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367499A -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367499A
CN119367499A CN202411600829.5A CN202411600829A CN119367499A CN 119367499 A CN119367499 A CN 119367499A CN 202411600829 A CN202411600829 A CN 202411600829A CN 119367499 A CN119367499 A CN 119367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treatment
tum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6008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广滨
任波
吕邵娃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Shanghao Tcm Cli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Shanghao Tcm Cli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Shanghao Tcm Cli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Shanghao Tcm Cli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6008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367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9367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67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每份是1克,桑黄5‑10份、灵芝4‑9份、三七5‑10份、山慈姑3‑8份、女贞子4‑9份、冬虫夏草1‑5份、桃仁8‑14份、大葱2‑5份、苦杏仁3‑15份、大枣8‑15份、胡椒3‑6份、石膏50‑60份、巴豆2‑8份、砒霜0.2‑0.5份、轻粉1‑5份、生姜2‑4份。本发明采用鼻吸入黏膜给药方式,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缩短治疗周期、减轻副作用等效果,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和辅助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腔给药是现代给药途径之一,其既可以用于治疗鼻腔局部疾病,也可以通过药物的鼻黏膜吸收而用于全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用于全身性疾病的制剂产品包括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鲑降钙素喷雾剂等。而且,由于鼻腔与脑组织连接的特殊解剖结构,鼻腔给药还可跨过血脑屏障进行脑靶向的给药,用于中枢镇痛、调节情志等,例如镇痛用芬太尼鼻喷剂等。可见,鼻腔给药有其独特的给药优势,既可以用作局部给药,也可以用作全身给药,甚至还具有脑部直接给药的优势。
中药传统上也有鼻腔给药的剂型。闻香剂是通过多种药物的组合实现药物相应功能的固体或液体状香味料,闻香剂能够通过药物的组合实现一定的治疗目的,科学研究表明气味具有能够直接促进或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以达到调节精神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结合中药药材的药性制备的具有挥发性的药剂,即闻疗药物,是中医治病防病的手段之一。
但现有的闻香剂多用于芳香醒脑或蚊虫叮咬等用途,通常配方成分和中药材加工过程中,添加一定香料,通过香料的挥发性达到使用目的。然而,由于这些香料的治疗作用以预防为主,一般不能对诸如肿瘤等恶性疾病起到很好的疗效。另一方面,传统闻香剂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因高温促使成分析出时发生糊化,在使用时影响到使用效果。
现有技术中报道,1983年杨茂泉用砒霜配伍蟾蜍、巴豆、白胡椒共研细粉,用红枣(去核)、葱白共捣为丸,用纱布包扎后塞人患侧中鼻道,取得了治疗淋巴结结核的有效效果,充分说明了中药鼻腔给药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的可行性。
发明人在前期的研究中曾经发明了一种促进睡眠、降低蚊虫叮咬、提高生物活性的闻香膏(CN 116531481 A,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包括以下组分:冬虫夏草1-5份、桃仁8-14份、大葱2-5份、苦杏仁3-15份、大枣8-15份、胡椒3-6份、石膏50-60份、巴豆2-8份、砒霜0.2-0.5份、轻粉1
-5份、生姜2-4份、山泉矿物质水90-105份。但是,发明人在后期的应用中发现,上述闻香膏技术效果不显著,只能用于日常生活,作为日用品,无法在疾病的治疗领域中应用,特别是对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缺乏技术效果。
发明人还曾将相应的鼻腔给药产品用于养生保健,其原料为:苦杏仁6-10份、大枣10-15份、冬虫夏草1-5份、西洋参2-6份、桃仁10-15份、大葱2-5份、胡椒2-4份、枸杞子8-12份、石膏50-60份、水90-105份。但是,上述产品的保健功能是有限的,与口服的保健品相比并无绝对优势,技术上也缺乏独特的进步。特别是,由于上述产品中仅含有大枣、虫草等滋补药物和桃仁、杏仁等活血、止咳药物,作用非常单一,发明人在实践应用中,经过验证其对肿瘤患者并不具备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发明人在前期的研究中也曾将相应的鼻腔给药产品用于肿瘤的治疗,即给出了一种鼻吸排汗排毒法治疗肿瘤的方法(CN103372101A和CN103372100A,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其原料为虫草0.2~1份、砒霜0.001~0.005份、蜈蚣8~23条、桃仁3~15份、杏仁3~15份、枸杞子3~10份、斑蝥3~6枚、巴豆0.5~1份、胡椒3~16份;还包括葱3~16份、姜3~16份、蒜3~6份重量份。但是,上述产品由于使用了蜈蚣、斑蝥等动物药,存在特殊的腥臭气味,患者难以接受,并且斑蝥对鼻腔存在强刺激性,导致患者鼻腔黏膜充血,鼻塞,流鼻血等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可见,现有技术中将鼻腔给药中药用于肿瘤的治疗还存在副作用大、治疗效果较差、治疗作用不明确等技术缺陷,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有效的、副作用小的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鼻吸入黏膜给药方式,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缩短治疗周期、减轻副作用等效果,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副作用小、治疗作用明确、治疗效果更好的技术效果,也可以适当降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用量,或者降低放疗、化疗的施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每份是1克,桑黄5-10份、灵芝4-9份、三七5-10份、山慈姑3-8份、女贞子4-9份、冬虫夏草1-5份、桃仁8-l4份、大葱2-5份、苦杏仁3-15份、大枣8-15份、胡椒3-6份、石膏50-60份、巴豆2-8份、砒霜0.2-0.5份、轻粉1-5份、生姜2-4份。
