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63117B -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263117B CN119263117B CN202411803779.0A CN202411803779A CN119263117B CN 119263117 B CN119263117 B CN 119263117B CN 202411803779 A CN202411803779 A CN 202411803779A CN 119263117 B CN119263117 B CN 1192631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hoisting
- cable
- bearing
- movab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1/00—Cable cranes, i.e. comprising hoisting devices running on aerial cable-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1/00—Cable cranes, i.e. comprising hoisting devices running on aerial cable-ways
- B66C21/08—Sag carriers or rope trolleys, suspended or not, e.g. fixed but offering clearance for travelling gear
- B66C21/10—Sag carriers or rope trolleys, suspended or not, e.g. fixed but offering clearance for travelling gear travell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两座塔架,所述塔架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承重索,所述塔架上均设置有水平垂直于承重索的滑道梁,所述滑道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支座,所述滑道梁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推动对应支座的伸缩千斤顶,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对应承重索的索鞍;所述承重索上均设置有两组起吊系统,所述起吊系统包括滑轮组、两个移动座体以及连接两个移动座体的推动千斤顶,所述滑轮组与远离塔架的移动座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体上均设置有供承重索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移动座体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支座上均设置有起重卷扬机;其目的在于解决提篮式钢箱拱肋吊装过程空间姿态调整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提篮式钢箱拱桥具有自重轻、稳定性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是拱桥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拱桥拱肋往往采用缆索吊进行吊装,由于拱肋具有跨度较大、高度较高、节段重量较重、节段数量较多的特点,采用缆索吊装施工工艺,往往存在吊装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定位精度不够、工期长的缺点,且施工难度较大、成本高,难以满足施工需求提篮式钢箱拱肋吊装过程空间姿态调整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提篮式钢箱拱肋吊装过程空间姿态调整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包括两座塔架,所述塔架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承重索,所述塔架上均设置有水平垂直于承重索的滑道梁,所述滑道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支座,所述滑道梁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推动对应支座的伸缩千斤顶,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对应承重索的索鞍;所述承重索上均设置有两组起吊系统,所述起吊系统包括滑轮组、两个移动座体以及连接两个移动座体的推动千斤顶,所述滑轮组与远离塔架的移动座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体上均设置有供承重索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移动座体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支座上均设置有起重卷扬机,所述滑轮组上均绕设有起重索,所述起重索的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吊钩,所述起重索的另一端则依次穿过两个对应移动座体的通孔后与对应起重卷扬机连接;所述连接孔、通孔内均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夹紧对应承重索、起重索。
本方案中,将吊钩与拱肋连接后,通过起重卷扬机收卷起重索即可提升拱肋;采用双线四点吊装方法设计,通过两端起重卷扬机收卷程度不同,即可调节拱肋两端的高低平衡。
通过伸缩千斤顶推动对应支座朝同一方向滑动,带动索鞍与起重卷扬机沿横桥向移动,进而调节起吊系统的横向位置,即可沿横桥向方向调节拱肋的空间姿态;,控制伸缩千斤顶的伸缩距离当两端塔架上的支座距离或移动方向不同时,即可调节承重索、起重索的朝向,带动拱肋同步移动,即沿拱肋轴线扭转调整拱肋的朝向;通过起重卷扬机与紧固结构的配合,能够沿顺桥向方向调节起吊系统,带动拱肋同步移动,即可沿顺桥向调节拱肋的空间姿态。
