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65293A - 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365293A CN119365293A CN202280093598.6A CN202280093598A CN119365293A CN 119365293 A CN119365293 A CN 119365293A CN 202280093598 A CN202280093598 A CN 202280093598A CN 119365293 A CN119365293 A CN 1193652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rque
- piece
- force
- axis
- abu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14—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 B25B23/142—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operated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 B25B23/1422—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operated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torque indicators or adjustable torque limiters
- B25B23/1427—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operated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torque indicators or adjustable torque limiters by mechanical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14—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 B25B23/142—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operated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 B25B23/1422—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operated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torque indicators or adjustable torque limiters
- B25B23/1425—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operated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torque indicators or adjustable torque limiters by electr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包括本体、扳动装置、扭力中断装置、异型弹力件、扭力调节装置、锁定装置及扭力感测装置。扭力调节装置的滑动件能够沿着平行于本体的轴线方向滑移,进而调整扳手的扭力设定值,锁定装置组配于滑动件与本体之间,锁定装置能够于释放位置及锁定位置之间变换操作,于释放位置,使用者能够易于调整滑动件的承靠部相对于异型弹力件的轴向位置,使扭力感测装置能够感测滑动件的位移变化而显示出扭力设定值,于锁定位置,锁定装置施加力量于滑动件,用以增加滑动件与本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Description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扭力扳手,具体为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
按,美国发明专利公开第2020/0398410A1号的“Torque
wrench”揭示一种扭力扳手。所述的扭力扳手为一种以数位方式显示扭力设定值的扭力扳手,其包括有本体、驱动部、跳脱机构、扭力组件及调整组件。扭力组件具有偏压件及抵顶件,调整组件包括限位件、调整件及滑动组件,限位件抵靠于偏压件,滑动组件与限位件固接并滑动设置于本体内,而调整件能够调整滑动组件,以调整限位件抵顶于偏压件的相对位置,其中,当驱动部所承受的扭力大于扭力扳手的预设扭力设定值时,跳脱机构与抵顶件产生跳脱,据以提示使用者锁设紧固件的扭力设定值已达到预设。
然而,扭力扳手扳转过程中,驱动部所承受的扭力还未达到扭力扳手的预设扭力值时,因驱动部传递至偏压件的反作用力使其产生挠性,同时所述反作用力也会经由偏压件与限位件作用在滑动组件上,致使滑动组件产生微动而导致结构松散,如此扭力扳手在使用过程中,扭力表现将不够精确,而有失真的情形。
如德国新型专利第202013101035U1号的“Torque
tool with trigger mechanism”的扭力扳手,其为另一种扭力工具,其包括有杠杆壳体、杠杆装置、触发机构及扭力调节装置等。杠杆装置设于杠杆壳体内,且具有两个杠杆,两个杠杆通过切换边缘而脱跳抵接,当头部所承受的扭力大于扭力工具的预设扭力设定值时,两个杠杆产生跳脱,据以提示使用者锁设紧固件的扭力设定值已达到预设。
同如前述专利的缺点,扭力工具在扳转过程中,头部所承受的扭力还未达到预设扭力值时,因头部传递至可弯曲杆的反作用力使其产生挠性,同时所述反作用力也会经由可弯曲杆作用在滑动设置于导向件的支撑件上,致使支撑件相对导向件产生微动而导致结构松散,如此扭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扭力表现一样不够精确,有失真的情形。
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且备高精密、扭力不失真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露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利用锁定装置将本体与滑动件锁定时,能使结构更为紧凑,以便扳手在施力过程中,达到扭力不失真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于一项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包括一本体、一扳动装置、一扭力中断装置、一异型弹力件、一扭力调节装置、一锁定装置及一扭力感测装置。本体沿着一轴线形成一第一端及一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扳动装置能够摆动地设于本体的第一端,扳动装置包括一外露于本体的扳动端;扭力中断装置枢设于本体内且能够选择性抵接于扳动装置远离扳动端的一端;异型弹力件包括一固定端及一异于固定端的异型支撑段,异型弹力件的固定端固设于扭力中断装置;扭力调节装置组配于本体,扭力调节装置具有一滑动件,滑动件沿着平行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于本体内,滑动件具有一承靠部,承靠部供异型弹力件的异型支撑段抵靠;锁定装置组配于滑动件与本体之间,锁定装置能够于一释放位置及一锁定位置之间变换操作,于释放位置,使用者能够易于调整滑动件的承靠部相对于异型弹力件的轴向位置,于锁定位置,锁定装置施加摩擦阻力于滑动件与本体之间,使滑动件无法相对本体移动;扭力感测装置设置于本体相对于扭力调节装置之处,扭力感测装置能够感测滑动件的位移变化而显示出一扭力设定值。
进一步地,该扳动端具有一旋转轴线,于扳动操作时,该本体能够以该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在该释放位置,使用者能够沿着平行于该旋转轴线且垂直于该轴线的一操作轴线进行旋转操作,以调整该滑动件于该轴线上的位置;该锁定装置沿该操作轴线与该扭力调节装置具有连接关系;在该锁定位置,该锁定装置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施加该摩擦阻力于该滑动件,而使该锁定装置夹紧该滑动件与该本体。
进一步地,该扭力调节装置包括能够带动该滑动件产生位移动作的一第一传力件;该锁定装置包括一沿着该操作轴线而穿伸该本体与该滑动件的轴杆、一枢摆设置于该轴杆一端的操作柄以及一设置于该轴杆的第二传力件,该操作柄能够带动该轴杆沿该操作轴线方向产生位移动作,该第一传力件与该第二传力件设置于该轴杆,于该锁定位置,该操作柄能够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拉动该轴杆,驱使该第一传力件与该第二传力件分别朝彼此方向抵压,用以夹紧该本体与该滑动件,于该释放位置,该操作柄相对该轴杆放松,以供使用者能够旋转操作该第一传力件进而带动该滑动件相对该本体线性滑移。