发明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认识到多种肿瘤都与中医的血分失调有关。基于上述认识,本发明技术方案创新性的采用桑黄和三七,作为本处方的君药,两者均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的双重功效,对于癥瘕积聚等复杂病因导致的肿块或瘀阻(包含了西医称为肿瘤的实体瘤或非实体瘤)具有全方位的独特疗效,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常规手段治疗肿瘤时,能有效的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增强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进一步地,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山慈姑消肿散结、胡椒温中止痛,增强三七的消肿定痛功效;采用桃仁活血祛瘀,增加桑黄和三七的活血功效;采用冬虫夏草止血化痰,增强桑黄和三七的止血功效,共为臣药。
进一步地,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灵芝补虚祛痰止咳、苦杏仁止咳平喘、生姜温中止咳,进一步消除鼻腔给药的不良反应;采用女贞子滋补肝肾、大枣补中益气,进一步增强患者免疫力和恢复机体正常机能。采用巴豆逐水退肿祛痰蚀疮、砒霜劫痰蚀疮去腐、轻粉攻毒敛疮、大葱解毒通阳,进一步针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攻毒祛痰、增强正气。以上药物共为佐药。
进一步地,本发明技术方案还采用石膏清解里热,并有效平衡和减轻砒霜、巴豆、轻粉等大毒药物的毒性,并引药内行,作为使药。
本发明通过创新性的调整所述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的配伍结构,首次将桑黄和三七组合用于鼻腔给药作为君药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并合理配伍臣药、使药和佐药,将以上君臣佐使药物合理有效配合,达到调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攻毒的全面治疗原则,全面发挥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使所述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了副作用小、治疗作用明确、治疗效果更好的技术效果。
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对中药组合物的功效存在一定的影响,非限定性的,发明人通过大量的摸索实验发现上述重量配比关系内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能够基本实现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技术效果,而在所述重量配比关系之外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通常难以发挥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每份1克,桑黄6-9份、灵芝5-8份、三七6-9份、山慈姑4-7份、女贞子5-8份、冬虫夏草2-4份、桃仁9-l3份、大葱3-5份、苦杏仁7-12份、大枣10-13份、胡椒4-6份、石膏52-58份、巴豆4-7份、砒霜0.3-0.4份、轻粉2-4份、生姜2-4份。也就是说,在优选的重量配比关系内,与其他能够基本实现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重量配比关系相比,所述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能够实现优选的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技术效果,例如副作用更低、治疗效果更好(例如抑制肿瘤细胞效果更好、增强免疫力作用更强、缩短治疗周期更好等)。
最优选的,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每份1克,桑黄8份、灵芝7份、三七8份、山慈姑6份、女贞子7份、冬虫夏草3份、桃仁11份、大葱4份、苦杏仁10份、大枣12份、胡椒5份、石膏55份、巴豆5份、砒霜0.3份、轻粉3份、生姜3份。也就是说,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可知,在最优选的重量配比关系内容,与其他重量配比关系相比,所述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能够实现最优的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技术效果,例如副作用最低、治疗效果最好(例如抑制肿瘤细胞效果最好、增强免疫力作用最强、缩短治疗周期最好等)。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胡椒可以为白胡椒。发明人研究发现,白胡椒的香气更加浓郁,能够更好的发挥鼻腔给药的优势,刺激性更小,更好的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大枣为去核枣肉。发明人研究发现,大枣去核后更容易粉碎混合,防止枣核硬颗粒刺激鼻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桃仁为燀桃仁。燀桃仁降低了桃仁的毒副作用,延长了药品的保质期,确保药品质量稳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苦杏仁为燀苦杏仁。燀苦杏仁降低了苦杏仁的毒副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石膏为生石膏。发明人研究发现,使用生石膏能更好的清解里热,并有效平衡和减轻砒霜、巴豆、轻粉等大毒药物的毒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巴豆为生巴豆。通常认为生巴豆单独外用有蚀疮作用,在本发明中,通过将生巴豆与生石膏、灵芝、苦杏仁和生姜等其余药物合理配伍,其刺激性有显著降低,并能够有效发挥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为了更好的制备得到所述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所述原料还可以使用溶剂浸提原料药,发明人研究发现,使用水作为溶剂,能够有效溶出有效成分,并且刺激性较低,药品质量稳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90-105份。更优选的,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100份。
