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53325A - 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353325A CN119353325A CN202411952975.4A CN202411952975A CN119353325A CN 119353325 A CN119353325 A CN 119353325A CN 202411952975 A CN202411952975 A CN 202411952975A CN 119353325 A CN119353325 A CN 1193533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bearing sleeve
- rotating shaft
- bulb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外轴承套,具有带开口的腔体;转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位于所述腔体内,第一端位于腔体外并用于连接CT球管中的转子,以在转子的带动下相对外轴承套转动;第一轴承套套设于转轴且位于腔体外,第一轴承套与外轴承套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轴承套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体;第二轴承套套设于转轴且位于腔体内,第二轴承套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动体;基座套设于转轴且位于腔体外,连接于第一轴承套;状态检测部件设置于基座,至少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运行状态。上述方案有助于降低CT球管的维护成本,以及提高CT球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
背景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CT影像设备(也可称为CT设备)使用X射线束对人体进行层析扫描,并借助计算机处理产生身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CT球管是CT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用于生成X射线束以探测病人身体组织。CT球管性能直接影响所得到的CT图像的清晰度和CT设备的稳定性。
在CT球管中,阳极是产生X射线的重要部分,当电子从阴极加速并撞击阳极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外,在CT设备运行中,CT球管本身要承受几十倍的重力加速度,使用工况条件极端恶劣。传统阳极结构设计中使用的轴承多为滚珠轴承,在上述的极端恶劣的工况条件下,轴承存在易磨损、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有限等问题。CT球管设置于CT设备中,而轴承设置于CT球管中,由于CT设备以及CT球管的结构设计原因,在外部不易看到轴承,当CT设备或CT球管出现故障时,不易定位故障原因,导致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CT设备或者CT球管出现故障时,不易定位故障原因,导致维护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包括:外轴承套,具有带开口的腔体;转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外并用于连接CT球管中的转子,以在所述转子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轴承套转动;第一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外轴承套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体;第二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二轴承套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动体;基座,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状态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状态检测部件至少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运行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套位于所述外轴承套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一滚动体相较于所述外轴承套更靠近所述基座。
可选的,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背离所述外轴承套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外轴承套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承套的外表面及所述基座的外表面齐平。
可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状态检测部件。
可选的,所述状态检测部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具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用于连接所述转子,所述环形凸起朝向所述基座的端面设置有标记,所述状态检测部件包括所述转速传感器时,用于安装所述转速传感器的第一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标记的位置适配,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凸起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基座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隔。
可选的,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第一轴承套的端面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用于收容所述状态检测部件的线束。
可选的,所述轴承组件还包括:垫圈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套及所述第二轴承套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套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外轴承套之间。
可选的,所述垫圈组件包括: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具有卡口,所述卡口用于提供穿过所述转轴的入口。
可选的,所述垫圈组件还包括:环形的第二垫圈,套设于所述转轴。
可选的,所述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还包括:弹性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抵持所述转轴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还包括: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状态检测部件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球管,包括上述任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或者上述CT球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转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转轴的第二端位于外轴承套的腔体内,转轴的第一端位于腔体外并用于连接CT球管中的转子,以在所述转子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轴承套转动。第一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且与外轴承套固定连接。