进一步地,该扳动装置具有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能够调整该扳动装置与该扭力中断装置之间的抵接程度。
进一步地,该本体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形成一顶侧及一相反设置的底侧,该轴杆自该顶侧露出该本体,以供该操作柄枢设,该第一传力件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一抵压部,该第二传力件具有一第二连接端及一设于该滑动件内的第二抵压部,该第二连接端同动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端,于该锁定位置,该第一抵压部抵压于该本体,该第二抵压部抵压于该滑动件。
进一步地,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抵压部具有一受力部,该操作柄具有一偏心凸轮,该锁定装置包括一传力组件,其抵接设置于该偏心凸轮与该受力部之间,于该锁定位置时,该偏心凸轮施力于该传力组件,而使该传力组件传递力量至该第一传力件;该滑动件具有一沿着平行该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齿部,该第二传力件于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二抵压部之间设有一绕着该操作轴线设置的第二齿部,该第二齿部与该第一齿部啮合,该第一传力件沿该操作轴线而转动设置于该本体与该轴杆且连动该第二传力件,以供使用者转动该第一传力件而带动该第二传力件,使该第二传力件带动该滑动件相对该本体位移,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连接端设有一旋动端,该旋动端具有一第一旋转半径,该第二传力件具有一第二旋转半径,该第二齿部沿着该第二旋转半径设置,该第一旋转半径大于该第二旋转半径;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采用凹凸配合方式套接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偏压装置,设置于该本体与该滑动件之间,其沿着垂直于该轴线与该操作轴线的方向而施加弹力于该滑动件;该偏压装置包括一弹片,该弹片的两端各具有一勾固部,各该勾固部分别勾设连接该滑动件的侧边。
进一步地,该扳动装置包括一扳动件及一抵压件,该扳动件枢设于该第一端,该扳动件具有一伸入该本体的末端,该抵压件枢设该末端,该扭力中断装置选择性抵接于该抵压件,该异型支撑段具有一曲线接触区,以供该承靠部抵靠,该异型弹力件相对该本体的轴线呈倾斜设置于该本体内;当该扭力调节装置的承靠部抵靠于该异型弹力件的该曲线接触区远离于该固定端的位置时的扭力设定值最小,该扭力调节装置的承靠部抵靠于该异型弹力件的该曲线接触区靠近于该固定端的位置时的扭力设定值最大;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扳动的施力持续上升直到等于该扭力设定值时,该扭力中断装置能够与该抵压件产生跳脱而中断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恢复自然状态时,该扭力中断装置与该抵压件能够自动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该轴线将该本体分为一顺向侧及一逆向侧,该异型弹力件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倾斜角,该异型弹力件的固定端位于该本体的逆向侧,该异型弹力件的异型支撑段能够越过该本体的轴线而位于该本体的顺向侧;该扭力中断装置包括一断开件,该抵压件抵靠连接于该断开件;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扳动的施力持续上升直到等于该扭力设定值时,该断开件能够与该抵压件产生跳脱而中断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恢复自然状态时,该断开件与该抵压件能够自动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该末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一限制部,该抵压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二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能够相互抵接,用以限制该抵压件的摆动幅度;该末端与该抵压件之间具有一复位件,该复位件常态地使该抵压件与该扭力中断装置保持抵接状态,该扳动件与该本体之间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该扳动件恢复至自然状态的力;该调整装置,其设置于该末端与该抵压件之间,该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件及一螺设于该调整件一端的螺帽,该调整件另一端螺设于该末端并抵接于该抵压件,该抵压件具有一第一抵接部,该断开件异于该异型弹力件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抵接部,其用以抵接于该第一抵接部,该调整件能够调整该抵压件相对该末端的枢摆角度,进而改变该第一抵接部抵靠于该第二抵接部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该本体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形成一顶侧及一相反设置的底侧,该轴杆自该底侧露出该本体,以供该操作柄枢设,该第一传力件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一抵压部,该第二传力件具有一第二连接端及一设于该滑动件内的第二抵压部,该第二连接端滑设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端,于该锁定位置,该第一抵压部抵压于该本体,该第二抵压部抵压于该滑动件。
进一步地,该滑动件具有一沿着平行该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齿部,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抵压部具有一绕着该操作轴线设置的第二齿部,该第二齿部与该第一齿部啮合,该第一传力件沿该操作轴线而转动设置于该轴杆,以供使用者转动该第一传力件而带动该滑动件相对该本体产生位移,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连接端设有一旋动端,该旋动端具有一第一旋转半径,该第二齿部沿着一第二旋转半径设置,该第一旋转半径大于该第二旋转半径;该操作柄具有一偏心凸轮,于该锁定位置时,该偏心凸轮施力于该第二传力件,使该第二传力件与该第一传力件分别朝彼此方向抵压,用以夹紧该本体与该滑动件;该锁定装置的该轴杆具有一螺纹部穿设于该第一传力件,以供一第一螺设件与一第二螺设件螺设于该螺纹部,该第一螺设件与该第一传力件之间具有一碟形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偏压装置,设置于该本体与该滑动件之间,其沿着垂直于该轴线与该操作轴线的方向而施加弹力于该滑动件;该偏压装置包括一弹片,该弹片的两端各具有一勾固部,各勾固部分别勾设连接该滑动件的侧边。
进一步地,该轴线将该本体分为一顺向侧及一逆向侧,该本体具有一内壁,该内壁于该逆向侧设有一第一内壁及于该顺向侧设有一第二内壁,该扳动装置包括一扳动件、一连杆及一作动件,该扳动件枢设于该第一端,该扳动件设有一末端,该连杆枢设于该末端,该作动件枢设于该本体且能够相对该本体于一第一枢摆位置及一第二枢摆位置之间动作,以便该作动件能够与该连杆产生连动关系;当该作动件位于该第一枢摆位置时,该作动件能够传递该扳动装置的反作用力至该异型弹力件;当该扭力中断装置断开时使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中断传递,而使该作动件摆动至该第二枢摆位置时,该作动件能够连动该连杆相对该本体产生位移,并同时促使该扳动件撞击于该第一内壁,且该作动件撞击于该第二内壁;该扳动件的末端一侧具有一第一撞击面,该第一撞击面与该第一内壁之间具有一第一撞击空间,该作动件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撞击面,该第二撞击面与该第二内壁之间具有一第二撞击空间;当该扭力中断装置断开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时,该第一撞击面进入该第一撞击空间而撞击于该第一内壁,该第二撞击面进入该第二撞击空间而撞击于该第二内壁;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于自然状态时,该连杆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二撞击面与该轴线具有一冲击夹角,且该连杆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相反设置的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枢设于该末端,