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88087A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288087A CN119288087A CN202411847003.9A CN202411847003A CN119288087A CN 119288087 A CN119288087 A CN 119288087A CN 202411847003 A CN202411847003 A CN 202411847003A CN 119288087 A CN119288087 A CN 1192880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late
- sliding
-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secondary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主梁,主梁的一侧设置有次梁,还包括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有矩形框,主梁的外壁固接有矩形框,矩形框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架,矩形架内滑动连接有承托板,承托板与矩形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A。本发明通过对定位机构的设计,能够在相邻的两个主梁错位时,通过移动矩形架的位置,使次梁更将便于安装,通过对锁定机构的设计,在相邻的两个主梁存在高度落差时,通过转动连接板C,能够使锁销A便捷的插入固定板、连接板A、连接板B与连接板C的贯穿孔A内,无需对次梁的插孔进行扩孔或其他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主次梁连接是一种建筑物的结构连接方式,梁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通过将主梁与梁进行连接,能够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
现有主次梁连接结构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多种预制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由工作人员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将预制件连接在主梁或次梁上,再将主梁与次梁进行连接,费时费力,并且预制件在需要拆除时,只能硬性拆除,需要二次使用时,必须通过打磨抛光等方式进行二次加工,从而保证预制件的连接性能,效率低下,主次梁之间存在微小的高度落差,导致安装螺栓时需要使用撬杠不断撬动次梁调整位置,或对次梁的螺栓孔进行扩孔,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
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包括有主梁,所述主梁的一侧设置有次梁,还包括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有矩形框,所述主梁的外壁固接有所述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架,所述矩形架内滑动连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与所述矩形架之间设置有弹性件A,所述承托板与所述次梁配合使用,所述矩形架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矩形框滑动连接,还包括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有连接板A,所述矩形框内顶部开设有导槽,导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轴,滑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板A,所述矩形框内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板B,所述连接板A与所述连接板B的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板C,所述连接板C分别与所述连接板A和所述连接板B之间设置有弹性件B,所述矩形框内设置有两组锁销A,所述固定板、所述连接板A、所述连接板B与所述连接板C上均贯穿式对称开设有与所述锁销A配合使用的贯穿孔A。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定位机构还包括有锁销B,所述矩形框的内壁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锁孔,所述承托板底部固接有与若干个锁孔配合使用的所述锁销B,所述承托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内对称滑动连接有弹性楔形块A,所述矩形框内贯穿式对称开设有异型槽,异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弹性楔形块A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滑块与异型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C,所述滑块的顶部固接有竖轴的一端,竖轴的另一端滑动贯穿所述矩形架,并固接有套管,所述连接板A的底部固接有导向柱,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壁,所述导向柱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套管的内壁固接有与螺旋槽配合使用的导块。