进一步,所述紧固结构包括同轴设置于连接孔、通孔两端的两个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内均滑动连接有同轴线的环形块,所述承重索、起重索穿过对应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相反端上均设置有若干沿其径向滑动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环形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相邻安装筒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环形块滑动的推动结构;所述安装筒体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夹紧块的滑槽,沿靠近推动结构的方向所述滑槽的深度逐渐减小。
本方案中,当需要夹紧承重索、起重索时,仅需通过推动结构带动其两端的环形块相向移动,环形块带动夹紧块同步移动,越靠近推动结构滑槽的深度越小,进而促使夹紧块朝向承重索、起重索移动,直至多个夹紧块同时与承重索、起重索接触并将其夹紧;当需要解除对承重索、起重索的夹紧,仅需通过推动结构反向带动环形块移动,环形块带动夹紧块同步移动至滑槽深度较大的部位,夹紧块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反向滑动并脱离与承重索、起重索的接触;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推动结构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移动座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上均转动连接环形座,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环形座转动的驱动设备;所述环形座两端均铰接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水平垂直于支撑轴,且连接杆与安装筒体中轴线之间存在角度差,所述连接杆端部均与对应环形座侧端铰接。
在本方案中,当需要夹紧承重索、起重索时,仅需通过驱动设备带动环形座正向转动即可,环形座通过连接杆拉到两端的环形块相向移动;解除夹紧时,通过驱动设备带动环形座反向转动即可。
在紧固结构夹紧过程中,当承重索、起重索与移动座体发生相对移动时,承重索、起重索通过夹紧块的夹持带动一端的环形块朝推动结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对应连接杆带动环形座继续正向转动,而环形座正向转动时则通过另一连接杆带动另一环形块朝推动结构方向移动,使夹紧块继续向滑槽深度较低的部位移动,促使夹紧块朝向承重索、起重索方向移动,进一步增大夹紧块对承重索、起重索的夹紧力,提高紧固结构的夹持稳定性,防止起吊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滑动。
进一步,所述环形座的内壁上开设有同轴线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支撑轴上均滑动套设有环形的限位环,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环滑动的伸缩杆,所述限位环上铰接有若干弧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弧面上均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均滑动套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端部均与限位环铰接,所述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弹性支撑件。
在本方案中,当紧固结构需要夹紧承重索、起重索时,通过伸缩杆推动限位环朝向环形槽内滑动,使连接件与限位凸起接触;当环形座正向转动时,环形座上的限位凸起挤压连接件的外弧面促使连接件偏转,让限位凸起能够通过连接件;夹紧过程中,定位杆在弹性支撑件的作用下推动连接件复位,使连接件端部与限位凸起相抵,限制限位凸起反向转动,防止环形座反向转动,导致紧固结构松动,无法稳定夹持承重索、起重索;当需要解除对承重索、起重索的夹紧时,仅需通过伸缩杆带动限位环脱离环形槽即可。
进一步,所述移动座体侧壁上均设置有垂直于承重索的穿心炮顶,正对的穿心炮顶之间连接有贯穿移动座体的钢铰绳。
进一步,所述塔架旁均设置有与地面连接的缆索锚碇,所述承重索的端部经过索鞍后与对应线缆锚碇连接。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的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安装:安装线缆索吊系统;
S2、水平横向调节:根据拱肋规格,确定起吊系统的水平横向位置;通过伸缩千斤顶推动对应支座朝同一方向滑动,带动索鞍与起重卷扬机沿横桥向移动,进而调节起吊系统的横向位置;通过控制伸缩千斤顶的伸缩距离,调节横向相邻起吊系统之间的间距;当需要改成承重索朝向时,则分别控制塔架上的支座移动距离以及移动方向,即可调整承重索的朝向;再通过穿心炮顶牵引钢铰绳,辅助调节横向相邻起吊系统之间的间距;
S3、水平纵向调节:根据拱肋规格,确定起吊系统的水平纵向位置;解除连接孔、通孔内紧固结构对承重索、起重索的夹紧;
当起吊系统需要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时,控制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然后控制推动千斤顶伸长推动另一移动座体以及滑轮组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然后控制另一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解除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移动座体紧固结构对承重索的夹紧,然后控制推动千斤顶收缩来带动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移动座体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重复调节滑轮组的位置,直至起吊系统上的滑轮组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控制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
当起吊系统需要朝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时,控制通孔内紧固结构对起重索夹紧,通过起重卷扬机收卷起重索,即可带动移动座体在承重索上滑动,直至起吊系统上的滑轮组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控制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
