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33345A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9233345A CN119233345A CN202410854438.XA CN202410854438A CN119233345A CN 119233345 A CN119233345 A CN 119233345A CN 202410854438 A CN202410854438 A CN 202410854438A CN 119233345 A CN119233345 A CN 1192333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point
- electronic device
- change request
- setting
- mf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15—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2—Other manual input means, e.g. digitisers or writing tabl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74—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functional options, e.g. scan, copy or pr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7—Determination of target cell based on access point [AP] properties, e.g. AP service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电子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设置单元,被配置成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设置单元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与无线LAN连接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由多个接入点(AP)构成的扩展服务集(ESS)中,存在用于动态切换连接目的地AP以实现AP与站(STA)之间的高效数据交换的技术。如果确定应基于STA所连接到的AP的拥塞、其他AP的可用性、无线电波状况等来切换连接目的地AP,则当前连接的AP向STA发送用于改变所连接的AP的请求。在接收到AP改变请求后,STA根据请求切换连接目的地AP,从而使得能够连接到适当的AP。
日本专利早期公开No.2021-175068公开了这样的处理:其中具有AP功能的路由器请求当前连接的无线子设备如下所述的改变连接目的地。能连接到多个无线子设备的移动路由器(MR 1)检查无线子设备终端是否支持IEEE 802.11v。无线子设备终端是否支持IEEE802.11v可以基于当无线子设备终端无线地连接到MR时发送的关联请求帧来确定。如果无线子设备终端支持IEEE 802.11v,则MR 1向对应的无线子设备终端发送基本服务集(BSS)转变管理(BTM)请求帧。在BTM请求帧的BSS转变候选列表条目字段中,父路由器RT 2的BSSID被指定为连接目的地。这促使无线子设备终端切换连接目的地,并且无线子设备终端根据接收到的BTM请求帧将连接目的地从MR 1切换到RT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更适当地改变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在其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设置单元,被配置成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enabled)或禁用(disabled);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设置单元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本发明在其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设置单元,被配置成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设置单元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本发明在其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包括: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电子装置断开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向接入点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重新连接到接入点。
本发明在其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包括: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电子装置断开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向接入点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重新连接到接入点。
本发明在其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配置成使计算机: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本发明在其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配置成使计算机: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本发明在其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使计算机: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本发明在其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成使计算机: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适当地改变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MFP的配置的图。
图3A、图3B和图3C是示出MFP的操作显示单元的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配置的图。
图5是示出接入点的配置的图。
图6是示出基于来自AP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MFP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MFP的敏捷多频带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MFP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用于确认敏捷多频带设置的变化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MFP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MFP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用于确认敏捷多频带设置的变化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4A和图14B是示出关联请求帧的数据配置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注意,以下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在实施例中描述了多个特征,但不对发明做出要求所有这样的特征的限制,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这样的特征。此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配置,并且省略其冗余描述。
STA可以具有即使在执行AP切换时也不发生问题的状态以及如果STA由于执行AP切换而与当前连接的AP断开连接则可能发生问题的状态。如果在可能发生问题的状态下STA从AP接收到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并且根据该请求切换连接目的地AP,则STA中可能发生问题。
根据本公开,能够更适当地改变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
(系统配置)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系统的配置的示例。在示例中,该系统是其中多个通信设备可以彼此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图1的示例中,该系统包括:作为通信设备的便携式终端设备104;MFP 100;接入点,即AP 101和AP 102;服务器103;以及网络110。注意,AP101和AP 102可以分别表示为“AP1”和“AP2”。便携式终端设备104是具有使用无线LAN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注意,在下文中,无线LAN可以被称为“WLAN”。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数字相机、个人计算机等之类的个人信息终端。
MFP 100是具有打印功能的打印机设备,并且还可以具有扫描功能(扫描仪)、FAX(传真)功能和/或电话功能。此外,本实施例的MFP 100具有能够与便携式终端设备104无线通信的通信功能。此外,本实施例将描述使用MFP 100的示例,但是一些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代替MFP 100,可以使用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如扫描仪设备、投影仪、便携式终端、智能电话、笔记PC、平板终端、PDA、数字相机、音乐回放设备、电视机和智能扬声器。注意MFP是“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缩写。
AP 101与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和MFP 100(从外部)分开提供,并且用作WLAN的基站设备。具有WLAN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可以经由AP 101在WLAN基础设施模式下执行通信。注意,在下文中,接入点可以被称为“AP”。此外,基础设施模式可以被称为“无线基础设施模式”。AP 101与被允许连接到AP 101的(经认证的)通信设备执行无线通信,并且在经认证的通信设备与其他通信设备之间中继无线通信。此外,AP 101可以连接到例如有线通信网络,并且可以在连接到该有线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和无线连接到AP 101的其他通信设备之间中继通信。