该第二连接端与该作动件具有连动关系,该连杆的第二连接端位于该逆向侧;该扭力中断装置断开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时,该连杆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大于该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大于该冲击夹角,且该连杆的第一连接端能够越过该本体的轴线而与该第二连接端均位于该本体的逆向侧;该扭力中断装置包括一断开件,该扳动装置相反于该扳动端枢设有一抵压件,该抵压件一侧连动接触于该作动件,另一侧抵靠连接于该断开件;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扳动的施力持续上升直到等于该扭力设定值时,该断开件能够与该抵压件产生跳脱而中断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恢复自然状态时,该断开件与该抵压件能够自动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该调整装置,其设置于该作动件与该抵压件之间,该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件及一螺设于该调整件一端的螺帽,该调整件另一端螺设于该抵压件并抵接于该作动件,该抵压件具有一第一抵接部,该断开件异于该异型弹力件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抵接部,用以抵接于该第一抵接部,该调整件能够调整该抵压件相对该作动件的枢摆角度,进而改变该第一抵接部抵靠于该第二抵接部的接积面积;该异型弹力件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倾斜角,该异型弹力件的固定端位于该本体的逆向侧,该异型弹力件的支撑段能够越过该本体的轴线而位于该本体的顺向侧,该扭力调节装置能够供使用者操作而调整该承靠部相对于该异型支撑段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该异型弹力件相对于该本体的倾斜角;该异型弹力件相对该本体的轴线而呈倾斜设置于该本体内,该异型弹力件的异型支撑段具有一曲线接触区;该扳动装置还包括两夹板,该连杆的第二连接端枢设于该两夹板的一侧,该抵压件枢设于该两夹板的另一侧,且该作动件为两片并与该两夹板迭合固接一起,该作动件远离该扳动端设有一第一限制部,该抵压件具有一相对而设置的第二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能够相互抵接,用以限制该抵压件的摆动幅度;该作动件与该抵压件之间具有一复位件,该复位件常态地使该抵压件与该断开件保持抵接状态,该扳动件与该本体的第一内壁之间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该扳动件一恢复至自然状态的力。
进一步地,该扭力感测装置包括一感测件及一显示器,该显示器电性连接于该感测件,该感测件具有一可动部,该可动部连接于该滑动件而随其位移,使该感测件感测该滑动件的位移变化而产生一扭力信号,该显示器依据该扭力信号显示该扭力设定值,该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于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方向设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的感测孔,该感测件经由该感测孔感测该滑动件的位移变化,该扭力感测装置还包括一计数器,该计数器能够依据该断开件与该抵压件的跳脱次数而发送一计数信号并显示于该显示器,该扳动装置具有一驱动头及一扳动件,该扳动件枢设于该第一端,该扳动端设于该驱动头,该驱动头可拆离地设置于该扳动件;该本体还包括一握持件设于该第二端。
借此,本发明锁定装置能够于锁定位置将本体与滑动件锁定时,使其两者的摩擦阻力增加,进而使结构更为紧凑,以便扳手在施力过程中,不致产生微动,而能够使扳手的扭力表现更为精准,具有扭力不失真的功效。
此外,本发明亦具有机械式扭力扳手快速跳脱的功能,并快速地调整扭力设定值,同时更兼具有电子扭力扳手数位显示的功能。
图1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第一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第一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自图1所取的局部纵剖面示意图,显示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
图4自图1所取的局部横剖面示意图,显示承靠部处于下极限位置,且扭力设定值设定为最小;
图5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第一实施例的扳转动作示意图,显示扳手跳脱状态;
图6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局部纵剖面示意图,显示锁定装置处于释放位置,且第一传力件能够带动滑动件线性位移,而将承靠部调至上极限位置;
图7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局部横剖面示意图,显示承靠部处于上极限位置,且扭力设定值设定为最大;
图8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第二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自图8所取的局部纵剖面示意图,显示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
图10a自图8所取的局部横剖面示意图,显示承靠部处于下极限位置,且扭力设定值设定为最小;
图10b为图10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第二实施例的扳转动作示意图,显示扳手跳脱状态;
图11b为图11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局部纵剖面示意图,显示锁定装置处于释放位置,且第一传力件能够带动滑动件线性位移,而将承靠部调至上极限位置;
图13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局部横剖面示意图,显示承靠部处于上极限位置,且扭力设定值设定为最大;
图14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于使用者施力与时间变化曲线图。
图中:100、100a、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本体;10、第一端;11、第二端;12、容置空间;121、导引部;122、内壁;122a、第一内壁;122b、第二内壁;13、枢孔;14、感测孔;15、穿孔;16、穿孔;17、枢孔;1a、顶侧;1b、底侧;1c、握持件;2、扳动装置;20、扳动件;201、卡槽;202、连接部;203、枢接孔;204、末端;204a、第一撞击面;204b;穿孔;205、第一限制部;206、弹性件;207、容孔;208、穿孔;209、容孔;21、驱动头;210、调整孔;211、卡块;22、抵压件;221、穿孔;222、固定销;223、第二限制部;224、第一抵接部;225、固定销;23、固定销;25、复位件;25a、复位件;26、连杆;260、轴心线;261、第一连接端;261a、穿孔;262、第二连接端;262a、穿孔;263、固定销;264、固定销;27、作动件;271、穿孔;272、穿孔;273、作动端;274、容槽;275、第一限制部;276、第二撞击面;28、夹板 ;281、固定销;282、穿孔;283、固定销284、穿孔285、穿孔2a、扳动端3、扭力中断装置31、断开件311、穿孔312、第二抵接部 32、固定销4、异型弹力件;40、轴心线;41、身段;42、固定端;43、异型支撑段;431、曲线接触区;5、扭力调节装置;50、滑动件;501、承靠部;502、固定销;503、调整槽;504、第一齿部;505、插孔;506、穿孔;51、第一传力件;511、第一连接端;512、第一抵压部;513、旋动端;514、受力部;515、第二齿部;516、非圆形轴;51a、第一传力件51a1、槽;52、防尘盖;6、锁定装置;60、轴杆;601、枢接孔;602、螺纹部;61、操作柄;611、偏心凸轮;612、枢轴件;62、第二传力件;621、第二连接端;622、第二抵压部;623、第二齿部;62a、第二传力件;63、传力组件;631、块体;632、弹性片;64、盖子;65、第一螺设件;66、第二螺设件;67、碟形弹簧;7、扭力感测装置;70、显示器;71、感测件;711、可动部;72、计数器;73、电源8、偏压装置;80、弹片;81、勾固部;9、调整装置;90、调整件;901、调整端;902、抵靠端;91、螺帽;911、孔;A、倾斜角;B、冲击夹角;L1、轴线 ;L2、旋转轴线;L3、操作轴线;LF、顺向侧;LR、逆向侧;R1、第一旋转半径;R2、第二旋转半径;S、弹性装置;S1、弹簧;S2、螺件;SP1、第一撞击空间;SP2、第二撞击空间;θ1、第一夹角;θ2、第一夹角。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为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本体1、一扳动装置2、一扭力中断装置3、一异型弹力件4、一扭力调节装置5、一锁定装置6及一扭力感测装置7。
