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9199346A -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199346A
CN119199346A CN202411464718.6A CN202411464718A CN119199346A CN 119199346 A CN119199346 A CN 119199346A CN 202411464718 A CN202411464718 A CN 202411464718A CN 119199346 A CN119199346 A CN 119199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device
leakage
leakage protection
performance
environmental f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14647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199346B (zh
Inventor
陈卫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Kaiyu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Jinghu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Jinghu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Jinghu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14647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9199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9199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99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199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199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3Environmental or reliability tes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该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得到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检查并连接装置;设定漏电电流参数;获得灵敏度系数;获得使用性能指数。本发明通过对使用性能测试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并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接着检查并连接测试装置,然后设定漏电电流参数并根据测试时获得的漏电动作时间得到灵敏度系数,最后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动作时间获取使用性能指数,达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本申请为2024年07月1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410956772.6、发明名称为“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的申请案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电变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设备发展迅速,电器故障、漏电和短路等安全问题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为了提高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能,保护用户免受电器事故的伤害,漏电保护装置应运而生。在漏电保护装置中检测单元是漏电保护装置的核心部分,负责监测电路中的电流情况,特别是漏电电流。随着人们对电器安全和个人安全的关注增加,各国纷纷开始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电器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特性,其中,对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优秀的使用性能测试不仅可以保障漏电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使用性能测试一般从检测漏电电流、测试动作时间和测试电压的角度考虑,其中,通过差动电流检测、零序电流检测和基频电流变化等故障检测技术实现检测漏电电流;通过电流注入装置模拟漏电情况,并测试漏电保护装置切断电路的时间实现测试动作时间;通过耐电压试验技术测试漏电保护装置在额定电压下的绝缘性能和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通过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测试技术验证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例如公告号为:CN106324349B的发明专利公告的一种耐电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待测印刷电路板,并为待测印刷电路板中的每一个导电叠层部署对应的导电叠层信号线,然后为待测印刷电路板设置至少一个过孔,接着为待测印刷电路板上的每一个过孔部署对应的过孔信号线,最后通过导电叠层信号线与过孔信号线测试每一个导电叠层与过孔之间的电阻值。
例如公告号为:CN104422830B的发明专利公告的漏电保护器及漏电保护功能检测方法,包括:周期性判断当前计时时间是否达到预定时间长度;在判断当前计时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长度的情况下,自动模拟产生电网中的漏电电流;测量电网中的漏电电流并判断电网中的漏电电流是否大于预定漏电电流阈值;以及在电网中模拟产生漏电电流并且判断电网中的漏电电流不大于预定漏电电流阈值的情况下,输出漏电保护功能故障信号或输出断路器分断控制信号。
但本申请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仅考虑在特定的测试环境中进行使用性能测试,没有考虑到温度过高会导致漏电保护装置的元件老化和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在潮湿的环境中,漏电保护装置的绝缘具有不稳定性,导致漏电动作误触甚至无法触发,存在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解决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低的问题,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漏电保护装置的实际使用场景对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所述环境因素等级包括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S2,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所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表示环境因素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S3,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并按照预设连接方法将电流表和示波器与漏电保护装置进行连接;S4,根据漏电保护装置所遵循的电气安全标准和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设定漏电电流参数;S5,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记录对应的漏电动作时间,据此得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所述灵敏度系数表示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程度;S6,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动作时间获取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并根据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进行预警,所述使用性能指数用于描述漏电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对使用性能测试进行编号,并对使用性能测试时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漏电保护装置在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初始温度数值和初始湿度数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温度数值和湿度数值,并结合得到的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获取环境因素影响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通过电流源对初始模拟漏电电流进行调节使初始模拟漏电电流转变为测试模拟电流;根据示波器记录的模拟漏电电流的时间信息获取漏电动作时间,并结合漏电保护装置中的漏电电流幅值获得对应的灵敏度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LM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灵敏度系数,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次数编号,d=1,2,3,...,D,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总次数,fd.e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结束幅值,fd.o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开始幅值,Td.e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结束时间节点,Td.o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开始时间节点,a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温度等级,b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湿度等级,e表示自然常数。
进一步的,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XN=(e-2)S*log2(1+H*L);
