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26742B - 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326742B CN119326742B CN202411893575.0A CN202411893575A CN119326742B CN 119326742 B CN119326742 B CN 119326742B CN 202411893575 A CN202411893575 A CN 202411893575A CN 119326742 B CN119326742 B CN 1193267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rcosine
- treatment
- hyperlipidemia
- active ingredient
- adipose tiss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应用领域,具体公开了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肌氨酸处理老年小鼠试验,证实肌氨酸在不影响绝对瘦体重的情况下,能降低机体总质量和脂肪质量,降低体脂率。经组织染色和生化分析,确定肌氨酸能减小内脏脂肪组织(VAT)细胞横截面积,上调内脏脂肪组织中棕色脂肪组织的标志物UCP1的表达,显著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肌氨酸在治疗肥胖和高血脂症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肥胖是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肥胖者通常摄入过多的热量,这些热量没有被有效转化为能量消耗掉,而是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堆积。这种脂肪组织的增加会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干扰正常的脂质代谢过程。例如,脂肪细胞可促进肝脏合成和分泌更多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这是导致血脂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肥胖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这会进一步影响脂质代谢,使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从而引发高脂血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肌肉量减少而脂肪量增加,这使得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并且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和共病的影响,更容易出现血脂高的情况。
肌氨酸(Sarcosine),CAS号:107-97-1,化学式:C3H7NO2,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也是胆碱自然代谢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体。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其可作为甘氨酸转运蛋白-1(GlyT1)的竞争性抑制剂和NMDA受体的协同激动剂,增强甘氨酸受体功能,从而提高智力,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脏病治疗中有潜在应用。此外,肌氨酸还被用于运动营养补剂,以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恢复能力。
目前还没有关于肌氨酸在防治肥胖、高血脂症方面的应用报道。
肌氨酸结构式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肌氨酸的结构式为。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具有降低体重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具有降低白色脂肪质量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具有降低体脂率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具有升高内脏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水平,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降低内脏脂肪组织细胞横截面积的作用。
本发明最后提供了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具有减低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以肌氨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品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剂为溶液剂、颗粒剂、膏剂、乳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本发明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可以有效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通过肌氨酸处理老年小鼠试验,证实肌氨酸在不影响绝对瘦体重的情况下,能降低机体总质量和白色脂肪质量,降低体脂率。经组织染色和生化分析,确定肌氨酸能减小内脏脂肪组织(VAT)细胞横截面积,上调内脏脂肪组织中棕色脂肪组织的标志物UCP1的表达,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显著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将肌氨酸应用于治疗肥胖和高血脂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具有实际价值。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肌氨酸处理降低老年小鼠DXA检测结果;a:针对18个月大雄性小鼠进行4个月肌氨酸治疗方案的示意图;b:对照组和肌氨酸治疗组小鼠的代表性DXA图像;c-d:与基线相比,对照组和肌氨酸治疗组小鼠的体重、瘦肉质量、脂肪质量、瘦肉百分比和脂肪百分比的绝对值(c)和变化(d)的统计分析(每组n = 8)。
图2:对照组和肌氨酸治疗组小鼠的骨骼肌(a)和脂肪组织(b)相对重量的统计分析(每组n = 8)。
图3:对照组和肌氨酸治疗组小鼠内脏脂肪组织(VAT)的H&E染色代表性图像(a)和脂肪细胞横截面积的统计评估(b)(每组n = 7;每个样本测量超过450个脂肪细胞)。