第二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内。基座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基座上设置有状态检测部件,状态检测部件至少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运行状态。将状态检测部件经由基座集成于轴承组件,并且第一轴承套等部分部件暴露于外轴承套的腔体外,可以使得轴承组件中的部件具有更好的可测量性,有助于状态检测部件更好的检测轴承组件的运行状态,所得到的运行状态的数据与轴承组件的实际情况的贴合度较高,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轴承组件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而有助于提高轴承组件的故障确定的准确度。如此,至少通过对转轴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即可获知轴承组件的运行状态,有助于实现对轴承组件进行故障预警或预测,以提高CT球管以及CT设备的可靠性。此外,当CT球管出现故障时,基于转轴的运行状态能够迅速地确定是否是轴承组件的故障,有助于对CT球管进行故障原因进行排查和定位,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状态检测部件安装于基座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CT球管中,阳极是产生X射线的重要部分,当电子从阴极加速并撞击阳极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此外,在CT设备运行中,CT球管本身要承受几十倍的重力加速度,使用工况条件极端恶劣。传统阳极结构设计中使用的轴承多为滚珠轴承,在上述的极端恶劣的工况条件下,轴承存在易磨损、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有限等问题。CT球管设置于CT设备中,而轴承设置于CT球管中,由于CT设备以及CT球管的结构设计原因,在外部不易看到轴承,当CT设备或CT球管出现故障时,不易定位故障原因,导致维护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转轴的第二端位于外轴承套的腔体内,转轴的第一端位于腔体外并用于连接CT球管中的转子,以在所述转子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轴承套转动。第一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且与外轴承套固定连接。第二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内。基座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基座上设置有状态检测部件,状态检测部件至少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运行状态。将状态检测部件经由基座集成于轴承组件,并且第一轴承套等部分部件暴露于外轴承套的腔体外,可以使得轴承组件中的部件具有更好的可测量性,有助于状态检测部件更好的检测轴承组件的运行状态,所得到的运行状态的数据与轴承组件的实际情况的贴合度较高,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轴承组件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而有助于提高轴承组件的故障确定的准确度。如此,至少通过对转轴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即可获知轴承组件的运行状态,有助于实现对轴承组件进行故障预警或预测,以提高CT球管以及CT设备的可靠性。此外,当CT球管出现故障时,基于转轴的运行状态能够迅速地确定是否是轴承组件的故障,有助于对CT球管进行故障原因进行排查和定位,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下文简称轴承组件)可以用于带动CT球管的阳极旋转。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状态检测部件安装于基座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爆炸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轴承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轴承组件100包括:外轴承套10、转轴20、基座30、状态检测部件40、第一轴承套51、多个第一滚动体52、第二轴承套53以及多个第二滚动体54。外轴承套10具有带开口的腔体11。所述转轴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及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位于腔体11外并用于连接CT球管中的转子。在所述转子的带动下,转轴20相对所述外轴承套10转动。第一轴承套51套设于所述转轴20且位于所述腔体11外,所述第一轴承套51与所述外轴承套1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轴承套51与所述转轴20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体52。第二轴承套53套设于所述转轴20且位于所述腔体11内,所述第二轴承套53与所述转轴20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动体54。基座30套设于所述转轴20且位于腔体11外,所述基座30连接于第一轴承套51。状态检测部件40设置于所述基座30,所述状态检测部件40至少用于检测所述转轴20的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与CT球管中的阳极靶连接。
由上可知,转轴2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及第二端22,转轴20的第二端22位于外轴承套10的腔体11内,转轴20的第一端21位于腔体11外并用于连接CT球管中的转子,以在所述转子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轴承套10转动。第一轴承套51套设于所述转轴20位于所述腔体11外,且与外轴承套10固定连接。第二轴承套53套设于所述转轴20且位于所述腔体11内。基座30套设于所述转轴20且位于所述腔体11外,所述基座30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51。基座30上设置有状态检测部件40,状态检测部件40至少用于检测所述转轴20的运行状态。如此,通过对转轴20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即可获知轴承组件100的运行状态,有助于实现对轴承组件100进行故障预警或预测,以提高CT球管以及CT设备的可靠性。此外,当CT球管出现故障时,基于转轴20的运行状态能够迅速地确定是否是轴承组件100出现故障,有助于对CT球管进行故障原因进行排查和定位,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且,将状态检测部件40经由基座30集成于轴承组件100中,并且第一轴承套51位于所述腔体11外,也即将轴承组件100中的部分结构(如第一轴承套51)暴露于外轴承套10之外,可以使得轴承组件中的部件具有更好的可测量性,便于状态检测部件40检测转轴20以及轴承组件100中相关部件的运行状态,所得到的运行状态的数据与轴承组件100的实际情况的贴合度较高,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轴承组件100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助于提高轴承组件100的故障确定的准确度。