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锁定机构还包括有衔接板A,左侧所述连接板B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衔接板A,所述衔接板A的一侧铰接有衔接板B,所述衔接板A与所述衔接板B之间设置有弹性件D,后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固接于所述衔接板A的一侧,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转动连接于所述衔接板B的一侧,所述衔接板A与左侧所述连接板B之间设置有弹性件E。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锁定机构还包括有锁块A,所述衔接板A的一侧固接有所述锁块A,左侧所述连接板B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锁销C,所述锁块A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锁销C配合使用的贯穿孔B。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有滑杆,右侧所述连接板B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与右侧所述连接板B之间设置有弹性件F,所述滑杆的一侧固接有锁块B,右侧所述连接板B的一侧固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锁块B配合使用的弹性楔形块B,所述弹性楔形块B的一侧固接有连接轴,所述安装盒的一侧贯穿式开设有竖槽,连接轴的一端滑动贯穿竖槽并固接有按压块。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加固机构还包括有E形架,右侧所述连接板C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所述E形架,所述E形架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斜槽,右侧所述连接板C的一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一侧固接有滑动轴,滑动轴卡入斜槽内并在其内滑动,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块配合使用的环形槽,所述E形架的一侧贯穿式插接有锁销D,右侧所述连接板C的另一侧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锁销D配合使用的贯穿孔C。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加固机构还包括有齿轮A,所述滑杆的一侧固接有所述齿轮A,右侧所述连接板C的一侧对称固接有L形板,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贯穿式与所述L形板滑动连接,所述L形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齿轮A啮合的齿轮B,所述齿轮B的内壁对称固接有凸块,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与凸块配合使用的矩形槽。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加固机构还包括有突出块,所述弧形块的一侧固接有所述突出块,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的环形槽内壁均对称固接有与所述突出块配合使用的弧形板。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导向板,所述承托板的底部固接有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贯穿式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滑动架固接,所述滑动架与所述导向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G。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S1:由工作人员推动所述矩形架在所述矩形框内滑动,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次梁的腹板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将所述次梁放置在所述承托板上,使所述连接板A带动所述连接板C转动并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和所述次梁的腹板两侧贴合;
S2:通过所述衔接板B一侧的把手推动所述衔接板B,并带动所述衔接板B转动,使另一组所述锁销A与所述次梁的两个插孔对齐;
S3:将所述滑杆向前侧水平滑动,使所述齿轮A与所述齿轮B啮合,并使弹性楔形块B对锁块B进行限位,使齿轮A保持与所述齿轮B啮合,将所述E形架向后侧水平推动,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块卡入对应所述锁销A的环形槽内;