本体1,沿着一轴线L1形成一第一端10及一远离第一端10的第二端11,轴线L1将本体1分为一顺向侧LF及一逆向侧LR。本体1具有一容置空间1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体1为扁矩形中空管状,且容置空间12内具有一导引部121。另外,本体1于第一端10朝第二端11方向依序设有一枢孔13、一感测孔14及一穿孔15,枢孔13、感测孔14及穿孔15分别连通于容置空间12,且感测孔14为长形孔。其中,容置空间12内具有一内壁122,内壁122于逆向侧LR设有一第一内壁122a,于顺向侧LF设有一第二内壁122b。
扳动装置2,其能够摆动的设置于本体1的第一端10,且扳动装置2具有一外露于本体1的扳动端2a,扳动端2a具有一旋转轴线L2,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扳动操作时,本体1能够以旋转轴线L2进行转动,用以扳转紧固件。其中,旋转轴线L2垂直于轴线L1。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扳动装置2包括一扳动件20、一驱动头21及一抵压件22。扳动端2a设于驱动头21一端,驱动头21另一端可拆离地接设于扳动件20。如图2所示,扳动件20具有一卡槽201,而驱动头21具有一卡块211,通过卡槽201与卡块211凹凸配合,以供使用者因应不同的作业需求而选取特定的驱动头21组配于扳动件20。
扳动件20,枢摆设置于本体1的第一端10,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扳动件20远离卡槽201具有一连接部202。扳动件20通过固定销23穿设于本体1的枢孔13与扳动件20的枢接孔203,使扳动件20枢设于本体1的第一端10。连接部202具有一远离扳动端2a的末端204而伸入本体1内,末端204一侧设有一第一限制部205。连接部202与本体1的第一内壁122a之间设有一弹性件206,弹性件206一端抵于第一内壁122a,另一端抵于扳动件20侧边的容孔207,以提供扳动件20一恢复至自然状态的力。
抵压件22,枢设于扳动装置2相反于扳动端2a的一端,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抵压件22具有穿孔221而通过固定销222而枢设于末端204的穿孔208。抵压件22朝向末端204的一侧设有一第二限制部223,另一侧设有一第一抵接部224。第一限制部205与第二限制部223能够相互抵接,用以限制抵压件22的摆转幅度。
扭力中断装置3,枢设于本体1的容置空间12内且能够选择性抵接于扳动装置2远离扳动端2a的一端,即扭力中断装置3能够与扳动装置2产生抵接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中,扭力中断装置3选择性抵接于扳动装置2的抵压件22。扭力中断装置3包括一断开件31。断开件31通过固定销32穿伸于穿孔311而枢设于本体1,用以抵靠连接于抵压件22,且断开件31能够相对本体1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
当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扳动的施力持续上升直到等于扭力设定值时,断开件31能够与抵压件22产生跳脱而中断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施力(如图4所示),当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恢复自然状态时,断开件31与抵压件22能够自动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如图5所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断开件31异于异型弹力件4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抵接部312,用以抵接于抵压件22的第一抵接部224。此外,扳动装置2还包括一复位件25,复位件25设于末端204的容孔209与抵压件22之间,复位件25为弹簧,其常态地使抵压件22与扭力中断装置3保持抵接状态。
异型弹力件4,相对本体1的轴线L1而呈倾斜设置于本体1内,异型弹力件4的轴心线40与轴线L1具有一倾斜角A,且异型弹力件4一端固设于扭力中断装置3的断开件31。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型弹力件4为长棒型,其沿着轴心线40具有一身段41,身段41的一端具有一固定端42,且异于固定端42的一端具有一异型支撑段43,异型支撑段43具有一曲线接触区431。固定端42位于本体1的顺向侧LF且结合固定于扭力中断装置3的断开件31异于抵压件22的一侧,而异型弹力件4的异型支撑段43能够越过本体1的轴线L1。
扭力调节装置5,组配于本体1。扭力调节装置5具有一滑动件50沿着平行于轴线L1方向滑动设置于本体1内的导引部121。滑动件50呈框体,且于内部转动设置一承靠部501,承靠部501为滚轮,供异型弹力件4的异型支撑段43抵靠,使曲线接触区431与承靠部501具有滚动接触关系。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承靠部501通过固定销502而枢设于滑动件50。且当调整滑动件50的承靠部501相对于异型支撑段43的轴向位置时能够改变前述第一抵接部224与第二抵接部312之间的接触面积。
另外,滑动件50设有一调整槽503,调整槽503的内缘一侧设有一第一齿部504,第一齿部504沿着平行于轴线L1方向设置且为直条状。异型弹力件4的异型支撑段43穿设于滑动件50内,使承靠部501与异型支撑段43接触抵靠,藉此滑动件50位移时带动承靠部501位移,以改变承靠部501抵靠于异型弹力件4的异型支撑段43的支撑位置。
其中,当扭力调节装置5的承靠部501抵靠于异型弹力件4的曲线接触区431远离于固定端42的位置时的扭力设定值最小(如图4),扭力调节装置5的承靠部501抵靠于异型弹力件4的曲线接触区431靠近于固定端42的位置时的扭力设定值最大(如图7)。由于扭力调节装置5能够供使用者操作而易于调整承靠部501相对于异型支撑段43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异型弹力件4相对于本体1的倾斜角A。因此,当扭力设定值最小时,异型弹力件4的倾斜角A为最小,且断开件31相对于本体1的倾摆角度小,相应地抵压件22的第一抵接部224与断开件31的第二抵接部312的接触面积则较小;当扭力设定值最大时,异型弹力件4的倾斜角A为最大,且断开件31相对于本体1的倾摆角度大,相应地抵压件22的第一抵接部224与断开件31的第二抵接部312的接触面积则较大,如此一来,具有增加断开件31扣合于抵压件22的力量,也就是说需要更高的扳动扭力才能够使其两者跳脱,故使得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扭力设定值具有调升的效果,从而能够延伸扭力设定值的上限,以得到较广的扭力设定值设定范围。
锁定装置6,组配于滑动件50与本体1之间,锁定装置6能够于一释放位置及一锁定位置之间变换操作。于释放位置,使用者能够易于调整滑动件50的承靠部501相对于异型弹力件4的轴向位置,以便调整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扭力;于锁定位置,锁定装置6施加摩擦阻力于滑动件50本体1之间,使滑动件50无法相对本体1移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释放位置,使用者能够沿着平行于旋转轴线L2且垂直于轴线L1的一操作轴线L3进行旋转操作,以调整滑动件50于轴线L1上的位置,锁定装置6沿操作轴线L3与扭力调节装置5具有连接关系,且在锁定位置,锁定装置6沿着操作轴线L3方向施加摩擦阻力于滑动件50,而使锁定装置6夹紧滑动件50与本体1,以使本体1与滑动件50形成稳定的锁定状态(如图3所示),让滑动件50无法相对本体1移动,由于锁定装置6连接于扭力调节装置5,使其两者为共构一起,以便本发明整体结构布置更加地紧凑。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本体1沿着操作轴线L3方向形成一顶侧1a及一相反设置的底侧1b。扭力调节装置5还包括有一能够带动滑动件50产生位移动作的第一传力件51。第一传力件51于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端511、一第一抵压部512及一远离第一连接端511的旋动端513,旋动端513为圆形转盘状并具有一第一旋转半径R1。另外,第一传力件51远离第一抵压部512具有一受力部514。