其中,XN为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S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第一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H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平均值,L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灵敏度系数平均值,e表示自然常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对使用性能测试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然后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接着检查并连接测试装置,设定漏电电流参数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时获得的漏电动作时间得到灵敏度系数,最后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动作时间获取使用性能指数,从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低的问题。
2、通过电流源按照预设连接方式连接到漏电保护装置中,然后启动电流源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通过对电流源进行调节设置对应模拟漏电电流的大小,最后使用电流表和示波器测量漏电保护装置中的模拟漏电电流并记录对应的模拟漏电电流幅值和时间信息,从而实现了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不同的模拟漏电电流,进而实现了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环境的多样性。
3、通过示波器获取的模拟漏电电流的电流波形得到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然后根据漏电动作波形区间获取开始幅值和结束幅值,最后通过示波器上的时间标尺获取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时间节点,并根据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时间节点的差值获取漏电动作时间,从而实现了漏电动作时间的精确获取,进而实现了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入模拟漏电电流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漏电动作时间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性能指数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低的问题,通过漏电保护装置的实际使用场景对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并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然后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并按照预设连接方法将电流表和示波器与漏电保护装置进行连接,再根据漏电保护装置所遵循的电气安全标准和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设定漏电电流参数,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记录对应的漏电动作时间,据此得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最后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动作时间获取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并根据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进行预警,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低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对使用性能测试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然后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接着检查并连接测试装置,设定漏电电流参数并根据测试时获得的漏电动作时间,据此得到灵敏度系数,最后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动作时间获取使用性能指数,达到了提高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得到环境因素等级:根据漏电保护装置的实际使用场景对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环境因素等级包括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温度等级表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温度对应的范围,湿度等级表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湿度对应的范围;S2,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表示环境因素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和湿度;S3,检查并连接装置: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并按照预设连接方法将电流表和示波器与漏电保护装置进行连接;S4,设定漏电电流参数:根据漏电保护装置所遵循的电气安全标准和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设定漏电电流参数,漏电电流参数表示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前通过漏电保护装置的最大漏电电流,漏电保护装置动作为漏电保护装置断开电路;S5,获得灵敏度系数: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记录对应的漏电动作时间,据此得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模拟漏电电流包括初始模拟漏电电流和测试模拟漏电电流,漏电动作时间表示从漏电电流达到漏电电流参数到漏电保护装置断开电路的时间,灵敏度系数表示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程度;S6,获得使用性能指数: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动作时间获取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并根据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进行预警,使用性能指数用于描述漏电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漏电保护装置的实际使用场景包括使用场合和使用特殊自然环境,具体的,使用场合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设施、户外、临时用电和医疗设施;使用特殊自然环境包括潮湿和高温环境,在实际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中使用加热设备和加湿设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从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的测试环境的准确描述,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对使用性能测试进行编号,并对使用性能测试时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漏电保护装置在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初始温度数值和初始湿度数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温度数值和湿度数值,并结合得到的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获取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环境因素影响系数不仅可以通过对使用性能测试中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初始温度数值和初始湿度数值求和来表示,还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计算,根据温度等级、湿度等级、温度数值和湿度数值进行计算,环境因素影响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HJ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次数编号,d=1,2,3,...,D,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总次数,a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温度等级,b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湿度等级,w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温度数值,s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湿度数值,e表示自然常数。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统计表如表1所示:
表1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统计表
具体的,温度数值的单位为℃,湿度数值的单位为%,由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统计表可以看出在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中当温度等级相同时,湿度等级越大,环境因素影响系数也越大;当湿度等级相同时,温度等级越大,环境因素影响系数也越大,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越大表示漏电保护装置处于特殊环境,环境因素影响系数也越大,根据漏电保护装置测试中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可以明确的判断出漏电保护装置测试的测试环境,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的更紧密关联,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连接情况检查;通过观察漏电保护装置的外观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漏电保护装置的外壳完整度和外壳标识一致性,外壳完整度表示漏电保护装置的外壳完整程度,外壳标识一致性表示漏电保护装置外壳标识与漏电保护装置设备规格和制造商信息的一致性程度;根据漏电保护装置制造商提供详细的安装和连接说明书得到预设连接方式并对连接情况进行检查,连接情况检查包括连接线路的符合度和连接线路的安全性;连接线路的符合度表示漏电保护装置的输入线和输出线的连接方式与预设连接方式的符合程度;连接线路的安全性表示连接线路中连接器和插座的损坏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漏电保护装置的外壳标识包括型号、规格、符合标准、额定断路能力、生产日期、安全认证标志、安装和使用说明,具体的符合标准包括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美国安全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安全认证标