S4:当所述次梁产生微小扭转时,通过所述弧形板与相邻的所述突出块挤压,提高所述主梁与所述次梁之间的牢固程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对定位机构的设计,能够在相邻的两个主梁错位时,通过移动矩形架的位置,使次梁更将便于安装,通过对锁定机构的设计,在相邻的两个主梁存在高度落差时,通过转动连接板C,能够使锁销A便捷的插入固定板、连接板A、连接板B与连接板C的贯穿孔A内,无需对次梁的插孔进行扩孔或其他处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通过对弹性楔形块A与滑块的设计,在安装次梁时,通过弹性楔形块A带动滑块移动,能够使两个连接板A相互靠近转动,并对次梁进行初步固定,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对弧形板与突出块的设计,在相邻两个主梁之间的高度落差增大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主梁与次梁之间的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销B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弹性楔形块A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弹性楔形块B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突出块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弧形板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齿轮B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拉杆处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主梁,101-次梁,201-矩形框,202-矩形架,203-承托板,204-固定板,205-连接板A,206-连接板B,207-连接板C,208-锁销A,301-锁销B,302-滑动架,303-弹性楔形块A,304-滑块,305-套管,306-导向柱,401-衔接板A,402-衔接板B,501-锁块A,502-锁销C,601-滑杆,602-锁块B,603-安装盒,604-弹性楔形块B,605-按压块,701-E形架,702-弧形块,703-锁销D,704-齿轮A,705-L形板,706-齿轮B,801-突出块,802-弧形板,901-导向板,902-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主梁1,主梁1的一侧设置有次梁101,还包括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有矩形框201,主梁1的外壁固接有矩形框201,矩形框201内水平滑动连接有矩形架202,矩形架202内垂直滑动连接有承托板203,承托板203与矩形架20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A,弹性件A为压缩弹簧,承托板203与次梁101配合使用,矩形架202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204,固定板204与矩形框201滑动连接,还包括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有连接板A205,矩形框201内顶部开设有导槽,导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轴,滑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A205,矩形框201内对称水平滑动连接有连接板B206,连接板A205与连接板B206的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板C207,连接板C207分别与连接板A205和连接板B20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B,弹性件B为扭簧,矩形框201内设置有两组锁销A208,每组为两个,固定板204、连接板A205、连接板B206与连接板C207上均贯穿式对称开设有与锁销A208配合使用的贯穿孔A,次梁101的腹板一侧贯穿式对称开设有与锁销A208配合使用的插孔。
如图3-图4所示,定位机构还包括有锁销B301,矩形框20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五个均匀分布的锁孔,承托板203底部固接有与五个锁孔配合使用的锁销B301,锁销B301插入锁孔内,能够通过承托板203对矩形架202进行限位,承托板203的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动架302,滑动架302内对称滑动连接有弹性楔形块A303,矩形架202内贯穿式对称开设有异型槽,异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04,滑块304靠近滑动架302的一侧开设有与弹性楔形块A303配合使用的卡槽,滑块304与异型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C,弹性件C为拉簧,滑块304的顶部固接有竖轴的一端,竖轴的另一端滑动贯穿矩形架202,并固接有套管305,连接板A205的底部固接有导向柱306,套管305套设于导向柱306的外壁,导向柱306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套管305的内壁固接有与螺旋槽配合使用的导块。
如图5所示,锁定机构还包括有衔接板A401,左侧连接板B206的一侧设置有衔接板A401,衔接板A401的前侧铰接有衔接板B402,衔接板A401与衔接板B40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D,弹性件D为扭簧,后侧的两个锁销A208固接于衔接板A401的右侧,前侧的两个锁销A208转动连接于衔接板B402的右侧,衔接板A401与左侧连接板B20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E,弹性件E为复位弹簧。
