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237553A -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237553A
CN119237553A CN202411766933.1A CN202411766933A CN119237553A CN 119237553 A CN119237553 A CN 119237553A CN 202411766933 A CN202411766933 A CN 202411766933A CN 119237553 A CN119237553 A CN 119237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ack
fix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7669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位爱群
朱昌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Bingxi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Bingxi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Bingxi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Bingxi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7669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2375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9237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375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冷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包括底板、放置架和支撑架,所述放置架底壁与底板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壁与底板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顶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支撑架内顶壁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折弯电动伸缩杆;在折弯时,利用折弯时的下压力,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夹持,不仅在折弯的过程中对模具持续固定,还能便于根据折弯需求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更换,折弯时的下压力还能对板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在折弯过程中减少了振动和位移,提高了加工稳定性,还能对多组板材进行夹持,利用折弯形变的方式,对折弯的角度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配件作为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加工质量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工过程中,折边工艺是塑造配件特定形状和结构的关键环节。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折弯机通常只能处理单一形状的折弯任务,一旦需要改变折弯形状,就必须更换相应的模具,并且还需要对模具进行拆卸和维护,以降低废品的产生。然而,更换模具的过程较为繁琐,且仅能实现单个板材的折弯,无法对折弯的角度进行检测。
因此,需要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模具的过程较为繁琐、仅能实现单个板材的折弯和无法对折弯的角度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在折弯时,利用折弯时的下压力,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夹持,不仅在折弯的过程中对模具持续固定,还能便于根据折弯需求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更换模具的过程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折弯时的下压力还能对板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在折弯过程中减少了振动和位移,提高了加工稳定性,还能对多组板材进行夹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实现单个板材的折弯的技术问题,利用折弯形变的方式,对折弯的角度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折弯的角度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包括底板、放置架和支撑架,所述放置架底壁与底板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壁与底板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顶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支撑架内顶壁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折弯电动伸缩杆,所述折弯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放置架顶壁连接有下模固定组件,所述下模固定组件顶部连接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内设有下模具槽,所述下模具槽内滑动连接有下模具,所述移动板底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内设有上模具槽,所述上模具槽内滑动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配合设置,所述移动板侧壁连接有上模固定组件,所述推动板顶