AP 102具有与AP 101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并且MFP 100将连接从AP 101切换到AP102。服务器103经由AP 101和网络110连接到MFP 100,并且响应于来自MFP 100的请求向MFP 100提供服务。这里,网络110可以是所谓的因特网,或者可以是在公司内封闭的网络或移动电话网络。
(MFP的外观配置)
图2A示出MFP 100的外观配置的示例。MFP 100包括例如文档平台201、文档盖202、打印纸张插入端口203、打印纸张弹出端口204和操作显示单元205。文档平台201是要在其上放置扫描目标文档的平台。文档盖202是按压放置在文档平台201上的文档或者防止用于照亮文档的来自光源的光在扫描期间泄漏到外部的盖。打印纸张插入端口203是可以设置纸张的各种尺寸的插入端口。打印纸张弹出端口204是用于弹出打印的纸张的弹出端口。打印纸张插入端口203中的纸张集被逐个传送到执行打印的打印单元,然后从打印纸张弹出端口204弹出打印的纸张。操作显示单元205包括诸如字符输入键、光标键、判定键和取消键之类的键以及LED和LCD,并且可以接受用户对MFP的各种功能的激活以及对各种设置的操作。此外,操作显示单元205可以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器。MFP 100具有与WLAN的无线通信功能,并且包括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天线206,尽管天线206不需要在外部被看到。与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类似,MFP 100还可以使用WLAN在2.4GHz和5GHz的频带中执行无线通信。
(MFP的配置)
图2B示出MFP 100的配置的示例。MFP 100包括对MFP 100执行主控制的主单元211和作为使用至少一个共用天线执行WLAN通信的通信模块的无线单元226。主单元211仅指示包括除调制解调器229和无线单元266之外的功能块的块。而且,MFP 100包括用于执行例如有线通信的调制解调器229。主单元211例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212、ROM 213、RAM214、非易失性存储器215、图像存储器216、扫描控制单元217、数据转换单元218、扫描单元219和编码/解码处理单元221。此外,主单元211例如包括打印单元222、纸张馈送单元223、打印控制单元224和操作显示单元220。主单元211内的功能单元经由被CPU 212管理的系统总线230彼此连接。此外,主单元211和无线单元226经由例如专用总线225彼此连接,并且主单元211和调制解调器229经由例如总线228彼此连接。
CPU 212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系统控制单元并且对MFP 100执行总体控制。在示例中,由执行存储在ROM 213中的程序的CPU 212来实现MFP 100的稍后描述的处理。注意,可以为每项处理提供专用硬件。ROM 213存储由CPU 212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嵌入式OS程序等。在本实施例中,CPU 212在存储在ROM 213中的嵌入式OS的控制下执行也存储在ROM213中的控制程序从而执行诸如调度、任务切换等之类的软件控制。
RAM 214由SRAM等构成。RAM 214存储诸如程序控制变量之类的数据,以及诸如由用户登记的设置值和MFP 100的管理数据之类的数据。而且,RAM 214可以用作各种工作的缓冲器。非易失性存储器215由例如存储器(例如闪存)构成,并且即使在MFP 100关断时也继续存储数据。图像存储器216由诸如DRAM之类的存储器构成。图像存储器216存储经由无线单元226接收的图像数据、由编码/解码处理单元221处理的图像数据等。注意,MFP 100的存储器配置不限于上述配置。数据转换单元218例如分析各种格式的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转换成打印数据。
扫描控制单元217控制扫描单元219(例如,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以光学读取放置在文档平台201上的文档。扫描控制单元217将通过光学扫描文档得到的图像转换为电图像数据(图像信号),并输出转换后的图像数据。此时,扫描控制单元217可以输出已经过诸如二值化和中间色调处理之类的各种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
操作显示单元220对应于已参考图2A描述的操作显示单元205,并且例如被配置成根据由CPU 212执行的显示控制在显示器上执行显示并且响应于用户操作的接受而生成信号。
编码/解码处理单元221对由MFP 100处置的图像数据(例如JPEG和PNG)执行编码处理和解码处理以及缩放处理。
纸张馈送单元223保持用于打印的纸张。纸张馈送单元223可以在打印控制单元224的控制下馈送设置的纸张。纸张馈送单元223可以包括多个纸张馈送单元,以将多种类型的纸张保持在一个设备中,并且可以在打印控制单元224的控制下执行关于从哪个纸张馈送单元馈送纸张的控制。
打印控制单元224对要打印的图像数据执行诸如平滑处理、打印浓度校正处理和色彩校正之类的各种图像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单元222。打印单元222可以执行例如喷墨记录打印处理,其中从墨容器供应的墨从打印头喷射以在诸如纸张之类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注意,打印单元222还可以被配置成执行其他类型的打印处理,诸如电子照相打印处理。此外,打印控制单元224可以定期地读取关于打印单元222的信息,并且可以更新存储在RAM 214中的状况信息,该状况信息包括墨容器中剩余的墨量、打印头的状态等。
无线单元226是能够提供WLAN通信功能的单元,并且可以提供例如与无线单元226和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WLAN单元429的混合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无线单元226将数据转换为符合WLAN标准的分组,并将产生的分组发送至其他设备或将来自其他外部设备的分组解码为原始数据,并将产生的数据输出至CPU 212。无线单元226可以作为与IEEE 802.11标准系列兼容的站来执行通信。具体而言,无线单元226可以作为与IEEE 802.11a/b/g/n/ac/ax兼容的站来执行通信。在下文中,站也可以被称为“STA”。此外,无线单元226可以作为支持Wi-Fi Agile Multiband的STA来执行通信。
无线单元226支持IEEE 802.11ax,即Wi-Fi 6,并且MFP 100还可以作为支持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目标唤醒时间(TWT)的STA来操作。由于无线单元226支持TWT,因此从父设备到STA的数据通信定时被调整。当不需要等待信号接收时,作为STA的无线单元226(MFP100)将通信功能转换到睡眠模式。由此,可以抑制功耗。无线单元226还支持Wi-Fi 6E。也就是说,6GHz频带(5.925GHz至7.125GHz)中的通信也是可能的。存在于5GHz频带中并且针对其执行动态频率选择(DFS)的目标频带在6GHz频带中不存在。因此,预期6GHz频带中的通信更舒适,因为不发生由于DFS等待时间而引起的通信断开。
注意,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和MFP 100可以基于WFD执行P2P(WLAN)通信,并且无线单元226具有软件接入点(软AP)功能或群组所有者功能。也就是说,无线单元226可以建立用于P2P通信的网络,并且可以确定要在P2P通信中使用的信道。
(MFP的操作显示单元)
图3A至图3C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在MFP 100的操作显示单元220中的显示器(触摸面板显示器)上的画面显示的示例。图3A示出了在MFP 100接通但不执行诸如打印或扫描之类的操作的状态(空闲状态或待机状态)期间显示的主画面的示例。在图3A中,显示分别对应于复印、扫描和云的显示项(选单项)。云是与使用因特网通信的云功能相关的选单项。当通过键操作或触摸面板操作来选择选单项之一时,MFP 100可以开始执行相应的设置或功能。通过在图3A所示的主画面上接受键操作或触摸面板操作,MFP 100可以无缝地显示与图3A中的画面不同的画面。
图3B示出了主画面的其他部分的显示的示例,并且示出了通过操作(诸如向左或向右的滑动操作)从图3的状态转变以显示主画面的其他页的画面。在图3B中,显示分别对应于通信设置、打印和照片的显示项(选单项)。当选择选单项之一时,执行与所选择的选单项相对应的功能,即打印功能、照片功能或通信设置。
图3C示出了当在图3B的画面上选择通信设置时显示的用于通信设置的选单画面的显示示例。在用于通信设置的选单画面上,“无线LAN”、“有线LAN”、“无线直连”、“蓝牙”和“共用”被显示为选单项(选项)。“无线LAN”、“有线LAN”和“无线直连”是当配置LAN设置时使用的选单项,并且根据这些项目,有线连接的设置、启用/禁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的设置、启用/禁用诸如WFD或软AP模式等之类的P2P模式的设置被配置。当选择项目“无线LAN”并且无线LAN通过用户操作被设置为启用时,启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当选择项目“无线直连”并且无线直连通过用户操作被设置为启用时,启用P2P(WLAN)模式。关于连接格式的共用设置选单也显示在该画面上。此外,用户可以在画面上配置用于无线LAN的频带和频率信道的设置等。
(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外观配置)
图4A是示出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外观配置的示例的图。本实施例以便携式终端设备104为普通类型的智能手机的情况为例进行描述。注意,便携式终端设备104例如包括显示单元402、操作单元403和电源键404。显示单元402是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型显示机构的显示器。注意,显示单元402可以使用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等显示信息。补充或代替显示单元402,便携式终端设备104还可以具有通过语音输出信息的功能。操作单元403包括诸如键和按钮之类的物理键、触摸面板等以用于检测用户操作。注意,在本示例中,由于显示单元402的信息显示和操作单元403的用户操作接收是使用共用触摸面板显示器来执行的,因此显示单元402和操作单元403由单个设备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显示单元402的显示功能来显示按钮图标和软件键盘,并且由操作单元403通过操作接收功能来检测用户对这些区域的触摸。注意,显示单元402和操作单元403分开的配置也是可能的,并且提供用于显示和用于操作接收的分开的硬件。电源键404是用于接受用户操作以接通或关断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物理键。