如图5所示,锁定机构还包括有锁块A501,衔接板A401的一侧固接有锁块A501,左侧连接板B206的一侧垂直滑动连接有锁销C502,锁块A501的顶部开设有与锁销C502配合使用的贯穿孔B,锁销C502插入锁块A501的贯穿孔B内,能够对衔接板A401进行限位。
如图6-图7所示,还包括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有滑杆601,右侧连接板B206的右侧水平滑动连接有滑杆601,滑杆601与右侧连接板B20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F,弹性件F为拉簧,滑杆601的前侧底部固接有锁块B602,右侧连接板B206的右侧固接有安装盒603,安装盒603内垂直滑动连接有与锁块B602配合使用的弹性楔形块B604,弹性楔形块B604的右侧固接有连接轴,安装盒603的一侧贯穿式开设有竖槽,连接轴的一端滑动贯穿竖槽并固接有按压块605。
如图6、图8-图10所示,加固机构还包括有E形架701,右侧连接板C207的右侧滑动连接有E形架701,E形架701的左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斜槽,每组为两个,右侧连接板C207的右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弧形块702,每组为两个,两个弧形块702贴合时,能够形成完整圆环,弧形块702的右侧固接有滑动轴,滑动轴卡入对应的斜槽内并在其内滑动,前侧的两个锁销A208的外壁开设有与弧形块702配合使用的环形槽,E形架701的左侧贯穿式插接有锁销D703,右侧连接板C207的前侧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与锁销D703配合使用的贯穿孔C。
如图6所示,加固机构还包括有齿轮A704,滑杆601的右侧固接有齿轮A704,右侧连接板C207的右侧对称固接有L形板705,前侧的两个锁销A208贯穿式与对应的L形板705滑动连接,L形板705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与齿轮A704啮合的齿轮B706,齿轮B706的内壁对称固接有凸块,前侧两个锁销A208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与凸块配合使用的矩形槽。
如图8-图10所示,加固机构还包括有突出块801,弧形块702的左侧固接有突出块801,前侧两个锁销A208的环形槽内壁均对称固接有与突出块801配合使用的弧形板802,相邻的两个突出块801相互靠近的一侧呈渐变弧形,突出块801的弧形面两端半径向中间处不断增大,突出块801的弧形面中间处半径大于弧形板802的内弧面半径。
初始时,弹性件A处于释放状态,矩形架202能够在矩形框201内水平滑动,弹性楔形块A303卡入对应滑块304的卡槽内,两个连接板A205相对于固定板204垂直,先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吊装设备将次梁101吊装至相邻的两个主梁1上方,然后由工作人员推动矩形架202在矩形框201内滑动,矩形架202带动固定板204在矩形框201内滑动,使固定板204与次梁101的腹板处于同一垂直面上,然后将次梁101放置在承托板203上,承托板203受次梁101的重量影响降落滑动,弹性件A受力收缩,承托板203通过滑动架302带动两个弹性楔形块A303降落,并带动锁销B301降落,弹性楔形块A303对相邻滑块304的卡槽挤压,使滑块304通过其上的竖轴带动对应的套管305降落,弹性件C受力延伸,套管305带动其内的导块对相邻导向柱306的螺旋槽挤压,螺旋槽受力带动对应的导向柱306转动,导向柱306带动连接板A205以对应滑轴的连接处为圆心转动,此时两个连接板A205相互靠近转动,连接板A205带动对应的连接板C207转动,随后两个连接板A205分别与固定板204的两侧贴合,两个连接板A205所连接的两个连接板C207与次梁101的腹板两侧贴合,锁销B301降落后插入矩形框201内壁底部对应的锁孔内,锁销B301对矩形架202进行限位,使固定板204与连接板A205不再运动,防止次梁101产生位移。
初始时,弹性件D处于释放状态,衔接板A401与衔接板B402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弹性件E处于释放状态,两组锁销A208分别插入左侧连接板B206与连接板C207的贯穿孔A内,由于相邻的两个主梁1之间会存在高度差异,在安装次梁101时,次梁101受两个主梁1之间存在高度差异的影响,会呈现轻微倾斜状态,从而导致次梁101的两个插孔与衔接板B402上的两个锁销A208错位,此时先由工作人员将推动两个连接板B206,使两个连接板B206在矩形框201内相互靠近滑动,直至两个连接板B206分别与相邻连接板A205的侧面贴合,然后由工作人员通过衔接板B402一侧的把手推动衔接板B402,衔接板B402受力带动衔接板A401向右侧水平滑动,弹性件E受力收缩,衔接板A401带动锁块A501与对应的两个锁销A208向右移动,衔接板B402带动对应的两个锁销A208向右移动,使两组锁销A208分别穿过固定板204左侧连接板A205与连接板C207的两个贯穿孔A,由于次梁101的两个插孔与衔接板B402上的两个锁销A208错位,此时衔接板B402上的两个锁销A208与次梁101的两个插孔边缘接触,前侧的两个锁销A208受阻挡无法移动,此时由工作人员根据次梁101的两个插孔错位方向,通过衔接板B402一侧的把手带动衔接板B402以衔接板A401的连接处为圆心向上或向下转动,弹性件D受力收缩,衔接板B402带动对应的两个锁销A208转动,左侧两个连接板C207的贯穿孔A受两个锁销A208挤压,使左侧的两个连接板C207分别以对应连接板A205与连接板B206的连接处为圆心转动,与左侧的两个连接板C207对应的弹性件B受力收缩,直至衔接板B402上的两个锁销A208与次梁101的两个插孔对齐,衔接板A401与衔接板B402再次移动,衔接板A401带动其上的锁块A501与两个锁销A208移动,衔接板B402其上的两个锁销A208移动,使两组锁销A208分别插入固定板204的两个贯穿孔A与次梁101的两个插孔内,同时由工作人员同时转动右侧的两个连接板C207,右侧的两个连接板C207分别以对应连接板A205与连接板B206的连接处为圆心转动,与右侧的两个连接板C207对应的弹性件B受力收缩,使右侧的连接板C207的贯穿孔A与对应的锁销A208对齐,进而使两组锁销A208能够继续向右移动,与衔接板B402对应的两个锁销A208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板C207的贯穿孔A,两个齿轮B706内的凸块分别卡入对应锁销A208的矩形槽内,然后由工作人员将锁销C502插入锁块A501的贯穿孔B内,锁销C502通过锁块A501对衔接板A401进行限位,使衔接板A401与衔接板B402分别带动对应的两个锁销A208保持稳定。