为了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桑黄、大葱、苦杏仁、大枣、胡椒、石膏、巴豆、生姜,充分粉碎成粗粉进行加水煅制,得到混悬状A料;
S2、称取剩余配方量的原料:灵芝、三七、山慈姑、女贞子、冬虫夏草、桃仁、砒霜、轻粉,充分粉碎成粗粉,煅制至焦黄色闻到香味后,分散得到粉状B料;
S3、将混悬状A料与粉状B料混合后,搅拌至糊状物,灌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步骤S3对糊状物的杀菌处理具体为:药材前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30min,无菌车间进行生产。
需要说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创新性的采用桑黄和三七作为本处方的君药,充分发挥两者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的双重功效,能有效的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抑制肿瘤细胞、增强免疫力、缩短治疗周期,增强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合理选用山慈姑、胡椒、桃仁、冬虫夏草等共为臣药,增强君药的疗效。并且能够通过微量的巴豆、砒霜、轻粉等产生刺激性味道并提高药效,配合山慈姑、桃仁、大枣、胡椒、苦杏仁和冬虫夏草等,提高整体生物活性。全方配合,达到调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攻毒的全面治疗原则,有效发挥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2、本发明中使用了创新性的给药方式来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通过直接纳入鼻腔、喷雾至鼻腔、或者配合呼吸面罩或静置散发等给药方式,即采用鼻吸入黏膜给药方式,给药方式独特,减轻肿瘤患者的治疗负担和心理压力,患者依从性高,在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过程中,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适用于各种肿瘤,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3、本发明优选了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关系,通过前期的摸索实验发现上述重量配比关系内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能够基本实现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技术效果。上述重量配比关系明显优于其他重量配比关系。
4、本发明中,通过在制备方法中对B类原料的加热炮制增加析出药性,具有较低的糊化强度,有效降低原有药材中的毒性,提高使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每份1克,桑黄10份、灵芝9份、三七10份、山慈姑8份、女贞子9份、冬虫夏草1份、桃仁8份、大葱2份、苦杏仁3份、大枣8份、胡椒3份、石膏50份、巴豆2份、砒霜0.2份、轻粉1份、生姜2份。使用溶剂矿泉水90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桑黄、大葱、苦杏仁、大枣、胡椒、石膏、巴豆、生姜,充分粉碎成粗粉进行加水煅制,得到混悬状A料;
S2、称取剩余配方量的原料:灵芝、三七、山慈姑、女贞子、冬虫夏草、桃仁、砒霜、轻粉,充分粉碎成粗粉,煅制至焦黄色闻到香味后,分散得到粉状B料;
S3、将混悬状A料与粉状B料混合后,搅拌至糊状物,灌装。
所述步骤S3对糊状物的杀菌处理具体为:药材前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30min,无菌车间进行生产。
实施例2
一种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每份1克,桑黄5份、灵芝4份、三七5份、山慈姑3份、女贞子4份、冬虫夏草2份、桃仁10份、大葱3份、苦杏仁5份、大枣10份、胡椒4份、石膏53份、巴豆4份、砒霜0.4份、轻粉2份、生姜3份。使用溶剂矿泉水9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桑黄、大葱、苦杏仁、大枣、胡椒、石膏、巴豆、生姜,充分粉碎成粗粉进行加水煅制,得到混悬状A料;
S2、称取剩余配方量的原料:灵芝、三七、山慈姑、女贞子、冬虫夏草、桃仁、砒霜、轻粉,充分粉碎成粗粉,煅制至焦黄色闻到香味后,分散得到粉状B料;
S3、将混悬状A料与粉状B料混合后,搅拌至糊状物,灌装。
所述步骤S3对糊状物的杀菌处理具体为:药材前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30min,无菌车间进行生产。
实施例3
一种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每份1克,桑黄8份、灵芝7份、三七8份、山慈姑6份、女贞子7份、冬虫夏草3份、桃仁11份、大葱4份、苦杏仁10份、大枣12份、胡椒5份、石膏55份、巴豆5份、砒霜0.3份、轻粉3份、生姜3份。使用溶剂矿泉水100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桑黄、大葱、苦杏仁、大枣、胡椒、石膏、巴豆、生姜,充分粉碎成粗粉进行加水煅制,得到混悬状A料;
S2、称取剩余配方量的原料:灵芝、三七、山慈姑、女贞子、冬虫夏草、桃仁、砒霜、轻粉,充分粉碎成粗粉,煅制至焦黄色闻到香味后,分散得到粉状B料;
S3、将混悬状A料与粉状B料混合后,搅拌至糊状物,灌装。
所述步骤S3对糊状物的杀菌处理具体为:药材前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30min,无菌车间进行生产。
实施例4
一种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每份1克,桑黄9份、灵芝6份、三七9份、山慈姑6份、女贞子7份、冬虫夏草5份、桃仁14份、大葱5份、苦杏仁15份、大枣15份、胡椒6份、石膏60份、巴豆8份、砒霜0.5份、轻粉5份、生姜4份。使用溶剂矿泉水10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桑黄、大葱、苦杏仁、大枣、胡椒、石膏、巴豆、生姜,充分粉碎成粗粉进行加水煅制,得到混悬状A料;
S2、称取剩余配方量的原料:灵芝、三七、山慈姑、女贞子、冬虫夏草、桃仁、砒霜、轻粉,充分粉碎成粗粉,煅制至焦黄色闻到香味后,分散得到粉状B料;
S3、将混悬状A料与粉状B料混合后,搅拌至糊状物,灌装。
所述步骤S3对糊状物的杀菌处理具体为:药材前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30min,无菌车间进行生产。