此外,本申请中轴承组件100中内置状态检测部件40内的设计,可以使得轴承组件100的结构本身紧凑,既能达到直接、准确的检测轴承组件100的运行状态,又不影响CT球管的正常工作。而将状态检测部件40集成于基座30上,通过基座30在安装于第一轴承套51,保护了轴承组件100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确保轴承组件100中各个部件(如转轴20、第一轴承套51等)的强度,兼顾轴承组件100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轴承套51及第二轴承套53分别位于靠近转轴20的两端。第一轴承套51相比第二端22更靠近第一端21,第二轴承套53相比第一端21更靠近第二端22。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一滚动体52以及多个第二滚动体54可以实现对转轴20的两端多个点位的支撑,在转轴20转动时,提高转轴20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轴承套51及第二轴承套53为中空柱型。第一轴承套51的内径及所述第二轴承套53的内径均大于转轴20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24,第一轴承套51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511,所述第一容置槽24的开口朝向第二容置槽511,所述第二容置槽511的开口朝向第一容置槽24。所述第一容置槽24和第二容置槽511配合所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置第一滚动体52。其中,第一轴承套51的内壁与转轴20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也即第一轴承套51的内壁与转轴20的外表面不接触。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滚动体52可以为滚珠。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三容置槽25,第二轴承套53上设置有第四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25的开口朝向第四容置槽,所述第四容置槽的开口朝向第三容置槽25。所述第三容置槽25和第四容置槽配合所形成的空间用于容置第二滚动体54。其中,第二轴承套53的内壁与转轴20的外表面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隙,也即第二轴承套53的内壁与转轴20的外表面不接触。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二滚动体54可以为滚珠。
在申请中,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槽24,第一轴承套51上设置有第二容置槽511,第一滚动体52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4和第二容置槽511配合所形成的空间内。转轴20上设置有第三容置槽25,第二轴承套53上设置有第四容置槽,第二滚动体54位于所述第三容置槽25和第四容置槽配合所形成的空间内。此种结构设计,本申请的设计在实现转轴20相对第一轴承套51以及第二轴承套53转动的同时,相比常规的轴承设计去除了保持架和内圈,可以简化轴承组件的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并且使得轴承组件100的散热路径更加直接,优化了散热性能。同时增强了结构稳定性,更好的适应CT球管中的高转速需求。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轴承套51位于外轴承套10和基座30之间。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轴承套51与外轴承套1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固定连接。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套51与外轴承套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例如,第一轴承套51与外轴承套10采用氩弧焊的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套51与外轴承套1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相较于现有通过卡簧方式进行轴向限位的连接方式,本申请中采用的焊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装配精度,还便于装配操作。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第一滚动体52相较于外轴承套10更靠近基座30。也即第一滚动体52设置于远离第一轴承套51与外轴承套10的焊边位置。其中焊边位置指焊接处的位置。如此,可以避免第一轴承套51与外轴承套10焊接时的高温导致的第一滚动体52的氧化及温度过高(也可简称为过温)的问题。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基座30与第一轴承套51之间通过电子束焊方式固定连接。进一步,基座30与第一轴承套51之间通过真空电子束焊方式固定连接。如此,可以提高基座30与第一轴承套51之间的安装精度以及安装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0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套51背离外轴承套10的端面512。如此,可以提供相对充足的空间用于安装状态检测部件40,以及为状态检测部件40提供更多的测量角度,以便于状态检测部件40检测转轴20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所述外轴承套10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承套51的外表面及所述基座30的外表面齐平。如此,可以使得轴承组件100的整体外观的一致性,有助于实现状态检测部件40与轴承组件100中的相关部件的精密集成,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基座3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于第一轴承套51。例如,基座30固定于第一轴承套51的外表面,也即套设于第一轴承套51的外表面。
在具体实施中,基座30呈环形。环形的基座30的内径大于转轴20的外径,以避免基座30干涉转轴20的转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座30上设置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用于安装所述状态检测部件40。其中,安装槽33的具体形状与状态检测部件40的形状相适配。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状态检测部件40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转轴20的运行状态可以包括加速度状态、温度状态、转速状态等。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转轴20的加速度。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转轴20的温度或者转轴20所处工作环境的温度。转轴20的温度可作为轴承组件100的温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转轴20的工作环境温度来预估转轴20的温度,或者基座30与转轴20热传导,温度传感器通过检测基座30的温度来估算转轴20的温度。基座30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51可以提高基座30与第一轴承套51之间的热传导效果,提高轴承组件100的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由于转轴20相对于外轴承套10转动,基座30连接于第一轴承套51,而第一轴承套51固定于外轴承套10,转速传感器固定于基座30,故转轴20在转动时相对于转速传感器转动,因此,通过转速传感器可以测量转轴20的转速。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转轴20的第一端21具有环形凸起23,所述环形凸起23用于连接所述转子。所述环形凸起23朝向所述基座30的端面231设置有标记。所述状态检测部件40包括所述转速传感器时,用于安装所述转速传感器的第一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标记的位置适配,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凸起23的端面2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记可以为设置与环形凸起23的缺口。标记也可以为与环形凸起23的端面231的涂层,涂层的颜色与环形凸起23的端面231的颜色不同,例如黑色涂层等。标记也可以为设置于环形凸起23的端面231的反光条等。在轴承组件100工作时,记录转速传感器对标记的检测情况,通过记录的对标记的检测情况来确定转轴20的转速。基于转轴20的转速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轴承组件100是否出现卡死等异常情况。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环形凸起23与所述基座30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隔。如此,可以避免基座30干涉转轴20的转动,确保转轴20正常运转的同时并且提供较为充足的测量空间,以便于状态检测部件40进行运动状态检测。