初始时,相邻的两个弧形块702之间存在间隙,锁销D703未插入右侧连接板C207上限位板的贯穿孔C内,先由工作人员将滑杆601向前侧水平滑动,弹性件F受力延伸,滑杆601带动锁块B602与齿轮A704移动,齿轮A704移动后与两个齿轮B706啮合,锁块B602移动后对弹性楔形块B604的楔形面挤压,弹性楔形块B604受力收缩,直至锁块B602越过弹性楔形块B604的楔形面,弹性楔形块B604释放滑动复位,并与锁块B602的垂直面接触,从而通过锁块B602对滑杆601进行限位,使弹性件F保持延伸状态,并使齿轮A704保持与两个齿轮B706啮合,然后由工作人员将E形架701向后侧水平推动,E形架701通过其内的两组斜槽对四个弧形块702的滑动轴挤压,使相邻的两个弧形块702相互靠近滑动,弧形块702带动对应的突出块801移动,相邻的两个弧形块702滑动后卡入对应锁销A208的环形槽内,并合并呈完整圆环,使突出块801与对应锁销A208的环形槽外壁接触,突出块801的外弧面边缘与相邻两个弧形板802的内弧面错位,此时锁销D703与连接板C207上限位板的贯穿孔C对齐,由工作人员将锁销D703插入贯穿孔C内,对E形架701进行限位,由此完成对主梁1和次梁101连接结构的装配工作。
当主梁1因自然或其他因素产生沉降,导致相邻两个主梁1之间的高度落差增大时,次梁101会产生微小的扭转,次梁101通过其内的两个插孔带动对应的两个锁销A208运动,前侧的两个锁销A208带动四个连接板C207分别以两个连接板A205以及两个连接板B206的连接处为圆心转动,弹性件B受力收缩或释放,右侧的连接板C207通过两个L形板705带动两个齿轮B706运动,两个齿轮B706在齿轮A704的作用下以L形板705的连接处为圆心进行自转,并通过其内的凸块对相邻锁销A208的矩形槽挤压,使锁销A208以衔接板B402的连接处为圆心转动,同时锁销A208带动其内的两个弧形板802转动,弧形板802转动后与相邻的突出块801接触并挤压,由于突出块801的弧形面特点,通过弧形板802与相邻的突出块801挤压,使弧形板802与突出块80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防止弧形块702与对应锁销A208的环形槽脱离,进一步提高了主梁1与次梁101之间的牢固程度。
实施例2
如图11所示,还包括有导向板901,承托板203的底部固接有导向板901,导向板901上贯穿式滑动连接有拉杆902,拉杆902与滑动架302固接,滑动架302与导向板90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G,弹性件G为压缩弹簧。
当需要将次梁101拆除时,先由工作人员将锁销D703拔出右侧连接板C207上限位板的贯穿孔C,使E形架701能够活动,然后将E形架701向前侧拉动,E形架701通过其内的两组斜槽对两组弧形块702的滑动轴挤压,使相邻的两个弧形块702相互远离滑动复位,弧形块702带动其内的突出块801移动复位,然后向下推动按压块605,按压块605受力通过连接轴带动弹性楔形块B604收缩滑动,弹性楔形块B604滑动后不再与锁块B602接触,锁块B602脱离限制后使滑杆601能够活动,弹性件F收缩带动滑杆601滑动复位,滑杆601带动齿轮A704远离两个齿轮B706,然后由工作人员将锁销C502向上提起,使锁销C502脱离锁块A501的贯穿孔B,锁块A501脱离限制后使衔接板A401能够活动,弹性件E释放带动衔接板A401移动复位,衔接板A401带动衔接板B402移动复位,衔接板A401与衔接板B402分别带动对应的两个锁销A208移动复位,使两组锁销A208分别脱离固定板204、两个连接板A205、两个连接板B206与四个连接板C207的贯穿孔A,并脱离次梁101的两个插孔,然后由工作人员将两个连接板B206相互远离推动复位,使两个连接板B206分别远离相邻的连接板A205,再向前侧拉动拉杆902,拉杆902带动滑动架302向前侧滑动,弹性件G受力收缩,滑动架302带动其内的两个弹性楔形块A303向前侧移动,弹性楔形块A303移动后脱离对应滑块304的卡槽,滑块304脱离限制后,弹性件C收缩带动滑块304滑动复位,滑块304通过竖轴带动对应的套管305向上抬升复位,套管305通过其内的导块对导向柱306的螺旋槽挤压,导向柱306受力带动对应的连接板A205转动复位,连接板A205带动对应的连接板C207转动复位,连接板C207转动复位后不再与次梁101接触,然后松开拉杆902,弹性件G释放带动滑动架302滑动复位,滑动架302带动拉杆902移动复位,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将次梁101吊起,即可使次梁101与主梁1分离,次梁101被吊起后不再对承托板203挤压,弹性件A释放带动承托板203复位,承托板203带动锁销B301与滑动架302向上抬升复位,在此过程中,滑动架302带动两个弹性楔形块A303抬升,弹性楔形块A303抬升后与对应的滑块304接触并挤压,由于弹性件A的弹力大于弹性楔形块A303的弹力,弹性楔形块A303受力收缩滑动,直至弹性楔形块A303与对应滑块304的卡槽对齐,弹性楔形块A303释放卡入滑块304的卡槽内,由此完成整体连接结构的安装与复位。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S1:由工作人员推动矩形架202在矩形框201内滑动,使固定板204与次梁101的腹板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将次梁101放置在承托板203上,使连接板A205带动连接板C207转动并与固定板204的两侧和次梁101的腹板两侧贴合;
