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76141A -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376141A CN119376141A CN202310927451.9A CN202310927451A CN119376141A CN 119376141 A CN119376141 A CN 119376141A CN 202310927451 A CN202310927451 A CN 202310927451A CN 119376141 A CN119376141 A CN 1193761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module
- reflective sheet
- reflective
- middle frame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35 Galvanized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516 chromosome inversion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93 degr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7 galvanized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7—Intermediate frames, e.g. between backlight housing and front fram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的背光组件包括中框、反射结构和光源结构,光源结构包括光源部和支撑板;反射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和中框连接,第一部分和支撑板连接,以对光源部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第一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采用层叠设置的三层结构,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从而在不拆解显示模组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显示模组周边的画质,进而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和显示模组的维修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拼接屏形成的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每个拼接屏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显示模组拼接形成。由拼接屏形成的显示装置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会议室、大厅和监控中心等需要大面积显示的区域。每个显示模组通常包括显示部件和背光部件。背光部件包括的中框设置于显示部件的一侧,中框设置有可承载显示部件的承载平台,以及可容纳导光板、扩散板、反射结构等光学膜片的容纳区域。反射结构对光线的反射率会直接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以及显示装置在显示时周边是否有明暗交替的条纹的现象,承载平台需要通过粘结胶与显示部件的非显示区连接固定,背光部件包括的背板可以对中框进行支撑。
发明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中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第一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从而在不拆解显示模组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显示模组周边的画质,进而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和显示模组的维修率。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组件,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中框、反射结构和光源结构,所述光源结构包括光源部和承载所述光源部的支撑板;所述反射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板所在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中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反射结构配置为对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片和所述第三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所述第一反射片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反射片的面向所述第一反射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调节图案,所述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射片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形成的二面角的范围为(90°,180°)。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三反射片的四周和所述第一反射片面贴合,且所述第一反射片和所述第三反射片固定连接,以形成固定的容纳空间。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和所述第三反射片的四周面贴合的周边部分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尺寸。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开孔的排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的排布密度。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的个数相同且均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的形状和所述第一开孔的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和所述第一开孔一一对应。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包括黑色圆点。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反射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之外。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把手部分上设置有标记线。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背光组件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配置为支撑所述中框,所述光源结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把手部分延伸至所述凹槽中。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侧板采用二次弯折设计,且相对的所述侧板的折弯方向相同以在所述相对的侧板之间形成空腔。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中框的远离所述空腔的边均在所述侧板的折弯边的外侧,且所述侧板对所述中框的支撑点位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空腔之间。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中框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平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平行四边形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中框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和所述第一边的远离所述空腔的边缘连接的第一分支部,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且和所述第二边的边缘连接的第二分支部,所述侧板对所述中框的支撑点位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侧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且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通过螺丝和所述第二分支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中框接触以对所述中框进行支撑。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侧板部包括向所述空腔的一侧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的所述第三反射片抵靠在所述弯折部上。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层叠设置在所述中框的所述平行四边形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主表面的一侧的扩散板和光学膜材,所述扩散板的靠近所述底板的主表面的部分表面和所述中框的所述第一边连接;所述光学膜材的侧表面通过反射胶和所述中框的所述第一分支部连接。