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包括提供WLAN通信功能的WLAN单元401,尽管它不一定需要在外观中可见。WLAN单元401被配置成能够在与例如IEEE 802.11标准系列(诸如IEEE802.11a/b/g/n/ac/ax)兼容的WLAN系统中执行数据(分组)通信。WLAN单元401还可以作为支持Wi-Fi Agile Multiband的AP来执行通信。然而,一些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WLAN单元401还能够执行与其他标准兼容的WLAN系统的通信。注意,在本示例中,WLAN单元401可以在2.4GHz频带和5GHz频带二者中执行通信。此外,WLAN单元401可以基于WFD、软AP模式下的通信、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的通信等执行通信。稍后将描述这些模式下的操作。
(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配置)
图4B示出了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配置的示例。在示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在示例中包括对便携式终端设备104执行主控制的主单元411以及执行WLAN通信的WLAN单元429。主单元411例如包括CPU 412、ROM 413、RAM 414、图像存储器415、数据转换单元416、电话单元417、GPS 419、相机单元421、非易失性存储器422、数据存储单元423、扬声器单元424和电源单元425。这里,“CPU”是中央处理单元的缩写,“ROM”是只读存储器的缩写,“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缩写,并且“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便携式终端设备104还包括显示单元420和操作单元418。主单元411内的功能单元经由被CPU 412管理的系统总线628彼此连接。此外,主单元411和WLAN单元429经由例如专用总线426彼此连接。
CPU 412是系统控制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并执行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整体控制。在示例中,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稍后描述的处理由执行存储在ROM 413中的程序的CPU 412实现。注意,可以提供专用于每项处理的硬件。ROM 413存储由CPU 412执行的控制程序和嵌入式(OS)程序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ROM 413中存储的嵌入式OS的控制下执行也存储在ROM 413中的控制程序,CPU 412对调度、任务切换等进行软件控制。
RAM 414由静态RAM(SRAM)等构成。RAM 414存储诸如程序控制变量之类的数据以及诸如由用户登记的设置值和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管理数据之类的数据。而且,RAM 414可以用作各种工作的缓冲器。图像存储器415由诸如动态RAM(DRAM)之类的存储器构成。图像存储器415临时存储经由WLAN单元429接收的图像数据和从数据存储单元423读取的图像数据,以供CPU 412处理。非易失性存储器422由例如闪存之类的存储器构成,并且即使在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关断时也继续存储数据。注意,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存储器配置不限于上述配置。例如,图像存储器415和RAM 414可以是共享的,或者可以使用数据存储单元423来执行数据备份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DRAM被例示为图像存储器415,但是也可以使用诸如硬盘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之类的其他存储介质。
数据转换单元416执行各种格式的数据分析和诸如颜色转换和图像转换之类的数据转换。电话单元417控制电话线并处理经由扬声器单元424的语音数据输入和输出以实现电话通信。GPS 419接收从卫星发出的无线电波并得到便携式终端设备104的诸如当前纬度和经度之类的位置信息。
相机单元421具有电子记录和编码通过透镜输入的图像的功能。通过相机单元421的图像捕获得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423中。扬声器单元424执行控制以实现针对电话功能输入或输出语音的功能和诸如警报通知之类的其他功能。电源单元425例如是便携式电池,并且执行用于向设备供电的控制。电源状态例如包括没有电力保持在电池中的电池耗尽状态、电源键404没有被按下的断电状态、设备被激活的激活状态、以及设备被激活但是省电的省电状态。
显示单元420对应于参考图4A描述的显示单元402,并且基于CPU 412的控制来执行各种输入操作、MFP 100的操作状态和状况等的显示。操作单元418对应于参考图4A描述的操作单元403,并且例如在接收到用户操作时执行诸如生成对应于操作的电信号并且将生成的电信号输出到CPU 412之类的控制。
便携式终端设备104使用WLAN单元429执行无线通信,以与诸如MFP 100之类的其他设备传送数据。WLAN单元429将数据转换成分组,并将分组发送到其他设备。此外,WLAN单元429将来自其他外部设备的分组解码为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输出到CPU 412。WLAN单元429是用于实现符合WLAN标准的通信的单元。WLAN单元429可以并行地在至少两种通信模式下操作,包括无线基础设施模式和P2P(WLAN)模式。注意,在这些通信模式下使用的频带可能受到硬件的功能和性能的限制。
(接入点的配置)
图5是示出具有无线LAN接入点功能的AP 101的配置的框图。AP 101包括控制AP101的主单元510、无线LAN单元516、有线LAN单元518和操作按钮520。
设置在主单元510上的微处理器形式的CPU 511根据存储在经由内部总线512连接到CPU 511的ROM形式的程序存储器513中的控制程序和RAM形式的数据存储器514的内容来操作。CPU 511通过无线LAN通信控制单元515控制无线LAN单元516以执行与其他通信终端设备的无线LAN通信。此外,CPU 511通过有线LAN通信控制单元517控制有线LAN单元518以执行与其他通信终端设备的有线LAN通信。通过控制操作单元控制电路519,CPU 511可以接受通过操作按钮520进行的用户操作。CPU 511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此外,AP 101包括干扰波检测单元521和信道改变单元522。干扰波检测单元521在执行动态频率选择(DFS)的频带中执行无线通信时执行干扰波检测处理。当在执行DFS的频带中执行无线通信时,例如,当检测到干扰波时或者需要立即改变到空闲信道时,信道改变单元522执行用于改变要使用的信道的处理。
注意,AP 102也具有与AP 101相同的配置。
(P2P通信方式)
随后,将示意性地描述设备在没有外部接入点的任何介入的情况下彼此直接且无线地通信的WLAN通信,即,P2P(WLAN)通信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P2P(WLAN)通信,并且例如,可以支持用于P2P(WLAN)通信的多种模式的通信设备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多种模式下的任一种来执行P2P通信(WLAN)。
可以想到以下两种模式作为P2P模式:
-软AP模式;以及
-Wi-Fi直连(WFD)模式。
能够执行P2P通信的通信设备可以被配置成支持这些模式中的至少一个。另一方面,即使能够执行P2P通信的通信设备也不需要支持所有这些模式,而是可以被配置成仅支持它们中的一些。
具有WFD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例如,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在经由其操作单元接受用户操作时调用用于实现(在一些情况下,专用于)通信功能的应用。然后,通信设备显示由该应用提供的用户界面(UI)的画面以提示用户操作并且通信设备可以基于响应于此而接受的用户操作来执行WFD通信。
-软AP模式
在软AP模式下,通信设备(例如,便携式终端设备104)以请求各种服务的客户端的角色操作。其他通信设备(例如,MFP 100)作为能够通过软件设置执行WLAN AP的功能的软AP操作。注意,在客户端和软AP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时发送和接收的命令和参数仅需要是标准中指定的那些,并且因此在此省略其描述。此外,在软AP模式下操作的MFP100作为母站确定频带和频率信道。因此,MFP 100可以从5GHz和2.4GHz中选择使用哪个频带,并且可以在所选择的频带中选择使用哪个频率信道。
-WFD模式
MFP 100可以被配置成作为WFD模式(自治组所有者)中的母站以固定方式被激活。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用于确定角色的GO协商处理。此外,在这种情况下,MFP 100作为母站确定频带和频率信道。因此,MFP 100可以从5GHz和2.4GHz中选择使用哪个频带,并且在所选择的频带中选择使用哪个频率信道。
(无线基础设施模式)
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彼此通信的通信设备(例如,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和MFP100)连接到对网络执行整体控制的外部AP(例如,AP 101),并且经由该AP执行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换言之,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经由由外部AP建立的网络来执行。作为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和MFP 100检测到AP 101并且各自向该AP 101发送连接请求的结果,经由AP 101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的通信是可能的。注意,多个通信设备可以连接个别的AP。在这种情况下,AP之间的数据传送实现了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在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期间发送和接收的命令和参数仅需要是Wi-Fi标准中指定的那些,并且因此在此省略其描述。此外,在这种情况下,AP 101确定频带和频率信道。因此,AP 101可以从5GHz、2.4GHz和6GHz中选择使用哪个频带,并且可以在所选择的频带中选择使用哪个频率信道。
(响应于从AP到STA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处理)
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和MFP 100支持被公布为Wi-Fi Agile的功能。Wi-Fi Agile Multiband是使得能够根据Wi-Fi网络的变化状况选择最佳环境的功能。具体而言,诸如便携式终端设备104和MFP 100之类的STA以及诸如AP 101之类的AP使用IEEE 802.11系列的通信标准来交换与网络环境有关的信息。利用这种信息交换,如果网络中存在拥塞,则AP可以将STA引导到其他AP、频带或信道,或者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其他蜂窝服务(AP可以使STA改变连接目的地)。