S4、起吊作业:拱肋运输船到位,将吊钩与拱肋吊耳连接,保持连接孔内紧固结构对承重索的夹紧,解除通孔内紧固结构对起重索的夹紧,通过起重卷扬机收卷起重索来提升拱肋;拱肋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静止,观查吊装稳定性;
S5、微调吊装拱肋空间姿态:重复S2的步骤,调节起吊系统的同时即可沿横桥向以及轴线扭转调节拱肋的空间姿态;重复S3步骤,沿顺桥向方向调节起吊系统,即可沿顺桥向调节拱肋的空间姿态;
S6、卸载:通过起重卷扬机将拱肋下放至安装位置并进行固定安装,然后解除吊钩与拱肋的连接,进行下一个拱肋的吊装施工。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单线缆起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起吊系统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座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横向调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轴线调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塔架1、承重索2、滑道梁3、支座4、伸缩千斤顶5、索鞍6、移动座体7、推动千斤顶8、滑轮组9、连接孔10、通孔11、起重卷扬机12、起重索13、安装筒体14、环形块15、弹性复位件16、夹紧块17、滑槽18、支撑轴19、环形座20、连接杆21、限位凸起22、限位环23、伸缩杆24、连接件25、支撑杆26、定位杆27、弹性支撑件28、穿心炮顶29、钢铰绳30、线缆锚碇31、拱肋32、吊钩3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包括两座塔架1,所述塔架1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承重索2,如图3、图4所示,所述塔架1上均设置有水平垂直于承重索2的滑道梁3,所述滑道梁3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支座4,所述滑道梁3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推动对应支座4的伸缩千斤顶5,所述支座4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对应承重索2的索鞍6;所述承重索2上均设置有两组起吊系统,所述起吊系统包括滑轮组9、两个移动座体7以及连接两个移动座体7的推动千斤顶8,所述滑轮组9与远离塔架1的移动座体7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体7上均设置有供承重索2穿过的连接孔10,所述移动座体7上均开设有通孔11;所述支座4上均设置有起重卷扬机12,所述滑轮组9上均绕设有起重索13,所述起重索13的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吊钩33,所述起重索13的另一端则依次穿过两个对应移动座体7的通孔11后与对应起重卷扬机12连接;所述连接孔10、通孔11内均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夹紧对应承重索2、起重索13。
本方案中,将吊钩33与拱肋32连接后,通过起重卷扬机12收卷起重索13即可提升拱肋32;采用双线四点吊装方法设计,通过两端起重卷扬机12收卷程度不同,即可调节拱肋32两端的高低平衡。
通过伸缩千斤顶5推动对应支座4朝同一方向滑动,带动索鞍6与起重卷扬机12沿横桥向移动,进而调节起吊系统的横向位置,即可沿横桥向方向调节拱肋32的空间姿态;,控制伸缩千斤顶5的伸缩距离当两端塔架1上的支座4距离或移动方向不同时,即可调节承重索2、起重索13的朝向,带动拱肋32同步移动,即沿拱肋32轴线扭转调整拱肋32的朝向;通过起重卷扬机12与紧固结构的配合,能够沿顺桥向方向调节起吊系统,带动拱肋32同步移动,即可沿顺桥向调节拱肋32的空间姿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结构包括同轴设置于连接孔10、通孔11两端的两个安装筒体14,所述安装筒体14内均滑动连接有同轴线的环形块15,所述承重索2、起重索13穿过对应环形块15,所述环形块15相反端上均设置有若干沿其径向滑动的夹紧块17,所述夹紧块17与环形块15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16,相邻安装筒体14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环形块15滑动的推动结构;所述安装筒体14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夹紧块17的滑槽18,沿靠近推动结构的方向所述滑槽18的深度逐渐减小。
本方案中,当需要夹紧承重索2、起重索13时,仅需通过推动结构带动其两端的环形块15相向移动,环形块15带动夹紧块17同步移动,越靠近推动结构滑槽18的深度越小,进而促使夹紧块17朝向承重索2、起重索13移动,直至多个夹紧块17同时与承重索2、起重索13接触并将其夹紧;当需要解除对承重索2、起重索13的夹紧,仅需通过推动结构反向带动环形块15移动,环形块15带动夹紧块17同步移动至滑槽18深度较大的部位,夹紧块17在弹性复位件16的作用下反向滑动并脱离与承重索2、起重索13的接触;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推动结构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支撑轴19,所述支撑轴19与移动座体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19上均转动连接环形座20,所述支撑轴1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环形座20转动的驱动设备,本实施例中驱动设备采用电机齿轮驱动,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故未过多描述且图中未画出;所述环形座20两端均铰接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水平垂直于支撑轴19,且连接杆21与安装筒体14中轴线之间存在角度差,所述连接杆21端部均与对应环形座20侧端铰接。
在本方案中,当需要夹紧承重索2、起重索13时,仅需通过驱动设备带动环形座20正向转动即可,环形座20通过连接杆21拉到两端的环形块15相向移动;解除夹紧时,通过驱动设备带动环形座20反向转动即可。