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反射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四反射片、第五反射片和第六反射片,所述第五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四反射片和所述第六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可以移动,所述第四反射片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五反射片的面向所述第四反射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光调节图案,所述第五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三开孔和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三开孔的直径在2cm至6cm之间。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所述第五反射片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移动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三开孔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开孔的直径。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天侧和地侧均设置有所述反射胶,位于地侧的所述反射胶包括的所述第五反射片的靠近所述第四反射片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包括银色圆点和黑色圆点中的至少之一,且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和所述第三开孔一一对应。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所述第五反射片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移动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五反射片的两端设置有反射胶把手,所述反射胶把手延伸至所述中框的外侧。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中框的四个角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形成框状。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膜材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的显示部件,设置在所述中框的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的外框,其中,所述显示部件和所述外框连接。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中,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为单层结构,且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反射片一体成型。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拼接屏,该拼接屏包括多个相连的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反射结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反射片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反射片的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反射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第二反射片的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实物照片;
图9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反射片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和第一反射片中的第一开孔处于错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反射片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和第一反射片中的第一开孔处于交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对应的光线反射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0对应的光线反射的示意图;
图13为图9所示状态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
图14为图10所示状态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
图15为一种显示模组的中框发生内翻时边缘像素被遮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种显示模组的中框发生内翻时边缘像素被遮挡且反射结构被挤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整体和中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中框的虚线框处的边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胶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第四反射片的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部分第四反射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1中一种第五反射片的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部分第五反射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1中另一种第五反射片的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中部分第五反射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天侧和地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在地侧第三开孔和第二光调节图案交叠之后的示意图;
图30为在地侧第三开孔和第二光调节图案交叠之前和交叠之后光线的出射量;
图3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2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平行”、“垂直”和“相同”等特征均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平行”、“垂直”、“相同”等情况,以及“大致平行”、“大致垂直”、“大致相同”等包含一定误差的情况。例如,上述的“大致”可表示所比较的对象的差值为所比较的对象的平均值的10%,或者5%之内。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文中没有特别指出一个部件或元件的数量时,意味着该部件或元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或可理解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指至少两个。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同层设置”指同一材料在经过同一步骤(例如,一步图案化工艺)后形成的多个膜层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同层”并不总是指多个膜层的厚度相同或者多个膜层在截面图中的高度相同。
对于显示装置,显示画质是评价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尤其对于由拼接屏形成的中高端显示装置,在由多个显示模组拼接形成拼接屏之后,单个显示模组的显示画质之间具有差异,从而使得形成的拼接屏的整体的视觉效果很差,而且显示装置在进行显示时显示装置的周边明暗交替的亮条纹和暗条纹的现象很明显。例如,在拼接屏技术中,拼接屏由多个显示模组拼接形成,每个显示模组包括的中框可以为塑胶形成的中框或者由透明铝金属形成的中框,在拼接屏进行长期使用之后或者在高温作用下之后,塑胶材料形成的中框容易被氧化而使得其颜色变深,这样会导致中框的透光性下降,使得最终形成的显示装置的周边亮度降低,以出现周边暗框的现象。铝金属形成的中框,也存在周边亮度和中间区域亮度不均匀的问题。相邻的显示模组之间的物理拼缝的大小是拼接屏质量好坏的重要物理参数,为了使得相邻的显示模组之间的拼缝尽可能小,通常采用胶水将相邻的显示模组进行连接,胶水的主要成分为透明的树脂材料,胶水在长期使用之后容易被氧化而使得颜色加深,从而胶水的透光性也会减弱,以导致显示装置在显示时出现边缘像素发暗的现象,同时也会导致相邻的显示模组之间的拼缝变大。
目前,拼接屏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会议室、大厅和监控中心等,由拼接屏形成的显示装置通常亮度较高,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也较高,在显示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较大的温差容易导致显示模组包括的扩散板等相邻的结构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显示装置边缘的透光性变化,进而使得显示装置在进行显示时出现亮线或者暗线或者亮条纹和暗条纹依次交替,即出现明暗交替的条纹现象,使得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变差,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差的问题均是由粘结胶的材料特性引起的,目前的显示装置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只能采用对显示装置进行拆解维修或者换货处理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对显示装置进行维修的成本很高,且会严重影响显示装置的品牌信誉以及品牌形象,因此,需要对目前的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良,以提升显示装置的市场竞争力。
