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384576A - 电流体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电流体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84576A
CN119384576A CN202380046160.7A CN202380046160A CN119384576A CN 119384576 A CN119384576 A CN 119384576A CN 202380046160 A CN202380046160 A CN 202380046160A CN 119384576 A CN119384576 A CN 1193845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body
fluid heater
tube
electric fluid
heat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800461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拉·哈莫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BK David and Baad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BK David and Baad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2212825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22128258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DBK David and Baader GmbH filed Critical DBK David and Baad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9384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845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01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24H1/10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with resist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001Guiding means
    • F24H9/0015Guiding means in water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4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by tubes, e.g. bent in serpentine form
    • F24H1/16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by tubes, e.g. bent in serpentine form helically or spirally coiled
    • F24H1/16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by tubes, e.g. bent in serpentine form helically or spirally coiled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引导流体的壳体的电流体加热器,在该壳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分别具有多个螺旋的管加热体。由螺旋限定内部区域,该内部区域优选沿着螺旋轴线延伸。根据本发明,在内部区域中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排挤体的排挤体组件,其中,在排挤体组件的外周上形成用于流体的流动区域。在流动区域中也布置有螺旋。具有排挤体组件的至少一个内腔的内腔组件与流体的流动区域很大程度上或完全流体密封地分隔。横向流动(即,横向于螺旋纵轴线)尽可能地避免或完全避免。

Description

电流体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体、尤其用于液体、尤其用于冷却液的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WO 2011/054970 A2中公开一种这样的电流体加热器。三个管加热体分别沿着共同的螺旋轴线形成多个螺旋,其中,这些螺旋布置在一个壳体中,该流体流过该壳体。流体因此围绕该螺旋流动并且在此被加热。
示出具有流体引导部的实施例,其中,在壳体中在螺旋的内部沿着螺旋轴线布置有管部件。待加热的流体首先在管部件的内部沿着螺旋轴线流动,从那里通过通槽径向向外在管部件的外周上流动并且最后在管部件的外周上回流。由于管加热体的螺旋布置在管部件的外周上,所以在那里也实现了流体与螺旋的第一接触。在管部件的圆周上设置有外部板条,这些外部板条沿着管部件延伸并且管加热体可以支撑在这些外部板条上。外部板条也可以承担流动引导功能。
这种电流体加热器的缺点是横向流动和由此产生的有限的功率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增加这种电流体加热器的功率密度。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流体加热器解决。另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所要求保护的电流体加热器具有引导流体的壳体,在该壳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分别带有多个螺旋的管加热体。由螺旋限定内部区域,该内部区域优选沿着螺旋轴线延伸。根据本发明在内部区域中设置具有至少一个排挤体的排挤体组件,在其外周上形成用于流体的流动区域。在流动区域中也布置有螺旋。具有排挤体组件的至少一个内腔的内腔组件与流体的流动区域很大程度上或完全流体密封地分隔。在很大程度上分隔例如意味着,内腔组件的90%、优选95%利用流体密封的壁包围。横向流动(即,横向于螺旋纵轴线)尽可能地避免或完全避免。根据本发明的作用原理是使死体积最小化并且减小流动横截面。由此导致流动速度的提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加热器的功率密度增加,因此,向流体的热传递增加是可能的和/或结构空间和/或装置技术费用的减少是可能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变型方案中,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管加热体的数量。