志包括欧盟符合性标志、美国安全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从而实现了漏电保护装置的更精准测试,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入模拟漏电电流流程图,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连接漏电保护装置:将电流源按照预设连接方式连接到漏电保护装置中;步骤二,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启动电流源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通过电流源的调节按钮对电流源进行调节设置对应模拟漏电电流的大小;步骤三,记录电流时间信息:使用电流表和示波器测量漏电保护装置中的模拟漏电电流并记录对应的模拟漏电电流幅值和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中,将电流源按照预设连接方式连接到漏电保护装置中包括漏电保护装置与其他测试设备的连接和测试夹具和适配器的连接,具体的,漏电保护装置与其他测试设备的连接包括漏电保护装置测试接口与电源线、测试电流线和接地线的连接,从而实现了提高使用性能测试的准确性,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通过电流源对初始模拟漏电电流进行调节使初始模拟漏电电流转变为测试模拟电流,初始模拟漏电电流为不大于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电流参数的电流,测试模拟电流为大于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电流参数的电流;根据示波器记录的模拟漏电电流的时间信息获取漏电动作时间,并结合漏电保护装置中的漏电电流幅值获得对应的灵敏度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中,模拟漏电电流和漏电电流参数通常以毫安为单位,例如,常见的漏电电流参数为10mA至30mA;漏电动作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例如,对于漏电电流参数为10mA的低漏电电流参数的装置,漏电动作时间通常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这种类型的漏电保护装置通常用于像医疗设备这样对人身安全要求极高的场合,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漏电动作时间流程图,漏电动作时间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得到漏电动作波形区间:根据示波器获取的模拟漏电电流的电流波形得到漏电动作波形区间,并根据漏电动作波形区间获取开始幅值和结束幅值,漏电动作波形区间为引起漏电动作的模拟电流的电流波形区间,开始幅值为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区间开始点对应的模拟电流的幅值,结束幅值为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区间结束点对应的模拟电流的幅值;获取漏电动作时间:通过示波器上的时间标尺获取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时间节点,并根据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时间节点的差值获取漏电动作时间,时间节点包括开始时间节点和结束时间节点,开始时间节点为漏电动作波形区间对应的开始时间节点,结束时间节点为漏电动作波形区间对应的结束时间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示波器通常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输入接口、垂直放大器和水平放大器,其中显示屏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用于显示输入信号的波形;控制面板用于控制示波器的各种功能和参数设置;垂直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信号并将放大后的信号送入显示屏显示;水平放大器用于控制波形在时间轴上的显示范围和时间分辨率,另外示波器还具有测量、分析、存储和回放功能,具体的测量功能包括测量波形幅值、频率、峰峰值和周期;存储功能可以将捕获的波形保存到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并进行回放、分析和导出,从而实现了漏电动作时间的更准确测量,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不仅可以直接通过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中漏电动作时间的平均值得到,还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计算,根据根据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时间节点和对应的开始幅值和结束幅值以及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的环境等级进行计算,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LM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灵敏度系数,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次数编号,d=1,2,3,...,D,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总次数,fd.e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结束幅值,fd.o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开始幅值,Td.e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结束时间节点,Td.o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开始时间节点,a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温度等级,b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湿度等级,e表示自然常数。
在本实施例中,示波器的横轴显示为时间分辨率,率示波器的时间分辨率表示它能够分辨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差,较高的时间分辨率意味着示波器可以更准确地显示信号的时间特性,幅值是指被测信号的电压振幅,在实际测试中,当漏电电流的幅值突然变化时意味着使用漏电保护装置的设备异常运行存在安全风险,漏电保护装置应能快速识别漏电电流的幅值变化,保护用电安全,从而实现了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度与环境因素的关联,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的具体获取步骤如下:根据漏电保护装置在相邻两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获取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表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中的环境变化程度;分别对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漏电动作时间和灵敏度系数进行求平均操作获得对应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平均值、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和灵敏度系数平均值,并结合对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第一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获取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第一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表示对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对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为消除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单位,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单位为毫秒,在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中,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为正值,具体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为相邻两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相减的绝对值,从而实现了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与环境因素的关联,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不仅可以通过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与灵敏度系数的比值直接得到,还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计算,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平均值、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和灵敏度系数平均值计算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XN=(e-2)S*log2(1+H*L);