本公开的发明人注意到,可以从显示模组的设计架构入手,例如,根据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时周边画质的情况对反射结构的反射率或者反射胶的反射率等做针对性的调整,即可以对反射结构或者反射胶进行新的结构设计,使得显示装置的画质均一性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不拆解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显示装置包括的显示模组的周边画质,进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显示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维修率以及终端产品的维修率,从而可以降低显示装置的维修成本,以提升显示装置的竞争力。对于高标准画质要求的显示装置,无法单独开发出新的显示产品,也无法通过测试挑选出合适的显示产品,从而会造成市场损失。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中框、反射结构和光源结构,光源结构包括光源部和承载光源部的支撑板;反射结构包括与支撑板所在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第一平面相交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和中框连接,第一部分和支撑板连接,反射结构配置为对光源部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第一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第一反射片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孔,第二反射片的面向第一反射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调节图案,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一反射片移动,以使得第一开孔和第一光调节图案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将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设计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且使得第一反射片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孔,第二反射片的面向第一反射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调节图案,用户在使用显示装置时,如果显示装置的边缘出现暗线、亮线或者暗框的问题时,可以使得在不拆解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使得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发生相对运动,以使得第一开孔和第一光调节图案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改变光线的反射量,以调整显示装置显示时的周边画质,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对显示装置进行维修的概率,以及降低终端的显示装置的维修率,进而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显示装置的维修成本,以提升显示装置的竞争力。
例如,图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反射结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反射片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第一反射片的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反射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第二反射片的局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该显示模组10包括:背光组件101,该背光组件101包括中框102、反射结构103和光源结构104,光源结构104包括光源部105和承载光源部105的支撑板106;反射结构103包括与支撑板106所在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部分1031,以及在与第一平面相交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部分1032,反射结构103的第一部分1031和第二部分1032连接,第二部分1032和中框102连接,第一部分1031和支撑板106连接,反射结构103配置为对光源部105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反射结构103的第二部分103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1033、第二反射片1034和第三反射片1035,第二反射片1034的主体部分1034a设置在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第二反射片1034的主体部分1034a相对于第一反射片1033可以在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限定的容纳空间内移动。例如,第二反射片1034的主体部分1034a相对于第一反射片1033可以在一条直线上进行直线运动,或者也可以是在一个平面上平移,该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孔1036,第二反射片1034的面向第一反射片1033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第二反射片1034的主体部分1034a可以相对于第一反射片1033移动,以使得第一开孔1036和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将反射结构103的第二部分1032设计成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1033、第二反射片1034和第三反射片1035,且使得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孔1036,第二反射片1034的面向第一反射片1033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用户在使用显示装置时,如果显示装置出现边缘暗线、边缘亮线或者边缘暗框的问题时,可以使得在不拆解最终形成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使得第二反射片1034的主体部分1034a相对于第一反射片1033发生相对运动,以使得第一开孔1036和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改变反射结构103对光线的反射量,以调整显示装置的周边画质,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在生产过程中对显示装置进行维修的概率,以及降低对终端的显示装置进行维修的概率,进而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对显示装置进行维修的成本,以提升显示装置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第二反射片除了具有主体部分之外,还具有设置在主体部分的两个端部的把手部分,例如,该把手部分为从主体部分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的部分,终端产品的使用者通过手持把手部分即可以带动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在第一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移动,以实现在不拆解显示装置的前提下对显示装置的周边画质进行调整,以减少暗框以及边缘暗线或者边缘亮线的现象,在下述实施例中对把手部分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可以是仅第一反射片1033和中框102接触,第二反射片1034和第三反射片1035与中框102均不接触;例如,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两者均与中框102接触,第二反射片1034不与中框102接触,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反射片1033与第三反射片1035在周边的位置处黏贴固定,第三反射片1035的截面形成包括弯折部分,从而使得第一反射片1033与第三反射片1035在周边的位置黏贴后可以形成一个空腔。例如,该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在周边位置处是面与面之间的连接,以使得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第二反射片1034设置在该空腔中,且第二反射片1034与第一反射片1033的表面和第三反射片1035的表面均不接触,以确保第二反射片1034相对于第一反射片1033可以自由地相对移动。