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固定连接有板材固定组件,所述推动板顶壁固定连接有折弯检测组件,所述折弯检测组件顶端与板材固定组件底端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模固定组件包括压动导向杆、上推动块、下推动块、下模固定齿轮和下固定齿条,所述压动导向杆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下模座底壁,所述压动导向杆圆周壁滑动伸出放置架,所述压动导向杆上套设有压动弹簧,所述压动弹簧两端与下模座底壁和放置架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推动块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于下模座侧壁,所述上推动块一侧外沿呈斜边设置,所述放置架顶壁呈矩形阵列滑动连接有下推动块,所述下推动块一侧外沿呈斜边设置,所述上推动块一侧斜边与下推动块一侧斜边配合设置,所述下推动块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带动齿条,所述下带动齿条底壁与放置架顶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带动齿条一端壁与放置架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挤压弹簧,所述下模固定齿轮侧壁与放置架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下模固定齿轮与下带动齿条啮合,所述放置架两侧壁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杆,所述下固定齿条侧壁与下支撑杆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齿条与下模固定齿轮啮合,所述下固定齿条靠近下模具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夹持块,所述下夹持块一侧靠近下模具,所述放置架顶壁固定连接有停止座,所述停止座设于两侧的压动导向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上模固定组件包括导向齿条、上模固定齿轮、上固定齿条和上夹持块,所述导向齿条侧壁与放置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固定齿轮侧壁与移动板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导向齿条与上模固定齿轮啮合,所述移动板两侧壁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杆,所述上固定齿条侧壁与上支撑杆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齿条与上模固定齿轮啮合,所述上夹持块侧壁与上固定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持块一侧靠近上模具,所述上固定齿条远离上夹持块一端与一侧的上支撑杆底壁固定连接有上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推动电动伸缩杆、带动板、支撑座、支撑伸缩杆、连接板、支撑弹簧和放置座,所述推动电动伸缩杆对称固定连接于底板顶壁上,所述带动板顶壁与推动板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带动板滑动连接于放置架内,所述带动板侧壁与推动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座对称固定连接于推动板顶壁上,所述支撑座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推动板顶壁一侧,所述支撑伸缩杆底端与支撑座铰接,所述连接板底壁与支撑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套设于支撑伸缩杆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弹簧两端与连接板底壁和推动板顶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材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壳、升降板、推动伸缩杆、推动弹簧、隔板、推动齿条、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移动座,所述固定壳侧壁与连接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固定壳一侧壁呈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底壁与放置座顶壁接触设置,所述隔板两端壁与固定壳内两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侧壁与隔板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动齿条侧壁与升降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齿条侧壁与隔板另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板侧壁与隔板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侧壁与隔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设于上固定板下方,所述下固定板底壁与升降板顶壁接触设置,所述推动伸缩杆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升降板底壁,所述推动伸缩杆另一端与固定壳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弹簧套设于推动伸缩杆上,所述推动弹簧两端与升降板底壁和固定壳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底壁与升降板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滑动伸出下固定板,所述移动座顶壁两侧外沿呈斜边设置。