图6是当MFP 100响应于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而将连接目的地AP从AP 101改变到AP 102时的序列图。该序列中由设备中的每一个执行的处理由设备的将存储在包括在设备中的诸如ROM之类的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RAM上并执行所述程序的CPU实现。
假设在图6中的处理的初始状态中,MFP 100已经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与AP 101建立连接。还假设当MFP 100已经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连接到AP 101时,AP 101已经取得了MFP 100是否支持IEEE 802.11v的信息,并且当已经取得了指示出MFP 100支持IEEE802.11v的信息时,AP 101执行以下处理。
在步骤S601中,AP 101向MFP 100发送关于位于MFP 100的周围的AP的无线电波强度的询问(测量请求)。该询问可以与例如信标帧请求或信标报告请求一起发送。也就是说,该请求可以使用由IEEE 802.11k标准指定的机制。
在步骤S602中,响应于在步骤S601中接收到的请求,MFP 100接收由位于其周围的AP发送的帧,并且测量AP的无线电波强度。由此,测量包括AP 101和AP 102的多个AP的无线电波强度。
在步骤S603中,MFP 100发送在步骤S602中测量的位于MFP 100的周围的AP的无线电波强度的列表作为对在步骤S601中接收到的请求的响应。注意,除了在步骤S602中测量的信息之外或作为代替,要响应的无线电波强度可以是存储在例如MFP 100的RAM 214和非易失性存储器215中的信息。例如,该响应与信标报告或测量报告一起发送。
在步骤S604中,AP 101基于AP 101识别的网络中的拥塞情况以及在步骤S603中从MFP 100接收的无线电波强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切换MFP 100的连接目的地。AP 101确定需要切换连接目的地所基于的因素包括以下项:连接STA多、通信量大、其他AP较不拥塞、有无干扰信号、AP功能禁用等。如果确定需要切换MFP 100的连接目的地,并且确定了被指定为MFP100的切换目的地的其他AP的SSID、信道和频带,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605。
在步骤S605中,AP 101向MFP 100发送AP改变请求(连接目的地切换请求)。连接目的地切换请求包括与在步骤S604中确定的被指定为MFP 100的切换目的地的其它AP的SSID、信道和频带有关的信息。注意,可能存在指定多个SSID的情况。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被发送为例如BTM请求。即,发送由IEEE 802.11v标准指定的BSS转变管理(BTM)请求帧。在图6的示例中,假设AP 102被指定为包括在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中的切换目的地。
在步骤S606中,如果MFP 100遵从在步骤S605中接收到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则MFP 100发送指示出同意切换到AP 101的响应。如果MFP 100不遵从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则MFP 100可以发送拒绝切换作为响应。该响应作为BTM响应来发送。在图6的示例中,假设发送了指示出同意切换的响应。
在步骤S607中,AP 101和MFP 100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彼此断开连接。
在步骤S608中,MFP 100向AP 102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请求由在步骤S605中接收到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指定的AP 102连接到MFP 100。
由此,在步骤S609中,建立MFP 100和AP 102的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的连接。
通过该机制,作为STA的MFP 100可以根据来自MFP 100最初连接到的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来将连接目的地从AP 101改变到AP 102。AP 101和AP 102可以是位于不同位置的AP。也就是说,通过图6中的处理,MFP 100可以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位于与原始连接的AP所处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其他AP。此外,原始AP和其他AP可以是支持由同一设备提供的多个频带(2.4GHz、5GHz和6GHz中的两个或三个)之中的不同频带的AP。也就是说,通过图6中的处理,MFP 100可以将频带切换到由与原始连接的AP相同的设备提供的其他频带。例如,可以根据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将连接目的地改变为6GHz频带中的AP。
注意,本实施例描述了其中使用与Wi-Fi Agile Multiband兼容的机制从AP发送测量请求和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并且STA对这些请求做出响应的示例,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使用与上述示例中的机制不同的机制从AP发送测量请求和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并且STA对这些请求做出响应并且改变接目的地AP(切换、删除或添加连接目的地AP)的情况。
描述了实施例。在下文中,接入点被表示为“AP”,站被表示为“STA”,Wi-Fi AgileMultiband(注册商标)被表示为“敏捷多频带”。当根据本实施例的MFP 100被设置为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时,MFP 100操作以便如果MFP 100的设置或状态满足预定条件则不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在本实施例中,MFP 100被设置为接受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情况是指MFP 100支持IEEE 802.11v并且AP 101已经识别出敏捷多频带功能被启用的状态。
图7是示出当MFP 100的设置或状态满足预定条件时使MFP 100不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操作的流程图。注意,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可以由将存储在包括在MFP 100中的诸如ROM 213之类的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RAM 214上并执行所述程序的CPU 212实现。图7所示的处理在MFP 100的操作期间以重复的方式执行。
作为敏捷多频带设置,MFP 100在内部具有指示出敏捷多频带是启用还是禁用的设置值。当设置值指示出敏捷多频带被启用时,能够基于敏捷多频带改变AP,并且当设置值指示出敏捷多频带被禁用时,不执行基于敏捷多频带的AP的改变。注意,设置值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5中,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由CPU 212重写和读出。
在图7的处理开始时,假定MFP 100已经在无线基础设施模式下与AP 101建立无线连接。首先,在步骤S700中,CPU 212确定敏捷多频带设置是否被启用。当敏捷多频带设置被启用时,MFP 100在建立无线连接时将其支持IEEE 802.11v的信息发送到AP 101。由此,AP101识别出MFP 100可以执行与敏捷多频带相对应的功能。如果由CPU 212确定敏捷多频带设置被启用(步骤S700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1,而如果确定敏捷多频带设置被禁用(步骤S700中为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10。在步骤S710中,CPU 212执行启用处理。稍后将参考图12描述启用处理。注意,在步骤S700中确定敏捷多频带设置被启用的情况下,假设连接目的地AP 101已经识别出MFP 100可以执行与敏捷多频带对应的功能,然后AP 101和MFP 100彼此连接。
在步骤S701至S704中,MFP 100确定用于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条件是否被满足。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以下条件(1)至(4)中的任一个被满足,则确定敏捷多频带设置被设置为禁用:
(1)如果MFP 100执行以持续无线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
(2)如果检测到MFP 100被安装在特定安装环境中;
(3)如果检测到MFP 100处于准备好转变为节能状态的状态;以及
(4)如果接受了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用户指示。
在此,描述条件(1)至(4)。由条件(1)指示的特定功能是在经由AP接收或发送数据时执行与数据相关的处理的功能,该功能不利地受到与AP的无线连接断开的影响。例如,它是MFP 100的打印功能之中的打印经由通过AP的无线通信接收的打印作业(打印数据)的打印功能。在这种打印功能中,如果发生敏捷多频带的AP切换,则打印作业的接收可能暂时中断,这可能不利地影响打印操作。此外,如果MFP 100简单地忽略敏捷多频带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则与当前连接的AP的无线连接可能断开。在这种情况下,正在接收的打印作业会以打印失败而告终。因此,当执行这样的打印功能时,可以通过将设置改变为不执行借助敏捷多频带的连接目的地的改变的设置来保证更可靠的打印操作。
注意,对应于如上所述的特定功能的打印功能的示例包括经由云接收打印作业的打印功能(比如云打印)。当然,在经由网络(AP)从诸如PC或移动终端之类的外部设备接收到打印作业后执行打印的打印功能(比如AirPrint)可以被包括在特定功能中。此外,特定功能不限于打印功能。特定功能的示例是在经由AP发送扫描数据的同时扫描文档的扫描功能。如果缓冲器在通信由于AP切换而停止时变得充满扫描数据,则扫描操作需要暂时中断。因此,可能期望进行设置改变,以使得当要稳定地执行这种扫描功能时不允许借助敏捷多频带功能的连接目的地改变。