实施例5
一种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药制成:每份是1克,桑黄7份、灵芝8份、三七7份、山慈姑6份、女贞子7份、冬虫夏草1份、桃仁8份、大葱2份、苦杏仁3份、大枣8份、胡椒3份、石膏50份、巴豆2份、砒霜0.2份、轻粉1份、生姜2份。使用溶剂矿泉水100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桑黄、大葱、苦杏仁、大枣、胡椒、石膏、巴豆、生姜,充分粉碎成粗粉进行加水煅制,得到混悬状A料;
S2、称取剩余配方量的原料:灵芝、三七、山慈姑、女贞子、冬虫夏草、桃仁、砒霜、轻粉,充分粉碎成粗粉,煅制至焦黄色闻到香味后,分散得到粉状B料;
S3、将混悬状A料与粉状B料混合后,搅拌至糊状物,灌装。
所述步骤S3对糊状物的杀菌处理具体为:药材前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30min,无菌车间进行生产。
为了研究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发明人委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对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进行了药效学研究与多次给药毒性试验。
实验例1:对环磷酰胺型免疫抑制小鼠保护作用研究
具体地进行了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通过对脾脏指数、血清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比较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给药组与模型组在免疫能力方面的差异,具体如下:
一、实验材料:
1、给药组:实施例3中的用于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
2、环磷酰胺,生产企业:江苏恒瑞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3021525;
3、动物:ICR小鼠,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质量合格证:SCKX(辽)2020-0001。
4、鼠免疫球蛋白IgG/A/E/M测定试剂盒,江苏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细胞因子IL-1/2测定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二、试验方法和结果
1、造模方法
取ICR雄性六周龄小鼠50只,24±2℃环境饲养一周后,取40只于实验第1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60mg/kg·d)连续3d,之后每隔3天注射一次。环磷酰胺配置好后,为保证药效应于1小时之内注射完毕。其余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同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2、实验分组
模型小鼠随机分组法将小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低剂量组1.21g/Kg/d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中剂量组2.42g/Kg/d、高剂量组4.84g/Kg/d。实验平行复制三批。
3、给药与取材
采取鼻腔吸嗅给药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模拟临床用药形式,本试验采用自制全封闭装置给药,该装置包括玻璃鼠笼、空气循环泵、电热毯、风速调节装置和带孔的药物管。给药时,打开电源,通过空气循环泵输送风源,带孔的药物管一端开放,与管道相连,另一端带孔与玻璃鼠笼相连,循环风将药物吹送到玻璃鼠笼中,小鼠自主吸入气体形式的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不给药,但在相同装置里给予空气作为对照。
(1)外周血白细胞数测定
摘眼球取全血,利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液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见下表。
对外周血白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的影响
注: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模型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造模成功。各给药组小鼠白细胞数相对于模型组均升高,其中,低剂量(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P<0.05)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小鼠淋巴细胞数相对于模型组均升高,且中剂量(P<0.05)和高剂量组(P<0.01)相较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给药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免疫低下有回调的作用。
(2)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取出脾脏,用棉球吸去浮血并称重,免疫器官指数按如下公式计算。结果见下表。
脾脏指数(g/g)=脾脏重量/体重×100%
对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影响
注: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脾脏指数水平均有提升,其中给药中(P<0.05)和高剂量(P<0.01)组脾脏指数上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3)小鼠外周血T淋巴亚群检测
末次给药禁食12h后,摘眼球取血,肝素抗凝。离心取血浆,-20℃保存,作为细胞因子测定用。沉淀细胞用PBS重悬至原体积,混匀后分于试管中,50μL/管。分别加入FITC标记的抗小鼠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取10μL/管,充分混匀,4℃反应10min。每管加入50μL红细胞裂解剂,振荡混匀10min,每管中再加入蒸馏水2mL,振荡混匀2min,置于37℃温箱12min,至透亮澄清,2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加PBS液500μL,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见下表。
对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影响
