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307192A - 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307192A CN119307192A CN202411839932.5A CN202411839932A CN119307192A CN 119307192 A CN119307192 A CN 119307192A CN 202411839932 A CN202411839932 A CN 202411839932A CN 119307192 A CN119307192 A CN 1193071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eling force
- protective film
- oled panel
- area
- flexible o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复合连接的基材层、胶层及离型膜层,所述胶层的中间区域的剥离力小于两侧的剥离力。本发明所做的产品两端和中间区域剥离力有所不同,边缘剥离力较高,用于OLED面板制程保护,贴合玻璃翻转不容易掉片,中间区域剥离力小,后段模组共同一撕除时不会把涂层撕坏,同时提高边缘贴合效果,减少褶皱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
背景技术
柔性OLED面板(PNL)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款低粘双面抗静电PET保护膜,由于PNL表面封装涂层较脆弱,保护膜的剥离力需要控制在2g/25mm以内从而防止后段撕除时导致涂层损坏。该保护膜在使用过程中会同时贴合玻璃和PNL表层封装涂层,其尺寸大小关系为玻璃基板>保护膜>PNL,后经激光分离把OLED面板从玻璃基板分开,产品由刚性转为柔性,在贴合下支撑膜前,会将玻璃基板翻转,仅靠边缘少部分保护膜贴合玻璃支撑PNL+保护膜,如果保护膜对玻璃的剥离力偏低,则很容易在翻转后PNL和保护膜一起从玻璃表面整体脱落(掉片),导致产品报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保护膜其边缘剥离力大于中间区域,在维持PNL贴合区域剥离力较小的同时,贴合玻璃区域的剥离力较大,不会发生掉片现象。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复合连接的基材层、胶层及离型膜层,所述胶层的中间区域的剥离力小于两侧的剥离力。
进一步的,所述胶层沿宽度方向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中间区域B及设置于中间区域B两侧的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是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的1.5-3.5倍。在本技术方案中,低于1.5倍效果不佳,高于3.5倍后端撕除困难。
优选地,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是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的2-3倍。
最为优选地,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是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的2.5-3倍。具体的,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是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的2.5、2.6、2.7、2.8、2.9、3.0倍以及前述任意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为2-6 gf/25mm。剥离力太高后端撕除困难;剥离力太低,掉片以及贴合褶皱改善效果不明显。
优选地,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为2.0-4.0 gf/25mm;
最为优选地,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为2.5-3.5g/25mm。具体的,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为2.5、2.6、2.7、2.8、2.9、3.0、3.1、3.2、3.3、3.4、3.5g/25mm以及前述任意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为0.5-2.0 gf/25mm。超过2.0 容易导致PNL封装涂层破坏,低于0.5g/25mm, 贴合PNL 容易掉落。
优选地,所述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为0.8-1.2 g/25mm。具体的,所述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可以为0.8 g/25mm、0.9 g/25mm、1.0 g/25mm、1.1 g/25mm、1.2 g/25mm以及前述任意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值。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宽度为5-30mm;所述中间区域B的宽度为850mm-1400mm。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对称分布于中间区域B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为抗静电PET基膜,且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100um;透光率大于85%,雾度<3%。
进一步的,所述胶层为抗静电聚氨酯PSA,且所述胶层厚度为50-100um。
优选地,抗静电聚氨酯PSA采用专利ZL202211442399.X公开的无溶剂抗静电聚氨酯PSA;具体地,所述无溶剂抗静电聚氨酯PSA组分按重量份由40-70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20-70份的活性稀释剂、1-5份的光引发剂及0.5-3份抗静电剂组成;通过将上述组分室温混合,经800-2500r/min高速搅拌均匀,滤芯过滤后使用;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分子量为2000-20000的2官能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20℃的聚醚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活性稀释剂采用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