如果螺旋产生圆柱形的形状,由此内部区域也具有圆柱形的形状,那么在制造技术上是简单的。
在装置技术上简单地,排挤体组件支撑在螺旋上。
如果壳体具有两个对置的壳体端壁,该壳体端壁优选形成在盆状的壳体部件上,则排挤体组件延伸超过两个壳体端壁的距离的至少90%、优选至少95%,以便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横向流动。排挤体组件也能够支撑在两个壳体端壁上。
在本发明的在制造技术上简单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中,(优选恰好一个)排挤体是管。管可以是柱形的,即在其长度上具有均匀的横截面,或者其可以具有直径减小部(收缩部)。当设置多于两个管加热体时,也可以设置多于一个直径减小部(收缩部)。
如果管的端部区段分别具有到两个彼此对置的壳体端壁的距离,则为了形成根据本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或完全流体密封的壁需要两个端侧的盖,这些盖分别朝向两个壳体端壁中的一个壳体端壁。备选地,在管中也可以存在内部分离壁。当设置多于两个管加热体时,也可以设置多于一个内部分离壁。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中,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排挤体。该排挤体在制造技术方面可以简单地基本相同并且在两个排挤体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布置成彼此镜像对称。
在第二实施变型方案的实施例中,排挤体是相应的杯,该杯分别具有底部。
在两个杯的情况下,两个底部可以彼此朝向。那么内腔组件具有两个分断的内腔。不同地,每个底板也可以与相应的壳体端壁相邻地布置。然后两个杯可以在其相应的环绕边缘上彼此紧固和/或插入到彼此中。然后两个杯一起形成管形的排挤体组件,其中,内腔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恰好一个内腔。
在特别优选的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排挤体(例如管或杯)具有多个分布在护套上的纵向肋。在柱形管的情况下或者在杯的情况下,这些纵向肋可以在排挤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例如如果这些纵向肋形成与管加热体的所有螺旋的贴靠区段或者如果这些纵向肋形成具有最大长度的流动元件的话。备选地,纵向肋也可以仅在排挤体的部分长度上延伸,例如当这些纵向肋仅形成用于管加热体的几个螺旋的贴靠区段时。
也可以设置正好两个彼此对置的纵向条,所述纵向肋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这样成形(均匀化),使得产生管的椭圆形横截面。
为了也能够实现或改善从螺旋的内侧到流体的热传递,重要的是,在纵向肋之间保留例如构造为纵向槽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流体能够通过这些内部流动部分区域在螺旋和相应的排挤体的护套之间流过并且吸收热量。通过这种内部流动部分区域也减少了不期望的热量输入到内腔中。
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第一基本原理,排挤体组件的内腔为停滞空间,流体侵入到该停滞空间中。为此,排挤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至少一个开口可以是长孔或缝隙。
例如在开始运行时或者在拆卸流体加热器之后重要的是,空气可以从壳体中并且在本发明的第一基本原理下也可以从用于流体的停滞空间中泄掉,即也通过至少一个开口进行停滞空间的完全的排气。
长孔或者说缝隙可以引入到排挤体(管或杯)的护套中和/或大约平行于螺旋轴线延伸。
在杯的情况下,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也可布置在杯的底部上。在管的情况下,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也可以布置在管的端侧盖上,从而流体可以从端侧盖和相邻的壳体端壁之间的区域进入到停滞空间中并且填充该停滞空间。这些开口可以由布置在盖的三角形或圆弧形区段之间的缝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基本原理,排挤体组件也可以由流体密封的管形成,从而管的内腔与流体分开。然后管必须流体密封地与两个壳体端壁连接并且至少一个壳体端壁具有开口,从而内腔与环境空气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以从下方看的立体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流体加热器;
图2以纵截面示出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该流体加热器具有排挤体组件的第一变型方案;
图3以纵截面示出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该流体加热器具有排挤体组件的第二变型方案;
图4以纵截面示出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该流体加热器具有排挤体组件的第三变型方案;
图5以纵截面示出图1中的电流体加热器,该电流体加热器具有两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6以横截面示出图5中的流体加热器;
图7示出图5和图6中的两个排挤体中的一个排挤体;
图8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不同的实施例;
图9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10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11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12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图13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以及