在紧固结构夹紧过程中,当承重索2、起重索13与移动座体7发生相对移动时,承重索2、起重索13通过夹紧块17的夹持带动一端的环形块15朝推动结构方向移动,进而通过对应连接杆21带动环形座20继续正向转动,而环形座20正向转动时则通过另一连接杆21带动另一环形块15朝推动结构方向移动,使夹紧块17继续向滑槽18深度较低的部位移动,促使夹紧块17朝向承重索2、起重索13方向移动,进一步增大夹紧块17对承重索2、起重索13的夹紧力,提高紧固结构的夹持稳定性,防止起吊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滑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所述环形座20的内壁上开设有同轴线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22;所述支撑轴19上均滑动套设有环形的限位环23,所述支撑轴19上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环23滑动的伸缩杆24,本实施例中伸缩杆24采用电动伸缩杆24,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故未过多描述;所述限位环23上铰接有若干弧形的连接件25,所述连接件25的内弧面上均铰接有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端部均滑动套设有定位杆27,所述定位杆27端部均与限位环23铰接,所述定位杆27与支撑杆26之间均设置有弹性支撑件28。
在本方案中,当紧固结构需要夹紧承重索2、起重索13时,通过伸缩杆24推动限位环23朝向环形槽内滑动,使连接件25与限位凸起22接触;当环形座20正向转动时,环形座20上的限位凸起22挤压连接件25的外弧面促使连接件25偏转,让限位凸起22能够通过连接件25;夹紧过程中,定位杆27在弹性支撑件28的作用下推动连接件25复位,使连接件25端部与限位凸起22相抵,限制限位凸起22反向转动,防止环形座20反向转动,导致紧固结构松动,无法稳定夹持承重索2、起重索13;当需要解除对承重索2、起重索13的夹紧时,仅需通过伸缩杆24带动限位环23脱离环形槽即可。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座体7侧壁上均设置有垂直于承重索2的穿心炮顶29,正对的穿心炮顶29之间连接有贯穿移动座体7的钢铰绳30。
通过穿心炮顶29收缩钢铰绳30,即可促使横向相邻起吊系统靠近,起到调节横向相邻起吊系统之间的间距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塔架1旁均设置有与地面连接的缆索锚碇,所述承重索2的端部经过索鞍6后与对应线缆锚碇31连接。
通过设置线缆锚碇31,加强承重索2的承重力。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的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安装:安装线缆索吊系统;
S2、水平横向调节:根据拱肋32规格,确定起吊系统的水平横向位置;通过伸缩千斤顶5推动对应支座4朝同一方向滑动,带动索鞍6与起重卷扬机12沿横桥向移动,进而调节起吊系统的横向位置,如图10所示;通过控制伸缩千斤顶5的伸缩距离,调节横向相邻起吊系统之间的间距;当需要改成承重索2朝向时,则分别控制塔架1上的支座4移动距离以及移动方向,即可调整承重索2的朝向,如图11所示;再通过穿心炮顶29牵引钢铰绳30,辅助调节横向相邻起吊系统之间的间距;
S3、水平纵向调节:根据拱肋32规格,确定起吊系统的水平纵向位置;解除连接孔10、通孔11内紧固结构对承重索2、起重索13的夹紧;
当起吊系统需要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12的方向移动时,控制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12的移动座体7连接孔10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2,然后控制推动千斤顶8伸长推动另一移动座体7以及滑轮组9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12的方向移动;然后控制另一移动座体7连接孔10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2,解除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12的移动座体7紧固结构对承重索2的夹紧,然后控制推动千斤顶8收缩来带动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12的移动座体7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12的方向移动;重复调节滑轮组的位置,直至起吊系统上的滑轮组9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控制移动座体7连接孔10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2;
当起吊系统需要朝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12的方向移动时,控制通孔11内紧固结构对起重索13夹紧,通过起重卷扬机12收卷起重索13,即可带动移动座体7在承重索2上滑动,直至起吊系统上的滑轮组9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控制移动座体7连接孔10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2;
S4、起吊作业:拱肋32运输船到位,将吊钩33与拱肋32吊耳连接,保持连接孔10内紧固结构对承重索2的夹紧,解除通孔11内紧固结构对起重索13的夹紧,通过起重卷扬机12收卷起重索13来提升拱肋32;拱肋32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静止,观查吊装稳定性;
S5、微调吊装拱肋32空间姿态:重复S2的步骤,调节起吊系统的同时即可沿横桥向以及轴线扭转调节拱肋32的空间姿态;重复S3步骤,沿顺桥向方向调节起吊系统,即可沿顺桥向调节拱肋32的空间姿态;