其中,XN为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S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第一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H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平均值,L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灵敏度系数平均值,e表示自然常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性能指数变化图,以第一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为11和灵敏度系数平均值为6进行举例,由图可以看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平均值越大,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也越大,表示漏电保护装置可以适应较大环境因素变化,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因素的关联,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进行预警的具体过程如下:对多个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测试,对漏电动作时间超过漏电保护装置的标准切断时间范围的使用性能指数求平均值得到预设预警阈值,漏电保护装置的标准切断时间范围为漏电保护装置的用户手册所标注的切断时间范围,预设预警阈值表示漏电保护装置在指定环境因素下投入实际场景中应用的临界值;将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与预设预警阈值进行对比,若漏电保护装置性能指数小于预设预警阈值,则发出预警,表示漏电保护装置不满足投入实际场景中应用,否则表示漏电保护装置投入实际场景中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中,漏电保护装置用户手册通常会提供漏电保护装置在不同漏电电流水平下的切断时间,以及其对应的动作时间曲线和表格,漏电保护装置用户手册所标注的切断时间范围通常情况下切断时间范围可以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从而实现了在不同环境因素下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预警,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使用性能测试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然后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接着检查并连接测试装置,设定漏电电流参数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时获得的漏电动作时间得到灵敏度系数,最后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动作时间获取使用性能指数,从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进而实现了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的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性能测试结果与环境关联性低的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漏电保护装置的实际使用场景对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环境因素等级,所述环境因素等级包括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
S2,根据环境因素等级得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所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表示环境因素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的影响程度;
所述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
对使用性能测试进行编号,并对使用性能测试时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
通过温湿度传感器获取漏电保护装置在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初始温度数值和初始湿度数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对应的温度数值和湿度数值,并结合得到的温度等级和湿度等级获取环境因素影响系数;
S3,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并按照预设连接方法将电流表和示波器与漏电保护装置进行连接;
S4,根据漏电保护装置所遵循的电气安全标准和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设定漏电电流参数;
S5,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记录对应的漏电动作时间,据此得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所述灵敏度系数表示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程度;
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LM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灵敏度系数,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次数编号,d=1,2,3,...,D,D为使用性能测试的总次数,fd.e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结束幅值,fd.o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开始幅值,Td.e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结束时间节点,Td.o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开始时间节点,a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温度等级,bd为漏电保护装置在第d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湿度等级,e表示自然常数;
S6,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系数、灵敏度系数和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动作时间获取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并根据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进行预警,所述使用性能指数用于描述漏电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程度;
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XN=(e-2)S*log2(1+H*L);
其中,XN为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S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第一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H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平均值,L为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时的灵敏度系数平均值,e表示自然常数;
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系数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通过电流源对初始模拟漏电电流进行调节使初始模拟漏电电流转变为测试模拟电流;
根据示波器记录的模拟漏电电流的时间信息获取漏电动作时间,并结合漏电保护装置中的漏电电流幅值获得对应的灵敏度系数;
所述漏电动作时间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
根据示波器获取的模拟漏电电流的电流波形得到漏电动作波形区间,并根据漏电动作波形区间获取开始幅值和结束幅值;
通过示波器上的时间标尺获取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时间节点,并根据漏电动作波形区间的时间节点的差值获取漏电动作时间,所述时间节点包括开始时间节点和结束时间节点;
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的具体获取步骤如下:
根据漏电保护装置在相邻两次使用性能测试中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获取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
分别对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漏电动作时间和灵敏度系数进行求平均操作获得对应的环境因素影响系数变化量平均值、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和灵敏度系数平均值,并结合对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第一漏电动作时间平均值获取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连接情况检查;
所述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漏电保护装置的外壳完整度和外壳标识一致性;
所述连接情况检查包括连接线路的符合度和连接线路的安全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将电流源按照预设连接方式连接到漏电保护装置中;
步骤二,启动电流源向漏电保护装置中注入模拟漏电电流并通过对电流源进行调节设置对应模拟漏电电流的大小;
步骤三,使用电流表和示波器测量漏电保护装置中的模拟漏电电流并记录对应的模拟漏电电流幅值和时间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漏电保护装置使用性能进行预警的具体过程如下:
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和漏电保护装置的标准切断时间范围得到预设预警阈值,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的标准切断时间范围为漏电保护装置的用户手册所标注的切断时间范围;
将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指数与预设预警阈值进行对比,若漏电保护装置性能指数小于预设预警阈值,则发出预警,否则将漏电保护装置投入实际场景中应用。
CN202411464718.6A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Active CN119199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464718.6A CN119199346B (zh)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1464718.6A CN119199346B (zh)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CN202410956772.6A CN118501601B (zh)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956772.6A Division CN118501601B (zh)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199346A true CN119199346A (zh) 2024-12-27
CN119199346B CN119199346B (zh) 2025-07-18

Family

ID=922468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956772.6A Active CN118501601B (zh)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CN202411464718.6A Active CN119199346B (zh)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956772.6A Active CN118501601B (zh) 2024-07-17 2024-07-17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850160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93015A (ko) * 2000-03-28 2001-10-27 강승구 전기누전 경보기