图14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两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实施例;
图15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两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以及
图16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中的两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从下方看的立体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流体加热器100。流体加热器100具有壳体,在该壳体的流体室中可以实现参照下面的图2至图16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排挤体组件的变型方案和实施例。
壳体由盆状的壳体部件6和基本扁平的壳体盖10组成。为了流体密封地封闭在盆状的壳体部件6和壳体盖10中限定的流体室,这两个壳体部件6、10材料锁合地互相连接,例如熔焊或钎焊。
在盆状的壳体部件6的底侧处(在图1中上部)彼此间隔开地形成有用于流体的两个接头8,其中的一个接头8用作入口并且另一个接头8用作出口。此外,在盆状的壳体部件6上安设有两个紧固接片6a,利用该紧固接片例如可以将流体加热器100紧固在其冷却液应被加热的车辆中。
壳体盖10在一侧(在图1中右边)突出于盆状的壳体部件6。用于向流体加热器100进行电压供应的高压插接器10a拧紧到该突出部上并且重型螺栓10b被熔焊。此外,低压插接器10c拧紧在突出部上,通过所述低压插接器实现与流体加热器100的LIN通信。
在壳体盖10的在运行位置中背离流体室的上侧上设置有电子装置壳体11,所述电子装置壳体借助于卷边接片密封地紧固在壳体盖10上。卷边接片均匀地在电子装置壳体11的边缘上形成并且完全包围壳体盖10的边缘。由壳体盖10和电子装置壳体11限制电子装置结构空间。在该电子装置结构空间中(不可见地)构造有电子装置、配电器轨道和开关元件、例如IGBT。
借助于图2至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基本原理的排挤体组件的一般的变型方案和具体的实施例。第一基本原理的特征在于,在排挤体组件的至少一个内腔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停滞空间25,流体进入到该停滞空间中。
图2至图4分别示出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100的壳体。两个管加热体2的相应螺旋沿着螺旋轴线4延伸。两个管加热体2的具有电接头的各两个端部区段密封地穿过壳体盖10延伸到(在图1中示出的)电子装置壳体11的电子装置结构空间中,其中,在图2至图4中分别仅示出具有电接头的端部区段。
图2示出具有排挤体组件的第一变型方案的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100的壳体。该排挤体组件包括管101;201;301;401;501;601,该管与管加热体2的螺旋径向间隔并且在此在端侧分别优选密封地与优选盆状的壳体部件6的两个壳体端壁12贴靠。为此,管101;201;301;401;501;601张紧在或者说夹紧在两个壳体端壁12之间。通过管101;201;301;401;501;601的径向开口22实现对如此提供的停滞空间25的初始填充。在流体加热器100的运行中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横向流动。
图3示出具有排挤体组件的第二变型方案的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100的壳体。该排挤体组件包括管101;201;301;401;501;601,该管径向地张紧或夹紧在管加热体2的螺旋上。管101;201;301;401;501;601的两个端侧与优选盆状的壳体部件6的相应的壳体端壁12间隔开。这样实现的停滞空间25的初始填充通过在壳体端壁12的区域中的两个环形的开口23实现。在流体加热器100的运行中,小的横向流动是可能的,更确切地说沿着两个壳体端壁12并且从一个环形开口23通过停滞空间25到另一个环形开口23。
在第二变型方案的子变型方案中,在管401;501上还设置有端侧盖26,或者在管101;201;301;601内设置有沿着螺旋轴线4的在任何位置处的内部分离壁(两者都未在图3中示出)。在盖26或分离壁中设置有开口。
图4示出具有排挤体组件的第三变型方案的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100的壳体。该排挤体组件包括两个杯1;701;801,这些杯径向张紧或夹紧在相应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上。两个杯1;701;801的底部16彼此相邻并且彼此之间具有小的距离。两个杯1;701;801的端侧的边缘与优选盆状的壳体部件6的相应的壳体端壁12间隔开。两个如此实现的停滞空间25的初始填充分别通过在杯1;701;801的边缘和相邻的壳体端壁12之间形成的环形开口23进行。在流体加热器100的运行中,直接沿着两个壳体端壁12并且在杯1;701;801的底部16之间能够实现小的横向流动。
在第三变型方案的(在图4中未示出的)子变型方案中,为了使横向流动最小化,两个杯1;701;801彼此抵靠。在此,两个底部16也或者不同地所述杯1;701的两个边缘彼此贴靠。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流体加热器100,具有由两个独立的排挤体形成的排挤体组件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排挤体被设计为相应的杯1。
设置有分别具有多个螺旋的两个管加热体2,由此得到圆柱形的内部区域,该内部区域沿着螺旋轴线4延伸。这种组件原则上由现有技术公知,因此不需要进一步的阐述。
排挤体组件的两个杯1分别插入到管加热体2中。也可以使用两个不同长度的杯,其中的较长的杯插入两个管加热体2中。
根据图5的流体加热器具有盆状的壳体部件6,在该壳体部件的底侧上沿着螺旋轴线4彼此间隔开地形成用于流体、优选冷却液的两个接头8。在顶侧处,盆状的壳体部件6利用壳体盖10密封地封闭。两个管加热体2的具有电接头的各两个端部区段以密封的方式穿过壳体盖10向外延伸,其中,在图5中仅分别示出具有电接头的端部区段。
每个杯1具有护套和底部16,其中,在所述护套上与底部16相邻地形成倒圆的区域。两个杯1结构相同地设计并且彼此镜像对称地插入螺旋的内部区域中,从而两个底部16彼此朝向并且彼此间具有小的距离。杯1的两个边缘分别贴靠在盆状的壳体部件6的壳体端壁12上。尤其由于两个底部16彼此间的距离,所示的排挤体组件在两个壳体端壁12沿着螺旋轴线4的距离的至少90%、优选至少95%上延伸。