注: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CD4+T细胞水平(P<0.01)显著降低,CD8+T细胞水平(P<0.01)显著升高,表明模型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造模成功。各给药组小鼠CD4+T细胞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均升高,其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小鼠CD8+T细胞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均降低,且中剂量组(P<0.05)和高剂量组(P<0.01)相较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调整免疫低下小鼠T细胞亚群的异常分布,对T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4)小鼠免疫分子含量测定
末次给药禁食12h后,小鼠处死前经眼球眼眶后静脉丛采血1mL,静置,3000r/min离心10min后收集血清。将脾脏组织与生理盐水按照1:9的比例混合,充分研磨成匀浆,3000r/min离心10min。对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脾脏IL-1、IL-2含量进行测定,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显色后在全自动酶标仪450nm波长处读取OD值,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相应指标数据。结果见下表。
对免疫分子含量的影响
注: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血清中IgG、IgA、IgE、IgM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性下降(P<0.01),脾脏中IL-1(P<0.05)、IL-2(P<0.01)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性下降,表明模型组造模成功。各给药组小鼠相较于模型组小鼠,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的IgG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中剂量组(P<0.05)和高剂量组(P<0.01)的IgA血清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高剂量组(P<0.05)的IgE血清含量有显著性提升;中剂量组(P<0.05)和高剂量组(P<0.01)的IgM血清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高剂量组(P<0.05)的脾脏中IL-1含量有显著性提升;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的IL-2水平均有显著性提升。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增强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体液免疫的作用。
实验例2:本发明还观察了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肝癌Hepa1-6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
一、实验材料:品系C57BL/6品系小鼠,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质量合格证:SCKX(辽)2020-0001。小鼠肝癌细胞Hepa1-6购自于武汉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实验方法
Hepa1-6细胞在添加10%胎牛血清、1mM丙酮酸钠和1%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在5%CO2,37℃恒温培养箱中保存,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直到80%的细胞汇合。细胞培养融合达70~80%后,弃掉旧培养基,2mL PBS清洗两次,将细胞用胰酶在37℃下消化3min,用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并离心。用PBS清洗两次,用PBS复溶,计数,将细胞稀释3×106在100μL磷酸盐缓冲盐水中。
取6-8周,C57BL/6小鼠,在自然条件下饲养一周,正常的给予水和食物,适应环境。采用Hepa1-6细胞注射建立小鼠腋窝肿瘤异种移植模型。麻醉后,将小鼠采取仰卧置于操作台上,采用剃毛器对小鼠右侧前肢腋窝3cm×3cm面积脱毛后,将3×106Hepa1-6细胞液100μL皮下注射到小鼠腋窝区右侧前肢腋窝。接种12d后,以肉眼可见肿块及病理检测见肿瘤细胞作为植瘤成功的标准。
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环磷酰胺(阳性组)。采取鼻腔吸嗅给药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模拟临床用药形式,本试验采用自制全封闭装置给药,该装置包括玻璃鼠笼、空气循环泵、电热毯、风速调节装置和带孔的药物管。给药时,打开电源,通过空气循环泵输送风源,带孔的药物管一端开放,与管道相连,另一端带孔与玻璃鼠笼相连,循环风将药物吹送到玻璃鼠笼中,小鼠自主吸入气体形式的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不给药,但在相同装置里给予空气作为对照。
给药组按公斤体重临床剂量的1、2、4倍折算设计三个给药剂量,按体重给药,低剂量为1.21g/kg、中剂量为2.42g/kg、高剂量为4.84g/kg;阳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02g/kg。每日一次。
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的状况,包括毛发、精神状态、饮食、饮水、排便及行动活动等每周对上述小鼠的一般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小鼠适应性一周,实验期间每3天用卡尺记录一次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瘤重。
V(瘤体积)=长径×短径2/2
肿瘤生长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肿瘤质量-给药组平均肿瘤质量)/对照组平均肿瘤质量×100%
