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63806A -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263806A CN119263806A CN202411470360.8A CN202411470360A CN119263806A CN 119263806 A CN119263806 A CN 119263806A CN 202411470360 A CN202411470360 A CN 202411470360A CN 119263806 A CN119263806 A CN 1192638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xture
- strontium ferrite
- slurry
- parts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29910052712 stront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CIOAGBVUUVVLOB-UHFFFAOYSA-N stront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Sr] CIOAGBVUUVVLOB-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MRELNEQAGSRDBK-UHFFFAOYSA-N lanthanum(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La+3].[La+3] MRELNEQAGSRDB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0498 ball m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Calc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a+2].[O-]C([O-])=O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2270 dispers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10000019 calc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ir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Fe]=O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BDAGIHXWWSANSR-NJFSPNSNSA-N hydroxy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14CH]=O BDAGIHXWWSANSR-NJFSPNSN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NDLPOXTZKUMGOV-UHFFFAOYSA-N oxo(oxoferriooxy)iron 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Fe]O[Fe]=O NDLPOXTZKUMGO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00018 stront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29910017052 cobal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9000010941 cobal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cobalt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o] GUTLYIVDDKVIGB-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FBPFZTCFMRRESA-FSIIMWSLSA-N D-Glucitol Natural products OC[C@H](O)[C@H](O)[C@@H](O)[C@H](O)CO FBPFZTCFMRRESA-FSIIMWSL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600 sorbito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Al]O[Al]=O TWNQGVIAIRXVL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VJFCXDHFYISGTE-UHFFFAOYSA-N O=[Co](=O)=O Chemical compound O=[Co](=O)=O VJFCXDHFYISGT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UBEWDCMIDFGDOO-UHFFFAOYSA-N cobalt(2+);cobalt(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Co+2].[Co+3].[Co+3] UBEWDCMIDFGDO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238 wet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BHPQYMZQTOCNFJ-UHFFFAOYSA-N Calcium cation Chemical compound [Ca+2] BHPQYMZQTOCNF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424 calc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46 solid phas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GPKIXZRJUHCCKX-UHFFFAOYSA-N 2-[(5-methyl-2-propan-2-ylphenoxy)methyl]oxir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1=CC=C(C)C=C1OCC1OC1 GPKIXZRJUHCCK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428 cobalt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IVMYJDGYRUAWML-UHFFFAOYSA-N cobalt(ii)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o]=O IVMYJDGYRUAWM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12868 Overgrowth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 lanthanum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427 stront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Orth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O-] BPQQTUXANYXVA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748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63 dried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52 auxiliary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227 calcium gluc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4494 calcium glucona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927 calcium glucon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NEEHYRZPVYRGPP-UHFFFAOYSA-L calcium;2,3,4,5,6-pentahydroxyhexanoate Chemical compound [Ca+2].OCC(O)C(O)C(O)C(O)C([O-])=O.OCC(O)C(O)C(O)C(O)C([O-])=O NEEHYRZPVYRGPP-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6 lantha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CZMAIROVPAYCMU-UHFFFAOYSA-N lanthanum(3+) Chemical compound [La+3] CZMAIROVPAYCM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8 mixed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0 sol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gnetic Ceramics (AREA)
- Compounds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属于永磁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原料配制:按重量份计,将80‑88份三氧化二铁、6.5‑8.5份碳酸锶、0.5‑0.9份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S4、将0.8‑1.5重量份的四氧化三钴、3‑4重量份的氧化镧、0.2‑0.6重量份的二氧化硅、2‑6重量份的分散剂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烧结温度为1175‑1205℃,保温4‑6h,达到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背景技术