锁定装置6,包括一沿着操作轴线L3而穿伸本体1的穿孔15与滑动件50的轴杆60、一枢摆设置于轴杆60一端的操作柄61以及一螺接设置于轴杆60的第二传力件62。轴杆60一端具有一枢接孔601而自顶侧1a露出本体1,操作柄61具有一偏心凸轮611,操作柄61通过一枢轴件612而枢设于轴杆60的枢接孔601,使操作柄61能供使用者选择性相对轴杆60枢摆操作,且操作柄61能带动轴杆60沿操作轴线L3方向产生位移动作。第一传力件51与第二传力件62均设置于轴杆60,且第一传力件51沿操作轴线L3而转动设置于本体1与轴杆60且连动第二传力件62。于锁定位置,操作柄61能够沿着操作轴线L3方向拉动轴杆60,驱使第一传力件51与第二传力件62分别朝彼此方向抵压,用以夹紧本体1与滑动件50(如图3所示);于释放位置,操作柄61则相对轴杆60放松,以供使用者能够操作第一传力件51进而带动滑动件50相对本体1线性滑移(如图6所示)。
于第一实施例中,操作柄61位于本体1的顶侧1a,让使用者操作锁定装置6时自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顶侧1a进行操作使用。第二传力件62具有一第二连接端621及一设于滑动件50内的第二抵压部622,第二连接端621同动连接于第一连接端511,于锁定位置,第一抵压部512抵压于本体1,第二抵压部622抵压于滑动件50,以将两者夹紧锁定。其中,第一连接端511与第二连接端621以不会产生相对旋转而套接一起,例如是采凹凸配合方式。借此,锁定装置6能够将本体1与滑动件50锁定,使结构更为紧凑,以便扳手在施力过程中,不致产生微动状态,让扭力表现更加精准,达到扭力不失真的功效。
第二传力件62于第二连接端621与第二抵压部622之间设有一绕着操作轴线L3设置的第二齿部623,第二齿部623与滑动件50的第一齿部504啮合。其中,第二传力件62具有一第二旋转半径R2,第二齿部623沿着第二旋转半径R2设置,第一旋转半径R1大于第二旋转半径R2。借此,使用者能够以较小的力量就可以驱转第一传力件51并带动第二传力件62,使第二传力件62带动滑动件50相对本体1位移,实现可快速的达到调整扭力设定值上限或下限的效果。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锁定装置6包括一传力组件63,其抵接设置于操作柄61的偏心凸轮611与第一传力件51的受力部514之间。传力组件63包括一块体631及一弹性片632,于锁定位置时,操作柄61的偏心凸轮611施力于传力组件63,使传力组件63提供传递力量至第一传力件51的作用,而于释放位置时,弹性片632则提供块体631复位的力量。另外,锁定装置6更具有一盖子64盖设于第一传力件51并远离第二传力件62的位置,以稳持住块体631。
扭力感测装置7,设置于本体1相对于扭力调节装置5之处,扭力感测装置7能够感测扭力调节装置5的调整而显示出扭力设定值,以便使用者直觉式了解扭力设定值的设定状态。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扭力感测装置7包括有相互电性连接的一显示器70、一感测件71、一计数器72及一电源73。其中,扭力感测装置7设于本体1的顶侧1a,电源73为电池且设置在本体1的第二端11内并供应电力予显示器70、感测件71及计数器72。
感测件71的位置对应于感测孔14,感测件71具有一可动部711,可动部711插设连接于滑动件50的插孔505而随其位移,使感测件71经由感测孔14感测滑动件50的位移变化而产生一扭力信号,显示器70依据扭力信号显示扭力设定值。其中,感测件71为可变电阻。
计数器72设置于对应扭力中断装置3的抵压件22的位置,而能够依据断开件31与抵压件22的跳脱次数而发送一计数信号并显示于显示器70,方便使用者了解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超过设定扭力设定值的次数多寡,而精准的将紧固件锁至预定的磅数值。
此外,本发明的本体1还包括一握持件1c,其套设于本体1的第二端11,以供握持操作。
本发明还包括一偏压装置8,设置于本体1与滑动件50之间。偏压装置8包括一长条状的弹片80,其沿着平行轴线L1设置在本体1与滑动件50间,且弹片80沿着垂直于轴线L1与操作轴线L3的方向而施加弹力于滑动件50,用于消除滑动件50与本体1之间的余隙。其中,弹片80的两端各具有一勾固部81,各勾固部81分别勾设连接于滑动件50侧边的穿孔506,使弹片80结合于滑动件50并随其位移。
本发明扳动装置2还包括一调整装置9,其能够调整扳动装置2与扭力中断装置3之间的抵接程度,进而调整扳手的扭力精确度。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整装置9设置于扳动件20的末端204与抵压件22之间。调整装置9包括一调整件90及一螺设于调整件90一端的螺帽91,调整件90与螺帽91经由本体1一侧的穿孔16伸入本体1内,且调整件90以另一端而螺设于末端204的调整孔210,调整件90具有一调整端901及一抵靠端902,螺帽91具有一孔911,抵靠端902露出调整孔210而抵接于抵压件22,用于扳手出厂前或维修时,能够利用手工具伸入穿孔16及螺帽91的孔911而旋动调整端901,进而调整抵压件22相对末端204的枢摆角度,进而改变抵压件22的第一抵接部224抵靠于断开件31的第二抵接部312的接触面积。
本发明还包括一弹性装置S,其包括一弹簧S1及一螺件S2,螺件S2螺设于断开件31一侧,弹簧S1一端连接于螺件S2,另一端则抵接于第一内壁122a,弹性装置S的弹簧S1能使异型弹力件4的曲线接触区43恒保持接触于滑动件50的承靠部501状态。
如图6及图7所示,锁定装置6处于释放位置,以供使用者旋动第一传力件51进行扭力设定值的调整,用于第一传力件51旋转带动第二传力件62旋转,以便带动滑动件50相对本体1沿轴线L1方向朝断开件31方向线性位移,而快速的将承靠部501自下极限位置调整至上极限位置,即承靠部501支撑于异型弹力件4的异型支撑段43的位置,从最末端移至约靠近中段处,此位置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扭力设定值设定为最大,如此行程调整,因第一旋转半径R1大于第二旋转半径R2的缘故,使用者可以在第一传力件51旋动1~2圈内快速完成调整动作,使用上相当快速便利,此时断开件31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传力件51能够供使用者转动以便带动滑动件50而调整承靠部501相对于异型支撑段43的位置,能够达到快速简易的从扭力下限调整至扭力上限的功能。当然如果要再回到如图3及图4的位置时,只要依前述调整动作,而使本发明也能够达到快速简易的从扭力上限调整至扭力下限的功能。
接着如图7所示,扳动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由于扭力设定值设定为最大状态,因此异型弹力件4于固定端42至承靠部501之间的部分受到扳动装置2的反作用力所产生弯曲的程度较扭力设定值为最小状态时来的小。当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扳动的力量大于所述设定值时,同如前述,断开件31能够与抵压件22产生跳脱而中断使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施力中断传递,以提示使用者停止施力,避免损伤紧固件。而利用前述扭力调节装置5的操作动作,而能够快速地使滑动件50沿着平行轴线L1的方向移动调整,进而达到快速调整扭力的作用。
请参阅图8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a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处不再重复赘述,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操作柄61位于本体1的底侧1b,让使用者操作锁定装置6时自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底侧1b进行操作使用。另外:
本体1于枢孔13与穿孔15之间设有另一枢孔17连通于容置空间12。
扳动装置2进一步包括一连杆26、一作动件27及两夹板28。扳动件20的末端204一侧具有一第一撞击面204a,第一撞击面204a与第一内壁122a之间具有一第一撞击空间SP1。连杆26具有一第一连接端261及一相反设置的第二连接端262。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杆26的第一连接端261通过固定销263穿设末端204的穿孔204b及连杆26的穿孔261a,使连杆26的第一连接端261枢设于末端204。
两夹板28的两侧分别以四个固定销281穿设两夹板28的穿孔282及作动件27的穿孔271,使两夹板28与作动件27固定一起。连杆26的第二连接端262通过固定销264穿设穿孔262a而枢设于两夹板28的一侧。此外,于第二实施例中,作动件27为两片,即两作动件27被两夹板28所夹持并迭合固接一起。
作动件27与两夹板28经由固定销283穿设枢孔17、两夹板28的穿孔284及作动件27的穿孔272,使两作动件27与两夹板28枢设于本体1,让作动件27能够相对本体1于一第一枢摆位置及一第二枢摆位置之间摆动,故作动件27能够与连杆26的第二连接端262产生连动关系。即当扳动件20摆动时,连杆26能够连动两夹板28,进而使两夹板28连动两作动件27产生摆动。此外,每一作动件27远离连杆26的一端设有一作动端273,作动端273具有一容槽274及一第一限制部275,第一限制部275远离扳动端2a。另外,作动件27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撞击面276,第二撞击面276与第二内壁122b之间具有一第二撞击空间SP2。