S2:通过衔接板B402一侧的把手推动衔接板B402,并带动衔接板B402转动,使另一组锁销A208与次梁101的两个插孔对齐;
S3:将滑杆601向前侧水平滑动,使齿轮A704与齿轮B706啮合,并使弹性楔形块B604对锁块B602进行限位,使齿轮A704保持与齿轮B706啮合,将E形架701向后侧水平推动,使相邻的两个弧形块702卡入对应锁销A208的环形槽内;
S4:当次梁101产生微小扭转时,通过弧形板802与相邻的突出块801挤压,提高主梁1与次梁101之间的牢固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包括有主梁(1),所述主梁(1)的一侧设置有次梁(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有矩形框(201),所述主梁(1)的外壁固接有所述矩形框(201),所述矩形框(201)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架(202),所述矩形架(202)内滑动连接有承托板(203),所述承托板(203)与所述矩形架(20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A,所述承托板(203)与所述次梁(101)配合使用,所述矩形架(202)的顶部固接有固定板(204),所述固定板(204)与所述矩形框(201)滑动连接,还包括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有连接板A(205),所述矩形框(201)内顶部开设有导槽,导槽内滑动连接有滑轴,滑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板A(205),所述矩形框(201)内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板B(206),所述连接板A(205)与所述连接板B(206)的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板C(207),所述连接板C(207)分别与所述连接板A(205)和所述连接板B(20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B,所述矩形框(201)内设置有两组锁销A(208),所述固定板(204)、所述连接板A(205)、所述连接板B(206)与所述连接板C(207)上均贯穿式对称开设有与所述锁销A(208)配合使用的贯穿孔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还包括有锁销B(301),所述矩形框(201)的内壁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锁孔,所述承托板(203)底部固接有与若干个锁孔配合使用的所述锁销B(301),所述承托板(20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302),所述滑动架(302)内对称滑动连接有弹性楔形块A(303),所述矩形框(201)内贯穿式对称开设有异型槽,异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04),所述滑块(304)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弹性楔形块A(303)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滑块(304)与异型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C,所述滑块(304)的顶部固接有竖轴的一端,竖轴的另一端滑动贯穿所述矩形架(202),并固接有套管(305),所述连接板A(205)的底部固接有导向柱(306),所述套管(305)套设于所述导向柱(306)的外壁,所述导向柱(306)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套管(305)的内壁固接有与螺旋槽配合使用的导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还包括有衔接板A(401),左侧所述连接板B(206)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衔接板A(401),所述衔接板A(401)的一侧铰接有衔接板B(402),所述衔接板A(401)与所述衔接板B(40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D,后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208)固接于所述衔接板A(401)的一侧,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208)转动连接于所述衔接板B(402)的一侧,所述衔接板A(401)与左侧所述连接板B(20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还包括有锁块A(501),所述衔接板A(401)的一侧固接有所述锁块A(501),左侧所述连接板B(206)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锁销C(502),所述锁块A(501)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锁销C(502)配合使用的贯穿孔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有滑杆(601),右侧所述连接板B(206)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601),所述滑杆(601)与右侧所述连接板B(20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