最为优选地,无溶剂抗静电聚氨酯PSA采用专利ZL202211442399.X中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具体如下:将分子量为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的2官能聚醚聚氨酯丙烯酸酯,乙氧化乙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己内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84,TPO-L,LiTFSI按照重量份比为:50:20:20:10:6:1:1:0 .2混合,在转速为800转/min的条件下搅拌40min,采用10um滤芯过滤,真空脱泡后待用。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为双面抗静电PET离型膜,且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25-100um; 优选25um/50um, 离型膜也是双面抗静电,基材面阻抗值1*10^4-1*10^7Ω,离型膜面表面阻抗值1.0*10^5-1*10^8Ω。
一种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将抗静电PSA涂布在抗静电PET表面,贴合PET离型膜后经UV灯固化,在宽度区域进行LED能量梯度分区,分为ABC区域,A区域和C区域采用为对称设计,控制A/C区域的能量为B区域的1/3-1/10。
具体地,控制B区域的能量范围2000-5000mj/cm2。
AC区域的能量范围50-300mj/cm2。
一种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可应用于柔性OLED面板制程保护。
使用时,将离型膜去掉,基材+胶 作为整体使用层贴合到玻璃基板和柔性OLED面板之上(OLED面板是蒸镀在玻璃基板上,比玻璃基板大13mm 左右,保护膜比玻璃小,比OLED面板大,中间区域贴合OLED面板,边缘贴合玻璃,与玻璃边缘贴合的宽度约11mm左右)。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辊涂布的方式,将抗静电PSA涂布于抗静电PET基材以及双面抗静电离型膜之间,经过具有能量梯度的UV灯箱,其中中间区域的能量是边缘区域的3到10倍,经固化后得到中间区域剥离力低,边缘剥离力高的边缘剥离力增强型保护膜,制备的保护膜边缘剥离力是中间区域的1.5-3.5倍,将改保护膜用于柔性OLED面板(PNL)制程保护膜,PNL与玻璃基板激光分离后翻转静置不会发生掉片现象,同时改善保护膜与PNL边缘废边料区域贴合效果,减少褶皱的发生。
(2)现有技术方案中间和边缘区域剥离力一致,剥离力过高时,后端撕除保护膜容易把涂层撕坏,造成功能性不良,产品报废,剥离力过低时又容易出现玻璃翻转掉片,导致产品损坏报废。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做的产品两端和中间区域剥离力有所不同,边缘剥离力较高,贴合玻璃翻转不容易掉片,中间区域玻璃小,后端共同一撕除时不会把涂层撕坏,同时提高边缘贴合效果,减少褶皱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3为保护膜贴合示意图;
图4为宽度区域进行LED能量梯度分区示意图。
1-基材层、2-胶层、3-离型膜层、4-中间区域B、5-侧边区域A、6-侧边区域C、7-边缘废料区、8-玻璃基板、9-PNL区域、10-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复合连接的基材层、胶层及离型膜层;所述基材层为抗静电PET基膜,且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75um,其背面阻抗值为10^5Ω;所述离型膜为双面抗静电PET离型膜,且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50um,其背面阻抗值为10^5Ω ,离型面阻抗值为10^5Ω;所述胶层为无溶剂抗静电聚氨酯PSA,且所述胶层厚度为75um,且胶面阻抗值为10^9Ω。
所述胶层沿宽度方向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中间区域B及对称设置于中间区域B两侧的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所述中间区域B的宽度为875mm,所述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为1.2gf/25mm;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宽度均为20mm,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为3.2 gf/25mm。
其中,无溶剂抗静电聚氨酯PSA采用专利ZL202211442399.X中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具体如下:将分子量为4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的2官能聚醚聚氨酯丙烯酸酯,乙氧化乙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己内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84,TPO-L,LiTFSI按照重量份比为:50:20:20:10:6:1:1:0.2混合,在转速为800转/min的条件下搅拌40min,采用10um滤芯过滤,真空脱泡后待用;
保护膜制备方法如下:采用对辊涂布方式将制备的无溶剂抗静电聚氨酯PSA涂布于基材层抗静电PET表面,贴合PET离型膜后,通过对其中间区域B和两边区域AC分别进行不同能量的UV-LED固化后制备得到。
对比例1-5: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中间区域和两边区域的剥离力不同,具体见下表1。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中间区域和两边区域的剥离力不同,具体见下表1;
同时采用的胶层不同,其中,对比例6中普通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将40份2官能度、分子量为500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的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30份丙烯酸辛酯,25份乙氧化乙基丙烯酸乙酯,5份三羟甲基丙三丙烯酸酯,2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0.5份2 ,4 ,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0.5份高氯酸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压敏胶。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中间区域和两边区域的剥离力不同,具体见下表1;基材层采用未做抗静电处理的PET基膜。