在第二实施例中,抵压件22通过固定销225而枢设于两夹板28的另一侧的穿孔285,而与作动件27的作动端273连动接触。抵压件22的第二限制部223与作动件27的第一限制部275相互抵接,用以限制抵压件22的摆转幅度。
在第二实施例中,复位件25a位于容槽274且设置在作动件27与抵压件22之间,常态地使抵压件22与断开件31保持抵接状态。而弹性件206为三个并位在扳动件20与本体1之间,提供扳动件20恢复至自然状态的力量。
扭力调节装置5的第一传力件51a远离第一抵压部512具有绕着操作轴线L3的一第二齿部515,用与啮合于滑动件50的第一齿部504。其中,第二齿部515为齿轮而固设在第一传力件51a的非圆形轴516上。第一传力件51a具有一槽51a1,以供一防尘盖52盖设。
锁定装置6的第二传力件62a的第二连接端621滑设连接于第一传力件51a的非圆形轴516。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实施例的锁定装置6同样具有选择性地将滑动件50与本体1夹紧的作用,使本体1与滑动件50形成稳定的锁定状态。其中,在锁定位置,操作柄61的偏心凸轮611施力作用于第二传力件62a,使第二传力件62a与第一传力件51a分别朝彼此方向抵压,用以夹紧本体1与滑动件50。
进一步地,锁定装置6的轴杆60的螺纹部602穿设于第一传力件51a而伸入槽51a1,以供一第一螺设件65及一第二螺设件66螺设于螺纹部602,其中第一螺设件65与第一传力件51a之间具有一碟形弹簧67,用以吸收震动,并达到防止第一螺设件65与第二螺设件66脱离轴杆60的效果。
而在第二实施例中,调整装置9设置于作动件27与抵压件22之间。调整件90螺设于抵压件22并抵接于作动件27,借以调整抵压件22相对作动件27的枢摆角度,并同样达到第一实施例的调整抵压件22与断开件31接触面积的效果。
请参阅图9及图10a、图10b所示。如图9,承靠部501处于下极限位置,即承靠部501支撑于异型弹力件4的异型支撑段43的最末端且离扳动端2a最远,如此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扭力设定值设定为最小,同时断开件31亦处于第一位置。而如图10b所示,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于自然状态时,连杆26的轴心线260与轴线L1具有一第一夹角θ1,第二撞击面276与轴线L1具有一冲击夹角B,且连杆26的第二连接端262位于逆向侧LR,第一夹角θ1大于冲击夹角B。
接着如图11a及图11b、图14所示,当扳动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且作动件27位于第一枢摆位置时,作动件27能够传递扳动装置2的反作用力至异型弹力件4,而使异型弹力件4于固定端42至承靠部501之间的部分能够产生弯曲;而当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扳动的力量大于扭力设定值,断开件31能够与抵压件22产生跳脱而中断,使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施力中断传递,以使作动件27由第一摆动位置摆动至第二枢摆位置时,作动件27能够连动连杆26相对本体1产生位移,并促使作动件27与扳动件20同时分别撞击本体1的第一内壁122a及第二内壁122b,于撞击时以扳动件20的第一撞击面204a进入第一撞击空间SP1而撞击于第一内壁122a,作动件27的第二撞击面276进入第二撞击空间SP2而撞击于第二内壁122b,借此提供使用者在扳转时得到明显的机械式扭力跳脱手感,据以提示使用者停止施力。且由于连杆26与作动件27连动地设置于扳动件20与断开件31之间,当断开件31能够与抵压件22跳脱时,连杆26能够将原先承受来自扳动件20的推力瞬间转化成拉住扳动件20的拉力,通过此拉力而达到延迟扳动件20撞击第一内壁122a的时间。由于扳转作业扳手达扭力预设值时,使用者仍易有惯性施力的情形发生,因此通过本发明连杆26的连动效果,而能达到缓冲使用者在扳动紧固件达扭力预设值时,所发生的惯性施力的情形,避免对紧固件施加过度的扭力,从而达到更精准的扳动作业。据此,当扳手达扭力预设值时会出现最高峰值X(Nm)后,接着在1秒钟的短时间内(如图14中的t0至t1时间区间)因使用者的惯性施力,所出现的次高峰值Y(Nm)仍会小于最高峰值X(Nm),故能够避免扳手对于紧固件过度施力的情形,如图14所示。
此外,如图11b所示,扭力中断装置3中断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的施力时,连杆26的轴心线260与轴线L1具有一第二夹角θ2,第一夹角θ1大于第二夹角θ2,且连杆26的第一连接端261能够越过本体1的轴线L1而与第二连接端262均位于本体1的逆向侧LR。承如前述断开件31处于第二位置,异型弹力件4能够使扭力中断装置3提供扳动装置2回复原状的力量,而当数位显示扭力扳手100扳动的力量小扭力设定值时,抵压件22能够与断开件31再次地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
接着如图12及图13所示,锁定装置6处于释放位置,以供使用者操作扭力调节装置5进行扭力设定值的调整,即借以第一传力件51旋转带动第二传力件62旋转,以便带动滑动件50相对本体1沿轴线L1方向朝断开件31方向线性位移,而快速的将承靠部501自下极限位置调整至上极限位置。当然如果要再回到如图9及图10a的位置时,只要依前述调整动作,而使本发明也能够达到快速简易的从扭力上限调整至扭力下限的功能。
综合上述,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通过锁定装置6在锁定位置时锁定本体1与滑动件50,使其两者的摩擦阻力增加,让滑动件50无法相对本体1移动,以便扳手在施力过程中,不产生微动,让扳手的扭力表现更为精准,具有扭力不失真的功效。
2.本发明通过偏压装置8消除滑动件50与本体1之间的余隙,让两者配合更加地精密,有利于扳手呈高精度的扭力表现。
3.本发明借以调整装置9调整抵压件22的枢摆角度,而能够于扳手出厂前或维修时调整抵压件22与断开件31的接触面积,用于微调扳手的扭力精准度。
4.本发明通过扳动件20、连杆26及作动件27的连动关系,而能提供使用者明显的机械式扭力跳脱手感,以提示使用者停止施力,同时能够缓冲使用者在扳动紧固件达扭力预设值时的惯性施力,避免对紧固件施加过度的扭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 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沿着一轴线形成一第一端及一远离该第一端的第二端;一扳动装置,其能够摆动地设于该本体的第一端,该扳动装置包括一外露于该本体的扳动端;一扭力中断装置,枢设于该本体内且能够选择性抵接于该扳动装置远离该扳动端的一端;一异型弹力件,该异型弹力件包括一固定端及一异于该固定端的异型支撑段,该异型弹力件的固定端固设于该扭力中断装置;一扭力调节装置,组配于该本体,该扭力调节装置具有一滑动件,该滑动件沿着平行该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于该本体内,该滑动件具有一承靠部,该承靠部用于该异型弹力件的异型支撑段抵靠;一锁定装置,组配于该滑动件与该本体之间,该锁定装置能够于一释放位置及一锁定位置之间变换操作,于该释放位置,使用者能够易于调整该滑动件的承靠部相对于该异型弹力件的轴向位置,于该锁定位置,该锁定装置施加摩擦阻力于该滑动件与该本体之间,使该滑动件无法相对于该本体移动;以及一扭力感测装置,设置于该本体相对于该扭力调节装置之处,该扭力感测装置能够感测该滑动件的位移变化而显示出一扭力设定值。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扳动端具有一旋转轴线,于扳动操作时,该本体能够以该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在该释放位置,使用者能够沿着平行于该旋转轴线且垂直于该轴线的一操作轴线进行旋转操作,以调整该滑动件于该轴线上的位置;该锁定装置沿该操作轴线与该扭力调节装置具有连接关系;在该锁定位置,该锁定装置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施加该摩擦阻力于该滑动件,而使该锁定装置夹紧该滑动件与该本体。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扭力调节装置包括能够带动该滑动件产生位移动作的一第一传力件;该锁定装置包括一沿着该操作轴线而穿伸该本体与该滑动件的轴杆、一枢摆设置于该轴杆一端的操作柄以及一设置于该轴杆的第二传力件,该操作柄能够带动该轴杆沿该操作轴线方向产生位移动作,该第一传力件与该第二传力件设置于该轴杆,于该锁定位置,该操作柄能够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拉动该轴杆,驱使该第一传力件与该第二传力件分别朝彼此方向抵压,用以夹紧该本体与该滑动件,于该释放位置,该操作柄相对该轴杆放松,以供使用者能够旋转操作该第一传力件进而带动该滑动件相对该本体线性滑移。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扳动装置具有一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能够调整该扳动装置与该扭力中断装置之间的抵接程度。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形成一顶侧及一相反设置的底侧,该轴杆自该顶侧露出该本体,以供该操作柄枢设,该第一传力件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一抵压部,该第二传力件具有一第二连接端及一设于该滑动件内的第二抵压部,该第二连接端同动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端,于该锁定位置,该第一抵压部抵压于该本体,该第二抵压部抵压于该滑动件。