优选的,所述板材固定组件还包括推动齿轮、第一固定链轮、板材固定齿轮、第二固定链轮、同步链条和板材固定齿条,所述推动齿轮侧壁与固定壳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推动齿轮与推动齿条啮合,所述板材固定齿轮侧壁与固定壳内顶壁转动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侧壁与上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侧壁与隔板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与板材固定齿轮啮合,所述推动齿轮一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链轮,所述板材固定齿轮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链轮,所述第一固定链轮与第二固定链轮上套设有同步链条。
优选的,所述折弯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座、检测电动伸缩杆、检测伸缩杆、检测板、检测开关和检测弹簧,所述检测电动伸缩杆对称固定连接于推动板顶壁上,所述检测电动伸缩杆设于两侧的放置座之间,所述检测座的两侧底壁与检测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座下部滑动伸出推动板和放置架,所述检测伸缩杆底壁与检测座顶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底壁与检测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底壁与检测板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顶壁与固定壳底壁接触设置,所述检测伸缩杆上套设有检测弹簧,所述检测弹簧两端与检测座顶壁的中部和检测板底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利用折弯过程中的下压力,实现了对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稳固固定,不仅在折弯的过程中对模具持续固定,还能便于根据折弯需求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更换,此外,折弯时的下压力还能对板材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在折弯过程中减少了振动和位移,提高了加工稳定性,还允许同时固定多组板材,提高折弯效率,在折弯过程中,能够根据板材因折弯而产生的翘曲和弧度变化,动态调整固定壳与推动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折弯角度的精确检测,折弯检测组件会自动复位,为下一次检测做好准备;
2、利用压力导向的方式,上推动块斜边与下推动块斜边配合作用,将折弯时的下压力转换成横向力,下推动块带动下带动齿条、下模固定齿轮和下固定齿条之间进行啮合,推动下夹持块移动,对下模具进行夹持,在不折弯工作时,可以轻松地将下模具从下模座内的下模具槽内拉出并进行更换,以满足不同的折弯需求,在折弯过程中,下模具始终保持固定状态,确保了折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利用机械导向的方式,带动导向齿条、上模固定齿轮和上固定齿条之间进行啮合,将折弯时的下压力转换成横向力,推动上夹持块移动,从而实现对上模具的固定,在不折弯工作时,可以轻松地将上模具从上模座内的上模具槽内拉出并更换,以适应不同的折弯需求,在折弯过程中,上模具也始终保持固定状态,确保了折弯的稳定性和效率;
4、在折弯过程中,下压力不仅用于固定模具,还能带动升降板和推动齿条移动,推动齿条与推动齿轮啮合,使推动齿轮旋转,利用第一固定链轮、第二固定链轮和同步链条之间的传动,板材固定齿轮被驱动旋转,进而带动板材固定齿条移动,第一固定链轮直径大于第二固定链轮,上固定板能够快速靠近下固定板,从而确保板材两端被牢固固定;
5、利用折弯时的翘曲,翘曲的板材一端带动固定壳翘起,固定壳的移动通过连接板拉伸支撑伸缩杆,并带动支撑伸缩杆在支撑座上摆动,固定壳摆动过程中,固定壳底壁与推动板顶壁距离随之变化,随着固定壳的摆动,检测弹簧推动检测伸缩杆、检测板和检测开关移动,当折弯完成后,如果检测弹簧不推动检测开关移动,同时检测开关与固定壳底壁不接触,则表明折弯合格,当折弯完成后,检测弹簧推动检测开关移动,同时检测开关与固定壳底壁接触,则表明折弯不合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的另一视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的右视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下模固定组件,2、上模固定组件,3、支撑组件,4、板材固定组件,5、折弯检测组件,6、底板,7、放置架,8、推动板,9、支撑架,10、折弯电动伸缩杆,11、移动板,14、上模座,15、上模具,16、下模座,17、下模具,101、压动导向杆,102、压动弹簧,103、上推动块,104、下推动块,105、下带动齿条,106、下挤压弹簧,107、下模固定齿轮,108、下固定齿条,109、下夹持块,110、停止座,201、导向齿条,202、上模固定齿轮,203、上固定齿条,204、上挤压弹簧,205、上夹持块,301、推动电动伸缩杆,302、带动板,303、支撑座,304、支撑伸缩杆,305、连接板,306、支撑弹簧,307、放置座,401、固定壳,402、升降板,403、推动伸缩杆,404、推动弹簧,405、隔板,406、推动齿条,407、推动齿轮,408、第一固定链轮,409、板材固定齿轮,410、第二固定链轮,411、同步链条,412、上固定板,413、下固定板,414、移动座,415、板材固定齿条,501、检测座,502、检测电动伸缩杆,503、检测伸缩杆,504、检测板,505、检测开关,506、检测弹簧。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10所示,本方案提出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包括底板6、放置架7和支撑架9,所述放置架7底壁与底板6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9底壁与底板6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架7顶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推动板8,所述支撑架9内顶壁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折弯电动伸缩杆10,所述折弯电动伸缩杆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所述放置架7顶壁连接有下模固定组件1,所述下模固定组件1顶部连接有下模座16,所述下模座16内设有下模具槽,所述下模具槽内滑动连接有下模具17,所述移动板11底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座14,所述上模座14内设有上模具槽,所述上模具槽内滑动连接有上模具15,所述上模具15与下模具17配合设置,所述移动板11侧壁连接有上模固定组件2,所述推动板8顶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一端固定连接有板材固定组件4,所述推动板8顶壁固定连接有折弯检测组件5,所述折弯检测组件5顶端与板材固定组件4底端接触设置。