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信息通讯、航空航天、电器制造等领域,在全球制造业日趋发达的时代,永磁铁氧体作为永磁材料中的一种,由于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条件简单,过程可控且产品的抗侵蚀性能强等优势,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永磁材料,在生产和应用上已经占据主体地位。
锶铁氧体作为永磁体类,具有稳定的六方磁铅石(M型)结构、较高的矫顽力、磁能积和电阻率,能在高频场合下使用,另外锶铁氧体原料价格便宜,来源广泛,制造工艺简单,适于大量生产。现有的永磁锶铁氧体生产过程包括预烧料生产和磁件生产,预烧是氧化物法生产永磁铁氧体的重要工序之一,对产品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预烧的目的是将混合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温数小时,使混合料颗粒间产生初步的固相反应,生成部分铁氧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化学活性的不均匀性,降低烧结产品的收缩率,提高产品的烧结密度和易于成型等方面,预烧结过程中会加入一些低熔助烧剂,实现了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烧结的效果,但其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仍然较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能,本发明提供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按重量份计,将80-88份三氧化二铁、6.5-8.5份碳酸锶、0.5-0.9份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0.8-1.5重量份的四氧化三钴、3-4重量份的氧化镧、0.2-0.6重量份的二氧化硅、2-6重量份的分散剂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烧结温度为1175-1205℃,保温4-6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剂碳酸钙、二氧化硅的添加可以降低烧结温度,促进固相反应,提高铁氧体剩磁、缩短生产周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且作为二次球磨过程中的分散剂,可使永磁铁氧体的剩磁和取向度在压制成型时提高;分布于晶界处,控制晶粒在烧结过程中过度生长,提高永磁铁氧体的矫顽力。
具体的,碳酸钙在较低温度下呈熔融状态,可实现促进反应速率的液相反应,促进磁体的致密度,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烧结成本,碳酸钙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钙离子会取代锶离子,大部分的钙离子则会作为助烧剂促进固相反应进行,促进铁氧体的致密化,进而提高剩磁,由于钙离子和锶离子半径相近,因此过量的钙离子与替代原成分中的锶离子、镧离子等会形成杂质,不利于提高磁性能,过量的钙离子会使得晶粒过度生长且不均匀。
二氧化硅添加剂的作用是:二氧化硅熔点高,二氧化硅与三氧化二铁反应会生成低熔点的硅酸铁,极大地降低了烧结温度,达到降低固相反应温度的目的,从而提高磁体的致密度,且硅酸铁会抑制晶粒的生长,从而获得较高的矫顽力,但过量的二氧化硅加入反而会降低材料的致密度和剩磁。
镧离子部分取代锶铁氧体中的锶,可以稳定晶体结构,同时显著改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因此本申请中各种添加剂的配合使用,可有效提高铁氧体的磁性能。
烧结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晶粒的生长,在固相烧结过程中,伴随着晶粒生长致密化的同时,晶粒尺寸将变大,这虽然提高了材料的剩磁,但是降低了材料的矫顽力,为了同时提高剩磁和矫顽力,则要保证晶粒在致密化的同时,保持晶粒均匀细小,在二次球磨时加入添加剂四氧化三钴、氧化镧、二氧化硅作为助烧剂,以实现液相烧结,助烧剂在高温下形成液相,不仅能够促进烧结反应的过程,也可以附着在晶粒表面阻碍晶粒长大,即实现了晶粒均匀细小致密化生长,因此本申请中将烧结温度限定在1175-1205℃的范围内时,可有效保证铁氧体的矫顽力和剩磁。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0.1-0.2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离子和铁离子的半径很接近,加入三氧化二铝会使磁体的磁晶各向异性场升高,同时三氧化二铝会弥散在晶界间,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因此,此类添加剂会大幅提高磁体矫顽力,但过量三氧化二铝的添加会减小磁体的剩磁。
优选的,所述四氧化三钴1-1.3重量份、二氧化硅0.35-0.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1.5μm。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0.75μm。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预烧结过程为在温度为1260-1340℃的条件下保温1-1.5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烧结的设置使铁氧体化充分,降低最终产品的变形程度,同时预烧结使得晶体体积缩小,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气体排出,二次烧结时不用逸出气体,从而使最终得到的铁氧体致密化和机械强度得以提升,进而降低产品的变形程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升温速率为2.5-4.5℃/min。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采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山梨糖醇的重量比为1:(1-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散剂由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山梨糖醇组成后,有效提高磁晶粒的分散,使得磁晶粒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铁氧体的磁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锶铁氧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添加剂碳酸钙、二氧化硅的加入,降低烧结温度,促进固相反应,四氧化三钴、氧化镧的加入,可提高铁氧体的剩磁;且碳酸钙、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钴、氧化镧作为二次球磨过程中的分散剂,可使永磁铁氧体的剩磁和取向度在压制成型时提高;分布于晶界处,控制晶粒在烧结过程中过度生长,提高永磁铁氧体的矫顽力,保证了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2、本申请中预烧结和烧结的配合,使最终得到的铁氧体的磁性能和机械强度均有所提升,机械强度的提升可有效降低锶铁氧体产品的变形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按重量份计,将80-88份三氧化二铁、6.5-8.5份碳酸锶、0.5-0.9份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0.8-1.5重量份的四氧化三钴、3-4重量份的氧化镧、0.2-0.6重量份的二氧化硅、2-6重量份的分散剂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烧结温度为1175-1205℃,保温4-6h。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0.1-0.2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
优选的,所述四氧化三钴1-1.3重量份、二氧化硅0.35-0.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1.5μm。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0.75μm。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预烧结过程为在温度为1260-1340℃的条件下保温1-1.5h。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升温速率为2.5-4.5℃/min。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采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山梨糖醇的重量比为1:(1-1.5)。