图6以沿螺旋轴线4的观察方向A-A(根据图5)的横截面示出图5中的流体加热器。在此,得出杯1的底部16和沿着用于在杯1的外周处的流体的流动区域18、20的视图。可以看到,杯1具有四个在其护套的圆周上分布的纵向肋17,利用这些纵向肋,杯1保持在、例如张紧在管加热体2的螺旋中,并且在四个纵向肋17之间保留四个纵向槽。纵向槽分别形成用于流体的内部的流动部分区域18,流体可以通过该流动部分区域在螺旋和杯1的护套之间流过并且吸收热量。通过该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也减少不期望的热量输入到各个杯1的内腔中。在螺旋的外周上形成有外部流动部分区域2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基本原理,杯1具有四个形成为通孔22的开口,所述开口布置在护套的倒圆角的区域中。
图7示出图5和图6中的两个杯1中的一个杯。在护套的倒圆角的区域中的四个通孔22中仅可看到一个通孔22。此外示出,杯1的护套具有四个纵向肋17,其中,在纵向肋17中的一个纵向肋上设置有被形成为缝隙24的开口。总共五个开口允许流体从流动区域18、20进入杯1的内腔,由此内腔的90%、优选95%利用流体密封的壁与流动区域18、20分隔,由此流体可以进入如此形成的停滞空间25中。
图8示出排挤体组件的不同的实施例,该排挤体组件由管101构成,该管被设置用于插入图2或3中的两个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中。管101具有柱形的形状,该形状具有在圆周上不均匀分布的五个纵向肋17以及对应数量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
在图8中处于上部的纵向肋17以重叠的方式制造,使得在那里能够产生缝隙17。此外,管101的端侧边缘不是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两个(在图1中示出的)壳体端壁12上,从而在那里也产生开口,由此内腔形成用于流体的停滞空间。
图8的管101可以构造有第一变型方案(根据图2)中的用作开口的缝隙以及第二变型方案(根据图3)的闭合的缝隙。
图9示出由管201形成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用于插入图2和图3中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管201具有柱形的形状,该形状具有在圆周上分布的八个纵向肋17以及对应数量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
在两个(在图9中处于上面的)纵向肋17之间设置有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该内部流动部分区域比其他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更深。
因为管201的端侧的边缘不是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两个(在图1中示出的)壳体端壁12上,所以在那里产生开口23,由此内腔形成用于流体的停滞空间25。因此构造了第二变型方案(根据图3)的管201。
图9的管201也可以在护套中引入开口之后以第一变型方案(根据图2)构造。
图10示出由管301形成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用于插入图2和图3中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类似于图9的实施例,管301具有柱形的形状,该形状具有八个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的纵向肋17和对应数量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
因为管301的端侧的边缘不是流体密封地贴靠在两个(在图1中示出的)相邻的壳体端壁12上,所以在那里产生开口,由此内腔形成用于流体的停滞空间25。因此构造了第二变型方案(根据图3)的管301。
图10的管301也可以在护套中引入开口之后以第一变型方案(根据图2)构造。
图11示出由管401形成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用于插入图2和图3中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管401相应于图8的管101,区别在于,该管在在端侧分别具有由三角形的或圆弧形的盖区段形成的盖26。由于两个盖26,当两个端侧应该与相应的(在图1中示出的)壳体端壁12具有显著的距离时,也得到用作停滞空间的内腔的根据本发明尽可能的封闭。
流体可以从管401的端侧盖26和相邻的壳体端壁12之间的区域进入停滞空间中并且填充该停滞空间,因为盖26具有缝隙24。这些布置在盖26的三角形或圆弧形的区段之间。
图11的管401能够以(根据图3的)第二变型方案的上述子变型方案构造。
图12示出由很大程度上圆柱形的管501形成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用于插入图2和图3中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在外周上,为两个管加热体2中的每个管加热体设置一组四个分布在圆周上的纵向肋17,所述纵向肋不在管50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且用作止挡区段。因此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的横截面最大化。
管501分别在端侧具有盖26。因此,当管501的两个端侧与相应的(在图1中示出的)壳体端壁12具有显著的距离时,也产生了用作停滞空间的内腔的根据本发明的在很大程度上的封闭。
通过在盖26中的构造成通孔22的相应开口和通过设置在纵向肋17两侧的相应缝隙24实现流体进入到管501的内腔中。
图12的管501能够以(根据图3的)第二变型方案的上述子变型方案构造。
图13示出由管601形成的一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用于插入图2和图3中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如同图10中的管301,管601具有八个均匀地分布在圆周上的纵向肋17和相应数量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不同地,管601不是连续柱形的,而是在中间设置有收缩部28,由此在两个(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管加热体2的每个管加热体中插入管601的相应的杯状区段。