F,所述滑杆(601)的一侧固接有锁块B(602),右侧所述连接板B(206)的一侧固接有安装盒(603),所述安装盒(603)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锁块B(602)配合使用的弹性楔形块B(604),所述弹性楔形块B(604)的一侧固接有连接轴,所述安装盒(603)的一侧贯穿式开设有竖槽,连接轴的一端滑动贯穿竖槽并固接有按压块(6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机构还包括有E形架(701),右侧所述连接板C(207)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所述E形架(701),所述E形架(70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组斜槽,右侧所述连接板C(207)的一侧对称滑动连接有两组弧形块(702),所述弧形块(702)的一侧固接有滑动轴,滑动轴卡入斜槽内并在其内滑动,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208)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弧形块(702)配合使用的环形槽,所述E形架(701)的一侧贯穿式插接有锁销D(703),右侧所述连接板C(207)的另一侧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锁销D(703)配合使用的贯穿孔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机构还包括有齿轮A(704),所述滑杆(601)的一侧固接有所述齿轮A(704),右侧所述连接板C(207)的一侧对称固接有L形板(705),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208)贯穿式与所述L形板(705)滑动连接,所述L形板(70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齿轮A(704)啮合的齿轮B(706),所述齿轮B(706)的内壁对称固接有凸块,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208)的一端对称开设有与凸块配合使用的矩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机构还包括有突出块(801),所述弧形块(702)的一侧固接有所述突出块(801),前侧的一组所述锁销A(208)的环形槽内壁均对称固接有与所述突出块(801)配合使用的弧形板(8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向板(901),所述承托板(203)的底部固接有所述导向板(901),所述导向板(901)上贯穿式滑动连接有拉杆(902),所述拉杆(902)与所述滑动架(302)固接,所述滑动架(302)与所述导向板(90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S1:由工作人员推动所述矩形架(202)在所述矩形框(201)内滑动,使所述固定板(204)与所述次梁(101)的腹板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将所述次梁(101)放置在所述承托板(203)上,使所述连接板A(205)带动所述连接板C(207)转动并与所述固定板(204)的两侧和所述次梁(101)的腹板两侧贴合;
S2:通过所述衔接板B(402)一侧的把手推动所述衔接板B(402),并带动所述衔接板B(402)转动,使另一组所述锁销A(208)与所述次梁(101)的两个插孔对齐;
S3:将所述滑杆(601)向前侧水平滑动,使所述齿轮A(704)与所述齿轮B(706)啮合,并使弹性楔形块B(604)对锁块B(602)进行限位,使齿轮A(704)保持与所述齿轮B(706)啮合,将所述E形架(701)向后侧水平推动,使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块(702)卡入对应所述锁销A(208)的环形槽内;
S4:当所述次梁(101)产生微小扭转时,通过所述弧形板(802)与相邻的所述突出块(801)挤压,提高所述主梁(1)与所述次梁(101)之间的牢固程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47003.9A CN119288087A (zh) | 2024-12-16 | 2024-12-16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47003.9A CN119288087A (zh) | 2024-12-16 | 2024-12-16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288087A true CN119288087A (zh) | 2025-01-10 |
Family
ID=9415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847003.9A Pending CN119288087A (zh) | 2024-12-16 | 2024-12-16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288087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26211A (ja) * | 1995-06-02 | 1996-12-10 | Kumagai Gumi Co Ltd | 柱用鉄骨、その連結に用いる治具および鉄骨の連結方法 |
JPH1129989A (ja) * | 1997-07-10 | 1999-02-02 | Kenzai Kako Oroshi Kk | 建物構築工法 |