实施例1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将80kg三氧化二铁、6.5kg碳酸锶、0.5kg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预烧结过程为在1260℃的条件下保温1.5h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0.8kg的四氧化三钴、3kg的氧化镧、0.2kg的二氧化硅、2kg的分散剂山梨糖醇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2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将84kg三氧化二铁、7.5kg碳酸锶、0.7kg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预烧结过程为在1300℃的条件下保温1.5h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0.8kg的四氧化三钴、3kg的氧化镧、0.2kg的二氧化硅、2kg的分散剂山梨糖醇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3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将88kg三氧化二铁、8.5kg碳酸锶、0.9kg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预烧结过程为在1340℃的条件下保温1h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0.8kg的四氧化三钴、3kg的氧化镧、0.2kg的二氧化硅、2kg的分散剂山梨糖醇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4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将84kg三氧化二铁、7.5kg碳酸锶、0.7kg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预烧结过程为在1300℃的条件下保温1.5h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1kg的四氧化三钴、3.5kg的氧化镧、0.35kg的二氧化硅、4kg的分散剂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5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将84kg三氧化二铁、7.5kg碳酸锶、0.7kg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预烧结过程为在1300℃的条件下保温1.5h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1.3kg的四氧化三钴、3.5kg的氧化镧、0.5kg的二氧化硅、5kg的分散剂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6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将84kg三氧化二铁、7.5kg碳酸锶、0.7kg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预烧结过程为在1300℃的条件下保温1.5h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1.5kg的四氧化三钴、4kg的氧化镧、0.6kg的二氧化硅、6kg的分散剂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7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还加入0.1kg的三氧化二铝,其它均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8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还加入0.2kg的三氧化二铝,其它均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9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的湿法球磨中,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3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其它均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0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的湿法球磨中,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5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其它均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1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的湿法球磨中,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3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步骤S4中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70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其它均与实施例8相同。
对比实施例11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0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其它均与实施例11相同。
实施例12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2的湿法球磨中,直至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3μm后停止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步骤S4中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7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其它均与实施例8相同。
对比实施例12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二次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80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其它均与实施例12相同。
实施例13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预烧结过程为在680℃的条件下保温1h后,然后升温至950℃,保温1.5h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其它的均与实施例11相同。
实施例14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中的升温速率不同,具体为,以4.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15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中的升温速率不同,具体为,以5.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实施例16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烧结温度为1205℃,烧结时间为4h。
实施例17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烧结温度为1220℃,烧结时间为4h。
实施例18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总量为5kg的情况下,分散剂包括重量比为1:1的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山梨糖醇。
实施例19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总量为5kg的情况下,分散剂包括重量比为1:1.5的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山梨糖醇。
实施例20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8的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剂总量为5kg的情况下,分散剂包括重量比为1:1的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葡萄糖酸钙。
对比例1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无预烧结过程,具体为:
S1、原料配制:将84kg三氧化二铁、7.5kg碳酸锶、0.7kg碳酸钙粉末、1.3kg的四氧化三钴、3.5kg的氧化镧、0.5kg的二氧化硅、5kg的分散剂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混合得到混合物;
S2、对混合物进行湿法球磨直至混合物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μm后停止湿磨得到混合物料浆;
S3、将混合物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以2.5℃/min的速率升温至1175℃,保温6h。