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将反射结构设计成具有第一反射片1033、第二反射片1034和第三反射片1035三层层叠的结构,且使得第二反射片1034位于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形成的空腔中,通过使得第二反射片1034相对于第一反射片1033相对移动,以调整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和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之间的交叠面积,从而可以改变反射结构对光线的反射率,以减少边缘暗框或者边缘暗线、边缘亮线的问题,从而在不拆解最终形成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调整显示装置的周边画质。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反射结构103的第二部分1032相对于第一部分1031倾斜设置,且第一部分1031所在的第一平面和第二部分1032所在的第二平面形成的二面角的范围为(90°,180°),即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夹角α为钝角。该夹角α为钝角可以更有利于光源结构发射的光线能够到达显示部件,以增强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反射结构103的第二部分1032相对于第一部分1031倾斜设置中的“倾斜设置”不包括第二部分1032相对于第一部分1031垂直设置的情况,当反射结构103的第二部分1032相对于第一部分1031垂直设置时,从反射结构出射的光线的覆盖范围会很小,从而会影响显示装置最终的显示效果。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该第一部分1031为单层结构,且第一部分1031和第二部分1032包括的第一反射片1033一体成型形成弯折结构,在该弯折结构中,第一部分1031水平设置,第一部分1031和支撑板106直接接触,可以使得反射结构103和支撑板106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第一部分1031对第二部分1032进行支撑,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反射片1033可以稳定地设置以和中框102进行更加稳固的地连接。例如,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三反射片1035的四周和第一反射片1033面贴合,且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固定连接,以形成固定的容纳空间,第三反射片1035的四周和第一反射片1033的表面均面贴合,即面与面之间的贴合固定使得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该第一反射片1033的和第三反射片1035的四周面贴合的周边部分设置有第二开孔1038,该第二开孔1038的尺寸小于第一开孔1036的尺寸,在第一反射片1033的周边部分设置第二开孔1038可以通过第一反射片1033调节对光线的反射率,即一部分入射至第二开孔1038的光线可以直接到达第三反射片1035,第三反射片1035的材料可以是具有光吸收能力的金属材料;或者也可以是第一反射片1033的材料为具有光吸收能力的金属材料,第三反射片1035可以对入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反射,即一部分入射至第二开孔1038的光线可以直接到达第三反射片1035,第三反射片1035对入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反射。
例如,通常入射至第一反射片的中间区域的光线的量大于入射至第一反射片的周边区域的光线的量,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开孔1036和第二开孔1038的平面形状均为圆形,且第一开孔1036的尺寸为第二开孔1038的尺寸的2~6倍,例如,第一开孔1036的尺寸为第二开孔1038的尺寸的2倍、3倍、4倍、5倍或者6倍,这样可以使得在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区域对光线的调节能力更强,以适应于更多的光线照射至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区域的中间区域的情形。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开孔1038的排布密度大于第一开孔1036的排布密度,即在相同大小的面积之内第二开孔1038的个数大于第一开孔1036的个数,以使得第二开孔1038对光线的调节更加精细。
例如,在其他的示例中,还可以是越远离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心,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区域的第一开孔1036的密度越小,即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区域的第一开孔1036的密度是逐渐变化的;或者越远离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心,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区域的第一开孔1036的尺寸越小,即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区域的第一开孔1036的尺寸是逐渐变化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开孔1038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还可以是其他的规则或者不规则形状。
例如,结合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示意性结构图,第一开孔1036和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的个数相同且均为多个,每个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的形状和第一开孔1036的形状相同,且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和第一开孔1036一一对应,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和第一开孔1036对光线的反射量进行调节。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反射片1034上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为印刷的可吸收光线的圆点图案,圆点图案的大小、分布位置以及排列方式均与第一反射片1033的中间区域的第一开孔1036的大小、分布位置以及排列方式相同,这样可以更加精细地实现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和第一开孔1036对光线的反射量进行调节。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包括黑色圆点。当然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还可以是黑色矩形等规则形状或者不规则形状。该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的颜色也可以是除了黑色之外的其他可以对光线进行吸收的颜色,例如,棕色、深蓝色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该第二反射片1034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分1034a的至少一端的把手部分1034b,在图5和图6中,第二反射片1034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分1034a的两端的把手部分1034b,把手部分1034b延伸至第一反射片1033和第三反射片1035形成的容纳空间之外。
例如,结合图6,在把手部分1034b上可以设置标记线1039,结合图6和图1,该标记线1039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地确定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的移动距离,以确保该第二反射片1034的移动距离使得第一反射片1033中第一开孔1036和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处于交错的状态,即通过该标记线1039可以确定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和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的交错的长度,从而可以更加精细地调整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和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之间的交叠面积,以改变反射结构103的整体对光线的反射率,从而使得反射结构103达到预期的出光效果。
例如,如图1所示,该背光组件101还包括背板107,背板107包括侧板1071和底板1072,侧板1071配置为支撑中框102,光源结构104设置在底板1072上。在图1中,反射结构103的第二部分1032抵靠在侧板1071的边缘。反射结构103包括的第三反射片1035和背板107直接接触,以实现背板107对反射结构103的支撑作用。例如,该第三反射片1035和背板107线接触。
例如,图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7,该侧板1071上设置有凹槽109,把手部分1034b延伸至该凹槽109中,以对把手部分1034b进行卡合固定。尽管在图7中只示出了左边一侧的把手部分1034b,位于右侧的把手部分未示出,在实际的产品中,在右侧也同样存在把手部分,且位于右侧的把手部分1034b也固定在侧板1071的凹槽109中,从而对整个第二反射片1034进行固定。