-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抵压部具有一受力部,该操作柄具有一偏心凸轮,该锁定装置包括一传力组件,其抵接设置于该偏心凸轮与该受力部之间,于该锁定位置时,该偏心凸轮施力于该传力组件,而使该传力组件传递力量至该第一传力件;该滑动件具有一沿着平行该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齿部,该第二传力件于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二抵压部之间设有一绕着该操作轴线设置的第二齿部,该第二齿部与该第一齿部啮合,该第一传力件沿该操作轴线而转动设置于该本体与该轴杆且连动该第二传力件,以供使用者转动该第一传力件而带动该第二传力件,使该第二传力件带动该滑动件相对该本体位移,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连接端设有一旋动端,该旋动端具有一第一旋转半径,该第二传力件具有一第二旋转半径,该第二齿部沿着该第二旋转半径设置,该第一旋转半径大于该第二旋转半径;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采用凹凸配合方式套接一起。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偏压装置,设置于该本体与该滑动件之间,其沿着垂直于该轴线与该操作轴线的方向而施加弹力于该滑动件;该偏压装置包括一弹片,该弹片的两端各具有一勾固部,各该勾固部分别勾设连接该滑动件的侧边。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扳动装置包括一扳动件及一抵压件,该扳动件枢设于该第一端,该扳动件具有一伸入该本体的末端,该抵压件枢设该末端,该扭力中断装置选择性抵接于该抵压件,该异型支撑段具有一曲线接触区,以供该承靠部抵靠,该异型弹力件相对该本体的轴线呈倾斜设置于该本体内;当该扭力调节装置的承靠部抵靠于该异型弹力件的该曲线接触区远离于该固定端的位置时的扭力设定值最小,该扭力调节装置的承靠部抵靠于该异型弹力件的该曲线接触区靠近于该固定端的位置时的扭力设定值最大;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扳动的施力持续上升直到等于该扭力设定值时,该扭力中断装置能够与该抵压件产生跳脱而中断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恢复自然状态时,该扭力中断装置与该抵压件能够自动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该轴线将该本体分为一顺向侧及一逆向侧,该异型弹力件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倾斜角,该异型弹力件的固定端位于该本体的逆向侧,该异型弹力件的异型支撑段能够越过该本体的轴线而位于该本体的顺向侧;该扭力中断装置包括一断开件,该抵压件抵靠连接于该断开件;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扳动的施力持续上升直到等于该扭力设定值时,该断开件能够与该抵压件产生跳脱而中断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恢复自然状态时,该断开件与该抵压件能够自动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该末端的一侧设有一第一限制部,该抵压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一第二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能够相互抵接,用以限制该抵压件的摆动幅度;该末端与该抵压件之间具有一复位件,该复位件常态地使该抵压件与该扭力中断装置保持抵接状态,该扳动件与该本体之间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该扳动件恢复至自然状态的力;该调整装置,其设置于该末端与该抵压件之间,该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件及一螺设于该调整件一端的螺帽,该调整件另一端螺设于该末端并抵接于该抵压件,该抵压件具有一第一抵接部,该断开件异于该异型弹力件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抵接部,其用以抵接于该第一抵接部,该调整件能够调整该抵压件相对该末端的枢摆角度,进而改变该第一抵接部抵靠于该第二抵接部的接触面积。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沿着该操作轴线方向形成一顶侧及一相反设置的底侧,该轴杆自该底侧露出该本体,以供该操作柄枢设,该第一传力件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一抵压部,该第二传力件具有一第二连接端及一设于该滑动件内的第二抵压部,该第二连接端滑设连接于该第一连接端,于该锁定位置,该第一抵压部抵压于该本体,该第二抵压部抵压于该滑动件。
-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具有一沿着平行该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齿部,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抵压部具有一绕着该操作轴线设置的第二齿部,该第二齿部与该第一齿部啮合,该第一传力件沿该操作轴线而转动设置于该轴杆,以供使用者转动该第一传力件而带动该滑动件相对该本体产生位移,该第一传力件远离该第一连接端设有一旋动端,该旋动端具有一第一旋转半径,该第二齿部沿着一第二旋转半径设置,该第一旋转半径大于该第二旋转半径;该操作柄具有一偏心凸轮,于该锁定位置时,该偏心凸轮施力于该第二传力件,使该第二传力件与该第一传力件分别朝彼此方向抵压,用以夹紧该本体与该滑动件;该锁定装置的该轴杆具有一螺纹部穿设于该第一传力件,以供一第一螺设件与一第二螺设件螺设于该螺纹部,该第一螺设件与该第一传力件之间具有一碟形弹簧。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偏压装置,设置于该本体与该滑动件之间,其沿着垂直于该轴线与该操作轴线的方向而施加弹力于该滑动件;该偏压装置包括一弹片,该弹片的两端各具有一勾固部,各勾固部分别勾设连接该滑动件的侧边。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轴线将该本体分为一顺向侧及一逆向侧,该本体具有一内壁,该内壁于该逆向侧设有一第一内壁及于该顺向侧设有一第二内壁,该扳动装置包括一扳动件、一连杆及一作动件,该扳动件枢设于该第一端,该扳动件设有一末端,该连杆枢设于该末端,该作动件枢设于该本体且能够相对该本体于一第一枢摆位置及一第二枢摆位置之间动作,以便该作动件能够与该连杆产生连动关系;当该作动件位于该第一枢摆位置时,该作动件能够传递该扳动装置的反作用力至该异型弹力件;当该扭力中断装置断开时使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中断传递,而使该作动件摆动至该第二枢摆位置时,该作动件能够连动该连杆相对该本体产生位移,并同时促使该扳动件撞击于该第一内壁,且该作动件撞击于该第二内壁;该扳动件的末端一侧具有一第一撞击面,该第一撞击面与该第一内壁之间具有一第一撞击空间,该作动件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撞击面,该第二撞击面与该第二内壁之间具有一第二撞击空间;当该扭力中断装置断开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时,该第一撞击面进入该第一撞击空间而撞击于该第一内壁,该第二撞击面进入该第二撞击空间而撞击于该第二内壁;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于自然状态时,该连杆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第一夹角,该第二撞击面与该轴线具有一冲击夹角,且该连杆具有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相反设置的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枢设于该末端,该第二连接端与该作动件具有连动关系,该连杆的第二连接端位于该逆向侧;该扭力中断装置断开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时,该连杆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