片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粘胶层,包括第一粘胶图案和第二粘胶图案;所述第一粘胶图案位于所述至少一层支撑层和所述绑定部之间;所述第二粘胶图案位于所述至少一层支撑层和所述绑定部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粘胶图案和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粘胶图案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粘胶图案的厚度,且和所述第一粘胶图案之间具有间隔;
其中,所述驱动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粘胶图案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柔性玻璃,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显示侧;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且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具有间隔;
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玻璃中超出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部分上,且所述第一保护层环绕所述显示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柔性玻璃的弹性模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沿所述柔性玻璃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大于或者等于0.1mm;和/或,
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外侧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大于或者等于0.1mm。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外侧边界,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外侧边界至少部分大致齐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在包括第二保护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覆盖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覆盖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
第三粘胶层,位于所述覆盖层和所述柔性玻璃之间;所述第三粘胶层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第三粘胶层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具有间隔;
在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二保护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保护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玻璃中超出所述第三粘胶层的边缘部分上,且环绕所述第三粘胶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和/或,
光屏蔽层,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光屏蔽层被配置为屏蔽紫外光。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壳体,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边框和顶框,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非显示侧,所述边框环绕所述底板,且环绕所述显示模组的周侧设置,所述顶框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侧,所述顶框沿着所述显示模组的柔性玻璃的边缘呈环形设置,第一保护层与所述顶框至少部分抵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在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且,所述顶框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与所述柔性玻璃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界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mm。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者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的主体部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顶框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的内侧边界,位于所述周边区在所述参考面上的正投影内。
CN202310927587.XA 2023-07-26 2023-07-26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94000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7587.XA CN119400071A (zh) 2023-07-26 2023-07-26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CT/CN2024/100715 WO2025020799A1 (zh) 2023-07-26 2024-06-21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27587.XA CN119400071A (zh) 2023-07-26 2023-07-26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00071A true CN119400071A (zh) 2025-02-07

Family

ID=9437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7587.XA Pending CN119400071A (zh) 2023-07-26 2023-07-26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9400071A (zh)
WO (1) WO20250207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9054A (ja) * 2001-02-01 2002-08-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パネル用基板と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情報表示装置
JP2018141848A (ja) * 2017-02-27 2018-09-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113915B (zh) * 2019-04-19 2020-10-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11292622B (zh) * 2020-02-26 2022-01-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63831B (zh) * 2021-09-16 2023-06-2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775499A (zh) * 2022-11-25 2023-03-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6367595A (zh) * 2023-03-31 2023-06-30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220569333U (zh) * 2023-07-26 2024-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5020799A1 (zh) 2025-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71854B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722452B1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US11398533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217636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017199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sensor opening
KR102656141B1 (ko) 표시 장치
US11342539B2 (en) Display panel aligned with window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609609B2 (en) Pressure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2063806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20569333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7710030B2 (en) Double sided AMOLED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1144529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127796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integrated pressure sensor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KR102623375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543443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연성 인쇄 회로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CN119400071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20374047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30013731A (ko)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2023030781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240172531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389399A1 (en) Mother glass protective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20220392816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50021143A (ko)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