S6、卸载:通过起重卷扬机12将拱肋32下放至安装位置并进行固定安装,然后解除吊钩33与拱肋32的连接,进行下一个拱肋32的吊装施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座塔架,所述塔架之间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承重索,所述塔架上均设置有水平垂直于承重索的滑道梁,所述滑道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支座,所述滑道梁两端均设置有用于推动对应支座的伸缩千斤顶,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对应承重索的索鞍;所述承重索上均设置有两组起吊系统,所述起吊系统包括滑轮组、两个移动座体以及连接两个移动座体的推动千斤顶,所述滑轮组与远离塔架的移动座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体上均设置有供承重索穿过的连接孔,所述移动座体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支座上均设置有起重卷扬机,所述滑轮组上均绕设有起重索,所述起重索的一端向下延伸并连接吊钩,所述起重索的另一端则依次穿过两个对应移动座体的通孔后与对应起重卷扬机连接;所述连接孔、通孔内均设置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用于夹紧对应承重索、起重索;所述紧固结构包括同轴设置于连接孔、通孔两端的两个安装筒体,所述安装筒体内均滑动连接有同轴线的环形块,所述承重索、起重索穿过对应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相反端上均设置有若干沿其径向滑动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环形块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相邻安装筒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环形块滑动的推动结构;所述安装筒体内壁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容纳夹紧块的滑槽,沿靠近推动结构的方向所述滑槽的深度逐渐减小;所述推动结构包括上下同轴设置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移动座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上均转动连接环形座,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环形座转动的驱动设备;所述环形座两端均铰接有对称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水平垂直于支撑轴,且连接杆与安装筒体中轴线之间存在角度差,所述连接杆端部均与对应环形座侧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座的内壁上开设有同轴线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限位凸起;所述支撑轴上均滑动套设有环形的限位环,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环滑动的伸缩杆,所述限位环上铰接有若干弧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弧面上均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均滑动套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端部均与限位环铰接,所述定位杆与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弹性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体侧壁上均设置有垂直于承重索的穿心炮顶,正对的穿心炮顶之间连接有贯穿移动座体的钢铰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旁均设置有与地面连接的缆索锚碇,所述承重索的端部经过索鞍后与对应线缆锚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备安装:安装线缆索吊系统;
S2、水平横向调节:根据拱肋规格,确定起吊系统的水平横向位置;通过伸缩千斤顶推动对应支座朝同一方向滑动,带动索鞍与起重卷扬机沿横桥向移动,进而调节起吊系统的横向位置;通过控制伸缩千斤顶的伸缩距离,调节横向相邻起吊系统之间的间距;当需要改成承重索朝向时,则分别控制塔架上的支座移动距离以及移动方向,即可调整承重索的朝向;再通过穿心炮顶牵引钢铰绳,辅助调节横向相邻起吊系统之间的间距;
S3、水平纵向调节:根据拱肋规格,确定起吊系统的水平纵向位置;解除连接孔、通孔内紧固结构对承重索、起重索的夹紧;
当起吊系统需要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时,控制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然后控制推动千斤顶伸长推动另一移动座体以及滑轮组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然后控制另一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解除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移动座体紧固结构对承重索的夹紧,然后控制推动千斤顶收缩来带动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移动座体朝远离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重复调节滑轮组的位置,直至起吊系统上的滑轮组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控制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
当起吊系统需要朝靠近对应起重卷扬机的方向移动时,控制通孔内紧固结构对起重索夹紧,通过起重卷扬机收卷起重索,即可带动移动座体在承重索上滑动,直至起吊系统上的滑轮组移动至所需位置,然后控制移动座体连接孔内的紧固结构夹紧承重索;
S4、起吊作业:拱肋运输船到位,将吊钩与拱肋吊耳连接,保持连接孔内紧固结构对承重索的夹紧,解除通孔内紧固结构对起重索的夹紧,通过起重卷扬机收卷起重索来提升拱肋;拱肋提升至一定高度后静止,观查吊装稳定性;
S5、微调吊装拱肋空间姿态:重复S2的步骤,调节起吊系统的同时即可沿横桥向以及轴线扭转调节拱肋的空间姿态;重复S3步骤,沿顺桥向方向调节起吊系统,即可沿顺桥向调节拱肋的空间姿态;