对比例2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无四氧化三钴,其它的均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3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无二氧化硅,其它的均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4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无氧化镧,其它的均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5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1中碳酸钙粉末的含量为1.1kg,其它的均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6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四氧化三钴含量为1.8kg、氧化镧的含量为4.3kg、二氧化硅粉末的含量为0.8kg,其它的均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7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4中四氧化三钴含量为0.6kg、氧化镧的含量为2.5kg、二氧化硅粉末的含量为0.1kg,其它的均与实施例5相同。
性能检测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锶铁氧体进行剩磁(Br)、内禀矫顽力(Hcj)、磁能积(BH)和密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锶铁氧体磁性能检测结果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本申请实施例1-3得到的锶铁氧体的剩磁大于等于4426Gs、内禀矫顽力高于4690Oe,磁能积高于4.6MGOe,可见,本申请实施例1-3得到的锶铁氧体具有良好的磁性能。
实施例4-6与实施例2相比,当三氧化二铁、碳酸锶、碳酸钙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四氧化三钴、氧化镧、二氧化硅和分散剂含量的增加,实施例4-6得到的锶铁氧体的剩磁、内禀矫顽力和磁能积均高于实施例2中的剩磁、内禀矫顽力和磁能积,可见,随着四氧化三钴、氧化镧、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可进一步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能,但是当四氧化三钴、氧化镧、二氧化硅和分散剂含量的达到实施例6中的含量限定后,锶铁氧体的磁性能不再上升,可见,四氧化三钴、氧化镧、二氧化硅和分散剂的含量在本申请限定的范围内时,可有效保证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实施例7-8与实施例5相比,三氧化二铝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锶铁氧体的剩磁、内禀矫顽力和磁能积,可见,三氧化二铝与四氧化三钴、氧化镧、二氧化硅的配合使用,可有效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实施例9-12与实施例8相比,混合物A料浆中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径以及混合物B料浆中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径对锶铁氧体的磁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混合物B料浆中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径,从对比实施例11和对比例实施例12中可以看出,当混合物B料浆中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径低于或高于本申请限定的平均粒径时,对比实施例11和对比实施例12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降低,可见,混合物B料浆中悬浮颗粒的粒径对锶铁氧体的磁性能有显著影响。
实施例14-15与实施例11相比,烧结时的升温速率在4.5℃/min的范围内时,可保证锶铁氧体的磁性能,但是当升温速率超过4.5℃/min后,从实施例15中可以看出,其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相比于实施例14是有所降低的。
实施例16与实施例11相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实施例16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相比于实施例11有所升高,但是当烧结温度超过1205℃后,实施例17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反而降低,可见,本申请中将烧结温度限定在1175-1205℃之间时,可有效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实施例18-19与实施例11相比的,当分散剂为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山梨糖醇的混合物时,实施例18-19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相比于实施例11有所提高,可见,两种分散剂的配合使用,使得磁颗粒分散更加均匀,研磨后的粒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8相比,用等量的葡萄糖酸钙代替山梨糖醇后,实施例20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相比于实施例18有所降低,可见,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山梨糖醇的配合使用,可有效保证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对比例1与实施例5相比,当无烧结过程后,对各原料进行一次研磨后,对比例1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相比于实施例有非常明显的降低,可见,本申请中预烧结的设置可有效提高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对比例2-4与实施例5相比,当步骤S4中缺少四氧化三钴或二氧化硅或氧化镧后,对比例2-4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均下降,可见,这三种添加剂的加入,有效提高了锶铁氧体的磁性能。
对比例5-7与实施例5相比,当碳酸钙的含量或四氧化三钴、二氧化硅、氧化镧的含量均不在本申请限定的范围内时,对比例5-7得到的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相比于实施例5均有所降低,可见,碳酸钙、四氧化三钴、二氧化硅、氧化镧的含量对锶铁氧体的磁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原料配制:按重量份计,将80-88份三氧化二铁、6.5-8.5份碳酸锶、0.5-0.9份碳酸钙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S2、将混合物A进行一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A料浆;
S3、将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A料浆烘干后进行预烧结后破碎得到预烧料粉;
S4、将0.8-1.5重量份的四氧化三钴、3-4重量份的氧化镧、0.2-0.6重量份的二氧化硅、2-6重量份的分散剂与预烧料粉混合后进行二次湿法球磨得到混合物B料浆;
S5、将混合物B料浆烘干后压坯后进行烧结得到锶铁氧体,烧结温度为1175-1205℃,保温4-6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0.1-0.2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氧化三钴1-1.3重量份、二氧化硅0.35-0.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A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1.0-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B料浆中的悬浮颗粒平均粒径为0.65-0.7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预烧结过程为在温度为1260-1340℃的条件下保温1-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升温速率为2.5-4.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采用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山梨糖醇的重量比为1:(1-1.5)。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锶铁氧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70360.8A CN119263806A (zh) | 2024-10-21 | 2024-10-21 |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70360.8A CN119263806A (zh) | 2024-10-21 | 2024-10-21 |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263806A true CN119263806A (zh) | 2025-01-07 |
Family
ID=9411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70360.8A Pending CN119263806A (zh) | 2024-10-21 | 2024-10-21 |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263806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13927A (en) * | 1960-10-18 | 1963-12-10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Ferrite magnets |