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所述下模固定组件1包括压动导向杆101、上推动块103、下推动块104、下模固定齿轮107和下固定齿条108,所述压动导向杆101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下模座16底壁,所述压动导向杆101圆周壁滑动伸出放置架7,所述压动导向杆101上套设有压动弹簧102,所述压动弹簧102两端与下模座16底壁和放置架7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推动块103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于下模座16侧壁,所述上推动块103一侧外沿呈斜边设置,所述放置架7顶壁呈矩形阵列滑动连接有下推动块104,所述下推动块104一侧外沿呈斜边设置,所述上推动块103一侧斜边与下推动块104一侧斜边配合设置,所述下推动块104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带动齿条105,所述下带动齿条105底壁与放置架7顶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带动齿条105一端壁与放置架7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挤压弹簧106,所述下模固定齿轮107侧壁与放置架7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下模固定齿轮107与下带动齿条105啮合,所述放置架7两侧壁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杆,所述下固定齿条108侧壁与下支撑杆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齿条108与下模固定齿轮107啮合,所述下固定齿条108靠近下模具17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夹持块109,所述下夹持块109一侧靠近下模具17,所述放置架7顶壁固定连接有停止座110,所述停止座110设于两侧的压动导向杆101之间。
如图1-图3和图10所示,所述上模固定组件2包括导向齿条201、上模固定齿轮202、上固定齿条203和上夹持块205,所述导向齿条201侧壁与放置架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固定齿轮202侧壁与移动板1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导向齿条201与上模固定齿轮202啮合,所述移动板11两侧壁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杆,所述上固定齿条203侧壁与上支撑杆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齿条203与上模固定齿轮202啮合,所述上夹持块205侧壁与上固定齿条2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持块205一侧靠近上模具15,所述上固定齿条203远离上夹持块205一端与一侧的上支撑杆底壁固定连接有上挤压弹簧204。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带动板302、支撑座303、支撑伸缩杆304、连接板305、支撑弹簧306和放置座307,所述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对称固定连接于底板6顶壁上,所述带动板302顶壁与推动板8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带动板302滑动连接于放置架7内,所述带动板302侧壁与推动电动伸缩杆301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座307对称固定连接于推动板8顶壁上,所述支撑座303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推动板8顶壁一侧,所述支撑伸缩杆304底端与支撑座303铰接,所述连接板305底壁与支撑伸缩杆304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306套设于支撑伸缩杆304与支撑座303上,所述支撑弹簧306两端与连接板305底壁和推动板8顶壁固定连接。
如图1-图8所示,所述板材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壳401、升降板402、推动伸缩杆403、推动弹簧404、隔板405、推动齿条406、上固定板412、下固定板413和移动座414,所述固定壳401侧壁与连接板30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401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固定壳401一侧壁呈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401底壁与放置座307顶壁接触设置,所述隔板405两端壁与固定壳401内两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402侧壁与隔板405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动齿条406侧壁与升降板40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齿条406侧壁与隔板405另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板412侧壁与隔板405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板413侧壁与隔板40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413设于上固定板412下方,所述下固定板413底壁与升降板402顶壁接触设置,所述推动伸缩杆403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02底壁,