对比例8-9: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中间区域和两边区域的剥离力不同,具体见下表1。
注:对比例1-9除表中数值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相同。
玻璃翻转静置产品脱落时间:将离型膜去掉,基材+胶 作为整体使用层贴合到玻璃基板和柔性OLED面板之上, 后经激光分离把OLED 面板从玻璃基板分开,产品由刚性转为柔性,将玻璃基板翻转,测定玻璃翻转静置产品脱落时间。
后端撕除测试:用滚轮卷起膜材,夹子夹住自动撕除,撕除时有一定的速度,一般20-60mm/s。
撕膜电压:通过使2kg手压辊往返三次,将剥离了离型膜的表面保护膜(宽度50mm×长度150mm)的胶层贴合于玻璃板,在23±2℃,50±5%RH的环境条件下,将静电测试仪(KEYENCE SK-H050)光标对准测试面,按开始键,对测试面清零,以15m/min撕离保护膜,所得静电仪数值的绝对值,即为静电。
离型膜撕膜成功率:将保护膜置于真空平台,用高粘橡胶滚轮卷起离型膜的一角,夹爪抓住离型膜,以20m/min的速度进行剥离,观察离型膜撕除时,PET基材是否与真空平台未分离且离型膜从夹爪位置未脱落视为撕膜成功。
边缘贴合褶皱发生率:将保护膜贴合于带有玻璃基板的PNL表面,每个基板边缘分为50个区域,目试统计边缘褶皱数量除以总数量即为贴合褶皱发生率。
通过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可知,胶层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要控制在0.5-2.0g/25mm区间,胶层侧边区域AC的剥离力控制在2-6 gf/25mm,且当侧边区域A C的剥离力是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的1.5-3.5倍时,可使静置脱落时间、撕膜电压、后端撕除测试、离型膜撕膜成功率、贴合气泡等各项性能达到最优。
本发明中,胶层中间区域的剥离力要控制在0.5-2.0g/25mm 区间,否则容易导致PNL 表面涂层后端撕除破坏;AC区域剥离力为2-6g/25mm, 剥离力太高后端撕除困难,剥离力太低,掉片以及贴合褶皱改善效果不明显;另外,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是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的1.5-3.5倍,低于1.5倍效果不佳,高于3倍后端撕除困难。
现有技术方案中间和边缘区域剥离力一致,剥离力过高时,后端撕除保护膜容易把涂层撕坏,造成功能性不良,产品报废,剥离力过低时又容易出现玻璃翻转掉片,导致产品损坏报废。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做的产品两端和中间区域剥离力有所不同,边缘剥离力较高,贴合玻璃翻转不容易掉片,中间区域玻璃小,后端共同一撕除时不会把涂层撕坏,同时提高边缘贴合效果,减少褶皱的发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复合连接的基材层、胶层及离型膜层,所述胶层的中间区域的剥离力小于两侧的剥离力;
所述胶层沿宽度方向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中间区域B及设置于中间区域B两侧的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是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的1.5-3.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剥离力为2-6 gf/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B的剥离力为0.5-2.0 gf/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的宽度为5-30mm;所述中间区域B的宽度为850mm-1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区域A和侧边区域C对称分布于中间区域B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抗静电PET基膜,且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100um;透光率大于85%,雾度<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为抗静电聚氨酯PSA,且所述胶层厚度为50-100um;
所述离型膜为双面抗静电PET离型膜,且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25-100u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抗静电PSA涂布在抗静电PET表面,贴合PET离型膜后经UV灯固化,在宽度区域进行LED能量梯度分区,分为ABC区域,A区域和C区域采用为对称设计,控制A/C区域的能量为B区域的1/3-1/10。
9.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以及通过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一种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可应用于柔性OLED面板制程保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39932.5A CN119307192A (zh) | 2024-12-13 | 2024-12-13 | 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39932.5A CN119307192A (zh) | 2024-12-13 | 2024-12-13 | 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307192A true CN119307192A (zh) | 2025-01-14 |
Family