CN104422830A (zh) * 2013-08-27 2015-03-1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漏电保护器及漏电保护功能检测方法
CN106324349A (zh) * 2016-08-25 2017-01-1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电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072609A (zh) * 2020-09-28 2020-12-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调整方法
CN113092944A (zh) * 2021-04-12 2021-07-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一种低电压线路的绝缘故障点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980621A (zh) * 2022-11-30 2023-04-18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一种直流电网漏电监控系统
CN116643205A (zh) * 2023-05-24 2023-08-25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输电电路的漏电流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7559349A (zh) * 2024-01-10 2024-02-13 厦门市海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柜漏电保护方法
CN118330505A (zh) * 2024-04-03 2024-07-12 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的线路泄漏电流监测与漏电保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2310B2 (ja) * 1990-06-25 2000-11-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漏電保護システムと漏電遮断器
CA2093061C (en) * 1992-07-22 2005-02-15 Raymond H. Legatti Leakage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adapted to a wide variet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s
JP4715537B2 (ja) * 2006-02-15 2011-07-06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漏電遮断器
CN107271833A (zh) * 2017-06-05 2017-10-20 江苏尚坤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1693800A (zh) * 2020-05-09 2020-09-22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保护动作装置的动作特性测试方法及测试电路
CN115833034B (zh) * 2022-12-21 2023-08-18 重庆峰极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式带预警的漏电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8097913B (zh) * 2024-04-23 2024-07-23 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预警探测装置的灵敏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93015A (ko) * 2000-03-28 2001-10-27 강승구 전기누전 경보기
CN104422830A (zh) * 2013-08-27 2015-03-18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漏电保护器及漏电保护功能检测方法
CN106324349A (zh) * 2016-08-25 2017-01-1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电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072609A (zh) * 2020-09-28 2020-12-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一种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调整方法
CN113092944A (zh) * 2021-04-12 2021-07-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一种低电压线路的绝缘故障点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980621A (zh) * 2022-11-30 2023-04-18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一种直流电网漏电监控系统
CN116643205A (zh) * 2023-05-24 2023-08-25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输电电路的漏电流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7559349A (zh) * 2024-01-10 2024-02-13 厦门市海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柜漏电保护方法
CN118330505A (zh) * 2024-04-03 2024-07-12 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的线路泄漏电流监测与漏电保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帼巾;边鑫磊;马晓燕;李义鑫;白佳航;: "基于数据融合的温度对漏电断路器动作特性的影响研究", 测控技术, no. 4, 18 April 2018 (2018-04-18), pages 46 - 5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501601A (zh) 2024-08-16
CN118501601B (zh) 2024-11-08
CN119199346B (zh) 2025-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7452B2 (en) Testing device, test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control system
CN102073027B (zh) 一种故障指示器动作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03235277B (zh) 智能化变电站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系统集成化调试装置
CN106950450B (zh) 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故障的预警方法和设备
CN115077836B (zh) 一种复现电连接器间歇故障的冲击试验方法
JP5690171B2 (ja) 避雷装置の故障診断方法と故障診断装置
CN112083236B (zh) 一种用于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寿命验证的方法及系统
CA2518940A1 (en) Line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9199346B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性能测试方法
CN205620509U (zh) 一种双功能电路维修测试仪
CN105842560A (zh) 一种继电保护类元件测试系统
CN113740704A (zh) 一种智能设备adc芯片瞬态干扰耦合叠加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8707237A (zh) 一种压敏电阻器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5103289B (zh) 耳机老化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5787074U (zh) 一种接地装置测试仪抗工频干扰能力评估装置
CN101718822B (zh) 一种电能质量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CN202939297U (zh) 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检定系统
CN201199267Y (zh) 带故障检测功能的放射性检测仪器
CN116520098A (zh) 一种差异频率信号注入原理的绝缘检测方法及电路仿真方法
CN103353847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电气设备放电检测仿真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4062537B (zh) 多芯线电缆端子压接质量快速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CN211979129U (zh) 一种快速跳闸继电器功能检测装置
CN114928045A (zh) 一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校验方法和系统
CN112485730A (zh) 一种电路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监测装置
Neier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jointsaffected by water ingress in complex hybrid MV cable networks: 2 Field examples of combined VLF withstand testing, with Tan Delta (TD) and Partial Discharge (PD) diagno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630

Address after: 511500 first floor, building I, No. 163, North 1st Road, Qingcheng bridge,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ingyuan Kaiyu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6300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City Tongzhou District Shizong Town Dongy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East Zone

Applicant before: Nantong Tongzhou District Jinghu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