所述推动伸缩杆403另一端与固定壳401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弹簧404套设于推动伸缩杆403上,所述推动弹簧404两端与升降板402底壁和固定壳401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414底壁与升降板402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414滑动伸出下固定板413,所述移动座414顶壁两侧外沿呈斜边设置;所述板材固定组件4还包括推动齿轮407、第一固定链轮408、板材固定齿轮409、第二固定链轮410、同步链条411和板材固定齿条415,所述推动齿轮407侧壁与固定壳401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推动齿轮407与推动齿条406啮合,所述板材固定齿轮409侧壁与固定壳401内顶壁转动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415侧壁与上固定板4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415侧壁与隔板405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415与板材固定齿轮409啮合,所述推动齿轮407一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链轮408,所述板材固定齿轮409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链轮410,所述第一固定链轮408与第二固定链轮410上套设有同步链条411。
如图1-图2、图4、图7和图9所示,所述折弯检测组件5包括检测座501、检测电动伸缩杆502、检测伸缩杆503、检测板504、检测开关505和检测弹簧506,所述检测电动伸缩杆502对称固定连接于推动板8顶壁上,所述检测电动伸缩杆502设于两侧的放置座307之间,所述检测座501的两侧底壁与检测电动伸缩杆50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座501下部滑动伸出推动板8和放置架7,所述检测伸缩杆503底壁与检测座501顶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504底壁与检测电动伸缩杆50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505底壁与检测板504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505顶壁与固定壳401底壁接触设置,所述检测伸缩杆503上套设有检测弹簧506,所述检测弹簧506两端与检测座501顶壁的中部和检测板504底壁固定连接。
将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一侧的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启动,推动电动伸缩杆301推动带动板302移动,带动板302带动推动板8移动,推动板8带动板材固定组件4和折弯检测组件5移动,当板材能够放置在移动座414上时,一侧的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停止,根据板材折弯处位置的需求,另一侧的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启动,推动电动伸缩杆301推动带动板302移动,带动板302带动推动板8移动,推动板8带动板材固定组件4和折弯检测组件5移动,板材折弯处位于上模具15与下模具17配合位置处时,另一侧的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停止,两侧的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启动,带动推动板8移动,推动板8带动板材固定组件4和折弯检测组件5移动,固定壳401上的隔板405与板材端部接触时,两侧的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停止,板材与移动座414上斜边接触,板材依靠自身重量带动移动座414移动,移动座414带动升降板402移动,同时移动座414在下固定板413上移动,升降板402与固定壳401内底壁压缩推动伸缩杆403和推动弹簧404,升降板402带动推动齿条406在隔板405上移动,推动齿条406带动推动齿轮407转动,推动齿轮407带动第一固定链轮408转动,第一固定链轮408通过同步链条411带动第二固定链轮410转动,第二固定链轮410带动板材固定齿轮409转动,板材固定齿轮409带动板材固定齿条415移动,带动上固定板412靠近下固定板413,上固定板412靠近下固定板413,实现上固定板412与下固定板413靠近板材,然后板材底壁与下模具17顶壁接触,板材不受到折弯时的力,板材不带动升降板402移动。
实施例二,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进行模具以及板材的固定。
具体的,折弯电动伸缩杆10启动,折弯电动伸缩杆10带动移动板11移动,移动板11带动上模座14和上模具15移动,上模具15靠近下模具17,上模具15接触板材,并带动板材移动,板材带动移动座414移动,同时板材带动下模具17移动,移动座414带动升降板402移动,同时移动座414在下固定板413上移动,升降板402与固定壳401内底壁压缩推动伸缩杆403和推动弹簧404,升降板402带动推动齿条406在隔板405上移动,推动齿条406带动推动齿轮407转动,推动齿轮407带动第一固定链轮408转动,第一固定链轮408通过同步链条411带动第二固定链轮410转动,第二固定链轮410直径小于第一固定链轮408,第二固定链轮410带动板材固定齿轮409转动,板材固定齿轮409带动板材固定齿条415移动,带动上固定板412靠近下固定板413,上固定板412与下固定板413固定板材两端,下模具17带动下模座16移动,下模座16带动压动导向杆101和上推动块103移动,压动导向杆101在放置架7上移动,下模座16与放置架7顶壁压缩压动弹簧102,上推动块103斜边与下推动块104斜边接触,上推动块103带动下推动块104移动,同时导向齿条201与上模固定齿轮202啮合,如图10所示,下推动块104带动下带动齿条105移动,下带动齿条105与放置架7侧壁压缩下挤压弹簧106,并啮合下模固定齿轮107,下模固定齿轮107转动,下模固定齿轮107啮合下固定齿条108,下固定齿条108在下支撑杆上横向滑动并带动下夹持块109靠近下模具17,下夹持块109对下模具17进行夹持,导向齿条201带动上模固定齿轮202转动,上模固定齿轮202啮合上固定齿条203移动,上固定齿条203与上支撑杆底壁拉伸上挤压弹簧204,同时上固定齿条203在上支撑杆上横向滑动并带动上夹持块205对上模具15进行夹持,然后下模座16底壁接触停止座110,同时板材底壁接触下固定板413顶壁,上固定板412与下固定板413固定板材,对板材的两端进行夹持;