ID=94187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839932.5A Pending CN119307192A (zh) | 2024-12-13 | 2024-12-13 | 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307192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50279A (ja) * | 2005-10-27 | 2007-06-14 | Toray Ind Inc | 回路基板用部材および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
CN108864977A (zh) * | 2018-07-23 | 2018-11-23 |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玻璃制程或出货用pet保护膜及制备方法 |
CN210458029U (zh) * | 2019-08-20 | 2020-05-05 | 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胶及显示部件 |
CN115491145A (zh) * | 2022-11-17 | 2022-12-20 |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oled制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025112A (zh) * | 2023-08-09 | 2023-11-10 | 广东派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保护膜及其制备工艺 |
-
2024
- 2024-12-13 CN CN202411839932.5A patent/CN11930719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50279A (ja) * | 2005-10-27 | 2007-06-14 | Toray Ind Inc | 回路基板用部材および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
CN108864977A (zh) * | 2018-07-23 | 2018-11-23 |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玻璃制程或出货用pet保护膜及制备方法 |
CN210458029U (zh) * | 2019-08-20 | 2020-05-05 | 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胶及显示部件 |
CN115491145A (zh) * | 2022-11-17 | 2022-12-20 | 昆山博益鑫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oled制程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7025112A (zh) * | 2023-08-09 | 2023-11-10 | 广东派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保护膜及其制备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304143B2 (ja)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積層体 | |
JP4437344B2 (ja) | 剥離ライナ及び感圧性接着シート | |
JP4480814B2 (ja) | 接着シート類 | |
KR101215105B1 (ko) | 스텔스 다이싱용 점착 시트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WO2010038697A1 (ja) | フィルム剥離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フィルム剥離機構及び光学フィルム製造装置 | |
JP5583725B2 (ja) | レーザーダイシングシート−剥離シート積層体、レーザーダイシングシートおよびチップ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00096007A (ja) | 接着テ―プストリップ | |
CZ288226B6 (en) | Use of a strip of self-adhesive film for temporary bonds | |
WO2015174392A1 (ja) | 画像表示装置用両面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CN210103822U (zh) | 一种抗静电pet网格保护膜 | |
JP2021517196A (ja) | フォルダブルバックプレ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ォルダブルバックプ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2004223974A (ja) | 光学用保護テープ | |
CN119307192A (zh) | 一种柔性oled面板制程用边缘剥离力增强保护膜 | |
JP3660462B2 (ja) | 感圧接着性プリント用シート | |
CA1093366A (en) | Acute angle separation of thermoplastic light sensitive laminates | |
JP2004010647A (ja) | セパレータ付き感圧型接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組立体並びにその組立方法 | |
JP2882953B2 (ja) | ドライフイルムレジスト | |
JP3547635B2 (ja) | タックラベ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182248B2 (ja) | 感圧接着剤付き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5771970B2 (ja) | 光学用粘着剤及び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 |
JPS604579A (ja) | マスキング用感圧性接着テ−プまたはシ−ト | |
JP3574524B2 (ja) | フォトマスク保護用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4365312B2 (ja) | 異物除去シート | |
JP2001316639A (ja) | 粘着体 | |
JP2009116170A (ja) | フォトマスク保護用粘着テー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