图13的管601能够以(根据图3的)第二变型方案并且在护套中引入开口也以(根据图2的)第一变型方案构造。
对于图8至图10和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在管101;201;301;601设置(未示出的)内部分离壁。尤其当管101;201;301;601的端部上的端侧边缘不贴靠在壳体端壁12上时,由此可以阻止横向流动。
图14示出被使用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100中的两件式的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设置了两个根据图7的杯1,其底部16彼此贴靠。
图14中的具有两个杯1的排挤体组件以在参考图4提到的第三变型方案的子变型方案构造。
图15示出由两个杯701形成的排挤体组件的实施例,用于插入图4中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中。两个杯701在其相应的环绕边缘处插入到彼此中。由此两个杯701共同形成带有刚好一个内腔的管形的排挤体组件。
底部16布置成与相应的(在图4中示出的)壳体端壁12相邻。
每个杯701具有均匀地在圆周上分布的四个纵向肋17和相应数量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
通过在两个底部16中的相应构造为通孔22的开口和通过多个设置在(在流动部分区域18中的)纵向肋17之间的缝隙24实现流体进入管形的排挤体组件的内腔。
至少一个缝隙24设置在杯701的护套中,与该杯的边缘间隔开,并且至少一个缝隙24延伸到杯701的相应边缘,由此在不同的杯701上形成的两个缝隙24能够得到排挤体组件的较长缝隙。
图15中的具有两个杯701的排挤体组件以在参考图4提到的第三变型方案的子变型方案构造。
图16示出用于在图1中的流体加热器100中使用的两件式排挤体组件的另外的实施例,具有两个杯部801,用于插入图4中的管加热体2的螺旋的内部区域中。两个杯801结构相同地设计并且彼此镜像对称地插入到相应的螺旋的内部区域中。
两个杯801在其相应的环绕边缘处彼此抵靠。由此两个杯801共同形成带有刚好一个内腔的管形的排挤体组件。
底部16布置成与相应的(在图4中示出的)壳体端壁12相邻并且间隔开。
每个杯801具有均匀地在圆周上分布的多个纵向肋17和相应数量的内部流动部分区域18。
通过两个底部16中的相应的构造为通孔22的开口实现流体进入管状排挤体组件的内腔中。
图16中的具有两个杯801的排挤体组件以在参考图4提到的第三变型方案的子变型方案构造。
与图1至图6中所示的具有两个管加热体2的流体加热器100不同,当然也可以设置沿螺旋轴线4延长的壳体,其中,类似于根据WO 2011/054970 A2的现有技术布置有三个管加热体2的螺旋。由此相对于WO 2011/054970 A2,根据本发明的性能压缩将具体表现为性能提高。
当然也可以提供沿着螺旋轴线4延长的壳体,四个或更多管加热体2的螺旋布置在该壳体中。
也可以将多个所示出的和/或所提到的流体加热器100以其相应的接口8彼此相继连接,用于将如此构成的流体加热器组件的性能倍增。
附图标记列表
1;701;801杯
2 管加热体
4 螺旋轴线
6 盆状的壳体部件
6a 紧固接片
8 接头
10 壳体盖
10a 高压插接器
10b 重型螺栓
10c 低压插接器
11 电子装置壳体
12 壳体端壁
16 底部
17 纵向肋
18 内部流动部分区域
20 外部流动部分区域
22 通孔
23 环形开口
24 缝隙
25 停滞空间
26 盖
28 收缩部
100 电流体加热器
101;201;301;401;501柱形管
601管

Claims (16)

1.一种具有引导流体的壳体的电流体加热器,至少一个管加热体(2)的多个螺旋布置在所述壳体中,其中,由所述螺旋限定内部区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区域中布置具有至少一个排挤体(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的排挤体组件,其中,在所述排挤体组件的外周上形成有用于所述流体的流动区域(18、20),所述螺旋布置在所述流动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排挤体组件支撑在所述螺旋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两个彼此对置的壳体端壁(12),所述壳体端壁优选在盆状的壳体部件(6)上形成,所述壳体部件优选利用壳体盖(10)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排挤体组件在所述两个壳体端壁(12)的距离的至少90%、优选至少95%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排挤体组件支撑在所述两个壳体端壁(12)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排挤体是管(101;201;301;401;501;6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管(601)具有至少一个直径减小部或收缩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管(101;201;301;401;501)为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和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管(401)具有一个或两个端侧的盖(26),所述盖分别朝向所述两个壳体端壁(12)中的一个壳体端壁,或者其中,所述管(101;201;301;601)具有至少一个内部分离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排挤体组件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排挤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排挤体是杯(1;701;801),所述杯分别具有底部(16)。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排挤体具有多个分布在圆周或护套上的纵向肋(17)。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排挤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22、24),流体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入用于所述流体的停滞空间(25)并且填充所述停滞空间,所述停滞空间形成在所述排挤体组件或所述排挤体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开口是长孔或缝隙(24),所述长孔或缝隙大致平行于螺旋轴线(4)布置和/或引入到排挤体的护套中。