条件(2)的特定安装环境的示例包括以下项:(a)能连接到MFP 100的AP的数量是预定数量或更少的安装环境;以及(b)连接到AP 101的电子装置的数量是预定数量或更少的安装环境。例如,如果条件(a)中的预定数量被定义为2,则不存在用作连接候选的其他AP的安装环境将被确定为特定安装环境。此外,在条件(b)的安装环境中,估计STA的数量少,并且会导致AP切换的拥塞是罕见的。如上所述的特定安装环境的代表性示例包括家庭内安装环境,如在家办公环境。当在房屋中使用STA时,房屋中不太可能存在多个AP,并且预期借助敏捷多频带的AP连接目的地改变几乎会不发生,但是将消耗不必要的功率来等待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因此,如果检测到这样的特定安装环境,则期望进行设置改变以使得不允许借助敏捷多频带功能的连接目的地改变。注意,安装环境可以由用户经由例如MFP 100的操作画面来设置。此外,也可以基于由MFP 100得到的操作环境来自动设置安装环境。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环境的设置值例如指示家庭(HOME)或办公室(OFFICE),并且当设置指示家庭时,确定安装环境为特定安装环境(条件(2))。
条件(3)的省电状态是STA转变以降低功耗的操作状态。当不执行诸如打印之类的操作达预定时间段时,STA(在该示例中,MFP 100)检测到它已经进入准备好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即使在省电状态下,STA也可以保持无线连接,但是在省电状态下几乎不执行通信,因此通过改变AP得到更好的通信状态的好处小。如果在这种省电状态下从AP接收到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则STA将必须从省电状态返回以改变AP,从而导致额外的功耗。因此,如果检测到STA已经进入准备好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则期望在STA实际向省电状态转变之前进行设置改变以使得不允许借助敏捷多频带的连接目的地改变。
条件(4)是指敏捷多频带设置响应于经由MFP 100的预定设置画面的用户操作或来自外部设备的用户操作而被设置为禁用的情况。例如,这是用户在MFP 100的设置画面上设置“禁用”的情况(稍后参考图8描述)。
在图7的步骤S701中,CPU 212检查是否启用以到网络的持续(constant)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条件(1))。如果由CPU 212确定特定功能被启用(步骤S701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5,并且如果确定特定功能被禁用(步骤S701中为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2。注意,“特定功能被启用”的状态是已给出开始特定功能的指示之后但是经由AP的用于执行特定功能的数据通信开始之前的状态。例如,它是已经从外部设备接收到打印开始指示或者已经从操作画面接受用于打印的用户指示之后但是经由AP得到打印数据之前的状态。
在步骤S702中,CPU 212检查MFP 100的安装环境是否被设置为特定安装环境(在本示例中为家庭环境)(条件(2))。如果由CPU 212确认安装环境被设置为家庭环境(步骤S702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5,并且如果确认安装环境没有被设置为家庭环境(步骤S702中为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3。如上所述,安装环境由用户经由操作画面设置或由MFP 100自动设置。
在步骤S703中,CPU 212检查MFP 100是否已经进入准备好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条件(3))。如果由CPU 212检测到MFP 100已经进入准备好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步骤S703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5,并且如果确定MFP 100不处于准备好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步骤S703中为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4。
在步骤S704中,CPU 212检查用户是否已经经由在MFP 100的操作显示单元220上显示的设置画面给出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指示。图8是示出在MFP 100的操作显示单元220上显示的敏捷多频带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存在用于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启用和禁用的按钮,并且用户可以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启用或禁用。如果由CPU 212确认敏捷多频带设置被禁用(步骤S704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5。另一方面,如果确认敏捷多频带设置被启用(步骤S704中为否),则该处理因为设置基本上不改变而结束。注意,通过步骤S701至S704例示的用于确定是否禁用敏捷多频带的条件主要涉及推荐不改变AP连接目的地的状态或设置。当然,确定条件不限于例示的条件,并且可以将其他条件添加到例示的条件,或者例如可以将例示的条件中的任何条件排除或替换为其他条件。
在步骤S705中,CPU 212将敏捷多频带设置为禁用。也就是说,更新非易失性存储器215中记录的设置状态。然后,通过步骤S706至S708中的处理,CPU 212使AP 101识别出MFP 100不支持敏捷多频带。在与STA的无线连接开始时,支持IEEE 802.11v的AP基于来自STA的通知来设置STA是否支持IEEE 802.11v(敏捷多频带)并且在建立无线连接之后不改变该设置。因此,在步骤S706至S708的处理中,MFP 100和AP 101之间的无线连接一度断开,并且服务于不支持敏捷多频带的设备的MFP 100重新连接到AP 101。由此,AP 101将MFP100识别为不支持敏捷多频带的STA,并且MFP 100中的敏捷多频带被禁用。首先,在步骤S706中,CPU 212断开与AP 101的无线连接。然后,在步骤S707中,CPU 212创建包括指示出MFP 100不支持IEEE 802.11v的信息的关联请求帧的数据作为无线重新连接的准备。在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之后,稍后将参考图14A和图14B描述关联请求帧。此后,在步骤S708中,CPU212使用在步骤S707中创建的关联请求帧的数据来执行用于无线地重新连接到AP 101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推荐不执行与AP 101的无线连接的目的地改变的状态下,MFP 100断开与AP 101的无线通信,给出其不支持IEEE 802.11v的通知并且重新连接到AP 101。结果,AP 101识别出MFP 100不支持IEEE 802.11v,并且不会向MFP 100发送用于改变无线连接目的地的请求。以这种方式,MFP 100不需要改变无线连接,因此MFP 100和AP101之间的无线连接不再断开。例如,如果在MFP 100正在执行打印时通过敏捷多频带执行与AP 101的无线连接的断开以及到其他AP的重新连接,则将中断并重新启动打印,从而导致完成打印的时间增加。通过本实施例,防止了这样的AP切换,并且保证了可靠的打印操作。如果AP 101识别出MFP 100不支持IEEE 802.11v,则还防止从AP 101向MFP 100发送测量请求(在步骤S601中描述的请求)。因此,在MFP 100中,还可以防止响应于测量请求的测量(AP搜索)以及对测量请求的响应(步骤S603中的处理)。这实现了能够减小处理负荷的效果,能够降低功耗,并且能够将资源分配给其他处理。
用于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的条件不限于上述条件(1)至(4),并且不是所有这些条件都是必需的。用户也可以能够从多个条件(在以上描述中,条件(1)到(4))中选择用于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的条件。在以上描述中,当环境设置被设置为家庭时,敏捷多频带设置被设置为禁用,但是一些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已知AP充当两个AP,即,一个在2.4GHz,另一个在5GHz,甚至在家庭中安装环境中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期望维持改变连接目的地的功能以实现到使用2.4GHz和5GHz的频带中的推荐频带的通信的切换。
(变形例)
对于步骤S701至S703中的用于将敏捷多频带功能的设置改变为禁用的上述条件,可以增加用户同意禁用该功能的条件。例如,如果满足步骤S701至S703的条件中的任一个(如果推荐不改变无线连接),则在操作显示单元220上显示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将敏捷多频带设置改变为禁用的确认画面(例如,图10中所示的画面)。然后,当用户在确认画面上选择“禁用”时,CPU 212在步骤S705至S708中执行上述处理并且禁用敏捷多频带。
图9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用于防止接受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操作的流程图。在图9所示的处理中,用于利用操作单元向用户询问是否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处理被添加到图7所示的处理。图9中从步骤S700到步骤S710的处理与图7中从步骤S700到步骤S710的处理相同。
在变形例中,如果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那样执行步骤S701到S703的条件(条件(1)到(3))的确定且确定结果中的任一个示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901。然而,如果在步骤S704中确定结果示出“是”,则清楚用户想要禁用敏捷多频带,因此处理前进到步骤S705,其中敏捷多频带设置立即被设置为禁用。在步骤S901中,CPU 212显示如图10所示的确认画面,以得到关于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的用户同意。图10示出了当确定以到网络的持续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被启用(步骤S701中为是)时显示的确认画面的示例。该画面可以向用户通知推荐禁用敏捷多频带的事实并且允许用户选择是否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在画面上,还显示示出如果保留敏捷多频带设置为启用则存在哪些缺点的指导。