例如,在使用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当显示装置的周边画质出现暗框或者边缘暗线等问题时,在不拆解显示装置的前提下,将第二反射片1034的把手部分1034b从凹槽109中拉出,并沿着第二反射片1034的延伸向外拉出一段距离,则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和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交错,这样透过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可以看见第二反射片1034上印刷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当该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为黑色圆点时,黑色圆点的表面会吸收部分光线,从而会降低反射结构整体的反射率,进而可以改善显示装置周边的亮线和暗线问题,以提高显示装置的画质的均一性。
例如,图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实物照片,通过采用位于侧板1071上的凹槽109容纳把手部分1034b,可以减小整个显示模组的体积,并使得整个显示装置不会存在尖锐或者容易刮伤使用者的部分。而且,该把手部分1034b延伸至外壳部分之外,并和外壳部分贴合,在保证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地通过把手部分1034b调整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和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之间的交叠面积。
例如,图9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反射片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和第一反射片中的第一开孔处于错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反射片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和第一反射片中的第一开孔处于交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9和图10,示意性地,在图9中第二反射片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和第一反射片中的第一开孔处于完全错开的状态,四束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之后被完全反射。在图10中,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和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处于部分交叠的状态,四束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之后只有两束光线被完全反射回来,另外两束光线的一部分被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吸收了,一部分被反射结构进行了反射,即相当于另外两束光线的反射率减小了一部分,从而可以在不拆解显示装置的前提下,通过拉动把手部分1034b使得第二反射片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和第一反射片中的第一开孔处于错开状态,改善显示装置的周边亮线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整体画质的均一性。
例如,图11为图9对应的光线反射的示意图,图12为图10对应的光线反射的示意图,比较图11和图12,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图11中反射的光线的量远远大于图12中反射的光线的量。图13为图9所示状态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图14为图10所示状态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图13对应的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明显大于图14对应的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且在图13所示的显示图像的右侧边缘具有亮线,在图14所示的显示图像中不存在亮线,因此,当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出现亮线时,通过调整第一反射片1033中的第一开孔1036和第二反射片1034中的第一光调节图案1037之间的交叠面积可以改变反射结构103的整体对光线的反射率,从而可以消除边缘亮线的问题。
例如,在使用拼接屏的过程中,组成拼接屏的相邻的显示模组之间都会存在相互挤压的现象,中框的外侧受到挤压力时,容易造成中框内翻,中框的支撑反射胶的支撑部会向内移位。相邻的显示模组粘结的宽度较小(<1.2mm),中框的支撑反射胶的支撑部向内移位容易遮挡边缘的像素,会使得实际形成的拼缝的大小小于设计值。例如,图15为一种显示模组的中框发生内翻时边缘像素被遮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一种显示模组的中框发生内翻时边缘像素被遮挡且反射结构被挤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虚线框的位置是中框发生内翻后所在的位置,在中框的上端其会对边缘像素进行遮挡。如图16所示,中框发生内翻时,不仅中框的上端对边缘像素进行了遮挡,其右下角的位置处对反射结构也进行了挤压变形,使得反射结构向远离其对应的侧板的一侧鼓起,从而使得显示画面的周边画质变差,容易出现边缘暗线、边缘亮线或者暗框等现象。
因此,可以考虑将侧板对中框的支撑点设计在中框的内侧,以降低中框发生内翻的风险。例如,图17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整体和中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中框102与背板107组成一个整体,中框102的远离空腔108的边均在侧板1071的折弯边的外侧,且侧板1071对中框102的支撑点A位于中框102与空腔108之间,由于支撑点A位于中框102的内侧,这样中框102不容易发生内翻的现象,以使得显示模组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例如,图1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侧板1071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侧板1071通过位于相对的两个侧板1071之间的底板1072连接,该侧板1071采用电镀锌钢板形成,以使得侧板1071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结合图17和图18,每一侧的侧板1071采用二次弯折设计,且相对的侧板1071的折弯方向相同以在相对的侧板1071之间形成空腔108,该光源结构104形成在空腔108中。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8,该二次弯折可以是在M位置处进行第一次弯折,在N位置处进行第二次弯折。
例如,如图17所示,中框102包括主体部分102a,主体部分102a的平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当然,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主体部分102a的平面形状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在主体部分102a的中间区域还可以是镂空装,或者透明度更高的材料。侧板107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X,底板1072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Y,平行四边形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边1021和第二边1022,该第一边1021为平行四边形的最上侧的边,第二边1022为平行四边形的最下侧的边。中框102还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且和第一边1021的远离空腔108的边缘连接的第一分支部1023,以及在与第一方向X相反的方向延伸且和第二边1022的边缘连接的第二分支部1024,该第一分支部1023和第二分支部1024均为长条形。侧板1071对中框102的支撑点位于第二分支部1024的靠近空腔108的一侧,从而可以防止中框102出现内翻的风险。
例如,如图17所示,侧板107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侧板部1071a和第二侧板部1071b,且第一侧板部1071a和第二侧板部1071b通过螺丝和第二分支部1024连接,第一侧板部1071a和中框102接触以对中框102进行支撑。例如,在图17所示的结构中,第二分支部1024也被划分成位于螺丝上侧的部分和位于螺丝下侧的部分,该第二分支部1024的位于螺丝上侧的部分和位于螺丝下侧的部分是可以拆卸的,是可以相互分离的。
例如,如图17所示,第二侧板部1071b包括向空腔108的一侧弯折的弯折部1072。结合图1和图17,反射结构103包括的第三反射片1035抵靠在弯折部1072上,以对第三反射片1035进行支撑,使得反射结构103更不容易被弯折,从而可以保证反射结构103对入射至其上的光线进行稳定的反射,从而保证该反射结构103对光线的反射效果。
例如,在由多个显示模组拼接形成的拼接屏中,有拼缝与否或者拼缝的大小是评价拼接屏性能好坏的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为了满足拼接屏拼缝的最小化或者不存在拼缝,在拼接屏的设计上要尽量避免侧边影响拼缝。例如,如图18所示,在侧板1071的折弯位置形成有容纳空间1073,该容纳空间1073为印刷电路板(PCB板)的固定区域,从而可以确保印刷电路板有放置空间,且使得拼接屏的相邻的两个显示模组之间不存在拼缝。