图4:肌氨酸处理后上调白色脂肪中UCP1的表达;a-b,肌氨酸治疗和未治疗小鼠的VAT中UCP1的免疫印迹(a)和统计分析(b)(每组n = 5);c-d,肌氨酸治疗和未治疗小鼠的VAT中UCP1的免疫组织化学(c)和统计分析(d)(每组n = 6)。
图5:对照组和肌氨酸治疗组小鼠的血液甘油三酯血生化分析结果;n = 8(对照组)或n = 11(肌氨酸治疗组)。
图中ns,不显著,*,p<0.05;双尾非配对t检验;**,p<0.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可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实施例1 肌氨酸减肥和降血脂研究
一、实验方法
1、药物配置
肌氨酸(Sarcosine),购买于Sigma-Aldrich,货号131776-100G。
2、动物模型构建
本发明使用的动物模型为自然衰老的小鼠模型,购买于恩斯维尔公司(重庆)。小鼠自由饮食饮水,在SPF环境中生长至18月龄。
3、肌氨酸功效实验
实验分为对照组和Sarcosine治疗组,Sarcosine治疗组给予添加Sarcosine的饲料(每kg饲料中含Sarcosine 0.75g),对照组给予不含Sarcosine的同种饲料。两组小鼠均自由饮食。实验总时长为4个月。
4、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
1)小鼠体成分DXA检测
实验开始前,利用DXA(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仪器型号InAlyzer,生产商:韩国MEDIKORS)对所有小鼠进行检测,测定指标包括体重(Weight)、瘦体重(Leanmass)、脂肪重量(Fat mass)、瘦体重百分比(Lean percent (%))、以及脂肪百分比(Fat percent (%))。根据测定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Sarcosine治疗组。实验开始后,每两个月进行依次DXA检测。DXA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a.小鼠禁食约4-6小时,确保胃肠内容物不会显著影响测量。
b.麻醉小鼠:将小鼠放入麻醉室,使用异氟烷麻醉。在麻醉室中选择chamber模式,异氟烷起始浓度为3-5%,维持浓度为1-2%,并将麻醉室气管与DXA扫描台相连。
c.打开InAlyzer软件,登陆账号,选择Maintance模式,进行仪器预热和维护。运行Maintance前需要在DAX仪器扫描台上放好配备的扫描纸和模具,模具按照说明书指定的位置和朝向摆放,等待Maintance结束。Maintance结束后,进入Registry界面,设置小鼠信息:日期、名称、年龄等,设置好后点击scan,选择scan模式:mouse with mask,第一步按照仪器提示,不放入小鼠,仅扫描mask,mask扫描结束后放入处于完全麻醉状态(无痛觉反射)的小鼠,此时将麻醉室模式调为mask,设置维持浓度,轻柔地将小鼠摆放在DXA仪器的扫描台上,并使小鼠头部位于面罩内,背部贴合扫描台,四肢自然伸展,避免重叠,确保扫描清晰。使用无菌纱布轻轻固定小鼠,避免位置移动。
d.扫描结束后查看结果,手动去除耳标,导出数据即可。
2)小鼠肌肉和脂肪组织称重
a.到达实验终点后,小鼠脱颈处死。
b.小心剥离小鼠胫骨前肌(TA),腓肠肌(GA),内脏脂肪(VAT)和棕色脂肪(BAT)组织,利用精密天平称量,记录数据。矫正小鼠体重后进行统计。
3)VAT组织H&E染色
a.在解剖小鼠时,使用脂肪组织专用固定液(Servicebio,货号CR2310085)固定适宜大小的VAT组织24小时。
b.使用自动脱水机进行组织脱水和透明化。
c.使用石蜡进行组织包埋,并切片。使用二甲苯Ⅰ和Ⅱ对切片进行脱蜡,共两次,每次10分钟。
d.将切片浸入不同浓度的乙醇(100%乙醇、95%乙醇、85%乙醇、75%乙醇)中,每次5分钟,然后换蒸馏水Ⅰ和Ⅱ,各2分钟。
e.将切片浸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3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去除浮色。
f.使用1%的盐酸酒精分化液处理切片30秒,然后换自来水Ⅰ和Ⅱ,各3分钟。
g.将切片浸入伊红染液中,染色2分钟,之后用蒸馏水冲洗去除浮色。
h.进行75%乙醇、85%乙醇、95%乙醇、100%乙醇的脱水,每次1分钟。然后换二甲苯Ⅰ和Ⅱ,各1分钟。
i.在组织中央滴加适量的中性树脂,一手持载玻片,一手持盖玻片,轻轻让盖玻片中心点接触到中性树脂脂滴的凸点,待两者接触后,缓缓放下盖玻片,让中性树脂自然地在盖玻片下扩散开来,以避免气泡产生。
j.成像:利用全自动扫片机(VS200)进行切片扫描。
4)VAT组织UCP1免疫组化染色
a.石蜡组织切片脱蜡至水(同上述H&E染色步骤)。
b.利用微波技术进行抗原修复,具体步骤如下:用塑料切片架,置于塑料容器内,枸橼酸钠缓冲液(10 mM,PH = 6.0)淹没切片,入切片,置于微波炉中火8min,停火7min,转小火8min;取出染色盒,冷却至室温。
c.用PBS洗涤2次,每次5分钟。
d.利用3%过氧化氢(H2O2)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室温浸泡10分钟(需避光)。
e.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5分钟。
f.血清封闭:从染片缸中取出切片,擦净切片背面水分及切片正面组织周围的水分(保持组织呈湿润状态),滴加兔血清(用PBS稀释,血清:PBS = 1:20),37℃孵育15分钟。封闭结束后,用PBS洗涤切片1次。
g.吸去血清,将UCP1(Proteintech,货号23673-1-AP)一抗稀释液(UCP1:PBS = 1:200)均匀涂覆在已封闭的组织切片上,放入湿盒内,室温孵育2小时,使一抗与抗原充分结合。
h.吸去一抗,用PBS洗涤3次,每次5分钟。
i.将稀释好的兔二抗(Abcam,货号ab6702)稀释液(二抗:PBS = 1:1000)滴加在组织切片上,室温孵育1小时。
j.吸去二抗,用PBS洗涤3次,每次5分钟。
k.加入DAB(Merck,货号102924)进行显色,镜下观察,适时终止。
l.将染色好的切片依次使用70%、85%、95%乙醇、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Ⅱ分别浸泡1min进行脱水处理。
m.将脱水后的切片用使用二甲苯浸泡两次,每次1分钟,进行透明化处理。
n.将一滴封片剂滴在组织切片上,然后用盖玻片轻轻覆盖。
o.成像:利用全自动扫片机(VS200)进行切片扫描。
5)VAT组织UCP1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a.蛋白提取和浓度测定:称取50 mg白色脂肪组织,加入500 μL预加了蛋白酶抑制剂的RIPA裂解液(康唯世纪,货号CW2333S),用组织研磨仪破碎30秒。4 ℃,20000g,离心30分钟后取上清液,用BCA法进行蛋白浓度测定。
b.根据测定的浓度将样品制备成1 μg/μL的浓度,利用10% SDS-PAGE胶进行电泳分离,完成后利用湿转法进行转膜。
c.转膜完成后,用PBST洗涤1次,5分钟。随后用4%牛奶(溶解于PBST中)封闭PVDF膜,室温1小时。
d.封闭完成后,弃封闭液,用PBST洗涤1次。加入UCP1(Proteintech,货号23673-1-AP)一抗稀释液(UCP1:5% BSA (in PBST) = 1:2000),4 ℃孵育过夜。
e.回收一抗稀释液,用PBST洗涤3次,每次5分钟。
f.加入对应种属的二抗(Abcam,货号ab6702)稀释液(二抗:5% BSA (in PBST) =1:10000),室温孵育1小时。