注意,在以上描述中,当基于步骤S701至S703中的条件确定来确定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时,一定会执行根据步骤S901的等待用户同意的处理,但是一些实施例不限于此。如果基于特定条件确定而确定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则可以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而无需等待用户同意。例如,当MFP 100向省电状态转变(步骤S703中为是)时,也可以执行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的处理(步骤S704),而无需等待用户同意。此外,即使在相同条件确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从MFP 100的操作显示单元220接收到指示的情况与从外部设备接收到指示的情况之间切换是否等待用户同意。例如,在步骤S701中如果经由操作显示单元220接收到执行打印功能的指示则在得到用户同意之后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并且如果从外部设备接收到指示则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而不等待用户同意的配置也是可能的。用户可以在操作显示单元220上选择并设置在得到用户同意之后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条件(或在不等待用户同意的情况下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条件)的配置也是可能的。此外,在步骤S901中,可以从外部设备接受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或启用的用户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在外部设备上运行的预定应用在外部设备上显示如图10所示的确认画面,并将用户指示通知给MFP 100。
在S902中,CPU 212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步骤S901中显示的确认画面上选择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如果由CPU 212确定用户已经选择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步骤S902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705,因为用户已经同意将敏捷多频带设置设定为禁用。步骤S705之后的操作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敏捷多频带设置被设置为禁用,并且不支持IEEE 802.11v的MFP 100即电子装置执行无线重新连接处理。如果在步骤S902中确定用户尚未选择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步骤S902中为否),即用户尚未给出同意,则该处理结束。
注意,在步骤S902中,停止特定功能的执行和向省电状态的转变,直到用户在确认画面上完成选择为止,因此如果用户没注意到确认画面,则用户可能长时间无法执行MFP100的功能。因此,如果即使在显示确认画面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用户也没有给出设置指示,则可以假设不选择禁用(步骤S902中为否),并且可以结束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允许用户通过例如剩余时间的显示或进度条的显示来识别预定时间段的流逝。如果在确认画面上没有选择禁用(步骤S902中为否),则只要满足步骤S701至S703的条件中的任一个,每次执行图9的处理时就会显示确认画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在确定尚未在确认画面上选择禁用之后的预定时间间隔开始图9的处理。此外,可以在预定时间段不使用步骤S901被执行所基于的确定条件(在步骤S701至S703中确定为是的条件)。例如,如果由于特定功能被启用(步骤S701中为是)而显示确认画面,则可以在确定尚未在确认画面上选择禁用之后的预定时间段或者直到启用的特定功能完成为止跳过步骤S70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及其变形例,可以执行控制以使得用作连接目的地的AP适当地改变。注意,上述实施例已经描述了以到网络的持续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和省电状态(睡眠)作为示例AP切换被抑制的情况。然而,本实施例的技术可以适用于除了这些情况之外的确定MFP 100不应当断开到AP的连接以执行AP切换的情况。
在参考图7和图9描述的处理中,如果在MFP 100的敏捷多频带设置被启用时预定条件被满足,则MFP 100被带入到不再支持IEEE 802.11v的状态中并且重新连接到AP,从而禁用敏捷多频带。以下将描述当MFP 100被激活时基于是启用还是禁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来确定是否可以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处理。
图11是示出当MFP 100被激活时使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来确定是否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处理的流程图。流程图中所示的处理由包括在MFP 100中的将存储在包括在MFP 100中的诸如ROM 213之类的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RAM 214上并执行所述程序的CPU 212来实现。ROM 213、RAM 214等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
首先,在步骤S1101中,CPU 212确定MFP 100的无线设置是否被启用。如果无线设置被启用,则MFP 100经由AP建立到无线网络的连接。如果由CPU 212确定无线设置被启用(步骤S1101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2,并且如果确定无线设置被禁用(步骤S1101中为否),则该处理结束。在步骤S1102中,CPU 212确定MFP 100的敏捷多频带设置是否被禁用。具体而言,CPU 212在步骤S1102中通过读取表示敏捷多频带设置是启用还是禁用的设置值来执行确定,该设置值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5中。如果由CPU 212确定敏捷多频带设置被禁用(步骤S1102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3,并且如果确定敏捷多频带设置被启用(S1102中为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04。
在步骤S1103中,类似于步骤S707,CPU 212创建包括指示出MFP 100不支持IEEE802.11v的信息的关联请求帧的数据作为无线重新连接的准备。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4中,CPU 212创建包括指示出MFP 100支持IEEE 802.11v的信息的关联请求帧的数据作为无线重新连接的准备。然后,在步骤S1105中,CPU 212使用在步骤S1103或步骤S1104中创建的关联请求帧的数据来执行用于连接到AP的处理。因此,如果在步骤S1103中创建了包括指示出MFP 100不支持IEEE 802.11v的信息的关联请求帧,则不支持(不兼容)敏捷多频带功能的电子装置MFP 100将连接到AP。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04中创建了包括指示出MFP 100支持IEEE 802.11v的信息的关联请求帧,则具有敏捷多频带功能的电子装置将连接到AP。在步骤S1105中的处理之后,处理前进到图7或图9中的步骤S700,其中执行图7或图9中的对应处理。
如上所述,当MFP 100被激活时,检查关于敏捷多频带设置是启用还是禁用的当前设置状态。这防止例如设置在家庭环境中的MFP 100不必要地启用敏捷多频带功能。
以下将描述将敏捷多频带功能从禁用切换到启用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处理,其中,响应于预定条件被满足,使得设置为不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MFP 100开始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
图12示出了实现以上在步骤S710中描述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响应于MFP100的设置和状态满足预定条件而使得MFP 100开始接受来自AP 101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的处理。图12所示的处理由包括在MFP 100中的将存储在包括在MFP 100中的诸如ROM213之类的存储器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RAM 214上并执行所述程序的CPU 212来实现。
在步骤S1201至S1204中,MFP 100确定用于将敏捷多频带设置从禁用改变为启用的预定条件是否被满足。在本示例中,基于关于上述条件(1)至(4)的确定结果,确定用于将敏捷多频带设置从禁用改变为启用的预定条件被满足。在步骤S1201中,CPU 212检查用户是否已经操作MFP 100的操作显示单元220以给出将敏捷多频带设置改变为启用的指示。例如,CPU 212在操作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图8所示的设置画面,并提示用户针对敏捷多频带设置选择启用或禁用。如果由CPU 212确定已经给出了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指示(步骤S1201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7,并且敏捷多频带设置被立即切换到启用。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尚未给出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指示(步骤S1201中为否),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2。
在步骤S1202中,CPU 212检查是否禁用以到网络的持续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条件(1))。如果由CPU 212确定特定功能被禁用(步骤S1202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3,并且如果确定特定功能被启用(S1202中为否),则该处理结束。在步骤S1203中,CPU212检查MFP 100的安装环境是否被设置为除特定安装环境之外(本示例中除了家庭环境之外)的环境。如果由CPU 212确定安装环境被设置为除了家庭环境之外的环境(步骤S1203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4,并且如果确定安装环境被设置为家庭环境(步骤S1203中为否),则该处理结束。在步骤S1204中,CPU 212检查MFP 100的功率状态是否为省电状态。这里,功率状态为省电状态的情形包括MFP 100被检测为准备好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如果由CPU 212检测到MFP 100处于非省电状态(步骤S1204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5,并且如果确定MFP 100处于省电状态(步骤S1204中为否),则该处理结束。