三、实验结果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Hepa1-6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C57BL/6小鼠在腋下接种Hepa1-6肝癌细胞第12d时,肉眼可见明显肿块及经病理检测可见肿瘤细胞,表明在第12d时,Hepa1-6荷瘤小鼠造模成功。造模第12d时,各组之间肿瘤体积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5d、18d时,低、中剂量组与阳性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阳性组与模型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第21d、24d、27d、30d时,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阳性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阳性组与模型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和阳性组均可减少Hepa1-6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具有抑瘤作用,其中阳性组的抑瘤作用最好。随着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剂量的递增,减小Hepa1-6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作用越明显,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肝癌Hepa1-6的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
对Hepa1-6荷瘤小鼠肿瘤体积的影响(x±S)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阳性组(环磷酰胺相比)P<0.05#,P<0.0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Hepa1-6荷瘤小鼠肿瘤重量、抑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Hepa1-6荷瘤小鼠经解剖后,获取瘤体,称得瘤重。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肿瘤重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组与模型组肿瘤重量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剂量和阳性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3.14%、41.04%、43.67%、68.12%。
表9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Hepa1-6荷瘤小鼠肿瘤重量、抑瘤率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与阳性组(环磷酰胺相比)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和阳性组对肝癌Hepa1-6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阳性组的抑瘤率最高,抑瘤作用最明显;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肝癌Hepa1-6抑瘤率随着剂量的递增逐渐上升,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抑瘤作用且对抑制肝癌Hepa1-6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
实验例3: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影响
1.细胞培养
1.1细胞冻存
从CO2培养箱中将需要冻存的细胞取出,置超净台内弃去旧培养基,加入3mL已预热37℃的PBS旋转震荡冲洗两次后消化离心,弃掉上清加入1mL无血清细胞冻存液重悬细胞,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冻存管中,做好标记。于-80℃冰箱中过夜,第二天转至液氮中长期保存。
1.2细胞复苏
首先将恒温水浴锅预热至37℃。提前在超净台上准备好15mL无菌离心管,加入4mL1640完全培养基。然后从液氮中取出将要复苏的细胞,迅速置于37℃水浴锅中,不断震荡使之快速融化。将融化后的细胞悬液用移液枪转至预先装有4mL完全培养基的离心管中,轻柔吹打混匀,1000rpm离心5min。除去上清,加入1mL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接种到装有5ml1640完全培养基的T-25细胞培养瓶中,于5%CO2、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次日更换培养基。
1.3细胞传代
观察细胞生长至80%-90%时,弃去培养基,加入3mL PBS冲洗两次,吸净PBS加1mL0.25%胰酶消化液消化2min,加入2mL1640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1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加入2mL1640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按1:2的比例接种到含有5ml 1640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瓶中,于5%CO2、37℃培养箱中培养。
2.供试品的制备
取0.50g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加1640基础培养基至10ml,超声10min,过滤,得50mg/ml含药培养基,4℃保存。
3.细胞毒性试验
用CCK-8法测定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细胞毒性。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4T1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2min,加入1640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用1640完全培养基复溶,计数,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0×105个/ml,每孔100μL接种于96孔板,孵育12h,吸弃培养基,设置空白组(无细胞,培养基中不含药物)、对照组(有细胞,培养基中不含药物)、给药组(有细胞,培养基中含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320和640μg/mL),每孔100μL,每组6个复孔,分别孵育24h、48h,每孔加入10μL CCK-8溶液反应2h,用酶标仪在450nm处测定OD值,药物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由软件GraphPad Prism8.0.2计算得出。
抑瘤率(%)=[OD(对照组)-OD(给药组)]/[OD(对照组)-OD(空白组)]×100%
细胞活性(%)=[OD(给药组)-OD(空白组)]/[OD(对照组)-OD(空白组)]×100%
4、结果