CN202012192U (zh) * | 2011-01-28 | 2011-10-19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钢结构托架 |
CN220768402U (zh) * | 2023-09-08 | 2024-04-12 | 孙海越 | 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 |
WO2024164365A1 (zh) * | 2023-02-07 | 2024-08-15 | 深圳世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物受力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物及建造方法 |
CN118704614A (zh) * | 2024-07-31 | 2024-09-27 | 航宇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次梁连接结构及主次梁连接方法 |
-
2024
- 2024-12-16 CN CN202411847003.9A patent/CN11928808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26211A (ja) * | 1995-06-02 | 1996-12-10 | Kumagai Gumi Co Ltd | 柱用鉄骨、その連結に用いる治具および鉄骨の連結方法 |
JPH1129989A (ja) * | 1997-07-10 | 1999-02-02 | Kenzai Kako Oroshi Kk | 建物構築工法 |
CN202012192U (zh) * | 2011-01-28 | 2011-10-19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钢结构托架 |
WO2024164365A1 (zh) * | 2023-02-07 | 2024-08-15 | 深圳世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建筑物受力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物及建造方法 |
CN220768402U (zh) * | 2023-09-08 | 2024-04-12 | 孙海越 | 一种钢结构连接装置 |
CN118704614A (zh) * | 2024-07-31 | 2024-09-27 | 航宇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次梁连接结构及主次梁连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260480A2 (en) | Elevating platform assembly | |
CN112727128A (zh) | 具有多角度支撑的装配建筑用组装梁结构 | |
CN119288087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次梁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
CN113582076B (zh) | 一种薄壁空心墩柱的滑模提升装置 | |
DE69921854T2 (de) |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eine senkrechte ringförmige struktur | |
CN220599117U (zh) | 一种钢结构立柱用施工安全平台 | |
CN116607820B (zh) | 一种装配式楼板主支撑钢架结构 | |
CN116040461B (zh) | 一种h型钢梁用的吊装夹具 | |
CN113510402A (zh) | 一种钢结构桁架结构制作加工方法 | |
CN117947978A (zh) | 一种便于调节预顶力的建筑施工用顶撑装置 | |
CN208575977U (zh) | 一种便于竹木拼接用开槽装置 | |
CN117661831A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及其加固装置 | |
CN110756643B (zh) | 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生产的分体式冲压设备 | |
CN215368037U (zh) | 装配式厂房墙板与立柱连接结构 | |
CN221778980U (zh) | 一种预埋式爬架支撑结构 | |
CN221856440U (zh) |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装置 | |
CN219261787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卸料平台 | |
CN217419951U (zh) |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钢结构 | |
CN219594086U (zh) | 一种板式快装柜 | |
CN219011684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定位结构的绿色预制墙板 | |
CN117966896B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钢结构连接构件及其搭建方法 | |
CN118911444B (zh) | 一种多跨屋盖结构施工用顶推滑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451560U (zh) | 一种装配式墙体安装辅助结构 | |
CN221118785U (zh) | 一种基于建筑预应力钢结构网架 | |
CN220285330U (zh) |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