在具体实施中,基座30朝向所述第一轴承套51的端面32设置有走线槽31。所述走线槽31用于收容所述状态检测部件40的线束41。将状态检测部件40的线束41收容于走线槽31内可以避免线束41对转轴20运行的影响。
在一些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基座30连接于第一轴承套51后,第一轴承套51的端面512遮挡走线槽31,以避免线束41暴露于外界环境。
进一步,所述走线槽31的边缘可以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将所述线束41限制于所述走线槽31内,避免线束41从所述走线槽31内散出,以避免线束41干扰转轴20的转动。
所述轴承组件100还包括:垫圈组件60。垫圈组件60套设于所述转轴20,位于所述腔体11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套51及所述第二轴承套53之间。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垫圈组件60包括:第一垫圈61。所述第一垫圈61具有卡口611,所述卡口611用于提供穿过所述转轴20的入口。
所述垫圈组件60还包括:环形的第二垫圈62,套设于所述转轴20。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设置的垫圈组件60可以便于第一轴承套51、多个第一滚动体52、第二轴承套53以及多个第二滚动体54的安装。
在具体实施中,轴承组件100还包括:弹性件70。弹性件70位于所述腔体11内,并抵持所述转轴20的第二端22。弹性件70可以在转轴20转动过程中,吸收转轴20的振动,以及缓冲转轴20与外轴承套10之间的作用力,提高转轴20的运转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70可以包括弹簧垫71以及弹簧72。弹簧垫71位于第二轴承套53与弹簧之间,弹簧72位于腔体11的底部。
所述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100还包括:处理装置80。处理装置80设置于所述基座30,并与所述状态检测部件40连接。处理装置80用于接收状态检测部件40采集的运行状态数据以及对所接收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装置80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
处理装置8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出运行状态数据至控制系统,运行状态数据可以用于对转轴20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对轴承组件100的服役状态进行评估,识别轴承组件100的异常工况,进行预警提示等,从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迹象,能够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警,降低因轴承组件100故障而突发停机的发生概率,提高CT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此外,评估结果还可以用于转轴20的运行状态调整,如调整转轴20的转速等,以优化轴承组件100的运行状态,有助于延长轴承组件100的使用寿命,以及确保CT设备的持续高效运行。进一步,处理装置80还可以基于运行状态的数据进行维护提示,维护提示有助于指导维护人员对轴承组件100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球管,包括上述任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或者上述CT球管。
在具体实施中,CT球管或者CT设备中的轴承组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组件100,关于轴承组件100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具体结构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轴承套,具有带开口的腔体;
转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外并用于连接CT球管中的转子,以在所述转子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外轴承套转动;
第一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外轴承套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轴承套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滚动体;
第二轴承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二轴承套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动体;
基座,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腔体外,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
状态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状态检测部件至少用于检测所述转轴的运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套位于所述外轴承套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第一滚动体相较于所述外轴承套更靠近所述基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套背离所述外轴承套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套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轴承套的外表面及所述基座的外表面齐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状态检测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部件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具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用于连接所述转子,所述环形凸起朝向所述基座的端面设置有标记,所述状态检测部件包括所述转速传感器时,用于安装所述转速传感器的第一安装槽的位置与所述标记的位置适配,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环形凸起的端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基座之间具有不为零的间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第一轴承套的端面设置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用于收容所述状态检测部件的线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垫圈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套及所述第二轴承套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组件包括:
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具有卡口,所述卡口用于提供穿过所述转轴的入口。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组件还包括:环形的第二垫圈,套设于所述转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抵持所述转轴的第二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与所述状态检测部件连接。
15.一种CT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
16.一种CT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CT球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952975.4A CN119353325A (zh) | 2024-12-27 | 2024-12-27 | 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952975.4A CN119353325A (zh) | 2024-12-27 | 2024-12-27 | 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353325A true CN119353325A (zh) | 2025-01-24 |
Family
ID=9431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952975.4A Pending CN119353325A (zh) | 2024-12-27 | 2024-12-27 | 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353325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2680A (zh) * | 2004-12-21 | 2006-08-02 | 通用电气公司 | 具有轴承的辐射发射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508442A (zh) * | 2016-01-29 | 2016-04-20 | 西门子爱克斯射线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X射线管的轴承组件及其x射线管 |
JP2019100472A (ja) * | 2017-12-05 | 2019-06-24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軸受用ハウジング及び転がり軸受装置 |
DE102020209897A1 (de) * | 2020-08-05 | 2022-02-10 | Minebea Mitsumi Inc.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Wälzkörpern, Wälzlager und Drehanode für eine Röntgenröhre |
CN117570118A (zh) * | 2024-01-17 | 2024-02-20 | 苏州长城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Ct球管的联轴轴承结构 |
CN118775434A (zh) * | 2024-09-13 | 2024-10-15 | 苏州长城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t机的x射线管轴承组件 |
-
2024
- 2024-12-27 CN CN202411952975.4A patent/CN1193533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2680A (zh) * | 2004-12-21 | 2006-08-02 | 通用电气公司 | 具有轴承的辐射发射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508442A (zh) * | 2016-01-29 | 2016-04-20 | 西门子爱克斯射线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X射线管的轴承组件及其x射线管 |
JP2019100472A (ja) * | 2017-12-05 | 2019-06-24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軸受用ハウジング及び転がり軸受装置 |
DE102020209897A1 (de) * | 2020-08-05 | 2022-02-10 | Minebea Mitsumi Inc. |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Wälzkörpern, Wälzlager und Drehanode für eine Röntgenröhre |
CN117570118A (zh) * | 2024-01-17 | 2024-02-20 | 苏州长城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Ct球管的联轴轴承结构 |
CN118775434A (zh) * | 2024-09-13 | 2024-10-15 | 苏州长城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t机的x射线管轴承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58375B2 (en) | Stationary cathode in rotating frame x-ray tube | |
RU2529497C2 (ru) | Компенсация колебаний анода в рентгеновских трубках с вращающимся анодом | |
JP5540728B2 (ja) | ころ軸受装置 | |
CN111448447B (zh) | 用于监测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减摩轴承的布置结构 | |
CN116211337A (zh) | X射线成像系统监测方法、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9353325A (zh) | 用于ct球管的轴承组件、ct球管以及ct设备 | |
CN102772218B (zh) | 在计算机断层造影仪中的误差识别 | |
US7197115B2 (en) | Cantilever and straddle x-ray tube configurations for a rotating anode with vacuum transition chambers | |
CN101903764B (zh) | 转子和x射线ct扫描器 | |
TWI815960B (zh) | 軸承裝置 | |
US20090323890A1 (en) | X-ray tomography apparatus | |
CN108760019A (zh) | 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轴系振动测量系统 | |
JP6717731B2 (ja) | 回転電機 | |
US10816437B2 (en) | Contactless rotor state/speed measurement of x-ray tube | |
US6341155B1 (en) | Pulse detection system for X-ray tubes | |
JP2006214905A (ja) | 較正曲線取得方法 | |
CN209131898U (zh) | X射线管测试装置 | |
CN112309806B (zh) | X射线管以及液态金属滑动轴承 | |
CN111146057A (zh) | 阳极转动机构、阳极组件、x射线管和x射线装置 | |
JP2004037267A (ja) | 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 | |
CN110473757B (zh) | X射线管、医学成像设备、测温系统及轴承测温方法 | |
US6424159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act slipring disconnections | |
CN111146058A (zh) | 一种磁流体密封多臂阴极x射线管 | |
US6879662B2 (en) | Radiation e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 |
JP2022090472A (ja) | 回転センサ付き軸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