采用CCK-8法检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乳腺癌细胞4T1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当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浓度为10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160μg/mL、320μg/mL、640μg/mL时,干预24h,本品对乳腺癌细胞4T1的抑制率为0.21%、3.84%、5.91%、14.17%、63.28%、86.87%、87.34%,干预48h,本品对乳腺癌细胞4T1的抑制率为11.88%、15.36%、26.03%、33.72%、75.60%、86.32%、99.18%,由此可知,随着浓度的增加,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乳腺癌细胞4T1的抑制作用增强。
对4T1细胞24h、48h的抑制作用(MEAN±SD,n=6)
相应的,本发明还对结肠癌细胞CT26开展了同样的细胞抑制实验,实验步骤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结肠癌细胞CT2624h、48h、72h的IC50分别为307.5μg/mL、64.48μg/mL、58.23μg/mL。
临床应用效果:
本发明尚未开展符合药品监管规定的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实验,但已经在临床上进行了初步应用,具体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104例肿瘤例患者,男76例,女28例;年龄9-76岁,中位年龄51岁;实体瘤84例(肠癌12例、肺部肿瘤42例、肝癌3例、乳腺肿瘤17、淋巴瘤10),白血病20例。所有病例均在三甲医院确诊为肿瘤,并接受常规的手术和/或标准的放疗、化疗治疗。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药物组,两组之间肿瘤种类、男女比例和年龄分布基本平衡,具备可比性。所有病例均通过鼻腔喷雾给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持续时间为1个疗程(即3个月)以上,治疗结束后再观察3个月。所述104例其病程分期列表如下:
本组104例肿瘤病程分布
(二)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在接受常规肿瘤手术和/或放疗、化疗治疗的基础上,给药组使用本申请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放入喷雾器,通过鼻腔吸入,口腔呼出,吸药8g后,两天汗蒸一次。对照组给药使用现有技术CN116531481A中的闻香膏,用量用法相同。
(三)治疗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癌细胞消失,肿瘤标志物结果降低80%以上,免疫力达到正常水平,无疼痛等症状,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无复发;
显效:癌细胞减少80%以上,肿瘤标志物结果降低50%以上,免疫力为正常水平的80%以上,偶有轻微痛感;
好转:癌细胞减少20%以上,肿瘤标志物结果降低20%以上,免疫力为正常水平的30%以上,病灶痛感有所减轻;
无效:癌细胞减少低于20%或未减少,肿瘤标志物结果降低20%以内或未降低,免疫力低于正常水平的30%,病灶痛感无改变。
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本发明药物疗效分析如下表。
本发明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疗效分析
从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在常规肿瘤的基础上,能够明显提供对治疗肿瘤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且用药后再观察3个月,并无复发。由上述实验研究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具备显著的提高肿瘤疗效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4:多次给药毒性试验
1.试验方法
以临床拟用日剂量0.133g/kg以及KM小鼠单次吸入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毒性试验最大给药剂量(108.0g/kg),按公斤体重剂量折算设计三个给药剂量,分别为0.336、1.008、3.024g/只/d(约为人临床拟用日剂量0.133g/kg的2、6、18倍)和一个对照组。每组40只SD大鼠,雌雄各20只,每日吸入给药1次,每周给药7天,连续给药十三周,恢复期两周,试验期间对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摄食量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分别于给药三个月和恢复期结束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及组织病理学检测。
2.试验结果
①十三周吸入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实验期间,各剂量组大鼠活动均正常,行为活泼,被毛光润,所有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异常变化。
②各给药组动物摄食量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未见毒理学意义的异常变化。
③各给药组动物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异常变化。
④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毒理学意义的异常变化。
⑤各组动物组织器官肉眼观察未见剂量相关性的病理学改变;给药结束后及恢复期结束后高剂量组肝脏和肾脏与同期对照组相比重量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他各组间所有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亦无毒理学意义的异常变化。
⑥镜检脏器除高剂量组个别动物肝脏和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外,其他组织未呈现量效学关系的病理学变化。
⑦恢复期指标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未见与药物有关的延迟性病理学变化。
3.实验结论