折弯结束后,折弯电动伸缩杆10带动上模具15远离下模具17,压动弹簧102复位,带动压动导向杆101和下模座16移动,下模座16通过下模具17带动板材靠近上模具15移动,上推动块103远离下推动块104,下挤压弹簧106复位,带动下带动齿条105移动,下带动齿条105通过下模固定齿轮107带动下固定齿条108远离下模具17,下固定齿条108带动下夹持块109远离下模具17,结束对下模具17的夹持,需要更换下模具17时,将下模具槽内的下模具17拉动并更换,同时上模固定齿轮202远离导向齿条201,上模固定齿轮202通过上固定齿条203带动上夹持块205远离上模具15,同时上挤压弹簧204复位带动上固定齿条203移动,结束上模具15的夹持,需要更换上模具15时,将上模具槽内的上模具15拉动并更换,下模具17带动板材移动时,推动弹簧404复位,推动弹簧404带动升降板402和移动座414复位,升降板402通过推动齿条406带动推动齿轮407反向转动,推动齿轮407通过第一固定链轮408、同步链条411和第二固定链轮410带动板材固定齿轮409反向转动,板材固定齿轮409带动板材固定齿条415和上固定板412远离下固定板413,结束对板材两端的夹持。
实施例三,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进行折弯检测。
具体的,折弯电动伸缩杆10带动移动板11移动,上模具15与下模具17对板材进行折弯,此时折弯处两侧发生翘曲,由于上固定板412和下固定板413固定了板材的两端,此时翘曲的板材带动固定壳401摆动,固定壳401的底壁不与放置座307的顶壁接触,固定壳401带动连接板305摆动,连接板305带动支撑伸缩杆304底部在支撑座303上摆动,同时连接板305与推动板8拉伸支撑弹簧306,固定壳401与推动板8之间的距离变长,检测弹簧506逐步复位,检测弹簧506推动检测伸缩杆503和检测板504移动,检测板504带动检测开关505移动,检测开关505保持与固定壳401底壁接触,随着折弯的完成,板材不再发生翘曲,此时折弯完成,当检测弹簧506复位到尽头,不再推动检测板504和检测开关505移动,检测开关505不接触固定壳401底壁,表明折弯合格,当折弯完成,检测弹簧506没有复位到尽头,检测开关505依旧接触固定壳401底壁,表明折弯不合格,根据不同模具实现不同折弯翘曲需求时,启动检测电动伸缩杆502,检测电动伸缩杆502带动检测座501移动,检测座501与固定壳401底壁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根据不同的折弯需求进行检测;
将板材取下时,支撑弹簧306复位,支撑弹簧306拉动支撑伸缩杆304和连接板305复位,同时支撑伸缩杆304在支撑座303上摆动,将固定壳401拉动到放置座307上,此时固定壳401底壁与放置座307顶壁接触,同时固定壳401通过检测开关505带动检测板504移动,检测板504和检测座501压缩检测伸缩杆503和检测弹簧506,对下次折弯做准备。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包括底板(6)、放置架(7)和支撑架(9),所述放置架(7)底壁与底板(6)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9)底壁与底板(6)顶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7)顶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推动板(8),所述支撑架(9)内顶壁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有折弯电动伸缩杆(10),所述折弯电动伸缩杆(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所述放置架(7)顶壁连接有下模固定组件(1),所述下模固定组件(1)顶部连接有下模座(16),所述下模座(16)内设有下模具槽,所述下模具槽内滑动连接有下模具(17),所述移动板(11)底壁固定连接有上模座(14),所述上模座(14)内设有上模具槽,所述上模具槽内滑动连接有上模具(15),所述上模具(15)与下模具(17)配合设置,所述移动板(11)侧壁连接有上模固定组件(2),所述推动板(8)顶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一端固定连接有板材固定组件(4),所述推动板(8)顶壁固定连接有折弯检测组件(5),所述折弯检测组件(5)顶端与板材固定组件(4)底端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组件(1)包括压动导向杆(101)、上推动块(103)、下推动块(104)、下模固定齿轮(107)和下固定齿条(108),所述压动导向杆(101)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下模座(16)底壁,所述压动导向杆(101)圆周壁滑动伸出放置架(7),所述压动导向杆(101)上套设有压动弹簧(102),所述压动弹簧(102)两端与下模座(16)底壁和放置架(7)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推动块(103)呈矩形阵列固定连接于下模座(16)侧壁,所述上推动块(103)一侧外沿呈斜边设置,所述放置架(7)顶壁呈矩形阵列滑动连接有下推动块(104),所述下推动块(104)一侧外沿呈斜边设置,所述上推动块(103)一侧斜边与下推动块(104)一侧斜边配合设置,所述下推动块(104)一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带动齿条(105),所述下带动齿条(105)底壁与放置架(7)顶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带动齿条(105)一端壁与放置架(7)侧壁固定连接有下挤压弹簧(106),所述下模固定齿轮(107)侧壁与放置架(7)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下模固定齿轮(107)与下带动齿条(105)啮合,所述放置架(7)两侧壁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杆,所述下固定齿条(108)侧壁与下支撑杆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齿条(108)与下模固定齿轮(107)啮合,所述下固定齿条(108)靠近下模具(17)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夹持块(109),所述下夹持块(109)一侧靠近下模具(17),所述放置架(7)顶壁固定连接有停止座(110),所述