例如,图19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所示中框的虚线框处的边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中框的四边均采用分体式设计,中框102的四个角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形成框状。结合图20,中框102的四个角均通过连接件1021和螺丝1022固定连接。
例如,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10还包括层叠设置在中框102的平行四边形的远离底板1072的主表面的一侧的扩散板110和光学膜材111,该扩散板110的靠近底板1072的主表面的部分表面和中框102的第一边1021连接,光学膜材111的侧表面通过反射胶112和中框102的第一分支部1023连接。
例如,图2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胶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该反射胶11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四反射片1121、第五反射片1122和第六反射片1123,该第五反射片1122的主体部分设置在第四反射片1121和第六反射片1123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相对于第四反射片1121可以移动。例如,图22为图21中第四反射片的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部分第四反射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1中一种第五反射片的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4中部分第五反射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21中另一种第五反射片的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7为图26中部分第五反射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例如,结合图22和图23,第四反射片1121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三开孔1124,该第三开孔1124可以允许光线通过,以使得光线到达第五反射片1122。
例如,如图24和图25所示,第五反射片1122的面向第四反射片1121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在图24中示出的是第五反射片1122的面向第四反射片1121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第五反射片1122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四反射片1121移动,以使得第三开孔1124和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
图28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天侧和地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例如,如图28所示,在显示模组的天侧和地侧均设置有反射胶112,位于地侧和天侧的反射胶112包括的第五反射片1122的靠近第四反射片1121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
例如,中框102支撑一部分光学膜材111的内侧壁,在光学膜材111和中框102的第一分支部1023之间一般会贴附反射胶112,该反射胶112可以起到将光线反射的作用,但是扩散板110与中框102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反射胶112的作用,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边缘的画质下降。
例如,在组装显示装置的阶段或者运输显示装置的阶段,扩散板110经常在重力的作用下移位,从而会造成地侧的扩散板110与中框102之间的间隙d2减小,天侧的扩散板110与中框102之间的间隙d1加大,在地侧,扩散板110与中框102之间的间隙d2减小会使得显示装置的边缘出现暗线,从而需要提高显示装置的地侧的亮度。在天侧,扩散板110与中框102之间的间隙d1增大会使得显示装置的边缘出现亮线,从而需要降低显示装置的天侧的亮度。
例如,在图24和图25中,第五反射片1122的面向第四反射片1121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例如,在图24和图25所示的结构中,该反射胶112位于地侧,在显示装置的地侧扩散板110和中框102之间的间隙值较小,在显示装置的地侧的边缘容易出现暗线,因此,需要提高显示装置的亮度。该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为印刷的银色圆点,银色圆点和第三开孔1124一一对应,银色圆点对光线的反射率更高,可以有效地提升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亮度,以改善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暗线问题。
例如,在图26和图27中,第五反射片1122的面向第四反射片1121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例如,在图26和图27所示的结构中,该反射胶112位于天侧,在显示装置的天侧扩散板110和中框102之间的间隙值较大,在显示装置的天侧的边缘容易出现亮线,因此,需要降低显示装置的亮度。该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为印刷的黑色圆点,黑色圆点和第三开孔1124一一对应,黑色圆点对光线的反射率低,可以有效地降低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亮度,以改善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亮线的问题。
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三开孔1124的直径在2cm至6cm之间,并且在第五反射片1122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四反射片1121移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三开孔112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开孔1124的直径,这样可以使得第三开孔1124和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的交叠面积的调整范围更大,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例如,如图25和图27所示,在第五反射片1122相对于第四反射片1121移动的方向上,在第五反射片1122的两端设置有反射胶把手1122a,反射胶把手1122a延伸至中框102的外侧。
例如,结合图8所示的实物照片,反射胶把手1122a也容纳在一个凹槽中,可以减小整个显示模组的体积,并使得整个显示装置不会存在尖锐或者容易刮伤使用者的部分。而且,该反射胶把手1122a延伸至外壳部分之外,并和外壳部分贴合,在保证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地通过反射胶把手1122a调整第四反射片1121中的第三开孔1124和第五反射片1122中的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之间的交叠面积。
例如,如图28所示,第五反射片1122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四反射片1121移动使得第三开孔1124和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的交叠面积发生了变化,例如,在地侧第三开孔1124和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的交叠面积变大了,从而使得银色圆点对光线进行了反射,使得反射率提高了,可以有效地提升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亮度,以改善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暗线问题。例如,图29为在地侧第三开孔和第二光调节图案交叠之后的示意图,例如,图30为在地侧第三开孔和第二光调节图案交叠之前和交叠之后光线的出射量,图30中左侧的光路图为在地侧第三开孔和第二光调节图案交叠之前的出射量,图30中右侧的光路图为在地侧第三开孔和第二光调节图案交叠之后的出射量,从图30中可以看出,在地侧第三开孔1124和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的交叠面积增大后,边缘光线的出射量明显增大了,不存在地侧边缘暗线的问题。
例如,如图28所示,在天侧第三开孔1124和第二光调节图案1125的交叠面积变大了,从而使得黑色圆点对光线进行了反射,使得反射率降低了,可以有效地降低显示装置的天侧边缘的亮度,以改善显示装置的天侧边缘的暗线问题。