JPH0766027A (ja) * | 1993-08-24 | 1995-03-10 | Kawasaki Steel Corp | ストロンチウムフェライト磁石の製造方法 |
KR20200090036A (ko) * | 2019-01-18 | 2020-07-28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페라이트 소결 자석의 제조 방법 및 페라이트 소결 자석 |
CN113248246A (zh) * | 2021-06-19 | 2021-08-13 | 上海龙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磁锶铁氧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3912387A (zh) * | 2021-09-13 | 2022-01-11 | 安徽虹泰磁电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稀土复配型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105628A (zh) * | 2021-12-24 | 2022-03-01 | 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内禀矫顽力永磁锶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380589A (zh) * | 2020-10-21 | 2022-04-22 | 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一种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CN114956801A (zh) * | 2022-05-24 | 2022-08-30 | 兰州大学 | 一种高方形度永磁锶铁氧体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724654A (zh) * | 2021-08-25 | 2023-03-03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宽温区烧结的永磁铁氧体制备方法 |
CN118063224A (zh) * | 2023-08-07 | 2024-05-24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振实密度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2024
- 2024-10-21 CN CN202411470360.8A patent/CN11926380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13927A (en) * | 1960-10-18 | 1963-12-10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Ferrite magnets |
JPH0766027A (ja) * | 1993-08-24 | 1995-03-10 | Kawasaki Steel Corp | ストロンチウムフェライト磁石の製造方法 |
KR20200090036A (ko) * | 2019-01-18 | 2020-07-28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페라이트 소결 자석의 제조 방법 및 페라이트 소결 자석 |
CN114380589A (zh) * | 2020-10-21 | 2022-04-22 | 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 一种高性能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CN113248246A (zh) * | 2021-06-19 | 2021-08-13 | 上海龙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磁锶铁氧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15724654A (zh) * | 2021-08-25 | 2023-03-03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宽温区烧结的永磁铁氧体制备方法 |
CN113912387A (zh) * | 2021-09-13 | 2022-01-11 | 安徽虹泰磁电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稀土复配型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105628A (zh) * | 2021-12-24 | 2022-03-01 | 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内禀矫顽力永磁锶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956801A (zh) * | 2022-05-24 | 2022-08-30 | 兰州大学 | 一种高方形度永磁锶铁氧体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8063224A (zh) * | 2023-08-07 | 2024-05-24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振实密度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林海恋;王忆;温东强;李金道;吕兆民;: "湿磨工艺对锶铁氧体预烧料性能的影响", 磁性材料及器件, no. 01, 15 January 2015 (2015-01-15), pages 1 - 5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74678B (zh) | 一种六角晶系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2976739B (zh) | 超低高频损耗功率MnZn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13737A (zh) | 一种不含重稀土元素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4230326B (zh) | M型钙永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
JP2021011421A (ja) | 低損失ガーネットフェライト材料の調製方法 | |
CN108774005B (zh) | 玻璃体式添加剂和制备方法及在铁氧体永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
US8986568B2 (en) | Sintered magn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intered magnet | |
JP2016157939A (ja) | ボンド磁石用フェライト粉末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ェライト系ボンド磁石 | |
CN112194482B (zh) | 一种超低损耗的宽温功率MnZn铁氧体、制备方法及其5G通讯领域应用 | |
JP5510345B2 (ja) | フェライト焼結磁石の製造方法、磁性粉末、混練物及び成形体 | |
CN104230322A (zh) | M型钙永磁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
EP0523658B1 (en) | Method for making injection molded soft magnetic material | |
CN109102977A (zh) | 一种高密度干压异性铁氧体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9704749B (zh) | 超高频低损耗软磁铁氧体材料及磁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9263806A (zh) | 一种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及其锶铁氧体 | |
CN105967672A (zh) | 一种高性能钙锶锌钡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120049B (zh) | 钙镧钴铁氧体磁体的制备方法、钙镧钴铁氧体磁体和应用 | |
WO2016136701A1 (ja) | ボンド磁石用フェライト粉末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フェライト系ボンド磁石 | |
CN112341179A (zh) | 一种高频锰锌铁氧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4031387B (zh) | 一种高磁导率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5894003B (zh) | 一种永磁铁氧体用预烧料的造球方法及应用 | |
CN115849894B (zh) | 一种高磁特性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024240B (zh) | 一种高叠加、高磁导率铁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TWI691471B (zh) | 改質鐵氧體磁粉及磁石的製造方法 | |
CN113896522B (zh) | 一种永磁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