g.弃二抗稀释液,用PBST洗涤3次,每次5分钟。
h.显影:用ECL Western Blotting显影液(Merck,货号WBKLS0500),进行成像。
5、数据处理
1)VAT组织脂肪细胞面积计算
a.利用CaseViewer软件,每张切片随机截取三个视野。
b.将截取的图片导入FIJI软件,利用Adiposoft插件计算每个脂肪细胞的面积。
c.根据每个样本的脂肪细胞面积分布进行数据统计。
2)VAT组织UCP1免疫组化染色定量
a.利用CaseViewer软件,每张切片随机截取三个视野。
b.将截取的图片导入ImagePro Plus软件,每张图片UCP1的平均光密度值。
c.根据每个样本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数据统计。
3)VAT组织UCP1蛋白免疫印迹定量
a.将蛋白免疫印迹条带导入FIJI软件,计算每个条带的intensity。
b.用Vinculin蛋白的表达量作为内参。
c.每个样本的UCP1表达量矫正内参表达量后进行数据统计。
二、实验结果
老年小鼠(18月龄)补充肌氨酸四个月,每两个月使用DXA测量一次身体成分(图1a)。DXA结果显示,补充肌氨酸可降低总质量和白色脂肪质量,而不会影响绝对瘦体重(图1b、c)。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肌氨酸治疗的小鼠的瘦体重百分比显著升高,而脂肪的百分比显著下降(图1c-d;图2a)。此外,棕色脂肪组织(BAT)的重量在接受肌氨酸治疗的小鼠中显著增加(图2a-b)。接受肌氨酸治疗后,内脏脂肪组织(VAT)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减小(图3a-b)。BAT的标志物解偶联蛋白1(UCP1)在肌氨酸处理后的VAT中显著上调(图4a-d),说明肌氨酸具有升高内脏脂肪组织中UCP1水平,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此外,接受肌氨酸处理的小鼠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显著降低(图5)。以上结果说明肌氨酸本身具有降低老年小鼠体脂率、体重和血脂水平的作用。
综上,本发明通过肌氨酸处理老年小鼠试验,证实肌氨酸在不影响绝对瘦体重的情况下,能降低机体总质量和白色脂肪质量,降低体脂率。经组织染色和生化分析,确定肌氨酸能减小内脏脂肪组织(VAT)细胞横截面积,上调内脏脂肪组织中棕色脂肪组织的标志物UCP1的表达,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显著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本发明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制成的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肥胖和高血脂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Claims (6)
1.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肥胖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肌氨酸的结构式为
2.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预防和/或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以肌氨酸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品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溶液剂、颗粒剂、膏剂、乳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93575.0A CN119326742B (zh) | 2024-12-20 | 2024-12-20 | 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93575.0A CN119326742B (zh) | 2024-12-20 | 2024-12-20 | 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326742A CN119326742A (zh) | 2025-01-21 |
CN119326742B true CN119326742B (zh) | 2025-02-25 |
Family
ID=94268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893575.0A Active CN119326742B (zh) | 2024-12-20 | 2024-12-20 | 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326742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76753A (zh) * | 2014-09-30 | 2017-08-18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肥胖人群特异性生物标志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0381944A (zh) * | 2016-12-22 | 2019-10-25 | 斯堪的比奥疗法有限公司 | 用于治疗脂肪肝相关病症的物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13062A1 (en) * | 2005-07-25 | 2007-02-01 | Lean-Ex Ltd. |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weight maintenance |
FR2923383B1 (fr) * | 2007-11-08 | 2010-03-19 | Oreal | Utilisation d'un sarcosinate n-acyle comme agent anti-adhesion microbienne. |
AU2022402561A1 (en) * | 2021-12-02 | 2024-05-16 |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using an amino acid blend for providing a health benefit in an animal |
-
2024
- 2024-12-20 CN CN202411893575.0A patent/CN1193267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76753A (zh) * | 2014-09-30 | 2017-08-18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肥胖人群特异性生物标志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10381944A (zh) * | 2016-12-22 | 2019-10-25 | 斯堪的比奥疗法有限公司 | 用于治疗脂肪肝相关病症的物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326742A (zh) | 2025-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e et al. | Vitamin A inhibits the action of LPS on the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function and tight junction proteins | |