例如,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光学膜材111的远离底板1072的一侧的显示部件113,设置在中框102的远离侧板1071的一侧的外框114,该显示部件113和外框114连接。该外框114可以实现对显示模组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在光学膜材111的远离扩散板110的一侧设置有显示面板113,该显示面板113用于显示图像。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拼接屏,该拼接屏包括多个相连的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例如,图31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该拼接屏30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尽管图31中示出的是该拼接屏30包括9个显示模组10拼接形成的拼接屏,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个数的显示模组10,例如,2个、4个、6个、12个等。多个显示模组10彼此拼接设置,且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显示模组10之间形成拼缝。在一些示例中,该显示模组10可以为液晶显示模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模组或者电泳显示模组。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例如,图32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如图32所示,该显示装置40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该显示装置40也包括多个显示模组10拼接形成的拼接屏30。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器、OLED面板、OLED电视、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具有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技术效果:
(1)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的背光组件包括中框、反射结构和光源结构,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第一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反射结构的第二部分采用层叠设置的三层结构,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从而在不拆解显示模组的情况下,调整显示模组周边的画质,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率和显示模组的维修率。
(2)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反射胶位于天侧,在显示装置的天侧扩散板和中框之间的间隙值较大,该第二光调节图案为印刷的黑色圆点,黑色圆点和第三开孔一一对应,黑色圆点对光线的反射率低,可以有效地降低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亮度,以改善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亮线的问题。
(3)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反射胶位于地侧,在显示装置的地侧扩散板和中框之间的间隙值较小,该第二光调节图案为印刷的银色圆点,银色圆点和第三开孔一一对应,银色圆点对光线的反射率更高,可以有效地提升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亮度,以改善显示装置的地侧边缘的暗线问题。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组件,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中框、反射结构和光源结构,
所述光源结构包括光源部和承载所述光源部的支撑板;
所述反射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板所在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与所述第一平面相交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中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反射结构配置为对所述光源部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
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反射片、第二反射片和第三反射片,所述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片和所述第三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射片可以移动;
所述第一反射片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反射片的面向所述第一反射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光调节图案,所述第二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反射片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形成的二面角的范围为(90°,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三反射片的四周和所述第一反射片面贴合,且所述第一反射片和所述第三反射片固定连接,以形成固定的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和所述第三反射片的四周面贴合的周边部分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开孔的排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的排布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的个数相同且均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的形状和所述第一开孔的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和所述第一开孔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光调节图案包括黑色圆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反射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分的至少一端的把手部分,所述把手部分延伸至所述容纳空间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把手部分上设置有标记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背光组件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配置为支撑所述中框,所述光源结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把手部分延伸至所述凹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侧板采用二次弯折设计,且相对的所述侧板的折弯方向相同以在所述相对的侧板之间形成空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中框的远离所述空腔的边均在所述侧板的折弯边的外侧,且所述侧板对所述中框的支撑点位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空腔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中框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平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平行四边形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中框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和所述第一边的远离所述空腔的边缘连接的第一分支部,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且和所述第二边的边缘连接的第二分支部,所述侧板对所述中框的支撑点位于所述第二分支部的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侧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侧板部和第二侧板部,且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第二侧板部通过螺丝和所述第二分支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部和所述中框接触以对所述中框进行支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侧板部包括向所述空腔的一侧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反射结构包括的所述第三反射片抵靠在所述弯折部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层叠设置在所述中框的所述平行四边形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主表面的一侧的扩散板和光学膜材,
所述扩散板的靠近所述底板的主表面的部分表面和所述中框的所述第一边连接;