15.根据权利要求9和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开口(22、24)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布置在所述管(401;501)的端侧的盖上或所述至少一个内部分离壁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和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体加热器,其中,所述开口(22)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布置在所述杯(701;801)的底部(16)上。
CN202380046160.7A 2022-06-24 2023-06-20 电流体加热器 Pending CN1193845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115736 2022-06-24
DE102022115736.9 2022-06-24
DE102022128258.9A DE102022128258A1 (de) 2022-06-24 2022-10-25 Elektrischer Fluidheizer
DE102022128258.9 2022-10-25
PCT/EP2023/066671 WO2023247557A1 (de) 2022-06-24 2023-06-20 Elektrischer fluidheiz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384576A true CN119384576A (zh) 2025-01-28

Family

ID=86942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80046160.7A Pending CN119384576A (zh) 2022-06-24 2023-06-20 电流体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9384576A (zh)
WO (1) WO202324755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54970A2 (de) 2009-11-09 2011-05-12 Dbk David + Baader Gmbh Elektrischer heizer
DE102017207738A1 (de) * 2017-05-08 2018-11-0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FR3074268B1 (fr) * 2017-11-30 2020-05-1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electrique de chauffage d'un fluide calopor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8112471A1 (de) * 2018-05-24 2019-11-28 Dbk David + Baader Gmbh Fluidheiz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7557A1 (de)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48615B1 (ko) 열교환기
EP2903142B1 (en) Water-cooled electrical motor
US6819016B2 (en) Liquid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machines
US6102106A (en) Method of servicing a helical coil heat exchanger with removable end plates
CN114183917B (zh) 连续螺旋形挡板热交换器
CN103403316B (zh) 具有形成为一体的壳体和挡板的排气后处理装置
CN110391483A (zh) 温控设备和用于控制电气模块的温度的方法
KR101781247B1 (ko) 에어 필터 엘리먼트
CA2902679C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multiple passes in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US11356001B2 (en) Cooling device for a stator of an electrical machine,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otor vehicle
WO2000017593A1 (en) Heat exchanger
KR20220109412A (ko) 전기 기계용 스테이터 하우징, 차량용 전기 기계 및 차량
JP2011010525A (ja) モーターケース
CN119384576A (zh) 电流体加热器
US5154225A (en) Oil cooler for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JP2023505884A (ja) 特に自動車用の、電気加熱装置
KR20220029441A (ko) 유체 전달 회로를 위한 와류 분리 장치
KR100957822B1 (ko) 고주파 가열 보일러
US4995454A (en) Heat exchanger with corrugated tubes
CN108353466B (zh) 铠装电阻器及其制造工艺
CN112710172B (zh) 螺旋式热交换器中的中心体
US11988457B2 (en) Coaxial tube arrangement
KR20200049584A (ko) 보강 요소를 가진 열 교환기 헤더
CN113883934B (zh) 一种换热器
JP7350752B2 (ja) 電気機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