Rashidi et al. | The effects of calcium-vitamin D and metformin o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pilot study | |
Ma et al. | TNF-α-induced increase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tight junction permeability requires NF-κB activation | |
Etkin | Growth and resorption phenomena in anuran metamorphosis. I | |
Wang et al. | Effects of colostrum feeding on intestinal development in newborn pigs | |
Zhang et al. | 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 ameliorate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neonatal rats and suppress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IEC‐6 enterocytes | |
Suthongsa et al. | Effects of dietary levels of chito-oligosaccharide on ileal digestibility of nutrients, small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crypt cell proliferation in weaned pigs | |
Kumral et al. | Breast milk jaundice correlates with high levels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
CN116173112A (zh) | 中药配方益生菌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在改善男性性功能中的应用 | |
Halverson et al. | Relation of iodine to the goitrogenic properties of soybeans | |
CN119326742B (zh) | 肌氨酸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肥胖和/或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 |
Ebertz et al. | Duodenal jejunal bypass attenu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western diet-obese rats | |
Ferri et al. | Iodine supplementation restores fertility of sheep exposed to iodine deficiency | |
CN109498798A (zh) | 一种舒缓抗敏活性多肽 | |
Janjatović et al. | Secretion of immunomodulating neuropeptides (VIP, SP)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porcine small intestine during postnatal development | |
CN113768945A (zh) | 京尼平苷在制备治疗少弱精子症药物中的用途 | |
Kelly et al. | Effect of preclosure colostrum intak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of artificially reared piglets | |
Liu et al. | Chinese herb extract improves liver steatosis by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adiponectin in NAFLD rats | |
Waite et al. | Cross‐fostering in Macropus eugenii leads to increased weight but not accelerated gastrointestinal maturation | |
Idris et al. | The effects of induced hyperthyroidism on plasma FSH and LH concentrations in female of Wistar rats | |
Morrissey et al. | The effects of cyclopiazonic acid on pregnancy and fetal development of Fischer rats | |
Kızıl et al. | Effect of calf delivery mode on İrisin, Asprosin, leptin, adiponectin,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levels in dairy cattle and their calves | |
Hetler | The Development of Xerophthalmia and the Keratinization of Epithelial Tissue on Withdrawal of Vitamin A from the Diet of the Monkey (Macacus Rhesus) Guinea PigRabbitand Adult Albino Rat: Six Text Figures and Four Plates (Twenty-Two Figures) | |
CN113170883A (zh) | 一种增加骨密度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
Santiano et al. | High maternal milk intake in the postnatal life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during adulthood in ra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