以上步骤S1201至S1204中执行的条件确定主要是与即使AP被切换也不引起任何问题的状态和设置有关的确定。当然,用于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确定条件不限于上述条件,并且可以将其他条件添加到这些条件,或者可以省略它们中的任一个。另外,用户可以从多个条件中选择用于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确定条件的配置也是可能的。
在步骤S1205中,CPU 212在操作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13所示的确认画面。图13中所示的画面是当条件确定导致在步骤S1202至S1204中均示出“是”并且被通过敏捷多频带的AP切换影响的功能被禁用时显示的确认画面的示例。确认画面向用户通知推荐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的事实,并提示用户选择是否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确认画面还显示示出了当敏捷多频带设置被保留为禁用时引起的缺点和/或当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时带来的优点的指导。在步骤S1206中,CPU 212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的确认画面上选择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如果由CPU 212确定用户已经选择(同意)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步骤S1206中为是),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207。如果由CPU 212确定用户已选择不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即,用户尚未同意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步骤S1206中为否),则该处理结束。
在步骤S1207中,CPU 212启用敏捷多频带设置。也就是说,更新非易失性存储器215中记录的设置状态。
在步骤S1208中,CPU 212断开到AP 101的无线连接。CPU 212创建包括指示出MFP100支持IEEE 802.11v的信息的关联请求帧的数据。然后,在步骤S1210中,CPU 212使用在步骤S1209中创建的关联请求帧的数据来执行用于无线地重新连接到AP 101的处理。以这种方式,用作支持IEEE 802.11v的设备的MFP 100无线连接到AP 101,并且MFP 100中的敏捷多频带被启用。注意,在步骤S1205中确认同意时,类似于步骤S902中那样提供例如直到确认同意为止的时限的配置也适用。处理自动前进到执行用于启用敏捷多频带的处理的步骤S1207而不执行步骤S1205中的显示并且不取得用户的确认的配置也是可能的。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MFP 100,当AP切换没有问题时,可以通知AP 101其支持IEEE 802.11v的事实(可以改变无线连接)。因此,当AP 101向MFP 100发送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时,MFP100可以改变无线连接并且可以借助敏捷多频带自动连接到合适的AP。
注意,作为示例,上述实施例已经描述了以到网络的持续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和省电状态(睡眠)作为示例AP切换被启用的情况。然而,本实施例的技术可以适用于除了这些情况之外的确定MFP 100可以优选地断开到AP的连接以执行AP切换的情况。
图14A和图14B示出了在实施例中在无线连接到AP期间创建和发送的关联请求帧数据的主体部分的示例。根据是否支持IEEE 802.11v来设置扩展的能力中包括的BSS转变的值。此外,除了参数之外,该帧数据还包括用于开始无线通信的各种参数。图14A示出了当不支持IEEE 802.11v时的关联请求帧数据的示例。IEEE 802.11通信参数包括BSS转变的值为0的数据。这指示出不支持IEEE 802.11v。图14B示出了当支持IEEE 802.11v时的关联请求帧数据的示例。IEEE 802.11通信参数包括BSS转变的值为1的数据。这指示出支持IEEE802.11v。
其它实施例
以上被描述为由MFP 100执行的各种控制可以由单个硬件或由共享处理以控制整个设备的多个硬件(例如,多个处理器或电路)来执行。
尽管已经基于其合适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是一些实施例不限于这些特定实施例,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以不脱离本公开的要旨的程度包括各种形式。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仅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将本公开应用于MFP 100的情况为例,但是一些实施例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可以应用于适用于充当能够根据来自AP的连接目的地改变请求执行处理的STA的任何无线设备的任何设备。换言之,本公开适用于个人计算机、PDA、平板终端、诸如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电话终端、音乐播放器、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智能手表以及诸如温度计和湿度计之类的各种测量设备(传感器设备)。本公开还适用于数字相机(包括静态相机、摄像机、网络相机和安全相机)、打印机、扫描仪和无人机。本公开还适用于能够连接到USB终端或LAN线缆终端的视频输出设备、音频输出设备(例如,智能扬声器)、媒体流播放器和无线LAN子设备(适配器)。视频输出设备例如包括取得(下载)由从电子装置指示的URL标识的因特网上的视频并将其输出到经由诸如之类的视频输出终端连接的显示设备从而实现显示设备上的流回放并且实现镜像显示(其中在电子装置上显示的内容也显示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的设备。视频输出设备还包括诸如电视、硬盘录像机、蓝光记录器和DVD记录器之类的媒体播放器、头戴式显示器、投影仪、电视、显示设备(监视器)和标牌设备。本公开还适用于Wi-Fi可连接设备,即所谓的智能家用电器,诸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真空吸尘器、烤箱、微波炉、照明器材、加热设备和冷却设备。
其他实施例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其也可以被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和/或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和/或控制一个或多个电路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而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单独计算机或单独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装置、光盘(诸如紧凑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本公开已经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一些实施例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将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27)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成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设置单元,被配置成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设置单元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设置单元将基于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禁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如果预定条件被满足,则设置单元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禁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预定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到网络的持续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被启用的条件、电子装置被安装在特定安装环境中的条件、以及达到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的条件,并且
如果所述预定条件中包括的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被满足,则设置单元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禁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特定功能包括打印经由接入点接收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特定功能包括在经由接入点发送扫描数据的同时扫描文档的扫描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特定安装环境包括能与电子装置连接的接入点的数量是预定数量或更少的安装环境或者与接入点连接的装置的数量是预定数量或更少的安装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电子装置的操作画面被用于设置所述特定安装环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如果所述预定条件被满足,则在得到来自用户的同意之后,设置单元将基于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禁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如果即使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也没有得到来自用户的同意,则不将基于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禁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被配置成存储由设置单元做出的禁用设置,