停止座(110)设于两侧的压动导向杆(1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组件(2)包括导向齿条(201)、上模固定齿轮(202)、上固定齿条(203)和上夹持块(205),所述导向齿条(201)侧壁与放置架(7)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固定齿轮(202)侧壁与移动板(1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导向齿条(201)与上模固定齿轮(202)啮合,所述移动板(11)两侧壁呈线性阵列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杆,所述上固定齿条(203)侧壁与上支撑杆侧壁横向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齿条(203)与上模固定齿轮(202)啮合,所述上夹持块(205)侧壁与上固定齿条(20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持块(205)一侧靠近上模具(15),所述上固定齿条(203)远离上夹持块(205)一端与一侧的上支撑杆底壁固定连接有上挤压弹簧(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带动板(302)、支撑座(303)、支撑伸缩杆(304)、连接板(305)、支撑弹簧(306)和放置座(307),所述推动电动伸缩杆(301)对称固定连接于底板(6)顶壁上,所述带动板(302)顶壁与推动板(8)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带动板(302)滑动连接于放置架(7)内,所述带动板(302)侧壁与推动电动伸缩杆(301)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座(307)对称固定连接于推动板(8)顶壁上,所述支撑座(303)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推动板(8)顶壁一侧,所述支撑伸缩杆(304)底端与支撑座(303)铰接,所述连接板(305)底壁与支撑伸缩杆(304)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306)套设于支撑伸缩杆(304)与支撑座(303)上,所述支撑弹簧(306)两端与连接板(305)底壁和推动板(8)顶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壳(401)、升降板(402)、推动伸缩杆(403)、推动弹簧(404)、隔板(405)、推动齿条(406)、上固定板(412)、下固定板(413)和移动座(414),所述固定壳(401)侧壁与连接板(30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401)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固定壳(401)一侧壁呈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401)底壁与放置座(307)顶壁接触设置,所述隔板(405)两端壁与固定壳(401)内两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402)侧壁与隔板(405)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动齿条(406)侧壁与升降板(40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齿条(406)侧壁与隔板(405)另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上固定板(412)侧壁与隔板(405)侧壁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板(413)侧壁与隔板(40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413)设于上固定板(412)下方,所述下固定板(413)底壁与升降板(402)顶壁接触设置,所述推动伸缩杆(403)线性阵列固定连接于升降板(402)底壁,所述推动伸缩杆(403)另一端与固定壳(401)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弹簧(404)套设于推动伸缩杆(403)上,所述推动弹簧(404)两端与升降板(402)底壁和固定壳(401)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414)底壁与升降板(402)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414)滑动伸出下固定板(413),所述移动座(414)顶壁两侧外沿呈斜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固定组件(4)还包括推动齿轮(407)、第一固定链轮(408)、板材固定齿轮(409)、第二固定链轮(410)、同步链条(411)和板材固定齿条(415),所述推动齿轮(407)侧壁与固定壳(401)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推动齿轮(407)与推动齿条(406)啮合,所述板材固定齿轮(409)侧壁与固定壳(401)内顶壁转动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415)侧壁与上固定板(4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415)侧壁与隔板(405)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板材固定齿条(415)与板材固定齿轮(409)啮合,所述推动齿轮(407)一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链轮(408),所述板材固定齿轮(409)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链轮(410),所述第一固定链轮(408)与第二固定链轮(410)上套设有同步链条(4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检测组件(5)包括检测座(501)、检测电动伸缩杆(502)、检测伸缩杆(503)、检测板(504)、检测开关(505)和检测弹簧(506),所述检测电动伸缩杆(502)对称固定连接于推动板(8)顶壁上,所述检测电动伸缩杆(502)设于两侧的放置座(307)之间,所述检测座(501)的两侧底壁与检测电动伸缩杆(50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座(501)下部滑动伸出推动板(8)和放置架(7),所述检测伸缩杆(503)底壁与检测座(501)顶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板(504)底壁与检测电动伸缩杆(50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505)底壁与检测板(504)顶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开关(505)顶壁与固定壳(401)底壁接触设置,所述检测伸缩杆(503)上套设有检测弹簧(506),所述检测弹簧(506)两端与检测座(501)顶壁的中部和检测板(504)底壁固定连接。