所述光学膜材的侧表面通过反射胶和所述中框的所述第一分支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反射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四反射片、第五反射片和第六反射片,所述第五反射片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四反射片和所述第六反射片限定的容纳空间内,且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可以移动,所述第四反射片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五反射片的面向所述第四反射片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光调节图案,所述第五反射片的主体部分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三开孔和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的交叠面积发生变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三开孔的直径在2cm至6cm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在所述第五反射片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移动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三开孔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开孔的直径。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天侧和地侧均设置有所述反射胶,位于地侧的所述反射胶包括的所述第五反射片的靠近所述第四反射片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包括银色圆点和黑色圆点中的至少之一,且所述第二光调节图案和所述第三开孔一一对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在所述第五反射片相对于所述第四反射片移动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五反射片的两端设置有反射胶把手,所述反射胶把手延伸至所述中框的外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中框的四个角部分通过连接件连接以形成框状。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学膜材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的显示部件,设置在所述中框的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的外框,其中,所述显示部件和所述外框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为单层结构,且所述反射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反射片一体成型。
27.一种拼接屏,包括多个相连的如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2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27451.9A CN119376141A (zh) | 2023-07-26 | 2023-07-26 |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
PCT/CN2024/102430 WO2025020858A1 (zh) | 2023-07-26 | 2024-06-28 |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27451.9A CN119376141A (zh) | 2023-07-26 | 2023-07-26 |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376141A true CN119376141A (zh) | 2025-01-28 |
Family
ID=9432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27451.9A Pending CN119376141A (zh) | 2023-07-26 | 2023-07-26 |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376141A (zh) |
WO (1) | WO202502085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127782U (zh) * | 2014-09-23 | 2015-01-28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侧边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KR102551576B1 (ko) * | 2016-05-31 | 2023-07-0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463819B1 (ko) * | 2017-11-30 | 2022-11-0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210626833U (zh) * | 2019-09-23 | 2020-05-26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反射片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
CN112068353A (zh) * | 2020-09-09 | 2020-12-11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拼接屏 |
CN115220258B (zh) * | 2021-04-16 | 2024-04-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板、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JP2023079288A (ja) * | 2021-11-29 | 2023-06-08 |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CN114859600A (zh) * | 2022-04-27 | 2022-08-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2023
- 2023-07-26 CN CN202310927451.9A patent/CN119376141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6-28 WO PCT/CN2024/102430 patent/WO2025020858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5020858A1 (zh) | 2025-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02217B (zh) | 拼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0928041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00405164C (zh) |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 |
JP2007286261A (ja) | 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US11360351B2 (en) |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tiled display device | |
US20180314110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assembly thereof | |
US20190129229A1 (en) | Narrow fr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2068353A (zh)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拼接屏 | |
CN103982815B (zh) | 光源模组 | |
US20220155637A1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2259609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spliced display device | |
CN102519011B (zh) | 光学膜片组及应用此光学膜片组的背光模块 | |
US694385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1323970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0908191A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KR101047601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WO2021104395A1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9376141A (zh) | 显示模组、拼接屏和显示装置 | |
CN220872841U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20240085738A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middle frame | |
US20240210759A1 (en) |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976594B2 (en) |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source assembly,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19737943U (zh) | 一种lcd显示屏 | |
US12353085B2 (en) |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module, spliced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215730666U (zh) | 一种拼接显示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