其中,在与接入点建立通信时,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如果禁用设置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则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连接被建立,并且如果禁用设置没有被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则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连接被建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响应于设置单元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根据来自用户的指示,设置单元将基于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如果预定条件被满足,则设置单元将基于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到网络的持续连接为前提的特定功能没有被启用的条件、电子装置没有被安装在特定安装环境中的条件、以及没有达到向省电状态转变的状态的条件,并且
如果所述预定条件中包括的所有条件被满足,则设置单元将基于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如果所述预定条件被满足,则在得到来自用户的同意之后,设置单元将基于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当设置单元将处理设置为启用并且由接收单元从所连接的接入点接收到改变请求时,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连接目的地被改变为由在改变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指示的其他接入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电子装置是能够执行与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目标唤醒时间(TWT)中的至少一个兼容的操作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电子装置是能够执行与IEEE 802.11ax兼容的操作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当执行控制以根据改变请求来改变连接目的地时,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使得连接目的地被改变为频带是6GHz频带的接入点。
2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成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设置单元,被配置成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设置单元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22.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电子装置断开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向接入点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重新连接到接入点。
23.一种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电子装置断开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向接入点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重新连接到接入点。
24.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配置成使计算机:
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25.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配置成使计算机:
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被配置成使计算机:
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禁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不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2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被配置成使计算机:
从接入点接收对于用作连接目的地的接入点的改变请求;
将基于来自接入点的改变请求的处理设置为启用或禁用;以及
响应于将处理设置为启用,执行控制以使得到所连接的接入点的连接被断开,接入点被通知指示出电子装置支持改变请求的信息,并且到接入点的重新连接被建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3-108515 | 2023-06-30 | ||
JP2023108515A JP2025007242A (ja) | 2023-06-30 | 2023-06-30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233345A true CN119233345A (zh) | 2024-12-31 |
Family
ID=9162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854438.XA Pending CN119233345A (zh) | 2023-06-30 | 2024-06-28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50008591A1 (zh) |
EP (1) | EP4486004A1 (zh) |
JP (1) | JP2025007242A (zh) |
KR (1) | KR20250003322A (zh) |
CN (1) | CN119233345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63425B1 (ja) * | 2017-08-10 | 2019-02-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印刷制御方法 |
JP7027769B2 (ja) * | 2017-09-29 | 2022-03-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7034682B2 (ja) * | 2017-11-27 | 2022-03-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7218931B2 (ja) | 2020-04-23 | 2023-02-07 |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 モバイルルータ、モバイルル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モバイルルータ制御プログラム |
-
2023
- 2023-06-30 JP JP2023108515A patent/JP2025007242A/ja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6-20 EP EP24183307.8A patent/EP448600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06-25 KR KR1020240082388A patent/KR20250003322A/ko active Pending
- 2024-06-26 US US18/755,405 patent/US2025000859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06-28 CN CN202410854438.XA patent/CN11923334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50003322A (ko) | 2025-01-07 |
US20250008591A1 (en) | 2025-01-02 |
JP2025007242A (ja) | 2025-01-17 |
EP4486004A1 (en) | 2025-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16380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11803340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US20170339737A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recording medium | |
EP4486004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program | |
EP4486010A1 (en) | Ap switching partially controlled by the sta | |
EP448947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 |
EP448605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 |
US20250008386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EP4486005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 |
US20250097798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 |
US20250008387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25043020A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
WO2025070447A1 (ja)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
WO2025070162A1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
CN119233337A (zh) | 电子装置、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9233340A (zh) | 电子装置、信息终端、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用于控制信息终端的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
JP2025006817A (ja) |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
JP2025006816A (ja) |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