S6、卸载:通过起重卷扬机将拱肋下放至安装位置并进行固定安装,然后解除吊钩与拱肋的连接,进行下一个拱肋的吊装施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03779.0A CN119263117B (zh) | 2024-12-10 | 2024-12-10 |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803779.0A CN119263117B (zh) | 2024-12-10 | 2024-12-10 |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263117A CN119263117A (zh) | 2025-01-07 |
CN119263117B true CN119263117B (zh) | 2025-03-04 |
Family
ID=94123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803779.0A Active CN119263117B (zh) | 2024-12-10 | 2024-12-10 |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92631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873640B (zh) * | 2025-03-26 | 2025-06-17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异形双索构造吊装系统及吊装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25919A (en) * | 1977-03-24 | 1978-11-21 | Dumont Eston A | Cable clamp |
CN118833737A (zh) * | 2024-07-15 | 2024-10-25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横移式重型缆索吊机及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92270A (ja) * | 2001-12-26 | 2003-07-09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ケーブルクレーン |
CN212475874U (zh) * | 2020-03-11 | 2021-02-05 | 上海远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大桥缆索吊机系统 |
CN116513975A (zh) * | 2023-04-20 | 2023-08-01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外倾式非对称拱桥荡移法缆索吊装施工装置及方法 |
CN220283391U (zh) * | 2023-07-27 | 2024-01-02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缆索吊系统 |
-
2024
- 2024-12-10 CN CN202411803779.0A patent/CN1192631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25919A (en) * | 1977-03-24 | 1978-11-21 | Dumont Eston A | Cable clamp |
CN118833737A (zh) * | 2024-07-15 | 2024-10-25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横移式重型缆索吊机及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263117A (zh) | 2025-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263117B (zh) | 一种双横向调节缆索吊系统及吊装方法 | |
US10012005B2 (en) | Crane system incorporated into a tower | |
KR20140127813A (ko) | 고중량 승강용 장치 및 방법 | |
CN202347913U (zh) | 升降塔及快速集成通信装置 | |
CN116395578A (zh) | 一种输电铁塔的架设方法及架设装置 | |
WO1997021621A1 (en)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ising a load onto a tower | |
KR20220016031A (ko) | 풍력 터빈 부품을 인양하기 위한 크레인 시스템 | |
CN114803882A (zh) | 自爬升起重机 | |
JP2023500951A (ja) | 伸長可能な格子型クレーンブームおよび伸長可能なブームを含んだクレーンの操作方法 | |
KR20010098394A (ko) | 로딩/언로딩 방법, 크레인 회전 장치 및 호이스트 장치 | |
CN115231425A (zh) | 一种叶轮组装辅助设备及其施工工艺 | |
US4027441A (en) | Arrangement for erecting and dismounting an elongate object having one end articulated to a foundation | |
EP2857615A1 (en) | Mounting method and mounting device of a concrete tower formed with precast pieces | |
CN113636467A (zh) | 一种轧机机架吊装装置 | |
CN111606180B (zh) | 海上风机自维护系统 | |
CN204609435U (zh) | 抢修塔辅助起升塔 | |
CN101343949B (zh) | 一种错位组装网架吊装施工方法及其吊装系统 | |
EP3263891A1 (en) | Method for mounting a wind turbine on a tower | |
CN111252683A (zh) | 桥面吊机及其应用于拆桥的使用方法 | |
CN218434629U (zh) | 一种塔架式桥墩施工用提升架 | |
EP2962978A1 (en) | Device for lifting loads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the same | |
CN218320410U (zh) | 起重顶升一体式自爬升起重机 | |
CN215798052U (zh) | 一种轧机机架吊装装置 | |
EP3375747A1 (en) | Tower crane | |
US4364545A (en) | Well servic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