在本实验件下,SD大鼠十三周呼吸道给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供试品,在0.336与1.008g/只/d(约为人临床拟用日剂量的2、6倍)的剂量下未发现明确的毒性靶器官,3.024g/只/d(约为人临床拟用日剂量的18倍)剂量下,发现毒性靶器官肝脏、肾脏。因此,在临床剂量下是安全的,当高剂量使用时,应注意肝肾功能的监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每份是1克,桑黄5-10份、灵芝4-9份、三七5-10份、山慈姑3-8份、女贞子4-9份、冬虫夏草1-5份、桃仁8-l4份、大葱2-5份、苦杏仁3-15份、大枣8-15份、胡椒3-6份、石膏50-60份、巴豆2-8份、砒霜0.2-0.5份、轻粉1-5份、生姜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胡椒为白胡椒;和/或,所述大枣为去核枣肉;和/或,所述桃仁为燀桃仁;和/或,所述苦杏仁为燀苦杏仁;和/或,所述石膏为生石膏;和/或,所述巴豆为生巴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每份是1克,水90-1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每份是1克,桑黄6-9份、灵芝5-8份、三七6-9份、山慈姑4-7份、女贞子5-8份、冬虫夏草2-4份、桃仁9-l3份、大葱3-5份、苦杏仁7-12份、大枣10-13份、胡椒4-6份、石膏52-58份、巴豆4-7份、砒霜0.3-0.4份、轻粉2-4份、生姜2-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每份是1克,桑黄8份、灵芝7份、三七8份、山慈姑6份、女贞子7份、冬虫夏草3份、桃仁11份、大葱4份、苦杏仁10份、大枣12份、胡椒5份、石膏55份、巴豆5份、砒霜0.3份、轻粉3份、生姜3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配方量的原料:桑黄、大葱、苦杏仁、大枣、胡椒、石膏、巴豆、生姜,充分粉碎成粗粉进行加水煅制,得到混悬状A料;
S2、称取剩余配方量的原料:灵芝、三七、山慈姑、女贞子、冬虫夏草、桃仁、砒霜、轻粉,充分粉碎成粗粉,煅制至焦黄色闻到香味后,分散得到粉状B料;
S3、将混悬状A料与粉状B料混合后,搅拌至糊状物,灌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对糊状物的杀菌处理具体为:药材前处理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30min,无菌车间进行生产。
CN202411600829.5A 2024-11-11 2024-11-11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9367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00829.5A CN119367499A (zh) 2024-11-11 2024-11-11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600829.5A CN119367499A (zh) 2024-11-11 2024-11-11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367499A true CN119367499A (zh) 2025-01-28

Family

ID=9433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600829.5A Pending CN119367499A (zh) 2024-11-11 2024-11-11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3674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7600B2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ation for regulating immune fun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RU2202361C2 (ru) Составы, содержащие лектин,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3611075A (zh) 牛黄醒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6078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7467315A (zh) 一种降压降脂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803A (zh) 一种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8859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5515B (zh) 一种升高白细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9394809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81561A (zh) 一种具有秋季养生保健作用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3610A (zh)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力的雪莲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322555B (zh) 一种藏药壮元胶囊
CN119367499A (zh) 一种用于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鼻腔给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48603B (zh) 一种防治新冠病毒肺炎变异或复阳的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4873533A (zh) 小分子柑橘果胶的用途
CN110339276A (zh) 一种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扶正清解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6625B (zh)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52537A (zh) 一种用于治疗气血亏损的中药组合物
CN101623443A (zh) 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气阴两虚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31465B (zh) 一种治疗肿瘤和/或肺结节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5898A (zh) 一种治疗髓细胞白血病的健脾泄毒的中药组合物
CN113908208B (zh) 一种保肝护肝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392567B (zh) 一种改善睾丸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815342A (zh) 一种药食同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680B (zh) 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