CN202411766933.1A 2024-12-04 2024-12-04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Withdrawn CN1192375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766933.1A CN119237553A (zh) 2024-12-04 2024-12-04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766933.1A CN119237553A (zh) 2024-12-04 2024-12-04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37553A true CN119237553A (zh) 2025-01-03

Family

ID=94028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1766933.1A Withdrawn CN119237553A (zh) 2024-12-04 2024-12-04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23755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68684A (ja) * 2019-10-22 2021-04-30 王磊 リチウム電池が出荷される前に使用する品質検査装置
CN215090018U (zh) * 2021-04-20 2021-12-10 武汉钢铁绿色城建金属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制品用折边机
CN217895913U (zh) * 2022-08-09 2022-11-25 东莞市佳乐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魔术贴加工设备用折边机
CN218638310U (zh) * 2022-12-02 2023-03-17 迅展机械(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件圆顶折边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68684A (ja) * 2019-10-22 2021-04-30 王磊 リチウム電池が出荷される前に使用する品質検査装置
CN215090018U (zh) * 2021-04-20 2021-12-10 武汉钢铁绿色城建金属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制品用折边机
CN217895913U (zh) * 2022-08-09 2022-11-25 东莞市佳乐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魔术贴加工设备用折边机
CN218638310U (zh) * 2022-12-02 2023-03-17 迅展机械(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件圆顶折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3003B (zh) 一种管桩切割装置
CN220063698U (zh) 柔性电路板测试工装
CN119237553A (zh) 一种制冷配件加工用折边装置
CN211938570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冲压模具
CN118719908A (zh) 汽车配件冲压成型装置
CN209424333U (zh) 一种新型液压校直机
CN219600566U (zh) 一种瓦楞纸加工用瓦楞纸板压平装置
CN215199104U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加工的折弯装置
CN113455748B (zh) 一种具有递进给料结构的文胸罩杯定型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46207B (zh) 一种窗户滑轮生产用橡胶圈开槽装置
CN110405010A (zh) 一种自动折弯机
CN215790021U (zh) 一种pe膜吹塑生产用切割设备
CN112621590B (zh) 一种u盘外壳生产用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13671033A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快速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20394139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裁剪操作台
CN221869826U (zh) 一种五金折弯模具
CN21819196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连续拉伸旋切模具
CN213356321U (zh) 一种口罩生产机口罩片夹送装置
CN220129046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拉胚机
CN221694873U (zh) 一种钣金折弯机用钣金夹持装置
CN221639237U (zh) 一种部件冲孔机
CN219944346U (zh) 一种电机顶盖生产用模具
CN218252450U (zh) 一种用于冲压机的冲压模具定位装置
CN221734527U (zh) 一种具有夹紧功能的精密零部件折弯设备
CN215786171U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材加工的具备调温功能的成型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