大于该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大于该冲击夹角,且该连杆的第一连接端能够越过该本体的轴线而与该第二连接端均位于该本体的逆向侧;该扭力中断装置包括一断开件,该扳动装置相反于该扳动端枢设有一抵压件,该抵压件一侧连动接触于该作动件,另一侧抵靠连接于该断开件;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扳动的施力持续上升直到等于该扭力设定值时,该断开件能够与该抵压件产生跳脱而中断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的施力;当该数位显示扭力扳手恢复自然状态时,该断开件与该抵压件能够自动恢复原来的抵接状态;该调整装置,其设置于该作动件与该抵压件之间,该调整装置包括一调整件及一螺设于该调整件一端的螺帽,该调整件另一端螺设于该抵压件并抵接于该作动件,该抵压件具有一第一抵接部,该断开件异于该异型弹力件的一侧具有一第二抵接部,用以抵接于该第一抵接部,该调整件能够调整该抵压件相对该作动件的枢摆角度,进而改变该第一抵接部抵靠于该第二抵接部的接积面积;该异型弹力件的轴心线与该轴线具有一倾斜角,该异型弹力件的固定端位于该本体的逆向侧,该异型弹力件的支撑段能够越过该本体的轴线而位于该本体的顺向侧,该扭力调节装置能够供使用者操作而调整该承靠部相对于该异型支撑段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该异型弹力件相对于该本体的倾斜角;该异型弹力件相对该本体的轴线而呈倾斜设置于该本体内,该异型弹力件的异型支撑段具有一曲线接触区;该扳动装置还包括两夹板,该连杆的第二连接端枢设于该两夹板的一侧,该抵压件枢设于该两夹板的另一侧,且该作动件为两片并与该两夹板迭合固接一起,该作动件远离该扳动端设有一第一限制部,该抵压件具有一相对而设置的第二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与该第二限制部能够相互抵接,用以限制该抵压件的摆动幅度;该作动件与该抵压件之间具有一复位件,该复位件常态地使该抵压件与该断开件保持抵接状态,该扳动件与该本体的第一内壁之间具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提供该扳动件一恢复至自然状态的力。
-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感测装置包括一感测件及一显示器,该显示器电性连接于该感测件,该感测件具有一可动部,该可动部连接于该滑动件而随其位移,使该感测件感测该滑动件的位移变化而产生一扭力信号,该显示器依据该扭力信号显示该扭力设定值,该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本体于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方向设有一连通该容置空间的感测孔,该感测件经由该感测孔感测该滑动件的位移变化,该扭力感测装置还包括一计数器,该计数器能够依据断开件与该抵压件的跳脱次数而发送一计数信号并显示于该显示器,该扳动装置具有一驱动头及一扳动件,该扳动件枢设于该第一端,该扳动端设于该驱动头,该驱动头可拆离地设置于该扳动件;该本体还包括一握持件设于该第二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108939 WO2024021015A1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365293A true CN119365293A (zh) | 2025-01-24 |
Family
ID=89705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93598.6A Pending CN119365293A (zh) | 2022-07-29 | 2022-07-29 | 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563285A1 (zh) |
JP (1) | JP2025513481A (zh) |
CN (1) | CN119365293A (zh) |
WO (1) | WO202402101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73158U (zh) * | 2009-10-22 | 2010-09-08 | 特典工具有限公司 | 扭力扳手 |
DE202013101035U1 (de) | 2013-03-08 | 2013-03-18 | Eduard Wille Gmbh & Co. Kg | Drehmomentwerkzeug mit Auslösemechanismus |
CN209903076U (zh) * | 2019-04-28 | 2020-01-07 | 上海欧唯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带数显功能的扭力扳手 |
TWI695761B (zh) | 2019-06-21 | 2020-06-11 |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扭力扳手 |
TWI721796B (zh) * | 2020-02-25 | 2021-03-11 |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機械式扭力扳手 |
JP2023541315A (ja) * | 2020-10-16 | 2023-09-29 | 厚 飛 胡 | トルク調整が容易なデジタル表示付トルクレンチ |
CN213673855U (zh) * | 2020-11-10 | 2021-07-13 | 武汉中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预置式扭力扳手 |
-
2022
- 2022-07-29 WO PCT/CN2022/108939 patent/WO202402101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7-29 JP JP2024562149A patent/JP2025513481A/ja active Pending
- 2022-07-29 EP EP22952465.7A patent/EP456328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7-29 CN CN202280093598.6A patent/CN119365293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5513481A (ja) | 2025-04-24 |
WO2024021015A1 (zh) | 2024-02-01 |
EP4563285A1 (en) | 2025-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819312B (zh) | 機械式調整扭力的數位顯示扭力扳手 | |
CN108621073B (zh) | 扭力扳手 | |
TWI441997B (zh) | 夾持裝置 | |
EP3314193B1 (en) | Trigger device | |
US8245606B2 (en) |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having lock device | |
TWI695761B (zh) | 扭力扳手 | |
US5344061A (en) | Ratchet assembly for medical instrument | |
US20170348836A1 (en) | Torque Wrench | |
US7422364B2 (en) | Zero-resetting device for a timepiece | |
US8162280B2 (en) | Adjustable joint | |
US6810764B2 (en) | Bicycle speed change control device | |
JP2001301684A (ja) | 自転車用シフト制御装置 | |
TWI721796B (zh) | 電子機械式扭力扳手 | |
CN119365293A (zh) | 一种以机械方式调整扭力的数位显示扭力扳手 | |
TWI812373B (zh) | 以機械方式調整扭力的數位顯示扭力扳手 | |
US4561332A (en) | Torque wrench | |
EP4230349A1 (en) | Digital display torque wrench for easy torque adjustment | |
CN117295587A (zh) | 机械式调整扭力的数字显示扭力扳手 | |
US11338414B2 (en) | Bendable torque wrench | |
TWI734632B (zh) | 易於調整扭力的數位顯示扭力扳手 | |
CN222945464U (zh) | 手工具 | |
CN114382799B (zh) | 陀飞轮机构的可调节杆及调节方法 | |
CN116301211A (zh) | 一种转轴机构、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